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分配器

文档序号:126133 发布日期:2021-10-22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带分配器 (Tape dispenser ) 是由 山本尚 福井哲也 于 2021-02-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开闭件合适地封闭将带放出的开口的带分配器。该带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A),保持带(d1)并具备能够将该带(d1)从内部向外部导出的开口(G);以及第二构件(B),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构件(A)进行相对动作,该带分配器通过第一构件(A)与第二构件(B)的第一方向的相对动作从而带(d1)被放出同时封闭开口(G)的开闭件(3)能够向打开该开口(G)的方向驱动。(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ape dispenser capable of properly closing an opening for discharging a tape by an opening and closing member. The tape dispenser includes: a first member (A) which holds the belt (d1) and has an opening (G) through which the belt (d1) can be led out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nd a second member (B) which can move relatively to the first member (A), wherein the tape dispenser can drive the shutter (3) which closes the opening (G) in a direction to open the opening (G) while the tape (d1) is fed out b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first member (A) and the second member (B) in the first direction.)

带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放出带的带分配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构成为通过使主体的一部分旋转从而能够将通过开口而收容于内部的带向外部放出的带分配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以往的带分配器无法设置当未使用时能够封闭开口的开闭件(英文:shutter),因此有可能在未使用时从开口意外地放出带,导致该带不小心贴附于周围的物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23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利用开闭件合适地对放出带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带分配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即,本发明呈如下结构。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带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保持带并具备能够将该带从内部向外部导出的开口;以及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构件进行相对动作,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方向的相对动作从而所述带被放出同时封闭所述开口的开闭件能够向打开该开口的方向驱动。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带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保持带并具备能够将该带从内部向外部导出的开口;以及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构件进行相对动作,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方向的相对动作从而所述带被卷回同时封闭所述开口的开闭件能够向关闭该开口的方向驱动。

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带分配器,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相对动作是旋转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1、2或3所记载的带分配器,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一构件具备:基体,所述基体保持所述带;以及罩,所述罩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该基体。

根据技术方案1、2、3或4所记载的带分配器,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中,具备开闭件联动机构,所述开闭件联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动作联动地使所述开闭件在能够封闭所述开口的封闭位置与能够开放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带分配器,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开闭件联动机构具备: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构件;连杆构件,所述连杆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第一构件并在基端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齿轮直接或间接地啮合的多个连杆齿并且在顶端部具有与所述开闭件卡合的卡合部;以及所述开闭件,所述开闭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并具有能够供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带分配器,在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开闭件联动机构设置有驱动力传递限制部,所述驱动力传递限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连杆构件之间并能够对位于所述封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开闭件限制由所述第一齿轮进行的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驱动力的传递。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利用开闭件合适地开闭将带放出的开口的带分配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工作说明用的侧视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工作说明用的侧视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工作说明用的侧视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中的部件说明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中的部件说明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部件说明图。

图12是图7中的W方向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

2…罩

3…开闭件

A…第一构件

B…第二构件

L…开闭件联动机构

d1…带

G…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2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如下的带分配器,该带分配器构成为能够将遮蔽带、透明带等保形性比较低的带d1收容于内部并将该带d1向外部放出。

带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A,所述第一构件A对替换件D即卷绕有带d1的带芯d2进行保持;第二构件B,所述第二构件B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A进行相对动作、即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A相对地进行旋转动作;开闭件3,所述开闭件3以能够在能够将设置于第一构件A的开口G封闭的封闭位置(E)与能够使设置于第一构件A的开口G开放的打开位置(F)之间相对于第一构件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带拉出部C,所述带拉出部C通过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进行相对转动从而使带d1相对于外侧放出及卷回;以及开闭件联动机构R,所述开闭件联动机构R与第二构件B的动作联动地使开闭件3在能够封闭开口G的封闭位置(E)与能够开放开口G的打开位置(F)之间动作。

带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A,所述第一构件A具备能够将带d1从内部向外部导出的开口G;以及第二构件B,所述第二构件B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A相对旋转。并且,带分配器通过第一构件A与第二构件B的第一方向的相对动作、即、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正转从而带d1被向外部放出同时封闭开口G的开闭件3能够向打开该开口G的方向驱动。而且,通过第一构件A与第二构件B的第二方向的相对动作、即、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反转从而带d1被向内部卷回同时封闭开口G的开闭件3能够向关闭该开口G的方向驱动。

以下,对带分配器的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第一构件A>>

第一构件A呈圆筒体状的外形。更具体而言,第一构件A呈由圆形状的侧面将呈大致圆筒状的周面的两侧封闭的外形。在第一构件A的一侧面即基体1中的侧板a1的外表面侧,添设有构成使用者能够直接转动操作的操作部并与该第一构件A呈大致相同直径的圆盘状的第二构件B。在第一构件A的周面,开设有用于将收容在第一构件A的内部的带d1向外侧放出的开口G。

第一构件A具备保持替换件D的基体1和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基体1的罩2。替换件D是在带芯d2卷装有带d1而成的构件。

<替换件D>

替换件D具备带芯d2和卷装于带芯d2的带d1。换言之,带芯d2在卷装有带d1的状态下构成替换件D。

带d1是卷绕于带芯d2中的圆筒部d3的外周面的已知的结构的构件,是在一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粘着层的带状的构件。

带芯d2具备供立起设置于基体1的芯轴a3插通的圆筒部d3和从圆筒部d3的两缘部呈凸缘状地延伸设置的呈大致环形状的侧壁部d4。左右的侧壁部d4以大致平行的方式配设。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替换件D构成为能够经由连结部d5与呈相同形状的其他替换件连结。更具体而言,连结部d5分别设置于带芯d2中的左右的侧壁部d4。在一方的侧壁部d4,在多个即两个部位设置有朝向外侧方凸出的作为卡合部的连结凸部d5(a),在另一方的侧壁部d4,在多个即六处设置有能够供呈相同形状的其他带芯的连结凸部d5(a)连结的作为卡合部的连结孔d5(b)。

带芯d2设定为,圆孔形状的连结孔d5(b)的配设数比圆柱形状的连结凸部d5(a)的配设数多。由此,使用者容易使一个带芯d2中的连结凸部d5(a)与呈相同形状的其他带芯d2中的连结孔d5(b)卡合。

<基体1>

基体1具备将带芯d2保持为能够旋转的芯轴a3。相对于基体1的侧板a1大致垂直地立起设置的芯轴a3的轴心配设在从第一构件A与第二构件B的相对旋转中心偏移的位置即配设在与第一构件A的连结孔a2及第二构件B的连结轴b1不一致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芯轴a3立起设置在比连结孔a2远离开口G的位置。

在基体1的中心部贯穿设置有连结孔a2。连结孔a2与设置于第二构件B的中心部的连结轴b1卡合。也就是说,构成为设置于第一构件A的基体1的连结孔a2与设置于第二构件B的连结轴b1卡合,能够在第二构件B连结于第一构件A的状态下相对旋转。

基体1具备呈圆形的侧板a1、和突出设置于从侧板a1的中心偏移的位置即突出设置于从第一构件A与第二构件B的相对旋转中心偏移的侧板a1的内表面的芯轴a3。

基体1具备:一对罩卡合片a4,所述一对罩卡合片a4形成从侧板a1的周缘突出的周面的一部分;放出辊保持孔a5,所述放出辊保持孔a5贯穿设置于形成有开口G的侧板a1的周缘部附近并能够将放出辊4的一端部保持为能够转动;夹压构件支承轴a6,所述夹压构件支承轴a6突出设置于形成有开口G的侧板a1的周缘部附近并能够将能够按压放出辊4的夹压构件5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呈悬臂形状的姿势保持卡合部a7,所述姿势保持卡合部a7设置于与夹压构件支承轴a6相邻的位置并通过与设置于夹压构件5的基端部的卡合片53卡合来对夹压构件5向从放出辊4离开的离开姿势(K)方向弹性施力。

此外,夹压构件5由姿势保持卡合部a7始终向离开姿势(K)方向施力,但通过对基体1安装罩2,能够利用该罩2克服呈悬臂梁状的姿势保持卡合部a7的弹性作用力而对放出辊4向按压姿势(J)施力。更具体而言,在罩2配设有能够对夹压构件5向按压姿势(J)方向按压的姿势保持部22e。

基体1具备:卷入防止辊保持孔a8,所述卷入防止辊保持孔a8贯穿设置于比放出辊保持孔a5靠近侧板a1的周缘部的位置并能够将卷入防止辊6的一端部保持为能够转动;以及第二齿轮支承轴a9,所述第二齿轮支承轴a9突出设置于与放出辊保持孔a5及卷入防止辊保持孔a8相邻的位置并能够将与设置于第二构件B的第一齿轮m1啮合的第二齿轮m2支承为能够转动。

此外,基体1具备安装于侧板a1并能够将放出辊4及卷入防止辊6的一端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辊按压构件S。在辊按压构件S的外侧缘设置有供设置于开闭件3的后板部33的引导突起33a卡合的未图示的引导槽。

在基体1的侧板a1,设置有能够将构成开闭件联动机构R的中继构件r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中继构件支承轴a15和能够将构成开闭件联动机构R的连杆构件r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连杆构件支承轴a16。中继构件r1能够与第一齿轮m1啮合并且能够与设置于连杆构件r2的中继构件啮合齿r21啮合。连杆构件r2能够与中继构件r1啮合并且能够与开闭件3卡合。

在基体1的侧板a1,设置有能够与设置于中继构件r1的卡合突起r11卡合且能够将该中继构件r1的旋转限制在预定的位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呈悬臂形状的旋转限制卡合部a13。如后所述,旋转限制卡合部a13构成开闭件联动机构R中的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

<罩2>

罩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基体1。在罩2,以使刀尖面向开口G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切断带d1的刀H。罩2具备呈圆盘状的侧壁21和从侧壁21的周缘部一体地延伸设置且构成第一构件A中的周面的主要部分的周壁22。

在侧壁21的内表面侧突出设置有:第一辅助突起21a,所述第一辅助突起21a与被支承于芯轴a3的带芯d2的圆筒部d3卡合并能够辅助该带芯d2的姿势;以及第二辅助突起21b,所述第二辅助突起21b与夹压构件5的基端部即夹压构件5中的与夹压构件支承轴a6枢接的枢接部分卡合并能够辅助夹压构件5的姿势。

周壁22具备:开口缺口部22a,所述开口缺口部22a形成开口G;刀保持部22b,所述刀保持部22b设置于与开口缺口部22a相邻的位置并能够保持带d1的切断用的刀H;嵌合缺口部22c,所述嵌合缺口部22c能够供设置于基体1的罩卡合部a4的一部分嵌合;以及卡合孔22d,所述卡合孔22d设置于嵌合缺口部22c与侧壁21之间且供设置于罩卡合部a4的顶端的卡合突起a41卡合。

在比刀保持部22b靠中心部的位置,设置有能够将夹压构件5保持为按压姿势(J)的片状的姿势保持部22e。姿势保持部22e通过将夹压构件5向按压姿势(J)方向按压,能够以使得该夹压构件5不从按压姿势(J)向离开姿势(K)方向转动的方式进行限制。

<<开闭件3>>

开闭件3能够与第二构件B的旋转联动地将第一构件A的开口G封闭及开放。开闭件3位于构成基体1的侧板a1与辊按压构件S之间,以能够相对于基体1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开闭件3构成为能够在能够封闭第一构件A的开口G的封闭位置(E)与能够开放第一构件A的开口G且能够将带d1朝向外部放出的打开位置(F)之间以沿着第一构件A的周面的方式移动。

开闭件3具备:前板部31,所述前板部31呈以朝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的板状并构成在封闭位置(E)和打开位置(F)处始终向第一构件A的外部露出的周面;后板部33,所述后板部33经由台阶部32与前板部31连续设置;以及连杆部34,所述连杆部34从后板部33的后端部朝向内侧呈悬臂梁状一体地延伸设置。

后板部33与前板部31同样地呈以朝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的板状并设置在比前板部31向第一构件A的中心部偏移的位置。后板部33在封闭位置(E)处能够封闭开口G并且在打开位置(F)处向周壁22的内表面侧退避。

在后板部33,在左右的外侧部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引导突起33a。左右的引导突起33a与设置于侧板a1的引导槽a12及设置于辊按压构件S的未图示的引导槽卡合。

开闭件3通过左右的引导突起33a与引导槽a12的卡合,能够在封闭位置(E)与打开位置(F)之间的轨道上稳定移动。在后壁部33中的侧板a1侧的端缘,突出设置有在打开位置(F)处与设置于侧板a1的呈悬臂形状的卡定爪a11卡合的卡定爪卡合部33b。通过突出设置于开闭件3的卡定爪卡合部33b在打开位置(F)处与侧板a1的卡定爪a11卡合,从而开闭件3构成为能够稳定在打开位置(F)。

连杆部34构成开闭件联动机构R。在连杆部34,形成有能够供设置于连杆构件r2的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凸部r22卡合的作为被卡合部的呈槽状的连杆构件卡合凹部34a。

开闭件3能够与使第二构件B向正方向旋转而进行的带d1的放出操作联动地从封闭位置(E)向打开位置(F)进行位置变更。另外,开闭件3能够通过使第二构件B反转而从打开位置(F)向封闭位置(E)进行位置变更。

<<第二构件B>>

第二构件B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A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构件A。第二构件B构成在使用者放出带d1时被把持而旋转的操作部。

第二构件B以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构件A相对旋转的方式添设于第一构件A的一侧面。第二构件B是与第一构件A呈大致相同直径的圆盘状的构件。在第二构件B的中心部,形成有供设置于第一构件A的基体1的连结孔a2卡合的连结轴b1。

第二构件B具备:第二构件主体b2,所述第二构件主体b2呈圆盘状且在外缘形成有手指防滑用的指卡挂部b21;以及第一齿轮m1,所述第一齿轮m1使轴心一致地一体设置于第二构件主体b2的内表面侧。

第一齿轮m1位于侧板a1的外表面侧。第一齿轮m1与被枢轴支承于第一构件A的侧板a1的第二齿轮m2(构成带拉出部C)啮合并且与被枢轴支承于第一构件A的侧板a1的中继构件r1(构成开闭件联动机构R)啮合。此外,在中继构件r1中,沿着其旋转中心与第一齿轮m1啮合的多个第一齿轮啮合齿r12呈部分圆弧状地排列有多个。

在第二构件主体b2中的内周面即指卡挂部b21的背面侧沿着圆周方向配设有多个节制卡合用的凹陷部b22。凹陷部b22能够与呈悬臂状地设置于基体1中的侧板a1的外周缘附近处的节制卡合部a14节制卡合。

<<带拉出部C>>

带拉出部C与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的相对转动联动地夹持带d1同时从带芯d2拉出并向外侧送出。换言之,在带分配器设置有如下的带拉出部C,该带拉出部C与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的相对转动联动地夹持带d1同时将该带d1从带芯d2拉出并向外侧送出。

带拉出部C设置于第一构件A。即,带拉出部C具备:放出辊4,所述放出辊4能够伴随于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的正转方向的相对转动而向放出带d1的方向旋转;夹压构件5,所述夹压构件5将配置在放出辊4上的带d1向放出辊4侧压靠并能够在与放出辊4之间夹压该带d1;以及卷入防止辊6,所述卷入防止辊6配置在放出辊4的外侧并能够向与该放出辊4相同的方向旋转。

<放出辊4>

放出辊4具备:基部41,所述基部41呈圆筒状;第三齿轮m3,所述第三齿轮m3是与基部41一体地设置于该基部41中的侧板a1侧的端部并与配置于基体1的作为齿轮的第二齿轮m2啮合的齿轮;以及多个环构件43,所述多个环构件43在基部41的外周面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环构件43是具有柔软性的合成树脂制的构件。放出辊4经由齿轮列与第二构件B连接,能够与第二构件B的旋转联动地旋转。也就是说,放出辊4能够与第二构件B的正转动作联动地将带d1向外侧放出并且能够与第二构件B的反转动作联动地使带d1向内侧卷回。

此外,如图12所示,放出辊4中的与带d1卡合的部分(基部41及环构件43)作为整体构成为使左右方向中央部比左右两端部向轴心方向凹陷的形状。

<夹压构件5>

夹压构件5具备:呈板状的夹压构件主体51,所述夹压构件主体51的基端部被支承于夹压构件支承轴a6;按压辊52,所述按压辊5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夹压构件主体51的顶端部且朝向放出辊4侧直接按压介于之间的带d1;以及卡合片53,所述卡合片53在夹压构件主体51的基端部向该夹压构件主体51的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设置。夹压构件5采取在安装了罩2的状态下能够按压放出辊4的按压姿势(J),在罩2从基体1脱离了的状态(能够安装替换件D的状态)下,能够采取利用设置于基体1的姿势保持卡合部a7的弹性作用力而从放出辊4离开的离开姿势(K)。

此外,如图12所示,按压辊52中的与带d1卡合的部分作为整体构成为使左右方向中央部比左右两端部向外侧膨胀的形状(桶型形状)。

如前所述,放出辊4中的与带d1卡合的部分呈沿着呈桶型形状的按压辊52那样的凹型形状。因此,能够通过放出辊4与按压辊52的协作来使带d1弯曲并被夹持,能够使带d1的直行行驶性稳定。

此外,按压辊52中的与带d1卡合的部分的整体形状(桶型)、和放出辊4中的与带d1卡合的部分的整体形状(沿着桶型的凹型)当然也可以反转。

<卷入防止辊6>

卷入防止辊6具备:基部61,所述基部61呈圆筒状;第四齿轮m4,所述第四齿轮m4是与基部61一体地设置于该基部61中的侧板a1侧的端部并与配置于基体1的第二齿轮m2啮合的齿轮;以及多个带引导部63,所述多个带引导部63呈凸缘状地突出设置于基部61的外周面且周端缘能够添接于带d1。在带引导部63的周端缘,以使得带d1难以添附的方式排列设置有微细的锐角突起63a。卷入防止辊6经由齿轮列与第二构件B连接,能够与第二构件B的旋转联动地旋转。也就是说,卷入防止辊6与第二构件B的正转动作联动地进行能够将带d1向外侧放出的旋转并且与第二构件B的反转动作联动地进行能够将带d1向内侧卷回的旋转。

<<开闭件联动机构R>>

开闭件联动机构R具备:第一齿轮m1,所述第一齿轮m1设置于第二构件B;中继构件r1,所述中继构件r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第一构件A且具有与第二构件B的第一齿轮m啮合的第一齿轮啮合齿r12;连杆构件r2,所述连杆构件r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第一构件A并在基端部具有与设置于中继构件r1的连杆构件啮合齿r13啮合的中继构件啮合齿r21并且在顶端部具有与开闭件3卡合的作为卡合部的圆柱状的卡合凸部r22;以及开闭件3,所述开闭件3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A在封闭位置(E)与打开位置(F)之间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且具有能够供连杆构件r2的卡合凸部r22卡合的作为被卡合部的连杆构件卡合凹部34a。

而且,开闭件联动机构R设置有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所述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设置在第一齿轮m1与连杆构件r2之间且能够对位于打开位置(F)的开闭件3限制由第一齿轮m1进行的向作为第一方向的正转方向的驱动力的传递。

<中继构件r1>

中继构件r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设置于基体1的中继构件支承轴a15。中继构件r1具备:第一齿轮啮合齿r12,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齿r12沿着中继构件支承轴a15呈部分圆弧状地设置有多个并能够与第一齿轮m1啮合;连杆构件啮合齿r13,所述连杆构件啮合齿r13沿着中继构件支承轴a15呈部分圆弧状地设置有多个并能够与呈部分圆弧状地排列于连杆构件r2的基端部的中继构件啮合齿r21啮合;以及卡合突起r11,所述卡合突起r11向外侧延伸并能够在预定位置处与设置于基体1的旋转限制卡合部a13卡合。

<连杆构件r2>

在连杆构件r2中,基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设置于基体1的连杆构件支承轴a16并且顶端部向开闭件3的方向延伸并与开闭件3卡合。连杆构件r2具备:中继构件啮合齿r21,所述中继构件啮合齿r21沿着位于基端部的连杆构件支承轴a16呈部分圆弧状地设置有多个并能够与中继构件r1的连杆构件啮合齿r13啮合;以及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凸部r22,所述卡合凸部r22突出设置于顶端部并能够与设置于开闭件3的连杆部34的连杆构件卡合凹部33b卡合。

<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

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以中继构件r1和旋转限制卡合部a13为主体而构成,所述中继构件r1具有能够与第一齿轮m1啮合的呈部分圆弧状配设的多个齿即第一齿轮啮合齿r12,所述旋转限制卡合部a13与设置于中继构件r1的卡合突起r11卡合并将该中继构件r1的旋转限制在预定的位置。

即,如图8所示,当中继构件r1受到由第一齿轮m1的正转动作产生的驱动力而旋转时,在预定的阶段即开闭件3到达了打开位置(F)的阶段,中继构件r1的卡合突起r11与呈悬臂形状的旋转限制卡合部a13抵接。之后,即使中继构件r1受到来自第一齿轮m1的正转方向的驱动力而欲旋转,呈悬臂形状的旋转限制卡合部a13也会发生弹性变形,呈部分圆弧状排列于中继构件r1的第一齿轮啮合齿r12与第一齿轮m1不再啮合(参照图8中的附图标记V部分)。也就是说,若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进行作用,则不会通过第一齿轮m1对中继构件r1、连杆构件r2以及开闭件3传递正转方向的驱动力。

此时,具有第一齿轮m1的第二构件B与中继构件r1的啮合关系被解除,因此能够继续正转动作。因此,如果使第二构件B正转,则能够继续对带d1继续进行放出操作。也就是说,第二构件B的第一齿轮m1与用于放出带d1的带拉出部C的驱动力传递系统适当地卡合,因此如果使第二构件B正转,则能够继续放出带d1。

此外,中继构件r1在利用旋转限制卡合部a13避免来自第一齿轮m1的驱动力的传递的同时保持预定的姿势。因此,在对第二构件B进行了反转操作的情况下,第一齿轮m1与中继构件r1中的第一齿轮啮合齿r12能够适当地啮合,能够使开闭件3从打开位置(F)向封闭位置(E)动作。

接着,对带分配器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第一构件A的基体1安装替换件D即卷绕有带d1的带芯d2。如图3~5所示,夹压构件5的卡合片53被姿势保持卡合部a7施力。因此,在罩2从基体1脱离的状态下,夹压构件5保持为容易安装带d1的离开姿势(K)。

接着,利用手指将被支承于基体1的带d1的顶端向外侧拉出一定尺寸,使带d1的拉出部分与放出辊4抵接。

之后,通过将罩2安装于基体1,从而离开姿势(K)的夹压构件5由设置于罩2的姿势保持部22e按压而变更为按压姿势(J)。由此,被拉出的带d1的一部分由放出辊4及夹压构件5夹持。

通过以上的操作,使用前的准备作业完成。

接着,对放出带d1的操作及开闭件3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向正方向旋转时,与同第二构件B一体化了的第一齿轮m1啮合的第二齿轮m2旋转。具有与第二齿轮m2啮合的第三齿轮m3的放出辊4以及具有与第二齿轮m2啮合的第四齿轮m4的卷入防止辊6与第二构件B的旋转联动地向正方向旋转。

由放出辊4和夹压构件5夹持了的带d1与受到驱动力的放出辊4的旋转联动地被向外部拉出。另外,即使在带d1垂落下来的情况下,卷入防止辊6也由向正方向旋转的带引导部63向适当的方向即开口G方向引导,抑制带d1被向内部卷入的情形。

另外,当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向正方向旋转时,与第一齿轮m1啮合的中继构件r1也旋转。中继构件r1构成能够与第二构件B的旋转动作联动地对开闭件3进行开闭动作的开闭件联动机构R。也就是说,开闭件联动机构R也与带拉出部C联动地动作。

当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向正方向旋转时,驱动力经由第一齿轮m1、中继构件r1以及连杆构件r2向开闭件3传递,开闭件3从封闭位置(E)朝向打开位置(F)联动。也就是说,当中继构件r1向正方向旋转时,连杆构件r2也向正方向联动地旋转,设置于连杆构件r2的卡合凸部r22一边对形成于开闭件3的连杆部34的连杆构件卡合凹部34a进行按压一边通过卡合凸部r22与连杆构件卡合凹部r22的凸轮作用使开闭件3从封闭位置(E)向打开位置(F)移动。

之后,当开闭件3到达打开位置(F)时,台阶部32与周壁22的开口缺口部22a卡合而禁止开闭件3进一步的移动。此时,通过设置于开闭件联动机构R的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的作用,不会对到达了打开位置(F)的开闭件3施加正方向的驱动力。

也就是说,即使在开闭件3移动到打开位置(F)之后使用者使第二构件B进一步向正方向旋转了的情况下,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也发挥作用,第一齿轮m1与设置于中继构件r1的第一齿轮啮合齿r12不再适当地啮合(参照图8中的附图标记V部分),因此第一齿轮m1相对于中继构件r1空转。

接着,当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向反方向旋转时,驱动力经由第一齿轮m1、中继构件r1以及连杆构件r2向开闭件3传递,开闭件3从打开位置(F)朝向封闭位置(E)联动。也就是说,中继构件r1也与第一齿轮m1卡合而向反方向旋转并且连杆构件r2也向反方向联动地旋转,设置于连杆构件r2的卡合凸部r22一边对形成于开闭件3的连杆部34的连杆构件卡合凹部34a进行按压一边通过卡合凸部r22与连杆构件卡合凹部r22的凸轮作用使开闭件3从打开位置(F)向封闭位置(E)移动。

此外,当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向反方向旋转时,带拉出部C也与开闭件联动机构R一起工作,因此将位于开口G的附近的带d1的顶端部向内部侧拉回。

当开闭件3到达关闭位置(E)时,包括第一齿轮m1的开闭件联动机构R的动力传递系统被锁定,因此第二构件B的反转操作也被锁定。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A,所述第一构件A保持带d1并具备能够将该带d1从内部向外部导出的开口G;以及第二构件B,所述第二构件B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A进行相对动作即旋转动作。并且,通过第一构件A与第二构件B的第一方向的相对旋转动作从而带d1被放出同时封闭开口G的开闭件3能够向打开该开口G的方向驱动。

因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则能够利用开闭件3合适地开闭将带d1放出的开口G。换言之,当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正转时,开闭件3能够向打开开口G的方向移动同时收容于内部的带d1的端部能够通过开口G向外部导出,因此,在不使用时能够利用开闭件3合适地保护带d1并且在使用时合适地发挥在带d1的放出的同时打开开闭件3这样的自动开闭功能,使用便利性优异。

在带分配器中,通过第一构件A与第二构件B的第二方向的相对动作从而带d1被卷回同时封闭开口G的开闭件3能够向关闭该开口G的方向驱动。

因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则能够利用开闭件3合适地开闭将带d1放出的开口G。换言之,当使第二构件B相对于第一构件A反转时,开闭件3能够向关闭开口G的方向移动同时收容于内部的带d1的端部能够从开口G的附近向内部导入,因此,在不使用时能够利用开闭件3合适地保护带d1并且在开闭件3关闭时带d1的端部向内侧退避而难以碰到开闭件3。也就是说,即使在向不使用状态转变时,也能够合适地发挥在带d1的卷回的同时开闭件3关闭这样的自动开闭功能,使用便利性优异。

第一构件A具备保持带d1的基体1和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基体1的罩2。因此,通过使罩2装卸,能够使带d1保持于基体1。

具备与第二构件B的旋转动作联动地使开闭件3在能够封闭开口G的封闭位置(E)与能够开放开口G的打开位置(F)之间动作的开闭件联动机构R。

因此,能够使开闭件3的开闭动作与还发挥作为带d1的放出操作部的功能的第二构件B联动,因此操作性优异。

开闭件联动机构R具备:第一齿轮m1,所述第一齿轮m1设置于第二构件B;连杆构件r2,所述连杆构件r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第一构件A并在基端部具有能够经由中继构件r1与第一齿轮m1间接啮合的多个齿即中继构件啮合齿r21并且在顶端部具有与开闭件3卡合的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凸部r22;以及开闭件3,所述开闭件3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且具有能够供连杆构件r2的卡合凸部r22卡合的作为被卡合部的连杆构件卡合凹部34a。

因此,通过使设置于开闭件3的连杆部34与被枢轴支承于第一构件A的连杆构件r2卡合,从而合适地实现了开闭件3的开闭动作。

开闭件联动机构R设置有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所述驱动力传递限制部Q设置在第一齿轮m1与连杆构件r2之间,并能够对位于打开位置(F)的开闭件3限制由第一齿轮m1进行的向作为第一方向的正转方向的驱动力的传递。

因此,在开闭件3通过开闭件联动机构R的作用而移动到打开位置(F)之后,不对该开闭件3传递由第二构件B的正转动作产生的驱动力,因此开闭件3能够适当地位于打开位置(F)并且能够继续执行由带拉出部C进行的带d1的放出操作。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

带的种类能够应用于各种类型,并不限于保形性低的带。

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相对动作不限于旋转动作,也可以是直线动作。

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具体结构当然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开闭件联动机构的结构只要是与第二构件的动作联动的结构,则可以是任意结构。例如,用于将第二构件的旋转变换为开闭件的开闭动作的动力传递系统能够应用利用了齿轮列、传动带的机构等各种结构的动力传递系统。

例如,开闭件联动机构的连杆构件也可以不经由中继构件与第一齿轮连接,也可以是连杆构件与第一齿轮直接啮合的构件。

驱动力传递限制部的具体结构当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例如,动力传递限制部也可以是能够对位于封闭位置的开闭件限制由第一齿轮进行的向反转方向的驱动力的传递的构件。

带拉出部只要是通过使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相对转动而使带向外侧放出的构件即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构件。例如,用于使第二构件的旋转向放出辊的旋转传递的齿轮列能够进行各种设定。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第二构件的旋转经由传动带向放出辊、卷入防止辊传递。

此外,关于各部的具体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带分配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