传感器***装置

文档序号:1077636 发布日期:2020-10-16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传感器***装置 (Sensor insertion device ) 是由 越智贵士 于 2019-01-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传感器插入装置(1)具备:鞘(14);手柄(15);操作体(20),其设置于手柄(15)内;载架(16),其设置于操作体(20)的下方;引导针单元保持部(24a),其将引导针(23)保持为装拆自如,所述引导针(23)将设置于载架(16)的下端部的传感器(4)向插入方向引导;以及臂(27),其被鞘(14)的筒部(25)轴支承为转动自如。臂(27)具有配置于鞘(14)外的外端部(28)、和配置于鞘(14)内的内端部(29)。手柄(15)具有与臂(27)的外端部(28)抵接的臂操作面(30)。载架(16)具有与臂(27)的内端部(29)抵接的顶部(32)。(A sensor insertion device (1) is provided with: a sheath (14); a handle (15); an operation body (20) provided in the handle (15); a carriage (16) disposed below the operating body (20); a guide needle unit holding portion (24a) that detachably holds a guide needle (23), the guide needle (23) guiding a sensor (4) provided at a lower end portion of the carriage (16) in an insertion direction; and an arm (27) which is pivotally supported by the tube (25) of the sheath (14) so as to be freely rotatable. The arm (27) has an outer end (28) disposed outside the sheath (14) and an inner end (29) disposed inside the sheath (14). The handle (15) has an arm operation surface (30) that abuts against the outer end (28) of the arm (27). The carriage (16) has a top portion (32) that abuts an inner end portion (29) of the arm (27).)

传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例如为了进行持续血糖测定而将测定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患者的体内的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感器***装置的结构如下。

即,现有的传感器***装置具备:筒状的鞘,其具有下端开口部以及上端开口部;筒状的手柄,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罩在鞘的外周面;操作体,其设置于手柄内;载架,其设置于操作体的下方;引导针保持部,其保持引导针,所述引导针将设置于载架的下端部的传感器向***方向引导;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保持部,其设置于载架的下端部;引导针,其设置为向鞘的下端开口部的内外伸缩自如;以及弹簧,其为了使引导针向上方滑动而储能。

在使用该传感器***装置将传感器留置于患者的手臂时,患者在使传感器***装置的下端开口部与患者的上臂部抵接后按下手柄。当载架借助手柄的操作体而向下方滑动时,引导针、以及被引导针引导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传感器***患者的手臂。之后,当释放弹簧的储能时,引导针从患者的上臂部被拔出。

由此,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传感器成为留置于手臂的状态,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装配结束(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5090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例中的课题在于,在从患者的上臂部拔出引导针时,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即,在现有的传感器***装置中,通过弹簧的储能释放而将引导针从患者的上臂部拔出,被拔出的引导针抵接于止动件而停止。此时,通过引导针与止动件的碰撞而产生的较大的碰撞音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恐怖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患者在使用传感器***装置时的不适感。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是将测定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患者的体内的传感器***装置,具备:筒状的鞘,其具有下端开口部以及上端开口部;筒状的手柄,其滑动自如地罩在鞘的外周面,并沿着筒状的鞘的轴向上下滑动;操作体,其设置于手柄内,并与手柄一体地上下移动;载架,其设置于操作体的下方;引导针保持部,其设置于载架的下端部、并将引导针保持为装拆自如,引导针将传感器向***方向引导,并且在规定的针刺位置处向患者的体内刺入;以及臂,其被轴支承为以固定于鞘的筒部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自如。

臂具有配置于鞘的外周面侧的外端部、以及配置于鞘的内周面侧的内端部。手柄具有与臂的外端部抵接的臂操作面。载架具有与臂的内端部抵接的臂承接部。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结构来达成所期的目的。

(发明效果)

即,在本发明中,在鞘的筒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有臂。臂具有配置于鞘的外周面侧的外端部和配置于鞘的内周面侧的内端部。在手柄设置有与臂的外端部抵接的臂操作面,在载架设置有与臂的内端部抵接的臂承接部。

因此,在从患者的上臂部拔出引导针时,若患者按下手柄,则手柄的臂操作面将臂的外端部按下。这样一来,臂转动,臂的内端部向上方移动,并经由臂承接部推起载架。

由此,载架下端部的引导针从患者的上臂部被拔出。即,通过臂的转动而拔出引导针。因此,不使用弹簧而拔出引导针,因此不会产生由弹簧的储能释放引起的碰撞声。

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恐惧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以及使用该传感器***装置装配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装配状态的图。

图3的(a)是从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的(b)是从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的控制框图。

图5是图1的传感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传感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5的传感器***装置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图1的传感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传感器***装置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传感器***装置的C-C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传感器***装置的A-A剖视图。

图12是图8的传感器***装置的B-B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传感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图8的传感器***装置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与附图一起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上”、“下”是表示图9等所示的传感器***装置1(传感器***装置的一例)的使用状态(向人体2装配的状态)下的“上”、“下”。即,使“下”表示将传感器***装置1装配到人体2的状态下的向人体的装配侧,使“上”表示其相反侧。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了传感器***装置1、以及借助传感器***装置1而装配于患者的上臂部2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为了进行持续血糖测定而使用,例如,持续1~2周,每隔5分钟测定血糖值。由此,能够掌握规定期间内的患者的血糖状态的倾向、睡眠时的血糖状态。

图2是示出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装配状态的图。

在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下表面突出有针状的传感器4。传感器4以前端到达了皮下组织5的状态留置于上臂部2内。传感器4是测定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例如测定间质液中的葡萄糖的浓度(血糖值)。该传感器4借助传感器***装置1而***患者的体内(例如,上臂部2内)。

图3的(a)是从上方观察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而得到的图。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形成为大致圆盘状。在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下表面如图3的(b)所示设置有粘接部6,以提升相对于患者的皮肤的装配性。

图4示出了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控制框图。

传感器4与测定部7连接,测定部7与控制部8连接。在控制部8电连接有电池9、温度传感器10、存储部11、通信部12。

在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中,每隔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测定部7使用传感器4来测定血糖值。控制部8在基于温度传感器10的检测温度而对血糖值进行修正后将其存储于存储部11。另外,控制部8使用通信部12将测定值向外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13)发送。

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使用图1所示的传感器***装置1而被装配于上臂部2。

对该传感器***装置1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5是传感器***装置1的立体图。

传感器***装置1具有圆筒状的鞘14、以及以覆盖鞘14的外周面的方式罩着并沿着该外周面上下移动的圆筒状的手柄15。

图6是传感器***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

传感器***装置1具有在鞘14的内周面侧滑动的圆筒状的载架16。

鞘14具有设置于下端的下端开口部17、设置于上端的中央部的上端开口部18。

手柄15从鞘14的上端侧滑动自如地罩在鞘14的外周面。在手柄15,在上表面设置有开口部19。并且,在开口部19的内侧设置有圆筒状的操作体20(参见图9)。操作体20经由上端开口部18而***鞘14内,并在鞘14的上端开口部18的内外滑动。在操作体20的下方对置配置有载架16。

载架16在上表面侧具有圆筒状的承接部21。设置于手柄15内的操作体20(参见图9)抵接于承接部21。载架16的下端侧开口,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装拆自如地装配在设置于该下端侧的内部的保持部22。另外,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载架16的下端内部,包括向患者的上臂部2针刺的引导针23在内的引导针单元24装配在引导针单元保持部24a(引导针保持部的一例)。

换句话说,引导针23被引导针单元保持部24a保持为装拆自如。引导针23是金属制,通过载架16的滑动而从鞘14的下端开口部17在针刺方向上伸缩自如。如图13所示,引导针23在保持传感器4的状态下向***方向引导传感器4,并使传感器4***并留置于上臂部2内。

并且,如图9所示,在鞘14中,长形状的臂27转动自如地被轴支承于固定在筒部25的转动轴26。

图7是图5的E-E剖视图。在鞘14中,两个臂27以对置状态安装于鞘14中的对称位置,并以转动轴26为中心在圆筒状的鞘14的大致径向上转动。臂27具有配置于鞘14外的外端部28、以及配置于鞘14内的内端部29。

在臂27中,从转动轴26到外端部28的距离比从转动轴26到内端部29的距离小。由此,臂27在没有被赋予外力的状态下,成为距转动轴26的距离较长的内端部29下垂而外端部28翘起的状态。另外,通过操作距转动轴26的距离较短的外端部28,能够使内端部29侧移动得比外端部28的操作量大。

以下对使臂27转动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传感器***装置1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如图9所示,在手柄15的内周面侧设置有在传感器4的***方向上与臂27的外端部28抵接的臂操作面30。臂操作面30是与传感器4的***方向大致垂直的面,设置于手柄15的筒部31与鞘14的筒部25之间。

在载架16设置有与臂27的内端部29抵接的顶部32。顶部32以下表面(臂承接部的一例)32a与臂的内端部29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设置于载架16的下端侧的引导针单元保持部24a装配有引导针单元24。设置于引导针单元24的***侧的引导针23在传感器***装置1内从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中央部穿过下表面而向下方突出。

图10是图8的C-C剖视图。

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外周部由设置于载架16的内周面侧的保持部22的保持爪33保持。在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上表面抵接有朝向下方转动了的臂27的内端部29。

图11是图8的A-A剖视图。

在鞘14中,在下端部以朝向内径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第一保持片34保持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和载架16。另外,在第一保持片34上方以朝向内径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第二保持片35经由设置于手柄15侧的操作突起36来保持手柄15。

在将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向患者的上臂部2装配时,使用该传感器***装置1,来进行引导针23的针刺动作、以及拔针动作。

在引导针23的针刺动作中,患者握持手柄15,如图11所示那样,使传感器***装置1的下端开口部17抵接于患者的上臂部2。

此后,患者按下手柄15。在由患者施加规定以上的力之前,手柄15由鞘14的第二保持片35保持。并且,当由患者施加规定以上的力时,第二保持片35借助操作突起36而向径向外侧扩开,从而鞘14对手柄15的保持脱开。脱开了保持的手柄15朝向下方一次性滑动。

另外,由于鞘14的第二保持片35向径向外侧扩开,设置于下侧的第一保持片34也向径向外侧扩开。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以及载架16脱开由第一保持片34进行的保持,而朝向下方滑动。

然后,在引导针23的前端抵接于上臂部2之后,如图12所示,载架16的承接部21***作体20按压而在下端开口部17内向下滑动。

然后,在图12所示的针刺位置处,进行基于引导针23的针刺。此时,在手柄15的臂操作面30抵接于臂27的外端部28的状态下,引导针23被推出下端开口部17之外,引导针23的前端从下端开口部17突出。

其结果是,引导针23、以及被引导针23引导的树脂制的传感器4***患者的上臂部2。即,引导针23在保持传感器4的状态下将其向***方向引导,并使传感器4***上臂部2内(参见图13)。另外,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通过粘接部6而粘接于上臂部2。

此后,进行引导针23的拔针动作。

在图12所示的针刺位置,臂27的内端部29与载架16的顶部32的下表面32a侧抵接。

当患者从图12所示的针刺位置进一步按下手柄15时,手柄15向下方滑动。这样一来,臂操作面30将臂27的外端部28向下方按下。由此,臂27转动,臂27的内端部29如图14所示那样向上方转动。

此时,如上所述,臂27的外端部28比内端部29距转动轴26的距离近,因此能够使内端部29转动比使外端部28转动了的距离大的距离。因而,通过外端部28侧的较少的操作量,能够使内端部29侧较大地移动。

内端部29与载架16的顶部32的下表面32a抵接并进一步向上方转动,载架16被向上方推起。然后,与载架16一体化地移动的引导针23在将传感器4留置于上臂部2的状态下,从患者的上臂部2被拔出。

由此,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传感器4成为留置于上臂部2的状态,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装配结束。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图12所示的针刺位置进一步按下手柄15的操作,能够使臂27转动而进行引导针23的拔针。

由此,不使用弹簧而拔出引导针23,因此不会产生由弹簧的储能释放引起的碰撞声。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恐惧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装置1中,为了适当地进行引导针23的拔针动作,而如图12所示,在针刺位置处,在手柄15下端与凸缘部41之间形成有手柄15的滑动空间37。

因此,能够从针刺位置将手柄15进一步按下,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使臂27转动。

其结果是,能够进行引导针23的拔针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上述那样的针刺动作、拔针动作,如图12所示,在载架16的承接部21的上端部,在与操作体20抵接的部分设置有朝向外侧突出的抵接突起38。

因此,在针刺动作时,操作体20抵接于抵接突起38,能够使载架16向下侧滑动。

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进行针刺动作。

另外,为了进行拔针动作,如图6所示,在承接部21的上端设置有4个上端侧向内侧挠曲的挠曲部39。另外,在挠曲部39的上端设置有抵接突起38。并且,承接部21滑动自如地设置在操作体20的内部。

因此,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通过拔针动作推起载架16时,承接部21的挠曲部39向径向内侧挠曲,承接部21在操作体20的内周面侧向上侧(开口部19侧)滑动。

由此,能够使载架16向上侧滑动。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进行拔针动作。

并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在手柄15的上表面附近设置有锁定部40,该锁定部40在承接部21滑动过操作体20的内周面侧时锁定承接部21。具体而言,锁定部40设置于手柄15的开口部19,并与设置于载架16的上端部的抵接突起38卡合。

因此,在进行了拔针动作时,抵接突起38与锁定部40的卡合,由此载架16与手柄15结合。

其结果是,载架16在引导针23被拔出了的状态下保持于手柄15。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当通过臂27的转动来进行拔针动作时,拔针动作非常安静地进行,因此担心难以得知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的装配结束。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装置1中,如图12以及图14所示,在鞘14的下端设置有从外表面朝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41。并且,凸缘部41与手柄15的下端抵接。

因此,当通过拔针动作将手柄15按下到最底时,手柄15的下端与凸缘部41接触。此时,由于树脂与树脂的接触而产生较轻的树脂之间的碰撞声。由此,患者能够通过该较轻的树脂之间的碰撞声而获知装配结束。

另外,凸缘部41的平面部分抵接于上臂部2而形成稳定的面接触,使传感器***装置1的姿态稳定。由此,能够可靠地产生树脂之间的碰撞声。

并且,凸缘部41在下表面侧与上臂部2面接触,因此向上臂部2的压入变少。因此,在下端开口部17,被下端开口部17包围的上臂部2向鞘14内的***变少,被下端开口部17包围的上臂部2稳定。其结果是,生物体信息测定器3装配于该稳定的上臂部2。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被期待活用为将测定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患者的体内的传感器***装置以例如进行持续血糖测定。

附图标记说明:

1 传感器***装置(传感器***装置)

2 上臂部

3 生物体信息测定器

4 传感器

5 皮下组织

6 粘接部

7 测定部

8 控制部

9 电池

10 温度传感器

11 存储部

12 通信部

13 移动电话

14 鞘

15 手柄

16 载架

17 下端开口部

18 上端开口部

19 开口部

20 操作体

21 承接部

22 保持部

23 引导针

24 引导针单元

24a 引导针单元保持部(引导针保持部)

25 筒部

26 轴

27 臂

28 外端部

29 内端部

30 臂操作面

31 筒部

32 顶部

32a 下表面(臂承接部)

33 保持爪

34 第一保持片

35 第二保持片

36 操作突起

37 滑动空间

38 抵接突起

39 挠曲部

40 锁定部

41 凸缘部。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存储多媒体消息的测量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