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光机

文档序号:1442256 发布日期:2020-02-18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砂光机 (Sanding machine ) 是由 吉绍山 朱爱民 梅杰 党亚洲 于 2018-08-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电机,设于机壳内,具有相对的头端和尾端,以及伸出头端的输出轴;第一风扇,设于输出轴上;传动轴,传动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且由输出轴带动旋转;工作底板,与传动轴连接,靠近头端;第二风扇,设于传动轴上,靠近工作底板。其中,靠近电机的尾端的位置,机壳设有进风口;靠近第二风扇的位置,机壳设有出风口,形成自进风口进风,经由电机、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从出风口排风的散热风道。上述砂光机中形成自进风口进风,经由电机、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由出风口排风的散热风道,整个散热风道路径较短,更加顺畅。另外,传动轴与电机并排设置,也降低了机壳的高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ander, comprising: a housing; the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is provided with a head end, a tail end and an output shaft extending out of the head end; the first fan is arranged on the output shaft; the axis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output shaft and is driven by the output shaft to rotate; the working bottom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is close to the head end; the second fan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is close to the working bottom plate. Wherein,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t a position close to the tail end of the motor;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near the second fan to form a heat dissipation air duct which enters air from the air inlet and exhausts air from the air outlet through the motor, the first fan and the second fan. The air is supplied from the air inlet, and the whole heat dissipation air channel path is shorter and smoother through the heat dissipation air channel formed in the sander and exhausted from the air outlet through the motor, the first fan and the second fan. In additi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motor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so that the height of the shell is reduced, and the whole structure is more compact.)

砂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砂光机。

背景技术

砂光机主要用于对一些不平整、厚度不均匀、不符合工艺要求的材料,通过砂布、砂轮、砂纸、百洁布等物理去除的方式,使材料变得更加光滑平整、厚度均匀一致、工艺达标。

传统的砂光机由于电机高速运转的工作,导致电机发热现象严重,需要在砂光机内设置风扇,以减轻电机发热现象,降低电机温升。

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传统解决散热的做法,对于减轻电机发热现象的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解决散热的做法对于减轻电机发热现象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砂光机。

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电机,设于所述机壳内,具有相对的头端和尾端,以及伸出所述头端的输出轴;第一风扇,设于所述输出轴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且由所述输出轴带动旋转;工作底板,与所述传动轴连接,靠近所述头端;第二风扇,设于所述传动轴上,靠近所述工作底板;其中,在靠近所述尾端的位置,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在靠近所述第二风扇的位置,所述机壳设有出风口,所述机壳内形成有自所述进风口进风,经由所述电机、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从所述出风口排风的散热风道。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砂光机形成有自进风口进风,经由电机、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由出风口排风的散热风道。第一风扇对气流起到了导流作用,将大部分气流的流动路径控制,再传送到第二风扇,加快气流的流动性,从出风口排出,整个散热风道路径较短,更加顺畅。另外,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平行设置,也降低了机壳的高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电机的壳体上设有进风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上还设有第一带轮,所述传动轴上还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扇包括第一骨架本体,所述第一骨架本体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带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通孔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骨架本体与所述第一带轮在轴向上的相对移动,所述第一骨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输出轴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轮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输出轴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骨架本体还设有第一嵌合孔,所述第一带轮设有与所述第一嵌合孔相配合的第一嵌合部以传递扭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扇包括第二骨架本体,所述第二带轮设于所述第二骨架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的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表面均设有多个齿楞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骨架本体还设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靠近所述第二带轮,且所述第一扇叶靠近所述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光机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风扇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传动轴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风扇设有与所述第二嵌合部相配合的第二嵌合孔以传递扭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传动轴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光机还包括连接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工作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连接件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平衡块,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平衡块连接至所述工作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嵌合孔通过花键套与所述平衡块连接,所述第三嵌合孔与所述平衡块连接的表面具有多个齿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为离心风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砂光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砂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风扇和第一带轮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风扇和第二固定件的***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砂光机 110、机壳 112、进风口

114、出风口 120、集尘装置 130、电池包

140、握持部 150、传动轴 152、锁紧块

154、连接杆 156、平衡块 160、工作底板

170、电机 172、电机芯 174、输出轴

176、进风孔 180、第一风扇 182、第一骨架本体

184、扇叶 186、第一固定件 188、第一嵌合孔

1801、第一带轮 1802、第一嵌合部 1803、通孔

1804、第一连接孔 1805、齿楞结构 190、第二风扇

192、第二骨架本体 194、第一扇叶 196、第二扇叶

198、第二带轮 1981、第二嵌合孔 1982、第二固定件

1983、第二嵌合部 1984、第二连接孔 158、第三连接孔

1985、第三嵌合孔 159、花键套

A、头端 B、尾端 H、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等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更清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光机100,包括:机壳110;电机170,设于机壳110内,具有相对的头端A和尾端B,以及伸出头端A的输出轴174;第一风扇180,设于电机170的输出轴174上;传动轴150,传动轴150的轴线与与电机170的输出轴174的轴线平行设置;工作底板160,与传动轴150连接,靠近电机170的头端A;第二风扇190,设于传动轴150上,靠近工作底板160。其中,在靠近电机170的尾端B的位置,机壳110设有进风口112;在靠近第二风扇190的位置,机壳110设有出风口114,机壳110内形成有自进风口112进风,经由电机170、第一风扇180、第二风扇190,从出风口114排风的散热风道。

具体地,参考图1的放置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下”、“水平”、“竖直”等均是以图1所示的放置方式进行描述的,当砂光机100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砂光机100各结构之间的实质关系并未发生改变。图1所示的位置也是砂光机100正常工作时的姿态,即在竖直方向上,工作底板160位于砂光机100的底部,以便可以握持机壳110并利用工作底板160对工件进行打磨。

整体来看,机壳110内的一侧为电机170,电机170的自身结构高处设为尾端B,电机170的自身结构低处设为头端A。在靠近尾端B的位置,机壳110上设有进风口112,在靠近头端A的下方设有第一风扇180,第一风扇180设于电机170的输出轴174上。传动轴150并排设置在电机170的一侧,即传动轴150和输出轴174的轴线平行,相对于传统的电机与传动轴竖直放置方式,减少了机壳110的高度H,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在传动轴150上设有第二风扇190。在水平方向上,第二风扇190与第一风扇180之间不发生干涉。在靠近第二风扇190的位置,机壳110上设有出风口114。工作底板160偏心设置于传动轴150的下方,在工作底板160上还设有平衡块156,用于保证工作底板160在工作时的平稳状态。通过电机170的输出轴174与传动轴150的连接,由传动轴150驱动工作底板160运动,从而进行砂光机100的工作。另外,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可以是面积较大的孔隙,也可以是多个面积较小的孔隙,对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的外在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进风、排风的目的即可。同时,图1所示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的位置仅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式,还可以在其他位置设置,如在机壳110靠近第二风扇190的位置的四周均设有出风口114。

从上述对砂光机100整体结构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自进风口112、电机170、第一风扇180、第二风扇190、出风口114形成了顺畅的散热风道,从进风口112吸入气流,经过电机170,带走大量的热,为电机170降温散热,第一风扇180对气流起到了导流作用,将大部分气流的流动路径进行控制,再传送到第二风扇190,经由出风口114排出,加快气流的流动性。整个散热风道路径较短,流动性大,散热效率高。本实施例中,散热风道可以理解为,包括流经电机170的壳体内部的气流,以及流经电机170的壳体外部的气流,当然,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择一存在。另外,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50并排设置在电机170的一侧,整体结构上更加紧凑,降低了机壳110的高度H,使得机壳110更靠近握持部140的下方,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砂光机100还包括连接于主体的电池包130,为砂光机100的工作供电。主体上还设有握持部140,握持部140与安装电池包130的壳体连接,结构更加紧凑,握持部140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底板160包括圆砂底板和板砂底板,圆砂底板和板砂底板择一地安装于机壳110的一端。当工作底板160为圆砂底板时,进行公转加自转的规则轨道运动,适用于磨削较大量的材料。当工作底板160为板砂底板时,进行公转的规则轨道运动,适用于磨削较小量的材料,例如用于精细加工或精加工。根据粗磨和细磨两种工况,进行工作底板160类型的选择。

上述砂光机100中形成有自进风口112进风,经由电机170、第一风扇180、第二风扇190,由出风口114排风的散热风道。第一风扇180对气流起到了导流作用,将大部分气流的流动路径控制,再传送到第二风扇190,加快气流的流动性,从出风口114排出,整个散热风道路径较短,更加顺畅。另外,传动轴150与电机170并排设置,也降低了机壳110的高度H,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在靠近机壳110上的进风口112的位置,电机170的壳体上设有进风孔176。具体地,进风孔176设置在电机170的尾端B,且进风孔176的数量和形状不受限制。在保证壳体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多个进风孔176,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电机170的发热源是电机芯172,在壳体的顶壁和侧壁上均设有多个进风孔176,能够使更多的气流能够流经电机170的壳体内部,为电机芯172降温散热。当然,从进风口112吸入的气流还会流经电机170的壳体外部,提高散热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轴174上还设有第一带轮1801,传动轴150上还设有第二带轮198,第二带轮198与第一带轮1801通过皮带传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带轮1801可以设于第一风扇180的上方,也可以设于第一风扇180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带轮1801设于第一风扇180的下方,第二风扇190包括第二骨架本体192,第二骨架本体192设有第二带轮198,第二带轮198与第一带轮1801通过皮带传动。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带轮1801设于第一风扇180的下方,保证第一风扇180的多个扇叶184和第一带轮1801不发生干涉。第一带轮1801在第一风扇180上的投影轮廓尺寸小于第一风扇180的轮廓尺寸,以使第一风扇180产生更大的吸风力和排风力。第二带轮198与第二骨架本体192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其他固定关系。第一带轮1801和第二带轮198的外圆径向尺寸,根据实际所需的传动比进行确定,传动比越大,第一带轮1801和第二带轮198的外圆径向尺寸相差越大。第一带轮1801由电机170的输出轴174带动,作为皮带传动中的主动轮,一般外圆径向尺寸较小,第二带轮198由皮带传动而转动,作为皮带传动中的从动轮,一般外圆径向尺寸较大,即实现较大的传动比,由第一带轮1801的高速转动,达到第二带轮198的低速转动的目的。

另外,在机壳110的高度H上,第一带轮1801和第二带轮198的高度基本是一致的,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和平稳性。当然,在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齿轮传动,但齿轮传动容易造成轮齿发生疲劳断裂等现象,需要更换新的齿轮,操作麻烦,成本也更高,并且齿轮啮合产生的热量也更多,带来不必要的热源。相比较而言,皮带传动时,只需要更换皮带,价格低,操作也方便,产生热量少,对工作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小。

进一步地,第一风扇180包括第一骨架本体182,第一骨架本体182设有第一固定件186,第一带轮1801设有与第一固定件186配合的通孔1803,第一固定件186与通孔1803配合以限制第一骨架本体182与第一带轮1801在轴向上的相对移动,第一骨架本体182通过第一带轮1801与输出轴174配合。第一带轮1801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804,第一连接孔1804与输出轴174配合。具体地,第一风扇180包括第一骨架本体182和多个扇叶184,在第一骨架本体182上设有第一嵌合孔188,该第一嵌合孔188的轴线与第一风扇180的轴线重合,该第一嵌合孔188的横截面形状的轮廓呈整齐的凹凸状,本实施例中,均匀地设有4个凹部和4个凸部,依次交叉排列形成首尾相接的形状,这样凹凸配合也能够防止出现打滑现象。在第一骨架本体182上还均匀地设有4个第一固定件186,该4个第一固定件186属于热熔固定性质,即完成配合后,可将其多出来的部分加热熔掉,形成较大的热熔部,保证配合的可靠性,对第一风扇180和第一带轮1801的轴向配合起到了固定作用。

相对应地,第一带轮1801沿轴线方向还设有与第一嵌合孔188相匹配的第一嵌合部1802,以传递扭矩。该第一嵌合部1802沿的轴线方向设有第一连接孔1804,第一连接孔1804与输出轴174过盈配合,实现输出轴174能够带动第一带轮1801转动的目的,也就是对第一风扇180和第一带轮1801的径向配合起到了固定作用。第一带轮1801还设有与第一固定件186相匹配的通孔1803,通孔1803的数量和第一固定件186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通孔1803的数量是4个。安装完成后,第一嵌合部1802与第一嵌合孔188配合,第一固定件186与通孔1803配合,第一连接孔1804与输出轴174配合。上述做法能够实现的效果是:电机170的输出轴174转动,带动第一带轮1801转动,第一带轮1801带动第一风扇180转动,同时,第一带轮1801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二带轮198转动,第二带轮198转动,带动整个第二风扇190转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第一带轮1801和第二带轮198的与皮带相配合的表面均设有多个齿楞结构1805。与皮带相配合的表面,也就是承载皮带的表面,在第一带轮1801和第二带轮198的与皮带相配合的表面均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齿楞结构1805,该齿楞结构1805类似于轮齿,但齿顶高和齿根高较小。皮带在与多个齿楞结构1805接触时,摩擦力较大,能够保证皮带传送的准确性,保证传动比,防止皮带在传送时发生打滑现象。

进一步地,第二骨架本体192还设有第一扇叶194,第一扇叶194靠近第二带轮198,且第一扇叶194靠近出风口114。第二骨架本体192与第一扇叶194也是一体形成,第一扇叶194设为多个。为了防止第二带轮198和第一扇叶194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发生干涉,同时也为了使第二风扇190获得较大的吸风力和排风力,第一扇叶194的最高处低于第二带轮198的最低处。第一扇叶194靠近出风口114,便于将从第一风扇180流动来的气流更快地排出机壳110,加快气流的流动性,提高散热速度。

进一步地,第二骨架本体192还设有第二扇叶196,第二扇叶196靠近第一扇叶194,第二扇叶196和第一扇叶194的吸风方向相反。第二扇叶196和第一扇叶194均设有多个扇叶,第二扇叶196和第一扇叶194的多个扇叶绕第二风扇190的轴线排列但旋向相反,且在靠近第二扇叶196的位置,砂光机100还设有集尘装置120。

具体地,第二骨架本体192与第二扇叶196也是一体形成,第二扇叶196的数量设为多个。整体来看,第二风扇190包括与第二骨架本体192一体形成的第二带轮198、第一扇叶194和第二扇叶196,同时,第二带轮198、第一扇叶194和第二扇叶196的排列顺序亦是如此。第一扇叶194和第二扇叶196设置于骨架本体192的上下两侧,且第一扇叶194与第二扇叶196在竖直方向不发生交叉。在靠近第二扇叶196的位置,砂光机100上设有集尘装置120,用于将第二扇叶196从工作底板160吸收的杂尘颗粒等收集。第一扇叶194吸入从第一风扇180流动来的气流,从出风口114排出,而第二风扇190是从工作底板160吸入杂尘颗粒等排向集尘装置120。可知,第一扇叶194和第二扇叶196的吸风方向是相反的,因此,第二扇叶196和第一扇叶194的多个扇叶绕第二风扇190的轴线的排列,但是旋向相反,即在第二风扇190绕轴线旋转时,第二扇叶196和第一扇叶194的旋转方向相同,但由于多个扇叶的旋向相反,吸风方向也是相反的。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扇叶194的多个扇叶的旋转排列方式是左旋,第二扇叶196的多个扇叶的旋转排列方式是右旋。换种角度讲,第一扇叶194和第二扇叶196在第二骨架本体192两侧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参考图4,第一扇叶194偏于左侧,第二扇叶196偏于右侧。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多个扇叶的数量,包括仅存在一个扇叶的极限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带轮1801和第一风扇180的上下位置关系,以及第二带轮198与第一扇叶194、第二扇叶196的上下关系是可选择的,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各结构之间互相不受干涉即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带轮1801位于第一风扇180的下方,第二带轮198位于第一扇叶194的上方,第一扇叶194位于第二扇叶196的上方,由于第一带轮1801和第二带轮198的高度基本一致,因此这种结构布局下,第二风扇190的高度H2大于第一风扇180的高度H1,即第二风扇190相比于第一风扇180更靠近工作底板160,这样第二风扇190相比较远离握持部140,在作业人员操作时,不易被热气流伤到手,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砂光机10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1982,第二固定件1982与第二风扇190连接,第二固定件1982还与传动轴150配合。第二固定件1982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孔1984,第二连接孔1984与传动轴150配合。具体地,第二风扇190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嵌合孔1981,第二固定件1982设有与第二嵌合孔1981相配合的第二嵌合部1983,以传递扭矩。为了防止第二固定件1982和第二风扇190在同步转动时发生打滑现象,第二嵌合孔1981和第二嵌合部1983存在部分地凹凸配合。第二嵌合部1983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连接孔1984,第二连接孔1984与传动轴150过盈配合,保证传动的可靠性,防止出现打滑现象。通常,第二固定件1982与第二风扇190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件,防止第二固定件1982与第二风扇190的连接关系不紧密,在工作时发生失效现象。

进一步地,参考图2,砂光机100还包括连接件,设于机壳110内,连接件与传动轴150配合,传动轴150通过连接件连接至工作底板160。传动轴150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三连接孔158,第三连接孔158与连接件配合。连接件通过平衡块156连接至工作底板160。具体地,传动轴150由锁紧块152、轴承等支撑固定,防止传动轴150发生移位。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表现形式为连接杆154,该连接杆154的一端径向尺寸呈阶梯状,径向尺寸较大处,卡于传动轴150的上方,连接杆154与第三连接孔158过盈配合,保证传动的可靠性。传动轴150的作用之一是用于限制连接杆154的运动。连接杆154的另一端与平衡块156螺纹连接,保证工作底板160的连接稳定性。参考图5,第二固定件1982还具有第三嵌合孔1985,通过花键套159与平衡块156连接,第三嵌合孔1985与平衡块156连接的表面具有多个齿楞。平衡块156与工作底板160连接,以驱动工作底板160。第三嵌合孔1985上设有多个齿楞,与花键套159紧密连接,防止第三嵌合孔与花键套159之间出现打滑现象,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同时,连接杆154的轴线与工作底板160的轴线不重合,即工作底板160偏心设置。平衡块156能够防止工作底板160在工作时发生抖动,保证工作状态的平稳性。上述做法能够实现的效果是:第二风扇190带动第二固定件1982转动,第二固定件1982带动花键套159转动,花键套159通过平衡块156带动工作底板160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风扇180和第二风扇190均为离心风扇。第一风扇180和第二风扇190的工作方式均是轴向吸风、径向排风。第一风扇180的多个扇叶182、第二风扇190的多个第一扇叶194和多个第二扇叶196均是沿竖直方向均匀地排列。对于第一风扇180来说,气流通过进风口112经由电,170的内部和外部,带走大量的热,给电机170降温散热,且由于第一风扇180的轴向吸风、径向排风的特性,使气流的流动路径更加顺畅,起到了导流作用。对于第二风扇190来说,从第一风扇180流出的气流被第二风扇190的第一扇叶194轴向吸入后,径向排出,并经由出风口114排出机壳110,形成进风口112-电机-第一风扇180-第二风扇190-出风口114的散热风道,由于电机170与传动轴150并排设置,使得散热风道较短,散热速度较快,给电机170降温散热的效果好。

整体而言,传动轴150与电机170的并排设置,减少了机壳110的整体高度H,结构更加紧凑。第一风扇180和第二风扇190加强了散热速度,由进风口112、电机170、第一风扇180、第二风扇190、出风口114形成的散热风道,整个散热风道路径较短,流动性大,散热效率高。电机170的输出轴174转动,带动第一带轮1801转动,第一带轮1801带动第一风扇180转动,同时,第一带轮1801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二带轮198转动,第二带轮198带动第二风扇190转动,第二风扇190带动第二固定件1982转动,第二固定件1982带动花键套159转动,花键套159通过平衡块156带动工作底板160运动。上述整个传动过程结构上非常紧凑,可靠性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金属标牌用抛光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