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

文档序号:1255473 发布日期:2020-08-21 浏览:3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吸收性物品 (Absorbent article ) 是由 深山拓也 坂口智 渡边纱纪子 于 2018-12-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一种具有容易展开的构造的带式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L);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前腰围区域(S3);后腰围区域(S1);前腰围区域与后腰围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S2);吸收体(40),其至少配置于下裆区域;一对翼片部(80),其在后腰围区域中在宽度方向上比吸收体向外侧伸出;以及粘扣带(90),其设于一对翼片部,具有能够卡合于前腰围区域的钩。粘扣带具有至少折叠为三层的能够展开的折叠部。在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翼片部以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折线(FL3)作为起点地折叠。在一对翼片部以长度折线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设于一对翼片部的粘扣带彼此重叠。(Provided is a belt-typ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structure that is easy to unfold. The absorbent article has: a length direction (L); a width direction (W) orthogona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a front waistline region (S3); a rear waist region (S1); a crotch region (S2) between the front waistline region and the back waistline region; an absorber (40) disposed at least in the crotch region; a pair of flap parts (80) which extend outward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rear waistline region than the absorber; and a hook and loop fastener (90) which is provided on the pair of flap sections and has hooks capable of engaging with the front waist region. The fastening tape has a foldable portion that can be unfolded and folded into at least three layers. In the folded state of the absorbent article, the flap portions are folded with a longitudinal folding line (FL3)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hook and loop fasteners provided in the pair of flap portions are overlapped with each other in a state where the pair of flap portions are folded with the longitudinal folding line as a starting point.)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粘扣带的所谓带式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所谓带式的一次性尿布那样的吸收性物品。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的前腰围的前腰围区域、配置于穿着者的下裆区域的下裆区域和配置于穿着者的后腰围的后腰围区域。在后腰围区域设有能够固定于前腰围区域的粘扣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11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吸收性物品通常在包装时成为折叠的状态。在辅助者或穿着者穿着吸收性物品时,首先将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展开。这时,若前腰围区域的翼片部以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折线折叠,则有时在长度折线处将翼片部展开的动作较为麻烦。

因此,期望一种具有更容易展开的构造的带式的吸收性物品。

一个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其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所述前腰围区域与所述后腰围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吸收体,其至少配置于所述下裆区域;一对翼片部,其在所述后腰围区域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比所述吸收体向外侧伸出;以及粘扣带,其设于所述一对翼片部,具有能够卡合于所述前腰围区域的钩。所述粘扣带具有至少折叠为三层的能够展开的折叠部。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所述翼片部以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折线作为起点地折叠。在一对所述翼片部以所述长度折线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设于一对所述翼片部的所述粘扣带彼此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2是以图1所示的长度折线FL3折叠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3是吸收性物品的沿着图1的3A-3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折叠的状态的粘扣带的放大图。

图5是展开的粘扣带的放大图。

图6是粘扣带的沿着图4所示的F2-F2线的剖视图。

图7是粘扣带的沿着图5所示的F3-F3线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折叠的翼片部的下侧产生的间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变得清楚。

一个方案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其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所述前腰围区域与所述后腰围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吸收体,其至少配置于所述下裆区域;一对翼片部,其在所述后腰围区域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比所述吸收体向外侧伸出;以及粘扣带,其设于所述一对翼片部,具有能够卡合于所述前腰围区域的钩。所述粘扣带具有至少折叠为三层的能够展开的折叠部。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所述翼片部以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折线作为起点地折叠,在一对所述翼片部以所述长度折线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设于一对所述翼片部的所述粘扣带彼此重叠。

由于在翼片部折叠的状态下一对粘扣带彼此重叠,因此粘扣带彼此重叠的部分的厚度增加。由此,至少一个翼片部(位于上侧的翼片部)容易向上方浮起,从而在该一个翼片部的下方容易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中,从而能够容易地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在一对所述翼片部以所述长度折线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粘扣带的自由端部向所述翼片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伸出。

由于粘扣带的自由端部在翼片部的外侧露出,因此能够使从翼片部的自由端部到长度折线的距离比较长。由此,作为翼片部的弯曲起点的粘扣带的自由端部远离长度折线,因此在长度折线附近,更容易在翼片的下侧形成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中,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在一对所述翼片部以所述长度折线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一对所述粘扣带的所述折叠部彼此重叠。

由于粘扣带的至少重叠为三层的折叠部彼此重叠,因此粘扣带彼此重叠的部分的厚度进一步增加。由此,至少一个翼片部更容易进一步向上方浮起,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中,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折叠部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与构成所述翼片部的片材重叠。

折叠部由于是至少三层重叠的部分,因此具有比自由端部高的刚度。因此,若辅助者或使用者在用双手抓住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将翼片部折叠了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略微向谷折方向弯曲,则以粘扣带的自由端部为支点,折叠部以将构成翼片部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在长度折线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折叠部折叠为,展开状态下靠近所述自由端部的部分位于比展开状态下远离所述自由端部的部分靠肌肤面侧的位置。

若辅助者或使用者在用双手抓住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将翼片折叠了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略微向谷折方向弯曲,则以粘扣带的自由端部为支点,折叠部容易以将构成翼片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在长度折线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粘扣带至少在所述折叠部与构成所述翼片部的片材中的位于比所述粘扣带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的非肌肤面片不接合。

由于粘扣带的折叠部与位于比粘扣带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的非肌肤面片不接合,因此粘扣带的折叠部比非肌肤面片容易向上方浮起。因此,以粘扣带的自由端部为支点,折叠部更容易以将构成翼片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在长度折线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使所述粘扣带卡合于所述前腰围区域的钩设于所述折叠部。

由于钩设于折叠部,因此折叠部的刚度提高。因此,以粘扣带的自由端部为支点,折叠部更容易将构成翼片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由此,在长度折线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折叠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从所述折叠部到所述粘扣带的顶端的长度长。

若折叠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自由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短,则折叠部难以将构成翼片的片材抬起。因此优选的是,折叠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自由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长。由此,在长度折线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后侧具有腰部伸缩部。

存在容易通过腰部伸缩部而伸缩的区域和难以伸缩的区域。由于该腰部伸缩部的伸缩差,会使一对折叠的翼片部相对于宽度方向斜向地倾斜。由于由该伸缩引起的歪斜,使得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侧形成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腰部伸缩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比所述吸收体的外侧缘向外侧延伸。

腰部伸缩部拉拽翼片部的作用增加,一对折叠的翼片部更容易相对于宽度方向斜向地倾斜。其结果为,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侧形成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腰部伸缩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比所述长度折线向外侧延伸。

由于折叠的状态的翼片部也被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拉拽,因此翼片部变得更容易倾斜,从而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吸收性物品具有覆盖所述吸收体的表面片,在所述表面片的与折叠的状态的所述翼片部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赋形。

粘扣带的自由端部容易勾挂于表面片的赋形。因此,若辅助者或使用者在用双手抓住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将翼片折叠了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略微向谷折方向弯曲,则粘扣带的自由端部不会在宽度方向上错位,由此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部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吸收性物品具有隔着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设于两侧的一对腿侧褶裥,所述腿侧褶裥至少在所述下裆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腿侧褶裥的有效伸缩区域的局部到达所述翼片部。

折叠的翼片部的根部附近被腿部褶裥拖拽,从而更容易在折叠的翼片部的长度折线附近的区域产生间隙。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中,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展开翼片部。

(2)吸收性物品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不过,附图是示意性的,应该留意的是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另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可能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2是以图1所示的长度折线FL3折叠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3是吸收性物品的沿着图1的3A-3A线的剖视图。图4是折叠的状态的粘扣带的放大图。图5是展开的粘扣带的放大图。图6是粘扣带的沿着图4所示的F2-F2线的剖视图。图7是粘扣带的沿着图5所示的F3-F3线的剖视图。吸收性物品10例如可以是一次性尿布。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特别优选为由父母、看护者那样的辅助者为婴幼儿、被看护者穿戴的吸收性物品。

吸收性物品10具有前腰围区域S1、下裆区域S2和后腰围区域S3。前腰围区域S1是与穿着者的前腰围部(腹部)接触的部分。另外,后腰围区域S3是与穿着者的后腰围部(背部)接触的部分。下裆区域S2位于前腰围区域S1与后腰围区域S3之间。

吸收性物品10具有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长度方向L是从前腰围区域S1朝向后腰围区域S3的方向,或是从后腰围区域S3朝向前腰围区域S1的方向。宽度方向W是与长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厚度方向T是从吸收性物品10的肌肤面侧朝向非肌肤面侧的方向,或是从非肌肤面侧朝向肌肤面侧的方向。

吸收性物品10可以具有表面片50、非肌肤面片60和吸收体40。表面片50可以位于吸收性物品10的肌肤面侧,并且具有透液性。非肌肤面片60可以位于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肤面侧,并且具有不透液性。

吸收体40含有吸收穿着者的体液的材料。吸收体40设于表面片50与非肌肤面片60之间。吸收体40可以至少设于下裆区域S2,并跨越前腰围区域S1和后腰围区域S3。吸收体40可以具有吸收穿着者的体液的吸收芯40a和包覆吸收芯40a的芯包层40b。

可以在宽度方向上的从吸收体40的端部到吸收体40的外侧的范围内设置侧片70。侧片70可以在前腰围区域S1、下裆区域S2和后腰围区域S3中沿长度方向L延伸。侧片70可以由一张或两张以上的多张重叠的无纺布构成。

吸收性物品10可以在吸收体40的长度方向L的后侧具有腰部伸缩部85。腰部伸缩部85由能够沿宽度方向W伸缩的弹性构件形成。弹性构件例如可以由橡皮筋、伸缩性片材构成。

吸收性物品10可以具有隔着吸收性物品1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设于两侧的一对腿侧褶裥71。腿侧褶裥71由能够沿长度方向L伸缩的弹性构件形成。弹性构件例如可以由橡皮筋构成。构成腿侧褶裥71的弹性构件例如可以设于侧片70。

吸收性物品10可以具有隔着吸收性物品1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设于两侧的一对腿部褶裥76。腿部褶裥76由能够沿长度方向L伸缩的弹性构件形成。弹性构件例如可以由橡皮筋、伸缩性片材构成。腿部褶裥76可以位于比腿侧褶裥71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吸收性物品10可以具有固定前腰围区域S1和后腰围区域S3的一对粘扣带90。粘扣带90可以设于后腰围区域S3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在穿戴吸收性物品10时,粘扣带90固定前腰围区域S1和后腰围区域S3。具体来说,通过将设于后腰围区域S3的粘扣带90固定于前腰围区域S1,来将吸收性物品10保持于穿着者的身体。

吸收性物品10具有在后腰围区域S3中在宽度方向W上比吸收体40向外侧伸出的一对翼片部80。在吸收性物品10的折叠状态下,一对翼片部80以沿着长度方向L的长度折线FL3作为起点地折叠。一对翼片部80可以是在从肌肤面侧观察时以长度折线FL3为起点地谷折。长度折线FL3可以位于在宽度方向W上比吸收体40靠外侧的位置。

翼片部80由从后腰围区域S3向下裆区域S2连续的外形线中的比相对于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直线成为45°的点靠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部分限定。

吸收性物品10具有设于一对翼片部80的粘扣带90。粘扣带90在使用时卡合于前腰围区域S1。粘扣带90可以具有固定于后腰围区域S3的基材91和设于基材91上的钩件92。可以在钩件92的一面(卡合面)设置能够卡合于前腰围区域S1的许多钩。钩件92构成为在使用时能够卡合于前腰围区域S1。

粘扣带90具有至少折叠为三层的能够展开的折叠部。具体来说,在粘扣带90的展开状态下,粘扣带90可以具有从肌肤面侧观察山折而成的山折部FL2和从肌肤面侧观察谷折而成的谷折部FL1。在该情况下,在粘扣带90的折叠状态下,折叠部由山折部FL2与谷折部FL1之间的区域和与该区域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的区域限定。

在粘扣带90的展开状态下,谷折部FL1可以设于在宽度方向W上比山折部FL2靠外侧的位置。粘扣带90可以是在谷折部FL1和山折部FL2处折叠的状态下折成三折。在该情况下,在粘扣带90折叠的状态下,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朝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延伸。在吸收性物品的展开状态下,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可以向翼片部80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伸出。粘扣带90的与自由端部93相反的一侧的固定端部94可以固定于存在于后腰围区域S3的片材,例如可以固定于表面片50和/或非肌肤面片60。

在粘扣带90折叠的状态下,钩件92的一部分可以在折叠而相互重叠的面(折叠部)内与钩件92的其它部分相对。即,钩件92可以隔着谷折部FL1设于两侧。在该情况下,在粘扣带90折叠的状态下,钩件92彼此相对,因此能够抑制钩件92意外地附着于构成吸收性物品10的无纺布。

优选的是,前腰围区域S1或后腰围区域S3具有收纳折叠的状态的粘扣带90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部72。收纳部72可以由前述的侧片70、非肌肤面片60那样的片材构件构成。

如前所述,在折叠的粘扣带90收纳于收纳部72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从收纳部72突出到外部。在将吸收性物品10穿着于被看护者的情况下,首先,以将吸收性物品铺设于床上的状态使用吸收性物品,使被看护者躺在吸收性物品上。此时,若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从收纳部72突出到外部,则能够容易地拉拽并展开粘扣带90。

如图2所示,在一对翼片部80以长度折线FL3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设于一对翼片部80的粘扣带90彼此重叠。在该情况下,粘扣带90彼此重叠的部分的厚度增加。由此,至少一个翼片部(位于上侧的翼片部)90变得容易向上方浮起,从而容易在该一个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在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容易在左侧的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I中,从而能够容易地展开翼片部80。

优选的是,在一对翼片部80以长度折线FL3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一对粘扣带90的折叠部彼此重叠。即,在翼片部80和粘扣带90折叠的状态下,一对粘扣带90的至少重叠为三层的折叠部彼此重叠。因此,粘扣带90彼此重叠的部分的厚度进一步增加。由此,至少一个翼片部80更容易进一步向上方浮起,从而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I中,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展开翼片部80。

优选的是,在一对翼片部80以长度折线FL3作为起点地折叠的状态下,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向翼片部80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伸出(也参照图8)。由于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露出到翼片部80的外侧,因此从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到长度折线FL3的距离比从翼片部80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缘到长度折线FL3的距离长。由此,粘扣带90的容易成为使翼片部80浮起的起点的自由端部93远离长度折线FL3,因此在长度折线FL3附近,更容易在翼片80的下侧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I中,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展开翼片部80。

优选的是,粘扣带90至少在折叠部与构成翼片部80的片材中的位于比粘扣带90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的非肌肤面片(非肌肤面片)60不接合。由于粘扣带90的折叠部与位于比粘扣带90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的非肌肤面片60不接合,因此粘扣带90的折叠部比非肌肤面片60容易向上方浮起。因此,以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为支点,折叠部更容易以将构成翼片部80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在长度折线FL3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的下方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部80的下侧的间隙I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80。

如前述的那样,优选为使粘扣带90卡合于前腰围区域S1的钩92设于折叠部。由此,折叠部的刚度提高。因此,以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为支点,折叠部更容易将构成翼片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由此,在长度折线FL3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80。

优选的是,折叠部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比从折叠部到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的顶端的长度长。若折叠部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较短,则折叠部难以将构成翼片部80的片材抬起。因此优选的是,折叠部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比从折叠部到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的顶端的长度长。由此,在长度折线FL3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

优选的是,粘扣带90的折叠部在吸收性物品10的厚度方向T上与构成翼片部80的片材重叠。由于折叠部是至少重叠三层的部分,因此具有比自由端部93高的刚度。因此,若辅助者或使用者在用双手抓住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将翼片部80折叠了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略微向谷折方向弯曲,则以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为支点,折叠部以将构成翼片部80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在长度折线FL3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

粘扣带90的折叠部折叠为,展开状态下靠近自由端部93的部分位于比展开状态下远离自由端部93的部分靠肌肤面侧的位置。若辅助者或使用者在用双手抓住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将翼片部80折叠了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0略微向谷折方向弯曲,则以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为支点,折叠部容易以将构成翼片部80的片材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在长度折线FL3附近,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部80的下侧的间隙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80。

优选的是,在表面片50的与折叠的状态的翼片部80重叠的部分形成赋形。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容易勾挂于表面片50的赋形。因此,若辅助者或使用者在用双手抓住吸收性物品的状态下将翼片折叠了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略微向谷折方向弯曲,则粘扣带90的自由端部93不会在宽度方向W上错位,由此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部80的下侧的间隙I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80。

如前述的那样,吸收性物品优选在吸收体40的长度方向L上的后侧具有腰部伸缩部85。存在容易通过腰部伸缩部85而伸缩的区域和难以伸缩的区域。通过该腰部伸缩部85的伸缩,使一对折叠的翼片部80相对于宽度方向W斜向地倾斜。由于由该伸缩引起的歪斜,使得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侧形成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部80的下侧的间隙I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腰部伸缩部85优选在宽度方向W上比吸收体40的外侧缘向外侧延伸。腰部伸缩部85拉拽翼片部80的作用增加,从而一对折叠的翼片部80更容易相对于宽度方向W斜向地倾斜。其结果为,更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侧形成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部80的下侧的间隙I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腰部伸缩部85在宽度方向W上比长度折线FL3向外侧延伸。由于折叠的状态的翼片部80也被向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拉拽,因此翼片部80变得更容易倾斜,从而容易在翼片部80的下方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放入到折叠的翼片部80的下侧的间隙I中,从而更容易展开翼片部。

优选的是,腿侧褶裥71至少在下裆区域S2中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并且腿侧褶裥71的有效伸缩区域的局部到达翼片部80。在此,腿侧褶裥71的有效伸缩区域由弹性构件在伸长的状态下与片材接合的区域限定。折叠的翼片部80的根部附近被腿侧褶裥71拖拽,因此更容易在折叠的翼片部80的长度折线FL3附近的区域产生间隙I。因此,辅助者或使用者更容易将手指插入到该间隙I中,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展开翼片部80。

虽然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这点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确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作为修改形态和变更形态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思。

此外,2017年12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7-254982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根据本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容易展开的构造的带式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标记说明

10、吸收性物品;40、吸收体;71、腿侧褶裥;80、翼片部;85、腰部伸缩部;90、粘扣带;92、钩件;93、自由端部;94、固定端部;FL1、谷折部;FL2、山折部;FL3、长度折线;S1、前腰围区域;S2、下裆区域;S3、后腰围区域;L、长度方向;W、宽度方向。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监测生理信息的智能轮椅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