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

文档序号:1138836 发布日期:2020-10-09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支柱 (Support post ) 是由 陶山和夫 永井弘 村上晋平 末永和也 于 2020-03-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支柱,具备多个棒状体、束缚多个棒状体的环状构件、以及对被束缚的多个棒状体进行支承而使其立起地设置的基座。(A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od-shaped bodies, a ring-shaped member for restraining the rod-shaped bodies, and a base for supporting and standing the restrained rod-shaped bodies.)

支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式的支柱。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1-244807公开了在外壳内配置了多个纵加强件之后,使混凝土流入而构筑的钢管柱。在构筑该钢管柱时,使螺旋状的横加强件卡止于在外壳的内表面突出设置的钩,上述纵加强件沿着该横加强件的内侧平行地排列。

发明内容

在对在森林采伐到的木材进行搬送的架线集材系统中,将较大型的支柱立起地设置(立设)于森林。在森林立设该支柱的作业并不容易。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立设作业的支柱。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支柱具备:多个棒状体;束缚多个棒状体的环状构件;以及对被束缚的多个棒状体进行支承而使其立起地设置的基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立设作业的支柱。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是用于对架线集材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实施例的支柱的立体图。

图3是棒状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对架线集材系统1进行说明的图。架线集材系统1具备:第1支柱10a、第2支柱10b、第3支柱10c、第4支柱10d(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支柱10”)、第1主索12a、第2主索12b(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主索12”)、第1作业索14a、第2作业索14b、第3作业索14c、第4作业索14d、第5作业索14e、第6作业索14f(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作业索14”)、第1移动装置16a、第2移动装置16b(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移动装置16”)、保持装置18、导向滑轮22以及集材机24。

架线集材系统1是所谓的H型的架线集材系统,用于通过在空中张开的主索12和作业索14将在森林所采伐的木材20吊起,并向集材场地26附近搬送。由此,即使没有建造道路也能够从森林搬送木材20。

四个支柱10立起地设置于根据树木的配置、集材场地26的位置确定的适合于架设的位置。支柱10根据架线集材系统1的大小等设定为5米至10米左右的大小。

主索12和作业索14作为架线固定于支柱10,或者挂于支柱10的滑轮。第1主索12a固定于第1支柱10a和第2支柱10b,第2主索12b固定于第3支柱10c和第4支柱10d,作为空中的轨道发挥功能。将第1主索12a与第2主索12b设置成不交叉。主索12的长度为300米至1500米左右。

作业索14作为由移动装置16或集材机24卷起的移动索发挥功能。第1作业索14a、第2作业索14b、第3作业索14c以及第4作业索14d挂于设置在支柱10的滑轮,一端与移动装置16连结,另一端与集材机24连结。第1作业索14a从集材机24经由第2支柱10b和第1支柱10a连结于第1移动装置16a。第2作业索14b从集材机24经由第2支柱10b连结于第1移动装置16a。第3作业索14c从集材机24经由第4支柱10d和第3支柱10c连结于第2移动装置16b。第4作业索14d从集材机24经由第4支柱10d连结于第2移动装置16b。第5作业索14e和第6作业索14f连结于移动装置16和保持装置18。

第1移动装置16a与第2移动装置16b分别被第1主索12a与第2主索12b支承,能够沿着第1主索12a和第2主索12b移动。第1作业索14a及第2作业索14b、和第5作业索14e连结于第1移动装置16a,第3作业索14c及第4作业索14d、和第6作业索14f连结于第2移动装置16b。第5作业索14e将第1移动装置16a与保持装置18连结,第6作业索14f将第2移动装置16b与保持装置18连结。移动装置16具有根据无线的指示信号将第5作业索14e和第6作业索14f卷起的功能。

保持装置18具有把持木材20的钩。既可以从保持装置18使线进一步伸长,也可以由保持装置18将该线卷起。由此,能够使保持装置18的钩上下移动。

导向滑轮22改变挂着的作业索14的方向。集材机24作为将作业索14分别卷起的卷扬机发挥功能,并具有将各作业索14卷起或展开的辊和驱动源。

对架线集材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集材机24通过将第1作业索14a和第2作业索14b中的一方卷起并将另一方展开,从而使第1移动装置16a沿着第1主索12a移动。另外,集材机24通过将第3作业索14c和第4作业索14d中的一方卷起并将另一方展开,从而使第2移动装置16b沿着第2主索12b移动。由此,保持装置18沿着主索12移位。

移动装置16通过将第5作业索14e和第6作业索14f中的一方卷起并将另一方展开,从而保持装置18在第1移动装置16a与第2移动装置16b之间移动。由此,保持装置18能够在由四个支柱10围成的区域内沿二维方向移动,能够搬送在该区域内所采伐的木材20。

支柱10是被要求数千千克的耐载荷性的大型的器具,所以,在没有道路的森林搬运至立设地点并不容易。因此,实施例的支柱10设为组装式,将支柱10的各部件搬运至立设地点进行组装。由此,若使用无人航空机等将到立设地点的简单的架线张开,则能够使用该架线容易地搬运支柱10的各部件。

图2是实施例的支柱10的立体图。支柱10具备多个棒状体30、第1环状构件32a、第2环状构件32b、第3环状构件32c(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环状构件32”)、基座34、保持件36、多个支承部38、以及滑轮40。

多个棒状体30被环状构件32束缚,通过基座34和支承部38而立起地设置。在此参照图3对棒状体30进行说明。

图3是棒状体30的立体图。棒状体30具有第1凸缘部42a、第2凸缘部42b、第3凸缘部42c(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凸缘部42”)、第1旋转限制部44a、第2旋转限制部44b(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旋转限制部44”)。

棒状体30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形成为弓状。通过利用纤维材料形成棒状体30,从而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支柱相比,支柱10的重量能够成为约一半以下。另外,通过使棒状体30形成为弓状,从而能够在组装的状态下对环状构件32向径向按压而使得环状构件32难以脱落,通过持续地施加载荷从而能够使支柱10稳定地立设。此外,棒状体30的弯曲程度不限于图3所示的形态,可以根据实验等以与图3不同的形态来设定。

凸缘部42形成为在棒状体30的中途直径大,在径向上朝外伸出。由此,在组装的状态下,能够将环状构件32悬挂在凸缘部42而限制环状构件32向下方的移动。

旋转限制部44形成为在棒状体30的两端部在径向上朝外突出。第1旋转限制部44a位于棒状体30的上部,第2旋转限制部44b位于棒状体30的下部。在组装的状态下,旋转限制部44与基座34或保持件36抵接而限制棒状体30的绕轴的旋转。凸缘部42和旋转限制部44既可以与棒状体30主体为一体,也可以与棒状体30主体为分体的构成。

返回图2。环状构件32环绕束缚多个棒状体30。第1环状构件32a悬挂在第1凸缘部42a,第2环状构件32b悬挂在第2凸缘部42b,第3环状构件32c悬挂在第3凸缘部42c。关于环状构件32,以第1环状构件32a、第2环状构件32b及第3环状构件32c的顺序直径减小。环状构件32既可以是具有预定的直径的圆环形状,也可以是将线(wire)等紧固并利用固定件将端部固定而形成为圆环形状的构件。

多个棒状体30在周向上均等地离开地配置,设置为支柱10的中央部在径向上朝外鼓出,从而区划成长椭圆体状。由此,在对支柱10的上部赋予了载荷时,各棒状体30能够在径向上按压环状构件32。

基座34对被束缚的多个棒状体30的下部进行支承而使其立起地设置。基座34具有用于固定于地面的多个固定用孔34a、和供多个棒状体30***的***孔34b。固定用孔34a形成于基座34的四角,基座34通过将销打入固定用孔34a而固定于地面。

***孔34b具有与棒状体30的第2旋转限制部44b卡合的多个槽部,限制棒状体30的绕轴的旋转。此外,***孔34b也可以按每个棒状体30单独地形成。

保持件36形成为圆盘状,对多个棒状体30的上端部进行保持。在保持件36形成有能够分别供棒状体30的上端部***的多个旋转限制孔36a。在旋转限制孔36a,与棒状体30的第1旋转限制部44a卡合的槽部沿着轴向形成。通过利用基座34和保持件36保持棒状体30,并且限制棒状体30的两端部的旋转,从而能够使支柱10的姿势稳定。

多个支承部38的一端与第1环状构件32a连结,另一端打入地面。利用支承部38限制第1环状构件32a向上方的移动,从而第1环状构件32a难以向上方脱离。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将支承部38设置于第1环状构件32a的形态,但也可以在第2环状构件32b和第3环状构件32c分别设置支承部38。

在保持件36形成有用于将主索12连结于支柱10的连结部36b。另外,在第3环状构件32c安装有用于悬挂作业索14的滑轮40。此外,滑轮40也可以安装于保持件36。另外,也可以在支柱10的上部设置用于通过支柱10支承主索12和作业索14的其他构件。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各构成要素、各处理过程的组合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例,而且这样的变形例也处于本发明的范围。

在实施例中示出了棒状体30由纤维材料形成为弓状的方案,但不限于该方案。例如,棒状体30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另外,棒状体30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不论如何,支柱10为组装式,组装前的状态下的搬运容易。

另外,在实施例中,示出了多个棒状体30配置成长椭圆体状的方案。除该多个弓状的棒状体30之外,还可以在支柱10的中心轴设置直线状的棒状体。通过将中心轴的棒状体的上端部与弓状的棒状体30的上端部连结,从而能够使支柱10稳定,能够提高耐载荷性。

另外,在实施例中,示出了将支柱10用于架线集材系统1的方案,但不限于该方案,也可以用于支承架线的其他系统。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钢轨道梁安装胎具及钢轨道梁安装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