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文档序号:1260642 发布日期:2020-08-25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Electric tool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 ) 是由 荒木裕太 长坂英纪 杉本学 于 2019-12-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能够防止金属制的箱体的磨损而提高耐久性。振动电动钻(1)包含:金属制的第2齿轮箱(41);主轴(26),其被轴支撑于第2齿轮箱(41)内;第1凸轮(83),其被收容于第2齿轮箱(41),被固定为能够与主轴(26)一体旋转;第2凸轮(84),其被收容于第2齿轮箱(41),被设置为能够独立于主轴(26)进行旋转,并且被设置为能够与第1凸轮(83)接触;振动切换杆(95),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2齿轮箱(41)而在对第2凸轮(84)进行旋转限制的前进位置和解除该旋转限制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承接部件(89),其夹在第2齿轮箱(41)和振动切换杆(95)之间。(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tool with a vibration mechanism, which can prevent the abrasion of a metal box body and improve the durability. The vibrating electric drill (1) comprises: a 2 nd gear case (41) made of metal; a main shaft (26) supported by the shaft in the 2 nd gear case (41); a 1 st cam (83) housed in the 2 nd gear case (41) and fixed so as to be rotatable integrally with the main shaft (26); a 2 nd cam (84) housed in the 2 nd gear case (41), provided to be rotatable independently of the main shaft (26), and provided to be contactable with the 1 st cam (83); a vibration switching lever (95) that is provided so as to be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2 nd gear case (41) between a forward position at which the rotation of the 2 nd cam (84) is restricted and a backward position at which the restriction of rotation is released; and a receiving member (89) that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2 nd gear case (41) and the vibration switching lever (95).)

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振动机构且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振动模式的振动电动钻等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振动电动钻等中,能够将在壳体内收容的马达的旋转经由减速机构传递至成为输出轴的主轴,另一方面,在减速机构和主轴之间,配置能够沿主轴赋予沿轴向的振动的振动机构,能够通过从壳体外部的切换操作而选择对主轴赋予振动的振动模式和不赋予振动的钻动模式。

另外,如专利文献1公开所示,主轴被轴支撑于筒状部,该筒状部设置于被壳体所保持的金属制的齿轮箱(箱体)。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机构配置在筒状部内,通过在筒状部内对振动切换部件进行滑动操作而实现振动模式的切换。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72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电动工具中,如果在振动模式下进行使用,则振动切换部件在筒状部内进行微振动,因此对其进行保持的筒状部有可能发生磨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金属制的箱体的磨损而提高耐久性的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金属制的箱体;主轴,其被轴支撑于箱体内;第1凸轮,其至少一部分被收容于箱体,被固定为能够与主轴一体旋转;第2凸轮,其至少一部分被收容于箱体,被设置为能够独立于主轴进行旋转,并且被设置为能够与第1凸轮接触;切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箱体而在对第2凸轮进行旋转限制的第1位置和解除该旋转限制的第2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以及承接部件,其夹在箱体和切换部件之间。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在箱体上形成有将切换部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容的狭缝,承接部件嵌合于狭缝内而将切换部件保持为能够移动。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的结构的基础上,切换部件设置有多个,设置于各切换部件的承接部件彼此连结为一体。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一结构的而基础上,承接部件是树脂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金属制的箱体;主轴,其被轴支撑于箱体内;第1凸轮,其至少一部分被收容于箱体,被固定为能够与主轴一体旋转;第2凸轮,其至少一部分被收容于箱体,被设置为能够独立于主轴进行旋转,并且被设置为能够与第1凸轮接触;切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箱体而在对第2凸轮进行旋转限制的第1位置和解除该旋转限制的第2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以及树脂,其夹在箱体和切换部件之间。

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的结构的基础上,树脂固定在箱体侧而对切换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金属制的箱体的磨损而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振动电动钻的侧视图。

图2是振动电动钻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主体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齿轮组件的立体图。

图5(A)是齿轮组件的侧视图,(B)是主视图,(C)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半剖视图。

图6是齿轮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衬垫的立体图,(A)是从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8是衬垫的说明图,(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C)是后视图,(D)是侧视图。

图9是齿轮组件的中央纵剖视图,(A)是振动模式下的中央纵剖视图,(B)是钻动模式下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10(A)是图9的A-A线剖视图,(B)是B-B线剖视图,(C)是C-C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振动电动钻,2…主体,3…手柄,4…钻夹头,5…电池组,6…主体壳体,9…无刷马达,18…旋转轴,25…齿轮组件,26…主轴,40…第1齿轮箱,41…第2齿轮箱,42…模式切换环,43…离合器环,44…大径部,45…小径部,55…减速机构,66…振动机构,67…离合器机构,83…第1凸轮,84…第2凸轮,85…啮合凸起,86…衬垫,89…承接部件,90…狭缝,91…引导槽,95…振动切换杆,96…外侧凸起,97…内侧凸起,99…凸轮环,10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的振动电动钻的侧视图,图2是中央纵剖视图。

振动电动钻1侧面观察时呈T字状,是使手柄3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体2的下侧凸出而成的,在主体2的前端设置能够利用末端把持钻头的钻夹头4,在手柄3的下端安装有成为电源的电池组5。这里的壳体是通过在主体2的筒状的后半部分和手柄3连续设置的主体壳体6的后部从后方利用未图示的螺丝安装罩状的后盖7而构成的,主体壳体6是将左右的对分壳体6a、6b利用左右方向的螺丝8、8…安装而形成的。

在主体2内的后部,如图3所示,收容有由定子10和将定子10贯穿的转子11构成的内转子型的无刷马达9。定子10是在由层叠钢板构成的定子芯12上隔着前后的绝缘件13、13而卷绕多个线圈14、14…而形成的,被在主体壳体6内设置的肋部沿前后方向与主体2的筒状部分同轴地保持。在前侧的绝缘件13上设置有与各相线圈14熔接形成三相接线的端子金属件15,端子金属件15凸出至定子10的下方,连接在后面叙述的控制器33设置的导线的端子单元16被螺丝固定于端子金属件15,与控制器33电连接。另外,在前侧的绝缘件13上安装有传感器电路基板17,该传感器电路基板17搭载有对设置于转子11的永磁体20的磁场进行检测的旋转检测元件。

转子11是将永磁体20嵌入于在轴心具有旋转轴18的转子芯19而构成的,旋转轴18的后端由在后盖7设置的轴承21轴支撑,在其前方固接有风扇22。在后盖7的外周形成排气口23、23…,在主体2的左右,在定子10的外侧形成有进气口24、24(图1)。

在无刷马达9的前方,安装有具有从主体壳体6向前方凸出的主轴26的齿轮组件25,能够将旋转轴18的旋转进行减速而传递至主轴26。钻夹头4安装于主轴26的前端。在齿轮组件25的下方,在手柄3的上部收容有使扳机28向前方凸出的开关27。在开关27的上方设置有无刷马达9的正反切换按钮29,在其前方,收容有朝向斜上方的具有对钻夹头4的前方进行照射的LED的灯30。

另一方面,在手柄3的下端形成有从前方滑动安装电池组5的电池安装部31,在电池安装部31设置有电连接电池组5的端子台32,并且在其上方收容有控制器33,该控制器33具有搭载着用于控制无刷马达9的微计算机、开关元件等的控制电路基板34。

如图4~6所示,齿轮组件25具有筒状的第1齿轮箱40、在该第1齿轮箱40的前侧安装的筒状的第2齿轮箱41、在第2齿轮箱41的前侧安装的模式切换环42和离合器环43。第1齿轮箱40是树脂制,第2齿轮箱41是铝制,第2齿轮箱41具有由后侧的大径部44、前侧的小径部45以及将两者间连接起来的圆板部46构成的二级筒形状,第1齿轮箱40从后方利用螺丝47、47…与大径部44结合。

该齿轮组件25通过利用螺丝50、50…(图1)将在第2齿轮箱41的外周设置的4个螺丝固定部48、48…从前方用螺丝固定于在主体壳体6的外周设置的4个螺纹凸台49、49…而固定于主体壳体6。在该状态下,旋转轴18的前端贯穿将第1齿轮箱40的后端封闭的支架板51,并经由轴承52而被支撑。在旋转轴18的前端设置有小齿轮53。

在齿轮组件25的内部收容有减速机构55,该减速机构55是将对在内齿轮56A~56C内公转的多个行星齿轮58A~58C进行支撑的载架57A~57C沿轴向进行三级配置而构成的,旋转轴18的小齿轮53与第一级的行星齿轮58A啮合。该第一级的行星齿轮58A所啮合的第一级的内齿轮56A隔着垫片59定位于支架板51。

另外,第二级的内齿轮56B可以旋转且可以沿轴向前后移动。该内齿轮56B可以在前进位置与在大径部44内保持的结合环60啮合。

另一方面,在内齿轮56B的后半部,外装有在第1齿轮箱40内被限制了旋转的状态下可以前后移动的速度切换环61,利用结合销62、62在前后方向上结合为一体。从该速度切换环61向上方凸出设置的连结片63经由前后的螺旋弹簧65、65而与在主体壳体6的上表面被设置为可以向前后滑动的速度切换杆64连结。

如果使该速度切换杆64向后方滑动,则经由连结片63而使速度切换环61后退,与其一体的内齿轮56B在保持与第二级的行星齿轮58B的啮合的状态下与第一级的载架57A的外周啮合。因此,成为取消第二级减速的高速模式。相反地,如果使速度切换杆64向前方滑动,则与速度切换环61一起,内齿轮56B也从载架57A离开而前进,在保持与第二级的行星齿轮58B的啮合的状态下与结合环60啮合而被限制旋转。因此,成为第二级减速发挥作用的低速模式。

并且,在齿轮组件25上设置有:振动机构66,其对主轴26赋予沿轴向的振动;以及离合器机构67,其在施加于主轴26的规定负载下阻断向主轴26的扭矩传递。即,通过利用模式切换环42进行的切换操作,可以分别选择下述模式:振动钻动模式,主轴26一边旋转一边沿轴向振动;钻动模式,主轴26只进行旋转;以及离合模式(螺丝刀模式),在规定的负载下阻断向主轴26的扭矩传递。下面,对各机构进行说明。

首先,主轴26在第2齿轮箱41的小径部45内由前后的轴承68、69轴支撑,并且其后端与在旋转方向上和第三级的载架57C一体的锁紧凸轮70花键接合,可以沿轴向前后移动。该锁紧凸轮70在位于其外侧且在小径部45内被限制旋转的筒状的锁紧环71内设置为可以旋转,通过一对卡合部72、72和在第三级的载架57C的前表面凸出设置的爪73、73…之间的卡合,从载架57C传递旋转。并且,构成为,在无刷马达9的停止状态下为了钻头的装卸而使钻夹头4进行旋转时,通过在爪73之间设置的楔销74、74咬入锁紧凸轮70的倒角部和锁紧环71之间而锁住主轴26的旋转。

在振动机构66中,主轴26利用在靠近其前方形成的凸缘75和前侧的轴承68之间外装的螺旋弹簧76,在常态下被预紧于在轴承68的后方位置外装的止动环77与轴承68抵接的前进位置。在小径部45的前表面,从前方利用4根螺丝78、78…固定有圆盘状的止动板79,将轴承68定位在与止动板79嵌合的止动件80和止动环77之间。该止动板79与离合器环43的前表面抵接,还实现了模式切换环42和离合器环43的防脱。在止动板79的外周形成多个凹部81、81…,在离合器环43的前端内表面,固定有与凹部81弹性卡止的板弹簧82。

另外,在主轴26上的轴承68、69之间,从前方分别同轴地外装有环状的第1凸轮83、第2凸轮84。第1凸轮83在后表面具有由多个放射状的齿构成的第1凸轮面83a,在止动环77的后方与主轴26固接。第2凸轮84在前表面具有由多个放射状的齿构成的第2凸轮面84a,以间隙配合方式插入于主轴26,在后表面外周,沿周向等间隔地向后方凸出设置有6个啮合凸起85、85…。

并且,在第1凸轮83的外侧,在小径部45内,设置有环状的衬垫86。该衬垫86如图10(C)所示,在通过使设置于外周的凸条87、87与在小径部45的内周从前端起设置的轴向的凹槽88、88卡合而止转的状态下,与前侧的轴承68抵接。

该衬垫86是树脂制,在与凸条87相差90°的相位处的外周,如图7、8所示,一体成形有将后面叙述的振动切换杆95、95可滑动地保持的一对承接部件89、89。该承接部件89、89在将衬垫86收容于小径部45内的状态下,与在小径部45从前端形成的狭缝90、90嵌合而收纳在小径部45内,且在与小径部45的前端齐平的同一平面上将前表面封闭,在内表面具有使后表面及径向的内外开放的横截面十字状的引导槽91。

并且,在第2凸轮84和后侧的轴承69之间,将多个钢球93、93…保持在中间的前后的环形垫片92、92被保持于小径部45,前侧的环形垫片92在啮合凸起85的内侧与第2凸轮84的后表面抵接。第2凸轮84通过与衬垫86抵接而被限制前进,在该状态下,与和主轴26一起被预紧在前进位置的第1凸轮83分离。

另一方面,在衬垫86的承接部件89、89中,作为切换部件的一对振动切换杆95、95分别被收容为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该振动切换杆95如图10(B)、(C)所示,是与承接部件89的引导槽91嵌合的横截面为十字状的棒状体,在前端外侧,如图9所示,设置有从引导槽91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外侧凸起96,在后端内侧,设置有从引导槽91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内侧凸起97。该内侧凸起97位于第2凸轮84的后方。在各狭缝90的后端内表面,分别保持有外径不同的双重螺旋弹簧98、98,将振动切换杆95向前方施力。

因此,衬垫86及振动切换杆95、95的安装为如下流程,即:在小径部45的各狭缝90的后端内表面分别设置了螺旋弹簧98、98的状态下,使凸条87与凹槽88、承接部件89与狭缝90分别对准相位而从前方使在各承接部件89中插入有振动切换杆95、95的衬垫86进行嵌合。由此,能够与衬垫86同时进行承接部件89和振动切换杆95的安装。

在模式切换环42的前方,通过沿周向配置的前后方向的3个连结部100、100…而同轴地连结有在离合器环43的内侧收纳的凸轮环99,在该凸轮环99的后表面抵接振动切换杆95的外侧凸起96。在凸轮环99的后表面形成有一对梯形形状的缺口101、101(图6),在缺口101位于外侧凸起96的前方的模式切换环42的旋转位置,如图9(A)所示,振动切换杆95处于外侧凸起96与缺口101嵌合的前进位置,且使内侧凸起97位于第2凸轮84的啮合凸起85、85之间。因此,第2凸轮84的旋转受到限制。

另外,在模式切换环42的后表面,可以一体旋转地嵌合有保持环105,在保持环105的内侧嵌合有限制环106,该限制环106分别沿周向以规定间隔在外周侧形成外凸起107、107…,在内周侧形成内凸起108、108…。限制环106通过使外凸起107与在保持环105的内周设置的内槽109嵌合而可以与保持环105一体旋转且可以相对于保持环105沿轴向移动。

在该限制环106的后方,在圆板部46上,如图10(A)所示,沿周向等间隔地保持6组隔着套筒111、111、…可以前后移动的卡合销110、110…,各卡合销110的后端可以在周向上与在可旋转地设置的第三级的内齿轮56C的前表面凸出设置的凸轮凸起112、112··卡合。在卡合销110的外侧同心圆上,在圆板部46,如图3及图9所示,在3处设置有被螺旋弹簧113向前方施力的钢球114,与在保持环105的后表面设置的凹入部115、115…嵌合。将钢球114与凹入部115嵌合的3个旋转位置作为各动作模的位置而产生锁定(click)作用。

另一方面,在小径部45的根部形成有缩进部116,在小径部45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缩进部116连通而向前方开放的轴向的退出槽117。在小径部45上,外装有具有与退出槽117卡合的卡合凸起119、119…且在被限制了旋转的状态下能够沿轴向移动的弹簧托架118,并且在其后方,与限制环106之间外装有离合器弹簧120。弹簧托架118使在外周形成的外螺纹部121与在离合器环43的内周设置的内螺纹部122螺合,通过利用离合器环43的旋转操作而沿轴向进行螺旋输送,由此能够变更离合器弹簧120的轴长。

下面,对利用模式切换环42选择的各动作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在缺口101、101位于振动切换杆95、95的外侧凸起96、96的前方的模式切换环42的旋转位置A处,如图9(A)及图10(B)所示,振动切换杆95、95在承接部件89、89内前进,使内侧凸起97、97位于第2凸轮84的啮合凸起85、85之间而限制第2凸轮84的旋转。因此,在与主轴26一起旋转的第1凸轮83后退时,与第2凸轮84通过第1、第2凸轮面83a、84a彼此相卡合。

在该旋转位置A处,限制环106的内凸起108与小径部45的缩进部116卡合,由此限制环106的前进被限制。在该状态下,与内齿轮56C的前表面抵接的各卡合销110的前进被限制而维持与凸轮凸起112的卡合,因此成为内齿轮56C的旋转被限制的振动钻动模式。

在从该振动钻动模式将模式切换环42向从正面观察时的右方旋转后的旋转位置B处,伴随凸轮环99的右旋转,缺口101、101从外侧凸起96、96的前方开始移动,外侧凸起96、96从缺口101、101离开而使振动切换杆95、95后退。因此,如图9(B)所示,内侧凸起97、97从第2凸轮84的啮合凸起85、85之间向后方移动,所以第2凸轮84的旋转限制被解除。

在该旋转位置B处,限制环106的内凸起108位于小径部45的退出槽117的后方,所以限制环106可以前后移动。因此,成为不产生振动且离合器弹簧120的作用力经由卡合销110向内齿轮56C进行传递而对内齿轮56C限制旋转的离合模式。即,如果对主轴26施加超过离合器弹簧120的作用力的负载,则凸轮凸起112将卡合销110向前方推起而使内齿轮56C空转,阻断扭矩传递。该设定扭矩能够通过旋转操作离合器环43将弹簧托架118沿轴向螺旋输送来使离合器弹簧120的轴长变化而进行变更。在对该离合器环43旋转操作时,板弹簧82与止动板79的凹部81弹性卡止而产生锁定感。

在从该离合模式使模式切换环42向从正面观察时的右方旋转后的旋转位置C处,振动切换杆95、95后退,维持解除第2凸轮84的旋转限制的状态,限制环106的内凸起108从退出槽117的后方沿周向移动而再次与缩进部116卡合,由此限制环106的前进被限制。因此,成为不产生振动且卡合销110与内齿轮56C的前表面抵接而限制凸轮凸起112越过的钻动模式。

在如上构成的振动电动钻1中,如果对扳机28进行按下操作而使开关27变为ON,则控制器33的微计算机获得从传感器电路基板17的旋转检测元件输出的表示转子11的永磁体20的位置的旋转检测信号而取得转子11的旋转状态,根据所取得的旋转状态对各开关元件的ON/OFF进行控制,使电流依次流过定子10的各相线圈14,从而使转子11进行旋转。因此,旋转轴18旋转,经由减速机构55使主轴26进行旋转,所以能够利用在钻夹头4把持的钻头实现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下的使用。

此时如果利用模式切换环42选择了振动钻动模式,则如上所述地,振动切换杆95、95处于前进位置且限制第2凸轮84的旋转,因此与被推入被加工材料而后退的主轴26一起旋转的第1凸轮83通过第1、第2凸轮面83a、84a与第2凸轮84彼此相干涉而沿前后产生振动。

如果这样产生振动,则振动也会传递至振动切换杆95、95,但由于振动切换杆95、95经由树脂制的承接部件89、89而被保持于小径部45,因此承接部件89、89成为缓冲部,小径部45的狭缝90、90的内表面难以产生磨损。

另一方面,如果利用模式切换环42选择了离合模式或钻动模式,则如上所述地,振动切换杆95、95处于后退位置且解除了第2凸轮84的旋转限制,因此与被推入被加工材料而后退的主轴26一起旋转的第1凸轮83即便与第2凸轮84抵接也不产生振动。

这样,根据上述方式的振动电动钻1,其包含:金属制的第2齿轮箱41(箱体);主轴26,其被轴支撑于第2齿轮箱41内;第1凸轮83,其被收容于第2齿轮箱41,被固定为能够与主轴26一体旋转;第2凸轮84,其被收容于第2齿轮箱41,设置为能够独立于主轴26进行旋转,并且设置为可以与第1凸轮83接触;振动切换杆95(切换部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2齿轮箱41在对第2凸轮84进行旋转限制的前进位置(第1位置)和解除该旋转限制的后退位置(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承接部件89,其夹在第2齿轮箱41和振动切换杆95之间,由此,即便振动切换杆95振动也能够降低对第2齿轮箱41的直接影响。因此,即便使用金属制的第2齿轮箱41,也能够防止第2齿轮箱41的磨损而提高耐久性。

特别是,在此,由于在第2齿轮箱41的小径部45形成有将振动切换杆95可移动地进行收容的狭缝90,承接部件89嵌合于狭缝90内且将振动切换杆95保持为可以移动,因此,即便使用独立的承接部件89也能够紧凑地收纳于第2齿轮箱41。另外,还能够简单地进行承接部件89的更换。

另外,由于设置有多个振动切换杆95、95,在各振动切换杆95设置的承接部件89、89彼此连结为一体,因此,即便有多个承接部件89、89也能够一体地制作,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小径部45的安装。

并且,由于将承接部件89设为树脂制,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也能够得到高缓冲性。

此外,在涉及承接部件的发明中,承接部件的数量、形状并不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与振动切换杆的数量、形状对应地适当进行变更。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将承接部件与衬垫一体化而使制作和安装变得容易,但也可以与衬垫独立地形成而单独进行安装,也可以仅将承接部件相互连结。

并且,承接部件并不限于树脂,只要能够得到缓冲性,也可以设为铁等金属制或设为金属和树脂的复合体。

另外,根据上述方式的振动电动钻1,其包含:金属制的第2齿轮箱41(箱体);主轴26,其被轴支撑于第2齿轮箱41内;第1凸轮83,其被收容于第2齿轮箱41,被固定为能够与主轴26一体旋转;第2凸轮84,其被收容于第2齿轮箱41,设置为能够独立于主轴26进行旋转,并且设置为能够与第1凸轮83接触;振动切换杆95(切换部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2齿轮箱41在对第2凸轮84进行旋转限制的前进位置(第1位置)和解除该旋转限制的后退位置(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承接部件89(树脂),其夹在第2齿轮箱41和振动切换杆95之间,由此,即便振动切换杆95振动也能够降低对第2齿轮箱41的直接影响。因此,即便使用金属制的第2齿轮箱41,也能够防止第2齿轮箱41的磨损而提高耐久性。

特别是,在此,承接部件89由于固定在第2齿轮箱41侧而对振动切换杆95的移动进行引导,因此能够以与振动切换杆95对应的适当形状进行引导。

此外,在涉及箱体和切换部件之间的树脂的发明中,当然可以进行承接部件的形状的变更,也可以使承接部件不独立于箱体,如果是上述方式则在小径部的狭缝的内表面一体形成树脂,或者,相反在振动切换杆的外表面一体形成树脂,或者在狭缝的内表面和振动切换杆的外表面分别一体形成树脂。

并且,振动机构的各凸轮并不限于全体收容于箱体内,也可以一部分收容于箱体内,这在各发明间是通用的。

另外,各发明并不限于振动电动钻,只要具有振动机构且可以切换是否动作,就也可以应用于在振动模式和钻动模式之间切换的振动钻等其他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马达也可以是整流子马达等而不是无刷马达,也可以是使用交流电源而不是电池组的AC工具。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手持式钻孔工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