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文档序号:1292595 发布日期:2020-08-07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ool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是由 长谷川吉男 品川知广 洼田健一 道川内亮 三好悠司 平田义治 弓指直人 于 2018-02-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水路、第2水路、泵、散热器、第3水路、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进行切换的连接切换机构、第4水路、第5水路以及构成为将第5水路开放/截断的截止阀。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逆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不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顺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以及第2水路的第4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The cooling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cludes a1 st water path, a2 nd water path, a pump, a radiator, a3 rd water path, a connection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switching between a forward flow connection and a reverse flow connection, a 4 th water path, a 5 th water path, and a shutoff valve configured to open/shut the 5 th water path. The radiator is disposed at a position where the radiator does not cool the cooling water flowing from the 2 nd end of the 1 st water channel to the 4 th end of the 2 nd water channel at the time of the backward flow connection and cools the cooling water flowing from the 2 nd end of the 1 st water channel and the 4 th end of the 2 nd water channel at the time of the forward flow connection.)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本申请是2018年2月12日在中国专利局提交的名称为“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专利申请201810145414.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冷却水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内燃机的汽缸盖从汽缸内的燃烧接受的热量比内燃机的汽缸体从汽缸内的燃烧接受的热量大,且汽缸盖的热容量比汽缸体的热容量小。因此,汽缸盖的温度比汽缸体的温度容易上升。

日本特开2012-184693所记载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装置”)构成为,在内燃机的温度(以下,称为“内燃机温度”)低的情况下,不向汽缸体供给冷却水而仅向汽缸盖供给冷却水。由此,在内燃机温度低的情况下,使汽缸体的温度迅速上升。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现有装置构成为,在内燃机温度高的情况下,向汽缸体以及汽缸盖这双方供给冷却水。此时,通过汽缸盖而成为了高温的冷却水经由散热器而直接供给给汽缸体。因此,向汽缸体供给的冷却水的温度高,结果,汽缸体的温度有可能过度上升。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内燃机温度低的情况下使汽缸体的温度迅速上升并在内燃机温度高的情况下防止汽缸体的温度的过度上升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适用于包括汽缸盖以及汽缸体的内燃机,利用冷却水对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汽缸体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装置具备第1水路、第2水路、泵、散热器、第3水路、连接切换机构、第4水路以及截止阀。所述第1水路设置于所述汽缸盖。所述第2水路设置于所述汽缸体。所述泵构成为使所述冷却水循环。所述散热器构成冷却所述冷却水。所述第3水路将所述第1水路的第1端部连接于第1泵口。所述第1泵口是泵排出口以及泵取入口中的一方。所述泵排出口是所述泵的冷却水排出口。所述泵取入口是所述泵的冷却水取入口。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构成为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切换泵连接。所述泵连接是所述第2水路的第3端部与所述泵的连接。所述顺流连接是将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连接于所述第1泵口的连接。所述逆流连接是将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于第2泵口的连接。所述第2泵口是所述泵排出口以及所述泵取入口中的另一方。所述第4水路将所述第1水路的第2端部与所述第2水路的第4端部连接。所述第5水路将所述第4水路连接于所述第2泵口。所述截止阀在进行所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设定在将所述第5水路开放的开阀位置。所述截止阀在进行所述逆流连接的情况下设定在将所述第5水路截断的闭阀位置。所述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进行了所述逆流连接时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2端部流出的冷却水经由所述第4水路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4端部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不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2端部流出并经由所述第4水路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4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进行了所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2端部以及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4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所述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进行了所述逆流连接时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流出的冷却水经由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不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流出并经由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进行了所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适用于包括汽缸盖以及汽缸体的内燃机,利用冷却水对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汽缸体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装置具备第1水路、第2水路、泵、散热器、第3水路、连接切换机构、第4水路、第5水路以及截止阀。所述第1水路设置于所述汽缸盖。所述第2水路设置于所述汽缸体。所述泵构成为使所述冷却水循环。所述散热器构成为冷却所述冷却水。所述第3水路将所述第2水路的第3端部连接于第1泵口。所述第1泵口是泵排出口以及泵取入口中的一方。所述泵排出口是所述泵的冷却水排出口。所述泵取入口是所述泵的冷却水取入口。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构成为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切换泵连接。所述泵连接是所述第1水路的第1端部与所述泵的连接。所述顺流连接是将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于所述第1泵口的连接。所述逆流连接是将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于第2泵口的连接。所述第2泵口是所述泵排出口以及所述泵取入口中的另一方。所述第4水路将所述第1水路的第2端部与所述第2水路的第4端部连接。所述第5水路将所述第4水路连接于所述第2泵口。所述截止阀在进行所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设定在将所述第5水路开放的开阀位置。所述截止阀在进行所述逆流连接的情况下设定在将所述第5水路截断的闭阀位置。所述散热器配设在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进行了所述逆流连接时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2端部流出的冷却水经由所述第4水路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4端部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不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2端部流出并经由所述第4水路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4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进行了所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所述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进行了所述逆流连接时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流出的冷却水经由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不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流出并经由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流入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进行了所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散热器对从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2端部以及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4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

在上述第1以及第2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中,在上述连接切换机构进行了逆流连接的情况下,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流出的冷却水经由第4水路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或者,从第1水路的第1端部流出的冷却水经由连接切换机构流入第2水路的第3端部。

此时,冷却水不经由散热器而是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直接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或者,冷却水不经由散热器而是从第1水路的第1端部直接流入第2水路的第3端部。

因此,在内燃机的温度低而因此希望使汽缸体的温度迅速上升的情况下,若连接切换机构进行上述逆流连接,则不是经由散热器被冷却而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直接流入第2水路、而是温度高的冷却水直接流入第2水路,所以能够使汽缸体的温度迅速上升。

另一方面,在连接切换机构进行了上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经过了散热器的冷却水流入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因此,在内燃机的温度高而因此希望冷却汽缸体以及汽缸盖这双方的情况下,若连接切换机构进行上述顺流连接,则经由散热器而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流入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所以能够冷却汽缸体以及汽缸盖这双方。结果,能够防止汽缸体以及汽缸盖的温度的过度上升。

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切换机构具备第6水路、第7水路以及切换阀。也可以是,所述第6水路将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连接于所述第1泵口。也可以是,所述第7水路将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连接于所述第2泵口。也可以是,所述切换阀选择性地设定在顺流位置和逆流位置中的任一方。也可以是,所述顺流位置是将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经由所述第6水路连接于所述第1泵口的位置。也可以是,所述逆流位置是将所述第2水路的所述第3端部经由所述第7水路连接于所述第2泵口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所述连接切换机构可以构成为,通过将所述切换阀设定在所述顺流位置来进行所述顺流连接,通过将所述切换阀设定在所述逆流位置来进行所述逆流连接。

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切换机构具备第6水路、第7水路以及切换阀。也可以是,所述第6水路将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于所述第1泵口。也可以是,所述第7水路将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于所述第2泵口。也可以是,所述切换阀选择性地设定在顺流位置和逆流位置中的任一方。也可以是,所述顺流位置是将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经由所述第6水路连接于所述第1泵口的位置。也可以是,所述逆流位置是将所述第1水路的所述第1端部经由所述第7水路连接于所述第2泵口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所述连接切换机构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将所述切换阀设定在所述顺流位置来进行所述顺流连接,通过将所述切换阀设定在所述逆流位置来进行所述逆流连接。

通常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备泵、散热器以及第1至第6水路,所以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追加地具备了第7水路、切换阀以及截止阀。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通过追加仅第7水路、切换阀以及截止阀这数量少的构成要素,从而除了上述顺流连接之外还能够进行上述逆流连接。

在所述冷却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温度为第1阈值温度以上且比第2阈值温度低的情况下进行所述逆流连接。也可以是,预先设定所述第1阈值温度以及所述第2阈值温度。也可以是,所述第1阈值温度比作为电子控制单元判定为所述内燃机的预热完成了的所述内燃机的温度而预先设定的预热完成温度低。也可以是,所述第2阈值温度比所述预热完成温度低且比所述第1阈值温度高。

在内燃机的温度为第1阈值温度以上且比第2阈值温度低的情况下,要求使汽缸盖温度以及汽缸体温度以高的上升率上升。此时,若不向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供给冷却水,则能够使汽缸盖温度以及汽缸体温度以高的上升率上升。然而,若不向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供给冷却水,则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内的冷却水会不流动而滞留。在该情况下,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得非常高,结果,有可能在第1水路和/或第2水路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在内燃机的温度为第1阈值温度以上且比第2阈值温度低的情况下进行逆流连接。如前所述,在该情况下,不是经由散热器被冷却而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直接流入第1水路或第2水路而是温度高的冷却水直接流入第1水路或第2水路,所以能够使汽缸体或汽缸盖的温度迅速上升。

而且,冷却水在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流动,所以能够防止在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中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得非常高的情形。结果,能够防止在第1水路以及第2水路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在所述冷却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截止阀在所述内燃机的温度为所述第1阈值温度以上且比所述第2阈值温度低的情况下设定在所述闭阀位置。

如前所述,在内燃机的温度为第1阈值温度以上且比第2阈值温度低的情况下进行逆流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此时截止阀被设定在闭阀位置。由此,冷却水容易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经由第4水路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或者,冷却水容易从第1水路的第1端部经由连接切换机构流入第2水路的第3端部。

在所述冷却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切换机构构成为,在将所述泵连接从所述逆流连接切换为所述顺流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截止阀的设定位置被从所述闭阀位置切换到所述开阀位置之后将所述泵连接从所述逆流连接切换为所述顺流连接。

若在截止阀的设定位置被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之前泵连接被从逆流连接切换为顺流连接,则从泵连接被切换起到截止阀的设定位置被切换为止,会发生水路被截断了的状态。或者,在与截止阀的设定位置被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同时地泵连接被从逆流连接切换为顺流连接的情况下,虽然是瞬间进行的,但也会发生水路被截断了的状态。结果,尽管冷却水无法在水路中循环,但是会发生泵正在工作的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连接切换机构在截止阀的设定位置被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之后将泵连接从逆流连接切换为顺流连接。因此,能够防止发生水路被截断了的状态,结果,能够防止尽管冷却水无法在水路中循环但是会发生泵正在工作的状态的情形。

也可以是,所述内燃机具备点火开关。也可以是,在由于所述点火开关的操作而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了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切换机构以进行所述顺流连接的方式工作,所述截止阀设定在所述开阀位置。

也可以考虑:在由于点火开关的操作而内燃机的运转停止了时连接切换机构处于进行逆流连接的状态且截止阀设定在了闭阀位置的情况下,在到内燃机下次被启动为止的期间连接切换机构以及截止阀成为不工作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即使内燃机被启动而内燃机的温度变高,由于连接切换机构处于进行逆流连接的状态且截止阀处于设定在了闭阀位置的状态,所以也无法充分地冷却内燃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却装置,在由于点火开关的操作而内燃机的运转停止了的情况下,连接切换机构处于进行顺流连接的状态且截止阀处于设定在了开阀位置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到内燃机下次被启动为止的期间连接切换机构以及截止阀成为不工作的状态,也能够在内燃机的启动后、内燃机的温度变高了时充分地冷却内燃机。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搭载有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内燃机的车辆的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内燃机的图。

图3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图。

图4是示出了用于图2所示的EGR控制阀的控制的映射的图。

图5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的图。

图6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B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7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C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8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D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9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E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0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F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1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G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2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H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3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I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4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J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5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K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6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L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7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M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8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N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19是与图3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O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20是示出了图2以及图3所示的ECU的CPU(以下,仅称为“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了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图。

图30是与图29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E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31是与图29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L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3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图。

图33是与图32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E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34是与图32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L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3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图。

图36是与图35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E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37是与图35同样的图,且是示出了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L的情况下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图。

图3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适用于图1至图3所示的内燃机10。

如图1所示,内燃机10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100。混合动力车辆100(以下,仅称为“车辆100”)具备内燃机10、第1电动发电机110、第2电动发电机120、变换器(英文:inverter)130、电池(蓄电池)140、动力分配机构150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60作为行驶驱动装置。

内燃机10为多缸(在本例中为直列四缸)·四冲程·活塞往复运动型·柴油内燃机。然而,内燃机10也可以是汽油内燃机。

动力分配机构150将从内燃机10输出的转矩(以下,称为“内燃机转矩”)以预定的比例(预定的分配特性)分配为“使动力分配机构150的输出轴151旋转的转矩”和“将第1电动发电机110(以下,称为“第1MG110”)作为发电机进行驱动的转矩”。

动力分配机构150由未图示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行星齿轮机构具备分别未图示的太阳轮、小齿轮、行星齿轮架以及齿圈。

行星齿轮架的旋转轴与内燃机10的输出轴10a连接,并经由小齿轮向太阳轮以及齿圈传递内燃机转矩。太阳轮的旋转轴与第1MG110的旋转轴111连接,并向第1MG110传递输入到太阳轮的内燃机转矩。当从太阳轮向第1MG110传递内燃机转矩时,第1MG110利用该内燃机转矩进行旋转而生成电力。齿圈的旋转轴与动力分配机构150的输出轴151连接,输入到齿圈的内燃机转矩经由输出轴151从动力分配机构150向动力传递机构160传递。

动力传递机构160与动力分配机构150的输出轴151以及第2电动发电机120(以下,称为“第2MG120”)的旋转轴121连接。动力传递机构160包括减速齿轮列161以及差动齿轮162。

减速齿轮列161经由差动齿轮162与车轮驱动轴180连接。因此,“从动力分配机构150的输出轴151输入到动力传递机构160的内燃机转矩”以及“从第2MG120的旋转轴121输入到动力传递机构160的转矩”经由车轮驱动轴180向作为驱动轮的左右的前轮190传递。但是,驱动轮也可以是左右的后轮,还可以是左右的前轮以及后轮。

此外,动力分配机构150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60是公知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77026号公报等)。

第1MG110以及第2MG120分别是永磁体式同步电动机,与变换器130连接。在使第1MG110作为马达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变换器130将从电池140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三相交流电力,并将该变换了的三相交流电力向第1MG110供给。另一方面,在使第2MG120作为马达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变换器130将从电池140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三相交流电力,并将该变换了的三相交流电力向第2MG120供给。

第1MG110在利用车辆的行驶能量或内燃机转矩等外力使该第1MG110的旋转轴111旋转时作为发电机进行工作而生成电力。在第1MG110作为发电机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变换器130将第1MG110生成的三相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将该变换了的直流电力充到电池140中。

在车辆的行驶能量作为外力经由驱动轮190、车轮驱动轴180、动力传递机构160以及动力分配机构150输入到第1MG110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第1MG110向驱动轮190提供再生制动力(再生制动转矩)。

第2MG120也在利用上述外力使该第2MG120的旋转轴121旋转时作为发电机进行工作而生成电力。在第2MG120作为发电机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变换器130将第2MG120生成的三相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将该变换了的直流电力充到电池140中。

在车辆的行驶能量作为外力经由驱动轮190、车轮驱动轴180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60输入到第2MG120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第2MG120向驱动轮190提供再生制动力(再生制动转矩)。

<内燃机的构成>

如图2所示,内燃机10包括内燃机主体11、进气系统20、排气系统30以及EGR系统40。

内燃机主体11包括汽缸盖14及汽缸体(参照图3)、曲轴箱等。在内燃机主体11形成有四个汽缸(燃烧室)12a至12d。在各汽缸12a至12d(以下,称为“各汽缸12”)的上部配设有燃料喷射阀(喷射器)13。燃料喷射阀13构成为响应于后述的ECU(电子控制单元)90的指示而开阀,并向各汽缸12内直接喷射燃料。

进气系统20包括进气歧管21、进气管22、空气滤清器23、增压器24的压缩机24a、中间冷却器25、节气门26以及节气门致动器27。

进气歧管21包括“连接于各汽缸12的枝部”以及“枝部集合得到的集合部”。进气管22连接于进气歧管21的集合部。进气歧管21以及进气管22构成进气通路。在进气管22,从吸入空气的流动的上游朝向下游依次配设有空气滤清器23、压缩机24a、中间冷却器25以及节气门26。节气门致动器27构成为根据ECU90的指示来变更节气门26的开度。

排气系统30包括排气歧管31、排气管32以及增压器24的透平24b。

排气歧管31包括“连接于各汽缸12的枝部”以及“枝部集合得到的集合部”。排气管32连接于排气歧管31的集合部。排气歧管31以及排气管32构成排气通路。透平24b配设于排气管32。

EGR系统40包括排气回流管41、EGR控制阀42以及EGR冷却器43。

排气回流管41将透平24b的上游位置的排气通路(排气歧管31)与节气门26的下游位置的进气通路(进气歧管21)连通。排气回流管41构成EGR气体通路。

EGR控制阀42配设于排气回流管41。EGR控制阀42根据来自ECU90的指示来变更EGR气体通路的通路截面积,从而可以变更从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再循环的排气(EGR气体)的量。

EGR冷却器43配设于排气回流管41,利用后述的冷却水使通过排气回流管41的EGR气体的温度降低。

如图3所示,内燃机10的内燃机主体11包括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在汽缸盖14以公知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供用于冷却汽缸盖14的冷却水流动的水路51(以下,称为“汽缸盖水路51”)。汽缸盖水路51是冷却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个。在以下的说明中,“水路”全部是指用于供冷却水流动的通路。

在汽缸体15以公知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供用于冷却汽缸体15的冷却水流动的水路52(以下,称为“汽缸体水路52”)。尤其是,汽缸体水路52从离汽缸盖14近的部位沿着缸孔到离汽缸盖14远的部位为止地形成以使得能够冷却划定各汽缸12的缸孔。汽缸体水路52是冷却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个。

冷却装置包括泵70。泵70具有“用于将冷却水取入到泵70内的取入口70in(以下,称为“泵取入口70in”)”以及“用于将取入了的冷却水从泵70排出的排出口70out(以下,称为“泵排出口70out”)”。

冷却水管53P划定水路53。冷却水管53P的第1端部53A连接于泵排出口70out。因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的冷却水流入水路53。

冷却水管54P划定水路54,冷却水管55P划定水路55。冷却水管54P的第1端部54A以及冷却水管55P的第1端部55A连接于冷却水管53P的第2端部53B。

冷却水管54P的第2端部54B以水路54与汽缸盖水路51的第1端部51A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汽缸盖14。冷却水管55P的第2端部55B以水路55与汽缸体水路52的第1端部(第3端部的一例)52A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汽缸体15。

冷却水管56P划定水路56。冷却水管56P的第1端部56A以水路56与汽缸盖水路51的第2端部51B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汽缸盖14。

冷却水管57P划定水路57。冷却水管57P的第1端部57A以水路57与汽缸体水路52的第2端部(第4端部的一例)52B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汽缸体15。

冷却水管58P划定水路58。冷却水管58P的第1端部58A连接于“冷却水管56P的第2端部56B”以及“冷却水管57P的第2端部57B”。冷却水管58P的第2端部58B连接于泵取入口70in。冷却水管58P配设成通过散热器71。以下,将水路58称为“散热器水路58”。

散热器71通过在通过该散热器71的冷却水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

在散热器71与泵70之间,在冷却水管58P配设有截止阀75。截止阀75在设定在开阀位置的情况下,容许散热器水路58内的冷却水的流通,在设定在闭阀位置的情况下,将散热器水路58内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冷却水管59P划定水路59。冷却水管59P的第1端部59A连接于冷却水管58P的第1端部58A与散热器71之间的冷却水管58P的部分58Pa(以下,称为“第1部分58Pa”)。冷却水管59P配设成通过EGR冷却器43。以下,将水路59称为“EGR冷却器水路59”。

在EGR冷却器43与冷却水管59P的第1端部59A之间,在冷却水管59P配设有截止阀76。截止阀76在设定在开阀位置的情况下,容许EGR冷却器水路59内的冷却水的流通,在设定在闭阀位置的情况下,将EGR冷却器水路59内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冷却水管60P划定水路60。冷却水管60P的第1端部60A连接于冷却水管58P的第1部分58Pa与散热器71之间的冷却水管58P的部分58Pb(以下,称为“第2部分58Pb”)。冷却水管60P配设成通过加热器芯72。以下,将水路60称为“加热器芯水路60”。

以下,将冷却水管58P的第1端部58A与冷却水管58P的第1部分58Pa之间的散热器水路58的部分581称为“散热器水路58的第1部分581”,将冷却水管58P的第1部分58Pa与冷却水管58P的第2部分58Pb之间的散热器水路58的部分582称为“散热器水路58的第2部分582”。

加热器芯72在通过该加热器芯72的冷却水的温度比加热器芯72的温度高的情况下,被该冷却水加热,储存热。储存于加热器芯72的热用于对搭载有内燃机10的车辆100的室内供暖。

在加热器芯72与冷却水管60P的第1端部60A之间,在冷却水管60P配设有截止阀77。截止阀77在设定在开阀位置的情况下,容许加热器芯水路60内的冷却水的流通,在设定在闭阀位置的情况下,将加热器芯水路60内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冷却水管61P划定水路61。冷却水管61P的第1端部61A连接于冷却水管59P的第2端部59B以及冷却水管60P的第2端部60B。冷却水管61P的第2端部61B连接于截止阀75与泵取入口70in之间的冷却水管58P的部分58Pc(以下,称为“第3部分58Pc”)。

冷却水管62P划定水路62。冷却水管62P的第1端部62A与配设于冷却水管55P的切换阀78连接。冷却水管62P的第2端部62B连接于冷却水管58P的第3部分58Pc与泵取入口70in之间的冷却水管58P的部分58Pd(以下,称为“第4部分58Pd”)。

以下,将切换阀78与冷却水管55P的第1端部55A之间的水路55的部分551称为“水路55的第1部分551”,将切换阀78与冷却水管55P的第2端部55B之间的水路55的部分552称为“水路55的第2部分552”。而且,将冷却水管58P的第3部分58Pc与冷却水管58P的第4部分58Pd之间的散热器水路58的部分583称为“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将冷却水管58P的第4部分58Pd与泵取入口70in之间的散热器水路58的部分584称为“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

切换阀78在设定在第1位置(以下,称为“顺流位置”)的情况下,容许水路55的第1部分551与水路55的第2部分55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另一方面,将“第1部分551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以及“第2部分552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另一方面,切换阀78在设定在第2位置(以下,称为“逆流位置”)的情况下,容许水路55的第2部分552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另一方面,将“水路55的第1部分551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以及“第1部分551与第2部分55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而且,切换阀78在设定在第3位置(以下,称为“截断位置”)的情况下,将“水路55的第1部分551与第2部分55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水路55的第1部分551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以及“水路55的第2部分552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在冷却装置中,汽缸盖水路51为形成于汽缸盖14的第1水路,汽缸体水路52为形成于汽缸体15的第2水路。水路53以及水路54构成将汽缸盖水路51(第1水路)的第1端部51A连接于泵排出口70out的第3水路。

水路53、水路55、水路62、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以及切换阀78构成连接切换机构,所述连接切换机构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切换泵连接,所述泵连接是汽缸体水路52(第2水路)的第1端部52A与泵70的连接,所述顺流连接是将汽缸体水路52的第1端部52A连接于泵排出口70out的连接,所述逆流连接是将汽缸体水路52的第1端部52A连接于泵取入口70in的连接。

水路56以及水路57构成将汽缸盖水路51(第1水路)的第2端部51B与汽缸体水路52(第2水路)的第2端部52B连接的第4水路。

散热器水路58是将水路56以及水路57(第4水路)连接于泵取入口70in的第5水路,截止阀75是将散热器水路58(第5水路)截断或开放的截止阀。

散热器71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所述散热器71不对从汽缸盖水路51的第2端部51B流出并流入汽缸体水路52的第2端部52B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所述散热器71对从汽缸盖水路51的第2端部51B以及汽缸体水路52的第2端部52B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

而且,水路53以及水路55构成将汽缸体水路52(第2水路)的第1端部52A连接于泵排出口70out的第6水路,水路55的第2部分552、水路62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构成将汽缸体水路52(第2水路)的第1端部52A连接于泵取入口70in的第7水路。

切换阀78是选择性地设定在使汽缸体水路52(第2水路)的第1端部52A经由水路53以及水路55(第6水路)连接于泵排出口70out的顺流位置、和使汽缸体水路52(第2水路)的第1端部52A经由水路55的第2部分552、水路62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第7水路)连接于泵取入口70in的逆流位置中的任一方的切换阀。

冷却装置具备ECU90。ECU是电子控制单元的简称,ECU90是具有包括CPU、ROM、RAM以及接口(INTERFACE)等的微型计算机作为主要构成部件的电子控制电路。CPU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器(ROM)的指令(例程)来实现后述的各种功能。

如图2以及图3所示,ECU90与空气流量计81、曲轴角度传感器82、水温传感器83至86、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87、加热器开关88以及点火开关89连接。

空气流量计81在比压缩机24a靠进气上游位置配设于进气管22。空气流量计81测定通过该空气流量计81的空气的质量流量Ga,并将表示该质量流量Ga(以下,称为“吸入空气量Ga”)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吸入空气量Ga。而且,ECU90基于吸入空气量Ga,取得从在将后述的点火开关89设定在接通(ON)位置之后最初内燃机10启动起被吸入到汽缸12a至12d的空气的量ΣGa(以下,称为“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

曲轴角度传感器82靠近内燃机10的未图示的曲轴地配设于内燃机主体11。曲轴角度传感器82构成为每当曲轴旋转一定的角度(在本例中为10°)时输出脉冲信号。ECU90基于该脉冲信号以及来自未图示的凸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取得以预定的汽缸的压缩上止点为基准的内燃机10的曲轴角度(绝对曲轴角度)。而且,ECU90基于来自曲轴角度传感器82的脉冲信号取得内燃机转速NE。

水温传感器83配设于汽缸盖14以能够检测汽缸盖水路51内的冷却水的温度TWhd。水温传感器83检测冷却水的温度TWhd,并将表示该检测到的温度TWhd(以下,称为“汽缸盖水温TWhd”)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汽缸盖水温TWhd。

水温传感器84配设于汽缸体15以能够检测汽缸体水路52内的且离汽缸盖14近的区域的冷却水的温度TWbr_up。水温传感器84将表示检测到的冷却水的温度TWbr_up(以下,称为“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

水温传感器85配设于汽缸体15以能够检测汽缸体水路52内的且离汽缸盖14远的区域的冷却水的温度TWbr_low。水温传感器85将表示检测到的冷却水的温度TWbr_low(以下,称为“下部汽缸体水温TWbr_low”)的信号发生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下部汽缸体水温TWbr_low。而且,ECU90取得下部汽缸体水温TWbr_low相对于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的差ΔTWbr(=TWbr_up-TWbr_low)。

水温传感器86配设于冷却水管58P的划定散热器水路58的第1部分581的部分。水温传感器86检测散热器水路58的第1部分581内的冷却水的温度TWeng,并将表示该温度TWeng(以下,称为“内燃机水温TWeng”)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内燃机水温TWeng。

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87检测外部气体的温度Ta,并将表示该温度Ta(以下,称为“外部气体温度Ta”)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外部气体温度Ta。

加热器开关88由搭载有内燃机10的车辆100的驾驶员进行操作。当加热器开关88由驾驶员设定在接通位置时,ECU90向车辆100的室内放出加热器芯72的热。另一方面,当加热器开关88由驾驶员设定在断开(OFF)位置时,ECU90停止热从加热器芯72向车辆100的室内的放出。

点火开关89由车辆100的驾驶员进行操作。在由驾驶员进行了将点火开关89设定在接通位置的操作(以下,称为“点火接通操作”)的情况下,允许内燃机10的启动。另一方面,在由驾驶员进行了将点火开关89设定在断开位置的操作(以下,称为“点火断开操作”)时正在进行内燃机10的运转(以下,称为“内燃机运转”)的情况下,内燃机运转被停止。

而且,ECU90连接于节气门致动器27、EGR控制阀42、泵70、截止阀75至77、以及切换阀78。

ECU90根据由内燃机负荷KL以及内燃机转速NE决定的内燃机运转状态来设定节气门26的开度的目标值,并控制节气门致动器27的工作以使节气门26的开度与目标值一致。

ECU90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设定EGR控制阀42的开度的目标值EGRtgt(以下,称为“目标EGR控制阀开度EGRtgt”),并控制EGR控制阀42的工作以使EGR控制阀42的开度与目标EGR控制阀开度EGRtgt一致。

ECU90存储了图4所示的映射。ECU90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图4所示的EGR停止区域Ra或Rc内的情况下,将目标EGR控制阀开度EGRtgt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不向各汽缸12供给EGR气体。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图4所示的EGR执行区域Rb内的情况下,ECU90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将目标EGR控制阀开度EGRtgt设定为比“0”大的值。在该情况下,向各汽缸12供给EGR气体。

如后所述,ECU90根据内燃机10的温度Teng(以下,称为“内燃机温度Teng”)控制泵70、截止阀75至77、以及切换阀78的工作。

而且,ECU90与加速器操作量传感器101、车速传感器102、电池传感器103、第1旋转角传感器104以及第2旋转角传感器105连接。

加速器操作量传感器101检测未图示的加速器踏板的操作量AP,并将表示该操作量AP(以下,称为“加速器踏板操作量AP”)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加速器踏板操作量AP。

车速传感器102检测车辆100的速度V,并将表示该速度V(以下,称为“车速V”)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车速V。

电池传感器103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电池传感器103的电流传感器检测“流入电池140的电流”或“从电池140流出的电流”,并将表示该电流的信号发送给ECU90。电池传感器103的电压传感器检测电池140的电压,并将表示该电压的信号发送给ECU90。电池传感器103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140的温度,并将表示该温度的信号发送给ECU90。

ECU90基于从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利用公知的方法取得充到电池140中的电能(日文:電力量)SOC(以下,称为“电池充电量SOC”)。

第1旋转角传感器104检测第1MG110的旋转角,并将表示该旋转角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第1MG110的转速NM1(以下,称为“第1MG转速NM1”)。

第2旋转角传感器105检测第2MG120的旋转角,并将表示该旋转角的信号发送给ECU90。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第2MG120的转速NM2(以下,称为“第2MG转速NM2”)。

而且,ECU90与变换器130连接。ECU90通过控制变换器130,从而控制第1MG110以及第2MG120的工作。

<冷却装置的工作的概要>

接着,说明冷却装置的工作的概要。冷却装置根据内燃机10的预热状态(以下,称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后述的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有无,进行后述的工作控制A至O中的任一方。

首先,说明内燃机预热状态的判定。冷却装置在内燃机10的启动后的内燃机循环数Cig(以下,称为“启动后循环数Cig”)为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以下的情况下,如下所述那样,基于“与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内燃机水温TWeng”,判定内燃机预热状态是否处于“冷状态、第1半预热状态、第2半预热状态以及预热完成状态(以下,将这些状态汇总称为“冷状态等”)中的任一状态”。在本例中,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是相当于内燃机10中的膨胀冲程的实施次数为8~12次的2~3个循环。

冷状态是被推定为内燃机10的温度Teng(以下,称为“内燃机温度Teng”)比预定的阈值温度Teng1(以下,称为“第1内燃机温度Teng1”)低的状态。

第1半预热状态是被推定为内燃机温度Teng为第1内燃机温度Teng1以上且比预定的阈值温度Teng2(以下,称为“第2内燃机温度Teng2”)低的状态。第2内燃机温度Teng2设定为比第1内燃机温度Teng1高的温度。

第2半预热状态是被推定为内燃机温度Teng为第2内燃机温度Teng2以上且比预定的阈值温度Teng3(以下,称为“第3内燃机温度Teng3”)低的状态。第3内燃机温度Teng3设定为比第2内燃机温度Teng2高的温度。

预热完成状态是被推定为内燃机温度Teng为第3内燃机温度Teng3以上的状态。

冷却装置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1(以下,称为“第1内燃机水温TWeng1”)低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1内燃机水温TWeng1以上且比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2(以下,称为“第2内燃机水温TWeng2”)低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第2内燃机水温TWeng2设定为比第1内燃机水温TWeng1高的温度。

而且,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2内燃机水温TWeng2以上且比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3(以下,称为“第3内燃机水温TWeng3”)低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第3内燃机水温TWeng3设定为比第2内燃机水温TWeng2高的温度。

而且,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3内燃机水温TWeng3以上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

另一方面,在启动后循环数Cig比上述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多的情况下,如下所述那样,冷却装置基于“与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汽缸盖水温TWhd、汽缸体水温差ΔTWbr、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以及内燃机水温TWeng”中的至少四个,判定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等中的哪一个状态。

<冷条件>

更具体而言,冷却装置在以下所述的条件C1至条件C4中的至少一个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

条件C1是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br_up1(以下,称为“第1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1”)以下的条件。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是与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参数。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第1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1以及后述的阈值水温,能够基于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来判定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等中的哪一个状态。

条件C2是汽缸盖水温TWhd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hd1(以下,称为“第1汽缸盖水温TWhd1”)以下的条件。汽缸盖水温TWhd也是与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参数。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第1汽缸盖水温TWhd1以及后述的阈值水温,能够基于汽缸盖水温TWhd来判定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等中的哪一个状态。

条件C3是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为预定的阈值空气量ΣGa1(以下,称为“第1空气量ΣGa1”)以下的条件。如前所述,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是从在将点火开关89设定在接通位置之后最初内燃机10启动起被吸入到汽缸12a至汽缸12d的空气的量。当被吸入到汽缸12a至汽缸12d的空气的总量变多时,从燃料喷射阀13向汽缸12a至汽缸12d供给了的燃料的总量也变多,结果,在汽缸12a至汽缸12d产生的总的热量也变多。因此,直到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到达某一定的量为止,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越多,则内燃机温度Teng越高。因此,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是与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参数。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第1空气量ΣGa1以及后述的阈值空气量,能够基于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来判定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等中的哪一个状态。

条件C4是内燃机水温TWeng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4(以下,称为“第4内燃机水温TWeng4”)以下的条件。内燃机水温TWeng是与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参数。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第4内燃机水温TWeng4以及后述的阈值水温,能够基于内燃机水温TWeng来判定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等中的哪一个状态。

此外,冷却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条件C1至条件C4中的至少两个或三个或全部都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

<第1半预热条件>

冷却装置在以下所述的条件C5至条件C9中的至少一个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

条件C5是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比第1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1高且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br_up2(以下,称为“第2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2”)以下的条件。第2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2设定为比第1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1高的温度。

条件C6是汽缸盖水温TWhd比第1汽缸盖水温TWhd1高且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hd2(以下,称为“第2汽缸盖水温TWhd2”)以下的条件。第2汽缸盖水温TWhd2设定为比第1汽缸盖水温TWhd1高的温度。

条件C7是作为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与下部汽缸体水温TWbr_low之差的汽缸体水温差ΔTWbr(=TWbr_up-TWbr_low)比预定阈值ΔTWbrth大的条件。在由于点火接通操作而内燃机10刚启动后的冷状态下,汽缸体水温差ΔTWbr不怎么大,但在内燃机温度Teng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当内燃机预热状态成为第1半预热状态时,汽缸体水温差ΔTWbr暂时变大,而且,当内燃机预热状态成为第2半预热状态时,汽缸体水温差ΔTWbr变小。因此,汽缸体水温差ΔTWbr是与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参数,尤其是与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时的内燃机温度Teng相关的参数。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预定阈值ΔTWbrth,能够基于汽缸体水温差ΔTWbr来判定内燃机预热状态是否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

条件C8是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比第1空气量ΣGa1多且为预定的阈值空气量ΣGa2(以下,称为“第2空气量ΣGa2”)以下的条件。第2空气量ΣGa2设定为比第1空气量ΣGa1大的值。

条件C9是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4内燃机水温TWeng4高且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5(以下,称为“第5内燃机水温TWeng5”)以下的条件。第5内燃机水温TWeng5设定为比第4内燃机水温TWeng4高的温度。

此外,冷却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条件C5至条件C9中的至少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全部都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

<第2半预热条件>

冷却装置在以下所述的条件C10至条件C13中的至少一个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

条件C10是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比第2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2高且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br_up3(以下,称为“第3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3”)以下的条件。第3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3设定为比第2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2高的温度。

条件C11是汽缸盖水温TWhd比第2汽缸盖水温TWhd2高且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hd3(以下,称为“第3汽缸盖水温TWhd3”)以下的条件。第3汽缸盖水温TWhd3设定为比第2汽缸盖水温TWhd2高的温度。

条件C12是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比第2空气量ΣGa2多且为预定的阈值空气量ΣGa3(以下,称为“第3空气量ΣGa3”)以下的条件。第3空气量ΣGa3设定为比第2空气量ΣGa2大的值。

条件C13是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5内燃机水温TWeng5高且为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6(以下,称为“第6内燃机水温TWeng6”)以下的条件。第6内燃机水温TWeng6设定为比第5内燃机水温TWeng5高的温度。

此外,冷却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条件C10至条件C13中的至少两个或三个或全部都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

<预热完成条件>

冷却装置在以下所述的条件C14至条件C17中的至少一个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

条件C14是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比第3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3高的条件。条件C15是汽缸盖水温TWhd比第3汽缸盖水温TWhd3高的条件。条件C16是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比第3空气量ΣGa3多的条件。条件C17是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6内燃机水温TWeng6高的条件。

此外,冷却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条件C14至条件C17中的至少两个或三个或全部都成立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

<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如前所述,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图4所示的EGR执行区域Rb内的情况下,EGR气体被向各汽缸12供给。在向各汽缸12供给EGR气体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冷却水,利用该冷却水在EGR冷却器43中冷却EGR气体。

然而,若通过EGR冷却器43的冷却水的温度过低,则在利用该冷却水冷却了EGR气体时,EGR气体中的水分有可能会在排气回流管41内冷凝而产生冷凝水。该冷凝水有可能会成为使排气回流管41腐蚀的原因。因此,在冷却水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不优选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冷却水。

因此,冷却装置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EGR执行区域Rb内时内燃机水温TWeng比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7(在本例中为60℃,以下,称为“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高的情况下,判定为有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冷却水的要求(以下,称为“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而且,即使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以下,只要内燃机负荷KL比较大,内燃机温度Teng也会立刻变高,结果,能够期待内燃机水温TWeng立刻变得比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高。因此,可以认为:即使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冷却水,产生的冷凝水的量也少,排气回流管41腐蚀的可能性也低。

因此,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EGR执行区域Rb内时,即使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以下,只要内燃机负荷KL为预定的阈值负荷KLth以上,则冷却装置判定为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因此,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EGR执行区域Rb内时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以下且内燃机负荷KL比上述阈值负荷KLth小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图4所示的EGR停止区域Ra或Rc内的情况下,不向各汽缸12供给EGR气体,所以不需要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冷却水。因此,冷却装置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图4所示的EGR停止区域Ra或Rc内的情况下,判定为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当使冷却水在加热器芯水路60流动时,冷却水的热被加热器芯72夺取而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变低,结果,内燃机10的预热完成延迟。另一方面,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低的情况下,车辆100的室内的温度也比较低,所以由包括驾驶员在内的车辆的搭乘者(以下,称为“驾驶员等”)请求室内的供暖的可能性高。因此,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低时,即使内燃机10的预热完成延迟,也会为了室内的供暖被请求了的情况作准备,而希望预先使冷却水在加热器芯水路60流动来使加热器芯72储存的热量增大。

因此,即使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低时内燃机温度Teng比较低的情况下,不论加热器开关88的设定状态如何,冷却装置均判定为有向加热器芯水路60供给冷却水的要求(以下,称为“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然而,即使在内燃机温度Teng非常低时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低的情况下,也判定为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更具体而言,在外部气体温度Ta为预定的阈值温度Tath(以下,称为“阈值温度Tath”)以下的情况下,只要内燃机水温TWeng比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8(在本例中为10℃,以下,称为“第8内燃机水温TWeng8”)高,则冷却装置判定为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另一方面,在外部气体温度Ta为阈值温度Tath以下时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8内燃机水温TWeng8以下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而且,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高的情况下,室内的温度也比较高,所以由驾驶员等请求室内的供暖的可能性低。因此,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高时,只要是在内燃机温度Teng比较高且加热器开关88设定在了接通位置的情况下,则只需预先使冷却水在加热器芯水路60流动来加热加热器芯72就足够了。

因此,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高时,在内燃机温度Teng比较高且加热器开关88设定在接通位置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另一方面,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较高时,在内燃机温度Teng比较低的情况下,或者,在加热器开关88设定在断开位置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更具体而言,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阈值温度Tath高时加热器开关88设定在接通位置且内燃机水温TWeng比预定的阈值水温TWeng9(在本例中为30℃,以下,称为“第9内燃机水温TWeng9”)高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判定为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第9内燃机水温TWeng9设定为比第8内燃机水温TWeng8高的温度。

另一方面,即使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阈值温度Tath高时,在加热器开关88设定在断开位置的情况下,或者,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9内燃机水温TWeng9以下的情况下,冷却装置也判定为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接着,说明冷却装置进行的“泵70、截止阀75至77、以及切换阀78(以下,将它们汇总称为“泵70等”)”的工作控制。冷却装置根据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等中的哪一个状态、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有无、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有无,如图5所示那样进行工作控制A至O中的任一方。

<冷控制>

首先,说明被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的情况下的“泵70等”的工作控制(冷控制)。

<工作控制A>

当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冷却水时,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会被大幅冷却。因此,如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的情况那样,在欲使汽缸盖14的温度(以下,称为“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15的温度(以下,称为“汽缸体温度Tbr”)上升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冷却水。而且,在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中的任一方均没有的情况下,不需要向EGR冷却器水路59以及加热器芯水路60中的任一方供给冷却水。

因此,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时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中的任一方均没有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A,该工作控制A是不使泵70工作、或者在泵70正在工作的情况下使泵70的工作停止的工作控制。在该情况下,截止阀75至77的设定位置分别可以是开阀位置以及闭阀位置中的任一方,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可以是顺流位置、逆流位置以及截断位置中的任一方。

根据工作控制A,冷却水既不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也不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因此,与由散热器71冷却后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工作控制B>

另一方面,在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希望向EGR冷却器43供给冷却水。因此,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B,该工作控制B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6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以及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6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设定在截断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散热器水路58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该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B,冷却水不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另一方面,虽然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但该冷却水不被散热器71冷却。因此,与由散热器71冷却后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冷却水,所以也能够实现按照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

<工作控制C>

同样地,在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希望向加热器芯72供给冷却水。因此,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时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C,该工作控制C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7中箭头所示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以及76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7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设定在截断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散热器水路58流入加热器芯水路60。该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C,与工作控制B同样地,冷却水不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另一方面,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但该冷却水不由散热器71冷却。因此,与工作控制B同样地,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向加热器芯水路60供给冷却水,所以也能够实现按照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

<工作控制D>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这双方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D,该工作控制D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8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6以及77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设定在截断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散热器水路58分别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以及加热器芯水路60。

流入到EGR冷却器水路59的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另一方面,流入到加热器芯水路60的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D,能够获得与工作控制B以及C相关联而说明了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第1预热完成前控制>

接着,说明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的泵70等的工作控制(第1预热完成前控制)。

<工作控制E>

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有使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的要求。此时,在既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也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若仅响应于上述要求,则与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的情况同样地,冷却装置进行上述工作控制A即可。

然而,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比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的情况高。因此,若冷却装置进行工作控制A,则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内的冷却水会不流动而滞留,结果,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内的冷却水的温度有可能会局部变得非常高。因此,有可能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因此,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时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中的任一方均没有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E,该工作控制E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9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至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逆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水路57流入汽缸体水路52。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5的第2部分552、水路62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E,流经汽缸盖水路51而温度变高了的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71、EGR冷却器43以及加热器芯72(以下,将它们汇总称为“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而是被直接供给给汽缸体水路52。因此,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不通过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也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所以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冷却水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流动,所以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得非常高。结果,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工作控制F>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F,该工作控制F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0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以及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6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逆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水路57流入汽缸体水路52。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5的第2部分552、水路62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6以及散热器水路58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该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F,在汽缸盖水路51流动而温度变高了的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71而是被直接供给给汽缸体水路52。因此,与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不通过散热器71的冷却水也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所以与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冷却水,所以也能够实现按照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

而且,由于冷却水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流动,所以与上述工作控制E同样地,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工作控制G>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时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G,该工作控制G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1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以及76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7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逆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水路57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5的第2部分552,水路62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6以及散热器水路58流入加热器芯水路60。该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G,在汽缸盖水路51流动而温度变高了的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71而是被直接供给给汽缸体水路52。因此,与上述工作控制F同样地,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而且,由于不通过散热器71的冷却水也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所以与上述工作控制F同样地,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高的上升率上升。而且,由于冷却水被向加热器芯水路60供给,所以也能够实现按照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

而且,由于冷却水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流动,所以与上述工作控制E同样地,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工作控制H>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这双方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H,该工作控制H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2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6以及77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逆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水路57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5的第2部分552、水路62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6以及散热器水路58分别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以及加热器芯水路60。流入到EGR冷却器水路59的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另一方面,流入到加热器芯水路60的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H,能够获得与工作控制F以及G相关联而说明了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第2预热完成前控制>

接着,说明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的泵70等的工作控制(第2预热完成前控制)。

<工作控制E>

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有使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上升的要求。此时,在既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也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若仅响应于上述要求,则与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的情况同样地,冷却装置进行上述工作控制A即可。

然而,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汽缸体温度Tbr比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的情况高。因此,若冷却装置进行工作控制A,则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内的冷却水会不流动而滞留,结果,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内的冷却水的温度有可能局部变得非常高。因此,有可能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因此,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时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中的任一方均没有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前所述的工作控制E(参照图9)。

据此,如前面与工作控制E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那样,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及汽缸盖温度Thd分别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冷却水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流动,所以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得非常高。结果,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工作控制I>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I,该工作控制I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3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以及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6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流入散热器水路58,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流入散热器水路58。

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流入到EGR冷却器水路59的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I,不通过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因此,与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而且,由于冷却水被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所以也能够实现按照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与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相比,汽缸体温度Tbr比较高。因此,从防止汽缸体15的过热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比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的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小。而且,从防止汽缸体水路52中的冷却水的沸腾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冷却水在汽缸体水路52内流动。

根据工作控制I,从汽缸盖水路51流出的冷却水不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而是通过了EGR冷却器43的冷却水流入汽缸体水路52。因此,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比从汽缸盖水路51流出的冷却水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的情况、即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的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小。而且,冷却水在汽缸体水路52内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汽缸体15的过热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的冷却水的沸腾这双方。

<工作控制J>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时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J,该工作控制J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4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以及76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7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依次经由水路56以及散热器水路58流入加热器芯水路60,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经由水路57以及散热器水路58流入加热器芯水路60。

流入到加热器芯水路60的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J,不通过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因此,与上述工作控制I同样地,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而且,由于冷却水被向加热器芯水路60供给,所以也能够实现按照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

此外,如与上述工作控制I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比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的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小,且优选的是,冷却水在汽缸体水路52内流动。

根据工作控制J,与工作控制I同样地,从汽缸盖水路51流出的冷却水不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而是通过了加热器芯72的冷却水流入汽缸体水路52。因此,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比从汽缸盖水路51流出的冷却水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的情况、即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的汽缸体温度Tbr的上升率小。而且,冷却水在汽缸体水路52内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汽缸体15的过热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的冷却水的沸腾这双方。

<工作控制K>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这双方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K,该工作控制K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5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6以及77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流入散热器水路58,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流入散热器水路58。

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分别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以及加热器芯水路60。

流入到EGR冷却器水路59的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另一方面,流入到加热器芯水路60的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K,能够获得与工作控制I以及J相关联而说明了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预热完成后控制>

接着,说明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的情况下的泵70等的工作控制(预热完成后控制)。

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的情况下,需要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这双方。因此,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的情况下,冷却装置利用由散热器71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

<工作控制L>

更具体而言,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时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中的任一方均没有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L,该工作控制L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6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6以及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5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另一方面,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流入散热器水路58。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流入散热器水路58。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在通过散热器71之后,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L,由于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所以能够利用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来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

<工作控制M>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没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M,该工作控制M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7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7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5以及76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另一方面,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流入散热器水路58。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流入散热器水路58。

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直接在散热器水路58流动,并在通过散热器71之后,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另一方面,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该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M,冷却水被向EGR冷却器水路59供给。而且,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因此,能够实现按照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并且能够利用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来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

<工作控制N>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时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且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N,该工作控制N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8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6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5以及77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另一方面,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流入散热器水路58。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流入散热器水路58。

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直接在散热器水路58流动,并在通过散热器71之后,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另一方面,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流入加热器芯水路60。该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N,冷却水被向加热器芯水路60供给。而且,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因此,能够实现按照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并且能够利用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来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

<工作控制O>

而且,在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时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这双方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O,该工作控制O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19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至77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另一方面,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流入散热器水路58。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流入散热器水路58。

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直接在散热器水路58流动,并在通过散热器71之后,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另一方面,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分别流入EGR冷却器水路59以及加热器芯水路60。流入到EGR冷却器水路59的冷却水在通过EGR冷却器43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另一方面,流入到加热器芯水路60的冷却水在通过加热器芯7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61”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3部分583以及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工作控制O,能够获得与工作控制L至N相关联而说明了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根据冷却装置,在内燃机温度Teng低的情况(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或第2半预热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通常的冷却装置追加水路62、切换阀78以及截止阀75这样的制造成本廉价的方法来实现“汽缸盖温度Thd以及汽缸体温度Tbr的迅速的上升”以及“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的冷却水的沸腾的防止”这双方。

<工作控制的切换>

另外,为了将工作控制从工作控制E至H中的任一方切换为工作控制I至O中的任一方,冷却装置需要将“截止阀75至77中的至少一方(以下,称为“截止阀75等”)”的设定位置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并且将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从逆流位置切换到顺流位置。

与此相关地,若在将截止阀75等的设定位置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之前将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从逆流位置切换到顺流位置,则在从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被切换起到截止阀75等的设定位置被切换为止,发生水路被截断了的状态。或者,即使与将截止阀75等的设定位置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同时地将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从逆流位置切换到顺流位置的情况是瞬间的,但也会发生水路被截断了的状态。

若发生这样的状态,则尽管冷却水无法在水路中循环,也会发生泵70正在工作的状态。

因此,在将工作控制从工作控制E至H中的任一方切换为工作控制I至O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冷却装置,首先,将“截止阀75等中的应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的截止阀”的设定位置从闭阀位置切换到开阀位置,之后,将切换阀78的设定位置从逆流位置切换到顺流位置。

由此,当工作控制被从工作控制E至H中的任一方切换为工作控制I至O中的任一方时,尽管水路被截断而冷却水不循环,也能够防止发生泵70正在工作的状态。

<混合动力控制>

接着,说明ECU90进行的内燃机10、第1MG110以及第2MG120的控制。ECU90基于加速器踏板操作量AP以及车速V取得要求转矩TQreq。要求转矩TQreq是为了驱动驱动轮190而作为提供给驱动轮190的驱动转矩由驾驶员要求的转矩。

ECU90通过将第2MG转速NM2与要求转矩TQreq相乘,从而算出应向驱动轮190输入的输出Pdrv(以下,称为“要求驱动输出Pdrv”)。

ECU90基于电池充电量SOC的目标值SOCtgt(以下,称为“目标充电量SOCtgt”)与当前的电池充电量SOC之差ΔSOC(=SOCtgt-SOC),取得为了使电池充电量SOC接近目标充电量SOCtgt而应向第1MG110输入的输出Pchg(以下,称为“要求充电输出Pchg”)。

ECU90将要求驱动输出Pdrv与要求充电输出Pchg的合计值作为应从内燃机10输出的输出Peng(以下,称为“要求内燃机输出Peng”)而算出。

ECU90判定要求内燃机输出Peng是否比“内燃机10的最佳动作输出的下限值”小。内燃机10的最佳动作输出的下限值是内燃机10能够以预定的效率以上的效率进行运转的输出的最小值。最佳动作输出由“最佳内燃机转矩TQeop和最佳内燃机转速NEeop”的组合规定。

在要求内燃机输出Peng比内燃机10的最佳动作输出的下限值小的情况下,ECU90判定为内燃机运转条件未成立。ECU90在判定为内燃机运转条件未成立的情况下,将内燃机转矩的目标值TQeng_tgt(以下,称为“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以及内燃机转速的目标值NEtgt(以下,称为“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均设为“0”。

而且,ECU90基于第2MG转速NM2,算出为了向驱动轮190输入要求驱动输出Pdrv的输出而应从第2MG120输出的转矩的目标值TQmg2_tgt(以下,称为“目标第2MG转矩TQmg2_tgt”)。

另一方面,在要求内燃机输出Peng为内燃机10的最佳动作输出的下限值以上的情况下,ECU90判定为内燃机运转条件成立了。ECU90在判定为内燃机运转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将用于使要求内燃机输出Peng的输出从内燃机10输出的最佳内燃机转矩TQeop的目标值以及最佳内燃机转速NEeop的目标值分别作为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以及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而决定。在该情况下,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以及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分别设定为比“0”大的值。

ECU90基于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以及第2MG转速NM2,算出目标第1MG转速NM1tgt。

ECU90基于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目标第1MG转速NM1tgt,第1MG转速NM1以及动力分配机构150的内燃机转矩的分配特性(以下,称为“转矩分配特性”),算出目标第1MG转矩TQmg1_tgt。

而且,ECU90基于要求转矩TQreq、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以及转矩分配特性,算出目标第2MG转矩TQmg2_tgt。

ECU90控制内燃机运转,以实现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以及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此外,在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以及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均比“0”大的情况下,即,在内燃机运转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ECU90使内燃机10运转。另一方面,在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以及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均为“0”的情况下,即,在内燃机运转条件未成立的情况下,ECU90使内燃机运转停止。

另一方面,ECU90通过控制变换器130以实现目标第1MG转速NM1tgt、目标第1MG转矩TQmg1_tgt以及目标第2MG转矩TQmg2_tgt,从而控制第1MG110以及第2MG120的工作。此时,在第1MG110正在发电的情况下,第2MG120除了可以由从电池140供给的电力驱动之外,还可以由第1MG110生成了的电力驱动。

此外,上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0中的目标内燃机转矩TQeng_tgt、目标内燃机转速NEtgt、目标第1MG转矩TQmg1_tgt、目标第1MG转速NM1tgt以及目标第2MG转矩TQmg2_tgt的算出方法是公知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77026号公报等)。

<再启动时控制>

如上所述,ECU90根据要求内燃机输出Peng,进行使内燃机运转停止或再次开始的控制(以下,称为“间歇运转控制”)。ECU90在利用间歇运转控制停止了内燃机运转的情况下,也使泵70的工作停止。因此,在内燃机运转停止期间,冷却水不在水路中循环,内燃机温度Teng高的状态有可能持续。因此,有可能因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中的热对流等而导致汽缸盖水路51和/或汽缸体水路52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高。此时,若在内燃机运转再次开始了的时间点第1半预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控制E至H中的任一方,则通过汽缸盖水路51而成为了高温的冷却水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且不通过散热器71等的冷却水流入汽缸盖水路51,所以有可能在汽缸盖水路51和/或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因此,在内燃机运转的再次开始后的循环数Crst(以下,称为“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为预定的循环数Crst_th(以下,称为“预定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以下的期间,在第1半预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与工作控制D同样地控制泵70等的工作的再启动时控制。

另一方面,在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为预定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以下时冷条件或第2半预热条件或预热完成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冷却装置根据“内燃机预热状态、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有无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有无”,如前所述那样进行工作控制A至O中的任一方。

并且,在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比预定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大的情况下,冷却装置根据“内燃机预热状态,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有无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有无”,如前所述那样进行工作控制A至O中的任一方。

据此,在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为预定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以下时第1半预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通过了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不被直接供给给汽缸体水路52,且冷却水通过汽缸盖水路51地进行循环。因此,可以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内燃机停止时工作控制>

接着,说明进行了点火断开操作的情况下的泵70等的工作控制。如前所述,在进行了点火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冷却装置使内燃机运转停止。之后,当进行点火接通操作且上述内燃机运转条件成立时,冷却装置使内燃机10启动。此时,在内燃机运转的停止期间,若将截止阀75在该截止阀75被设定在闭阀位置的状态下固定(成为不工作的状态)且将切换阀78在该切换阀78被设定在逆流位置的状态下固定(成为不工作的状态),则在内燃机10的启动后,无法将由散热器71冷却后的冷却水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在内燃机10的预热完成后无法防止内燃机10的过热。

因此,在进行了点火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内燃机停止时控制,该内燃机停止时控制是使泵70的工作停止、若此时切换阀78被设定在逆流位置则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若截止阀75被设定在闭阀位置则将截止阀75设定在开阀位置的控制。据此,在内燃机运转的停止期间,截止阀75以及切换阀78被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以及顺流位置。因此,即使在内燃机运转的停止期间截止阀75以及切换阀78固定,由于在内燃机启动后,截止阀75以及切换阀78被分别设定在开阀位置以及顺流位置,所以也能够将由散热器71冷却后的冷却水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因此,能够防止在内燃机10的预热完成后内燃机10过热。

<冷却装置的具体的工作>

接着,说明冷却装置的具体的工作。冷却装置的ECU的CPU构成为每经过预定时间便执行图20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

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20的步骤20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005,判定内燃机10的启动后的循环数(启动后循环数)Cig是否为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以下。在启动后循环数Cig比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大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启动后循环数Cig为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以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007,判定是否处于内燃机运转期间。在不处于内燃机运转期间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07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处于内燃机运转期间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07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010,判定内燃机水温TWeng是否比第1内燃机水温TWeng1低。

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1内燃机水温TWeng1低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015,执行图21中由流程图示出的冷控制例程。

因此,当前进至步骤2015时,CPU从图21的步骤21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105,判定在后述的图26的例程中设定的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在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1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110,判定在后述的图27的例程中设定的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1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11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D(参照图8)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1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110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1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12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B(参照图6)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1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2105的处理的时间点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1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125,判定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12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13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C(参照图7)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1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125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12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13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A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1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在CPU执行图20的步骤2010的处理的时间点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1内燃机水温TWeng1以上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020,判定内燃机水温TWeng是否比第2内燃机水温TWeng2低。

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2内燃机水温TWeng2低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2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025,执行图22中由流程图示出的第1预热完成前控制例程。

因此,当前进至步骤2025时,CPU从图22的步骤22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205,判定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在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2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210,判定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2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21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H(参照图12)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2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210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2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22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F(参照图10)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2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2205的处理的时间点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2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225,判定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22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23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G(参照图11)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2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225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22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23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E(参照图9)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2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在CPU执行图20的步骤2020的处理的时间点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2内燃机水温TWeng2以上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2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030,判定内燃机水温TWeng是否比第3内燃机水温TWeng3低。

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3内燃机水温TWeng3低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3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035,执行图23中由流程图示出的第2预热完成前控制例程。

因此,当前进至步骤2035时,CPU从图23的步骤23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305,判定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在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3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310,判定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3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31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K(参照图15)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3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310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3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32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I(参照图13)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3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2305的处理的时间点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3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325,判定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32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33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J(参照图14)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3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325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32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33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E(参照图9)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3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在CPU执行图20的步骤2030的处理的时间点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3内燃机水温TWeng3以上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03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040,执行图24中由流程图示出的预热完成后控制例程。

因此,当前进至步骤2040时,CPU从图24的步骤24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405,判定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在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4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410,判定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即是否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4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41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O(参照图19)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4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410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4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42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M(参照图17)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495并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2405的处理的时间点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4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425,判定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是否为“1”。

在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1”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42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430,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N(参照图18)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4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425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为“0”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42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435,执行上述的工作控制L(参照图16)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经由步骤2495前进至图20的步骤2095,暂且结束本例程。

而且,每经过预定时间,CPU便执行图25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25的步骤25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505,判定由点火接通操作实现的内燃机10的启动后的循环数(启动后循环数)Cig是否比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大。

在启动后循环数Cig为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以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启动后循环数Cig比预定的启动后循环数Cig_th大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506,判定是否处于内燃机运转期间。在不处于内燃机运转期间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06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处于内燃机运转期间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06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507,判定内燃机10的再启动后的循环数(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是否比预定的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大。

在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比预定的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大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07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510,判定上述的冷条件是否成立了。在冷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515,执行上述的图21所示的冷控制例程,之后,前进至步骤2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510的处理的时间点冷条件未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20,判定上述的第1半预热条件是否成立了。在第1半预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2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525,执行上述的图22所示的第1预热完成前控制例程,之后,前进至步骤2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520的处理的时间点第1半预热条件未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2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30,判定上述的第2半预热条件是否成立了。在第2半预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3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535,执行上述的图23所示的第2预热完成前控制例程,之后,前进至步骤2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530的处理的时间点第2半预热条件未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3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40,执行上述的图24所示的预热完成后控制例程,之后,前进至步骤2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2507的处理的时间点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为预定的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以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07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45,判定第1半预热条件是否成立了。

在第1半预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4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550,执行再启动时控制(工作控制D)来控制泵70等的工作状态。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545的处理的时间点第1半预热条件未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54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10,如前所述那样进行步骤2510以后的处理。

此外,CPU在步骤254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10,在该步骤2510中进一步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520了的情况下,CPU已经在步骤2545中判定为第1半预热条件未成立,所以在步骤2520中也判定为第1半预热条件未成立、即判定为“否”。

而且,CPU构成为每经过预定时间便执行图26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26的步骤26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605,判定内燃机运转状态是否处于EGR执行区域Rb内。

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EGR执行区域Rb内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6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610,判定内燃机水温TWeng是否比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高。

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高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6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615,将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设定为“1”。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6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以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6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620,判定内燃机负荷KL是否比阈值负荷KLth小。

在内燃机负荷KL比阈值负荷KLth小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62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625,将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设定为“0”。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6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内燃机负荷KL为阈值负荷KLth以上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62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615,将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设定为“1”。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6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2605的处理的时间点内燃机运转状态不处于EGR执行区域Rb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6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630,将EGR冷却器通水要求标志Xegr的值设定为“0”。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6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而且,CPU构成为每经过预定时间便执行图27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27的步骤27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705,判定外部气体温度Ta是否比阈值温度Tath高。

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阈值温度Tath高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710,判定加热器开关88是否被设定在了接通位置。

在加热器开关88被设定在了接通位置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715,判定内燃机水温TWeng是否比第9内燃机水温TWeng9高。

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9内燃机水温TWeng9高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1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720,将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设定为“1”。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7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9内燃机水温TWeng9以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1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725,将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设定为“0”。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7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2710的处理的时间点加热器开关88被设定在了断开位置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725,将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设定为“0”。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7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在CPU执行步骤2705的处理的时间点外部气体温度Ta为阈值温度Tath以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05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730,判定内燃机水温TWeng是否比第8内燃机水温TWeng8高。

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8内燃机水温TWeng8高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3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735,将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设定为“1”。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7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8内燃机水温TWeng8以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73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2740,将加热器芯通水要求标志Xht的值设定为“0”。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7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而且,CPU构成为每经过预定时间便执行图28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28的步骤28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2805,判定是否进行了点火断开操作。

在进行了点火断开操作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805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807,使泵70的工作停止,之后,前进至步骤2810,判定截止阀75是否被设定在了闭阀位置。

在截止阀75被设定在了闭阀位置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81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815,将截止阀75设定在开阀位置。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820。

与此相对,在截止阀75被设定在了开阀位置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810中判定为“否”并直接前进至步骤2820。

当前进至步骤2820时,CPU判定切换阀78是否被设定在了逆流位置。在切换阀78被设定在了逆流位置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820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2825,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之后,CPU前进至步骤28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与此相对,在CPU执行步骤2820的处理的时间点切换阀78被设定在了顺流位置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820中判定为“否”并直接前进至步骤2895,暂且结束本例程。

而且,在CPU执行步骤2805的处理的时间点未进行点火断开操作的情况下,CPU在步骤2805中判定为“否”并直接前进至步骤2895,暂且结束本例程。

以上是冷却装置的具体的工作,由此,在到内燃机10的预热完成为止的期间,能够实现按照EGR冷却器通水要求以及加热器芯通水要求的冷却水的供给、并且能够使内燃机温度Teng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变形例。

<第1变形例>

例如,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图29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在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中,切换阀78配设于冷却水管54P而不是配设于冷却水管55P。冷却水管62P的第1端部62A连接于该切换阀78。

在切换阀78被设定在了顺流位置的情况下,切换阀78容许水路54的在切换阀78与冷却水管54P的第1端部54A之间的部分541(以下,称为“水路54的第1部分541”)、与水路54的在切换阀78与冷却水管54P的第2端部54B之间的部分542(以下,称为“水路54的第2部分54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另一方面,将“水路54的第1部分541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以及“水路54的第2部分542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另一方面,在切换阀78设定在了逆流位置的情况下,切换阀78容许水路54的第2部分542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另一方面,将“水路54的第1部分541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以及“水路54的第1部分541与第2部分54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而且,在切换阀78被设定在了截断位置的情况下,切换阀78将“水路54的第1部分541与第2部分54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水路54的第1部分541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以及“水路54的第2部分542与水路62之间的冷却水的流通”截断。

<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工作>

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进行各工作控制A至O的条件分别相同的条件进行工作控制A至O中的任一方。以下,说明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A至O中的、作为代表性的工作控制的工作控制E以及L。

<工作控制E>

在进行工作控制E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E,该工作控制E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30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至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逆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以及水路56流入汽缸盖水路51。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4的第2部分542、水路62以及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由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E,在汽缸盖水路51流动而温度变高了的冷却水在流过水路54的第2部分542、切换阀78、水路62、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泵70、水路53以及水路55之后,不通过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地流入汽缸体水路52。因此,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不通过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也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所以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冷却水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流动,所以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得非常高。结果,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工作控制L>

另一方面,在进行工作控制L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L,该工作控制L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31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6以及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5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4流入汽缸盖水路51。另一方面,排出到水路53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5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流入散热器水路58。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流入散热器水路58。流入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在通过散热器71之后,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由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L,由于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所以能够利用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来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

<第2变形例>

而且,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图3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在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中,泵70配设成,泵取入口70in连接于水路53且泵排出口70out连接于散热器水路58。

<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工作>

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进行各工作控制A至O的条件分别相同的条件进行工作控制A至O中的任一方。以下,说明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A至O中的、作为代表性的工作控制的工作控制E以及L。

<工作控制E>

在进行工作控制E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E,该工作控制E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33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至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逆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经由水路62以及水路55的第2部分552流入汽缸体水路52。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经由水路57以及水路56流入汽缸盖水路51。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4以及水路53,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由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E,在汽缸盖水路51流动而温度变高了的冷却水在流过水路54、水路53、泵70、散热器水路58的第4部分584、水路62、切换阀78以及水路55的第2部分552之后,不通过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地流入汽缸体水路52。因此,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不通过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也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所以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冷却水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流动,所以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得非常高。结果,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工作控制L>

另一方面,在进行工作控制L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L,该工作控制L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34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6以及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5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6流入汽缸盖水路51。另一方面,排出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7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4以及水路53,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5以及水路53,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由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L,由于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所以能够利用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来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

<第3变形例>

而且,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图3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在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中,与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同样地,切换阀78配设于冷却水管54P而不是配置于冷却水管55P。冷却水管62P的第1端部62A连接于切换阀78。

而且,在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中,与第2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同样地,泵70配设成,泵取入口70in连接于水路53且泵排出口70out连接于散热器水路58。

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切换阀78被分别设定在了顺流位置以及逆流位置的情况下的切换阀78的作用与第1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切换阀78的作用相同。

<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工作>

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进行各工作控制A至O的条件分别相同的条件进行工作控制A至O中的任一方。以下,说明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A至O中的、作为代表性的工作控制的工作控制E以及L。

<工作控制E>

在进行工作控制E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E,该工作控制E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36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5至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逆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经由水路62以及水路54的第2部分542流入汽缸盖水路51。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经由水路56以及水路57流入汽缸体水路52。该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5以及水路53,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由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E,在汽缸盖水路51流动而温度变高了的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而是直接流入汽缸体水路52。因此,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体水路52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不通过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也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所以与通过了散热器71等中的任一方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盖温度Thd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而且,由于冷却水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流动,所以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冷却水的温度局部变得非常高。结果,能够防止在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中发生冷却水的沸腾。

<工作控制L>

另一方面,在进行工作控制L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如下工作控制L,该工作控制L是使泵70工作、并以使得冷却水如图37中箭头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的方式、将截止阀76以及77分别设定在闭阀位置、将截止阀75设定在开阀位置且将切换阀78设定在顺流位置的工作控制。

由此,从泵排出口70out排出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水路56流入汽缸盖水路51。另一方面,排出到散热器水路58的冷却水的剩余部分经由水路57流入汽缸体水路52。

流入到汽缸盖水路51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盖水路51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4以及水路53,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另一方面,流入到汽缸体水路52的冷却水在流过汽缸体水路52之后,依次流经水路55以及水路53,并被从泵取入口70in取入到泵70。

根据由第3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的工作控制L,由于通过了散热器71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以及汽缸体水路52供给,所以能够利用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来冷却汽缸盖14以及汽缸体15。

<第4变形例>

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图38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在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中,散热器71配设于水路53而不是配设于将水路56的第2端部56B以及水路57的第2端部57B连接于泵70的水路58。

<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的工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分别进行工作控制I至K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不同地分别进行工作控制F至H。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分别进行工作控制A至H以及L至O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同样地分别进行工作控制A至H以及L至O。

在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A至D以及L至O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与在上述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A以及L至O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在第4变形例的冷却装置进行了工作控制E至K的情况下,由散热器71冷却而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被向汽缸盖水路51供给,但在汽缸盖水路51流动而温度变高了的冷却水被直接供给给汽缸体水路52。因此,至少与由散热器71冷却而温度变低了的冷却水被直接供给给汽缸体水路52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汽缸体温度Tbr以高的上升率上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中,EGR系统40可以构成为包括旁通管,该旁通管将排气回流管41的比EGR冷却器43靠上游侧的部分和比EGR冷却器43靠下游侧的排气回流管41连接以使EGR气体绕过EGR冷却器43。

在该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EGR停止区域Ra(参照图4)内时,不停止EGR气体向各汽缸12的供给而是使EGR气体经由旁通管向各汽缸12供给。在该情况下,由于EGR气体绕过EGR冷却器43,所以温度比较高的EGR气体被向各汽缸12供给。

或者,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EGR停止区域Ra内时,根据与包括内燃机运转状态在内的参数相关的条件,选择性地进行“EGR气体向各汽缸12的供给的停止”以及“EGR气体经由旁通管向各汽缸12的供给”中的任一方。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对汽缸体15自身的温度(尤其是汽缸体15的在划定燃烧室的缸孔附近的部分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配设于汽缸体15的情况下,使用汽缸体15自身的温度代替上部汽缸体水温TWbr_up。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对汽缸盖14自身的温度(尤其是划定燃烧室的汽缸盖14的壁面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配设于汽缸盖14的情况下,使用汽缸盖14自身的温度代替汽缸盖水温TWhd。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使用启动后累计燃料量ΣQ来代替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或者在使用启动后累计空气量ΣGa的基础上使用启动后累计燃料量ΣQ,所述启动后累计燃料量ΣQ是从在点火开关89被设定在接通位置之后最初内燃机10启动起从燃料喷射阀13供给到汽缸12a至汽缸12d的燃料的总量。

在该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在启动后累计燃料量ΣQ为第1阈值燃料量ΣQ1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冷状态,在启动后累计燃料量ΣQ比第1阈值燃料量ΣQ1多且为第2阈值燃料量ΣQ2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1半预热状态。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在启动后累计燃料量ΣQ比第2阈值燃料量ΣQ2多且为第3阈值燃料量ΣQ3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第2半预热状态,在启动后累计燃料量ΣQ比第3阈值燃料量ΣQ3多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预热状态处于预热完成状态。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内燃机水温TWeng为第7内燃机水温TWeng7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图4所示的EGR停止区域Ra或Rc内,也判定为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在该情况下,图26的步骤2605以及步骤2630的处理被省略。据此,在内燃机运转状态从EGR停止区域Ra或Rc转移至EGR执行区域Rb的时间点冷却水已经被供给到EGR冷却器水路59。因此,能够与开始EGR气体向各汽缸12的供给同时地冷却EGR气体。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外部气体温度Ta比阈值温度Tath高时,若内燃机水温TWeng比第9内燃机水温TWeng9高,则不论加热器开关88的设定位置如何,均判定为有加热器芯通水要求。在该情况下,图27的步骤2710的处理被省略。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为预定再启动后循环数Crst_th以下且第1半预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作为再启动时工作控制,进行工作控制B或C而不进行工作控制D。

而且,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变形例的冷却装置中,也能够应用于“不具备水路59以及截止阀76的冷却装置”、“不具备水路60以及截止阀77的冷却装置”以及“不具备水路59、60及61和截止阀76及77的冷却装置”。

7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