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及其铺设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460154 发布日期:2020-02-21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及其铺设施工方法 (Sidewalk and floor tile combined structure and paving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何丹 胡焰 郑鹏 吴金儒 毛垒 王凯 黄梅爱 于 2019-11-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属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骨架和砖体,所述骨架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所述下支撑部为若干长条形结构,并等距并排整齐排列;所述上支撑部为若干长条形结构,并等距并排整齐排列于下支撑部上表面,与下支撑部垂直相交;所述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砖体下表面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上支撑部一一对应。本技术方案通过骨架结构将砖体下的空间支撑起来,在砖体下方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该空间下仅仅铺设碎石层,碎石层下就是泥土层,有利于积水的渗透,内部不易积水,大多数情况下可保持路面不会积水,也符合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规划与需求。(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dewalk floor tile combination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unicipal facilities and comprises a framework and a brick body, wherein the framework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ing part and a lower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lower supporting part is of a plurality of strip-shaped structures and is regularly arranged side by side at equal intervals; the upper supporting part is of a plurality of strip-shaped structures,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supporting part at equal intervals in parallel and in order and is vertically intersected with the lower supporting part; the upper support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pporting part; the brick body lower surface is equipped with the bar recess, the bar recess is corresponding with last supporting part one-to-one. This technical scheme gets up the space support under the brick body through skeleton texture, forms a continuous space under the brick body, only lays the metalling under this space, is exactly the dirt bed under the metalling, is favorable to the infiltration of ponding, and inside is difficult for ponding, can keep the road surface can not ponding under most of the circumstances, also acco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the demand of national &#34;construction sponge city&#34;.)

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及其铺设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砖,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及其铺设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通常会在人行道上铺设地砖以及盲道砖。人行道地砖铺设施工时,先在路基上铺设碎石,然后铺设细砂或砂浆,然后在细沙或砂浆上直接铺设地砖,铺设地砖的过程中通过找平,形成平整的人行道。人们在人行道上行走,当下雨天时,雨水会从地砖之间的缝隙中渗入地下,以确保人行道上不会积水,保证行人行走时干净和舒适。

按照现有技术铺设的地砖,一般采用普通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普通地砖进行铺设,直接将地砖铺设在碎石或细沙表面,也从地砖缝隙处流入的水从泥沙中渗入地下,避免路面积水。因人行道对路面的硬度强度要求不高,未对地砖进行固定,随着天长日久,地砖下方的泥沙发生变化,或因局部沉降,地砖变得松动,这样的松动在路面干燥时不影响行走,当下雨天或邻近路边的店铺往人行道上倒水时,部分积水来不及渗透到地下,则会随着地砖被踩晃动,挤压地砖下的积水从两块地砖之间的缝隙中冒出,轻则溅到行人的鞋上,有时甚至溅到行人的衣服、裤子上,污染行人整洁的衣服。于是雨天走路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可是小心翼翼也很难避免,这给行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部分城市在施工时在地砖下铺设混凝土,再将地砖铺设到混凝土表面,以便将地砖的位置固定下来,使地砖不再发生晃动,解决了人行道地砖溅水的问题。然而,人行道上的积水却同时被混凝土层阻挡在外,难以渗入地下,这与“建设海绵城市”的新型城市建设思路不相符,同时,地砖的铺设施工过程中增加混凝土的浇注流程,需要增加施工设备和施工流程,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

为此,从地砖结构和施工方法方面入手,对人行道进行改造,成为改善人行道存在的溅水问题的一个新的方向。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154223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人行道透水地砖结构,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上表面设有若干凸台,与之相对应,在上盖下表面设有若干凹槽,通过将地砖分为上下两部分,并通过底座上凸台的结构,将上盖支撑起来,同时在支撑结构之间形成蓄水空间,又在底座上设置出水孔,形成了一个透水和蓄水的综合系统,解决了人行道地砖积水和溅水的问题。

经研究表明,地砖晃动导致积水从缝隙中喷出的主要原因是在地砖与铺设层之间形成了一个局部的空间,因该空间较小,又不具备渗水的功能,当行人踩上地砖晃动时,该空间被挤压,内部气压瞬间从两砖间的缝隙中排出,其中的积水也随该气压成喷射状排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及其铺设施工方法,从而达到既能够渗水蓄水,又能够防止溅水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包括骨架和砖体,所述骨架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所述下支撑部为若干长条形结构,并等距并排整齐排列;所述上支撑部为若干长条形结构,并等距并排整齐排列于下支撑部上表面,与下支撑部垂直相交;所述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砖体下表面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上支撑部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部下端还设有砖脚,所述砖脚采用钢筋或钢条制成,与下支撑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小于上支撑部的高度,条形凹槽的深度为上支撑部高度的1/5-1/3。

进一步地,所述砖体下表面因设置了条形凹槽而在两端形成边缘凸台,所述边缘凸台的宽度a小于两相邻上支撑部之间间距的1/2。

进一步地,所述位于下支撑部两端的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两端边缘预留一段距离,形成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宽度b小于两相邻条形凹槽之间间距的1/2。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的长度为砖体长度的倍。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为一体成型或分别加工后粘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采用混凝土材料制作。

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的铺设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路基开挖,在人行道对路基进行开挖,直到露出泥土层,对泥土层进行平整,对影响泥土层平整的石块进行搬离或机械清除;S2,铺设碎石层,碎石层主要采用级配碎石进行铺设,碎石层铺设完毕后进行碾压,通过碎石层将泥土层表面压实,同时使得碎石层表面平整;S3,铺设骨架,将骨架下方的砖脚***碎石层中,同时用橡胶锤敲紧找平,骨架铺设时,以侧面定位凸台作为定位点分别对齐;S4,铺设砖体,在骨架上铺设砖体,直接将砖体下表面的条形凹槽与骨架的上支撑部一一对应即可,砖体铺设时与骨架相互交错覆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及其铺设施工方法,通过骨架结构将砖体下的空间支撑起来,在砖体下方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该空间下仅仅铺设碎石层,铺设工序较为简单,且对基础材料的要求不高,碎石层下就是泥土层,有利于积水的渗透,内部不易积水,大多数情况下可保持路面不会积水,也符合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规划与需求。骨架结构与碎石层表面的支撑面小,容易实现找平,且不容易发生晃动,同时砖体与骨架连接面为扣合结构,容易定位,不易发生移位;砖体下方由骨架支撑起来的空间通过砖体之间的缝隙实现与外界气压平衡,即使在内部存在积水的情况下地砖发生晃动,也不会形成局部空间,也不会因为地砖晃动而将内部积水从砖体之间的缝隙中挤压喷射而出。

本技术方案的使用,符合城市建设的排水需求,解决了地砖缝隙溅水的问题,结构简单,施工步骤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骨架的侧面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与碎石层、泥土层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铺设时的横向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铺设时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中:1-泥土层,2碎石层,3骨架,301-上支撑部,302-下支撑部,303-砖脚,304-定位凸台,4-砖体,401-条形凹槽,402-边缘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包括骨架3和砖体4,所述骨架3包括上支撑部301、下支撑部302,所述下支撑部302为若干长条形结构,并等距并排整齐排列;所述上支撑部301为若干长条形结构,并等距并排整齐排列于下支撑部302上表面,与下支撑部302垂直相交;所述上支撑部301与下支撑部302固定连接;所述砖体4下表面设有条形凹槽401,所述条形凹槽401与上支撑部301一一对应。

所述下支撑部302下端还设有砖脚303,所述砖脚303采用钢筋或钢条制成,与下支撑部302一体成型。

所述条形凹槽401的深度小于上支撑部301的高度,条形凹槽401的深度为上支撑部301高度的1/5-1/3。此处条形凹槽401的深度在保证定位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尽可能地保证砖体4下方的空间足够大。

所述砖体4下表面因设置了条形凹槽401而在两端形成边缘凸台402,所述边缘凸台402的宽度a小于两相邻上支撑部301之间间距的1/2。当两砖体4相邻时,确保两相邻的边缘凸台402并列在一起后也能够嵌入到两上支撑部301之间的空间中。

所述位于下支撑部302两端的上支撑部301与下支撑部302两端边缘预留一段距离,形成定位凸台304,所述定位凸台304的宽度b小于两相邻条形凹槽401之间间距的1/2。当两骨架3相邻时,确保两相邻的上支撑部301能够分别嵌入到同一块砖体4的两相邻条形凹槽401中。

所述骨架3的长度为砖体4长度的2倍,以便砖体4在骨架3上交错安装。

所述上支撑部301与下支撑部302为一体成型或分别加工后粘接固定。

所述下支撑部302数量较少,只需能够将上支撑部301撑起并保证强度即可,一般为3条较好,这也使下支撑部302与碎石层2之间的找平更加容易;而为保证砖体4与骨架3安装后贴合良好并保持平衡、稳固,尽量不发生晃动和摩擦,应使条形凹槽401与上支撑部301尽量准确地配合。

所述骨架3要采用混凝土材料制作,以保证骨架3的支撑强度,不易断裂和腐蚀,保证骨架3稳定、完整。若砖体4发生碎裂、磨损等需要更换,只需直接更换损坏的砖体4即可,维护保养十分简单便捷。

如图4所示,一种人行道地砖组合结构的铺设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路基开挖,在人行道对路基进行开挖,直到露出泥土层,对泥土层进行平整,对影响泥土层平整的石块进行搬离或机械清除;S2,铺设碎石层,碎石层主要采用级配碎石进行铺设,碎石层铺设完毕后进行碾压,通过碎石层将泥土层表面压实,同时使得碎石层表面平整;S3,铺设骨架3,将骨架3下方的砖脚303***碎石层中,因碎石层孔隙较多,砖脚303通过孔隙插如碎石层比较容易,同时用橡胶锤敲紧找平,骨架3铺设时,以侧面定位凸台304作为定位点分别对齐;S4,铺设砖体4,在骨架3上铺设砖体4,直接将砖体4下表面的条形凹槽401与骨架3的上支撑部301一一对应即可,砖体4铺设时与骨架3相互交错覆盖,横向和平面布局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实施例

如图4所示,铺设该地砖时,包括如下步骤:

S1,路基开挖,在人行道对路基进行开挖,直到露出泥土层1,对泥土层1进行平整,对影响泥土层1平整的石块进行搬离或机械清除;

S2,铺设碎石层2,碎石层2主要采用级配碎石进行铺设,碎石层2铺设完毕后进行碾压,通过碎石层2将泥土层表面压实,同时使得碎石层2表面平整;

S3,铺设骨架3,将骨架3下方的砖脚303***碎石层2中,因碎石层2孔隙较多,砖脚303通过孔隙插如碎石层2比较容易,同时用橡胶锤敲紧找平,骨架3铺设时,以侧面定位凸台304作为定位点分别对齐;

S4,铺设砖体4,在骨架3上铺设砖体4,直接将砖体4下表面的条形凹槽401与骨架3的上支撑部301一一对应即可,砖体4铺设时与骨架3相互交错覆盖。横向和平面布局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下雨天,雨水落到人行道上,从砖体4之间的缝隙处渗入砖体4下方,水流经砖体4下方的骨架3,直接进入碎石层2,经过碎石层2进入泥土层1,被泥土层1吸收。泥土层1无法及时吸收的水,在泥土层表面以上的碎石层2的空隙中,以及砖体4下方由骨架3支撑起来的空间中,可以储存大量的水,难以在砖体4上方形成积水,只要不遇到多年一遇的大雨,均可以满足大部分情况下的路面排水需求。

同时,当行人在砖体4表面行走时,即使砖体4下有部分积水,即使地砖相对于碎石层2存在一定的晃动,因骨架3的下支撑部302与碎石层2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而碎石层2到砖体4下表面的空间较大,而且是成片的空间,而非局部的空间,很难形成局部气压将内部积水从砖体4边缘缝隙处喷出,飞溅到行人鞋面或衣裤表面。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各级交通荷载的石板砌块铺装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