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文档序号:1173667 发布日期:2020-09-18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 是由 牟田胜文 一阶朋之 于 2019-01-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自动络纱机(纱线卷取机)具备卷取部、检测部以及控制部。卷取部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检测部检测在卷装直径的运算中使用的值。控制部运算基于检测部检测出的值的卷装直径亦即运算卷装直径。控制部基于运算卷装直径的增大来更新用于控制纱线的卷绕的卷装直径亦即控制用卷装直径。控制部计算增加阈值,该增加阈值的值基于纱线粗细以及控制用卷装直径中的至少任一个而变化。控制部在从运算卷装直径减去控制用卷装直径而得到的值超过增加阈值的情况下,使控制用卷装直径增加与该增加阈值相当的量。(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a yarn winding method. An automatic winder (yarn winding machine) includes a winding unit, a detection unit, and a control unit. The winding section winds the yarn to form a package. The detection unit detects a value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package diameter. The control section calculates a calculated package diameter which is a package diameter based on the value detected by the detection section. The control unit updates the control package diameter, which is the package diameter for controlling the winding of the yarn,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increase in the package diameter. The control unit calculates an increase threshold value, the value of which varies depending on at least one of the yarn thickness and the control package diameter. The control unit increases the control package diameter by an amount corresponding to an increase threshold when a value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he control package diameter from the calculated package diameter exceeds the increase threshold.)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根据控制用卷装直径进行卷绕纱线的控制的纱线卷取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运算求出卷装直径,使用由该运算求出的卷装直径,进行卷绕纱线的控制的纱线卷取机。专利文献1的纱线卷取机通过传感器检测卷装圆周速度和卷装转速,基于这些来计算卷装的平均外形。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这样计算出的卷装的平均外形亦即卷装基准值,计算卷装的驱动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0325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如何更新卷装基准值没有进行记载。例如,在将由运算求出的卷装直径保持原样地作为卷装基准值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在卷装的平均外形因传感器的检测误差以及噪声的影响而大幅度地变化时,与此相对应地计算出卷装的驱动点,所以往往控制内容不合适。此外,不仅是卷装的驱动点的计算,在与纱线的卷绕相关的其它控制中,也存在相同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根据卷装直径进行与纱线的卷绕相关的控制的纱线卷取机中,能够抑制该控制内容急剧变化的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和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纱线卷取机。即、该纱线卷取机具备卷取部、检测部以及控制部。上述卷取部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上述检测部检测在卷装直径的运算中使用的值。上述控制部运算基于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值的卷装直径亦即运算卷装直径。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运算卷装直径的增大来更新用于卷绕纱线的控制的卷装直径亦即控制用卷装直径。上述控制部计算增加阈值,该增加阈值的值基于纱线粗细以及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中的至少任一个而变化。上述控制部在从上述运算卷装直径减去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而得到的值超过上述增加阈值的情况下,使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增加与该增加阈值相当的量。

由此,在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中设置增加阈值,从而能够防止卷绕纱线的控制内容急剧变化的情况。特别是,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的影响因纱线粗细或者控制用卷装直径而不同。因此,设定基于这些情况的增加阈值,从而能够适当地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在上述控制部计算的上述增加阈值中,决定有最小增加阈值和最大增加阈值。上述控制部以成为上述最小增加阈值以上并且成为上述最大增加阈值以下的方式,计算上述增加阈值。

由此,能够防止计算及应用过小或者过大的增加阈值的情况,所以更适当地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计算值基于纱线粗细以及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双方而变化的上述增加阈值。

由此,阈值基于与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的影响的大小相关的两个值双方而变化,所以能够更适当地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基于纱线粗细计算适用于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最小时的上述增加阈值亦即初始增加阈值。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处理计算初始增加阈值。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基于纱线粗细计算上述增加阈值与上述最小增加阈值一致时的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处理计算增加阈值与最小增加阈值一致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初始增加阈值、上述初始增加阈值时的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上述最小增加阈值、以及上述最小增加阈值时的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计算上述增加阈值与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含上述增加阈值根据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大而线性变化的部分。

由此,能够利用求出坐标轴上的两个点并进行求出通过该两个点的直线的处理这样的简单的处理,计算增加阈值与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至少基于纱线粗细计算上述增加阈值。上述最小增加阈值与纱线粗细无关而是恒定的。

由此,不需要与纱线粗细对应的最小增加阈值的计算处理,所以处理变得简单。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基于被输入的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基于该计算出的纱线粗细计算上述增加阈值。

由此,不需要操作人员直接输入纱线粗细,所以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麻烦。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结构。即、该纱线卷取机具备多个卷取单元、以及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对多个上述卷取单元统一地进行设定。上述控制装置基于被输入的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将该计算出的纱线粗细向多个上述卷取单元各自的上述控制部发送。

由此,通过在控制装置侧仅输入纱线支数,就能够对多个卷取单元设定纱线粗细,所以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作业的麻烦。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即使在上述运算卷装直径比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小的情况下,也不进行使该控制用卷装直径减少的处理,不使该控制用卷装直径变化。

由此,能够防止伴随着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减少而卷绕的控制变得不适当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以下的纱线卷取方法。即、该纱线卷取方法包含运算工序、更新工序以及计算工序。在上述运算工序中,运算基于检测出的值的卷装直径亦即运算卷装直径。在上述更新工序中,基于上述运算卷装直径的增大来更新用于卷绕纱线的控制的卷装直径亦即控制用卷装直径。在上述计算工序中,计算增加阈值,该增加阈值的值基于纱线粗细以及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中的至少任一个而变化。在上述更新工序中,在从上述运算卷装直径减去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而得到的值超过上述增加阈值的情况下,使上述控制用卷装直径增加与该增加阈值相当的量。

由此,在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中设置增加阈值,从而能够防止卷绕纱线的控制急剧变化的情况。特别是,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的影响的大小因纱线粗细或者控制用卷装直径而不同。因此,通过设定基于这些情况的增加阈值,能够适当地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纱线卷取单元的主视图以及框图。

图3是说明基于控制用卷装直径来控制横动宽度的处理的线图。

图4是表示基于增加阈值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纱线粗细以及控制用卷装直径与增加阈值的对应关系的线图。

图6是表示纱线粗细以及控制用卷装直径与增加阈值的对应关系的其它的例的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上游”以及“下游”是指纱线卷绕时的纱线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

如图1所示,自动络纱机(纱线卷取机)1具备:排列配置的多个纱线卷取单元10、落纱装置60以及机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90。

各个纱线卷取单元10使从供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横动,并且将其卷绕在被摇架(卷取管支承部)23支承的圆锥形状的卷取管22,形成圆锥形状的卷装30。此外,摇架23具有:将卷取管22的小径侧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小径侧支承部、和将卷取管22的大径侧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大径侧支承部。纱线卷取单元10也可以是将纱线20卷绕在圆筒状的卷取管22并形成筒子形状的卷装30的结构。

落纱装置60在各纱线卷取单元10中在卷装30成为满卷时,行进到该纱线卷取单元10的位置。落纱装置60在该纱线卷取单元10中,从摇架23取下满卷的卷装30并供给没有卷绕纱线20的卷取管22。

机台控制装置90具备机台输入部91、和机台显示部92。机台输入部91能够通过操作人员输入规定的设定值或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统一地进行针对各纱线卷取单元10的设定。机台显示部92能够显示设定值的输入画面、各纱线卷取单元10的纱线20的卷绕状况以及产生的故障的内容等。

接下来,参照图2具体地说明纱线卷取单元10的结构。如图2所示,各个纱线卷取单元10具备卷取单元主体17、和单元控制部(控制部)51。

单元控制部51例如具备CPU等运算装置、RAM、ROM、I/O端口以及通信端口。在该ROM记录有控制卷取单元主体17的各部分的程序。在I/O端口以及通信端口连接有卷取单元主体17具备的各部分以及机台控制装置90,能够进行控制信息等的通信。由此,单元控制部51能够控制卷取单元主体17具备的各部分的动作。

在卷取单元主体17中,在供纱管21与接触辊29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中,从供纱管21侧按顺序配置有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施加装置13、接头装置14、纱长检测传感器(检测部)15、清纱器16以及卷取部18。

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使覆盖供纱管21的芯管的限制部件40与来自供纱管21的纱线20的退绕联动地下降,由此辅助纱线20从供纱管21的退绕。限制部件40与通过从供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的旋转与离心力而在供纱管21上部形成的气圈接触,将该气圈控制为适当的大小,由此辅助纱线20的退绕。在限制部件40的附近设置有检测供纱管21的纱层的上部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构成为若该传感器检测出纱层的上部的下降,则限制部件40相应地下降。

张力施加装置13对行进的纱线20施加规定的张力。作为张力施加装置13例如能够使用相对于固定的梳齿配置可动的梳齿的门式。可动侧的梳齿能够以梳齿彼此成为啮合状态或者分离状态的方式,通过旋转式的螺线管而转动。此外,张力施加装置13除了上述门式以外,例如能够采用盘式。

接头装置14在清纱器16检测出纱疵而进行的剪纱时,或者在来自供纱管21的退绕中的断纱时等,对供纱管21侧的下纱线、与卷装30侧的上纱线进行接头。作为接头装置14能够采用机械式、或者压缩空气等流体的结构。

纱长检测传感器15非接触地检测卷绕在卷装30的纱线20的纱长。纱长检测传感器15检测纱线20的毛羽量来计算纱线20的移动量,而检测出纱长。具体而言,该纱长检测传感器15沿着纱线行进方向设置有多个具备受光元件与光源的光学式毛羽检测部。纱长检测传感器15基于纱线行进方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毛羽检测部的输出信号的变化,检测纱线20的行进长度。

单元控制部51能够利用纱长检测传感器15检测出的纱线20的行进长度,求出卷装直径。具体而言,单元控制部51能够根据基于纱长检测传感器15检测出的纱线行进长度而计算出的纱线行进速度、和横动速度,计算卷绕角。另外,横动速度能够基于单元控制部51进行的控制来取得。而且,单元控制部51基于卷绕角、卷装30的周速以及卷装30的转速,计算卷装直径。

清纱器16具备:配置有用于检测纱线20的粗细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的清纱器头49、和处理来自该传感器的纱线粗细信号的分析器55。清纱器16监视来自上述传感器的纱线粗细信号,由此检测粗节等纱疵。在上述清纱器头49的附近设置有在上述清纱器16检测出纱疵时就立即切断纱线20的省略图示的切断器。

在接头装置14的下侧以及上侧分别设置有捕捉供纱管21侧的下纱线的纱头并向接头装置14引导的下纱线捕捉部件25、捕捉卷装30侧的上纱线的纱头并向接头装置14引导的上纱线捕捉部件(引导部件)26。下纱线捕捉部件25具备下纱线管臂33、和形成于该下纱线管臂33的前端的下纱线吸引口32。上纱线捕捉部件26具备上纱线管臂36、和形成于该上纱线管臂36的前端的上纱线吸引口35。

下纱线管臂33与上纱线管臂36分别能够以轴34和轴37为中心转动。下纱线管臂33以及上纱线管臂36分别连接有适当的负压源(省略图示)。由此,使下纱线吸引口32以及上纱线吸引口35产生吸引流,能够通过下纱线管臂33和上纱线管臂36分别吸引捕捉上纱线以及下纱线的纱头。

卷取部18具备: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支承卷取管22的摇架23、与卷取管22的外周面或者卷装30的外周面接触并能够旋转的接触辊29、横动臂(横动部)71、以及横动驱动马达72。

摇架23能够以转动轴48为中心转动。纱层伴随着纱线20向卷取管22卷绕而增大,从而摇架23相应地转动。由此,能够消除伴随着纱层的增大的形状变化的影响。

在摇架23安装有卷装驱动马达41。通过卷装驱动马达41旋转驱动卷取管22,将纱线20卷绕在卷取管22。卷装驱动马达41的马达轴在将卷取管22支承于摇架23时,与该卷取管22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所谓的直接驱动方式)。卷装驱动马达41的动作被卷装驱动控制部42控制。卷装驱动控制部42接收来自单元控制部51的指示来调整卷装驱动马达41的旋转速度(或者其加速度)。

另外,在摇架23的相反侧的前端部安装有卷装旋转传感器(检测部)47。卷装旋转传感器47检测安装于摇架23的卷取管22(卷装30)的旋转量。卷装旋转传感器47按照卷装30每旋转规定角度,将脉冲信号向单元控制部51输出。单元控制部51计测每小时的脉冲数,从而能够计算卷装30的旋转速度。

横动臂71与纱线20卡合而使纱线20横动。横动臂71被横动驱动马达72驱动。具体而言,横动臂71被设置为与横动驱动马达72的转子的正反转联动,在卷装宽度方向(卷取管22以及卷装30的轴向)连续往复运动。横动驱动马达72的动作经由横动驱动控制部73被单元控制部51控制。在横动臂71的前端部例如形成有钩状的导纱部。在通过导纱部保持纱线20的状态下,横动臂71进行往复旋转运动,由此能够使纱线20横动。此外,在横动部位的稍上游设置有引导板28。引导板28将上游侧的纱线20向横动部位引导。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卷绕从供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而形成卷装30。

接下来,参照图3对使用卷装直径控制纱线20的卷绕的情况进行说明。图3是说明基于控制用卷装直径来控制横动宽度的处理的线图。

如上所述,单元控制部51通过基于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运算,能够计算卷装直径。另外,在自动络纱机1中,基于卷装直径,计算各种控制值。以下,将用于进行这样的控制的卷装直径称为“控制用卷装直径”。与此相对,将根据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运算的卷装直径称为“运算卷装直径”。此外,将针对运算卷装直径进行了噪声除去或者统计处理(例如移动平均)而得到的值也称为运算卷装直径。

另外,运算卷装直径有时因噪声等而成为不合适的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直接使用运算卷装直径来计算控制值,而基于运算卷装直径来计算控制用卷装直径,基于该控制用卷装直径来计算控制值。另外,控制用卷装直径基于运算卷装直径而被随时更新。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控制用卷装直径进行使横动宽度变化的控制。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随着控制用卷装直径变大,使横动宽度变小,从而进行制作端面为锥状的卷装30的控制。例如,在该控制中,在使用运算卷装直径的情况下,考虑因噪声等影响而减少运算卷装直径,然后再增加运算卷装直径。在该情况下,由于横动宽度暂时变大而再次变小,所以纱线20被向没有存在纱层的部分引导从而可能产生跳花。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控制部51基于运算卷装直径来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并且不进行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减少。即、在运算卷装直径比控制用卷装直径小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1不使控制用卷装直径变化。而且,为了防止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急剧增加,还对更新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量设置了上限(以下,增加阈值)。此外,在控制用卷装直径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之后控制用卷装直径不变化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卷装30的端面成为变形的形状。另外,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的影响因纱线粗细或者控制用卷装直径而不同,所以增加阈值不是恒定值而是变动值。具体而言,纱线粗细越细,则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速度越小,所以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的影响相对变大。同样,控制用卷装直径越大,则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速度越小(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比例也变小),所以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的影响相对变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纱线粗细越细,或者控制用卷装直径越大,则使增加阈值越小。

以下,参照图4以及图5对增加阈值的计算以及使用增加阈值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基于增加阈值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纱线粗细以及控制用卷装直径与增加阈值的对应关系的线图。

首先,单元控制部51基于所设定的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S101)。在卷绕纱线20时,例如通常操作人员操作机台输入部91等等,由此机台控制装置90存储纱线支数。单元控制部51基于该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作为根据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函数等,也可以使用预先登录了代表性的纱线支数与纱线粗细的关系的表。另外,也可以代替单元控制部51基于所设定的纱线支数分别计算纱线粗细的结构,机台控制装置90基于所设定的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机台控制装置90将计算出的值向单元控制部51统一发送的结构。

接下来,单元控制部51基于在步骤S101中计算出的纱线粗细,计算最小卷装直径时的增加阈值亦即初始增加阈值(S102)。最小卷装直径是在变更基于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阈值的处理中,最小的控制用卷装直径。例如,最小卷装直径是卷绕纱线20的开始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即卷取管22的直径)。最小卷装直径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即使纱线支数不同也能够使用相同的值。此外,也可以根据卷取条件的改变而使最小卷装直径不同。初始增加阈值通过将纱线粗细作为变量的函数或者表等来计算。如图4所示,作为初始增加阈值的趋势,计算出随着纱线粗细***而变大的值。

接下来,单元控制部51基于纱线粗细,计算增加阈值成为最小增加阈值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亦即最大卷装直径(S10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最小增加阈值与最大增加阈值被预先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增加阈值以及最大增加阈值与纱线粗细或者控制用卷装直径无关地被应用。因此,单元控制部51即使最小增加阈值以上且最大增加阈值以下的增加阈值。增加阈值随着控制用卷装直径增加而减少,某控制用卷装直径以后与最小增加阈值一致。该一致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是最大卷装直径。最大卷装直径通过将纱线粗细作为变量的函数或者表等来计算。如图5所示,作为最大卷装直径的趋势,计算出随着纱线粗细***而变大的值。

接下来,单元控制部51判断在步骤S103中计算出的最大卷装直径是否比上述最小卷装直径大(S104)。在最大卷装直径是最小卷装直径以下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1以增加阈值成为最大增加阈值的方式进行设定(S105)。此外,步骤S101~S103的处理基于不取决于当前的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值而被计算。因此,只要以相同条件继续卷绕,就能够与当前的控制用卷装直径无关地总是以增加阈值成为最大增加阈值的方式进行设定。

在最大卷装直径比上述最小卷装直径大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1基于通过上述两个点的直线,计算当前的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阈值(S106)。上述两个点是在步骤S102中计算出的点(最小卷装直径、初始增加阈值)、与在步骤S103中计算出的点(最大卷装直径、最小增加阈值)。由此,如图5(特别是从最小卷装直径到最大卷装直径之间的部分)所示,计算出控制用卷装直径与增加阈值的对应关系(直线方程式、线性方程式)。因此,单元控制部51通过将当前的控制用卷装直径输入到该直线的方程式来计算增加阈值。此外,该直线的斜率可以根据纱线粗细而不同,也可以相同。

接下来,单元控制部51判断在步骤S106中计算出的增加阈值是否比最小增加阈值小(S107)。在该增加阈值比最小增加阈值小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1将最小增加阈值设定为当前时刻使用的增加阈值(S108)。在图5中,在比最大卷装直径大的部分中,增加阈值总是表示在最小增加阈值的部分。此外,在步骤S106中计算出的增加阈值比最小增加阈值大的情况下,将该计算出的增加阈值设定为当前时刻的增加阈值。

接下来,单元控制部51从运算卷装直径减去控制用卷装直径来计算增加直径(S109)。增加直径是通过纱线20的卷绕而增加的量的卷装直径,优选与控制用卷装直径相加,如上述那样在防止急剧增加的方面是优选的。另外,在由于噪声等控制用卷装直径比运算卷装直径大的情况下,计算结果成为负值所以无法计算增加直径。在该情况下,中止当前时刻的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

接下来,单元控制部51判断在步骤S109中计算出的增加直径是否比设定为当前时刻所使用的增加阈值大(S110)。在增加直径是增加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不相当于急剧增加,所以单元控制部51使控制用卷装直径与运算卷装直径一致,从而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S111)。在增加直径比增加阈值大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1将当前的控制用卷装直径与增加阈值相加,从而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S112)。

另外,单元控制部51在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之后,在规定时间后,再次进行步骤S104以后的处理。由此,以大致追随运算卷装直径的方式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另外,基于该更新后的控制用卷装直径,进行与纱线20的卷绕相关的控制。如上所述,能够以防止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急剧增加并且控制用卷装直径变大的方式进行更新。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具备卷取部18、检测部(纱长检测传感器15以及卷装旋转传感器47)以及单元控制部51,进行以下的纱线卷取方法。卷取部18卷绕纱线20而形成卷装30。检测部检测在卷装直径的运算中使用的值(纱线行进速度、卷装30的旋转速度)。单元控制部51运算基于检测部检测出的值的卷装直径亦即运算卷装直径(运算工序)。单元控制部51基于运算卷装直径的增大来更新在卷绕纱线20的控制中使用的卷装直径亦即控制用卷装直径(更新工序)。单元控制部51计算值基于纱线粗细以及控制用卷装直径中的至少任一个而变化的增加阈值(计算工序)。单元控制部51在从运算卷装直径减去控制用卷装直径而得到的值超过增加阈值的情况下,使控制用卷装直径增加与该增加阈值相当的量。

由此,在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中设置增加阈值,从而能够防止卷绕纱线20的控制内容急剧地变化的情况。特别是,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的影响因纱线粗细或者控制用卷装直径而不同。因此,通过设定基于上述内容的增加阈值,能够适当地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在单元控制部51计算的增加阈值中设定有最小增加阈值和最大增加阈值。单元控制部51以成为最小增加阈值以上的方式、并且成为最大增加阈值以下的方式,计算增加阈值。

由此,能够防止计算以及应用过小或者过大的增加阈值的情况,所以能够更适当地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1计算值基于纱线粗细以及控制用卷装直径双方而变化的增加阈值。

由此,由于阈值基于与控制用卷装直径的更新的影响的大小有关的两个值双方而变化,所以能够更适当地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1基于纱线粗细计算适用于控制用卷装直径最小时的增加阈值亦即初始增加阈值。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处理计算初始增加阈值。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1基于纱线粗细计算增加阈值与最小增加阈值一致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最大卷装直径)。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处理计算增加阈值与最小增加阈值一致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1基于初始增加阈值、初始增加阈值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最小卷装直径)、最小增加阈值、最小增加阈值时的控制用卷装直径(最大卷装直径),计算增加阈值与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含增加阈值根据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大而线性变化的部分。

由此,能够以求出坐标轴上的两个点而进行求出通过它们的直线的处理的简单处理,计算增加阈值与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对应关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1至少基于纱线粗细计算增加阈值。最小增加阈值与纱线粗细无关、是恒定的。

由此,不需要与纱线粗细对应的最小增加阈值的计算处理,所以处理变得简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1基于所输入的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基于该计算出的纱线粗细计算增加阈值。作为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设为机台控制装置90基于所设定的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将计算出的值向单元控制部51发送的结构。

由此,不需要操作人员直接输入纱线粗细,所以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麻烦。另外,在机台控制装置90将纱线粗细向单元控制部51发送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作业的麻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1即使在运算卷装直径比控制用卷装直径小的情况下,也不进行减少该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处理,不使该控制用卷装直径变化。

由此,能够防止卷绕的控制伴随着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减少而成为不适当的情况。

以上虽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上述结构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用卷装直径与增加阈值的关系是线性的。也可以代替之,如图6所示,控制用卷装直径与增加阈值的关系是非线性(描绘于线图时为曲线)。具体而言,优选该曲线向下方向(增加阈值小的一侧)凸出,而且具体而言,更优选是反比例的曲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单元控制部51进行更新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处理。也可以代替之,是机台控制装置90或者其它控制装置进行上述处理的结构。

作为求出运算卷装直径的结构也可以使用用于检测摇架23的角度(绕转动轴48的转动角)的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例如由旋转式编码器构成,将与摇架23的角度对应的角度信号向单元控制部51发送。摇架23的角度根据卷装30成为粗卷而变化,所以能够通过上述角度传感器检测该角度,并进行运算从而求出运算卷装直径。此外,作为用于求出运算卷装直径的检测部还能够使用检测接触辊29的旋转速度的传感器。特别是在卷绕轴向上直径相等的筒子卷装中,由于接触辊29的旋转速度近似于卷装的周速,所以能够通过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求出运算卷装直径。

作为用于求出运算卷装直径的检测部可以使用能够测定经过时间的计时器。在该情况下,基于卷取条件,通过计算、经验值预先决定纱层的厚度的时间变化。而且,基于决定的值和计测出的经过时间求出纱层的厚度。然后,将纱层的厚度与卷取管22的直径相加,从而计算出运算卷装直径。此外,该计时器能够测定考虑了卷绕因剪纱和断纱而中断的时间的经过时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基于所设定的纱线支数计算纱线粗细,但也能够使操作人员输入纱线粗细,从而单元控制部51识别纱线粗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进行基于纱线粗细的增加阈值的改变、和基于控制用卷装直径的增加阈值的改变双方,但也可以省略任何一方。

也可以代替用卷装驱动马达41对卷装30进行直接旋转驱动,而通过接触辊29的旋转使卷装30从动旋转。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自动络纱机,也能够适用于络纱机以及细纱机(例如空气纺纱机、自由端纺纱机)等其它纱线卷取机。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自动络纱机

15…纱长检测传感器(检测部)

18…卷取部

30…卷装

47…卷装旋转传感器(检测部)

51…单元控制部(控制部)

90…机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电梯的乘客诱导装置以及乘客诱导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