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

文档序号:1389184 发布日期:2020-08-18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 (Air filter cotton preparation raw material mix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 是由 范文祥 毛淑南 于 2020-05-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该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预处理机械,该预处理机械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分隔板,分隔板将外壳分成搅拌腔和开松腔,搅拌腔的侧壁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搅拌腔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分隔板上设置有落料口,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装置,开松腔的内部设置有开松装置。本发明利用齿轮传动带动转轴按照不同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错位反向转动,在搅拌杆的外部设置垂直的支杆,扩大搅拌杆在竖直方向上的搅拌范围,提高搅拌效率;通过反向转动的转辊带动其表面上的毛刺对纤维团进行开松,利用篦齿板将贴服在转辊表面的纤维刮下,避免后面的纤维团无法被开松。(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x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for preparing raw materials by using air filter cotton, which adopts a pretreatment machine, wherein the pretreatment machine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partition plate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partition plate divides the shell into a stirring cavity and an opening cavity, the side wall of the stirring cavity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device, the inside of the stirr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device, the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blanking port, the bottom of the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device, and the inside of the open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device. The gear transmission is utilized to drive the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rections, so that the stirring rod is driven to rotate in a staggered and reverse direction, the vertical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tirring rod, the stirring range of the stirring ro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expanded, and the stirr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rotating roller which rotates reversely drives bur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roller to open the fiber mass, and the fiber adher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roller is scraped by the comb tooth plate, so that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fiber mass at the back cannot be opened is avoided.)

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棉原料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气中含有大量粉尘(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颗粒,因为这些粉尘颗粒的重量很轻,所以当流动的空气作用于这些粉尘颗粒时,会将灰尘颗粒本身的重量抵消,使这些粉尘处于一种漂浮状态,人在呼吸时会将这些粉尘吸入肺中,不利于人身体健康,对于长期在含有大量粉尘的地方进行工作时,需要佩戴口罩,从而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制备过滤棉需要先将配比好的纤维棉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把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再利用刺辊装置,对搅拌好的纤维团进行依次开松,开松好的纤维团送到混棉箱中由毛斗震动进行混合。

过滤棉原料在搅拌和开松过程存在以下缺点:一、搅拌机在进行搅拌时,搅拌杆只能按照同一方向进行转动,纤维棉质量较轻,会随之一起转动,从而导致纤维棉混合不均匀;二、在进行开松时,纤维团容易贴服在刺辊装置的表面,当贴服的纤维团厚度较厚时,刺辊装置的毛刺露出的长度会减小,导致后面的纤维团开松效率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该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预处理机械,该预处理机械包括外壳和水平设置在外壳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外壳分成搅拌腔和开松腔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顶部呈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外壳的顶部盖设有顶盖,外壳的底部中心开设有矩形开口,且外壳的底部位于矩形开口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扇形开口;

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搅拌腔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顶盖顶部的第一电机和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传动轴,传动轴贯穿顶盖通向搅拌腔,且传动轴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搅拌腔的内部位于第一转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对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位置开设有轴槽,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延伸至轴槽内,并通过轴承与轴槽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靠顶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的外部靠顶端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壁均对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杆,且第一转轴上的搅拌杆与第二转轴上的搅拌杆错位分布;

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开设有四组落料口,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包括两组交叉设置的连板和设置在连板两端用于封堵落料口的封口板,两组连板通过设置在二者交叉部的铰轴铰接连接,铰轴的顶端与分隔板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

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外壳内壁的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外壁与两组连板的外沿相接触,两组连板之间且与梯形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与连板的外沿相连接;

所述开松腔的内部设置有开松装置,开松装置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中心轴和套设在中心轴上的转辊,中心轴的两端穿过外壳的侧壁通向外部,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外壳的外壁与第三齿轮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中心轴的第二电机;所述转辊的外壁设置有多组呈均匀环形分布的毛刺,且转辊的两端螺接有用于固定毛刺的挡圈,所述开松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底部的篦齿板,篦齿板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两组转辊的下方;

该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上料:将纤维棉从进料装置导入分隔板中;

S2搅拌:利用搅拌装置对纤维棉进行充分搅拌;

S3开松:打开出料装置,搅拌好的纤维团从落料口落入开松腔中,并通过开松装置对纤维团进行开松;

S4下料:开松好的纤维团在自重和篦齿板的作用下从扇形开口中排出。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由两组倾角不同的方管组成,进料装置的内壁铰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底端与进料装置的内壁存在间隙,所述进料装置的内壁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挡板向进料口翻转的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末端设置有四组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矩形凸起,第一转轴的顶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由圆槽和四组开设在圆槽外周的矩形凹槽组成,传动轴对接在圆槽内,矩形凸起对接在矩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包括圆杆和对称开设在圆杆外壁上的滑槽,滑槽沿着圆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两端呈开口状,滑槽的剖切面呈“T”型,其内部滑动对接有滑杆,且滑杆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杆,圆杆的末端螺接有用于固定滑杆的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落料口到分隔板圆心的距离相等,且相对的两组落料口位于穿过分隔板圆心的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转辊外壁开设有多组呈均匀环形分布的T型凹槽,T型凹槽的两端延伸至转辊的两端,毛刺包括滑动对接在T型凹槽内的T型滑轨,T型滑轨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刺条。

优选的,所述挡圈为直径从转辊末端向外递增的空心圆台结构。

优选的,所述篦齿板由矩形板和设置在矩形板顶部的篦齿组成,篦齿与T型滑轨上的刺条相间分布,篦齿板位于矩形开口和扇形开口之间。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齿轮传动带动转轴按照不同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错位反向转动,在搅拌杆的外部设置垂直的支杆,扩大搅拌杆在竖直方向上的搅拌范围,提高搅拌效率;

2.本发明通过反向转动的转辊带动其表面上的毛刺对纤维团进行开松,同时利用篦齿板将贴服在转辊表面的纤维刮下,避免后面的纤维团无法被开松,其次整条毛刺可以从转辊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分隔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开松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转辊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图9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外壳底部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篦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11、分隔板;111、轴槽;112、落料口;12、搅拌腔;13、开松腔;14、顶盖;15、扇形开口;16、矩形开口;20、进料装置;21、挡板;22、限位条;30、搅拌装置;31、第一电机;32、传动轴;321、矩形凸起;33、第一转轴;331、连接板;34、第二转轴;35、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搅拌杆;371、圆杆;372、滑槽;373、滑杆;374、支杆;40、出料装置;41、连板;42、铰轴;43、封口板;44、电动推杆;45、梯形块;46、弹簧;50、开松装置;51、中心轴;52、转辊;53、挡圈;54、毛刺;541、T型滑轨;542、刺条;55、第三齿轮;56、第二电机;57、篦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2和图6所示,一种空气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该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预处理机械,该预处理机械包括外壳10和设置在外壳10内的分隔板11,外壳10为顶端呈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分隔板11将外壳10的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搅拌腔12,下半部分为开松腔13,搅拌腔12的顶部盖设有顶盖14;搅拌腔12的侧壁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20,进料装置20由两组倾角不同的方管组成,进料装置20的内壁铰接有挡板21,且挡板21的底端与进料装置20的内壁存在间隙,进料装置20的内壁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挡板21向进料口翻转的限位条22,限位条22的高度大于挡板21与进料装置20内壁之间的间隙;纤维棉从进料口进入进料装置20内部,挡板21在纤维棉的重量作用下向内翻转,此时挡板21与限位条22不再接触,挡板21底部与进料装置20内壁之间的间隙增大,纤维棉通过该间隙进入搅拌腔12内,当纤维棉完全通过后,挡板21在自重作用下向外翻转至竖直状态,并与限位条22的侧壁相接触;

如图2至图5所示,搅拌腔1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30,搅拌装置30包括固定在顶盖14顶部的第一电机31和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31输出端的传动轴32,传动轴32贯穿顶盖14通向搅拌腔12,传动轴3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轴33,传动轴32的末端设置有四组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矩形凸起321,第一转轴33的顶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板331,且连接板331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由圆槽和四组开设在圆槽外周的矩形凹槽组成,传动轴32对接在圆槽内,矩形凸起321对接在矩形凹槽内;

搅拌腔12的内部位于第一转轴3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轴34,分隔板11的顶部对应第一转轴33和第二转轴34的位置开设有轴槽111,第一转轴33和第二转轴34的底端延伸至轴槽111内,并通过轴承与轴槽11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33的外部靠顶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35,第二转轴34的外部靠顶端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3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6,第一转轴33和第二转轴34的外壁均对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杆37,且第一转轴33上的搅拌杆37与第二转轴34上的搅拌杆37错位分布;

搅拌杆37包括圆杆371和对称开设在圆杆371外壁上的滑槽372,滑槽372沿着圆杆37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两端呈开口状,滑槽372的剖切面呈“T”型,其内部滑动对接有滑杆373,且滑杆373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杆374,圆杆371的末端螺接有用于固定滑杆373的锁紧螺母;

如图3和图7所示,分隔板11的顶部开设有四组落料口112,落料口112到分隔板11圆心的距离相等,且相对的两组落料口112位于穿过分隔板11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分隔板1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装置40,出料装置40包括两组交叉设置的连板41和设置在连板41两端用于封堵落料口112的封口板43,两组连板41通过设置在二者交叉部的铰轴42铰接连接,铰轴42的顶端与分隔板1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

出料装置40还包括固定在外壳10内壁的电动推杆44,且电动推杆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45,梯形块45的外壁与两组连板41的外沿相接触,两组连板41之间且与梯形块4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弹簧46,弹簧46的两端与连板41的外沿相连接;当电动推杆44伸长,带动梯形块45向铰轴42的方向移动时,两组连板41在梯形块45的推动下逐渐打开,连板41带动封口板43转动,落料口112被打开,搅拌均匀的纤维团从落料口112中落下,弹簧46则受拉力伸长;当电动推杆44缩短,带动梯形块45朝相反的方向移动时,两组连板41在弹簧46的弹性力作用下逐渐收拢,在收拢过程中,连板41的外沿与梯形块45始终接触,封口板43在连板41的带动下再次回转到落料口112的位置将其堵住;

如图2和图8所示,开松腔13的内部设置有开松装置50,开松装置50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中心轴51和套设在中心轴51上的转辊52,中心轴51的两端穿过外壳10的侧壁通向外部,中心轴5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55,外壳10的外壁与第三齿轮55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中心轴51的第二电机56;第二电机56驱动其中一组中心轴51转动,另一组中心轴51在两组第三齿轮55的啮合传动下转动,两组转辊52则在中心轴51的带动下按照相反的方向转动;转辊52的外壁设置有多组呈均匀环形分布的毛刺54,且转辊52的两端螺接有用于固定毛刺54的挡圈53,挡圈53为直径从转辊52末端向外递增的空心圆台结构;

如图9和图外壳10所示,转辊52外壁开设有多组呈均匀环形分布的T型凹槽,T型凹槽的两端延伸至转辊52的两端,毛刺54包括滑动对接在T型凹槽内的T型滑轨541,T型滑轨541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刺条542;搅拌好的纤维团从落料口112中落下掉落在两组转辊52之间,转辊52带动毛刺54按照与纤维团下落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对纤维团进行开松;

如图2和图分隔板11所示,开松装置50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0底部的篦齿板57,篦齿板57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两组转辊52的下方,篦齿板57由矩形板和设置在矩形板顶部的篦齿组成,篦齿与T型滑轨541上的刺条542相间分布,当转辊52上贴服的纤维积累到一定厚度时,篦齿板57可将纤维刮下;

外壳10的底部对应两组转辊52间隙的位置开设有矩形开口16,外壳10的底部位于矩形开口16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扇形开口15,开松过的纤维团从扇形开口15中排出,而尺寸较小的纤维团从转辊52之间的间隙落下,并从矩形开口16排出,再统一回收进行二次搅拌;

如图1所示,该过滤棉制备原料混合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上料:将纤维棉从进料装置20导入搅拌腔12中;

S2搅拌:利用搅拌装置30对纤维棉进行充分搅拌;

S3开松:打开出料装置40,搅拌好的纤维团从落料口112落入开松腔13中,并通过开松装置50对纤维团进行开松;

S4下料:开松好的纤维团在自重和篦齿板57的作用下从扇形开口15中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适用于清梳联输棉通道末端免维护的气流平衡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