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线束

文档序号:1299253 发布日期:2020-08-07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连接器和线束 (Connector and wire harness ) 是由 高木章义 大井光 于 2020-02-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能够确保适当的防水性能的连接器和线束。连接器(1)具备端子(11、12、13)、内壳(2)、屏蔽罩(3)、外壳(4)、单元密封垫(7)、内密封垫(5)以及外密封垫(6)。单元密封垫在与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以在插拔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位于配对侧设备与外壳之间。内密封垫在与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与插拔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屏蔽罩与内壳之间。外密封垫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外壳与屏蔽罩之间。(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or and a wire harness capable of ensuring proper waterproof performance. A connector (1) is provided with terminals (11, 12, 13), an inner housing (2), a shield cover (3), an outer housing (4), a unit gasket (7), an inner gasket (5), and an outer gasket (6). The unit gasket is formed in a ring shape on an imaginary plane intersecting at right angles to the inserting and extracting direction,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ounterpart-side device and the housing in a state of being compressed in the inserting and extracting direction. The inner gasket is formed in a ring shape on an imaginary plane intersecting at right angles with the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direction,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shield case and the inner case in a compressed state in the intersecting direction intersecting with the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direction. The outer gasket is formed in a ring shape on an imaginary plane intersecting at right angles to the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direction X,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housing and the shield case in a compressed state in the intersecting direction.)

连接器和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和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具备:端子、内壳(内侧部分)、屏蔽罩(密封)、外壳(外侧部分)、外密封垫(外侧密封)和内密封垫(内侧密封)。端子能够沿着插拔方向延伸而与配对侧设备的配对侧端子电连接。内壳在内侧容纳端子并且由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屏蔽罩位于内壳的外侧并在内侧容纳该内壳。外壳由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位于屏蔽罩的外侧并在内侧容纳该屏蔽罩。

该连接器预先配置成可使外密封垫和内密封垫与配对侧设备接触。外壳具有凸缘部,凸缘部和配对侧设备利用螺栓和螺母的紧固力而互相固定。在连接器已安装在配对侧设备的状态下,被压缩向端子的插拔方向的外密封垫及内密封垫防止水进入到端子容纳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545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汽车等车辆所使用的连接器中,有可能由于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等而向拔出方向施加力。在这样的力施加于以往的连接器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连接器与配对电子设备之间产生间隙,并且在配对侧设备与外密封垫之间以及配对侧设备与内密封垫之间产生间隙。因此,以往的连接器在提高防水性能的方面存在改进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适当的防水性能的连接器和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端子,所述端子沿插拔方向延伸而能够与配对侧设备的配对侧端子电连接;电绝缘性的内壳,所述内壳在内侧容纳所述端子;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内壳的外侧并在内侧容纳该内壳;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屏蔽罩的外侧并在内侧容纳该屏蔽罩;单元密封垫,所述单元密封垫在与所述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所述插拔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所述配对侧设备与所述外壳之间;内密封垫,所述内密封垫在与所述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与所述插拔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内壳之间;以及外密封垫,所述外密封垫在与所述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屏蔽罩之间。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外壳具有外凸缘部,所述屏蔽罩具有罩凸缘部,所述外凸缘部与所述罩凸缘部沿着与所述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抵接。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外壳具有向所述交叉方向延伸的第一外凸缘部,所述单元密封垫位于所述第一外凸缘部的在所述插拔方向上的所述配对侧设备侧即前方侧,所述屏蔽罩具有向与所述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罩凸缘部,所述外密封垫位于所述第一罩凸缘部的在所述插拔方向上与所述配对侧设备侧相反的相反侧即后方侧。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外壳具有:外壁部,所述外壁部从所述第一外凸缘部的内侧的端部向所述插拔方向的后方侧延伸;以及第二外凸缘部,所述第二外凸缘部从所述外壁部的所述后方侧的端部向所述交叉方向的内侧延伸,所述屏蔽罩具有从所述第一罩凸缘部的内侧的端部向所述后方侧延伸的罩壁部,所述外密封垫配置在由所述外壁部、所述第一罩凸缘部、所述罩壁部和所述第二外凸缘部形成的外密封垫保持空间中。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屏蔽罩具有从所述罩壁部的后方侧的端部向所述交叉方向的内侧延伸的第二罩凸缘部,所述内壳具有:向所述插拔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壁部;和从所述第一内壁部的前方侧的端部向所述交叉方向的外侧延伸的第一内凸缘部,所述内密封垫配置在由所述罩壁部、第二罩凸缘部、所述第一内壁部和所述第一内凸缘部形成的内密封垫保持空间中。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屏蔽罩中,所述第一外凸缘部与所述第一罩凸缘部或者所述第二外凸缘部与所述第二罩凸缘部沿着与所述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抵接,所述内壳具有:从所述第一内凸缘部的外侧的端部向所述前方侧延伸的第二内壁部;从所述第二内壁部的前方侧的端部向所述交叉方向的外侧延伸的第二内凸缘部;和从所述第一内壁部的所述后方侧的端部向所述交叉方向的内侧延伸的第三内凸缘部,所述屏蔽罩和所述内壳中,所述第二内凸缘部与所述第一罩凸缘部或者所述第三内凸缘部与所述第二罩凸缘部沿着与所述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抵接。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屏蔽罩具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罩凸缘部的前方侧,所述单元密封垫在与所述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外密封垫的外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配对侧设备与所述第一罩凸缘部之间,并且以在所述插拔方向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于所述单元密封垫的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内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具备:电线,所述电线具有导电性;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具备: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电线电连接,并且所述端子沿插拔方向延伸而能够与配对侧设备的配对侧端子电连接;电绝缘性的内壳,所述内壳在内侧容纳所述端子;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内壳的外侧并在内侧容纳该内壳;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屏蔽罩的外侧并在内侧容纳该屏蔽罩;单元密封垫,所述单元密封垫在与所述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所述插拔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所述配对侧设备与所述外壳之间;内密封垫,所述内密封垫在与所述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与所述插拔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内壳之间;以及外密封垫,所述外密封垫在与所述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第一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屏蔽罩之间。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和线束具备单元密封垫、内密封垫和外密封垫。单元密封垫在与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在插拔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配对侧设备与外壳之间。内密封垫在与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在与插拔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屏蔽罩与内壳之间。外密封垫在与插拔方向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在交叉方向上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外壳与屏蔽罩之间。具有这三个垫的连接器能够确保适当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的背面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将内壳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7是将屏蔽罩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将外壳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9是在包含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0是在包含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1是将连接器所具有的内密封垫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12是将连接器所具有的外密封垫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13是将连接器所具有的单元密封垫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连接器

11 端子

12 端子

13 端子

19 配对侧设备

2 内壳

24 后方侧内凸缘部(第三内凸缘部)

25 后方侧内壁部(第一内壁部)

26 中间内凸缘部(第一内凸缘部)

27 中间内壁部(第二内壁部)

28 前方侧内凸缘部(第二内凸缘部)

3 屏蔽罩

32 后方侧罩凸缘部((罩凸缘部)第二罩凸缘部)

33 后方侧罩壁部(罩壁部)

34 前方侧罩凸缘部((罩凸缘部)第一罩凸缘部)

39 弹簧

4 外壳

42 后方侧外凸缘部((外凸缘部)第二外凸缘部)

43 后方侧外壁部(外壁部)

44 前方侧外凸缘部((外凸缘部)第一外凸缘部)

5 内密封垫

6 外密封垫

7 单元密封垫

S1 外密封垫保持空间

S2 内密封垫保持空间

X 插拔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的背面侧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将内壳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将屏蔽罩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将外壳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在包含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0是在包含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1是将连接器所具有的内密封垫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将连接器所具有的外密封垫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将连接器所具有的单元密封垫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图13所示,X方向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1的端子的插拔方向。Y方向是与插入方向正交的连接器1的第一方向。Z方向是与插拔方向X和第一方向Y分别正交的连接器1的第二方向。在本说明书中,在插拔方向X上,有时将配对侧设备19侧称为前方侧,将与其相反的一侧称为后方侧。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例如应用于在汽车等车辆所使用的线束WH。线束WH例如是这样的元件:为了搭载于车辆的各设备间的连接,将包含用于电源供给或信号通信的第一电线W1、第二电线W2、第三电线W3在内的多根电线束合而构成集合元件,利用连接器1等将电线与各设备连接。如图1所示,线束WH具备具有导电性的第一电线W1、第二电线W2、第三电线以及与第一电线W1、第二电线W2、第三电线电连接的连接器1。线束WH也可以构成除此以外还包括索环、保护器、外装件、固定件等。

连接器1例如是将第一电线W1、第二电线W2、第三电线W3与配对侧设备19电连接的电线对电气设备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如图2~图5所示,连接器1具有端子11、12、13、前保持架FH、后保持架RH、橡胶栓G、内壳2、屏蔽罩3、外壳4、内密封垫5、外密封垫6、单元密封垫7、编织体8以及屏蔽环9。例示的端子11、12、13为阳端子,连接器1为阳连接器。连接器1通过与作为阴连接器的配对侧连接器互相嵌合,从而能够将端子11、12、13与容纳在配对侧连接器的内部的阴端子即配对侧端子导电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各端子11、12、1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形成为平板状,分别与构成线束WH的各电线W1、W2、W3的芯线W11、W12、W13的末端电连接(参照图9和图10)。端子11、12、13能够沿着插拔方向X延伸而与配对侧设备19的未图示的配对侧端子电连接。

各电线W1、W2、W3具有由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的芯线W11、W12、W13和将芯线W11、W12、W13的周面包覆的包覆部分W21、W22、W23(参照图9)。将各电线W1、W2、W3末端的包覆部分W21、W22、W23除去而使芯线W11、W12、W13露出(参照图9)。

如图9和图10所示,各端子11、12、13分别具有供配对侧连接器(阴连接器)的未图示的配对侧端子(阴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4以及供各电线W1的芯线W11的末端连接的电连接部15。操作者在将端子11、12、13与电线W1、W2、W3连接之前,将橡胶栓G插装在电线W1、W2、W3上,然后将端子11、12、13与电线W1、W2、W3分别连接。

内壳2由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规定形状。内壳2在内侧容纳端子11、12、13,如图6所示,具有内主体部20和内突出部21,它们被一体地形成。内主体部20利用内周壁20a形成为轴线沿着插拔方向X的大致椭圆筒状。内突出部21形成为从内主体部20的插拔方向X的中央部的外周面向径外方向突出,整体上形成为轴线沿着插拔方向X的环状。

内主体部20位于后方侧,具有在第二方向Z上贯通内周壁20a的内第一贯通孔20b。另外,内主体部20在后方侧具有位于内第一贯通孔20b之间且在第二方向Z上贯通内周壁20a的内第二贯通孔20c。进而,内主体部20例如在内主体部20的内侧具有三个端子容纳部22a、22b、22c。端子容纳部22a、22b、22c分别容纳端子11、12、13。

各端子容纳部22a、22b、22c具有盖部23,该盖部23向内主体部20的前方侧突出,并分别覆盖端子11、12、13的基端部。盖部23具有将端子11、12、13的第二方向Z上的一个表面部覆盖的第一壁部23a和在端子11、12、13的第一方向Y上将第一壁部的两侧部覆盖的一对两侧壁部23b、23c。

各端子容纳部22a、22b、22c具有进行端子11、12、13的定位的第一定位凸部23d和第二定位凹部23e。第一定位凸部23d的基端位于第二方向Z上的一端即第一壁部23a,而第一定位凸部23d的前端朝向第二方向Z上的另一方突出。第一定位凸部23d与端子11、12、13的第一定位凹部16卡合(参照图2)。第二定位凹部23e位于一对两侧壁部23b、23c中的任一侧壁部(例如侧壁部23c)的前方侧。第二定位凹部23e与端子11、12、13的第二定位凸部17卡合(参照图2)。

内壳2中的内突出部21形成为具有:后方侧内凸缘部24、后方侧内壁部25、中间内凸缘部26、中间内壁部27、前方侧内凸缘部28以及前方侧内壁部29。内突出部21形成为具有由内凸缘部24、26、28和内壁部25、27、29形成的三个台阶部。

后方侧内凸缘部24从内主体部20的外周面向径外方向突出,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板状地形成。

后方侧内壁部25从后方侧内凸缘部24的径外方向的前端部向前方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

中间内凸缘部26从后方侧内壁部25的前方侧的前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板状地形成。

中间内壁部27从中间内凸缘部26的径外方向的前端部向前方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

前方侧内凸缘部28从中间内壁部27的前方侧的前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板状地形成。

前方侧内壁部29从前方侧内凸缘部28的径外方向的前端部向前方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

在内主体部20与内突出部21之间,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将内主体部20与内突出部21连结的内肋21a。

在此,在说明屏蔽罩3之前,对安装在内壳2中的前保持架FH、橡胶栓G及后保持架RH进行说明。

前保持架FH由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前保持架FH与内壳2协作来夹持端子11、12、13。前保持架FH例如具有保持架主体部FH1、三个进入突部FH2以及三个弹性变形部FH4,它们一体地形成。

各进入突部FH2分别从保持架主体部FH1朝向后方侧延伸,并分别进入各端子容纳部22。各进入突部FH2具有在第二方向Z上将进入突部FH2贯通的保持架贯通孔FH3。能够将内壳2的第一定位凸部23d插入在保持件贯通孔FH3中。

各弹性变形部FH4在保持架主体部FH1的后方侧的端部具有基端部FH5且具有从基端部FH5延伸的前端部FH6,并且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各弹性变形部F4以基端部FH5与支架主体部FH1接近且随着朝向前端去而逐渐远离支架主体部FH1的方式,相对于端子插入方向和第二方向Z分别倾斜。

橡胶栓G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形成。如图9和图10所示,橡胶栓G在内壳2的后方侧防止水从电线W1、W2、W3与内壳2之间进入到端子容纳部22a、22b、22c的内部。橡胶栓G与后述的密封垫5、6、7协作而形成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1内部的气密空间S3。

后保持架RH由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后保持架RH保持电线W1、W2、W3。后支架RH例如构成为具有后第一部RH1和后第二部RH2,在第二方向Z上能够一分为二。

后第一部RH1具有能够容纳一部分第一电线W1的弧状的第一容纳部RH3a、能够容纳一部分第二电线W2的弧状的第二容纳部RH3b以及能够容纳一部分第三电线W3的弧状的第三容纳部RH3c。第一容纳部RH3a具有能够相对于端子容纳部22a进退的卡合爪RH31a。第二容纳部RH3b具有能够相对于端子容纳部22b进退的卡合爪RH31b。第三容纳部RH3c具有能够相对于端子容纳部22c进退的卡合爪RH31c。

后第二部RH2具有能够容纳一部分第一电线W1的弧状的第四容纳部RH4a、能够容纳一部分第二电线W2的弧状的第五容纳部RH4b以及能够容纳一部分第三电线W3的弧状的第六容纳部RH4c。第四容纳部RH4a具有能够相对于端子容纳部22a进退的卡合爪RH41a。第五容纳部RH4b具有能够相对于端子容纳部22b进退的卡合爪RH41b。第六容纳部RH4c具有能够相对于端子容纳部22c进退的卡合爪RH41c。

屏蔽罩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如后述那样,屏蔽罩3位于内壳2的外侧并容纳该内壳2。如图7所示,屏蔽罩3具有罩主体部30和罩突出部31,它们一体形成。罩主体部30利用罩周壁30a形成为轴线沿着插拔方向X的大致椭圆筒状。罩突出部31形成为从罩主体部30前侧的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整体上形成为轴线沿着插拔方向X的环状。

罩主体部30具有从内周面向径内方向突出的罩爪部30b。另外,罩主体部30具有在第二方向Z上将罩周壁30a贯通的罩贯通孔30c。

罩突出部31具有:后方侧罩凸缘部32、后方侧罩壁部33、前方侧罩凸缘部34和前方侧罩壁部35,并且罩突出部31形成为具有由罩壁部33、35和罩凸缘部32、34形成的两个台阶部。

后方侧罩凸缘部32从罩主体部30前方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向径外方向突出,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板状地形成。

后方侧罩壁部33从后方侧罩凸缘部32的径外方向的前端部向前方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

前方侧罩凸缘部34从后方侧罩壁部33前方侧的前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板状地形成。

前方侧罩壁部35从前方侧罩凸缘部34的径外方向的前端部向前方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

另外,屏蔽罩3位于前方侧罩凸缘部34前方侧,并且例如具有板簧等弹簧39(参照图9)。弹簧39由导电性的金属等形成,能够将屏蔽罩3与配对侧设备19的导通对象部位电连接。

在将后述的内密封垫5夹持在内壳2与屏蔽罩3之间的状态下,内壳2和屏蔽罩3通过使内第二贯通孔20c与罩爪部30b卡合而彼此嵌合。

外壳4由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等成形为规定形状。如图9和图10所示,外壳4位于屏蔽罩3的外侧并且容纳该屏蔽罩3。如图8所示,外壳4具有外主体部40和外突出部41,它们一体地形成。外主体部40利用外周壁40a形成为轴线沿着插拔方向X的大致椭圆筒状。外突出部41形成为从外主体部40前方侧的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整体上形成为轴线沿着插拔方向X的环状。外主体部40具有从内周面朝向径内方向突出的外爪部40b。

外侧突出部41形成为具有:后方侧外凸缘部42、后方侧外壁部43、前方侧外凸缘部44、前方侧外第一壁部45、前方侧外第二壁部46以及前方侧外第三壁部47。外突出部41形成为具有由外侧凸缘部42、44和外壁部43、47形成的两个台阶部。

后方侧外凸缘部42从外主体部40前方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向径外方向突出,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板状地形成。

后方侧外侧壁部43从后方侧外凸缘部42的径外方向的前端部向前方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

前方侧外凸缘部44从后方侧外壁部43前方侧的前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在前方侧外凸缘部44的四角形成有螺栓插入孔44a。

前方侧外第一壁部45从前方侧外凸缘部44的径外方向上的中间部向前方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

前方侧外第二壁部46从位于前方侧外凸缘部44前方侧的中间部进一步向前方向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前方侧外第二壁部46配置在前方侧外第一壁部45的径向外侧。

前方侧外第三壁部47从位于前方侧外凸缘部44前方侧的前端部进一步向前方向侧延伸,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环状且筒状地形成。前方侧外第三壁部47配置在前方侧外第二壁部46的径向外侧。

前方侧外第二壁部46和前方侧外第一壁部45以沿着径向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向周向延伸,在前方侧外第二壁部46与前方侧外第一壁部45之间形成有用于插入单元密封垫7的槽46a。

在将后述的外密封垫6夹持在屏蔽罩3与外壳4之间的状态下,屏蔽罩3和外壳4通过将罩贯通孔30c与外爪部40b卡合而彼此嵌合。

如图5所示,编织体8通过编织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而形成为具有前方侧部分81和后方侧部分82。前方侧部分81形成为大致椭圆筒状,在前方侧的端部具有前方侧开口81a。后方侧部分82形成为大致椭圆筒状,在后方侧的端部具有后方侧开口82a。编织体8形成为后方侧部分82比前方侧部分81小。如图10所示,前方侧部分81位于屏蔽罩3后方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具有在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层叠于屏蔽罩3的层叠部分83。在层叠部分83中,编织体8的内周面与屏蔽罩3的外周面电连接。

屏蔽环9由大致椭圆环状的金属制金属绑线或压接环构成。屏蔽环9位于层叠部分83中的编织体8的外周面,通过从径外方向朝向径内方向缩小直径,从而将编织体8与屏蔽罩3适当地电连接。

单元密封垫7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形成。如图13所示,单元密封垫7在与插拔方向X成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单元密封垫7具有:单元主体部71、单元倾斜部72、单元突出部73和单元嵌合凸部74。

单元主体部71的在第二方向Z上彼此对置的两侧部是平坦的,相对于周向的截面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在单元主体部71后方侧的端部形成有从后方侧朝向前方侧凹陷的凹部。单元倾斜部72是从单元主体部71前方侧的端部以第二方向Z上的厚度尺寸逐渐变小的方式朝向插拔方向X的前方侧突出的部分。单元突出部73是从单元倾斜部72的插拔方向X的前方侧的端部以呈尖锐状突出的方式形成的部分。

单元嵌合凸部74在单元密封垫7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形成为具有向单元主体部71的径外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4a和从突出部74a的后端面朝向后方侧突出的嵌合凸部74b。单元嵌合凸部74与外壳4的嵌合凹部44b(参照图8)嵌合,防止单元密封垫7相对于外壳4向周向旋转。

单元主体部71、单元倾斜部72和单元突出部73在插拔方向X上的尺寸比外壳4的槽46a在插拔方向X上的尺寸大。因此,在将单元密封垫7放入槽46a的状态下,单元突出部73从外壳4前方侧的端部突出。

内密封垫5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形成。如图11所示,内密封垫5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内密封垫5具有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内后方侧第一部分55、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以及内中间部分53,并且将它们一体地形成。

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是内密封垫5中的位于最前方侧的部分。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的外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方侧去而逐渐变大。内后方侧第一部分55是内密封垫5中的位于最后方侧的部分。内后方侧第一部分55的外周面形成为随着向前方侧去而逐渐变大。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的内周面和内后方侧第一部分55的内周面以径向的尺寸相同的方式平坦地形成。

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配置成与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后方侧邻接。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大于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具有向径内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52a,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

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配置成与内后方侧第一部分55前方侧邻接。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也大于内后方侧第一部分55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的内周面具有向径内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54a,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内后方侧第一部分55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

内中间部分53配置在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与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之间。内中间部分53的径向尺寸小于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的径向尺寸和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的径向尺寸。

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和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稍小于内壳2的后方侧内壁部25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因此,当操作者将内密封垫5扩大直径后如图9所示将内密封垫5配置在后方侧内壁部的外周面时,内密封垫5在弹性收缩力作用下抵接于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

内前方侧第二部分52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和内后方侧第二部分54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稍大于屏蔽罩3的后方侧罩壁部33的径向尺寸。

外密封垫6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形成。如图12所示,外密封垫6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外密封垫6具有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外后方侧第一部分65、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和外中间部分63。

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是外密封垫6中的位于最前方侧的部分。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的外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方侧去而逐渐变大。外后方侧第一部分65是外密封垫6中的位于最后方侧的部分。外后方侧第一部分65的外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侧去而逐渐变大。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的内周面和外后方侧第一部分65的内周面以径向尺寸相同的方式平坦地形成。

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配置成与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后方侧相邻。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的外周面大于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的外周面。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的内周面具有向径内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62a,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的内周面。

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配置成与外后方侧第一部分65前方侧邻接。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的外周面也大于外后方侧第一部分65的外周面。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的内周面具有朝向径内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64a,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

外中间部分63配置在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与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之间。外中间部分63的径向尺寸小于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的径向尺寸和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的径向尺寸。

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和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稍小于屏蔽罩3的后方侧罩壁部33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因此,当操作者将外密封垫6扩大直径后如图9所示将外密封垫6配置在后方侧罩壁部33的外周面时,外密封垫6在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抵接于后方侧罩壁部33。

外前方侧第二部分62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和外后方侧第二部分64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稍大于外密封垫6的后方侧外壁部43的径向尺寸。

接着,以下对连接器1的组装进行说明。操作者首先将橡胶栓G安装在电线W1、W2、W3上,并在电线W1、W2、W3的末端压接端子11、12、13。接着,操作者使压接在电线W1、W2、W3的末端从而连接的端子11、12、13穿过内壳2,并在内壳2安装端子11、12、13。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者使端子的第一定位凹部16与内壳2的第一定位凸部23d卡合,并且使端子的第二定位凸部17与内壳2的第二定位凹部23e卡合。接着,在内壳2安装前支架FH,利用内壳2和前支架FH来夹持端子11、12、13,在端子容纳部22a、22b、22c配置各端子11、12、13。

接着,将安装于电线W1、W2、W3的橡胶栓G从后方侧压入到内壳2的端子容纳部22a、22b、22c中。

接着,操作者在内壳2安装后保持架RH。具体而言,在后第一部RH1中,操作者在第一容纳部RH3a中容纳第一电线W1的一部分,在第二容纳部RH3b中容纳第二电线W2的一部分,且在第三容纳部RH3c中容纳第三电线W3的一部分。之后,在后第二部RH2中,操作者在第四容纳部RH4a中容纳第一电线W1的一部分,在第五容纳部RH4b中容纳第二电线W2的一部分,且在第三容纳部RH3c中容纳第三电线W3的一部分。

在该状态下,操作者通过使后第一部RH1和后第二部RH2从后方向前方侧移动,从而将卡合爪31a、31b、31c按压在内壳2的内周壁20a的内表面。于是,在第一容纳部RH3a中卡合爪RH31a从端子容纳部22a退出,并且在第四容纳部RH4a中卡合爪RH41a从端子容纳部22a退出(参照图10)。同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第二容纳部RH3b中卡合爪RH31b从端子容纳部22b退出,并且在第五容纳部RH5b中卡合爪RH41b从端子容纳部22b退出。同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第三容纳部RH3c中卡合爪RH31c从端子容纳部22c退出,并且在第六容纳部RH5c中卡合爪RH41c从端子容纳部22c退出。

进而,当操作者使后第一部RH1和后第二部RH2向前方侧移动时,内壳2的内第一贯通孔20b与卡合爪RH31a、RH31b、RH31c、RH41a、RH41b、RH41c分别卡合。在卡合状态下,后保持架RH被固定在内壳2的内部(参照图9和图10)。由此,在内壳2安装端子11、12、13、电线W1、W2、W3、前保持架FH、橡胶栓G以及后保持架RH,完成组件的组装。

接着,操作者将内密封垫5安装在内壳2的后方侧内壁部25的外周面。此时,操作者使内密封垫5的内前方侧第一部分51与内壳2的中间内凸缘部26接触时,内密封垫5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由后方侧内壁部25和中间内凸缘部26形成内密封垫保持空间S2的一部分。接着,操作者在屏蔽罩3的前方侧罩凸缘部34的前方侧安装板簧即弹簧39,完成罩组件的组装。

接着,操作者在内壳2的外侧安装屏蔽罩3。当在内壳2的外侧安装屏蔽罩3时,后方侧罩壁部33位于内密封垫5的外侧,由后方侧内壁部25、中间内凸缘部26、后方侧罩凸缘部32和后方侧罩壁部33形成内密封垫保持空间S2。当操作者将内密封垫5配置在内密封垫保持空间S2时,内密封垫5的交叉方向上的内周面被后方侧内壁部25向径外方向按压。此外,内密封垫5的交叉方向上的外周面被后方侧罩壁部33向径内方向按压。因此,内密封垫5成为在交叉方向上被压缩在屏蔽罩3与内壳2之间的状态(参照图9和图10)。

接着,操作者将外密封垫6安装在屏蔽罩3的后方侧罩壁部33的外周面。此时,当操作者使外密封垫6的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与屏蔽罩3的前方侧罩凸缘部34接触时,外密封垫6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由后方侧罩壁部33和前方侧罩凸缘部34形成外密封垫保持空间S1的一部分。

接着,操作者在屏蔽罩3的外侧安装外壳4。当在屏蔽罩3的外侧安装外壳4时,后方侧外壁部43位于外密封垫6的外侧,由后方侧罩壁部33、前方侧罩凸缘部34、后方侧外凸缘部42和后方侧外壁部43形成外密封垫保持空间S1。当操作者将外密封垫6配置在外密封垫保持空间S1时,外密封垫6的交叉方向上的内周面被后方侧罩壁部33向径外方向按压。此外,外密封垫6的交叉方向上的外周面被后方侧外壁部43向径内方向按压。由此,外密封垫6成为在交叉方向上被压缩在屏蔽罩3与外壳4之间的状态。

接着,操作者将单元密封垫7放入外壳4的槽46a。最后,操作者通过将螺栓18的螺纹部18a插入到螺栓插入孔44a中,然后将螺栓18的螺纹部18a与螺母18c紧固,从而将连接器1安装在配对侧设备19(参照图1)。单元密封垫7的插拔方向X的尺寸大于外壳4的槽46a的深度尺寸,因此位于单元密封垫7前方侧的单元突出部73被配对侧设备19向后方侧按压。此外,位于单元密封垫7后方侧的单元主体部71被外壳4向前方侧按压。因此,单元密封垫7在配对侧设备19与外壳4之间被沿插拔方向X压缩。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和线束WH具备单元密封垫7、内密封垫5和外密封垫6。单元密封垫7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以在插拔方向X上被压缩的状态位于配对侧设备与外壳4之间。内密封垫5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以在交叉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位于屏蔽罩3与内壳2之间。外密封垫6在与插拔方向X呈直角地交叉的假想平面上形成为环状,以在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位于外壳4与屏蔽罩3之间。具有这三个垫5、6、7的连接器1能够确保适当的防水性能。即,在以往的连接器中,当朝向后方侧施加力时,有可能在连接器与配对侧设备之间产生间隙。与此相对,在该连接器1中,在内壳2的筒状的后方侧内壁部25的外周面与屏蔽罩3的后方侧罩壁部33的内周面之间,内密封垫5配置成被向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交叉方向压缩的状态。由此,即使在对连接器1向后方侧施加了力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异物从屏蔽罩3与外壳4之间进入到端子容纳部22a、22b、22c。此外,在该连接器1中,在屏蔽罩3的筒状的后方侧罩壁部33的外周面与外壳4的筒状的后方侧外壁部43的内周面之间,外密封垫6配置成被向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交叉方向压缩的状态。由此,即使在对连接器1向后方侧施加了力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异物从屏蔽罩3与内壳2之间进入到端子容纳部22a、22b、22c。另外,外壳4的后方侧外壁部43形成为筒状。因此,能够将密封面的外周面即后方侧外壁部43的外周面用作优选的安装面。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保护罩BO安装在外壳4的后方侧外壁部的外周面(参照图1及图6)。

进而,外壳4具有外凸缘部42、44,屏蔽罩3具有罩凸缘部32、34,外凸缘部42、44与罩凸缘部32、34沿着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方向抵接。因此,就连接器1而言,在组装连接器1时,如果使外壳4与屏蔽罩3彼此接近,则外壳4与屏蔽罩3抵接,外壳4与屏蔽罩3在插拔方向X上的位置被彼此确定。由此,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组装性。

此外,外壳4具有向交叉方向延伸的前方侧外凸缘部44。单元密封垫7位于插拔方向X上的前方侧外凸缘部44的配对侧设备19侧即前方侧。就单元密封垫7而言,在将连接器1安装在配对侧设备19之前的状态下,前方侧外凸缘部44的前方侧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单元密封垫7安装在外壳4,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组装性。屏蔽罩3具有向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前方侧罩凸缘部34。外密封垫6位于前方侧罩凸缘部34的在插拔方向X上与配对侧设备19侧相反的一侧即后方侧。因此,如果使外密封垫6的前方侧的端部(外前方侧第一部分61)与前方侧罩凸缘部34抵接,则外密封垫6相对于屏蔽罩3的位置确定,因此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组装性。

进而,外壳4具有:从前方侧外凸缘部44内侧的端部向插拔方向X的后方侧延伸的后方侧外壁部43;以及从后方侧外壁部43后方侧的端部向交叉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后方侧外凸缘部42。屏蔽罩3具有从前方侧罩凸缘部34内侧的端部向后方侧延伸的后方侧罩壁部33。外密封垫6配置在由后方侧外壁部43、后方侧外凸缘部42、前方侧罩凸缘部34和后方侧罩壁部33形成的外密封垫保持空间S1中。由此,外密封垫6能够在远离配对侧设备19的位置配置成被后方侧罩壁部33和后方侧外壁部43压缩的状态。而且,由于后方侧罩壁部33和后方侧外壁部43向插拔方向X延伸,所以即使对连接器1施加朝向后方侧的力,外密封垫6也能够维持抵接于外壳4以及屏蔽罩3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在屏蔽罩3与外壳4之间产生间隙。

而且,屏蔽罩3具有从后方侧罩壁部33后方侧的端部向交叉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后方侧罩凸缘部32。内壳2具有:向插拔方向X延伸的后方侧内壁部25;和从后方侧内壁部25前方侧的端部向交叉方向的外侧延伸的中间内凸缘部26。内密封垫5配置在由后方侧罩壁部33、后方侧罩凸缘部32、后方侧内壁部25和中间内凸缘部26形成的内密封垫保持空间S2中。由此,内密封垫5能够在远离配对侧设备19的位置配置成被后方侧罩壁部33和后方侧内壁部25压缩的状态。而且,由于后方侧罩壁部33和后方侧内壁部25向插拔方向X延伸,因此即使对连接器1施加朝向后方侧的力,内密封垫5也能够维持抵接于内壳2和屏蔽罩3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在屏蔽罩3与内壳2之间产生间隙。

而且,外壳4和屏蔽罩3中,前方侧外凸缘部44与前方侧罩凸缘部34或者后方侧外凸缘部42与后方侧罩凸缘部32沿着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方向抵接。因此,就连接器1而言,在组装连接器1时,如果使外壳4与屏蔽罩3彼此接近时,则外壳4与屏蔽罩3抵接,外壳4与屏蔽罩3的插拔方向X上的位置被彼此决定。由此,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组装性。此外,如果利用螺栓18和螺母18c将连接器1安装于配对侧设备,则能够将单元密封垫7和弹簧39一并向插拔方向X压缩。由此,该连接器1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时的操作性。进而,内壳2和屏蔽罩3中,前方侧内凸缘部28与前方侧罩凸缘部34或者后方侧罩凸缘部32与后方侧内凸缘部24沿着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方向抵接。由此,如果利用螺栓18和螺母18c将连接器1安装在配对侧设备,则能够利用外壳4将屏蔽罩3和内壳2按压在配对侧设备。由此,连接器1能够提高安装时的操作性。

进而,屏蔽罩3具有位于前方侧罩凸缘部34的前方侧的弹簧39。单元密封垫7在与插拔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外密封垫6的外侧。弹簧39位于配对侧设备19与前方侧罩凸缘部34之间,并且以在插拔方向X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交叉方向上的单元密封垫7的内侧。如果这样配置弹簧39,则能够在由单元密封垫7形成的气密空间S3的内部配置弹簧39。因此,连接器1能够抑制弹簧39与水接触。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端子11、12、13为阳端子的阳连接器作为连接器1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端子为阴端子的阴连接器中。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外密封垫6配置在由后方侧外壁部43、后方侧外凸缘部42、前方侧罩凸缘部34和后方侧罩壁部33形成的外密封垫保持空间S1中的连接器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内密封垫5配置在由后方侧罩壁部33、后方侧罩凸缘部32、后方侧内壁部25和中间内凸缘部26形成的内密封垫保持空间S2中的连接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2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连接器线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