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

文档序号:1415328 发布日期:2020-03-10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防水连接器 (Waterproof connector ) 是由 多田贵志 横山阳平 于 2019-04-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防水连接器,具备:多个触头、保持多个触头的壳体、以及中板;多个触头分别具有位于嵌合方向的中部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相较于所述触头侧防水形状部更位于嵌合方向的前方且形成有接触部的触头前部、以及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更位于嵌合方向的后方且形成有连接部的触头后部;中板包括与多个触头的触头前部对向的平板状的前部、与多个触头的触头后部对向的平板状的后部、以在前部和后部之间形成间隙部的方式使前部和后部互相连结的同时埋入壳体内并形成有用于阻断水沿着与壳体的界面浸入的中板侧防水形状部的连结部;与多个触头中的一部分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和与其他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互不相同。(A waterproof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tacts, a housing holding the plurality of contacts, and a middle plate; each of the plurality of contacts has a contact-side waterproof shape portion located at a middle portion in the mating direction, a contact front portion located forward in the mating direction than the contact-side waterproof shape portion and formed with a contact portion, and a contact rear portion located rearward in the mating direction than the contact-side waterproof shape portion and formed with a connection portion; the middle plate comprises a flat front part opposite to the front parts of the contacts, a flat rear part opposite to the rear parts of the contacts, and a connecting part which is embedded in the shell and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plate side waterproof shape part for blocking water from entering along an interface with the shell while mutually connecting the front part and the rear part in a mode of forming a gap part between the front part and the rear part; the length of the gap portion in the fitting direction of the portion facing a part of the plurality of contacts and the length of the gap portion in the fitting direction of the portion facing the other contac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防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包含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的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便携式电子装置广泛普及,这些电子装置在趋于薄型化的同时对防水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对于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器来说,较为理想的是薄型且具有防水性。

此外,为了防止被传送的电信号受到来自外部的电磁波的影响,对电磁波实施了屏蔽的连接器的开发正在进行。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兼具防水性与电磁波屏蔽的连接器。如图26所示,该连接器在具有多个上侧触头1的上侧模块2与具有多个下侧触头3的下侧模块4之间配置由金属制成的中板5,成型绝缘体6,使该些上侧模块2、下侧模块4以及中板5被绝缘体6保持,用金属外壳7覆盖绝缘体6的外周部,进一步具有在绝缘体6的背部通过灌封形成防水板8的结构。此外,在金属外壳7的外周部配置有垫圈9。

通过在绝缘体6的背部形成防水板8,即使配置于金属外壳7的内部的多个上侧触头1、多个下侧触头3以及中板5突出于金属外壳7的背部,也能防止水从金属外壳7的内部浸入背部。

此外,由于多个上侧触头1和多个下侧触头3的周围被由金属制成的中板5和金属外壳7所包围,所以能够在减弱电磁波的影响的同时进行信号传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告第10547069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存在以下问题:为了通过灌封来形成防水板8,在成型绝缘体6而将上侧模块2、下侧模块4以及中板5保持于绝缘体6后,需要在被金属外壳7所覆盖的绝缘体6的背部注入灌封材料,并进一步使灌封材料固化,因此连接器的制造费时费力。

此外,当使用多个上侧触头1和多个下侧触头3传送高速信号时,为了抑制信号的串扰,较为理想的是相对于各触头使中板5在足够的长度上与其对向,但将中板5沿着触头配置较长的长度后,相应地,配置于触头的周围的树脂的厚度就会减少,也就难以利用树脂的收缩力来得到高防水性。

为了同时实现防水性的提高和串扰的抑制,在使配置于触头的周围的树脂的厚度增加后,存在连接器大型化,尤其是厚度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现串扰的抑制并获得优异的防水性的同时且易于制造的薄型防水连接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具备:分别在嵌合方向上延伸且排列的多个触头、保持多个触头的壳体、以及配置为与多个触头对向的由金属制成的中板,

多个触头分别具有:触头侧防水形状部,位于嵌合方向的中部且埋入壳体内,用于阻断水沿着与壳体的界面浸入;触头前部,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更位于嵌合方向的前方,且形成有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触头相接触的接触部;以及触头后部,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更位于嵌合方向的后方,且形成有连接于连接对象物的连接部;

中板具有:平板状的前部,与多个触头的触头前部对向;平板状的后部,与多个触头的触头后部对向;连结部,以在前部和后部之间形成间隙部的方式使前部和后部互相连结,同时埋入壳体内,其上形成有用于阻断水沿着与壳体的界面浸入的中板侧防水形状部;

与多个触头中的一部分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和与其他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互不相同。

优选地,多个触头具有以夹住中板而在中板的两面分别对向的方式排列的多个第一触头以及多个第二触头。

优选地,多个触头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在嵌合方向上配置于与中板的间隙部相对应的位置。

可以构成为:一部分触头包含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其他触头是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以外的触头;与一部分的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短于与其他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

一部分触头可以在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其他触头的两侧。

中板的后部可以具有一对突出部,该一对突出部与一部分的触头相对应,在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侧沿着嵌合方向且向前部突出。此外,中板的前部可以具有一对突出部,该一对突出部与一部分的触头相对应,在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侧沿着嵌合方向且向后部突出。

中板可构成为具有配置于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一对连结部,还具有形成于一对突出部与一对连结部之间的一对缺口;中板侧防水形状部和缺口在嵌合方向上配置于至少彼此部分重叠的位置。或者,中板也可具有配置于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一对连结部,一对突出部与一对连结部连接。

优选地,触头侧防水形状部具有以包围触头的周围且闭合的方式形成于触头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沟槽或突起。同样优选地,中板侧防水形状部具有以包围连结部的周围且闭合的方式形成于连结部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沟槽或突起。

优选地,壳体具有向嵌合方向的前方开口的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多个触头的接触部至少露出于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内。

壳体可以构成为具有:第一绝缘体,以多个触头的接触部露出的方式覆盖多个触头的触头前部以及中板的前部;第二绝缘体,以多个触头的连接部露出的方式覆盖多个触头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和触头后部、中板的连结部和后部、第一绝缘体的后部;通过第二绝缘体形成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通过第一绝缘体使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的底部被封闭。

还可以具备安装于壳体的后部且覆盖多个触头的连接部的金属外壳。

在壳体的嵌合方向的前端部上,还可具备包围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的前端部且无接缝的防水部件。

还可以具备内嵌板,配置于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的底部,并且在与对方侧连接器相嵌合时,抵触被容纳于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的对方侧连接器。

壳体可以构成为具有突出于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侧的一对固定部,且经由一对固定部固定于连接对象物。

中板可以具有突出于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的两侧且被壳体的一对固定部所覆盖的一对突状部。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多个触头分别具有触头侧防水形状部、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更位于嵌合方向的前方的触头前部、以及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更位于嵌合方向的后方的触头后部;中板具有与多个触头的触头前部对向的平板状的前部、与多个触头的触头后部对向的平板状的后部、以在前部和后部之间形成沿嵌合方向的间隙部的方式在多个触头的外侧使前部和后部互相连结的同时形成有中板侧防水形状部的连结部。由于与多个触头中的一部分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和与其他触头对向的部分的间隙部的嵌合方向的长度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得到实现串扰的抑制且具有优异的防水性的同时易于制造的薄型防水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斜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的侧面截面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多个第一触头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多个第二触头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具有多个第一触头的第一模块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具有多个第二触头的第二模块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隔有中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成型了第一绝缘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第一绝缘体上嵌入有内嵌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成型了第二绝缘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安装于基板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多个第一触头与中板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6是示出多个第二触头与中板的位置关系的底面图。

图17是图4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19是示出变形例1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20是示出变形例2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21是示出变形例3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变形例4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23是示出变形例5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24是示出变形例6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25是示出变形例7涉及的防水连接器中所使用的中板的平面图。

图26是示出现有的连接器的侧面截面图。

附图标记

1上侧触头 2上侧模块 3下侧触头 4下侧模块 5中板 6绝缘体

7金属外壳 8防水板 9垫圈 11防水连接器 12壳体

12A筒状部 12B固定部 12C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 13第一触头

13A、14A触头侧防水形状部 13B、14B触头前部 13C、14C触头后部

13D、14D接触部 13E、14E连接部 14第二触头 15舌状部

16、41~47中板 16A、41A~47A前部 16B、41B~47B后部

16C 43C~47C连结部 16D、41D~47D间隙部

16E、41F、42E、42F、43E、44F、45E、45F、46E、46F、47E、47F突出部

16F缺口 16G、16K中板侧防水形状部 16H臂部 16J突状部

16L开口部 16M中板侧连接部 17金属外壳 17A脚部 18防水部件

19第一绝缘体 20第二绝缘体 21~24绝缘体 25内嵌板 26第一模块

27第二模块 28凸缘部 29底板部 30平板部 31基板 C嵌合轴

G1、G2长度 S1~S12、T1~T12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及图2示出了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11。该防水连接器11固定于便携式装置以及信息装置等电子装置内的基板,为沿着嵌合轴C嵌合于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插座式连接器。

防水连接器11具有:壳体12、分别沿嵌合轴C方向延伸且排列于相对于嵌合轴C垂直的方向上的多个第一触头13、以及分别沿嵌合轴C方向延伸且与多个第一触头13平行排列的多个第二触头14。多个第一触头13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分别由金属等导体制成,并保持于壳体12。

壳体12由绝缘性树脂所形成,具有:以覆盖多个第一触头13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的外周的方式沿着嵌合轴C延伸的扁平的圆筒形状的筒状部12A、以及从筒状部12A的两侧部突出的一对固定部12B。

筒状部12A的内部形成有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所***的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12C。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12C上配置有作为壳体12的一部分的舌状部15,舌状部15上保持有多个第一触头13在嵌合轴C方向上的前端部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在嵌合轴C方向上的前端部,同时由金属制成的中板16嵌入舌状部15而被配置于多个第一触头13与多个第二触头14之间。

在此,为了方便起见,将沿着嵌合轴C从防水连接器11的前部向后部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多个第一触头13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的排列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XY平面垂直且从第二触头14一侧朝向第一触头13一侧的方向称为+Z方向。

筒状部12A的+Y方向侧配置有覆盖多个第一触头13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的+Y方向端部的金属外壳17。

此外,在筒状部12A的-Y方向端部上配置有包围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12C的-Y方向端部且无接缝的防水部件18。

舌状部15相较于筒状部12A更向-Y方向侧突出,多个第一触头13排列在舌状部15的+Z方向侧的表面上,多个第二触头14排列在舌状部15的-Z方向侧的表面上。

将防水连接器11的分解图示出于图3。防水连接器11具有多个第一触头13、多个第二触头14、中板16、形成壳体12的舌状部15的第一绝缘体19、形成壳体12的筒状部12A以及一对固定部12B的第二绝缘体20、金属外壳17以及防水部件18。通过第一绝缘体19和第二绝缘体20来构成壳体12。

防水连接器11进一步具有:用于使多个第一触头13模块化的绝缘体21和22、用于使多个第二触头14模块化的绝缘体23和24、以及嵌入第一绝缘体19的内嵌板25。

将防水连接器11的侧面截面图示出于图4。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相较于沿Y方向延伸的点划线L更位于+Z方向侧的部分示出了被经过第一触头13的YZ平面所切断的防水连接器11的截面,相较于点划线L更位于-Z方向侧的部分示出了被经过第二触头14的YZ平面所切断的防水连接器11的截面。

在多个第一触头13通过绝缘体21和22被模块化的第一模块26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通过绝缘体23和24被模块化的第二模块27之间隔有中板16的状态下,成型第一绝缘体19。第一绝缘体19具有舌状部15、以及在舌状部15的+Y方向端部沿着XZ平面延伸的凸缘部28。

第一绝缘体19的凸缘部28上嵌入有内嵌板25。内嵌板25与嵌合时***于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的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相抵触,由金属或树脂形成,配置于面向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12C的凸缘部28的-Y方向侧的平面上。

第二绝缘体20以覆盖第一绝缘体19的凸缘部28与内嵌板25的方式成型。第二绝缘体20具有筒状部12A、使筒状部12A的+Y方向端部闭合的底板部29、以及从底板部29向+Y方向侧突出且沿着XY平面延伸的平板部30。

多个第一触头13、多个第二触头14以及中板16沿Y方向贯穿第二绝缘体20的底板部29和平板部30。

在第二绝缘体20的+Y方向侧以覆盖第一模块26以及第二模块27的+Y方向端部的方式配置有金属外壳17,金属外壳17的脚部17A向-Z方向突出。

如图5所示,第一触头13由在Y方向上扩展的板状部件构成,包括形成于Y方向的中部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更位于-Y方向侧的触头前部13B、以及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更位于+Y方向侧的触头后部13C。

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埋入第二绝缘体20,用于阻断水沿着与第二绝缘体20的界面浸入,具有以包围于第一触头13的周围且闭合的方式形成于第一触头13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沟槽或突起。在触头前部13B的-Y方向端部上形成有与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触头相接触的接触部13D,在触头后部13C的+Y方向端部上形成有与基板等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部13E。

同样地,如图6所示,第二触头14由在Y方向上扩展的板状部件构成,包括形成于Y方向的中部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4A、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4A更位于-Y方向侧的触头前部14B、以及相较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4A更位于+Y方向侧的触头后部14C。

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4A埋入第二绝缘体20,用于阻断水沿着与第二绝缘体20的界面浸入,具有以包围第二触头14的周围且闭合的方式形成于第二触头14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沟槽或突起。触头前部14B的-Y方向端部上形成有与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触头相接触的接触部14D,触头后部14C的+Y方向端部上形成有与基板等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部14E。

下面对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所示,通过在使各个接触部13D露出的状态下成型包围多个第一触头13的触头前部13B的绝缘体21的同时,在使各个连接部13E露出的状态下成型包围多个第一触头13的触头后部13C的绝缘体22来形成多个第一触头13被模块化的第一模块26。

同样地,如图8所示,通过在使各个接触部14D露出的状态下成型包围多个第二触头14的触头前部14B的绝缘体23的同时,在使各个连接部14E露出的状态下成型包围多个第二触头14的触头后部14C的绝缘体24来形成多个第二触头14被模块化的第二模块27。

如图9所示,被夹在该些第一模块26以及第二模块27之间的中板16具有:平板状的前部16A、被配置为从前部16A远离+Y方向侧的平板状的后部16B、以及使前部16A的X方向的两端部与后部16B的X方向的两端部互相连结的一对连结部16C。

在前部16A与后部16B之间形成有间隙部16D。在后部16B的X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在间隙部16D内朝向前部16A而向-Y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16E,在后部16B的X方向的两端部上的间隙部16D的沿Y方向的长度G1被设定为短于后部16B的X方向的中央部上的间隙部16D的沿Y方向的长度G2。即通过一对突出部16E,根据X方向的位置而形成了沿间隙部16D的Y方向的长度较短的部分和较长的部分。

在一对突出部16E与一对连结部16C之间形成有沿Y方向延伸的一对缺口16F。

在一对连结部16C上分别形成有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G。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G埋入第二绝缘体20,用于阻断水沿着与第二绝缘体20的界面浸入,其具有以包围连结部16C的周围且闭合的方式形成于连结部16C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沟槽或突起。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G与缺口16F在Y方向上被配置在至少彼此部分重叠的位置。

此外,在一对连结部16C的-Y方向端部上,分别经由向X方向的外侧方向延伸的臂部16H连结有近似长方形的平板形状的突状部16J。在臂部16H上形成有与连结部16C的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G相同的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K。进一步地,突状部16J的中央形成有开口部16L。

进一步地,在后部16B的X方向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与基板等连接对象物连接的中板侧连接部16M。

如图10所示,夹着这种中板16,在中板16的+Z方向侧配置有第一模块26,在中板16的-Z方向侧配置有第二模块27。此时,虽然未图示,可知中板16的前部16A与第一模块26的多个第一触头13的触头前部13B以及第二模块27的多个第二触头14的触头前部14B对向;中板16的后部16B与第一模块26的多个第一触头13的触头后部13C以及第二模块27的多个第二触头14的触头后部14C对向。此外,第一模块26的多个第一触头13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以及第二模块27的多个第二触头14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4A被配置于与中板16的间隙部16D相对应的位置。

如图11所示,在第一模块26以及第二模块27之间夹有中板16的状态下成型第一绝缘体19。通过第一绝缘体19的成型,一体化中板16、第一模块26以及第二模块27。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内嵌板25从-Y方向侧嵌入到第一绝缘体19的凸缘部28上,在该状态下,如图13所示,成型第二绝缘体20。通过第二绝缘体20形成内部具有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12C的筒状部12A,同时形成从筒状部12A的X方向的两端部突出的一对固定部12B。

虽然未图示,但可知中板16的突状部16J被固定部12B覆盖。在固定部12B上形成有贯穿于Z方向的通孔12D,中板16的突状部16J的开口部16L与固定部12B的通孔12D相对应。

此外,筒状部12A的-Y方向端部上形成有包围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12C的-Y方向端部的沟槽12E。

通过在第二绝缘体20的+Y方向侧突出且露出的第一模块26的绝缘体22的+Z方向侧的表面上配置金属外壳17,同时在筒状部12A的-Y方向端部的沟槽12E上安装防水部件18来完成图1以及图2所示的防水连接器11的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触头13的连接部13E、多个第二触头14的连接部14E、中板16的一对中板侧连接部16M以及金属外壳17的一对脚部17A在防水连接器11的+Y方向端部露出而向-Z方向突出。

图14是示出了安装在连接对象物即基板31的防水连接器11的立体图。在一对固定部12B的通孔12D上,可以分别通过未图示的固定螺钉将防水连接器11固定于基板31。

从防水连接器11的+Y方向端部向-Z方向突出的多个第一触头13的连接部13E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的连接部14E分别与基板31的未图示的连接焊盘连接。此外,从防水连接器11的+Y方向端部向-Z方向突出的中板16的一对中板侧连接部16M以及金属外壳17的一对脚部17A与基板31的未图示的地线连接,中板16与金属外壳17设置为接地电位。

需要说明的是,像中板16的突状部16J从固定部12B的-Z方向侧露出那样,如果成型了第二绝缘体20,则也可以通过使用未图示的固定螺钉将防水连接器11固定于基板31从而使中板16的突状部16J与基板31的未图示的接地焊盘连接来使中板16为接地电位。

在图15及图16中示出了多个第一触头13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与中板16的位置关系。即图15及图16是示出从防水连接器11除去多个第一触头13、多个第二触头14以及中板16以外的全部部件后的状态的平面图以及底面图。

多个第一触头13具有分别沿Y方向延伸且排列于-X方向到+X方向的12个触头S1~S12。在该些触头中,在X方向位于最外侧的触头S1和S12为接地用触头,与触头S1相邻的两个触头S2和S3、与触头S12相邻的两个触头S11和S10分别作为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使用,位于X方向的中央部的触头S6和S7作为低速信号传送用触头使用。剩下的触头S4、S5、S8和S9是电源用触头,或者用于防水连接器11的插拔检测等的触头。

同样地,多个第二触头14具有分别在Y方向延伸且排列于-X方向到+X方向的12个触头T1~T12。在该些触头中,在X方向位于最外侧的触头T1和T12为接地用触头,与触头T1相邻的两个触头T2和T3、与触头T12相邻的两个触头T11和T10分别作为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使用,位于X方向的中央部的触头T6和T7作为低速信号传送用触头使用。剩下的触头T4、T5、T8和T9是电源用触头,或者用于防水连接器11的插拔检测等的触头。

配置于中板16的后部16B的X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突出部16E与配置于多个第一触头13中的X方向的两端部的触头S1~S3和触头S10~S12、多个第二触头14中的配置于X方向的两端部的触头T1~T3和触头T10~T12对向,不与多个第一触头13中的配置于X方向的中央部的触头S4~S9、多个第二触头14中的配置于X方向的中央部的触头T4~T9对向。

即与不包含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的触头S4~S9、T4~T9(其他触头)对向的部分的中板16的间隙部16D由于不存在突出部16E,而具有沿Y方向的长度G2,而与包含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的触头S1~S3、S10~S12、T1~T3、T10~T12(一部分触头)对向的部分的中板16的间隙部16D沿Y方向具有比上述长度G2短一个突出部16E长度的长度G1。

这样,与其他触头相比,中板16与包含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的触头S1~S3、S10~S12、T1~T3、T10~T12在Y方向上的更长的范围上对向,即使向由触头S2、S3、S11、S10、T2、T3、T11、T10构成的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施以高速信号,也能抑制串扰进行可靠性较高的传送。

此外,如图17所示,例如,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即触头S2、T2与中板16的突出部16E对向,而触头S2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以及触头T2的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4A被配置于与中板16的间隙部16D相对应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7中,与图4相同,相较于Y方向延伸的点划线L更位于+Z方向侧的部分示出了被经过触头S2的YZ平面所切断的防水连接器11的截面,相较于点划线L更位于-Z方向侧的部分示出了被经过触头T2的YZ平面切断的防水连接器11的截面。

同样地,不包含高速信号传送用触头的触头S4~S9、T4~T9,其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以及14A被配置于与中板16的间隙部16D相对应的位置。

由此,在不受中板16的影响且在不增加防水连接器11的Z方向的高度的前提下,在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以及14A的周围能够确保构成第二绝缘体20的树脂具有足够的厚度。因此,在第二绝缘体20的成型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树脂收缩力,实现优异的防水性。

此外,由于能够通过第二绝缘体20的成型来实现优异的防水性,因此不需要灌封工序,防水连接器11变得容易制造。

尤其是由于触头侧防水形状部13A和14A包括以包围第一触头13和第二触头14的周围且闭合的方式形成于第一触头13和第二触头14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沟槽或突起,因此能有效地阻断水沿着与第二绝缘体20的界面浸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中板16的中板侧连接部16M从防水连接器11的+Y方向端部露出,但其构成为通过连结部16C的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G埋入第二绝缘体20来阻断水沿着连结部16C和第二绝缘体20的界面浸入。

同样地,由于中板16的一对臂部16H上也分别形成有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K,因此即使突状部16J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绝缘体20的固定部12B露出,通过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K埋入第二绝缘体20,沿着臂部16H与第二绝缘体20的界面的水的浸入也可被阻断。

因此,能防止水经过第二绝缘体20的对方侧连接器收容部12C的内部向着基板31一侧浸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11中,如图18所示,在中板16的后部16B的X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向前部16A突出的一对突出部16E,然而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9中所示的中板41,即使从前部41A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后部41B有一对突出部41F突出,X方向的两端部上的间隙部41D的沿Y方向的长度也短于X方向的中央部上的间隙部41D的沿Y方向的长度,即使是向多个第一触头13以及多个第二触头14中的配置于X方向的两端侧的触头S2、S3、S11、S10、T2、T3、T11、T10施加高速信号,也能抑制串扰而进行可靠性较高的传送。

此外,如图20中所示的中板42,即使在从后部42B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前部42A有一对突出部42E突出的同时,从前部42A在X方向上的两端部向后部42B有一对突出部42F突出时,X方向的两端部上的间隙部42D的沿Y方向的长度也短于X方向的中央部上的间隙部42D的沿Y方向的长度,可以得到与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11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11中,如图18所示,在中板16的一对突出部16E与一对连结部16C之间形成有沿Y方向延伸的一对缺口16F,然而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21中所示的中板43,即使当从后部43B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前部43A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3E不具有缺口而与连结部43C连接时,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11相同的效果。而如图18中所示的中板16,如果具有缺口16F,则能确保形成于连结部16C的中板侧防水形状部16G的Y方向的长度较长,能够更加可靠地提高防水性。

此外,如图22中所示的中板44,即使当从前部44A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后部44B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4F不具有缺口而与连结部44C连接时,也能得到与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水连接器11相同的效果。

同样地,如图23中所示的中板45,也可以是从后部45B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前部45A有一对突出部45E突出的同时,从前部45A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后部45B有一对突出部45F突出,从后部45B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5E不具有缺口而与连结部45C连接。

此外,如图24中所示的中板46,也可以是从后部46B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前部46A有一对突出部46E突出的同时,从前部46A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后部46B有一对突出部46F突出,从前部46A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6F不具有缺口而与连结部46C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5中所示的中板47,也可以是从后部47B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前部47A有一对突出部47E突出的同时,从前部47A的X方向的两端部向着后部47B有一对突出部47F突出,一对突出部47E与一对突出部47F均不具有缺口而与连结部47C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触头13和多个第二触头14以在中板16的两面分别对向的方式排列为两列,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在多个触头排列成一列的防水连接器中应用本发明。

此外,对触头的个数不做限定,只要包括两个以上的触头即可。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插拔式的公母电缆线连接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