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66489 发布日期:2020-09-18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seepage adhesive interlining ) 是由 桑昭 张瑞萍 王海峰 王洛豪 付绍来 于 2020-06-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圆网用PA黑粉粉点涂层之后还包括微胶囊的涂层胶涂层步骤,或者,圆网用添加了微胶囊的PA黑粉粉点涂层。该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时,由于温度提高,微胶囊破裂,氟硅烷从微胶囊中释放,微胶囊壁材将氟硅烷粘着在织物上,达到防止渗胶的作用。该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后,初始剥离强度>20N/5cm,水洗20次不起泡,且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后,目测面料一侧无明显白色胶点。(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 anti-seepage adhesive interlining, which comprises a step of coating a coating glue of microcapsules after coating a PA black powder dot for a rotary screen, or the rotary screen is coated with the PA black powder dot added with the microcapsules. When the anti-seepage adhesive interlining is adhered to the fabric, the microcapsules are broken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fluorosilane is released from the microcapsules, and the fluorosilane is adhered to the fabric by the microcapsule wall materials, so that the effect of preventing glue seepage is achieved. After the anti-seepage adhesive interlining is adhered to the fabric, the initial peel strength is more than 20N/5cm, the anti-seepage adhesive interlining does not bubble after being washed for 20 times, and after the anti-seepage adhesive interlining is adhered to the fabric, no obvious white glue point is observed on one side of the fabric by eye.)

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辅料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粘合衬是一种涂有热熔胶的衬里,是服装制作经常用到的辅料之一。粘合衬经过加温熨压附着在布料的背面,当布料需要表达挺括、厚度时可以通过添加粘合衬加以体现,又或者布料太过柔软滑溜难以操作时,添加粘合衬可以使布料变得易于处理。普通衬布与深色面料粘合后,面料一侧白色胶点渗出明显,严重影响服装的外观风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圆网用PA黑粉粉点涂层之后还包括微胶囊的涂层胶涂层步骤,或者,圆网用添加了微胶囊的PA黑粉粉点涂层。

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烧毛、酶冷堆、95℃高效热水洗、汽蒸碱煮练、95℃高效热水洗、冷水洗、酸中和、烘桶烘干、低温活性染料染色、固色水洗、树脂整理、1号圆网用PA黑粉粉点涂层、2号圆网进行微胶囊涂层胶涂层、综合检验以及分卷包装;

或者:

烧毛、酶冷堆、95℃高效热水洗、汽蒸碱煮练、95℃高效热水洗、冷水洗、酸中和、烘桶烘干、低温活性染料染色、固色水洗、树脂整理、圆网用添加了微胶囊的PA黑粉粉点涂层、综合检验以及分卷包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单体1和单体2进行预乳化,得到单体1预乳化液和单体2预乳化液;

在充惰性气体的反应器中,加入氟硅烷和1/3量的单体1预乳化液,充分搅拌后,加热升温到35至45℃,通入惰性气体后,再滴加1/3量的引发液,反应1至2h;

滴加剩余的单体1预乳化液和1/3量的引发液,温度控制在35至40℃,反应1至2h;

再滴加剩余的引发液及单体2的预乳化液,充分反应后,升温到45至50℃并反应1至2h,然后降温并调节pH值到7至8,得到所述微胶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氟硅烷为六氟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单体1为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所述单体2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或苯乙烯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铵的氧化还原引发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氟硅烷加入的质量份数为40至50份,所述单体1加入的质量份数为20至30份,所述单体2加入的质量份数为10至20份,所述引发剂加入的质量份数为1至3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惰性气体为氮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体1或单体2的预乳化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体1或单体2、乳化剂和蒸馏水加入烧瓶中,然后搅拌0.5-1h,直到单体1或单体2均匀乳化为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乳化剂为吐温或司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乳化剂加入的质量份数为10份。

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防渗透粘合衬。

有益效果:

该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时,由于温度提高,微胶囊破裂,氟硅烷从微胶囊中释放,微胶囊壁材将氟硅烷粘着在织物上,达到防止渗胶的作用。该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后,初始剥离强度>20N/5cm,水洗20次不起泡,且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后,目测面料一侧无明显白色胶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渗透粘合衬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烧毛、酶冷堆、95℃高效热水洗、汽蒸碱煮练、95℃高效热水洗、冷水洗、酸中和、烘桶烘干、低温活性染料染色、固色水洗、树脂整理、1号圆网用PA黑粉粉点涂层、2号圆网用微胶囊涂层胶涂层、综合检验以及分卷包装。

其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约20Kg的丙烯酸乙酯、10Kg的吐温和蒸馏水加入烧瓶中,然后搅拌约1h,直到丙烯酸乙酯乳化为止,得到丙烯酸乙酯预乳化液;

将约10K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0Kg的吐温和蒸馏水加入烧瓶中,然后搅拌约1h,直到甲基丙烯酸甲酯乳化为止,得甲基丙烯酸甲酯预乳化液;

在充氮气气体的反应器中,加入约40Kg的六氟己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约6.67Kg的丙烯酸乙酯预乳化液,充分搅拌后,加热升温到约35℃,通入氮气气体后,再滴加约0.33Kg的过硫酸铵引发液,反应约2h;

滴加约13.33Kg的丙烯酸乙酯预乳化液和约0.33Kg的过硫酸铵引发液,温度控制在约35℃,反应约2h;

再滴加约0.33Kg的过硫酸铵引发液及约10K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预乳化液,充分反应后,升温到约45℃并反应约2h,然后降温并调节pH值到约7,得到所述微胶囊。

实施例2:

抗菌消臭除甲醛粘合衬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烧毛、酶冷堆、95℃高效热水洗、汽蒸碱煮练、95℃高效热水洗、冷水洗、酸中和、烘桶烘干、低温活性染料染色、固色水洗、树脂整理、1号圆网用PA黑粉粉点涂层、2号圆网用微胶囊涂层胶涂层、综合检验以及分卷包装。

其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约30Kg的丙烯酸丁酯和约20Kg的丙烯腈进行预乳化,得到丙烯酸丁酯预乳化液和丙烯腈预乳化液;

在充氮气气体的反应器中,加入约50Kg的六氟己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约10Kg的丙烯酸丁酯预乳化液,充分搅拌后,加热升温到45℃,通入氮气气体后,再滴加约1Kg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液,反应1h;

滴加约20Kg的丙烯酸丁酯预乳化液和约1Kg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液,温度控制在35℃,反应1h;

再滴加约1Kg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液及约20Kg的丙烯腈预乳化液,充分反应后,升温到45℃并反应1h,然后降温并调节pH值到8,得到所述微胶囊。

实施例3:

抗菌消臭除甲醛粘合衬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烧毛、酶冷堆、95℃高效热水洗、汽蒸碱煮练、95℃高效热水洗、冷水洗、酸中和、烘桶烘干、低温活性染料染色、固色水洗、树脂整理、圆网用添加了微胶囊的PA黑粉粉点涂层、综合检验以及分卷包装。

其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约25Kg的丙烯酸丁酯和约15Kg的苯乙烯进行预乳化,得到丙烯酸丁酯预乳化液和苯乙烯预乳化液;

在充氮气气体的反应器中,加入约45Kg的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约8.33Kg的丙烯酸丁酯预乳化液,充分搅拌后,加热升温到40℃,通入氮气气体后,再滴加约0.67Kg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液,反应1.5h;

滴加约16.67Kg的丙烯酸丁酯预乳化液和约0.67Kg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液,温度控制在38℃,反应1.5h;

再滴加约0.67Kg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液及约15Kg的苯乙烯预乳化液,充分反应后,升温到48℃并反应1.5h,然后降温并调节pH值到7.5,得到所述微胶囊。

对实施例1至3制备得到的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得到织物1至3;以及将未加入微胶囊的的粘合衬与面料粘合,作为对比例,记为织物4。

对织物1至4通过《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FZ/T80007.1-2006)》进行剥离强度测试;

目测织物1至4经过多次水洗后是否起泡,并目测面料是否有白色胶点。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 初始剥离强度 是否起泡 是否有白色胶点
织物1 >20N/5cm 20次不起泡 无白色胶点
织物2 >20N/5cm 20次不起泡 无白色胶点
织物3 >20N/5cm 20次不起泡 无白色胶点
织物4 >20N/5cm 15次不起泡 有明显白色胶点

实施例1至3制备得到的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时,初始剥离强度>20N/5cm,水洗20次不起泡,且防渗透粘合衬与面料粘合后,目测面料一侧无明显白色胶点。

这是由于粘合时,温度提高,使得微胶囊破裂,氟硅烷从微胶囊中释放,微胶囊壁材将氟硅烷粘着在织物上,由于氟硅烷具有拒油的效果,能有效防止胶体渗出,达到防止渗胶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抗菌消臭除甲醛粘合衬的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