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4592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3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及其制备方法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cloth safe to us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周媛媛 赵一麟 刘凤武 于 2021-08-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所述抗菌抗病毒布由丝体材料交织形成,所述丝体材料的成分包括能够有效抗菌抗病毒的抗毒剂、用于形成布体结构的基体成形剂、以及抗氧化剂;其中,抗毒剂为植物油、动物油、脂肪酸及上述油脂的衍生物,使用时,抗毒剂在有效抗菌抗病毒的基础上还能够减少二次污染。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布的制备方法,一种是将抗毒剂制备成乳液,然后再与基体成形剂熔融物进行并排或双向或同轴喷涂、涂布或者熔喷成丝或者纺丝,得到抗菌抗病毒布;另一种是将抗毒剂与基体成形剂融合,然后进行喷涂、涂布成丝或者纺丝或直接高温定型,得到抗菌抗病毒布。(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cloth which is safe to use, and is formed by interweaving filament materials, wherein the filament materials comprise an antitoxic agent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sisting bacteria and viruses, a matrix forming agent for forming a cloth structure and an antioxidant; wherein, the antitoxic is vegetable oil, animal oil, fatty acid and the derivatives of the above-mentioned grease, when using, the antitoxic can also reduce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cloth, wherein the first method comprises the steps of preparing the antitoxic agent into emulsion, and then spraying, coating, melt-blowing into filaments or spinning with the matrix forming agent melt side by side or in two directions or coaxially to obtain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cloth; and the other method is to fuse the antitoxic agent and the matrix forming agent, and then spray coating, spinning or directly shaping at high temperature to obtain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cloth.)

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抗病毒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医用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中层为单层或多层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外层为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这种医用防护口罩疏水透气性好,对空气中的微粒、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能够起到过滤作用,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是应对空气传播疾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但传统的口罩只能将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过滤吸附在熔喷布上,并不能抑制活性,更无法将细菌病毒杀死,以至于市面上传统的医用外科口罩存在被遗弃后危害高、容易造成二次传染风险等问题。

公开于该

背景技术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

背景技术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解决市面上常用口罩或者隔离服防护服或者医用无菌单不具有灭活能力的问题,以期获得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功能的抗菌抗病毒新型复合熔喷布或无纺布,用于医用口罩中间层以及防护服和隔离服、手术无菌单的制作材料,很大程度地避免遗弃中可能产生的二次传染的风险,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的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所述消毒布由丝体材料经交织形成,所述丝体材料的成分包括能够产生有效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抗毒剂、用于加强布体结构强度的基体成形剂、以及抗氧化剂;其中,抗毒剂为植物油、动物油或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很容易降解,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使用时,抗毒剂在有效抗菌抗病毒的基础上还具有容易降解、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可用于口罩中间层以及防护服和隔离服材料、手术无菌单,起到阻隔和杀灭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常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包括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了84-86%,花生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了50-68%,菜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了70-80%,主要为油酸、芥酸,等还有少量亚油酸、α-亚麻酸。

植物油及其主要成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如臭氧化,制成臭氧化油,可增强其抗菌抗病毒的功能,将其和聚丙烯融合制成的复合熔喷布或无纺布不仅可以阻挡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还可以使其具有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抗毒剂、基体成形剂、以及抗氧化剂的重量配比为:1-60%:37.5-98.5%:0.5-2.5%。

优选地,所述植物油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树油、山茶油、油茶籽油、棕榈液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蓖麻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棉籽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杏仁油、南瓜籽油、石榴籽油、橘子籽油、樱桃籽油、沙棘油、花椒油、青刺果仁油、松籽油、大蒜油、洋葱油、生姜油、苹果油、薏苡仁油、紫苏籽油、迷迭香油、木香籽油、滇牡丹油、芸香草油、罗勒油、红花籽油、牡丹籽油、霍霍巴油或臭氧化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动物油包括猪油、鱼油、海豹油、牛油或臭氧化动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脂肪酸从链的长短来分包括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酸,从不饱和键的多少来分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短链脂肪酸包括了丙酸、丙烯酸、正丁酸、富马酸、马来酸、戊酸、琥珀酸;中链脂肪酸包括了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十一烷酸、十一烯酸、肉豆蔻酸;长链脂肪酸为十三到三十六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直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包括了十三烷酸、十三烯酸、十四烷酸、十四烯酸、十五烷酸、十五碳烯酸、软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碳烯酸、十七烷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硬脂酸、二十碳烯酸、花生四烯酸(Omega-6脂肪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碳五烯酸(Omega-3脂肪酸)、二十四碳烷酸、二十五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六碳六烯酸(Omega-3脂肪酸)、二十七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八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九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一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二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三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四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五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六碳酸(饱和和不饱和)、芥酸、蓖麻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基体成形剂主要由聚丙烯或聚氨酯或聚乳酸组成。

优选地,所述基体成形剂还包括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用于抑制植物油或其主要成分脂肪酸氧化,包括羟苯乙酯、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植酸、茶多酚、水溶性迷迭香提取物-迷迭香酸、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蛋氨酸、半胱氨酸、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化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2,4,5-三羟基苯丁酮(THBP)、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2,6-二叔丁基-4-羟甲基苯酚(Ionox-100)、辅酶Q10、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3(胆钙化醇)、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虾青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没食子酸酯(丙酯、戊酯、辛酯、十二酯)、迷迭香精油、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丝体材料至少由第一丝体构成,所述第一丝体可以分为内层和外层或者主要成分交错构成,所述内层由基体成形剂为主要成分构成,所述外层由抗毒剂构成。

或者,所述第一丝体也可为由抗毒剂和基体成形剂交错或者混合构成。或者所述抗菌抗病毒布由抗毒剂和基体成形剂的混合物以模具高温压缩定形而成。

优选地,所述丝体材料至少由第二丝体和第三丝体共同构成,所述第二丝体由抗毒剂形成,第三丝体由基体成形剂形成。

本发明所述的抗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两种方案:

一种是先将抗毒剂制备成乳液,然后再与基体成形剂的熔融物进行并排或双向或同轴的熔喷、喷涂成丝或者纺丝,得到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和病毒的抗菌抗病毒布。

具体地,将基体成形剂至少于200℃以上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同步纺丝。

更为具体地,将螺杆挤出机挤出的高聚物熔体拉伸而形成极细的纤维,然后聚集到成网结构上形成纤网,最后经自粘合作用得以加固而制成熔喷法纤维非织造布。

另一种是将抗毒剂与基体成形剂融合,然后进行熔喷、喷涂成丝或者纺丝或直接高温定形得到抗菌抗病毒布。

具体地,将基体成形剂至少于200℃高温熔融于植物油或其主要成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如臭氧油中,比例为0.02-9g/ml,进行熔喷纺丝。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布不仅能够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而且所含抗毒剂成分如脂肪酸或者油脂成分可以杀灭病毒和细菌。采用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布制作的口罩、防护服和手术无菌单能有效灭杀细菌与病毒,最大程度缓解二次污染问题,并使遗弃危害也大大降低从而在为使用者提供安全防护的同时,避免了驻留的细菌、病毒的二次传播。

还可以,加入一些添加物,如聚乙烯、聚氨酯、聚乳酸一起熔融,以提高结构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率结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率结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肺炎克雷伯氏菌(K.peneumoniae)的抑菌率结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的抑菌率结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肺炎链球菌(Louis Pasteur)的抑菌率结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白色念珠菌(Moniliaalbican)的抑菌率结果。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结果。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H2N3病毒的抑制率结果。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20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对冠状病毒HCoV-229E病毒的抑制率结果。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9中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布电子显微镜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即熔喷布或者无纺布。复合熔喷布或无纺布,由以下各组分配制而成,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作用是杀菌杀病毒的植物油、动物油或脂肪酸及以上油脂的衍生物1-60%,抗氧化剂0.5-2.5%,聚丙烯或聚氨酯或聚乳酸等基体成形剂37.5-98.5%。

所述植物油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树油、山茶油、油茶籽油、棕榈液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蓖麻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棉籽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杏仁油、南瓜籽油、石榴籽油、橘子籽油、樱桃籽油、沙棘油、花椒油、青刺果仁油、松籽油、大蒜油、洋葱油、生姜油、苹果油、薏苡仁油、紫苏籽油、迷迭香油、木香籽油、滇牡丹油、芸香草油、罗勒油、红花籽油、牡丹籽油、霍霍巴油或臭氧化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动物油包括猪油、鱼油、海豹油、牛油或臭氧化动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脂肪酸从链的长短来分包括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酸,从不饱和键的多少来分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短链脂肪酸包括了丙酸、丙烯酸、正丁酸、富马酸、马来酸、戊酸、琥珀酸;中链脂肪酸包括了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十一烷酸、十一烯酸、肉豆蔻酸;长链脂肪酸为十三到三十六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包括了十三烷酸、十三烯酸、十四烷酸、十四烯酸、十五烷酸、十五碳烯酸、软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碳烯酸、十七烷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硬脂酸、二十碳烯酸、花生四烯酸(Omega-6脂肪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碳五烯酸(Omega-3脂肪酸)、二十四碳烷酸、二十五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六碳六烯酸(Omega-3脂肪酸)、二十七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八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九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一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二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三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四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五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六碳酸(饱和和不饱和)、芥酸、蓖麻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制备技术方案为,采用保温耐高温喷头进行喷涂、涂布成丝或者纺丝或者直接高温定形进行制备。包括了两种技术方案:

一种是将植物油或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单体或混合物制备成乳液,然后再与聚丙烯高温熔融物进行并排或双向或同轴的喷涂、涂布成丝或者纺丝得到复合的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和病毒的熔喷布/无纺布。

另一种是将植物油或其主要成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单体或混合物与聚丙烯等高温热塑性化合物在高温下融合,进行高温喷涂、涂布成丝或者纺丝或者直接定形。

本发明可用于口罩中间层以及防护服和隔离服材料、手术无菌单,起到阻隔和杀灭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本发明能够消灭的或者抵抗的病毒包括骨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疱疹病毒、冠状病毒、H7N9、H1N1或H2N3。

本发明抗菌针对的菌种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破伤风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结核杆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或球毛壳霉、黄曲霉、黑曲霉、绿色木霉、桔青霉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包括了如下几种方案:

第一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1)聚乙烯醇(PVA)和/或羧甲基壳聚糖等成膜成分在90℃水中浸泡2h,加入抗坏血酸,调节pH至6.6,搅拌混合均匀,除去气泡;

2)卵磷脂、β-谷甾醇和油脂或脂肪酸,所述油脂包括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动物油、脂肪酸及以上油脂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酸包括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或者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一种或者几种,40~60℃水浴下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分散均匀;

3)将1)中溶液缓慢加入2)后,搅拌均匀,均质得到初乳,再超声得到载油脂的纳米脂质体,即为高压静电熔喷(喷涂)纺丝的熔喷(喷涂)纺丝乳液;

4)将聚丙烯材料高温熔融,通过可保温耐高温的喷头进行直写式高压静电熔喷(喷涂)纺丝,与3)所得的熔喷(喷涂)纺丝乳液同步熔喷(喷涂)纺丝,通过金属接丝轴接收,即可得到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和含油脂成分的纤维交错形成的混合熔喷布;

进一步地,可将4)中的聚丙烯熔融液先行熔喷(喷涂)纺丝,之后乳液熔喷(喷涂)纺丝,如此交错进行,得到含脂溶性成分的纤维丝和聚丙烯纤维分层交错分布的熔喷布。

进一步地,各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卵磷脂与β-谷甾醇1~20份、油脂1~40份、羧甲基壳聚糖0.25~2份、聚乙烯醇4~12份。

进一步地,所述卵磷脂与β-谷甾醇的质量比为5:5~7:3。

第二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1)水相:卵磷脂,泊洛沙姆188,抗坏血酸分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调节pH为6-7;

2)油相:油脂或者脂肪酸或者衍生物,维生素E,一种脂肪酸(单硬脂酸甘油酯),一种脂肪酸(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油相和水相均置于40-60℃加热溶解;

3)油相处于搅拌状态下,将水相均匀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后置于超声乳化设备处超声乳化,功率为20-100%,超声时间为10-4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乳液;

4)称取PVA,羧化壳聚糖,抗坏血酸,溶解,调节pH至6-7之间;

5)将(3)中得到的乳液均匀导入PVA混合溶液中,得到(一种脂肪酸)油酸含量1-40%,PVA混合溶液浓度为7-12%的静电熔喷(喷涂)纺丝液;

6)采用高温熔融的方式将聚丙烯或聚乙烯、聚氨酯、聚乳酸材料熔融,使其保持在熔融液体状态,高压静电下与上述(5)中的乳液同步熔喷(喷涂)纺丝得到混合熔喷布。

第三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1)准确称取Span-80于烧杯中,加入植物油或脂肪酸,加入阳离子脂质,如3β-(N,N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基谷甾醇,加热溶解,通过内径为0.2μm的微流控管道;

2)壳聚糖盐酸盐溶液(这里仅为举例)(pH=6.6)通过内径为0.2um的微流控管道;

3)两种微流量液体在交汇处混合,再在248W超声30min,直至形成均匀乳液。

喷涂、涂布成丝或者纺丝或者直接高温定形成布:

将聚丙烯250℃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将喷涂油脂乳液。

第四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加蒸馏水分散溶解作为水相;

2)固/液脂质加热搅拌至熔融,其中固体脂质为(一种脂肪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脂质(一种脂肪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之后加入植物油混合物,加热状态下搅拌均匀;

3)将等温的水相缓慢的加到油相中,在超临界流体的作用下置于高压装置中,搅拌形成初乳;

4)7-25倍大气压,作用一段时间,将初乳放入超声破碎仪在超临界状态下以10-100%的振幅超声分散,即得复合纳米乳液。

喷涂、涂布成丝或者纺丝或者直接高温定形成布:

将聚丙烯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将喷涂油脂乳液。

第五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配方设计:去离子水溶解壳聚糖盐酸盐或羧甲基壳聚糖或阳离子脂质,得到0.5%(w/v)的溶液作为内水相;植物油(一种脂肪酸)肉豆蔻酸酯或脂肪酸甘油酯,HCO40,混合作为油相;取泊洛沙姆188或泊洛沙姆127加入去离子水制成作为外水相。外水相:油相:内水相体积比=5:4:1。

第一步乳化,将内水相缓慢加入到油相,用超声机常温下超声,使用均质机以的频率均质,制备出油包水型的初乳。第二步乳化:在恒定压强下,将W/O型初乳通过SPG膜(孔径0.1-19.6um)压入混有亲水乳化剂的外水相,同时外水相用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最后可制得W/O/W型复乳。

喷涂、涂布成丝或者纺丝或者直接定形成布:

将聚丙烯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交错或者混合成丝。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将喷涂油脂乳液。

此外,第六种使用安全的抗菌抗病毒布的制备方法:高温熔喷法。

熔喷法也是聚合物直接成网法中的一种,它是将螺杆挤出机挤出的高聚物熔体通过用高速高温气流喷吹或其它手段使熔体细流受到极度的拉伸而形成极细的纤维,然后聚集到成网滚筒或成网帘上形成纤网,最后经自粘合作用得以加固而制成熔喷法纤维非织造布。

将聚丙烯高温熔融于植物油或其主要成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比例为0.02-9g/mL,进行熔喷(喷涂)纺丝或直接熔喷(喷涂)成布。

将聚丙烯高温熔融于植物油或其主要成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比例为0.02-9g/mL,按照1-5的制备乳液的方法制备成乳液后再进行熔喷(喷涂)纺丝或直接熔喷(喷涂)成布。

其中,阳离子脂质包括了氯化三甲基-2,3-二油烯氧基丙基铵(DOTMA)、溴化三甲基-2,3-二油烯氧基丙基铵(DOTAP)、三氟乙酸二甲基-2,3-二油烯氧基丙基-2-(2-精胺甲酰氨基)乙基铵铵(DOSPA)、溴化三甲基十二烷基铵(DTAB)、溴化三甲基十四烷基铵(TTAB)、溴化三甲基十六烷基铵(CTAB)、溴化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DDAB)、溴化二甲基-2-羟乙基-2,3-二油烯氧基丙基铵(DORI)、溴化二甲基-3-羟丙基-2,3-二油烯氧基丙基铵(DORIE-HP)、溴化二甲基-4-羟丁基-2,3-二油烯氧基丙基铵(DORIE-HB)、溴化二甲基-5-羟戊基-2,3-二油烯氧基丙基丙基铵(DORIE-HPc)、溴化二甲基-2-羟乙基-2,3-双十八烷基氧基丙基铵(DSRIE)、N-(2-精油甲酰胺)-N’N-双十八烷基甘氨酰胺(DOGS)、1,2-二油酰-3琥珀酸-sn-甘油胆碱酯(DOSC)、3β-[(N,N-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胺]胆固醇(DC-Chol)、脂质多聚-L-赖氨酸(LPL)、硬脂胺(SA)。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为小量的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的相关调整也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以下实施例中的抗菌抗病毒检测中以常见的口罩中间层熔喷布、隔离衣布、手术无菌单为对照,均没有杀菌杀病毒效果,特此说明,不再一一描述。

实施例1花生油

1)聚乙烯醇(PVA)2g和羧甲基壳聚糖0.2g、0.2g维生素E棕榈酸酯在90℃的18mL水中浸泡2h,调节pH至6.6,溶解搅拌混合均匀;

2)卵磷脂0.7g、β-谷甾醇0.3g和花生油10g,50℃水浴下加热搅拌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80,分散均匀;

3)将1)中溶液缓慢加入2)后,搅拌均匀,均质5min得到初乳,再超声15min得到载油脂的纳米脂质体,即为高压静电熔喷(喷涂)纺丝的熔喷(喷涂)纺丝乳液;

4)将聚丙烯材料高温熔融,通过可保温耐高温的喷头进行直写式静电熔喷(喷涂)纺丝,聚丙烯熔融液和乳液同轴纺丝,乳液在外层,聚丙烯在内层,得到含脂溶性成分的聚丙烯纤维丝熔喷布。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将以上乳液喷涂于已经定型的聚丙烯层即可。

抗菌抗病毒试验:根据ISO 18184《抗病毒纺织品测试标准》进行检测。试验病毒株:H1N1、H2N3。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实施例1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2实施例1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2h)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2橄榄油

橄榄油10mL,HCO40 500ul,维生素E琥珀酸酯100mg,羟苯乙酯10mg,抗坏血酸琥珀酸酯50mg,胆固醇和溴化三甲基十二烷基铵,混合,超临界流体作用下融合搅拌均匀(7MPa,温度32℃),高温熔融聚丙烯。

熔喷(喷涂)成丝:

将聚丙烯高温熔融,与植物油混合物同轴熔喷(喷涂)纺丝,植物油混合物脂质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橄榄油等脂质混合物包裹。

表3实施例2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4实施例2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2h)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3

准确称取20mg的Span-80于烧杯中,加入花生油5mL,山茶籽油5mL,3β-(N,N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基谷甾醇200mg,加热溶解,通过内径为0.2μm的微流控管道,壳聚糖盐酸盐溶液(pH6.6)10mL通过内径为0.2um的微流控管道,两种微流量液体在交汇处混合,水油相初步混合,继续在0.5um的微流控管道流动,以0.1mL/h的速度滴入匀速搅拌的40mL壳聚糖盐酸盐溶液中,再在248W超声30min,直至形成均匀乳液。

静电熔喷(喷涂)纺丝:

将聚丙烯、聚乳酸=99:1(质量比)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喷涂油脂乳液。

表5实施例3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6实施例3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2h)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0
金黄色葡萄球菌 >90
肺炎链球菌 >90
肺炎克雷伯氏菌 >90
铜绿假单胞菌 >90
白色念珠菌 >90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4

1.将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加蒸馏水10mL中分散溶解作为水相,其中乳化剂为大豆卵磷脂0.6g,助乳化剂波洛沙姆188 1.8g;

2.固/液脂质加热搅拌至熔融,其中固体脂质为单硬脂酸甘油酯0.2g,液体脂质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各0.1g共计0.2g,之后加入罂粟籽油5mL,山茶籽油4.9mL,茶树油0.1mL,加热状态下搅拌均匀;

3.将等温的水相缓慢的加到油相中,在超临界流体的作用下置于高压装置中,搅拌10min形成初乳;

4. 10倍大气压,作用8-16h,将初乳放入超声破碎仪在超临界状态下以100%的振幅超声分散30min(超声5s,冷却5s),即得罂粟籽油:山茶籽油:茶树油的复合纳米乳液。

熔喷(喷涂)纺丝:

高温熔融聚丙烯、聚乳酸,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聚乳酸材料,同步喷涂油脂乳液。。

表7实施例4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8实施例4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2h)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5

1)聚乙烯醇(PVA)2g,壳聚糖盐酸盐0.2g,在90℃水中浸泡2h,加入抗坏血酸0.2g,加入4g丙酸,调节pH至6.6,搅拌混合均匀;

2)将聚丙烯材料高温熔融,通过可保温耐高温的喷头进行直写式静电熔喷(喷涂)纺丝,与1)所得的丙酸的聚乙烯醇溶液同步熔喷(喷涂)纺丝,通过金属接丝轴接收,即可得到聚丙烯纤维和含脂溶性成分的纤维交错形成的混合熔喷布。

表9实施例5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10实施例5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6

1)聚氨酯(PU)3g,加入抗坏血酸0.2g,再加入富马酸3g,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4:1),震荡溶解;

2)将聚丙烯材料高温熔融,通过可保温耐高温的喷头进行直写式静电熔喷(喷涂)纺丝,与1)所得的熔喷(喷涂)纺丝乳液同步熔喷(喷涂)纺丝,通过金属接丝轴接收,即可得到聚丙烯纤维和含脂溶性成分的聚氨酯纤维交错形成的混合熔喷布;以上组分也可以直接高温熔喷成布。

表11实施例6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12实施例6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7

10mL己酸,100-300mg维生素E,0.5g单硬脂酸甘油酯,0.5g辛酸/癸酸甘油三酯,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g,加入聚丙烯6.6g,加热熔融混合均匀,高温下熔融熔喷(喷涂)纺丝,得到含有60%植物油、脂肪酸混合物的熔喷布。

表13实施例7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14实施例7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8

10g正癸酸,100-300mg维生素E,0.5g单硬脂酸甘油酯,0.5g辛酸/癸酸甘油三酯,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g,加入聚丙烯10.6g、聚乙烯0.4g、聚氨酯1.5g、聚乳酸0.5,加热熔融混合均匀,高温下熔融熔喷(喷涂)纺丝,得到含有37%正癸酸的熔喷布。

表15实施例8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16实施例8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9

在脂肪酸与乙烯亚胺的摩尔比例为1:1.5时,用亚油酰或油酰氯对PEI进行N-酰基化反应。简单地说,32mg的PEI溶解在2.5mL的DCM下的N2在室温下。然后,加入2ul的三乙胺,在2.5mL的DCM中溶解亚油酸酰氯或油酰氯,缓慢加入PEI溶液。该溶液在N2室温搅拌12h。过量二乙基醚被用来沉淀和洗涤产品PEI-LA或PEI-OA,然后真空干燥。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阳离子脂质体。每种脂质在乙醇中的原液按卵磷脂:PEI-OA:维生素E棕榈酸酯=55:44:1的比例混合,乙醇溶液快速注入到20mM ph7.4 HEPES缓冲液,涡旋混合,然后进一步地混合脂质体,超声1-2min。

将聚丙烯高温熔融,与乳液同步对侧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交错分布。

表17实施例9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18实施例9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0

去离子水溶解羧甲基得到0.3%(w/v)的溶液作为内水相;亚油酸6mL,肉豆蔻酸酯4mL,聚硬脂酸甘油酯0.5g,HCO40 500ul,(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铵-氯盐(DOPTA)100mg,维生素E琥珀酸酯50mg,抗坏血酸琥珀酸酯50mg,尼铂金乙酯10mg混合作为油相;取泊洛沙姆127加入去离子水制成质量体积分数为1%,作为外水相。外水相:油相:内水相体积比=5:4:1。将内水相缓慢加入到油相,使用均质机以20000r/min的频率均质5-20min,冰下超声15-60min,制备出油包水型的初乳。在恒定压强下,将W/O型初乳通过SPG膜(孔径1um)压入混有1%泊洛沙姆127的搅拌中的外水相,滴注完成后继续搅拌5-10min,最后可制得W/O型亚油酸乳液。

静电熔喷(喷涂)纺丝:

将聚丙烯:聚氨酯=92:8(质量比),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喷涂乳液,形成混合交织的布。

表19实施例10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20实施例10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1

10g硬脂酸,100-300mg维生素E,0.5g单硬脂酸甘油酯,0.5g辛酸/癸酸甘油三酯,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g,加入聚丙烯90g,加热熔融混合均匀,高温下熔融熔喷(喷涂)纺丝,得到含有10%硬脂酸的熔喷布。

表21实施例11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22实施例11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2

去离子水溶解壳聚糖盐酸盐,得到0.5%(w/v)的溶液作为内水相;茶树油5mL,芥酸0.6mL,辛酸0.4mL,肉豆蔻酸异丙酯3.4mL,HCO40 600ul,(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铵-氯盐(DOPTA)混合作为油相;取泊洛沙姆188和羧甲基壳聚糖加入去离子水制成质量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0.5%的溶液,作为外水相。外水相:油相:内水相体积比=5:4:1。

将内水相缓慢加入到油相,用超声机常温下超声6min,使用均质机以15000r/min的频率均质10min,制备出油包水型的初乳。在50KPA,0.5kg/min的恒定压强下,将w/o型初乳通过SPG膜(孔径0.1-19.6um)压入混有泊洛沙姆188和羧甲基壳聚糖加入去离子水制成质量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0.5%的外水相,同时外水相用磁力搅拌器以200r/min的速度缓慢搅拌,最后可制得w/o/w型复乳。

静电熔喷(喷涂)纺丝制备熔喷无纺布:

将聚丙烯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

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喷涂乳液。

表23实施例12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24实施例12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3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脂质体纳米乳。称取大豆卵磷脂700mg与1,2-二油酰-3-琥珀酸-sn-甘油胆碱酯300mg于锥形瓶中,加入芥酸4.5g,十一烷酸0.5g,以及5mL无水乙醇,置于45℃的水浴振荡器中振荡20min,使其充分溶解。用注射器将溶解好的脂质溶液注入到25mL 0.5%的壳聚糖盐酸盐水溶液(pH=6.6)中,然后将其转移到圆底烧瓶中,置于45℃水浴中真空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处理时间20min,再超声一定时间,直至形成均匀乳液。

静电熔喷(喷涂)纺丝:

将聚丙烯:聚氨酯=92:8(质量比),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喷涂乳液。

表25实施例13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26实施例13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4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脂质体纳米乳。称取脑磷脂600mg与氯化三甲基-2,3-二油烯样机丙基铵(DOTMA)150mg,加入一定量亚油酸4.5mL和α亚麻酸0.5g,以及5mL无水乙醇,置于45℃的水浴振荡器中振荡20min,使其充分溶解。用注射器将溶解好的脂质溶液注入到50mL0.5%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pH=6.6)中,置于45℃水浴中真空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处理时间20min,再超声一定时间30min,形成均匀乳液。

静电熔喷(喷涂)纺丝:

将聚丙烯:聚氨酯=92:8(质量比),250℃高温熔融,与乳液同轴熔喷(喷涂)纺丝,乳液纤维在外层,聚丙烯纤维在内层被乳液的纤维包裹。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同步喷涂乳液。

表27实施例14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28实施例14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5

聚氨酯(PU)1g,聚丙烯(PP)19g,加入富马酸2g,月桂酸1g,硬脂酸1g,新癸酸1mL,高温熔融;高压下喷涂定形即可。(参照现有隔离服的制造)

抗菌抗病毒试验:根据ISO 18184《抗病毒纺织品测试标准》进行检测。

表29实施例15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30实施例15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6

1)将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加蒸馏水6mL中分散溶解作为水相,其中乳化剂为大豆卵磷脂0.3g,助乳化剂波洛沙姆188 0.9g;

2)固/液脂质加热搅拌至熔融,其中固体脂质为单硬脂酸甘油酯0.2g,液体脂质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各0.1g共计0.2g,之后加入4g油酸,1g芥酸,50℃加热状态下搅拌均匀;

3)将等温的水相缓慢的加到油相中,搅拌10min形成初乳;

4)将初乳放入超声破碎仪以100%的振幅超声分散30min(超声5s,冷却5s),即得高压静电熔喷(喷涂)纺丝的熔喷(喷涂)纺丝纳米乳液。

5)聚乙烯醇(PVA)2g,壳聚糖盐酸盐0.2g,在90℃水中浸泡2h,加入抗坏血酸0.2g,调节pH至6.6,搅拌混合均匀;

6)将聚丙烯材料高温(200-230℃)熔融,通过可保温耐高温的喷头进行直写式静电熔喷(喷涂)纺丝,与3)所得的熔喷(喷涂)纺丝乳液同步熔喷(喷涂)纺丝,通过金属接丝轴接受,即可得到聚丙烯纤维和含脂溶性成分的纤维交错形成的混合熔喷布;

也可将5)中的聚丙烯熔融液先行熔喷(喷涂)纺丝0.5-1h,之后乳液熔喷(喷涂)纺丝0.5-1h,如此交错进行,得到含脂溶性成分的纤维丝和聚丙烯纤维分层交错分布的熔喷布。

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将以上乳液喷涂于已经定型的聚丙烯层即可。

表31实施例16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32实施例16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7

1)水相:0.75g卵磷脂,2.25g泊洛沙姆188,0.1g抗坏血酸分散于15m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调节pH为6-7;

2)油相:7gα-亚麻酸、3g二十四烯酸,100-300mg维生素E,0.5g单硬脂酸甘油酯,0.5g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油相和水相均置于40-60℃加热溶解;

3)油相处于搅拌状态下,将水相均匀缓慢加入油相中,继续搅拌10-20min,后置于超声乳化设备处超声乳化,功率为20-100%,超声时间为10-4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乳液;

4)PVA称取15g,羧化壳聚糖1.5g,抗坏血酸1g,溶解于100mL,加入2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6-7之间;

5)将(3)中得到的乳液均匀导入PVA混合溶液中,得到油酸含量5-40%,PVA混合溶液浓度为7-12%的静电熔喷(喷涂)纺丝液;

6)采用高温熔融的方式将聚丙烯或聚乙烯材料熔融,使其保持在熔融液体状态,高压静电下与上述(5)中的乳液同步熔喷(喷涂)纺丝得到复合熔喷布。或者,使用高温定型聚丙烯材料,将以上乳液喷涂于已经定型的聚丙烯层即可。

表33实施例17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表34实施例17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8

橄榄油2mL,罂粟籽油2mL,棉籽油1.9mL,茶树油0.1mL,己酸2mL,异辛酸2mL,异戊酸异戊酯10ul,可可醛2ul,迷迭香油2ul,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1g,加入聚丙烯90g,200度加热熔融混合均匀,高温下熔融熔喷(喷涂)纺丝,得到含有10%植物油、脂肪酸混合物的熔喷布。

表35实施例18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36实施例18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19

2g富马酸,2g十一酸,2g十四酸,3g异壬酸,0.5mL棕榈油酸,0.5mL臭氧化葵花籽油,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2g,加入聚丙烯990g,加热熔融混合均匀,高温下熔融熔喷(喷涂)纺丝,得到含有1%植物油、脂肪酸混合物的熔喷布。SEM下的结构见图10。

表37实施例19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38实施例19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10min)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实施例20

4mL己酸,2mL异辛酸,1.5mL十二烷酸,2.5mL正癸酸,100-300mg维生素E,0.5g单硬脂酸甘油酯,0.5g辛酸/癸酸甘油三酯,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g,加入聚丙烯2g,加热熔融混合均匀,加入鞘磷脂1.2g,超临界条件下(压强:20MPa,温度:60℃),乳化融合成纳米级粒子,与高温熔融的聚丙烯、聚氨酯(质量比为90:10)同步同轴纺丝,油脂层在外,聚丙烯、聚氨酯熔融物在内,得到抗菌抗病毒布。

表39实施例20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病毒性能(10min)

测试病毒 抗病毒率(%)
H1N1 >99.99
H2N3 >99.99
HCoV-229E >99.99

表40实施例20的抗菌抗病毒布的抗菌性能(2h)

测试微生物 抗菌率(%)
大肠杆菌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肺炎链球菌 >99
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铜绿假单胞菌 >99
白色念珠菌 >99

防霉等级:0级

以上实施例中的抗菌抗病毒结果也表明了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布不仅能够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还可以杀灭病毒和细菌。把植物油和常用的熔喷布、无纺布的原材料混合做成新的抗菌抗病毒布,其中含有的脂肪酸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使用过后脂肪酸很快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它和常用的防护服或者手术巾的区别是常用的在扔掉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上面还沾染了大量的具有活性的病菌,而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布已经达到了99%的死亡,上面几乎没有活的病菌。,避免了驻留的细菌、病毒的二次传播。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2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腈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