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片

文档序号:1642773 发布日期:2019-12-20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热转印片 (Thermal transfer sheet ) 是由 广川纯子 石田忠宏 于 2018-02-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课题]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能够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并且具有不产生剥离痕迹或拖尾等转印不良的高转印性。[解决手段]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其依次具备基材、脱模层和转印层,上述脱模层包含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粘结剂树脂。([ problem ] to provide a thermal transfer sheet which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foil peeling and has high transferability without causing transfer failures such as peeling marks and streaks. [ solution ] A thermal transfer shee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base material, a release layer and a transfer layer in this order, wherein the release layer comprises at least one of alumina and alumina hydrate, and a binder resin.)

热转印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更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基材、脱模层和转印层的热转印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下述热熔融转印方式:对于具备树脂膜等基材和含有着色剂的着色层的着色层转印片,利用热敏头等施加能量,将着色层转印至纸或塑料片等被转印体上,由此进行图像的形成。

通过热熔融转印方式所形成的图像由于浓度高、清晰性优异,因此该方式适合文字、线条画等二值图像的记录。另外,根据热熔融转印方式,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热转印打印机将收件人姓名、顾客信息、编号、条形码等可变信息记录到被转印体。

另外,为了提高如上所述形成的图像等的耐磨耗性等耐久性,在图像上重叠具备保护层的保护层转印片,利用热敏头等施加能量,进行保护层的转印。

对于上述的着色层转印片和保护层转印片等热转印片,提出了在着色层或保护层等转印层与基材等之间设置脱模层(专利文献1);由此,调整转印层与基材等之间的剥离力,防止保存时等非加热时转印层从基材等剥离(所谓的箔脱落)。

但是,现有的脱模层无法使非加热时的转印层与基材等之间的密合力充分,无法完全防止箔脱落的发生,或者加热时的剥离力变得过高,转印层无法良好地被转印,从而产生剥离痕迹,存在改善的余地。

另外,对于这样的热转印片要求具有高转印性,除了不产生剥离痕迹以外,在转印层的转印时也不产生拖尾等转印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拖尾”是指下述现象:将转印层转印到被转印体上时,以转印层的转印区域与非转印区域的边界为起点,按照从该边界向非转印区域侧突出的方式使转印层被转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9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能够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并且具有不产生剥离痕迹或拖尾等转印不良的高转印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其依次具备基材、脱模层和转印层,脱模层包含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粘结剂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印层具备剥离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剥离层包含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印层在剥离层上进一步具备着色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与粘结剂树脂的固体成分比(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粘结剂树脂)以质量基准计为7/3以上9/1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粘结剂树脂为水性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水性树脂为水性乙烯基系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水性乙烯基系树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印层的厚度为2μm以上6μm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能够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并且具有能够防止剥离痕迹或拖尾等转印不良的产生的高转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示出在实施例的图像形成性试验中印刷的梯形条形码。

具体实施方式

(热转印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10依次具备基材11、脱模层12和转印层13。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转印层13具备剥离层14和着色层15。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10具备背面层16。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转印层13具备粘接层17。

以下,对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各层进行说明。

(基材)

基材只要具有可耐受热转印时施加的热能(例如,热敏头产生的热)的耐热性,并具有能够支撑转印层的机械强度及耐溶剂性,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

作为基材,可以使用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和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乙二醇共聚物等聚酯系树脂、尼龙6和尼龙6,6等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聚乙烯醇(PVA)、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乙烯基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等聚酰亚胺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以及赛璐玢、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CAP)和乙酸丁酸纤维素(CAB)等纤维素系树脂等构成的膜(下文中简称为“树脂膜”)。

在上述树脂中,从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方面考虑,优选PET和PEN等聚酯系树脂,特别优选PET。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是指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两者。

另外,也可以使用上述树脂膜的层积体作为基材。

树脂膜的层积体可以通过利用干式层压法、湿式层压法和挤压法等来制作。

基材为树脂膜的情况下,该树脂膜可以为拉伸膜、也可以为未拉伸膜,从强度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在单轴方向或双轴方法进行了拉伸的拉伸膜。

另外,从提高与脱模层和背面层的密合性以及提高抗粘连性的方面考虑,基材优选在其表面具有凹凸。

作为在基材表面的凹凸形成手段,可以举出例如粗糙材料混炼加工、喷砂加工、发纹加工、粗糙涂层加工和化学蚀刻加工等。粗糙材料混炼加工是利用混炼有无机物或有机物的树脂形成基材的加工法。粗糙涂层加工是在基材表面涂布包含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涂布材料而对基材表面赋予凹凸的加工法。

基材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上12.0μm以下、更优选为4.0μm以上6.0μm以下。通过使基材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使基材的机械强度和热转印时的热能传递良好。

(脱模层)

脱模层设置于基材与转印层之间,是在热转印时留在基材侧的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脱模层的特征在于,其包含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与粘结剂树脂,由此,能够改善非加热时的转印层之间的剥离力,能够防止箔脱落的发生。此外,能够对热转印片赋予可防止剥离痕迹或拖尾等转印不良的产生的高转印性。

脱模层可以使用包含将氧化铝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而成的分散液与粘结剂树脂的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或包含氧化铝溶胶与粘结剂树脂的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等来形成。具体而言,可以将后述的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棒涂(rod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基材上,形成涂膜,并使其干燥而形成。

在脱模层中,关于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与粘结剂树脂的比例,以质量基准计,固体成分比优选为6/4以上95/5以下、更优选为7/3以上9/1以下。

通过使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与粘结剂树脂的固体成分比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进一步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转印性。

本发明中,氧化铝溶胶是指使氧化铝水合物的胶体颗粒分散于水系溶剂中而成的溶胶。需要说明的是,氧化铝溶胶也可以包含未水合的氧化铝。

作为氧化铝水合物,可以举出Al(OH)3、AlO(OH)和Al5O7(OH)等。

另外,作为水系溶剂,可以举出水、盐酸、乙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醇和甲基异丁基酮等。

氧化铝水合物的晶体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勃姆石晶体、假勃姆石晶体和无定形晶体等任意结构的物质。另外,对其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粒状、棒状、纤维状和羽毛状等任意形状的物质。

氧化铝水合物的胶体颗粒的一次粒径优选为2.0nm以上3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上20.0nm以下。通过使氧化铝水合物的胶体颗粒的一次粒径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进一步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转印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一次粒径”是指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使用粒度分布·粒径分布测定装置(NANOTRAC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依照JIS Z 8819-2(2001年)进行测定。

氧化铝溶胶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5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通过使氧化铝溶胶的固体成分浓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进一步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转印性。

相对于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100质量%,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氧化铝溶胶的固体成分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上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通过使氧化铝溶胶的含量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进一步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转印性。

氧化铝溶胶可以通过铝醇盐的水解、利用碱进行的铝盐的中和、铝酸盐的水解等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制作。

氧化铝溶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方法制作的物质,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以使用水性树脂。

本发明中,“水性树脂”包括:可溶于水系溶剂的水溶性树脂;以及对水系溶剂为不溶性、但如乳液或分散体那样能够分散于水系溶剂的树脂(下文中简称为“水分散性树脂”)。此外,本发明中,还包括为水溶性树脂或水分散性树脂且还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水系溶剂”是指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溶剂。作为能够与水合用的溶剂,可以举出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和正丙醇等醇类;乙二醇和二乙二醇等二醇类;以及丙酮和甲基乙基酮等酮类;等等。

作为水性树脂,可以举出例如水性聚酯系树脂、水性聚氨酯系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水性聚烯烃系树脂、水性纤维素系树脂、水性乙烯基系树脂和水性(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

另外,不限于上述树脂,也可以使用酪蛋白、明胶、琼脂和淀粉等。

作为水性聚酯系树脂,可以举出具有羟基、羧基、氨基、羧酸基和磺酸基等亲水性官能团的聚酯系树脂。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和二丙二醇等醇化合物与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琥珀酸和琥珀酸酐等的聚合物。

作为水性聚氨酯系树脂,可以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和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上述醇化合物的聚合物。

作为水性环氧树脂,可以举出:使用表面活性剂使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双酚F型环氧树脂等环氧树脂强制性乳化而成的物质;使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反应后,利用氨等进行中和并使其分散而成的物质;等等。

作为水性(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酸-2-羟甲酯和丙烯酸-2-羟乙酯等。

作为水性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举出:使乙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和巴豆酸等不饱和羧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共聚后,利用氨或胺化合物等进行中和并使其分散而成的物质等。

作为水性纤维素系树脂,可以举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作为水性乙烯基系树脂,可以举出PVP、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VA、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酸乙烯酯和聚氯乙烯等。

在上述树脂中,从提高防箔脱落性和转印性的方面出发,优选水性乙烯基系树脂,特别优选PVP和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

相对于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100质量%,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固体成分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通过使粘结剂树脂的含量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进一步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剥离性。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脱模层包含硅油、磷酸酯系增塑剂、氟系化合物、蜡、金属皂以及填料等脱模材料。

从提高防箔脱落性和转印性的方面出发,脱模层的厚度优选为0.01μm以上0.5μm以下、更优选为0.02μm以上0.2μm以下。

(转印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在脱模层上具备转印层,如上所述,转印层具备剥离层、着色层和粘接层中的至少任一种。

转印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6μm以下、更优选为3μm以上5μm以下。通过使转印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箔脱落的发生。

此外,在转印层具备着色层的情况下,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被转印体,也能形成良好的图像。

常温(22℃)下的转印层从脱模层的剥离力优选为4g/1.5cm以上20g/1.5cm以下、更优选为6g/1.5cm以上15g/1.5cm以下。通过使常温下的转印层从脱模层的剥离力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更显著地防止箔脱落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转印层从脱模层的剥离力是指,将转印层从脱模层剥离时的剥离力(g)除以剥离宽度(cm)而得到的值。关于转印层与脱模层之间的剥离力的测定,将双面胶带粘贴至热转印片上,使用测力计在90度方向进行剥离,由此可以进行测定。

另外,40℃下的转印层从脱模层的剥离力优选为20g/1.5cm以上70g/1.5cm以下、更优选为30g/1.5cm以上50g/1.5cm以下。通过使40℃下的转印层从脱模层的剥离力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提高热转印片的转印性。

(剥离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在脱模层与着色层之间具备剥离层。脱模层是构成转印层的层,通过使热转印片具备该层,能够提高转印层的转印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剥离层包含例如纤维素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氟系树脂或蜡等而成。

在上述材料中,由于能够进一步防止箔脱落的发生,剥离层优选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任一种。

另外,在上述材料中,由于能够提高热转印片的转印性,剥离层优选包含蜡,更优选包含熔点或软化点为70℃以上120℃以下的蜡。

作为蜡,可以举出例如蜂蜡、鲸蜡、木蜡、米糠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和褐煤蜡等天然蜡、硅酮蜡、固体石蜡、微晶蜡、氧化蜡、地蜡、纯白地蜡、酯蜡和聚乙烯蜡等合成蜡、十七酸、月桂酸、肉桂酸、棕榈酸、硬脂酸、糠酸和山嵛酸等高级饱和脂肪酸、硬脂醇和山嵛醇等高级饱和一元醇、山梨糖醇酐的脂肪酸酯等高级酯、硬脂酰胺以及油酸酰胺等高级脂肪酸酰胺等。

另外,剥离层能够包含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和丁腈橡胶等橡胶类。通过使剥离层包含橡胶类,能够提高剥离层的弹性,能够提高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密合性。

剥离层的厚度在干燥状态下优选为0.1μm以上5.0μm以下。通过使剥离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提高转印层的转印性。通过使干燥涂膜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防止脱模层与着色层的过度粘接而具有良好的剥离效果,同时在印刷时能够得到良好的转印灵敏度。

剥离层的形成可以使用剥离层形成用涂布液,通过现有公知的热熔涂布、热漆涂布、凹版直接涂布、凹版逆向涂布、刮刀涂布、气涂和辊涂等方法来进行。

(着色层)

着色层包含着色剂和粘结剂树脂而成。

作为着色层中包含的着色剂,可以根据所要求的色调等从炭黑、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染料中适宜选择使用。例如,在条形码印刷的情况下,优选具有特别充分的黑色浓度、且不会因光或热等而变色或褪色的着色剂。作为这样的着色剂,可以举出例如灯黑等炭黑、石墨和苯胺黑染料等。另外,在要求彩色印刷的情况下,使用其他的彩色染料或颜料。

相对于着色层中包含的粘结剂树脂100质量份,着色层中的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50质量份以下。

作为着色层中包含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酰胺系树脂和酚醛树脂等。

着色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着色层包含上述蜡。另外,着色层也可以在无损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包含填充材料、增塑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

着色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2.0μm以下、更优选为0.8μm以上1.5μm以下。

通过使着色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在维持热转印片的转印性的同时,提高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被转印体的图像形成性。

着色层可以通过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棒涂(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剥离层上,形成涂膜,并使其干燥而形成。

(粘接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具备粘接层。通过使热转印片具备粘接层,能够提高转印层对于被转印体的粘接性。

粘接层包含通过加热而软化并发挥出粘接性的热塑性树脂而成。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以及苯乙烯系树脂等。

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0.6μm以下、更优选为0.2μm以上0.5μm以下。

通过使粘接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在维持热转印片的转印性的同时,改善转印层对于被转印体的粘接力。

粘接层可以通过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棒涂(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着色层等上,形成涂膜,并使其干燥而形成。

(背面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在未设有转印层的基材的面上具备背面层。通过使热转印片具备背面层,能够防止热转印时的加热导致的粘附或褶皱等的产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粘结剂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纤维素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硅酮改性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氟改性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这些之中,从防止热敏头与背面层的烧结、渣滓产生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苯乙烯系树脂、具体而言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通过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合用而发生固化的双液固化型的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缩乙醛系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系树脂等。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现有公知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其中优选使用芳香族系异氰酸酯的加成体。作为芳香族系多异氰酸酯,可以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者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1,5-萘二异氰酸酯、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反式-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三(异氰酸酯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特别优选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者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无机或有机的微粒。通过使背面层包含这样的微粒,能够进一步防止热转印时的加热导致的粘附或褶皱等的产生。

作为无机微粒,可以举出例如滑石和高岭土等粘土矿物、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氢氧化物、硫酸钙等硫酸盐、二氧化硅等氧化物、石墨、硝石、以及氮化硼等无机微粒。

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举出由(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特氟龙(注册商标)树脂、硅酮系树脂、月桂酰系树脂、酚系树脂、缩醛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和聚酰胺系树脂等形成的有机树脂微粒;或者使它们与交联材料反应而得到的交联树脂微粒;等等。

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01μm以上0.5μm以下、更优选为0.02μm以上0.4μm以下。通过使背面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能够在维持热转印时的热能传递性的同时,防止粘附或褶皱的产生等。

背面层可以通过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辊涂法、逆转辊涂布法、凹版印刷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棒涂(rod coating)法等公知的手段涂布到基材上,形成涂膜,并使其干燥而形成。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各成分的混配量示出未进行固体成分换算的混配量。

实施例1

在厚度4.5μm的未处理PET膜的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背面层形成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厚度0.05μm的背面层。

<背面层形成用涂布液>

·硅改性丙烯酸 10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MEK) 10质量份

接着,在PET膜的未设置背面层的面上涂布下述组成的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厚度0.1μm的脱模层。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脱模层上,调合下述组成的剥离层形成用材料,通过热熔涂布进行涂布,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厚度3.0μm的剥离层。

<剥离层形成用材料>

·巴西棕榈蜡 60质量份

·固体石蜡 40质量份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剥离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厚度1.0μm的着色层,得到热转印片。

<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

实施例2~4

如表1那样变更脱模层中的氧化铝溶胶和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固体成分比,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实施例5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实施例6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实施例7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实施例8

将剥离层的厚度变更为1μm,使转印层的厚度为1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比较例1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氧化铝溶胶 100质量份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AS-200、固体成分:10%、胶体颗粒的一次粒径:10nm)

·水 50质量份

·IPA 50质量份

比较例2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水性乙烯基系树脂) 10质量份

(ISP Japan制造、E-335、固体成分:50%)

·水 100质量份

·IPA 100质量份

比较例3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聚酯系树脂 10质量份

(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Vylon(注册商标)200)

·MEK 100质量份

·甲苯(TOL) 100质量份

比较例4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乙酸丙酸纤维素(CAP) 10质量份

(Eastman化学制造、CAP-482-20)

·MEK 100质量份

·TOL 100质量份

比较例5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10质量份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NAL(注册商标)BR-85)

·MEK 100质量份

·TOL 100质量份

比较例6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胶态二氧化硅 100质量份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T-OL、固体成分:20%)

·水 50质量份

·IPA 50质量份

比较例7

如下变更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脱模层形成用涂布液>

比较例8

不设置脱模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热转印片。

<<防箔脱落性试验>>

将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热转印片卷取,制成带。

使用实际打印机(DATAMAX株式会社制造、I-4308),在5℃、20RH%环境下传送该带。通过目视确认传送中是否发生转印层从带的异常剥离(溢出),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无转印层的溢出

NG:有转印层的溢出

<<剥离性试验>>

使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热转印片和作为被转印体的白色的铜版纸标签(Avery Dennison株式会社制造、Fasson 1C),印刷黑色实心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印刷,以印刷速度203.2mm/秒(8IPS)、印刷能量12的条件使用实际打印机(DATAMAX株式会社制造、I-4308)。

通过目视确认如上所述得到的印刷中的剥离痕迹产生的有无,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未产生剥离痕迹和拖尾。

B:略产生剥离痕迹和拖尾。

NG:产生了剥离痕迹。

<<剥离力试验>>

在加热板上粘贴宽度1.5cm的透明双面胶带(米其邦株式会社制造、NW-T15),使着色层向下,对其粘贴相同宽度的上述实施例1和比较例3中制作的热转印片,使其密合。使加热板为常温(22℃),利用数字测力计(IMADA株式会社制造、DPX-5)将热转印片从透明双面胶带进行90°剥离,并且,将此时的负荷(g)除以剥离宽度(1.5cm),将所得到的值作为剥离力,由此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示于表1。如表1中记载的那样,转印层从实施例1中制作的热转印片的剥离力为4g/1.5cm以上,在常温下转印层得到充分保持。

另外,同样地,还测定了使加热板的温度为30℃时、40℃时的转印层的剥离力,结果示于表1。转印层从实施例中制作的热转印片的剥离力在30℃时为12g/1.5cm以下,在40℃时为40g/1.5cm以下,可知其剥离力未过度上升。

<<图像形成性>>

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热转印片以及作为被转印体的白色的铜版纸标签(Avery Dennison株式会社制造、Fasson 1C),印刷图3所示的梯形条形码。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印刷,以印刷速度203.2mm/秒(8IPS)、印刷能量12的条件使用实际打印机(DATAMAX株式会社制造、I-4308)。

通过目视确认如上所述得到的印刷中的拖尾产生的有无,并且,利用条形码检测器(Honeywell株式会社制造、Quick Check 850)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转印性没有问题,条形码检测器的判定结果为A或B。

B:略产生拖尾等转印不良,但条形码检测器的判定结果为C或D,是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范围。

NG:转印性不足,条形码检测器的判定结果为F,不合格。

-:由于防箔脱落性NG,无法印刷,无法评价。

符号说明

10:热转印片

11:基材

12:脱模层

13:转印层

14:剥离层

15:着色层

16:背面层

17:粘接层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装订书页的捆的装订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