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

文档序号:1510962 发布日期:2020-02-11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 (Anti-winding and anti-sticking wheat strip scattering, earthing, fertilizing and seeding machine for rice stubble field ) 是由 郑侃 李玥宾 李宇飞 牛文娟 何恩康 廖宜涛 于 2019-10-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主副变速箱组合、切茬开沟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两个防粘土条撒装置、畦沟修整装置及刮土镇压装置;每个防粘土条撒装置包括万向传动机构、万向传动轴、转盘轴及两套防粘土条撒主体;万向传动机构内侧与副变速箱输出轴固接,万向传动机构的两外侧分别与万向传动轴固接;每个所述万向传动轴的外端均通过立式轴承座I与机架的纵梁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轴左右两端与机架的左右侧板构成转动连接;防粘土条撒装置中小麦撒播管从外侧导流种子,避免碎抛刀抛撒的土壤和秸秆与种子流撞击,同时采用长条形刮刀往复运动,减少套筒粘附土壤,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winding and anti-sticking wheat strip scattering, earthing, fertilizing and seeding machine for a rice stubble field,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 main and auxiliary gearbox combination, a stubble cutting and ditching device, a fertilizing device, a seeding device, two anti-clay strip scattering devices, a furrow trimming device and a soil scraping and pressing device, wherein the main and auxiliary gearbox combina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rack; each clay strip scattering prevention device comprises a univers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universal transmission shaft, a turntable shaft and two sets of clay strip scattering prevention main bodies; the inner side of the univers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output shaft of the auxiliary gearbox, and the two outer sides of the univers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universal transmission shaft respectively; the outer end of each universal transmission shaf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a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rack through a vertical bearing seat I, and the left en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turntable shaft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left side plates and right side plates of the rack; the middle and small wheat sowing pipes of the clay strip scattering prevention device guide the seeds from the outer side, so that the impact of soil scattered by the breaking and throwing knife and the straws with the seed flow is avoided, and meanwhile, the long-strip-shaped scraper reciprocates, so that the soil adhered to the sleeve is reduced, and the sowing quality is further improved.)

一种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中的播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

背景技术

长江中下游农业区采用稻茬田中直接播种小麦,具有减少作业流程、节省成本、培肥地力等优势。由于稻茬田土壤粘重,含水量大;水稻收获后,留茬高、秸秆量大,导致播种作业过程中机具粘附土壤稻茬问题严重。播种机具粘附土壤稻茬后存在如下问题:开沟器易粘附缠绕稻茬土壤,造成拥堵,影响播种质量;停机清理影响机具工作效率;机组动力带动机具和粘附的土壤稻茬共同做功,增加了作业功耗;土壤稻茬与部件表面间的摩擦,转变为土壤稻茬间的界面摩擦,增加了作业阻力;易使部件产生疲劳破坏,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在水稻机耕面积广的长江中下游农业区研究配套的防缠粘小麦施肥播种机是发展趋势。

专利号201720341571.0“一种用于水田的稻茬麦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通过旋耕、开沟、撒播、镇压等装置实现稻茬田小麦免耕播种,撒播采用撒播种管,旋耕抛撒的土壤、秸秆易粘附撒播种管前部造成壅堵,且抛撒的土壤易与撒播种子流撞击,造成小麦种子无法形成条播,播种效果差,同时开沟装置无法切断稻茬,使开沟装置缠绕严重。专利号ZL201510700257.2“一种小麦免耕撒播机用播种及土壤秸秆分离与覆土装置”,采用旋耕抛土、土壤分离、撒播等装置播种小麦,整机结构紧凑,易于实现,但旋耕抛土量大,易堵塞在旋耕部件与分离装置之间,且仅适用土壤干旱地区,对土壤粘重、秸秆量大的稻茬田易产生堵塞缠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术背景中所述的在土壤粘重、秸秆量大的稻茬田播种小麦易粘附土壤、缠绕稻茬、播种效果差等问题,提供一种减少套筒粘附土壤、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的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主副变速箱组合、切茬开沟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两个防粘土条撒装置、畦沟修整装置及刮土镇压装置,所述主副变速箱组合位于机架前部正中间,所述畦沟修整装置置于主副变速箱组合正后方,所述施肥装置置于机架前部,所述播种装置安装在机架的后部,所述切茬开沟组合、防粘土条撒装置与刮土镇压装置按从前往后顺序依次置于机架下方,所述主副变速箱组合包括主变速箱和副变速箱,所述主变速箱后输出轴与副变速箱前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两个所述防粘土条撒装置以整机中心面为对称面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防粘土条撒装置包括万向传动机构、万向传动轴、转盘轴及两套防粘土条撒主体;所述万向传动机构内侧与副变速箱输出轴固接,所述万向传动机构的两外侧分别与万向传动轴固接;每个所述万向传动轴的外端均通过立式轴承座I与机架的纵梁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轴左右两端与机架的左右侧板构成转动连接;所述万向传动轴左右轴端固接一链轮III,所述转盘轴左右轴端固接一链轮IV,链轮III通过链条II与链轮IV构成链传动机构;

每套所述防粘土条撒主体置于侧板的后部,每套所述防粘土条撒主体包括与转盘轴固接的转盘、固定套筒、固接在固定套筒后下方且等间距排布的撒播管、穿过固定套筒内腔的播种软管、多个沿固定套筒圆周方向置于固定套筒圆柱体前上部表面上的长条形刮刀;其中,所述固定套筒一端通过滚动轴承固接在机架侧板上,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固接在畦沟修复装置上,每个所述撒播管均与穿过固定套筒内腔的播种软管固接,所述长条形刮刀左右两端固接在滚动轴承外圈内侧与固定套筒构成转动连接;固接在所述转盘内侧面的滚动圆柱轴与固接在滚动轴承外圈上的直槽摆杆构成滚轮副。

进一步地,所述切茬开沟装置包括转动系、链传动机构、切茬盘组件及畦沟整形箱体;转动系包括上端均固接在主变速箱下端的左右连接板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轴承座与左右连接板连接;链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传动轴右端端面的链轮I、固定在主变速箱右侧输出传动轴上的链轮II、用于连接链轮I和链轮II的链条I;切茬盘组件包括置于左右连接板对称中心面位置上的切茬盘、焊接在传动轴上的左右切茬刀盘、每一个切茬刀盘上分别固接一个圆柱刀座支撑盘及每一个圆柱刀座支撑盘圆柱体表面上均布有4~6旋耕刀座,其中,切茬盘外缘均布有16~24个圆弧状缺口,每个旋耕刀座通过螺栓固接一把旋耕刀,且旋耕刀正切部朝外侧;另外,位于所述切茬盘正后方的上圆弧挡板与下圆弧挡板组成土壤扩散挡板;所述畦沟整形箱体前部上端固接在第一固定板下端,所述畦沟整形箱体前端与下圆弧挡板固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通过螺栓与焊接在机架横梁III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板前端与上圆弧挡板中部后端固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机架横梁III上的两个防缠碎抛装置,所述防缠碎抛装置包括碎抛单体、刀轴和防缠刀,刀轴轴向固接8~12组碎抛单体,相邻碎抛单体之间通过螺栓固接一把防缠刀;刀轴内侧端通过联轴器与副变速箱构成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碎抛单体包括碎抛刀盘和碎抛刀,位于碎抛刀盘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等角度固接2~4把碎抛刀,且左右两侧的碎抛刀弯折方向相反,弯折角为5°~15°。

进一步地,所述碎抛刀刃口曲线为偏心圆弧,刃口角度a为10°~30°,刃厚h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刮土镇压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置于畦沟修复装置左右两侧的镇压辊、每一个镇压辊的外侧分别布置一个镇压辊连接板、置于镇压辊后下方的镇压刮土刀及设置在每个镇压辊外侧的链传动机构,两个所述镇压辊之间通过同心轴连接,所述同心轴中部固接有橡胶圆盘,橡胶圆盘与畦沟修复装置后部台阶面接触,所述镇压刮土刀左右两端分别与镇压辊连接板后端固接;

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固接在过渡轴I上的双排链轮I、固接在镇压轴上的链轮V、连接双排链轮I和链轮V的链条III,过渡轴I与镇压辊连接板和纵梁后部构成转动连接同轴线;镇压轴、镇压辊、橡胶圆盘和同心轴同轴线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施肥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布置在左右盖板上的肥箱、穿过两个肥箱的传动长轴、每个肥箱里布置有等间距且安装在传动长轴上的排肥器及每个肥箱里布置有个数与排肥器个数相同的撒肥器,两个肥箱左右对称置于机架前部;其中,排肥器与撒肥器呈一一对应布置,排肥器的排肥口置于斜置的撒肥器上端空腔中,撒肥器下部底端与横梁II后端面固接;所述传动长轴右端与肥量调节器固接,所述传动长轴左端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排肥驱动链轮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装置包括三个竖直且并排均匀安装在机架后部的的种箱;每个所述种箱正下方布置有传动短轴,每个传动短轴上固接有个数与播种软管个数相等的排种器,排种器的排种口与播种软管呈一一对应固接,每个传动短轴前端与种量调节器固接,每个传动短轴后端通过轴承、轴承座与后种箱支撑钣金构成转动连接;

左右两侧所述种箱正下方的传动短轴中部分别固接排种驱动链轮I与排种驱动链轮II,中间所述种箱正下方的传动短轴中部固接排种驱动双排链轮,排种驱动链轮I、链条VI、排种驱动双排链轮构成链传动机构,排种驱动链轮II、链条VII、排种驱动双排链轮构成链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畦沟修复装置前端固接在机架横梁IV中部后端面,所述畦沟修复装置后端固接在机架横梁V中部前端面;所述畦沟修复装置前端为“V”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旋耕刀回转半径比切茬盘半径小20~30mm,所述土壤扩散挡板与切茬盘的间距为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形刮刀相邻角度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切茬开沟装置采用切茬盘与旋耕刀组合作业,切茬盘切断稻茬避免缠绕切茬开沟装置,旋耕刀开沟抛撒土壤和切断的稻茬,在上圆弧挡板与下圆弧挡板作用下,使土壤、稻秆切茬开沟装置向两侧扩散,利用后续播种深度稳定性;

2、防缠碎抛装置采用防缠刀和碎抛刀组合作业,防缠刀减少稻茬缠绕防缠碎抛装置;碎抛刀刃口曲线为偏心圆弧,延长切削刃,利于碎茬;碎抛刀的弯折角

Figure BDA0002254007140000051

为5°~15°,减少抛土量,使后续种子覆土厚度为20~30mm,另外碎抛刀采用对称结构,一侧磨损可换另一侧工作,节省作业成本;

3、防粘土条撒装置中小麦撒播管从外侧导流种子,避免碎抛刀抛撒的土壤和秸秆与种子流撞击,同时采用长条形刮刀往复运动,减少套筒粘附土壤,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

4、采用畦沟修复装置,使作业后畦沟深度与宽度均匀性好;

5、机具去除开沟器,避免与土壤、稻茬接触,减少土壤粘附、稻茬缠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切茬开沟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缠碎抛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碎抛单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碎抛刀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防粘土条撒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畦沟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防粘土条撒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防粘土条撒主体粘附土壤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0B为防粘土条撒主体刮除粘附土壤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1为刮土镇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施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播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播种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整机动力传动示意图。

图中,1机架,101--横梁I,102--盖板,103--纵梁,104--横梁II,105--V形固定架,106--拉杆,107--侧板,108--限深板,109--种箱纵撑II,110--种箱长横梁,111--挡土板,112--铰接板,113--横梁V,114--种箱支撑,115--种箱纵撑I,116--横梁IV,117--短连杆,118--横梁III,119--长方孔,120--长连杆,121--悬挂架,2--主副变速箱组合,201--主变速箱,202--联轴器,203--副变速箱,3--切茬开沟装置,301--连接板,302--切茬刀盘,303--链轮I,304--旋耕刀,305--旋耕刀座,306--切茬盘,307--刀座支撑盘,308--传动轴,309--下圆弧挡板,310--上圆弧挡板,311--畦沟整形箱体,312--第一固定板,313--第二固定板,314--角钢,315--链轮II,316--链条I,4--施肥装置,401--排肥驱动链轮,402--链条IV,403--双排链轮II,404--过渡轴II,405--链条V,406--撒肥器,407--肥量调节器,408--排肥器,409--肥箱,410--六边传动长轴,411--肥箱支撑钣金,5--播种装置,501--排种驱动链轮I,502--链条VI,503--种箱动力输出链轮,504--链条VIII,505--排种驱动双排链轮,506--链条VII,507--种箱支撑钣金,508--种箱,509--排种器,510--六边传动短轴,511--种量调节器,512--排种驱动链轮II,513--链条IX,514--种箱动力输入链轮,515--转接链轮II,516--立式轴承座II,517--转接链轮I,518--锥齿轮,519--转接轴I,520--转接轴II,6--防缠碎抛装置,61--碎抛单体,611--碎抛刀盘,612--碎抛刀,

Figure BDA0002254007140000061

--弯折角,a--刃口角度,h--刃厚,62--刀轴,63--防缠刀,7--防粘土条撒装置,71--万向传动机构,72--立式轴承座I,73--链轮III,74--万向传动轴,75--链条II,76--链轮IV,77--转盘轴,78--防粘土条撒主体,781--转盘,782--长条形刮刀,783--固定套筒,784--撒播管,785--滚动轴承,786--滚动圆柱轴,787--播种软管,788--直槽摆杆,A--粘附土壤,8--畦沟修复装置,801--挡板,802--“V”结构,9--刮土镇压装置,901--双排链轮I,902--过渡轴I,903--链条III,904--链轮V,905--镇压轴,906--镇压辊连接板,907--镇压刮土刀,908--镇压辊,909--橡胶圆盘,910--同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1、主副变速箱组合2、切茬开沟装置3、施肥装置4、播种装置5、两个防缠碎抛装置6、两个防粘土条撒装置7、畦沟修复装置8及刮土镇压装置9,按照图1的方位,主副变速箱组合2位于机架1前部正中间,畦沟修整装置8置于主副变速箱组合2正后方,施肥装置4置于机架1前部,播种装置5安装在机架1的后部,同时,播种装置5置于施肥装置4的正后方且位于畦沟修复装置8正上方,切茬开沟组合3、防缠碎抛装置6、防粘土条撒装置7与刮土镇压装置9按从前往后顺序依次置于机架1下方。

如图2所示,机架1包括框形架、横梁总成及悬挂架总成。其中,框形架由横梁I101、横梁V113与左右纵梁103围合构成的框形架;横梁总成包括按从前往后顺序依次固接于框形架上的横梁II 104、横梁III 118、横梁IV 116及横梁V113;悬挂架总成包括前悬挂架121和位于悬挂架121正后方的后悬挂架,前悬挂架121包括置于框形架的中间前部,悬挂架121左右下固定点与横梁I101前端面固接;后悬架挂包括V形固定架105、左右拉杆106、短连杆117及长连杆120,V形固定架105左右两端均通过固接在横梁III 118上端面的铰接板112与横梁III 118铰接,左右拉杆106前端与V形固定架105后端铰接,左右拉杆106后端外侧均通过固接在横梁IV 116上端面的铰接板112与横梁IV 116铰接,短连杆117前端与V形固定架105后端铰接,长连杆120后端与V形固定架105前端铰接,长连杆120前端与悬挂架121上固定点后端铰接。另外,还包括对称置于横梁I101和横梁II 104之间的左右盖板102,及分别位于左右纵梁103中部外侧的左右侧板107,以及左右挡土板111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左右支撑座;左右盖板102的外端分别与左右纵梁103内侧固接,左盖板右部有长方孔119;左右侧板107的下端均通过螺旋固接有一限深板108;左右支撑座均由上下种箱纵撑I115与前后种箱支撑114围合成长方形支撑座,左右支撑座下端分别与左右纵梁103上端固接,前后种箱长横梁110与左右种箱纵撑II 109组成种箱支撑框,种箱支撑框下端分别与左右长方形支撑座上端固接;左右挡土板111前端分别与左右支撑座后端固接,左右挡土板111后端分别与横梁V113上端面固接,左右挡土板111外侧分别与左右纵梁103内侧固接。结合图8所示,畦沟修复装置8前端固接在横梁IV 116中部后端面,畦沟修复装置8后端固接在横梁V113中部前端面。畦沟修复装置8前端为“V”结构802,利于将切茬开沟装置3形成畦沟中的少量土壤向两侧转移;畦沟修复装置8两侧挡板801阻挡防缠碎抛装置6向机具后方抛撒的土壤、稻茬进入畦沟,同时挤压粘湿的畦沟沟壁,进一步修整畦沟,使作业后畦沟深度与宽度均匀性好。

主副变速箱组合2包括主变速箱201和副变速箱203,主变速箱201后输出轴与副变速箱203前输入轴通过联轴器202连接。

结合图3所示,切茬开沟装置3包括转动系、链传动机构、切茬盘组件及畦沟整形箱体311。转动系包括上端均固接在主变速箱201下端的左右连接板301及传动轴308,传动轴308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轴承座与左右连接板301连接;链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传动轴308右端端面的链轮I 303、固定在主变速箱201右侧输出传动轴上的链轮II 315、用于连接链轮I 303和链轮II 315的链条I 316,且链条I 316通过左盖板长方孔119;切茬盘组件包括置于左右连接板301对称中心面位置上的切茬盘306、焊接在传动轴308上的左右切茬刀盘302、每一个切茬刀盘302上分别固接一个圆柱刀座支撑盘307及每一个圆柱刀座支撑盘307圆柱体表面上均布有4~6旋耕刀座305,其中,切茬盘306外缘均布有16~24个圆弧状缺口,每个旋耕刀座305通过螺栓固接一把旋耕刀304,且旋耕刀304正切部朝外侧,旋耕刀304回转半径比切茬盘306半径小20~30mm;另外,位于切茬盘306正后方的上圆弧挡板310与下圆弧挡板309组成土壤扩散挡板,土壤扩散挡板与切茬盘306的间距为10~15mm,且上圆弧挡板310与下圆弧挡板309横截面为“V”形结构,利用土壤、稻秆向两侧扩散;畦沟整形箱体311前部上端固接在第一固定板312下端,畦沟整形箱体311前端与下圆弧挡板309固接,第一固定板312上端通过螺栓与焊接在横梁III 118下端的角钢314固接,第一固定板312前端与上圆弧挡板310中部后端固接,第二固定板313后端通过螺栓固接在副变速箱203下部前端。切茬开沟装置3采用切茬盘306与旋耕刀304组合作业,切茬盘306切断稻茬,减少缠绕在传动轴308与旋耕刀座305上,旋耕刀304开沟抛撒土壤和切断的稻茬,在上圆弧挡板310与下圆弧挡板309作用下,使土壤、稻秆切茬开沟装置3向两侧均匀扩散,避免土壤与稻茬堆积畦沟整形箱体311两侧,利用后续播种深度稳定性。切茬盘306与旋耕刀304组合作业在地表形成初始畦沟,畦沟整形箱体311通过侧壁和下端挤压湿粘土壤对初始畦沟进行第1次定形修整,减少了副变速箱203下端入土的阻力。

结合图4所示,两个防缠碎抛装置6左右对称置于横梁III 118、横梁IV 116与纵梁103形成长方框的正下方;防缠碎抛装置6包括碎抛单体61、刀轴62和防缠刀63,刀轴62轴向固接8~12组碎抛单体61,相邻碎抛单体61之间通过螺栓固接一把防缠刀63;刀轴62内侧端通过联轴器与副变速箱203构成转动连接,刀轴62两外侧端通过法兰、轴承、轴承座分别与左右侧板107下部构成转动连接;结合图5、图6所示,每组碎抛单体61包括碎抛刀盘611和碎抛刀612,位于碎抛刀盘611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等角度固接2~4把碎抛刀612,且左右两侧的碎抛刀612弯折方向相反,弯折角

Figure BDA0002254007140000101

为5°~15°;本实施例中,碎抛刀612刃口曲线为偏心圆弧,延长切削刃,利于碎茬,刃口角度a为10°~30°,刃厚h为1~2mm。防缠碎抛装置6采用防缠刀63和碎抛刀612组合作业,防缠刀63减少稻茬缠绕防缠碎抛装置6;碎抛刀612刃口曲线为偏心圆弧,延长切削刃,利于碎茬;碎抛刀612的弯折角

Figure BDA0002254007140000102

为5°~15°,减少抛土量,使后续种子覆土厚度为20~30mm;另外碎抛刀612采用对称结构,一侧磨损可换另一侧工作,节省作业成本。

结合图7所示,两个防粘土条撒装置7以整机中心面为对称面呈左右对称分布,副变速箱203和畦沟修复装置8位于两个防粘土条撒装置7之间。防粘土条撒装置7包括万向传动机构71、万向传动轴74、转盘轴77及两套防粘土条撒主体78。万向传动机构71内侧与副变速箱203输出轴固接,万向传动机构71的两外侧分别与万向传动轴74固接;每个万向传动轴74的外端均通过固定在纵梁103的立式轴承座I 72与纵梁103构成转动连接,转盘轴77左右两端与左右侧板107构成转动连接,万向传动轴74左右轴端固接一链轮III 73,转盘轴77左右轴端固接一链轮IV 76,链轮III 73通过链条II 75与链轮IV 76构成链传动机构;每套防粘土条撒主体78置于侧板107的后部,且每套防粘土条撒主体78一端安装在侧板上、另一端安装在畦沟修复装置8中上。

结合图9所示,每套防粘土条撒主体78包括与转盘轴77固接且置于侧板107内侧的转盘781、固定套筒783、固接在固定套筒783后下方且等间距排布的撒播管784、穿过固定套筒783内腔的播种软管787、多个沿固定套筒783圆周方向置于固定套筒783圆柱体前上部表面上的长条形刮刀782,相邻角度30°~60°。其中,固定套筒783一端通过滚动轴承785固接在侧板107上,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785固接在畦沟修复装置8上,每个撒播管784均与穿过固定套筒783内腔的播种软管787固接,长条形刮刀782左右两端固接在滚动轴承785外圈内侧与固定套筒783构成转动连接;固接在转盘781内侧面的滚动圆柱轴786与固接在滚动轴承785外圈上的直槽摆杆788构成滚轮副。防缠碎抛装置6向机具后方抛撒土壤与稻茬,一部分落在固定套筒783后方,均匀覆盖在小麦撒播管784从外侧导流出的种子上,避免碎抛刀612抛撒的土壤和稻茬与种子流撞击,进一步提高播种均匀性;另一部分落下固定套筒783前部圆柱面上,结合图10A、10B所示,转盘781转动时,通过滚动圆柱轴786、直槽摆杆788、滚动轴承785带动长条形刮刀782在固定套筒783表面上往复圆弧摆动,刮掉防缠碎抛装置6抛撒在固定套筒783前部圆柱面上的粘附土壤A,减少固定套筒783粘附土壤,提高机具的通过性能。

结合图11所示,刮土镇压装置9包括两个对称置于畦沟修复装置8左右两侧的镇压辊908、每一个镇压辊908的外侧分别布置一个镇压辊连接板906、置于镇压辊908后下方的镇压刮土刀907及设置在每个镇压辊908外侧的链传动机构。两个镇压辊908之间通过同心轴910连接,同心轴910中部固接有橡胶圆盘909,橡胶圆盘909与畦沟修复装置8后部台阶面接触;镇压辊连接板906前部与纵梁103后部构成转动连接,镇压辊连接板906后部通过轴承、轴承座与镇压辊908构成转动连接;镇压刮土刀907左右两端分别与镇压辊连接板906后端固接,刮去镇压辊908粘附的土壤和种子,同时镇压刮土刀907置于镇压辊908后下部,利于刮去镇压辊908粘附的土壤和种子落回原位;链传动机构包括固接在过渡轴I 902上的双排链轮I 901、固接在镇压轴905上的链轮V 904、连接双排链轮I 901和链轮V 904的链条III 903,过渡轴I 902与镇压辊连接板906和纵梁103后部构成转动连接同轴线;镇压轴905、镇压辊908、橡胶圆盘909和同心轴910同轴线布置。

结合图12所示,施肥装置4包括两个分别布置在左右盖板102上的肥箱409、穿过两个肥箱409的传动长轴410、每个肥箱409里布置有等间距且安装在传动长轴410上的排肥器408及每个肥箱409里布置有个数与排肥器408个数相同的撒肥器406,两个肥箱409左右对称置于机架1前部(即主副变速箱组合2位于两个肥箱409的中间);其中,排肥器408与撒肥器406呈一一对应布置,排肥器408的排肥口置于斜置的撒肥器406上端空腔中,撒肥器406下部底端与横梁II 104后端面固接,肥料从撒肥器406下端腔口处流向横梁II 104与横梁III 118之间的间隙处。肥箱409的外侧肥箱支撑钣金411固接在纵梁103上,肥箱409的内侧肥箱支撑钣金411固接在盖板102上。传动长轴410右端与肥量调节器407固接,传动长轴410左端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排肥驱动链轮401固接,排肥驱动链轮401、链条IV402与固接在过渡轴II 404上的双排链轮II 403构成链传动机构,过渡轴II 404置于排肥驱动链轮401正下方,与纵梁103构成转动连接;双排链轮II 403、链条V 405、双排链轮I 901构成链传动机构。

结合图13A所示,播种装置5包括三个竖直且并排均匀安装在机架1后部的的种箱508,三个种箱508置于种箱长横梁110与种箱纵撑II 109组成种箱支撑框的上方,每个种箱508前后端通过种箱支撑钣金507与种箱长横梁110上端面固接。每个种箱508正下方布置有传动短轴510,每个传动短轴510上固接有个数与播种软管787个数相等的排种器509,排种器509的排种口与播种软管787呈一一对应固接,每个传动短轴510前端与种量调节器511固接,每个传动短轴510后端通过轴承、轴承座与后种箱支撑钣金507构成转动连接;

左右两侧种箱508正下方的传动短轴510中部分别固接排种驱动链轮I 501与排种驱动链轮II 512,中间种箱508正下方的传动短轴510中部固接排种驱动双排链轮505,排种驱动链轮I 501、链条VI 502、排种驱动双排链轮505构成链传动机构,排种驱动链轮II512、链条VII 506、排种驱动双排链轮505构成链传动机构。

结合图13B,转接链轮I 517通过转接轴I 519与固接在畦沟修复装置8台阶上的前后两立式轴承座II 516构成转动连接;转接链轮II 515通过转接轴II 520与固接在畦沟修复装置8台阶上的前后两立式轴承座II 516构成转动连接;在转接轴I 519后端、转接轴II520右端均固接一个锥齿轮518,两个锥齿轮518构成锥齿轮传动机构;转接链轮I 517、链条VIII 504与固接在中间种箱508正下方传动短轴510后端部的种箱动力输出链轮503构成链传动机构;转接链轮II 515、链条IX 513与固接在同心轴910中部的种箱动力输入链轮514构成链传动机构;转接轴II 520与过渡轴I 902同轴线,保证当刮土镇压装置9抬起和镇压作业时,链条IX 513与转接链轮II 515、种箱动力输入链轮514处于配合状态,避免脱链。

稻茬田防缠粘小麦条撒覆土施肥播种机动力传动关系为:结合图14,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主变速箱201分成两路工作,一路主变速箱201左侧输出轴带动链轮II 315,以及链条I 316构成的链传动机构,使传动轴308正转;另一路主变速箱201后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02带动副变速箱203工作;副变速箱203动力输出分成两路,一路为左右两侧输出轴通过万向传动机构71,链轮III 73、链条II 75以及链轮IV 76构成的链传动机构带动转盘781转动,转盘781驱动直槽摆杆788,使长条形刮刀782往复运动;另一路副变速箱203下输出轴带动左右刀轴62正转;机具向前运动使镇压辊908滚动,分成两路驱动施肥装置4和排种装置5工作,一路镇压辊908通过双排链轮I 901、链条III 903、链轮V 904构成的链传动机构,双排链轮II 403、链条V 405、双排链轮I 901构成的链传动机构以及排肥驱动链轮401、链条IV 402、双排链轮II 403构成的链传动机构,带动六边传动长轴410转动实现排肥作业;另一路镇压辊908通过转接链轮II 515、链条IX 513、种箱动力输入链轮514构成的链传动机构,锥齿轮518构成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转接链轮I 517、链条VIII 504、种箱动力输出链轮503构成的链传动机构,带动排种驱动双排链轮505转动使中部排种装置5工作,同时通过排种驱动链轮I 501、链条VI 502、排种驱动双排链轮505构成的链传动机构与排种驱动链轮II 512,链条VII 506、排种驱动双排链轮505构成的链传动机构使左右排种装置5工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碎抛刀612刃口为对称结构;如图4与图11所示,防缠刀63与镇压刮土刀907刃角为15°~30°;如图1所示,短连杆117后端与副变速箱203上端中部铰接;如图3与图10所示,畦沟整形箱体311与畦沟修复装置8下端面为“V”形结构,内部为空腔结构,横向宽度为180~220mm;如图9所示,撒播管784相邻距离为150~250mm;如图12所示,撒肥器406相邻距离为150~250mm。

本发明在水稻收获后播种小麦作业时,拖拉机后三点悬挂装置与机具悬挂架121挂接,后输出轴与主变速箱201前端动力输入轴通过万向传动轴连接。拖拉机带动机具匀速直线运动,主变速箱201经左侧链传动机构,驱动切茬盘306切断稻茬,在上圆弧挡板310和下圆弧挡板309的作用下,旋耕刀304将切断的稻茬和土壤抛向均匀防缠碎抛装置6正前方,形成畦沟。依据所需肥料调节肥量调节器407,肥料经排肥器、撒肥器408撒向防缠碎抛装置6前部。副变速箱203带动防缠碎抛装置6工作,在碎抛刀612滑切作用下将稻茬切断,同时将肥料、稻茬、土壤抛上机具后方,防缠刀63减少稻茬缠绕刀轴62。依据所需小麦种子用量调节三个种量调节器511,小麦种子经排种器509、播种软管787、撒播管784流向固定套筒783后方,在已耕作的地表形成种子带,前部碎抛刀612抛撒的肥料、稻茬、土壤均匀覆盖在地表种子上。往复运动的长条形刮刀782去除固定套筒783前部粘附的土壤。在畦沟修复装置8作用下,对切茬开沟装置完成的畦沟进行修复,形成规整的畦沟。机具后方的刮土镇压装置9对地表进行压实,使播种后的种床形成上虚下实的结构,镇压刮土刀907刮去镇压辊908粘附的土壤和种子,使镇压辊908粘附的土壤和种子落回原位。机具作业,实现开沟、施肥、播种、畦沟修复、镇压等功能,且减少了稻茬缠绕与土壤粘附,提高了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智能芦笋收获机的柔性收集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