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文档序号:1510601 发布日期:2020-02-07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连接器 (Connector with a locking member ) 是由 龟村诚人 于 2018-06-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连接器(1),具备:第1壳体(10),其具有第1锁定部(17);第2壳体(50),其具有与第1锁定部(17)卡止的第2锁定部(52),能够与第1壳体(10)嵌合;以及CPA闩锁(30),其相对于第1锁定部(17)能够相对移动,CPA闩锁(30)能够在解除位置、保证嵌合位置以及动作停止位置之间移动,在解除位置上,CPA闩锁(30)能够将第1锁定部(17)和第2锁定部(52)的卡止状态解除,在保证嵌合位置上,CPA闩锁(30)通过从解除位置跨越第1锁定部(17)和第2锁定部(52)的卡止部(70),从而保证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嵌合状态,在动作停止位置上,CPA闩锁(30)通过在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脱离中途卡止于第2锁定部(52),从而使脱离动作停止。(A connector (1) is provided with: a 1 st housing (10) having a 1 st locking portion (17); a 2 nd housing (50) having a 2 nd locking part (52) locked with the 1 st locking part (17) and capable of being fitted with the 1 st housing (10); and a CPA latch (30) which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1 st locking portion (17), wherein the CPA latch (30) is movable between a release position at which the CPA latch (30) can release the locked state of the 1 st locking portion (17) and the 2 nd locking portion (52), a fitting securing position at which the CPA latch (30) can secure the locked state of the 1 st housing (10) and the 2 nd housing (50) by crossing over the locking portion (70) of the 1 st locking portion (17) and the 2 nd locking portion (52) from the release position, and an operation stop position at which the CPA latch (30) stops the disengagement operation by locking the 2 nd locking portion (52) in the middle of disengagement of the 1 st housing (10) and the 2 nd housing (50).)

连接器

技术领域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连接器的一例,已知日本特表2012-511805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组合体。该连接器组合体由如下构成:具有柔性闩锁的插头外侧壳体;与插头外侧壳体能滑动地连接的浮动闩锁;以及与插头外侧壳体嵌合的插座外侧壳体。浮动闩锁形成大致长方形,且内部被切口成大致长方形。在浮动闩锁的后方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锁定突出部。

在柔性闩锁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锁定爪部。通过浮动闩锁的锁定突出部抵接于柔性闩锁的锁定爪部,从而浮动闩锁卡止于柔性闩锁。另外,在插座外侧壳体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通过该突起抵接于浮动闩锁的前方的内部壁,从而插座外侧壳体卡止于浮动闩锁。

为了解除插座外侧壳体和插头外侧壳体的嵌合,首先解除浮动闩锁和柔性闩锁的卡止。接着,解除浮动闩锁和插座外侧壳体的卡止。这样,插座外侧壳体和插头外侧壳体的嵌合解除用两个动作进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118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对上述结构进一步追加保证嵌合位置的机构的情况下,需要另外对插头外侧壳体设置CPA(嵌合位置保障锁定)。在这样设置有CPA和闩锁两个功能的情况下,需要在插头外侧壳体安装CPA和闩锁两个部件,从而有插头外侧壳体的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其具有第1锁定部;第2壳体,其具有与所述第1锁定部卡止的第2锁定部,能够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以及CPA闩锁,其相对于所述第1锁定部能够相对移动,所述CPA闩锁能够在解除位置、保证嵌合位置以及动作停止位置之间移动,所述CPA闩锁在所述解除位置能够将所述第1锁定部和所述第2锁定部的卡止状态解除,所述CPA闩锁在所述保证嵌合位置通过从所述解除位置跨越所述第1锁定部与所述第2锁定部的卡止部从而保证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的嵌合状态,所述CPA闩锁所述动作停止位置通过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的脱离中途卡止于所述第2锁定部从而使脱离动作停止。

通过这样构成,通过CPA闩锁跨越第1锁定部和第2锁定部的卡止部,CPA闩锁从解除位置向保证嵌合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保证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嵌合。另外,在CPA闩锁移动到解除位置后,当使第1壳体和第2壳体脱离时,CPA闩锁卡止于第2锁定部而使脱离动作停止,CPA闩锁的位置成为动作停止位置。这样,通过一个CPA闩锁能够实现保证嵌合功能和两个动作的脱离功能这两个功能,与如以往那样分别用不同的部件实现各功能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CPA闩锁具备闩锁部和闩锁按压部,在所述动作停止位置,通过所述闩锁部和所述第2锁定部抵接,从而所述脱离动作停止,当使所述闩锁按压部移位时,所述闩锁部向与所述闩锁按压部相反的方向移位而解除所述闩锁部和所述第2锁定部的抵接,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能够脱离。

通过这样构成,当在动作停止位置上解除第2锁定部和闩锁部的抵接而解除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嵌合时,按压CPA闩锁的闩锁按压部使其移位,从而闩锁部也呈跷跷板状移位,能够解除嵌合,所以与例如将闩锁部直接抬起使其向上方移位的情况比较,能够简化动作停止位置上的嵌合的解除操作。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第1壳体具备突起部,在所述解除位置通过所述CPA闩锁和所述突起部抵接,从而所述闩锁按压部移位被阻止,在所述动作停止位置所述CPA闩锁与所述突起部不抵接,所述闩锁按压部能够移位。

例如,在解除位置上闩锁按压部能够移位的情况下,当在解除位置上同时按压第1按压部和闩锁按压部的状态下进行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脱离动作时,能够不经过动作停止位置而用一个动作使第1壳体和第2壳体脱离。但是,当如上述结构那样在解除位置上CPA闩锁的闩锁按压部移位被阻止时,能够防止进行不经过动作停止位置就使第1壳体和第2壳体脱离的不正当的脱离操作。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CPA闩锁具备限制移位部,所述限制移位部在所述保证嵌合位置上抑制所述第1锁定部的移位而维持所述第1锁定部和所述第2锁定部的卡止状态。

例如,在保证嵌合位置上第1锁定部能够移位的情况下,在保证嵌合位置上第1壳体和第2壳体能够脱离。但是,当设为上述结构时,CPA闩锁的限制移位部抑制第1锁定部的移位,因此能够防止在保证嵌合位置上第1壳体和第2壳体脱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连接器,通过一个CPA闩锁能够实现保证嵌合功能和两个动作的脱离功能这两个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CPA闩锁的斜后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2是从CPA闩锁的斜前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3是从CPA闩锁安装前的第1壳体的斜后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4是从CPA闩锁安装前的第1壳体的斜前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5是从CPA闩锁安装后的第1壳体的斜后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6是从CPA闩锁安装后的第1壳体的斜前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7是从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嵌合状态到脱离动作完成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保证嵌合位置上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7的保证嵌合位置上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7的解除位置上的A-A剖视图。

图11是图7的解除位置上的B-B剖视图。

图12是从图7的解除位置向动作停止位置转移时的A-A剖视图。

图13是从图7的解除位置向动作停止位置转移时的A-A剖视图。

图14是图7的动作停止位置上的图7的A-A剖视图。

图15是图7的动作停止位置上的图7的B-B剖视图。

图16是从图7的动作停止位置到脱离动作中的A-A剖视图。

图17是从图7的动作停止位置到脱离动作中的B-B剖视图。

图18是从图7的动作停止位置到脱离动作中的A-A剖视图。

图19是图7的脱离动作完成后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9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1具备第1壳体10、安装于第1壳体10的CPA闩锁30、以及与第1壳体10嵌合的第2壳体50。在以后的说明中,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相互的嵌合面侧作为前方,将图8中的Z方向作为上方。

如图5、图6所示,第1壳体10是阴侧壳体,具备在前方开口的第1前方开口部11、在后方开口的第1后方开口部12、以及锁臂13。在第1壳体10开口设置有两个第1腔20,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各自中***有阴侧的第1端子。

如图3、图4、图8所示,锁臂13形成在前后方向长的形状,具备形成长方形框状的第1框状部14、第1按压部15、基端部16以及第1锁定部17。在此,图8至图19所示的锁臂13的剖面线和第1壳体10的剖面线不同,但是锁臂13和第1壳体10为一体,为了让容易观看而设为不同的剖面线。

基端部16从第1框状部1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地设置,与第1后方开口部12的上表面相连。第1按压部15形成方形,设置于第1框状部14的后方部。第1锁定部17设置于第1框状部14的前端部。如图12所示,锁臂13能够以基端部16为支点呈跷跷板状弹性移位,当使第1按压部15向下方移位时,第1锁定部17向上方移位。

在第1前方开口部11的上表面与第1后方开口部12的上表面之间,如图3所示,设置有限制后述的CPA闩锁30向前方移动的限制壁18。

如图8、图9所示,在第1后方开口部12的上表面中央附近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19。如图11所示,突起部19与后述的CPA闩锁30抵接,为了限制CPA闩锁30向下方移位而设置。

如图1、图2所示,CPA闩锁30形成在前后方向长的形状,具备形成方形的CPA闩锁主体部37、形成门形的闩锁框状部31、闩锁按压部32、限制移位部34以及CPA臂38。

如图1、图2所示,闩锁按压部32形成方形,从CPA闩锁主体部37的后方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另外,从闩锁框状部31的后方部侧面突出地设置有前方移动限制部35。前方移动限制部35从闩锁按压部31的下方侧面朝向侧方突出、并进一步朝向前方突出地设置。

闩锁框状部31从CPA闩锁主体部37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地设置。闩锁框状部31的前框成为闩锁部33。闩锁部33的下表面被加工成朝向前方变细的锥形。

CPA臂38呈悬臂状,由限制移位部34和CPA部36构成。限制移位部34从CPA闩锁主体部37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地设置。CPA部36从限制移位部34的前端部向下方突出地设置。限制移位部34在上下方向具有柔性,由此,CPA部36能够在上下方向移位。

如图5、图6所示,CPA闩锁30组装到第1壳体10的锁臂13上。如图8、图10所示,CPA闩锁30通过在锁臂13上滑动,从而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当使CPA闩锁30向前方移动一定量以上时,CPA闩锁30的前方移动限制部35抵接于第1壳体10的限制壁18。由此,CPA闩锁30的一定量以上的向前方的移动被限制。

当使CPA闩锁30向后方移动时,如图11所示,位于闩锁按压部32的下方的CPA闩锁主体部37的下表面与第1壳体10的突起部19抵接。由此,闩锁按压部32向下方的移位被限制。如图15所示,当在位于闩锁按压部32的下方的CPA闩锁主体部37的后端部位于突起部19的前方、且位于基端部16的后方的状态下使闩锁按压部32向下方移位时,如图16、图17所示,第1壳体10的锁臂13的夹着基端部16的后方侧的部位也被押圧,闩锁按压部32与第1按压部15一起向下方移位。由此,闩锁部33及第1锁定部17向上方移位。

如图8所示,第2壳体50是阳侧壳体,具备在与第1壳体10嵌合的嵌合面侧开口的第2开口部51、和第2锁定部52。在第2壳体50虽然未图示,但是开口设置有两个第2腔,在各自中***有阳侧的第2端子。第2锁定部52比第2开口部5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地设置。第2锁定部52形成朝向与第1壳体10嵌合的嵌合方向变细的锥形。通过这样,在将第1壳体10与第2壳体50嵌合时,第1锁定部17及闩锁部33先与第2锁定部52的第2锥形部53接触,因此第1锁定部17及闩锁部33容易向上方移位,第1壳体10的***力减小。

当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嵌合时,如图8所示,第1锁定部17抵接于第2锁定部52,且第1锁定部17卡止于第2锁定部52。在该状态,虽然未图示,但是第1壳体10的第1端子和第2壳体50的第2端子电连接。

当在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嵌合的状态下使CPA闩锁30向前方移动时,如图8所示,CPA部36跨越第1锁定部17和第2锁定部52的卡止部70,CPA部36的下表面和第1锁定部17的上表面滑动,并且CPA部36被推入到第1锁定部17的前方。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半嵌合(例如第2锁定部52的上表面和第1锁定部17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的情况下,CPA部36不能跨越第1锁定部17。这样,在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正规地嵌合的情况下,CPA部36跨越卡止部70,CPA部36被推入到第1锁定部17的前方,因此能够利用CPA闩锁30保证嵌合。当在该状态下按压第1壳体10的第1按压部15使第1锁定部17向上方移位时,第1锁定部17抵接于CPA闩锁30的限制移位部34,从而第1锁定部17向上方的移位被限制。

CPA闩锁30能够在保证嵌合位置(图8、图9所示的CPA闩锁30的位置)、解除位置(图10、图11所示的CPA闩锁30的位置)、以及动作停止位置(图14、图15所示的CPA闩锁30的位置)之间移动。在此,如图8所示,保证嵌合位置是在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嵌合后CPA闩锁30的CPA部36已跨越卡止部70的状态下的CPA闩锁30的位置。如图10所示,解除位置是从保证嵌合位置将CPA闩锁30向后方拉、闩锁部33和第1锁定部17抵接的位置。另外,在解除位置上,当使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时,如图12至图14所示,闩锁部33钩挂到第2锁定部52,并且CPA闩锁30向前方移动。当CPA闩锁30向前方移动时,CPA闩锁30的前方移动限制部35和第1壳体10的限制壁18抵接,另外在闩锁部33和第2锁定部52抵接的状态下,CPA闩锁30向前方的移动停止。这样,可防止第1壳体10从第2壳体50脱离。此时的CPA闩锁30的位置成为动作停止位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8、图9所示,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嵌合,使CPA闩锁30从解除位置移动到保证嵌合位置。在该状态下,即使按压第1按压部15使第1锁定部17向上方移位,第1锁定部17的上表面也抵接于CPA闩锁30的限制移位部34,从而向上方的移位被阻止。由此,在保证嵌合位置上防止第1壳体10从第2壳体50脱离。

为了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嵌合解除,首先,将CPA闩锁30向后方拉。此时,限制移位部34向上方柔性移位,CPA部36跨到第1锁定部17上,且CPA部36向后方移动。当进一步将CPA闩锁30向后方拉时,如图10所示,CPA闩锁30的闩锁部33与第1锁定部17抵接,CPA闩锁30向后方的移动停止。由此,CPA闩锁30的位置成为解除位置。在解除位置上,即使按压闩锁按压部32使闩锁部33向上方移位,如图11所示,也因为闩锁框状部31的下表面与第1壳体10的突起部19抵接,所以不能使闩锁部33向上方移位。由此,在解除位置上,防止进行例如一边同时按压第1按压部15和闩锁按压部32一边使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的不正当的脱离操作。

接着,将第1锁定部17和第2锁定部52的卡止解除。首先,如图12所示,按压第1按压部15使第1锁定部17向上方移位。接着,如图13所示,当将第1壳体10向后方拉时,CPA闩锁30的闩锁部33和第2锁定部52抵接。此时,虽然未图示,但是第1壳体10的第1端子和第2壳体50的第2端子的电连接状态解除。

当进一步将第1壳体10向后方拉时,如图14所示,闩锁部33抵接并钩挂于第2锁定部52,CPA闩锁30向前方移动。不久,CPA闩锁30的前方移动限制部35抵接于第1壳体10的限制壁18,第1壳体10向后方的移动被阻止。由此,CPA闩锁30的位置成为动作停止位置。在动作停止位置上,如图15、图17所示,位于闩锁按压部32的下方的CPA闩锁主体部37的后端部位于突起部19的前方,且位于基端部16的后方,因此能够按压闩锁按压部32使闩锁部33向上方移位。

接着,使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首先,如图16所示,按压闩锁按压部32。于是,闩锁按压部32的下表面和第1壳体10的锁臂13抵接,所以锁臂13的后方部被向下方按压,第1按压部15也连动地向下方移位。由此,CPA闩锁30的闩锁部33和第1锁定部17向上方移位。接着,当在该状态下将第1壳体10向后方拉时,如图18所示,CPA闩锁30的下表面在第2锁定部52滑动,同时CPA闩锁30向后方移动。当进一步将第1壳体10向后方拉时,如图19所示,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嵌合被解除。这样,通过按压闩锁按压部32,能够使闩锁部33呈跷跷板状向上方移位,所以与例如将闩锁部33直接抬起使其向上方移位的情况比较,能够简化动作停止位置上的嵌合的解除操作。

如上所述,通过一个CPA闩锁30,能够实现保证嵌合功能和两个动作的脱离功能这两个功能,与如以往那样分别用不同的部件实现各功能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CPA闩锁30跨越第1锁定部17和第2锁定部52的卡止部70、CPA闩锁30从解除位置向保证嵌合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保证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嵌合。另外,当在CPA闩锁30移动到解除位置后使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时,CPA闩锁30卡止于第2锁定部52,脱离动作停止,CPA闩锁30的位置成为动作停止位置。这样,利用一个CPA闩锁30能够实现保证嵌合功能和两个动作的脱离功能这两个功能,与如以往那样分别用不同的部件实现各功能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另外,当在动作停止位置上将第2锁定部52和闩锁部33的抵接解除而将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嵌合解除时,通过按压CPA闩锁30的闩锁按压部32使其移位,从而闩锁部33也呈跷跷板状移位,能够将嵌合解除,所以与例如将闩锁部33直接抬起使其向上方移位的情况比较,能够简化动作停止位置上的嵌合的解除操作。

例如,在解除位置上闩锁按压部32能够移位的情况下,当在解除位置上同时按压第1按压部15和闩锁按压部32的状态下进行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脱离动作时,能够不经过动作停止位置而用一个动作使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但是,当如上述结构那样在解除位置上CPA闩锁30的闩锁按压部32移位被阻止时,能够防止如不经过动作停止位置就使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的不正当的脱离操作。

例如,在保证嵌合位置上第1锁定部17能够移位的情况下,在保证嵌合位置上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能够脱离。但是,当设为上述结构时,CPA闩锁30的限制移位部34抑制第1锁定部17的移位,因此能够防止在保证嵌合位置上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脱离。

<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括如下各种方式。

(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壳体10设为阴壳体,将第2壳体50设为阳壳体,但是也可以相反。

(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按压闩锁按压部32时,锁臂13的夹着基端部16的后方侧的部位也被按压,闩锁按压部32与第1按压部15一起向下方移位,但是也可以设为闩锁按压部32和第1按压部15独立地向下方移位。

(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解除位置上,通过CPA闩锁30和突起部19抵接,从而所述闩锁按压部32向下方移位被阻止,但是也可以为,例如在闩锁主体部的侧面设置突起,进一步在第1壳体10的内壁设置槽,在解除位置上,通过突起进入到设置于第1壳体10的槽中,从而闩锁按压部32向下方移位被阻止。

(4)在本实施方式中,CPA闩锁30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但是也可以能够向其他方向移动,例如也可以使得能够向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当向一个方向移动时成为保证嵌合位置,向另一方向移动时成为解除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

10:第1壳体

17:第1锁定部

19:突起部

30:CPA闩锁

32:闩锁按压部

33:闩锁部

34:限制移位部

50:第2壳体

52:第2锁定部

70:卡止部

2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一体形成以接地外部部分的保护性导体触头和保护性导体连接器元件的电插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