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训练器械

文档序号:1451845 发布日期:2020-02-21 浏览:4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振动训练器械 (Vibration training apparatus ) 是由 G·克拉吾特 于 2019-02-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振动训练器械(1),具有:至少一个下板或下壳体部件(5),至少一个设置在下板或下壳体部件上的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其具有基本上平坦的顶侧(12),其中上方板或上壳体部件(10)这样构成,振动训练器械的用户将脚或者其它身体部位搁置在上述顶侧上,驱动机构(8),其设置在至少一个下板或下壳体部件和至少一个上板或上壳体部件之间,其中驱动机构使上板或上壳体部件这样置身于振荡之中,即上板或上壳体部件相对于下板或下壳体部件运动,其中:在上板或上壳体部件上设置把手(20),如果上板或上壳体部件置身于振荡之中,则这些把手由振动训练器械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A vibration training apparatus (1) having: at least one lower plate or lower housing part (5), at least one upper plate or upper housing part (10) arranged on the lower plate or lower housing part, which has a substantially flat top side (12), wherein the upper plate or upper housing part (10) is designed in such a way that a user of the vibration training device rests his feet or other body parts on the top side, a drive mechanism (8) arranged between the at least one lower plate or lower housing part and the at least one upper plate or upper housing part, wherein the drive mechanism sets the upper plate or upper housing part in oscillation in such a way that the upper plate or upper housing part is moved relative to the lower plate or lower housing part, wherein: handles (20) are provided on the upper plate or upper housing part, which are gripped by the user of the vibration training apparatus for training purposes if the upper plate or upper housing part is placed in oscillation.)

振动训练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方案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振动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振动训练器械用于训练和健身以及卫生领域,例如物理疗法、全身锻炼或某些肌肉或身体区域的针对性治疗。这种振动训练器械由于其基本形状也典型地称之为振动台或振动板。这些器械通常由至少一个固定的下板或下壳体部件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其上面的上板或上壳体部件构成。在此借助合适的驱动机构,使该上板或上壳体部件置身于振动状运动中,尤其置身于振动之中。该上板或上壳体部件具有基本上平坦的顶侧,其构成踏板面,训练器械的用户将其脚部放置在此踏板面上。因此将上板或上壳体部件的振动传递到用户的整个身体上。在典型的振动训练器械中,上板或上壳体部件例如以5至21Hz的频率进行振动。

在这些训练器械中,借助合适的控制装置能够调节和改变上板相对于下板的振动的强度或运动模式。此外能够将不同的训练程序存储在此器械中,这些训练程序包括器械上板的不同运动模式。借助这些训练程序或通过手动调节运动方向和强度,训练器械的用户尤其能够在选择其在运动着的顶侧上的位置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操控并相应地训练不同的身体部位。已知的振动训练器械例如包括模拟步行、慢跑或跑步的运动模式的训练程序,或者包括适合于训练这些运动类型的训练程序。

这些振动训练器械通常这样设置,即用户将脚放置在上板的顶侧上,并且将其它身体部位支撑在此顶侧上。因此,用户也能够坐在该顶侧上或以俯卧撑的方式将他的手臂或手支撑在该顶侧,此时他跪在设备前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板的振动尤其对手臂和肩膀肌肉进行训练。

在俯卧撑式训练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将手掌放在上板的上边缘上,使他的手平放在上板的顶侧上或者握住上板的外边缘。因此,用户在此能够占据的全部位置是受限的。以类似的方式,训练选项也是受限的,即通过这种训练,只能到达身体或肌肉的某些部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经改善的振动训练器械,其提供超出已知振动训练器械的可行性的、新的和不同的训练选项。尤其应该创造振动训练器械,其在躺卧或半躺训练的情况下提供新的或改进的锻炼选项,其中用户例如以俯卧撑的方式用他的手或手臂支撑在训练器械的振动顶侧上。

根据本发明,此目的通过具有振动训练器械实现,其具有至少一个下板或下壳体部件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它上面的上板或上壳体部件,其中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借助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下板或下壳体部件以振荡或振动的方式运动。并且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上板或上壳体部件这样设置,即所述把手设置在此上板或上壳体部件中,使得这些把手能够由训练器械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

借助设置在训练器械的顶侧上的把手,为用户创造了新的训练选项,其方式是:例如在根据俯卧撑的方式躺在或半躺训练时不再仅用手平放在该器械的顶侧上。更多的是,用户能够抓握设置在顶侧上的把手,这需要其它手部位置并因此需要其它肌肉操作,因此能够以这种方式训练其它肌肉部分和身体部位。此外对用户来说更舒适或更悠闲的方式是,抓握并且保持住本发明所述的把手,而不是把手平放在训练器械的顶侧上或在其上方边缘包围着它。此外,用户可以通过抓握或释放把手一次然后将他的手直接放在器械顶侧,来可变地改变他在训练期间的锻炼位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把手以不同的位置设置或固定在训练器械的顶侧上。以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训练方案的数量。因此多个把手能够同时设置在训练器械上,因此用户能够在其训练期间通过从一个把手转换到另一个把手来改变其手部位置,并因此改变通过训练控制的肌肉或身体部位。

在示例性的、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的实施例中,这些把手能够在训练器械的顶侧上装在凹槽中,其中多个凹槽这样设置,即这些把手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和方位装入并尤其***在凹槽中。在此尤其地,如果没有把手装入相关的凹槽中,则这些凹槽(其碪由洞口或孔构成)能够通过闭锁装置、尤其盖子封闭。因此,在训练器械的顶侧的未被把手占据的位置上构成了基本上平坦的闭锁的表面。以这种方式,一方面避免污物进入其它敞开的凹槽,另一方面避免用户悬挂在其它敞开的凹槽中和/或在此受伤。

在此实施例的其它改进方案中,闭锁装置(例如盖子)与弹簧装置耦合且这样构成,即如果没有把手***凹槽中,则它们借助由弹簧装置引起的弹性预应力或弹力压入闭锁装置封闭该的位置中。如果将把手装入各相关的凹槽中,闭锁装置在此能够通过把手克服由弹簧装置产生的弹性预应力打开,也就是说,从封闭凹槽的位置中压出来。

在本发明保护范围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这样设置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上,即,这些把手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尤其它的顶侧和/或它的侧面部件上。其中所述把手能够移动到第一位置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这些把手能够由振动训练器械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其中如果所述把手未由振动训练器械的用户用于训练目,则这些把手能够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这些把手被摆放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上以达到存放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所述把手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上,并且这些把手能够在上板或上壳体部件的顶侧和/或侧面部件上翻入和翻出或者推入和推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优点由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得出。

图1在从斜前上方的透视图中示出了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振动训练器械的实施例。

图2在图1的左上方侧视图中示出了图1的振动训练器械。

图3在上方俯视图中示出了图1的振动训练器械,其具有把手的第一结构。

图4在上方俯视图中示出了图1的振动训练器械,其具有把手的另一结构。

图5在上方俯视图中示出了图1的振动训练器械,其中只在右侧上设置有把手。

图6示出了根据图5的俯视图,但其中省略了振动训练器械的顶侧的遮盖物。

图7示出了图6的扩大的截面。

图8在上方俯视图中示出了在闭合位置中图1的振动训练器械的闭锁装置。

图9在下方俯视图中示出了在闭合位置中图1的振动训练器械的闭锁装置。

图10在侧面的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振动训练器械的把手。

图11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图10的把手。

图12在从下方的透视图中示出了图10的把手。

图13在从斜前上方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振动训练器械的实施例。

图14在从前上方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振动训练器械。

图15a在上方俯视图中示出了图13和14的振动训练器械。

图15b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图13和14的振动训练器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在不同视图中示出了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振动训练器械1。如图1和2所示,此训练器械由下壳体部件5和与之分开的上壳体部件10构成。下壳体部件5通常搁置在地板上,上壳体部件10相对于下壳体部件5是可移动的。在此,上壳体部件10在此器械的内部支撑在下壳体部件5上。上壳体部件10在此能够在其外边缘从外面接合到下壳体部件5上。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壳体部件10以较小的间隙设置在下壳体部件5上,也就是说,在上壳体部件10和下壳体部件5之间留有相对较小的空隙7。该空隙7优选当然必须如此之大,以使得上壳体部件10能够相对于下壳体部件5移动,且这两个壳体部件5、10不会相互碰撞。

在另一个此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这两个壳体部件5、10分别以平板的形式构成,其中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距或间隙7则通常明显大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

如图2示意性所示,在下壳体部件5和上壳体部件10之间设置有驱动或振动机构8,其将这两个壳体部件5和10相互耦合起来。该驱动或振动机构8包括至少一个马达并因此能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即,它使上壳体部件10相对于下壳体部件5移动并且使该上壳体部件10在此尤其置身于振动或振荡之中。驱动机构8优选地设计成允许上壳体部件10在所有自由度上移动。上壳体部件10因此能够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因此平行于或垂直于图2的图面)上和/或在垂直的方向(因此平行于图2的图面)上和/或在水平和/或垂直方向的组合方向上运动。因此,上壳体部件10也能够执行翻转或摆动运动,其方式是:围绕着位于图2图面中的轴线摆动,或者围绕着垂直图2图面的轴线摆动。所有这些运动都只有(相对)较小的幅度,因此上壳体部件10的总运动被训练器械的用户基本上感知为小的振动或振荡。应理解,上壳体部件10的运动不允许强烈的使得站立在该训练器械上的用户从该训练器械上跌落。在典型的应用情况中,上壳体部分10在其左边缘和右边缘(见图2)的水平和/或垂直运动的最大幅度能够例如在15mm的范围内。

此外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能够设置一个或多个把手20,这些把手由振动训练器械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尤其地,当上壳体部件10以振动或振荡的形式运动时,用户抓住这些把手20。

这些把手20尤其能够设置在上壳体部件10的不同位置上,因此用户能够抓住这些不同位置中把手20,以便能够执行不同的锻炼或训练。因此,该器械用户能够进行锻炼,其中他在训练器械前方以俯卧撑的方式躺在或跪在地板上并且用他的手支撑在把手20上。由于这些把手20的可能的不同位置,用户必须采取相应不同的姿态,从而最终到达用户的不同身体和/或肌肉部分,并因此在上壳体部件10运动时对这些身体和/或肌肉部分进行训练。

在其它锻炼方案中例如还可想到的是,用户坐在上壳体部件10的顶侧或踏板面12上,并且在相应设置这些把手20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保持在这些把手20上。在另一备选的锻炼形式中,如同在常规的振动训练器械中一样,用户将脚放在顶侧或踏板面12上,其中在相应设置这些把手20中的一个或多个时,用户通过将一只脚推到把手20下方,使其脚固定在把手20上。此外还可考虑这样的锻炼,即用户以弯腰或下蹲的姿势处于训练器械的踏板面12上,并且再次通过相应设置这些把手20中的一个或多个时,抓握这些把手20或者固定在它们上面。同样还能够想到用户的其它替代位置,以及具有相应不同锻炼方案和效果的抓握把手20的不同选择。

如同已经提到的一样,用户能够在训练器械1的踏板面12上采取不同的位置,其中在上壳体部件10进行振荡运动时模拟或训练对应于步行、慢跑或跑步的运动进程。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在踏板面12上示出的指示“跑步、慢跑、步行”示意性地且示例性地表示这些位置。

尤其从图3和图4可看到的一样,在振动训练器械的实施例中,能够将6个把手20设置在训练器械1的顶侧12上。此数量仅仅是示例性的,即能够设置任何其他合适数量的把手20。

把手20在此被设置为由训练器械1上的止动装置30容置,把手20能够借助合适的固定装置装入此止动装置30中,如同下面详细描述的一样。把手20和止动装置30设置得互补,使得把手20一方面能够可释放地装入或***止动装置30中,其中在不使用时或在不同的位置时可以容易地从止动装置30取出,从而实现用户的各种训练选择。另一方面,这些把手20必须这样被止动装置30固定,使得它们能够在训练应用时被器械的用户抓握,而把手20不会从止动装置30中脱落或拔出或移入该止动装置中。因此,把手20与止动装置30的相互作用确保用户在应用训练器械时能够牢牢地抓握该把手20,其中它们必须稳固地保持在训练器械上,因此用户能够按预期、有效和安全地进行预期的锻炼。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六个把手20固定在训练器械1的顶侧或踏板面12。在此,两个外部把手20.1、20.2和20.5、20.6(也就是两个把手在左边,两个把手在右边)设置得基本上相互平行。除了这两个外部的把手20以外,另外两个把手20.3和20.4位于踏板面12的中间区域中,它们在此在训练器械中线的左边和右边相互对称地以倾斜方向设置。在此示出的把手20.1至20.6的布局只是示例性的,也就是说,可以考虑把手的其它布局和方位。

还如同在图3和图4中可看到的一样,在此实施例中,在踏板面1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在中心的踏板面20.2或20.5能够占据两个不同的位置。作为图3中所示的两个相应外把手20.1和20.2或20.5和20.6的基本上平行布局的替代方案,如图4所示,分别从两侧设置在外把手20.1或20.6与内把手20.3或20.4之间的中间的把手20.2或20.5也这样布置,即它基本上平行于在踏板面12的两侧位于最内侧的把手20.3和20.4。

为此目的,在第二中间把手20.2或20.5的范围内例如分别设置三个止动装置30.2a、30.2b、30.2c或30.5a、30.5b、30.5c,使得这些把手20.2或20.5能够借助其侧面端部(也其在图3中示出的上方端部)可选地嵌入两个止动装置30.2a、30.2b或30.5a、30.5b之一中。各自的止动装置30.2c或30.5c配属于把手20.2至20.5的下方端部(图3所示),如果把手在其上方端部从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转移到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中,则止动装置在此起摆动轴承或摆动轴线的作用,把手20.2或20.5围绕着该摆动轴承或摆动轴线摆动。

在图1中还示意性地示出了这两个可由中间把手20.2或20.5占据的备选位置。为了实现阐述目的,在此同时在其两个所述的可能的位置中示出了分别位于两侧的中间把手20.2或20.5。这同样适用于图2的视图。但在本实施例的实践过程中,这两个位置不会同时被把手20.2或20.5占据。而是替代地,提供了图3和4中所示的这些把手的位置。

此外如图1至图6所示,在训练器械12的上壳体部件10的顶侧或踏板面12之外设置有其它把手20.7、20.8。把手20.7和20.8在此尤其位于上壳体部件10的侧面区域中。把手20.7和20.8在此尤其这样设置,即它们可再次由器械的用户抓握以实现训练目的。这些把手20.7和20.8的位置因此能够在训练时实现用户的其它锻炼或其它位置。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不为实现训练目的作为训练器械的踏板面12上的把手20.1至20.6之一起作用时,把手20.7和20.8在上壳体部件10的侧面区域中的位置还可以用于存放或“停放”把手。

因此,在实践中,振动训练器械的整个供货范畴中包含特定数量的把手20。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为了训练目的而未将所有供应的把手放置在训练器械的顶侧12上并且由用户使用,否则可以将各个把手存放或暂存在把手20.7和20.8的所示侧向位置中。以这种方式例如避免了未用于训练的把手松散地靠近训练器械,从而阻碍用户进行其锻炼,或者未连接到训练器械的未使用的把手最终在某些情况下丢失。

如同上面已提到的一样,把手20嵌入互补的、合适的、设置在训练器械中的止动装置30中,其中把手20和配属于此把手的止动装置30必须这样构成,把手20为了训练目的一方面能够与训练器械固定相连,但另一方面如果该把手不用于训练目的,则能够从训练器械上取下。为此可考虑把手20的不同实施例,其具有与之互补的止动装置30。

因此,把手20或止动装置30能够具有合适的钩子,其分别嵌入各互补部件(即止动装置30或把手20)上的适当孔眼或其它孔口中。还可考虑的是,这些把手20与设置在训练器械中的止动装置30拧在一起,或拧入该止动装置中。同样在另一实施例中可考虑的是,把手20磁性地设置在训练器械的上壳体部件10上,其中把手20和止动装置30则分别包括相应共同的作用的磁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该磁性保持力必须如此之大,以使得把手20能够为了实现训练目的牢固地支承在训练器械上,其中还必须在不用于训练目的时能够使把手20简单地从训练器械上、尤其从其止动装置30上释放且取下,

在另一备选的、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止动装置30由训练器械1的上壳体部件10中的凹槽、尤其是洞口或孔32构成。把手20在此这样构成,即它们能够装入凹槽32中,即在构成为洞口或孔的情况下能够***。为此,把手20具有互补的固定装置22、24,它们嵌入凹槽30、尤其洞口或孔中。

在上壳体部件10中的洞口或孔32尤其在图6中示出,并且在图7中以扩大的局部视图示出。把手20在图6中的布局相当于图5,但其中在图6中省略了顶侧或踏板面12的图5可见的遮盖物(其例如由塑料或橡胶垫构成)。图7示出了图6的扩大的截面,其中在图7的右侧可看到两个中间的把手20.4和20.5。尤其在图5、图6和图7中,未设置把手的位置上可看到止动装置30,其形式尤其是孔或洞口32或其它类型的凹槽。

这些把手20优选构成为U形弓状把手的形式,如图10至图12所示的一样。这些把手20在其两个下方端部上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凸缘,作为与止动装置30互补的且形式为洞口或孔32的固定装置,其设置得与互补的洞口或孔32啮合。为了产生合适的保持力,把手20的圆柱形凸缘22例如额外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空隙或开缝24,从而该凸缘构成为挠性的。因此凸缘22产生了的一定的内在固有的预应力或弹力,这要求把手20整体上保持在止动装置30的孔32中。如同上面已提到的一样,该保持力必须如此之大,以致把手20在用户训练期间能够稳定且牢固地保持在凹槽32中,但另一方面还必须确保,如果不需要该把手了,则用户能够轻易地将把手20从凹槽32中释放和除去。

作为图10至图12所示的固定装置(其形式是圆柱形凸缘,必要时具有位于其中的开缝或空隙)的替代方案,还可考虑把手20的固定装置的其它实施例。因此,把手20的固定装置(例如凸缘22)以及与之互补的止动装置30(例如凹槽或孔32)在此训练器械中例如还能够具有合适的卡锁装置,其这样构成,即把手20为了实现稳固的固定能够可释放地嵌入凹槽32中(在这些附图中没有示出)。

尤其如图5至图7所示的一样,设置在训练器械的上壳体部件10中的凹槽或洞口或孔32具有闭锁装置34,如果把手20未***凹槽32中,则能够借助该闭锁装置遮盖或封闭这些把手。此外还有利的是,闭锁装置34分别与弹簧装置36耦合或这样构成,即如果把手20未***凹槽32中,则它们借助由弹簧装置36引起的弹性预应力或弹力压入闭锁装置封闭该凹槽的位置中。如果把手20例如借助其基本上呈圆柱形的凸缘22(见图10至12)装入这些凹槽或洞口或孔32中,则它们克服由弹簧装置36引起的弹力将闭锁装置34从前述封闭位置压到打开的位置中。因此,通过装入凹槽或孔32中的把手20,将闭锁装置34保持在敞开的位置中。如果再次将把手20从相关的凹槽或孔32中拉出,则产生弹力,使得闭锁装置34再次来到凹槽或孔32被封闭的位置中。应理解,闭锁装置34必须这样设定尺寸和设计,以使得它们在凹槽32的敞开位置中具有位置。

如同图6和图7所示,并且如同尤其在图8和图9的扩大视图中所示的一样,闭锁装置能够由盖子34构成,其可摆动地支承在轴线35上,该轴线支承在训练器械1的上壳体部件10上。如果该盖子34封闭相关的凹槽32,则它基本上平行于上壳体部件10的顶侧12,如图6至9所示。盖子34与同样设置在轴线35上的螺纹或螺旋弹簧36耦合,其将所述弹簧预应力或弹力施加到盖子34上。如图8和9所示,螺纹或螺旋弹簧36的第一端部37直接地支承在上壳体部件10上。螺纹或螺旋弹簧36的另一端部支承在盖子34的底侧上,并且由于由弹簧36施加的弹力从下压向盖子34。此状态尤其在图9中示出,其在从下方看的视图中示出了盖子34。在盖子34打开时,例如当把手20装入孔32中时,此时把手20从外面或上面(相对于训练器械1)压向盖子34,盖子34通过围绕着轴线35摆动,在图9的视图中朝上从图面中移出来。相反,图8在上方看的视图中示出了盖子34,但在此不可看到弹簧36的第二端部38,因为它位于盖子34下方。如果把手20装入被此盖子34遮盖的凹槽32中,则因此盖子34在图8中从图面中朝下压出,其中盖子34再次围绕着轴线35摆动。

因此如果相关凹槽32未被把手20占用,则借助所述的闭锁装置或盖子34,能够封闭训练器械1的凹槽或孔32。以这种方式创造了一种踏板面12的基本上平坦的封闭的顶侧,其在未设置把手20的区域中未被敞开的孔32断开。除了训练器械1的视觉上吸引人的外观以下,封闭的凹槽或孔32还具有的优点在于,训练器械的用户不会悬挂在敞开的孔32上并造成损害。通过封闭不需要的孔32达到的其他优点在于,没有污物能够聚集在这些孔32中。

此外,振动训练器械1还能够具有控制和显示单元40,其例如在上壳体部件10的顶侧或踏板面12的区域中设置在用户的视线范围中。该控制和显示单元40在此能够上具有形式例如为按钮或开关的控制装置42,其设置得用来接通和断开训练器械的驱动机构,和/或用来调节和控制上壳体部件的运动强度和/或运动方向和/或振荡频率。借助控制装置42还能够输入和/或唤起存储在训练器械中的多个训练程序中的一个。此外,该控制和显示单元40还能够具有显示器44,训练器械的运行状态或功能和/或所选参数和/或所选训练程序的进程显示在此显示器上。

此外,该振动训练器械能够可选地与遥控装置耦合(未在图中示出),通过它借助合适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该器械的前述控制,并且同样可选地具有显示器,训练器械的功能或所选参数和/或所选训练程序再次显示在此显示器上。

图13在从斜前上方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振动训练器械1的实施例。图14、15a和15b示出了此实施例的相应透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0这样设置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即它们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尤其它的顶侧12和/或它的侧面部件上。在此,把手20能够移动到第一位置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这些把手能够由振动训练器械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此外,如果把手20未由振动训练器械1的用户用于训练目时,则这些把手20能够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这些把手被摆放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以达到存放目的。在图13、14、15a和15b中示出了该第二位置。

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具有凹槽50,它们与所述把手20的形状具有基本互补的形状,其中所述把手20在所述第二位置安放在所述凹槽50中,在此,把手20和凹槽50优选具有互补的共同作用的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这样构成,即所述把手20这样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中,以使得这些把手能够由振动训练器械1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并且如果所述把手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中,则所述把手20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中脱出。

在此实施例的改进方案中,多个把手20并排地和多个相应的凹槽50设置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它们这样设置和构成,能够可选地同时将单个或所有把手20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中,使得用户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和/或不同的训练应用中抓住它们。

所述把手20和所述凹槽50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一个或多个把手20能够在其相应的相关凹槽50内移动或调节,使得相应的把手20在其相关凹槽50内能够为不同的训练应用占据不同的第一位置。在此,把手20和凹槽50优选具有互补的共同作用的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所述把手20这样固定在各自的第一位置中,使得这些把手能够由振动训练器械1的用户稳固地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为此必须确保,该把手在训练期间在该位置保持稳定,并且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不移动,特别是不移回到第二位置中。但所述闭锁装置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把手20能够从各第一位置中释放,以便移动到用于其它训练目的或训练位置的其它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存放位置)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0这样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以使得它们能够在上板或上壳体部件的顶侧12和/或侧面部件上推入和推出,其中把手20能够在第一翻出位置由振动训练器械1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其中如果把手20未由振动训练器械(1的用户用于训练目时,则这些把手20能够在第二翻入的位置摆放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以达到存放目的。在图13、14、15a和15b中示出了该第二翻入的位置。

这些把手20在翻出的位置中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的所述上侧12和/或所述侧面部件,这些把手20具有由用户抓握的把柄部件26,所述把柄部件则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的所述上侧12和/或所述侧面部件。

在备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这些把手20在翻出的位置中基本上水平地设置,或平行于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的所述上侧12,或与之倾斜地设置。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0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并且它们能够在上板或上壳体部件的顶侧12和/或侧面部件上推入和推出,其中把手20能够在第一推出位置由振动训练器械1的用户抓握以达到训练目的,其中当把手20未由振动训练器械1的用户用于训练目的时,这些把手20能够在第二推入的位置摆放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以达到存放目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把手20能够基本上竖直地朝所述顶侧12和/或所述侧面部件推入和推出。在备选的实施例中,这些把手20能够基本上从所述侧面部件的侧面这样推入和推出,即所述这些把手20在推出的位置中基本上水平地设置,或平行于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的所述上侧12,或与之倾斜地设置。

可以想到根据本发明的振动训练器械的其他实施例,其中实现了上述各个部件和振动训练器械的实施例的任何不同组合。例如,上述第一实施例(图1至12)的各个特征也可以在上述第二实施例(图13至15b)中提供,反之亦然。相应地,把手20例如能够可释放地设置在所述上板或上壳体部件10上,同时构造成能够翻入和翻出或者推入和推出。

2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智能按摩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