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

文档序号:1570272 发布日期:2020-01-24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吸收性物品 (Absorbent article ) 是由 德永幸子 于 2018-05-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在主体具有细长形状且具有挤压槽的吸收性物品中,挤压槽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和端部区域挤压槽,其形成于前方端部区域和后方端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域,且具有包含有朝向中央区域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前后方向挤压槽在远离所述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的方向上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In an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main body with an elongated shape and a pressing groove, the pressing groove has: a pair of front-rear direction pressing grooves extending i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and an end region pressing groove formed in at least one of the front end region and the rear end region and having a shape including a substantially V-shape protruding toward the central regio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pressing groove extending beyond a position of a substantially V-shaped end of the end region pressing groove in a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body fluid discharge port corresponding reg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在卫生巾、护垫、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中,已知如下的吸收性物品:以对所吸收的体液的转移进行控制、或者使主体对应于身体的形状来变形等为目的,而在吸收性物品主体上形成线状的挤压槽。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前方挤压槽,其在前方区域中沿宽度方向延伸;和一对纵向挤压槽,它们在***部对置区域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沿长度方向延伸,前方挤压槽和各纵向挤压槽形成朝向宽度方向内侧收窄的收窄部而连接在一起,前方挤压槽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具有朝向后方侧凹陷的凹陷部。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分别通过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大致长度方向且在长度方向中心线侧具有曲率中心的弧状曲线而形成排血口对应部压花,针对相对于排血口对应部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分离幅宽而位于前侧的前侧部,形成有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大致宽度方向的前侧部压花,针对相对于排血口对应部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分离幅宽而位于后侧的后侧部,以从长度方向中心线上的位置朝向后侧而向两侧逐渐扩大的大致倒V字形状,形成有后侧部压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42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3492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使吸收性物品以前方挤压槽的凹陷部为起点容易弯折,由此,不容易在前方产生纵向皱褶。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以凹陷部为起点而弯折的部分会突出而与肌肤接触,由此,可能会损害吸收性物品的穿着感。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方面:通过公开的结构,吸收性物品会追随身体的形状和身体的移动,从而提高了合身性。可是,在专利文献2的吸收性物品中,存在如下情况:沿着身体曲线的端部区域的合身性不够充分。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端部区域沿着身体曲线良好地合身且穿着感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吸收性物品,其具备主体,所述主体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在所述正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主体具有这样的细长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且在与该前后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所述主体具有:中央区域,其包含有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体液排出口对应的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所述中央区域的前方的前方端部区域;以及所述中央区域的后方的后方端部区域,所述主体具有从所述正面片侧向所述背面片侧凹陷的挤压槽,所述挤压槽具有: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它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和端部区域挤压槽,其形成于所述前方端部区域和所述后方端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域,且具有包含有朝向所述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在远离所述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的方向上越过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的所述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可使端部区域沿着身体曲线良好地合身且穿着感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局部剖切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沿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前方端部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前方端部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的端部区域挤压槽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局部剖切图。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I-I线的截面。如图1、图2所示,吸收性物品1具备主体(吸收性物品主体)8,该主体8具有:不透液性的背面片2;透液性的正面片3;以及设在这两个片2、3之间的吸收体4。为了保持吸收体4的形状等,吸收体4可以被由绉纸或无纺布等构成的包覆片5包覆。

如图1所示,主体8在整体上具有如下这样的细长的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且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大致固定的宽度。并且,吸收性物品1是关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另外,吸收性物品主体8具有:中央区域M,其包含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口等体液排出口对应的区域(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前方端部区域F,其处于中央区域M的前方;以及后方端部区域R,其处于中央区域M的后方(将前方端部区域F和后方端部区域R也统称为端部区域)。中央区域M可以具有从其两侧开始延伸的、用于在穿着时将吸收性物品1可靠地固定于内衣的翼W、W。前方端部区域F可以是比成为翼W的前方起点的位置靠前方的区域,后方端部区域R可以是比成为翼W的后方起点的位置靠后方的区域。

在吸收体4的前方和后方的端缘,背面片2的外缘和正面片3的外缘可以通过热熔胶等粘接剂、或者热封、超声波密封等粘接手段接合在一起。另外,在正面片3侧的两侧部,分别沿着前后方向(长度方向)设置有侧无纺布7。侧无纺布7向主体8的侧方部分地突出,层叠于同样向侧方突出的背面片2上,并且可以通过热熔胶等粘接剂、或者热封、超声波密封等粘接手段接合在一起,由此,能够在主体8的两侧部形成翼W、W。

作为背面片2,可以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片等至少具有阻水性的片材。也可以采用将无纺布层叠于聚乙烯片等而成的层压无纺布,甚至可以采用夹设有防水膜而实质确保了不透液性的无纺布的层叠片等。另外,从防止闷湿的观点出发,更希望使用具有透湿性的片。作为这样的阻水/透湿性片,可以使用通过下述方法获得的微多孔性片:将无机填充剂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中熔融混炼而成型出片,然后沿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拉伸。

正面片3是使经血、白带、尿等体液快速透过的透液性的片。作为正面片3,适当地使用有孔或无孔的无纺布、或者多孔性塑料片等。作为构成无纺布的面料纤维,例如可以单独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聚酯、聚酰胺等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它们的混纺纤维、以及棉等天然纤维,或者将2种以上的上述材料组合起来使用。另外,作为无纺布的加工法,可以列举出水刺法、纺粘法、热轧法、熔喷法、针刺法等。在这些加工方法中,水刺法在能够制造富于柔软性的无纺布这一点上是优选的,纺粘法在能够制造富于悬垂性的无纺布这一点上是优选的,热轧法在能够制造膨松且柔软的无纺布这一点上是优选的。另外,可以使用以熔点高的纤维为芯且以熔点低的纤维为鞘的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分割型纤维等复合纤维。

介于背面片2与正面片3之间的吸收体4只要是能够吸收并保持体液的材料,则不进行限定,但优选包含棉状纸浆和吸水性聚合物。作为吸水性聚合物,可以使用高吸水聚合物粒状粉(superabsorbent polymer(SAP):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聚合物纤维(superabsorbent fiber(SAF):超吸水纤维)以及它们的组合。作为纸浆,可以列举出从木材获得的化学纸浆、溶解纸浆等由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醋酸纤维等人工纤维素纤维所构成的纸浆。作为化学纸浆的原材料,可以使用阔叶树材、针叶树材等,但是,由于纤维长度较长等而优选使用针叶树材。

另外,也可以在吸收体4中混合合成纤维。作为合成纤维,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尼龙等聚酰胺、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也可以将它们中的2种混合起来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以熔点高的纤维为芯且以熔点低的纤维为鞘的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分割型纤维等复合纤维。并且,也可以使用通过亲水剂对疏水性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来赋予针对体液的亲和性而成的纤维。

关于吸收体4的厚度,可以设定在0.5~25mm的范围内,但优选是1.5~6.5mm的范围。吸收体4可以在前表面的范围内不具有均匀的厚度,也可以是使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及其附近的区域鼓出、并使与臀沟对应的部分(臀沟对应部)及其附近的区域鼓出的结构。另外,优选的是,吸收体4通过积纤或气流成网法来制造。

作为侧无纺布7,可以使用拒水处理无纺布或亲水处理无纺布。例如,在欲提高防止经血或白带等浸透的效果、或者肌肤触感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涂敷有硅系、石蜡系、烷基氯化铬系拒水剂等而成的拒水处理无纺布。另外,在欲提高翼W处的针对经血等的吸收性的情况下,作为无纺布的材料,优选使用进行了亲水处理的无纺布。作为无纺布的种类,难以带有折痕、不容易形成皱褶且柔软的热风无纺布是优选的。

在翼W、W的外缘,为了实现侧无纺布7与背面片2的接合、以及出于提高刚性的目的,可以在规定的部位设有具有点状或规定的形状的挤压部(压花)。

关于吸收性物品1的全长,可以设为130~450mm,优选为140~360mm,更优选为170~270mm。

在吸收性物品1上设有挤压槽(也称作压缩槽、压花)。该挤压槽形成为从正面片3向背面片2侧凹陷的线状的槽。挤压槽具有如下功能:对吸收体4的搓捻进行抑制,对体液在表面或内部的转移进行控制,以及容易实现适合于身体的形状的变形。关于挤压槽,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在吸收体4上层叠有正面片3的层叠体在一对加压辊之间通过。例如,可以在正面片3侧和吸收体4侧分别配置凸状的辊和平坦的辊,并使上述层叠体通过。

如图1所示,关于挤压槽,以主体的前后方向中心线CL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地包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前后方向槽10、10。该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以不在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上穿过的方式,并且以沿着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的侧方、或者穿过从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向侧方离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的方式延伸。关于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可以主要设置于中央区域M,也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以在前后方向上越过中央区域M的方式延伸。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可以在整体上呈直线状延伸,另外,也可以如图示的例子那样在中途弯曲。并且,一对前后方向槽10、10也可以不必线对称地设置。但是,优选的是,一对前后方向槽10、10分别设置于前后方向中心线CL的两侧。

由于存在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由此,吸收性物品1的主体8容易以该挤压槽为起点(挠性轴)而发生弯折。因此,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当主体8从侧方受到来自两腿的力时,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之间的区域容易向身体侧***,特别是能够提高中央区域M相对于身体的合身性。

吸收性物品1的挤压槽包含端部区域挤压槽20,其形成于前方端部区域F和后方端部区域R中的至少一方。即,端部区域挤压槽20是指形成于前方端部区域F的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和/或形成于后方端部区域R的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在图1的例子中,形成有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和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双方。

端部区域挤压槽20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包含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在图1的例子中,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具有心形,且具有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V字的末端21s,并且,在比该末端21s靠前方处,具有同样地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V字的末端21s’。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具有倒心形,且具有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V字的末端22s,并且,在比该末端22s靠后方处,具有同样地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V字的末端22s’。这样,在图示的例子中,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和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都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分别包含多个V字部分。

在图1的例子中,吸收性物品1左右对称,并且也前后对称(在图中,为上下对称)。即,在使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和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的一方在前后方向上翻转而与另一方重合的情况下,其尺寸和形状相同。可是,吸收性物品1也可以不是前后对称,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和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的尺寸也可以不同,形状也可以不是前后对称。另外,吸收性物品1或主体8的结构(包含形状)也可以不是左右对称。

端部区域挤压槽20具有包含有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由此,在穿着时,容易以V字的部分为起点而使端部区域即在前后方向上也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由此,能够使在穿着前的状态下为平面状的主体8的端部区域形成为曲面,也可以说能够使其变形为杯状。因此,能够使吸收性物品1的端部区域在身体的前侧和/或后侧沿着身体的曲线自然地合身。因此,即使在歩行时或运动时,吸收性物品1也能够追随身体,因此能够防止穿着过程中的不适感。另外,也能够防止如下情况等:在主体8的未贴合于身体的部分施加有多余的力而产生搓捻。

如果端部挤压槽20的具有上述V字形状的V字部分的末端20s处于前后方向中心线CL上,则能够使端部区域左右平衡良好地弯曲,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在本例中,如图1、图4所示,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在远离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的方向上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20s的位置而延伸。换而言之,如图4所示,在将经过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末端20s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设为X1的情况下,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在远离中央区域M的方向上越过假想线X1而延伸。

这种情况下,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可以在前方端部区域F中越过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21s的位置而向远离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的方向延伸,或者,也可以在后方端部区域R中越过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22s的位置而向远离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的方向延伸。另外,优选的是,如图示的例子那样,在前方端部区域F中,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端部11、11在远离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的方向上(朝向主体8的前方)越过在前方端部区域F中形成的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的V字形状的末端21s的位置而延伸,并且,在后方端部区域R中,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后方端部12、12在远离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的方向上(朝向主体8的后方)越过在后方端部区域R中形成的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的V字形状的末端22s的位置而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在端部区域中,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也成为起点而能够使主体8变形。具体来说,在图4所示的假想线X1上,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的V字的末端21s和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各自的前方端部11、11这3处部位能够成为弯折的起点。另外,在假想线X2上,比前方端部区域21的V字的末端21s稍微靠前方的分支的各挤压槽和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各自的前方端部11、11的共计4处部位能够成为弯折的起点。在端部区域中,出现这样的多个弯折起点,由此,能够使平面状的主体8更自然地弯曲。因此,如果是前方端部区域F,则能够与穿着者的耻骨的曲线良好地合身,另外,如果是后方端部区域R,则能够与穿着者的臀部的曲线良好地合身,因此,能够提高穿着感,另外也能够良好地防止体液在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侧方泄漏。

另外,如图1所示,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20s的位置而延伸的一侧的端部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或倾斜。换而言之,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以越靠近其末端则越靠近前后方向中心线的方式形成。

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端部可以与前后方向中心线CL大致平行地延伸,也可以向宽度方向内侧或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或屈曲地延伸。可是,优选的是,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

这种情况下,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端部11、11和后方端部12、12中的任意一方能够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但优选的是,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端部11、11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另外,优选的是,如图示的例子那样,在前方端部区域F中,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的端部11、11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在后方端部区域R中,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后方的端部12、12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的端部11、11是指包含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的端缘在内的、具有一定程度的长度的部分,后方的端部12、12是指包含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后方的端缘在内的、具有一定程度的长度的部分。

如上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端部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由此,在穿着时使端部区域沿着身体的情况下,比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端部靠前侧和/或后侧的区域容易朝向身体弯曲。因此,能够使主体8沿着身体的曲线更加良好地合身(紧密贴合)。另外,也能够更加良好地防止体液从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侧方泄漏。

关于前后方向挤压槽10的端部的弯曲程度,并不特别限定,但是,弯曲的端部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中心线CL所成的角度α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10~50°,进一步优选为15~40°。通过将角度α设为上述范围,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如下的上述效果:使端部区域以适合于身体曲线的方式弯曲,从而提高了合身性。

上述角度α例如可以是前后方向挤压槽10的垂直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槽中心线)的切线与前后方向中心线CL所成的角度。另外,角度α也可以是前后方向挤压槽10的槽中心线的切线与前后方向中心线CL所成的角度的最大值。

在图3中主要示出了图1的吸收性物品1的前方部分的放大图。在图3的例子中,作为前后方向挤压槽10的端部11处的槽中心线的切线Y1与平行于前后方向中心线CL的线Y2所成的角度,示出了角度α。

另外,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V字的角度β也并不特别限定,但优选为60~150°,更优选为90~130°,进一步优选为100~120°。通过将角度β设为上述范围,由此能够使端部区域的变形更适合于身体的曲线。

在端部区域挤压槽20所包含的V字部分是将呈直线延伸的2个槽连结起来而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将上述角度β设为这2个槽的槽中心线所成的角度。另外,在端部区域挤压槽20所包含的V字部分是将弯曲地延伸的2个槽连结起来而形成的情况下,能够设为这2个槽的槽中心线的切线所成的角度。

并且,在图示的例子中,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V字部分的末端20s是将2个挤压槽连结起来而形成的,但是,如果能够获得如下的上述效果:能够实现主体的以末端20s为起点的适合于身体的前侧和/或后侧的变形,从而提高了合身性,则2个挤压槽也可以不连结在一起。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为:2个挤压槽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相连结的位置处于前后方向中心线CL上。

在图4中,与图3相同地主要示出了图1的吸收性物品1的前方部分的放大图。在图4中,将经过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的V字形状的末端21s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设为X1,将经过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的末端(终端)11s、11s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设为X2,将假想线X1与假想线X2之间的间隔设为a。即,间隔a是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的末端21s的位置与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前方的端部11、11的末端11s、11s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

上述间隔a优选为2.0~8.0mm,更优选为3.0~6.0mm。通过将间隔a设为2.0mm以上,由此,能够发挥出以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为弯曲的起点来起作用的功能。另外,通过将间隔a设为8.0mm以下,由此能够防止因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而对端部区域过度地赋予刚性,由此能够防止穿着时的不适感。

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可以包含:高挤压部18;凹陷得比高挤压部18浅的低挤压部19(图1、图4)。在附图中,高挤压部18以黑色示出,低挤压部19以白色(无色)示出。高挤压部18和低挤压部19的挤压深度并不特别限定,高挤压部18可以是与低挤压部19的底面相比而相对较深地形成大约0.5mm~3mm的槽深的部分。通过使用具有与所希望的结构相对应的凹凸的加压辊,能够得到这样的包含有高挤压部和低挤压部的挤压槽的结构。例如,能够使用这样的加压辊:其设有与挤压槽整体的形状相对应的凸部,还在凸部上设有与高挤压部相对应的微细凸部。另外,在欲构成挤压槽的区域,首先以比较低的压力形成低挤压部,然后,在所形成的低挤压部的区域的一部分,以比较高的压力形成高挤压部,由此能够得到上述的挤压槽的结构。关于挤压部的深度的调整,能够通过对为了形成挤压槽而使用的上述加压辊的压印进行调整来进行。

在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具有高挤压部18和低挤压部19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V字形状的末端20s的位置而延伸的部分不具有高挤压部18。即,优选的是,如图3所示,在假想线X1与假想线X2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范围内,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不具有高挤压部18。

由于高挤压部18是被以更强的压力挤压而成的部分,因此,若设有高挤压部18,并且若密集地设有高挤压部18,则该部分的刚性变大,挤压槽周边的柔软性降低。因此,通过在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V字形状的末端20s的位置而延伸的部分不设置高挤压部18,由此能够抑制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端部附近及其周边区域的柔软性降低。由此,能够维持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端部会变成弯曲的起点这样的作用,并且能够降低或防止因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端部附近及其周边区域抵接而产生的不适感。

并且,在图示的例子中,构成为,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的、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20的V字形状的末端20s的位置而延伸的部分不具有高挤压部18,但是,能够通过减小高挤压部18自身的尺寸或减小高挤压部18之间的间距来减小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在假想线X1与假想线X2之间的区域的刚性。这样的结构也有助于降低或防止不适感。

并且,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以外的挤压槽中也设置包含有高挤压部和低挤压部的结构。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端部区域挤压槽20(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和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2)中也设有高挤压部和低挤压部。

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和端部区域挤压槽20可以连结在一起,也可以分离。可是,如果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和端部区域挤压槽20分离,则能够避免刚性在端部区域的侧部变得过高。由此,能够在穿着时降低端部区域处的不适感。

在图4中,以b表示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与端部区域挤压槽20之间的间隔。间隔b是前后方向挤压槽10、10与端部区域挤压槽20之间的最短距离。间隔b优选为5~15mm,更优选为7~10mm。

并且,在图示的例子中,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21的包含有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是由1个环状的挤压槽构成的心形,但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图5的(a)那样的V字形状,也可以是图5的(b)所示那样的水滴形状。另外,也可以如图5的(c)那样是如下的形状:整体为心形状,但在前后方向上断开。进而,也可以如图5的(d)那样构成为,沿前后方向排列有多个V字形状。

若是如图1、图3、图4以及图5的(c)和(d)那样是包含有多个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V字部分的形状,则在使主体8弯曲时,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弯曲的起点,因此,从使主体8沿着身体的曲线变形这一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图5的(c)、(d)都具有多个V字的末端20s、20s’。另一方面,对于如图5的(a)、(b)那样具有1个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末端20s的形状来说,能够避免挤压部的密集,从而能够使刚性较小,因此,从防止发硬等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以上,主要关于主体8的前方端部区域F对吸收性物品1的特征进行了说明,但在吸收性物品1的后方端部区域R中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在图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吸收性物品601。吸收性物品601与吸收性物品1相同地具有主体608,该主体608具备正面片603、吸收体以及背面片,并且,吸收性物品601具有:以前后方向中心线CL为对称轴的左右对称的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610、610;和端部区域挤压槽620,其具有包含有朝向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前后方向挤压槽610、610在远离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40的方向上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620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620s的位置而延伸。但是,在吸收性物品601中,与吸收性物品1相比,后方端部区域R的长度和前后方向挤压槽610、610的长度更长。另外,作为端部区域挤压槽,具备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620,在后方端部区域F中不具有端部区域挤压槽。

在吸收性物品601中,也由于前后方向挤压槽610、610的前方的端部611、611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因此,在穿着时使前方端部区域F沿着身体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其沿着耻骨的曲线自然地弯曲。

关于前后方向挤压槽610的端部611的弯曲情况,端部611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中心线CL所成的角度α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15~30°。

在吸收性物品601中,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610、610在后方端部区域R中互相连结。通过这样的形状,能够防止朝向后方的泄漏。从而,图6所示的吸收性物品601特别适合作为夜用或长时间用的卫生巾来使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吸收性物品,其具备主体,所述主体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在所述正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主体具有这样的细长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且在与该前后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所述主体具有:中央区域,其包含有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体液排出口对应的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前方的前方端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后方的后方端部区域,所述主体具有从所述正面片侧向所述背面片侧凹陷的挤压槽,所述挤压槽具有: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它们以所述主体的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地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和端部区域挤压槽,其形成于所述前方端部区域和所述后方端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域,且具有包含有朝向所述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在远离所述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的方向上越过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的所述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

以下,附记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

(附记1)

附记1的方式是吸收性物品,其具备主体,所述主体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在所述正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中,所述主体具有这样的细长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且在与该前后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所述主体具有:中央区域,其包含有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体液排出口对应的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所述中央区域的前方的前方端部区域;以及所述中央区域的后方的后方端部区域,所述主体具有从所述正面片侧向所述背面片侧凹陷的挤压槽,所述挤压槽具有: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它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和端部区域挤压槽,其形成于所述前方端部区域和所述后方端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域,且具有包含有朝向所述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在远离所述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的方向上,越过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的所述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

根据上述附记1的方式,由于设有端部区域挤压槽,其中,该端部区域挤压槽形成于至少一个端部区域,且具有包含有大致V字形状的形状,因此,端部挤压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部分成为起点而使得吸收性物品主体的端部区域容易在前后方向上弯曲,另外,也容易沿着从大致V字的末端开始延伸的2个槽在宽度方向上弯曲。而且,由于前后方向挤压槽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因此,前后方向挤压槽也成为起点而使得端部区域的侧部能够变形。因此,能够使主体的端部区域沿着身体的曲线变形而良好地贴合于身体,从而能够提高穿着感。

(附记2)

在附记2的方式中,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弯曲。

根据上述附记2的方式,前后方向挤压槽的端部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且朝向端部区域挤压槽的方向。由此,比前后方向挤压槽的端部靠前侧和/或后侧的区域容易朝向身体弯曲,因此,能够使吸收性物品主体沿着身体的曲线更加良好地合身。

(附记3)

在附记3的方式中,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的所述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与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的越过所述末端的位置而延伸的部分的末端的位置之间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间隔为2.0mm~8.0mm。

根据上述附记3的方式,将端部区域挤压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与前后方向挤压槽的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的部分的末端的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限定于规定的范围。由此,能够维持前后方向挤压槽成为弯曲起点的功能,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如下情况:端部区域的刚性由于前后方向挤压槽而变得过大,从而产生穿着时的不适感。

(附记4)

在附记4的方式中,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具有:高挤压部;和凹陷得比该高挤压部浅的低挤压部,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的越过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的所述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的部分不具有所述高挤压部。

根据上述附记4的方式,前后方向挤压槽的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末端的位置而延伸的部分不具有高挤压部,由此,能够使前后方向挤压槽的越过端部区域挤压槽的末端而延伸的部分的刚性比较小。因此,能够维持前后方向挤压槽的作为弯曲起点的功能,同时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前后方向挤压槽的端部过度地具有刚性,从而在与肌肤接触时产生不适感。

(附记5)

在附记5的方式中,所述大致V字形状的V字的角度为60°~150°。

根据上述附记5的方式,由于将端部区域挤压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V字的角度设为规定的角度,因此能够实现主体的沿着身体曲线的自然变形。

(附记6)

在附记6的方式中,所述前后方向挤压槽与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离。

根据上述附记6的方式,由于使前后方向挤压槽和端部区域挤压槽分离地形成,因此,能够防止挤压槽密集而导致刚性变得过高的情况。

(附记7)

在附记7的方式中,所述端部区域挤压槽形成于所述前方端部区域,所述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在所述后方端部区域中互相连结。

根据上述附记7的方式,由于在前方端部区域中设有端部区域挤压槽,且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在后方端部区域中互相连结在一起,因此,在吸收性物品主体的前方端部区域中能够获得根据第一方式所得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后方端部区域中,一对前后方向挤压槽闭合,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朝向后方的泄漏。

本申请要求2017年6月19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的日本特愿2017-119743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全部内容引用于此。

标号说明

1、601:吸收性物品;

2:背面片;

3、603:正面片;

4:吸收体;

5:包覆片;

7:侧无纺布;

8、608:主体(吸收性物品主体);

10、610:前后方向挤压槽;

11、611:前后方向挤压槽的前方的端部;

11s:前后方向挤压槽的前方的末端;

12s:前后方向挤压槽的后方的末端;

12:前后方向挤压槽的后方的端部;

18:高挤压部;

19:低挤压部;

20、620:端部区域挤压槽;

21:前方端部区域挤压槽;

22:后方端部区域挤压槽;

20s、20s’、21s、21s’、22s、22s’、620s:V字的末端;

40、640:体液排出口对应区域;

CL:前后方向中心线;

F:前方端部区域;

M:中央区域;

R:后方端部区域;

W:翼。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包含普鲁兰多糖衍生物的化妆品组合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