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

文档序号:1625784 发布日期:2020-01-14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 ([db:专利名称-en]) 是由 伍川 曾庆铭 吕叶红 张迪 董红 董志超 瞿志荣 邱化玉 蒋剑雄 于 2019-02-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原油输送领域,为了解决低温下原油粘度增大导致原油输送困难的问题,克服现有物理及化学降粘技术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改善低温下现有的化学降粘剂存在粘度增大、降粘效果弱化的问题,使得降粘剂在低温输送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降粘能力,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将含有二乙基硅氧链节的环硅氧烷或二乙基硅氧链节的聚合物与原油采用通常方法进行混合,可显著降低原油的粘度,可以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因加热、保温带来的能量消耗,降低泵的功率和原油在管道中的阻力,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的能耗。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容易分离回收,设备投资少,设备利用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db:摘要-en])

一种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

技术背景

原油是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 合物,脱除原油中的水分和伴生的甲烷等气体化合物后,原油通常呈现出流动或 者半流动的粘稠液态。原油是各个国家的战略物资,经过一次及二次加工后,可 生产出各种各类的商品,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及人民物质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 世界各地原油储量不均衡,我国原油储量较少,原油品质也不好,因此,为了满 足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于能源、材料的巨大需求,我国的原油大多采取进口 方式以解决国内产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巨大缺口。受地理、环境及国家战略布局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的原油加工企业如石化、炼化企业并不位于沿海等 拥有石油码头的城市,因此将原油从石油码头或者直接从产油地输送至相关加工 企业是实现石油加工与利用的首要任务,而采取原油长距离管道输送方式,是我 国原油运输的主要形式。

原油是由多种烃类、芳香烃及杂环芳烃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不同地区所产 的原油组成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原油的粘度不同。众所周知,流体的粘度是影响 管道输送效率和能耗的重要因素,流体粘度越大,流体在泵及输送管道中的阻力 损失越大,为克服这些阻力损失,就不得不增加泵的功率、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中间储罐并用泵再次将流体输送至下一级中转站,才能实现流体的长距离输送; 流体的粘度越大,其在输送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高。因此,降低原油的粘度成为 原油输送中需要克服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原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为降低输送过程中的阻力损失,减少泵 的功率和延长输送距离,原油输送管道通常采用加热保温方式,提高输送的原油 的温度,降低原油的粘度,但采用加热保温的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 且随温度升高,原油中各个组分的蒸气压增加,一旦输油管道、离心泵、阀门或 法兰等连接部件发生泄漏,则原油中低闪点、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组分会在泄露 处聚集,若遇到明火、闪电等着火源,极易引发火灾甚至***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除可采用加热降粘原油外,还有掺稀降粘、微波降粘及磁处理降粘等物理降 粘技术,以及乳化降粘、油溶性降粘剂、降凝剂降粘等化学降粘技术。掺稀降粘 是在粘度高的原油进入管道前,将一些低粘液态碳氢化合物作为稀释剂,与稠油 混合在一起,降低稠油的输送粘度,从而以混合物的形式进行输送,但掺稀降粘 存在稀油资源有限、能耗增大、增大输送负荷等缺陷;微波降粘利用微波非热效 应对稠油进行改性,改变稠油的化学组分,不可逆地改善稠油的流变性,以达到 快速降粘的目的,但微波降粘存在内部温度宏观和微观分布不均匀问题,容易导 致原油组分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磁处理降粘利用原油的抗磁性和磁化作用的诱 导磁距以抑制蜡晶的形成和聚结,使蜡晶以小颗粒形式存在于稠油中,增强了流 动性,降低了稠油的粘度,但磁处理具有时效性,诱导磁距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消失,由此导致降粘效果随时间延长而消失。乳化降粘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将原 油从油包水(W/O)型乳状液转变成水包油(O/W)型乳状液,达到降粘的目的,其降 粘机理主要包括乳化降粘和润湿降阻两方面,但乳化降粘存在破乳困难,污水处 理难度大、乳化剂对原油的选择性强且原油组成影响乳化降粘效果等问题;油溶 性降粘剂利用降粘剂分子具有的强氢键形成能力,通过渗透或分散作用进入胶质 和沥青质片状分子之间,部分拆散平面重叠堆砌形成的聚集体,构建有降粘剂分 子参与的无规则堆砌、结构松散、有序程度低、空间延伸度小的新氢键聚集体, 达到降低原油粘度的目的,油溶性降粘剂主要单体为乙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 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酯及α-烯烃等,但降粘剂对原油具有选择性,一种降粘 剂并不能适用于其它的原油;降凝剂降粘利用其分子结构与原油中蜡分子结构相同或相近,在蜡的成核和生长过程中能够与蜡晶共晶或吸附,阻止了蜡晶的生长, 使蜡的网状结构被抑制,从而降低原油的表观粘度,但只有当降凝剂的分子结构 与原油中蜡的分子结构相同或相近时才会发生降粘作用,因此降凝剂对原油也具 有一定的选择性,只有选择合适的降凝剂和最佳加料范围才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

由此可见,无论是现有的物理降粘技术还是化学降粘技术,均存在一定的技 术缺陷,导致原油降粘效果不理想,其中现有的化学降粘技术更是受原油产地及 原油组成的影响较大,此外现有的化学降粘技术采用的乳化剂、油溶性降粘剂及 降凝剂的主要成分大多为碳碳键构成的化合物或者聚合物,低温下这些物质自身 的粘度将迅速增大,使得其原本具有的降粘能力大大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物理及化学降粘技术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低温下现有的化学降 粘剂存在粘度增大、降粘效果弱化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 可显著降低原油的粘度,可以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因加热、保温带来的能量消耗, 降低泵的功率和原油在管道中的阻力,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的能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为将含有二乙 基硅氧链节(-(C2H5)2SiO-)的环硅氧烷或二乙基硅氧链节(-(C2H5)2SiO-)的聚 合物与原油采用通常方法进行混合。混合后的原油在催化加氢重整及催化裂化过 程中,加入物会裂解成甲烷,乙烷及高沸物,而甲烷和乙烷是原油或其加工成汽 柴油过程本来就存在的产物,有机硅高沸物的沸点高于原油裂解后得到的沥青等 胶质状物质的沸点,可与沥青一道用作建材等领域,因此,含有二乙基硅氧链节 (-(C2H5)2SiO-)的环硅氧烷或二乙基硅氧链节(-(C2H5)2SiO-)的聚合物与原油 混合后不影响原油的使用。

所述的含有二乙基硅氧链节的环硅氧烷选自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八乙基环四 硅氧烷、十乙基环五硅氧烷、十二乙基环六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含有二乙基硅氧链节的聚合物选自结构式如(I)所示的齐聚硅氧烷、 结构式如(II)所示的共聚硅氧烷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031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032

式(I)和(II)中,R1、R4分别独立选自Me,Me3SiO-、Et、Ph中的一种; R2、R3、R5、R6分别独立选自Me、Et中的一种,其中Me代表甲基官能团,Et 代表乙基官能团,Ph代表苯基官能团;Ra、Rb分别独立选自甲基、乙基、三氟 丙基、苯基中的一种,且Ra与Rb不同时为乙基或三氟丙基;

式(I)中,n代表齐聚物的聚合度,n=1~100,

式(II)中,x1为二乙基硅氧链节的聚合度,x2为其它二有机硅氧链节的聚 合度,x1=1~30,x2=1~100,且x1+x2=1~120,结构式(I)与结构式(II)统一 简称为乙基硅油。

作为优选,含有二乙基硅氧链节的齐聚硅氧烷的20℃粘度(η20)为 5~500mPa.s。含有二乙基硅氧链节的共聚硅氧烷20℃粘度(η20)为5~1000mPa.s。

所述的含二乙基硅氧链节的环硅氧烷或二乙基硅氧链节的聚合物与原油混 合时的质量比为0.000005~0.50∶1,优选为0.00001~0.01∶1。

所述的含二乙基硅氧链节的环硅氧烷或二乙基硅氧链节的聚合物与原油混 合时的温度为-40~60℃,优选为-30~40℃。

区别于目前有机硅工业的主要产品二甲基硅油,含二乙基硅氧链节的环硅氧 烷、齐聚硅氧烷或者共聚硅氧烷与原油相容性好,在原油中迅速分散,节省现有 降粘剂与原油的混合处理时间;而且含二乙基硅氧链节的环硅氧烷、齐聚硅氧烷 或者共聚硅氧烷直接与原油混合,不需要像丙烯酸高级烷基酯类降粘剂那样需聚 合后再配制成水溶液使用,不仅降低了使用量,减少了输送负荷,相应地提高了 原油输油管线的输送能力,而且避免水分引入到原油中,降低了原油乳化的风险, 节省后续环节的操作费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显著降低原油的粘度,可以降低 原油输送过程中因加热、保温带来的能量消耗,降低泵的功率和原油在管道中的 阻力,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核磁氢谱;

图2为本发明相容性实验示意图;

图3为乙基硅油用量对原油粘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影响;

图4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影响;

图5为对比例二甲基硅油用量对原油粘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制,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市购或采用常规方法制备。

制备例1: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

将61.2g六乙基环三硅氧烷(D3 Et)加入到带有机械搅拌、温度控制装置、氮气 插底管及回流冷凝装置的250mL三颈烧瓶中,升高温度至50℃,然后在微量N2保护下进行1h的脱水;然后将干燥后的固体超强酸5.5g加入到混有上述物料的 三颈烧瓶中,升高温度至80℃,进行开环反应4h后,然后加入八甲基三硅氧烷 (MDM)48.8g进行封端反应3h,然后将釜内物料降至室温,过滤除去固体超强 酸催化剂,再将滤液转移至脱低反应釜中,在微量氮气保护下,逐渐提高体系的 真空度至-100kPa,然后逐渐升温至220℃并在此温度下维持8h以脱除反应体系 中的低沸物,脱低完成后,在氮气保护下将体系物料降至室温,收集物料并称重, 得到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75.9g。

采用博勒飞DV2TRVTJO型旋转粘度计测定所得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 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在20℃下的粘度为42.5mPa.s,采用GPC测定三甲 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1419, 重均分子量Mw为2379,多分散指数PDI值为1.67。由核磁分析结果及聚合物 的结构式,计算得到该共聚物中的二乙基硅氧链节的聚合度x1为3.80,二甲基 硅氧链节的聚合度x2为1。

测试例1

制备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核磁氢谱 (1HNMR)如图1所示,计算得到该硅油中乙基的质量分数为32.7%。

制备例2: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

将61.2g六乙基环三硅氧烷(D3 Et)加入到带有机械搅拌、温度控制装置、氮气 插底管及回流冷凝装置的250mL三颈烧瓶中,升高温度至60℃,然后在微量N2保护下,于-100kPa真空下进行0.5h的脱水;然后将干燥后的固体超强酸8.0g 加入到混有上述物料的三颈烧瓶中,升高温度至80℃,进行开环反应3h后,然 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氧烷(MM)34.0g进行封端反应5h,然后将釜内物料降至室温, 过滤除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再将滤液转移至脱低反应釜中,在微量氮气保护下, 逐渐提高体系的真空度至-100kPa,然后逐渐升温至220℃并在此温度下维持6h 以脱除反应体系中的低沸物,脱低完成后,在氮气保护下将体系物料降至室温, 收集物料并称重,得到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60.6g。

采用博勒飞DV2TRVTJO型旋转粘度计测定所得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 乙基硅氧烷齐聚物在20℃下的粘度为46.9mPa.s,采用GPC测定三甲基硅氧基 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1846,重均分子量Mw为2964, 多分散指数PDI值为1.61。由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的核磁 氢谱(1H NMR)计算得到该硅油中乙基的质量分数为35.8%,由核磁分子结果及 聚合物的结构式,计算得到该齐聚物的聚合度n为16.5。

制备例3: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

将6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8.7g六乙基环三硅氧烷(D3 Et)加入到带有机械搅 拌、温度控制装置、氮气插底管及回流冷凝装置的250mL三颈烧瓶中,升高温 度至55℃,然后在微量N2保护下,于-100kPa真空下进行1.5h的脱水;然后将 干燥后的固体超强酸5.4g加入到混有上述物料的三颈烧瓶中,升高温度至85℃, 进行开环反应2h后,然后加入八甲基三硅氧烷(MDM)20.0g进行封端反应6h, 然后将釜内物料降至室温,过滤除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再将滤液转移至脱低反 应釜中,在微量氮气保护下,逐渐提高体系的真空度至-100kPa,然后逐渐升温 至218℃并在此温度下维持5h以脱除反应体系中的低沸物,脱低完成后,在氮 气保护下将体系物料降至室温,收集物料并称重,得到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 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69.6g。

采用博勒飞DV2TRVTJO型旋转粘度计测定所得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 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在20℃下的粘度为122.3mPa.s,采用GPC测定三甲 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3871,重均分子量 Mw为6423,多分散指数PDI值为1.65。由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 乙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核磁氢谱(1H NMR)计算得到该硅油中乙基的质量分数 为14.45%,由核磁分析结果及聚合物的结构式,计算得到该共聚物中的二乙基 硅氧链节的聚合度x1为9.35,二甲基硅氧链节的聚合度x2为36.25。

制备例4: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

将59.3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5.3g六乙基环三硅氧烷(D3 Et)及12.4g八甲基 三硅氧烷(MDM)一起于室温下加入到带有机械搅拌、温度控制装置、氮气插底 管及回流冷凝装置的250mL三颈烧瓶中,升高温度至65℃,然后在微量N2保护 下,于-100kPa真空下进行2.0h的脱水;然后将干燥后的固体超强酸4.3g加入 到混有上述物料的三颈烧瓶中,升高温度至150℃,反应4h,然后将釜内物料降 至室温,过滤除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再将滤液转移至脱低反应釜中,在微量氮 气保护下,逐渐提高体系的真空度至-100kPa,然后逐渐升温至200℃并在此温 度下维持4h以脱除反应体系中的低沸物,脱低完成后,在氮气保护下将体系物 料降至室温,收集物料并称重,得到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 硅氧烷共聚物60.1g。

采用博勒飞DV2TRVTJO型旋转粘度计测定所得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 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在20℃下的粘度为91.0mPa.s,采用GPC测定三甲 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9515,重均分子量 Mw为22744,多分散指数PDI值为2.39。由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 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核磁氢谱(1H NMR)计算得到该硅油中乙基的质量分 数为15.68%,由核磁分析结果及聚合物的结构式,计算得到该共聚物中的二乙 基硅氧链节的聚合度x1为14.96,二甲基硅氧链节的聚合度x2为29.30。

实施例1(1)

将1.9877g制备例1制备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 共聚物(简称乙基硅油)与8.0g从沙特***进口的轻质原油在室温下混合均 匀。

实施例1(2)

将2.0125g制备例2制备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简 称乙基硅油)与8.0g从沙特***进口的轻质原油在室温下混合均匀。

实施例1(3)

将1.9907g制备例3制备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 共聚物(简称乙基硅油)与8.0g从沙特***进口的轻质原油在室温下混合均 匀。

实施例1(4)

将1.9883g制备例4制备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 共聚物(简称乙基硅油)与8.0g从沙特***进口的轻质原油在室温下混合均 匀。

实施例2

将2.0089g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简称乙基环体)与8.0g从沙特***进口的 轻质原油在室温下混合均匀。

对比例1

将2.0134g粘度(η20)为50mPa.s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简称二甲基硅油)与8.0g原油于室温下混合均匀。

测试例2:相容性实验

将实施例1(包括1(1),1(2),1(3),1(4))、实施例2、对比例1制 备的混合后原油放置2天后,分别得到的样品,如图2(a),图2(b),图2 (c)所示,由图2(a)可见,制备例1-制备例4分别制备的不同乙基硅油与原 油完全互溶,相容性好;由图2(b)可见,六乙基环三硅氧烷与原油完全互溶, 相容性好;由图2(c)可见,二甲基硅油与原油存在一定的分层,相容性不如 乙基硅油和六乙基环三硅氧烷。

实施例3-实施例34

室温下取出不含杂质、澄清透明的轻质原油,加入制备例1制备的三甲基硅 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简称乙基硅油),乙基硅油/原 油的质量比如表1所示,将其混合均匀。

测试例3: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降粘实验 (1)原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采用DV2TRVTJO型旋转粘度计,配上适宜粘度测定范围的转子,在-20至 40℃范围内,测定轻质原油的粘度,结果如图3(a)所示。

(2)乙基硅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采用DV2TRVTJO型旋转粘度计,配上适宜粘度测定范围的转子,在-20至 50℃范围内,测定制备例1合成的乙基硅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3(b) 所示。

(3)混合乙基硅油的轻质原油粘度的变化

将实施例3-11制备的混合乙基硅油的轻质原油放入DV2TRVTJO型旋转粘度 计样品测量管中,选择适宜的转子及剪切速率,设定外置的低温恒温槽的温度, 待样品测量管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测度乙基硅油/原油混合物的粘度,待粘度 数值稳定后,记录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图3(c)为T=-20℃时,乙基硅油用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由图3(c)可 见,加入少量的二乙基硅油对原油粘度就具有非常显著的降粘效果;图3(d)为 T=-20℃时,降低乙基硅油用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可见,加入少量的乙基硅油 可有效降低原油的粘度;

图3(e)T=-18℃时,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图3(f)T=-16℃时,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图3(g)T=-13℃时,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分析实验数据及由 图3(a)可见,原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另一方面,在升高温度的同 时,加入一定质量的乙基硅油,可进一步降低原油的粘度,但随着温度升高,加 入相近比例的乙基硅油对原油粘度的降低效果呈现降低趋势,在此情况下,增大 乙基硅油的用量,可增强原油粘度降低效果;

图3(h)T=-10℃时,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图3(i)T=-10℃ 时,增大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图3(j)T=0℃时,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图3(k)T=10℃时, 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图3(1)T=30℃时,乙基硅油含量对原油粘 度的影响。

由图可见,在不同温度下,加入乙基硅油可降低原油的粘度,但随着温度升 高,乙基硅油对原油粘度的影响逐渐减小。

表1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091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01

实施例35-实施例92

按实施例3所述配制原油混合物方法,用六乙基环三硅氧烷代替制备例1 制备的乙基硅油,将其与原油按表2-表8所示不同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

测试例4: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对原油的降粘实验

(1)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的熔点为14℃,当温度低于此数值时,六乙基环三硅氧 烷将结晶,其粘度无法测定。采用DV2TRVTJO型旋转粘度计,配上适宜粘度测定 范围的转子,测定了20~50℃间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的粘度,结果如图4(a)所 示。

(2)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在T=-20℃时,当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038时, 原油的粘度从11230mPa.s降低至1707mPa.s,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2所示,图4(b)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 度的影响(T=-20℃)。

表2:

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粘度/mPa.s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0 11230 0 -20
实施例35 0.0054 10680 4.9 -20
实施例36 0.0101 10340 7.93 -20
实施例37 0.0206 8617 23.27 -20
实施例38 0.0323 6875 38.78 -20
实施例39 0.0418 5580 50.31 -20
实施例40 0.0533 4758 57.63 -20
实施例41 0.0497 5483 51.18 -20
实施例42 0.1002 3331 70.34 -20
实施例43 0.1516 2760 75.42 -20
实施例44 0.2023 2103 81.27 -20
实施例45 0.3028 1900 83.08 -20
实施例46 0.4034 1707 84.8 -20

在T=-10℃时,当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3061时, 原油的粘度从616mPa.s降低至271mPa.s,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对原 油粘度的影响如表3所示,图4(c)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度的 影响(T=-10℃)。

表3

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粘度/mPa.s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0 616 0 -10
实施例47 0.0051 594 3.57 -10
实施例48 0.0096 584 5.19 -10
实施例49 0.0199 553 10.23 -10
实施例50 0.031 535 13.15 -10
实施例51 0.0427 522 15.26 -10
实施例52 0.0544 505 18.02 -10
实施例53 0.1055 450 26.95 -10
实施例54 0.1558 408 33.77 -10
实施例55 0.2061 354 42.53 -10
实施例56 0.255 302.1 50.96 -10
实施例57 0.3061 271 56.01 -10

在T=0℃时,当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302时, 原油的粘度从164.3mPa.s降低至73.25mPa.s,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4所示,图4(d)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 度的影响(T=0℃)。

表4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21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31

在T=10℃时,当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299时, 原油的粘度从75.5mPa.s降低至37.25mPa.s,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对 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5所示,图4(e)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度 的影响(T=10℃)。

表5

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粘度/mPa.s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0 75.5 0 10
实施例69 0.0528 59.5 21.19 10
实施例70 0.1124 57.25 24.17 10
实施例71 0.1773 53 29.8 10
实施例72 0.2511 48.5 35.76 10
实施例73 0.3347 44.5 41.06 10
实施例74 0.4299 37.25 50.66 10

在T=20℃时,当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29时, 原油的粘度从39mPa.s降低至23.5mPa.s,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对原 油粘度的影响如表6所示,图4(f)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度的影 响(T=20℃)。

表6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32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41

在T=30℃时,当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286时, 原油的粘度从20.79mPa.s降低至15.3mPa.s,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对 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7所示,图4(g)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度 的影响(T=30℃)。

表7

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粘度/mPa.s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0 20.79 0 30
实施例81 0.0526 20.44 1.68 30
实施例82 0.1111 20.26 2.55 30
实施例83 0.1766 18.98 8.71 30
实施例84 0.2505 17.12 17.65 30
实施例85 0.3335 16 23.04 30
实施例86 0.4286 15.3 26.41 30

在T=40℃时,当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287时, 原油的粘度从15.68mPa.s降低至11.68mPa.s,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8所示,图4(h)为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用量对原油粘 度的影响(T=40℃)。

表8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42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51

上述不同温度下测定的原油粘度随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质量比例的变化 数据表明,随着六乙基环三硅氧烷的加入,原油粘度逐渐降低;温度越低时,六 乙基环三硅氧烷对原油粘度的影响越显著,加入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后,原油粘度 降低效果越好。

实施例93-实施例102

室温下取出不含杂质、澄清透明的轻质原油,加入制备例2制备的三甲基硅 氧基封端的聚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简称乙基硅油),乙基硅油/原油的质量比如 表9所示,将其混合均匀。

将实施例93-实施例102制备的混合乙基硅油的轻质原油放入DV2TRVTJO型 旋转粘度计样品测量管中,选择适宜的转子及剪切速率,设定外置的低温恒温槽 的温度,待样品测量管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测度乙基硅油/原油混合物的粘度, 待粘度数值稳定后,记录测定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乙基硅油/原油质量比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实施例93 0.005 13.11 -20
实施例94 0.01 26.84 -20
实施例95 0.02 38.45 -20
实施例96 0.035 61.12 -20
实施例97 0.04 63.31 -20
实施例98 0.05 72.67 -20
实施例99 25×10<sup>-6</sup> 11.61 -20
实施例100 48×10<sup>-6</sup> 15.47 -20
实施例101 72×10<sup>-6</sup> 19.86 -20
实施例102 99×10<sup>-6</sup> 22.74 -20

实施例103-实施例112

室温下取出不含杂质、澄清透明的轻质原油,加入制备例3制备的三甲基硅 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简称乙基硅油),乙基硅油/原 油的质量比如表10所示,将其混合均匀。

将实施例103-实施例112制备的混合乙基硅油的轻质原油放入DV2TRVTJO 型旋转粘度计样品测量管中,选择适宜的转子及剪切速率,设定外置的低温恒温 槽的温度,待样品测量管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测度乙基硅油/原油混合物的粘 度,待粘度数值稳定后,记录测定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乙基硅油/原油质量比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实施例103 0.005 12.23 -20
实施例104 0.01 25.31 -20
实施例105 0.02 36.79 -20
实施例106 0.035 59.54 -20
实施例107 0.04 62.64 -20
实施例108 0.05 71.59 -20
实施例109 26×10<sup>-6</sup> 11.21 -20
实施例110 51×10<sup>-6</sup> 14.97 -20
实施例111 71×10<sup>-6</sup> 18.91 -20
实施例112 103×10<sup>-6</sup> 21.91 -20

实施例113-实施例122

室温下取出不含杂质、澄清透明的轻质原油,加入制备例4制备的三甲基硅 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齐聚物(简称乙基硅油),乙基硅油/原 油的质量比如表11所示,将其混合均匀。

将实施例113-实施例122制备的混合乙基硅油的轻质原油放入DV2TRVTJO 型旋转粘度计样品测量管中,选择适宜的转子及剪切速率,设定外置的低温恒温 槽的温度,待样品测量管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测度乙基硅油/原油混合物的粘 度,待粘度数值稳定后,记录测定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61

Figure BDA0001980122890000171

实施例123-实施例133

按实施例3所述配制原油混合物方法,用八乙基环四硅氧烷代替制备例1 制备的乙基硅油,将其与原油按表12所示不同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

在T=-20℃时,当八乙基环四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000时, 原油的粘度从11230mPa.s降低至1958mPa.s,八乙基环四硅氧烷/原油质量比对 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12所示。

表12:

八乙基环四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粘度/mPa.s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0 11230 0 -20
实施例123 0.0050 10710 4.63 -20
实施例124 0.0100 10410 7.3 -20
实施例125 0.0201 8655 22.93 -20
实施例126 0.0305 6920 38.38 -20
实施例127 0.0402 5670 49.51 -20
实施例128 0.0500 4862 56.71 -20
实施例129 0.1000 5623 49.93 -20
实施例130 0.1500 3471 69.09 -20
实施例131 0.2000 2906 74.12 -20
实施例132 0.3000 2264 79.84 -20
实施例133 0.4000 1958 82.56 -20

实施例134~实施例144

按实施例3所述配制原油混合物方法,用十乙基环五硅氧烷代替制备例1 制备的乙基硅油,将其与原油按表13所示不同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

在T=-20℃时,当十乙基环五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000时, 原油的粘度从11230mPa.s降低至2164mPa.s,十乙基环五硅氧烷/原油质量比对 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13所示。

表13:

十乙基环五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粘度/mPa.s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0 11230 0 -20
实施例134 0.0050 10980 2.23 -20
实施例135 0.0100 10560 5.97 -20
实施例136 0.0200 8823 21.43 -20
实施例137 0.0300 7061 37.12 -20
实施例138 0.0402 5734 48.94 -20
实施例139 0.0500 4994 55.53 -20
实施例140 0.1000 5762 48.69 -20
实施例141 0.1500 3605 67.9 -20
实施例142 0.2000 2994 73.34 -20
实施例143 0.3000 2431 78.35 -20
实施例144 0.4000 2164 80.73 -20

实施例145-实施例155

按实施例3所述配制原油混合物方法,用十二乙基环六硅氧烷代替制备例1 制备的乙基硅油,将其与原油按表14所示不同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

在T=-20℃时,当十二乙基环六硅氧烷/原油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4000时, 原油的粘度从11230mPa.s降低至2286mPa.s,十二乙基环六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如表14所示。

表14:

十二乙基环六硅氧烷/原油质量比 粘度/mPa.s 粘度降低幅度/% 温度℃
0 11230 0 -20
实施例145 0.0050 10920 2.76 -20
实施例146 0.0100 10610 5.52 -20
实施例147 0.0200 8850 21.19 -20
实施例148 0.0300 7180 36.06 -20
实施例149 0.0402 5864 47.78 -20
实施例150 0.0500 5026 55.24 -20
实施例151 0.1000 5906 47.41 -20
实施例152 0.1500 3784 66.3 -20
实施例153 0.2000 3055 72.8 -20
实施例154 0.3000 2593 76.91 -20
实施例155 0.4000 2286 79.64 -20

对比例2

(1)二甲基硅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选择粘度数值与制备例1合成的乙基硅油粘度相近的三甲基硅氧基封端的 聚二甲基硅氧烷(简称二甲基硅油,η20=50mPa.s),采用DV2TRVTJ0型旋转粘 度计,配上适宜粘度测定范围的转子,测定了-20~40℃间二甲基硅油粘度随温 度的变化,结果如图5(a)所示。

(2)二甲基硅油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按实施例3所述配制原油混合物方法,用市售的20℃粘度为50mPa.s的二 甲基硅油代替实施例1制备的乙基硅油,将其与原油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后,分别 在-20℃、-10℃、0℃、10℃、20℃、30℃及40℃下测定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原油 混合物的粘度,结果分别如图5(b)~5(h)所示。

由图5(b)~5(e)(对应温度范围-20℃~10℃)可见,在-20℃~10℃之间, 随着二甲基硅油/原油质量比例的增加,二甲基硅油/原油混合物的粘度逐渐降低, 且温度越低时,二甲基硅油的加入对原油粘度的影响更加显著;但当温度升高后, 如图5(f)~5(h)所示(对应温度范围20℃~40℃),随着二甲基硅油/原油质 量比例的增加,二甲基硅油/原油混合物的粘度反而增加,表明二甲基硅油的加 入并不能降低原油的粘度,呈现出与本发明实施例完全相反的趋势。

由于二甲基硅油的黏温系数小,二甲基硅油粘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原油粘 度随温度变化非常显著,因此低温时二甲基硅油主要对原油粘度起到稀释作用; 温度升高后,二甲基硅油粘度变化不大,但原油粘度迅速降低,当原油粘度低于 该温度下二甲基硅油的粘度时,二甲基硅油/原油混合物的粘度随二甲基硅油/原 油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二甲基硅油无法有效降低原油粘度。

对比例1表明,二甲基硅油与原油相容性也很差,因此二甲基硅油不具备乙 基硅油及六乙基环三硅氧烷那样的对原油粘度降低的效果。

因为原油含有挥发性物质,测量过程中可能有误差,但不改变加入含有二乙 基硅氧链节(-(C2H5)2SiO-)的环硅氧烷或二乙基硅氧链节(-(C2H5)2SiO-)的聚 合物后原油粘度的下降趋势。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天然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