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

文档序号:1558417 发布日期:2020-01-21 浏览: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连接器 (Electrical connector ) 是由 何旭辉 张银国 樊拥军 王金柱 于 2019-09-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及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收容槽,收容槽沿横向方向具有第一侧壁,第一侧壁沿上下方向凸设有第一凸块,第一接地件具有收容于收容槽的第一板体及自第一板体向靠近第一接地端子的一侧弯折延伸第一弯折片,第一弯折片与第一凸块沿上下方向分別位于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第一弯折片与第一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第一板体的板面与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第一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第一弯折片与第一凸块之间,第一凸块与第一板体的板面相干涉;该发明可以使第一弯折片与第一接地端子接触更紧密,使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好。(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the insulation body comprises a base part, an accommodating groove is formed in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base part in a forward concave mode, a first side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accommodating groove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a first protrud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wall in a protruding mode in the up-down direction, the first grounding piece comprises a first plate body accommodated in the accommodating groove and a first bending piece which bends and extends from the first plate body to one side close to the first grounding terminal, the first bending piece and the first protrud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first plate body in the up-down direction, the first bending piece is in mechanical contact with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rounding terminal, a first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plate face of the first plate body and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first gap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bending piece and the first protruding block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protruding block is interfered with the plate face of the first plate body;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first bending sheet and the first grounding terminal contact more closely, and the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is good.)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接地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常用的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接地件及多个端子,多个端子包括至少两个接地端子和位于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绝缘本体上设有端子槽和凹槽,接地端子安装于端子槽,接地件安装于凹槽,接地件的主体部具有弯折延伸的刚性的臂部收容于凹槽并与接地端子接触,接地件的主体部显露于绝缘本体的外壁面,由于绝缘本体、端子以及接地件在制作过程中均具有尺寸公差,故当接地端子和接地件分别安装于端子槽和凹槽时必然会存在组装间隙,若组装间隙过小,则接地件难以顺利安装至所述凹槽甚至会挤压到端子而导致端子损伤,若组装间隙过大,则容易出现接地件的臂部与接地端子接触不良甚至臂部与接地端子之间产生间隙而无法进行接地,故容易造成臂部无法与接地端子形成稳定接触,使所述接地件无法实现稳定的接地效果,进而降低电连接器的屏蔽功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接地件与接地端子形成稳定且紧密的接触以达到良好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设于所述基部前方的一舌板,自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一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上下方向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块;多个端子,收容于所述基部并沿横向方向排列于所述舌板,多个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及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侧的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一第一接地件,具有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第一板体及自所述第一板体向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一侧弯折延伸至少一第一弯折片,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凸块沿上下方向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相干涉。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片自所述第一板体的侧缘沿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片的板缘凸设有至少两个凸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板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的侧边缘凹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的前方,且所述缺口的后边缘与所述第一弯折片的前边缘重叠。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有两个且分别对应与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自所述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垂直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块沿横向方向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之间。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包括三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板体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之间凸设有一弹臂,所述弹臂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弹性抵接,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刚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沿上下方向贯穿设有一凹孔,所述弹臂自所述凹孔的前边缘向后凸伸形成,所述弹臂位于所述凹孔内。

进一步,所述弹臂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板体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舌板沿上下方向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每一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收容于所述基部的一固定部及显露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的一接触部,每一所述第一弯折片及所述弹臂分别与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固定部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的前端相平齐或向前超出所述接触部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块具有两个,每一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每一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弹臂之间。

进一步,在横向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具有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正对所述弹臂。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容槽延伸至所述舌板,所述第一板体的前端凹设有至少一卡持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前壁向后凸设有至少一卡持块,所述卡持块卡持于所述卡持槽,用以挡止所述第一接地件向前位移。

进一步,自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一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上下方向凸设有至少一第二凸块,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一侧的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沿上下方向设于所述舌板的相对表面,一第二接地件具有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一第二板体及自所述第二板体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一侧弯折延伸的至少一第二弯折片,所述第二弯折片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弯折片与所述第二凸块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弯折片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相干涉。

进一步,所述舌板沿上下方向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自所述下表面向下凸设一凸肋,所述上表面对应所述凸肋的位置具有一第一对接面,所述下表面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凸肋左右两侧的一第二对接面和一第三对接面,所述第三对接面沿横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对接面沿横向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一弯折片自所述第一板体的板缘垂直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弯折片自所述第二板体的板缘垂直向上弯折延伸。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且所述第一板***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凸块自所述第一侧壁向下凸设形成,所述第二凸块自所述第二侧壁向上凸设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凸块沿上下方向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即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凸块错开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一接地件能够顺利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且避免撞伤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所述第一收容槽内设置所述第一凸块用来补偿所述第一接地件和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以保证所述第一弯折片始终能够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紧密且稳定的接触,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一凸块会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方向向所述第一板体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一间隙提供所述第一板体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一板体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位移以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接触更紧密,使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第一接地件和第一接地端子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2的后视图;

图10为图9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12857070000041

Figure BDA000221285707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6及图9所示,此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为SAS电连接器,用以与一SAS插头(未图示)相对接,且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焊接至一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多个端子2,以及一盖体5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上同时组装有一第一接地件3和一第二接地件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上仅组装有所述第一接地件3。

如图1和图2及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一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12,所述舌板12沿上下方向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121及一下表面122,所述下表面122具有自所述下表面122向下凸设一凸肋123,所述凸肋123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至与所述舌板12的前端面平齐,所述上表面121对应所述凸肋123的位置具有一第一对接面1211,所述下表面122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凸肋123左右两侧的一第二对接面1221和一第三对接面1222,其中所述第三对接面1222沿横向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对接面1221沿横向方向的长度要长,所述第一对接面1211、所述第二对接面1221以及第三对接面1222均用以与所述SAS插头相对接。

如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自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向前凹设有一第一收容槽13及一第二收容槽14,所述第一收容槽13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一侧壁131,所述第一侧壁131竖直向下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块132,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凸块132具有两个且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收容槽14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二侧壁141,所述第二侧壁141低于所述第一侧壁131,所述第二侧壁141竖直向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二凸块142,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二凸块142具有两个且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基部11沿横向方向设有与所述舌板12并排的一插接腔15,所述基部11于所述舌板12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前延伸形成两个导引槽16,用于引导所述SAS插头(未图示)的插接,所述基部11的一侧底部向外凸出一安装部17用以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所述安装部17与其中一个所述导引槽16的边缘重合。

如图2及图3和图10所示,多个所述端子2收容于所述基部11并沿横向方向排列于所述舌板12,每一所述端子2具有一接触部211和连接所述接触部211和所述固定部212之间的一连接部213以及自所述固定部212的末端延伸出所述基部11的一焊接部214,所述焊接部214用以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多个所述端子2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21和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以及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23和位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端子2包括三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三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以及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两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之间,两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之间。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接触部211和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的所述接触部211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面1211,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所述接触部211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所述接触部211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1221,多个所述端子2还包括多个电源端子25沿横向方向排列于所述第三对接面1222以及收容于所述插接腔15的两个导电端子26。

如图1和图3及图6所示,所述盖体5包括垂直于所述舌板12的延伸方向的一定位平板51及自所述定位平板51向后延伸的一第一抵接臂52和一第二抵接臂53和一第一限位臂54以及一第二限位臂55,所述第一抵接臂52位于所述第二抵接臂53的上方,所述第一抵接臂52和所述第二抵接臂53位于所述第二限位臂55和所述第一限位臂54之间,所述第一限位臂54位于所述第一抵接臂53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臂55的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抵接臂52与所述第二抵接臂53之间,所述第一限位臂54位于所述基部11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臂55位于所述安装部17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臂54与所述第二限位臂55配合,使得所述盖体5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下限定,不易偏离,所述第一抵接臂52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臂53的下表面与所述引导槽16的沿上下方向的两内壁抵接,使所述盖体5与所述绝缘本体1连接牢固,设置所述盖体5保证所述绝缘本体1的平面度,有利于多个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稳定堆叠,同时便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在生产线上运输。

如图5、图6、图7及图10所示,所述第一接地件3具有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的一第一板体31及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左右两侧向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一侧弯折延伸两个第一弯折片32,所述第一弯折片32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侧缘向下弯折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上方,即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凸块132错开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一接地件3能够顺利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且避免撞伤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固定部212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沿横向方向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之间,所述第一侧壁131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上方,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31之间具有两个第一间隙133,每一所述第一间隙133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凸块132之间,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设置所述第一凸块132用来补偿所述第一接地件3和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以保证所述第一弯折片32始终能够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且稳定的接触,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一凸块132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一凸块132会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方向向所述第一板体31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一间隙133提供所述第一板体31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一板体31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位移以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更紧密,所述第一接地件3用于屏蔽外界杂音信号对所有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的信号传输产生的信号干扰,使电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好。

如图5、图6、图8及图9所示,所述第二接地件4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4的一第二板体41及自所述第二板体41的左右两侧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一侧弯折延伸的两个第二弯折片42,所述第二弯折片42自所述第二板体41的侧缘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凸块142位于所述第二板体41的下方,所述第二弯折片42设于所述第二板体41的上表面121,即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凸块142错开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二接地件4能够顺利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4且避免撞伤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所述固定部212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凸块14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之间,所述第二侧壁141位于所述第二板体41的下方,所述第二板体41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侧壁141之间具有两个所述第二间隙143,该每一所述第二间隙143沿横向方向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每一所述第二凸块142之间,所示第二收容槽14内设有所述第二凸块142用来补偿所述第二接地件4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二凸块142与所述第二板体41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二凸块142向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方向向所述第二板体41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二间隙143提供所述第二板体41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二板体41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二弯折片42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位移以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接触更紧密。所述第二接地件4用于屏蔽外界杂音信号对所有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信号传输产生的信号干扰,从而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片32和所述第二弯折片4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且所述第一弯折片32和所述第二弯折片42的弯折方向、所述第一凸块132和所述第二凸块142的凸设方向由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在所述舌板12的位置而确定。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固定部212刚性接触,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预压力大,接触效果好。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所述固定部212刚性接触,使所述第二弯折片42对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预压力大,接触效果好。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片32的板缘凸设有三个凸点32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板面接触,增大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所述第二弯折片42的板缘凸设两个所述凸点32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板面刚性接触,增大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点321的个数不做限制。

如图7和图9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左右两侧垂直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接触方向、所述第一凸块132对所述第一板体31施加抵压力的方向一致,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的板缘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抵接更紧密,接触效果更好。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自第二板体41的左右两侧垂直向上弯折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板体31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板体41之间的夹角可以大于90度或小于90度。

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沿上下方向贯穿设有一凹孔312,所述弹臂33自所述凹孔312的前边缘向后凸伸形成,所述弹臂33位于所述凹孔312内,所述凹孔312使所述弹臂33具有足够的弹性,从而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弹性抵接,保证所述弹臂33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可以不设置所述凹孔312。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的前端和所述第二板体41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211的前端相平齐或向前超出所述接触部211的前端,所述第一板体31遮盖所有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的所述接触部211,所述第二板体41遮盖所有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和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所述接触部211,使屏蔽杂音信号的效果更好。

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两侧边缘分别凹设有一缺口311,每一所述缺口311位于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弯折片32的前方,且所述缺口311的后边缘与所述第一弯折片32的前边缘重叠,设置所述缺口311提供所述第一板体31变形的空间,增加所述第一板体31的弹性。

如图4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之间凸设有一弹臂33,所述弹臂33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板体31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重合,如图10及图11所示,所述弹臂33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固定部212弹性抵接,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固定部212刚性接触,所述第一接地件3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之间同时具备弹性接触和刚性接触两种不同类型的接触方式,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所述第一接地件3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固定部212接触,不会造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所述接触部211的翘曲,从而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结构不造成影响。所述第二板体41于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之间延伸有一所述弹臂33,所述弹臂33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板体41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弹臂33与位于中间的第二接地端子23的所述固定部212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所述固定部212刚性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之间可以弯折延伸有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所述第二板体41于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之间可以弯折延伸有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接触。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凸块132位于每一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弹臂33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分布在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两侧,从而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的不同位置相干涉,使所述第一板体31受到所述第一凸块132的抵压力更均匀使所述第一板体31整体变形位移增加,变形更彻底,从而使得每一所述第一弯折片32进一步朝向对应的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位移,从而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接触,同样地,每一所述第二凸块142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位于所述第二板体41的所述弹臂33之间。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横向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之间具有一让位空间134,所述让位空间134正对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上的所述弹臂33,所述让位空间134为所述弹臂33和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中部提供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一板体31的整体变形效果好,有利于所述第一弯折片32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位移以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141与所述第二板体41的板面之间还具有一第三间隙144,所述第三间隙144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凸块142之间,所述第三间隙144为所述第二板体41的中部提供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二板体41的整体变形效果好,有利于所述第二弯折片42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位移以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紧密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132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31的前端,所述第一凸块132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31的后端,所述第一凸块132对所述第一板体31沿前后方向的板面施加压力,使所述第一板体31的整体变形效果更好,所述第二凸块142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板体41的前端,所述第二凸块142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板体41的后端,所述第二凸块142对所述第二板体41沿前后方向的板面施加压力,使所述第二板体41的整体变形效果更好。

如图4及图12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的前端凹设有两个卡持槽313,所述第一收容槽13延伸至所述舌板12,所述第一收容槽13的前壁向后凸设有两个卡持块135,每一所述卡持块135卡持于对应每一所述卡持槽313,挡止所述第一板体31向前位移,从而将所述第一接地件3稳定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所述卡持槽313与所述卡持块135在数量上一一对应设置即可,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持块135自所述第一凸块132的前缘向下凸设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持块135与所述第一凸块132可以分离设置。

如图2和图3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31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面1221和所述上表面121之间,所述第二板体41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面1211和所述舌板12的下表面122之间,且所述第一板体31位于所述第二板体41的上方,这样设置使所述基部11及所述舌板12具有足够的空间***述第一接地件3和所述第二接地件4,且不影响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安装。所述第一板体31和所述第二板体41设置在高度不同的两个平面,避免所述绝缘本体1受力集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100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接地件3具有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的一所述第一板体31及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左右两侧向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一侧弯折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所述第一弯折片32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侧缘向下弯折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上方,即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凸块132错开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一接地件3能够顺利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且避免撞伤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31之间具有两个所述第一间隙133,每一所述第一间隙133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凸块132之间,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设置所述第一凸块132用来补偿所述第一接地件3和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以保证所述第一弯折片32始终能够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且稳定的接触,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一凸块132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一凸块132会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方向向所述第一板体31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一间隙133提供所述第一板体31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一板体31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位移,进而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更紧密,所述第一接地件3屏蔽外界信号对所有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2的信号传输产生信号干扰,使电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好。

(2)所述第二接地件4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4的所述第二板体41及自所述第二板体42的左右两侧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一侧弯折延伸的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所述第二弯折片42自所述第二板体41的侧缘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凸块142位于所述第二板体41的下方,所述第二弯折片42设于所述第二板体41的上表面121,即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凸块142错开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二接地件4能够顺利安装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4且避免撞伤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所述固定部212机械接触并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凸块14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弯折片42之间,所述第二板体41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侧壁141之间具有两个所述第二间隙143,每一所述第二间隙143沿横向方向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每一所述第二凸块142之间,所述第二凸块142用来补偿所述第二接地件4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组装间隙过大的问题,当组装间隙过大时,由于所述第二凸块142与所述第二板体41的板面相干涉,即所述第二凸块142向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的方向向所述第二板体41施加抵压力,所述第二间隙143提供所述第二板体41弹性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二板体41能够整体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二弯折片42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位移以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第二弯折片42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23接触更紧密。所述第二接地件4屏蔽外界信号对所有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4的信号传输产生的信号干扰,从而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屏蔽效果。

(3)所述第一弯折片32自所述第一板体31的侧缘沿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刚性接触,使所述第一弯折片32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预压力大,接触效果好。且所述第一弯折片32的板缘凸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点32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板面刚性接触,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的接触面积大,接触更稳定。

(4)所述第一板体31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之间凸设有一所述臂,所述弹臂33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弹性抵接,两个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刚性接触,所述第一接地件3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之间同时具备弹性接触和刚性接触两种不同类型的接触方式,接触更稳定,接触效果更好。

(5)所述第一侧壁131向下凸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每一所述第一凸块132位于每一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弹臂33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分布在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两侧,从而与所述第一板体31的板面的不同位置相干涉,使所述第一板体31受到所述第一凸块132的抵压力更均匀使所述第一板体31整体变形位移增加,变形更彻底,从而使得每一所述第一弯折片32进一步朝向对应的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位移,从而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紧密接触。

(6)在横向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32之间具有一让位空间134,所述让位空间134正对所述弹臂33,所述让位空间134为所述弹臂33和所述第一板体31的中部提供变形的空间,使所述第一板体31的整体变形效果好,有利于所述第一弯折片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接触更紧密。

(7)所述第一板体31的前端凹设有至少一所述卡持槽313,所述第一收容槽13的前壁向后凸设有至少一所述卡持块135,每一所述卡持块135卡持于对应每一所述卡持槽313,限制所述第一板体31继续向前移动,使所述第一接地件3稳定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插座和压缩机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