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序号:1351738 发布日期:2020-07-24 浏览: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Pump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是由 尹斌 王彬 于 2019-01-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包括罩壳、安装于所述罩壳一端的驱动装置以及遮盖所述驱动装置的后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及环绕于所述驱动轴外周的轴承,所述轴承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贯穿所述轴承,从而在泵工作时,可利用液体流入轴承内部,对轴承进行润滑和降温,使轴承的润滑性较好、散热效果也较好,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ump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driving devic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housing and a rear cover covering the driving device. The drive arrangement include the drive shaft and surround in the bearing of drive shaft periphery, first runner has been seted up to the bearing, first runner runs through the bearing to when the pump work, inside usable liquid flowed into the bearing, lubricated and cooling the bearing, make the lubricity of bearing better, the radiating effect is also better, prolonged the life of bearin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

背景技术

在工业、家电、汽车等领域均需要使用电机来提供动力,从而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机的转动必须由轴承系统来支撑转子并降低转动摩擦损耗。一般电机采用滚动轴承和普通摩擦轴承,而滚动轴承和普通摩擦轴承均具有可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该泵具有润滑性较好的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包括罩壳、安装于所述罩壳一端的驱动装置以及遮盖所述驱动装置的后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及环绕于所述驱动轴外周的轴承,所述轴承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贯穿所述轴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内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主体的外侧壁上凹设有凹槽,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对应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流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均呈圆柱状设置,所述第一主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所述通孔沿平行于第一主体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凹槽沿平行于第二主体的轴心线方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轴道,所述轴道自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主体的另一端,以供所述驱动轴穿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轴道的外侧;所述凹槽对应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侧壁上,以与对应的所述通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分液盘及与所述分液盘相配合的轴承支架,所述分液盘内设置有轴承室,所述轴承支架内也设置有轴承室,所述轴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收容在两个所述轴承室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室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自所述轴承室的内壁面凹陷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环绕于所述轴承外周的胶圈,所述胶圈收容于所述轴承室,以密封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室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定义收容于所述轴承支架的轴承室内的轴承为第一轴承、收容于所述分液盘的轴承室内的轴承为第二轴承,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环绕于所述驱动轴外周的电机转子及位于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的止动环,所述止动环用于阻止所述电机转子朝向所述第一轴承一侧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环与所述电机转子固定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泵通过在轴承上开设第一流道,且所述第一流道贯穿所述轴承设置,从而在泵工作时,可利用液体从第一流道流入轴承内部,对轴承进行润滑,使轴承的润滑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泵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泵的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泵沿其它方向的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轴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轴承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轴承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00-泵;1-罩壳;10-收容腔;11-主体部;12-进液管道;13-出液管道;2-驱动装置;21-驱动轴;22-电机转子;23-电机定子组件;24-分液盘;240-密封圈;25-轴承;251-第一流道;252-第一主体;253-第二主体;254-通孔;255-凹槽;256-轴道;257-第一轴承;258-第二轴承;26-轴承支架;27-内腔;281-第一胶圈;282-第二胶圈;29-止动环;3-叶轮;31-中轴;32-叶轮叶片;33-进液口;4-加热管;5-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泵100。所述泵100包括罩壳1、安装于所述罩壳1一端的驱动装置2、与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且收容在所述罩壳1内的叶轮3、延伸入所述罩壳1内的加热装置(未标号)以及遮盖所述驱动装置2的后盖5。

所述罩壳1包括呈柱状设置的主体部11、形成于所述主体部11内的收容腔10、与所述主体部11相连的进液管道12和出液管道13。所述进液管道12的管壁与所述主体部11连接,且所述进液管道12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收容腔10内;所述出液管道13的管壁连接在所述主体部11上,且所述进液管道12和出液管道13均与所述收容腔10相连通,以便液体从进液管道12进入所述收容腔10内、再从出液管道13流出。所述罩壳1的结构可以设计成与现有技术中任一种罩壳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细描述,也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的驱动轴21、环绕于所述驱动轴21外周的电机转子22、环绕在所述电机转子22外周的电机定子组件23、将所述电机转子22与所述电机定子组件23分隔的分液盘24、环绕于所述驱动轴21外周的轴承25以及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驱动轴21的轴承支架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21的延伸方向与进液方向相同。所述分液盘24与所述主体部11配合,将所述电机转子22和所述电机定子组件23分隔,从而达到所述电机转子22与所述电机定子组件23之间的水电分离。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液盘24与所述罩壳1的主体部11之间设有密封圈240,即所述密封圈240沿所述驱动轴21的轴向方向夹持于所述主体部11与分液盘24之间,以加强所述主体部11与所述分液盘24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轴承25由合成塑料、石墨、金属材质等制成,从而自身润滑性较好,耐磨、寿命长、成本低。所述轴承25上开设有第一流道251,所述第一流道251贯穿所述轴承25设置。具体来讲,所述轴承2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体252和第二主体253,所述第一主体252内开设有通孔254,所述第二主体253的外侧壁上凹设有凹槽255,所述通孔254与所述凹槽255对应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流道251。

所述通孔254沿平行于第一主体252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此处“第一主体252的轴心线方向”也可理解为“所述第一主体252与第二主体253的连接方向”,所述凹槽255沿平行于第二主体253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此处“第二主体253的轴心线方向”也可理解为“所述第一主体252与第二主体253的连接方向”;所述第一主体252与第二主体253均呈圆柱状设置,且所述第一主体25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体253的直径,以便所述通孔254与所述凹槽255相对应。

所述轴承25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轴道256,所述轴道256自所述第一主体25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主体253的另一端,即所述轴道256沿第一主体252与第二主体253的连接方向贯穿所述轴承25,以供所述驱动轴21穿过。本发明中,所述通孔254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轴道256的外侧;所述凹槽255对应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主体253的外侧壁上,以与对应的所述通孔254相连通。

当然,所述第一主体252、第二主体253及第一流道251的结构可以设置为其它,只要能够使液体进入轴承25内部,对轴承25进行润滑和降温即可,于此不予限制。

所述轴承支架26连接定位在所述分液盘24上,且垂直于所述驱动轴21的轴向方向设置,以分隔所述收容腔10与所述电机转子22。所述驱动轴21贯穿所述轴承支架26并通过所述轴承25固定在所述分液盘24和所述轴承支架26上。所述轴承支架26与所述分液盘24相配合,以便在所述轴承支架26和所述分液盘24之间围设形成内腔27,所述电机转子22收容在所述内腔27中,所述收容腔10中的液体(即传送介质)一方面可沿所述轴承支架26与所述驱动轴21连接位置处的缝隙进入所述内腔27中、另一方面可通过开设在所述轴承支架26上的排气孔(未图示)进入所述内腔27中,并与所述电机转子22接触,以带走所述电机转子2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防止因所述电机转子22的工作温度过高而造成所述泵100的使用异常,达到延长本发明泵100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所述轴承支架26内设置有第一轴承室(未标号),所述分液盘24内设置有第二轴承室(未标号),所述轴承25设置有两个且对应收容在所述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一轴承室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流道(未图示),所述第二流道自所述第一轴承室的内壁面凹陷形成;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内壁上也开设有第二流道(未图示),所述第二流道自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内壁面凹陷形成。此处:开设在第一轴承室内壁上的第二流道与开设在第二轴承室内壁上的第二流道结构相同;当然,结构也可不相同,于此不作限制。

定义收容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的轴承25为第一轴承257、收容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的轴承25为第二轴承258,所述第一轴承257和第二轴承258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一流道251。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环绕于所述第一轴承257外周的第一胶圈281和环绕于所述第二轴承258外周的第二胶圈282,所述第一胶圈281收容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并套设在第一轴承257的第二主体253的外侧,以密封所述第一轴承257与所述第一轴承室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胶圈282收容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并套设在第二轴承258的第二主体253的外侧,以密封所述第二轴承258与所述第二轴承室之间的间隙。

当所述泵100工作时,对于第一轴承257和第一轴承室而言:所述第一流道251的设置,一方面所述收容腔10和内腔27内的液体(即传送介质)均可通过第一流道251进入第一轴承257内,对所述第一轴承257进行润滑和散热,延长第一轴承257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驱动轴21与第一轴承257相对转动时,因所述凹槽255位于所述第二主体253与第一胶圈281的连接位置处,从而能增加所述第一轴承257与所述第一胶圈28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第一轴承257与第一胶圈281相对滑动而使第一胶圈281磨损。所述第二流道的设置,一方面可加强液体在第一轴承室内的通过性;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第一胶圈281与轴承支架26之间的摩擦力,以防第一胶圈281转动而产生磨损,提高整个泵100的使用寿命。

对于第二轴承258和第二轴承室而言:所述第一流道251的设置,一方面所述内腔27内的液体(即传送介质)可通过第一流道251进入第二轴承258内,对所述第二轴承258进行润滑和散热,延长第二轴承258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驱动轴21与第二轴承258相对转动时,因所述凹槽255位于所述第二主体253与第二胶圈282的连接位置处,从而能增加所述第二轴承258与所述第二胶圈28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第二轴承258与第二胶圈282相对滑动而使第二胶圈282磨损。所述第二流道的设置,一方面可加强液体在第二轴承室内的通过性;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第二胶圈282与分液盘24之间的摩擦力,以防第二胶圈282转动而产生磨损,提高整个泵100的使用寿命。

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转子22与所述第一轴承257之间的止动环29,所述止动环29与所述电机转子22固定连接,用于阻止所述电机转子22朝向所述第一轴承257一侧移动。当然,在泵100工作时,液体从第一轴承257的第一流道251进入第一轴承室内,会同时对第一轴承257和止动环29进行润滑和冷却,延长了第一轴承257和止动环29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在轴承25上开设第一流道251,不仅方便液体从第一流道251流入轴承25内部,使轴承25自身具有较佳的润滑性和散热性,提高轴承25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增大轴承25与第一胶圈281和第二胶圈28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轴承25与第一胶圈281和第二胶圈282相对滑动而使第一胶圈281和第二胶圈282磨损;同时还能降低轴承25的重量,节省材料成本。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所述叶轮3设有固定于所述驱动轴21上的中轴31、环绕所述中轴31设置的若干叶轮叶片32以及位于所述中轴31一端且远离所述驱动装置2的进液口33。其中,所述中轴31在所述驱动轴21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叶轮3旋转;相邻设置的所述叶轮叶片32之间形成有出液口(未标号);所述进液口33与所述进液管道12相互连通,以便液体从所述进液管道12进入后,通过所述进液口33进入所述叶轮3,随后再从所述出液口流出。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0中的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呈螺旋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0内,以与所述收容腔10中的液体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有效提升了收容腔10中液体的加热效率,保证所述加热管4对液体进行加热时的加热均匀性。

所述后盖5遮罩于所述驱动装置2的后侧,用于对所述驱动装置2进行保护,以防驱动装置2发生损坏。

在使用本发明的泵100时,首先,液体(即传送介质)经所述进液管道12进入收容腔10,并在所述叶轮3的旋转作用下经所述进液口33进入所述叶轮叶片32中;随后,液体沿所述叶轮叶片32之间的出液口流出,一部分经所述排气孔和驱动轴21与轴承支架26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内腔27中,与所述电机转子22接触,带走所述电机转子2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随后在所述叶轮3的带动下,再次流入所述收容腔10中与所述加热管4接触,完成加热;另一部分液体在所述收容腔10中直接与所述加热管4充分接触,完成加热;最后,完成加热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管道13流出;此时,即完成了液体的加热和泵送,与此同时还降低了电机转子22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泵100通过在轴承25上开设第一流道251,且所述第一流道251贯穿所述轴承25设置,从而在泵100工作时,方便液体从第一流道251流入轴承25内部,对轴承25进行润滑和降温,不仅可以使轴承25的润滑性较好、散热效果较好,延长了轴承25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增大轴承25与第一胶圈281和第二胶圈28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轴承25与第一胶圈281和第二胶圈282相对滑动而使第一胶圈281和第二胶圈282磨损;同时还能降低轴承25的重量,节省材料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可增强吸沙泵吸入能力的辅助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