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底罩结构

文档序号:1661191 发布日期:2019-12-27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鞍乘型车辆的底罩结构 (Bottom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type vehicle ) 是由 小松昭浩 泷川宽弥 岸敏秋 于 2018-03-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底罩而容易向气缸部导风。从下方覆盖发动机(11)的至少一部分的底罩(45)具备:基部(91),其配置在发动机(11)的下方;以及纵壁部(92),其在发动机(11)的前方向上方延伸。纵壁部(92)向上方延伸到在侧视观察车体时气缸部(31)所处的高度。(The bottom cover is used to easily guide wind to the cylinder part. A undercover (45) that covers at least a part of an engine (11) from below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91) disposed below the engine (11); and a vertical wall section (92) that extends upward in front of the engine (11). The vertical wall portion (92) extends upward to a height at which the cylinder portion (31) is located when the vehicle body is viewed in a side view.)

鞍乘型车辆的底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底罩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主车架,其从前立管向后方延伸;发动机,其配置在主车架的下方,在曲轴箱的上部具有气缸部;以及底罩,其从下方覆盖发动机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车辆中公开了具备以下部分的结构:下管,其从前立管向后下方延伸;散热器,其沿着下管配置;车体罩部,其从左右覆盖下管及散热器;下部罩部,其覆盖散热器的下方;以及车体底罩,其与车体罩部的下端部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1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在下管前方具有遍及下管的上下延伸的大型散热器,车体罩部是覆盖大型散热器的左右的散热器护罩。在该散热器护罩的下部连接有小型的下部罩部和车体底罩。下部罩部或车体底罩通常是保护发动机下方的底罩,并非有利于向气缸部等导风的导风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底罩使得容易向气缸部导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说明书中包含2017年3月24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060184号的全部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底罩结构,其具备:主车架16,其从前立管15向后方延伸;发动机11,其配置在所述主车架16的下方,在曲轴箱30的上部具有气缸部31;以及底罩45,其从下方覆盖所述发动机1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底罩45一体地具备:基部91,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11的下方;以及纵壁部92,其在所述发动机11的前方向上方延伸,所述纵壁部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向上方延伸到所述气缸部31所处的高度。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纵壁部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向上方延伸到所述气缸部31所处的高度。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所述下框架17的前方设置有散热器75,并且在所述散热器75的侧方设置有散热器护罩76,所述纵壁部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沿着所述散热器护罩76的轮廓延伸。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纵壁部92的前后的轮廓92f、92r中的任一方与所述散热器护罩76的前缘76f或后缘76r的延长线76f'、76r'重叠。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下框架17是从前方观察车体时以比所述气缸部31的宽度大的间隔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框架,在所述下框架17的端部具有紧固部17a,支承所述曲轴箱30的发动机吊架80被紧固于该紧固部17a,所述纵壁部92从侧方覆盖左右的所述下框架17的端部以及所述发动机吊架80。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所述发动机11的下方设置有消音器33,所述基部91的最下部91L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所述消音器33的最下表面33L共面。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纵壁部92的上下长度比所述基部91的前后长度长。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纵壁部92具有使行驶风导入所述纵壁部92内的开口部92K。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从下方覆盖发动机的至少一部分的底罩一体地具备:基部,其配置在发动机的下方;以及纵壁部,其在所述发动机的前方向上方延伸,所述纵壁部在侧视观察车体时向上方延伸到所述气缸部所处的高度,因此,利用底罩,容易遍及发动机前方的上下来控制行驶风的整流、导风,向气缸部的导风也变容易。此外,利用底罩针对飞溅物的防护效果也容易提高。此外,在不具备机罩(cowl,整流罩)的车辆中也容易附加向发动机的导风功能,能够利用底罩的纵壁部来作为车辆的外观部件。

此外,纵壁部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从前立管垂下的下框架的一部分重叠,因此能够利用底罩保护下框架,并且能够控制行驶风在下框架周边的整流、导风。

此外,纵壁部在侧视观察车体时沿着配置在散热器的侧方的散热器护罩的轮廓延伸,因此能够形成将底罩与散热器护罩连接的罩,容易遍及散热器周边、及包括气缸部的发动机前方的上下来控制行驶风的整流、导风。

此外,所述纵壁部的前后的轮廓中的任一方与所述散热器护罩的前缘或后缘的延长线重叠,因此容易得到使散热器护罩与底罩一体化的罩。

此外,所述纵壁部从侧方覆盖以比所述气缸部的宽度大的间隔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所述下框架的端部、及支承所述曲轴箱的发动机吊架,因此抑制了下框架的端部及发动机吊架的露出,并且容易使底罩对行驶风的整流、导风效果等提高。

此外,所述基部的最下部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设置在发动机的下方的消音器的最下表面共面,因此能够赋予设计上的一体感,并且能够使行驶风顺畅地流到基部与消音器的下方。

此外,所述纵壁部的上下长度比所述基部的前后长度长,因此能够使底罩对行驶风的整流、导风效果等提高,抑制底罩的大型化。

此外,所述纵壁部具有使行驶风导入所述纵壁部内的开口部,因此能够高效地排出纵壁部内的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将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与周边结构一起示出的左视图。

图3是将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与周边结构一起示出的右视图。

图4从左斜前方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和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和周边结构的图。

图6是从右斜后方观察滤罐和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从图6拆下了滤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车体的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另外,在图1中,按左右一对设置的部件包括标号在内仅图示左侧的部件。自动二轮车1具有车架10,在车架10支承有发动机11(本结构中为内燃机)。此外,在车架10的前部支承有转向系统12,转向系统12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车架10的后下部支承有支承后轮3的摆臂13。此外,在车架10的上部设置有供乘员就座的座椅14。该自动二轮车1是乘员跨骑座椅14而就座的鞍乘型车辆。

车架10具备:前立管15,其设置在车架10的前端;主车架16、16,其从前立管15以左右一对的方式前高后低地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下框架17、17,其从主车架16、16的前端部向后下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8、18,其从主车架16、16的后端向下方延伸。

此外,车架10具备:左右一对座椅框架19、19,其从主车架16、16的前后的中间部前低后高地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副车架20、20,其从枢轴框架18、18的上部前低后高地延伸,并与座椅框架19、19连结。

各主车架16具备:上侧主车架16a,其从前立管15的上部前高后低地延伸;以及下侧主车架16b,其从前立管15的下部前高后低地延伸,并与上侧主车架16a的后端连结。

车架10具备上部角撑板21(加强部),上部角撑板21(加强部)连结上侧主车架16a的前端部与下侧主车架16b的前端部,从而使车架强度提高。

此外,车架10具备下部角撑板22(加强部),下部角撑板22(加强部)连结下侧主车架16b的前端部与下框架17的前端部,从而使车架强度提高。

如图1所示,上部角撑板21通过配置在后述的护罩42的内侧而不会露出于自动二轮车1的外观。另一方面,下部角撑板22露出于自动二轮车1的外观。上部角撑板21及下部角撑板22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

转向系统12支承于前立管15。

详细而言,转向系统12具备:转向轴(未图示),其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前立管15;左右一对前叉25、25,其配置在前轮2的左右,并支承前轮2;顶梁26,其固定在上述转向轴的上端,连结左右的前叉25、25的上部;底梁27,其固定在上述转向轴的下端,连结左右的前叉25、25;以及把手28,其固定在顶梁26的上部。

前轮2被轴支承于架设在前叉25、25的下端部之间的车轴2a。摆臂13被轴支承在设置于枢轴框架18、18的枢轴29上,并向后方延伸。后轮3被轴支承于摆臂13的后端部。

发动机11设置成悬吊于车架10,并在主车架16、16的下方配置在下框架17、17与枢轴框架18、18之间。

发动机11具备:曲轴箱30,其支承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轴(未图示);以及气缸部31,其从曲轴箱30的前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在曲轴箱30的后部内置有变速器(未图示)。气缸部31的气缸轴线31a向前上方延伸。

发动机11的排气管32被从气缸部31的前表面向下方引出。排气管32的下游端与配置在发动机11的下方的消音器33连接。

发动机11的驱动力经由链34传递到后轮3。

燃料箱35在主车架16、16的上方配置在座椅14与前立管15之间。

前灯36设置在前立管15的前方。

座椅14具备驾驶者用的前侧座椅14a和设置在前侧座椅14a的后上方的同乘者用的后侧座椅14b。

驾驶者用的左右一对脚蹬踏板37、37被设置在枢轴框架18、18的下部侧。

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架10及燃料箱35等车体的车体罩40。

车体罩40具备:燃料箱罩41,其覆盖燃料箱35;左右一对护罩42、42,其安装于燃料箱罩41的前端部;以及左右一对侧罩43、43,其对前侧座椅14a与主车架16、16及副车架20、20之间进行覆盖。

此外,车体罩40具备覆盖座椅框架19、19的后部的后罩44和从下方覆盖发动机11的底罩45。

此外,自动二轮车1具备:前挡泥板46,其从上方覆盖前轮2;后挡泥板47,其从后上方覆盖后轮3;以及内挡泥板48,其从前上方覆盖后轮3。

图2是将自动二轮车1的发动机11与周边结构一起示出的左视图。此外,图3是将自动二轮车1的发动机11与周边结构一起示出的右视图。

发动机11是气缸部31从曲轴箱30的前上部向前侧倾斜的前倾发动机。气缸部31在侧视观察车体时配置在下侧主车架16b与下框架17之间。气缸部31具备:气缸体71,其从曲轴箱30向上方延伸;气缸盖72,其与气缸体71的上部连结;以及盖罩73,其与气缸盖72的上部连结。

该发动机11是水冷式的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在气缸盖72的背面连结有发动机11的进气系统11K。此外,在气缸盖72与盖罩73之间,容纳有控制向气缸体71内的进气及排气的气门传动机构。在左右的下框架17、17的前方配置有散热器75。散热器75沿着下框架17、17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配置,散热器75利用行驶风冷却来自发动机11的冷却水。另外,行驶风是在自动二轮车1行驶时朝向自动二轮车1流动的风。

如图2及图3所示,散热器75位于气缸盖72及盖罩73的前方,不会妨碍朝向气缸体71的行驶风的流动。

在散热器75的左右安装有散热器护罩76。散热器护罩76是覆盖散热器7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罩,沿着散热器75的轴线LA(沿着散热器75的上下延伸的轴线)前高后低地延伸,散热器护罩76在侧视观察车体时形成为长方形形状。利用左右的散热器护罩76,对来自车体前方的行驶风进行整流,使其能够顺畅地向后方流动。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散热器护罩76的后方设置有架设于下侧主车架16b与下框架17之间的下部角撑板22。下部角撑板22由侧视观察时为三角形的金属板部件形成,以堵塞在下侧主车架16b的前端部与下框架17的前端部之间空出的三角形状的空间的方式与各框架16b、17接合。

下部角撑板22在气缸部31的上部(相当于气缸盖72及盖罩73)的侧方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因此,下部角撑板22不仅作为车架10的加强部件发挥功能,也作为使来自车体前方的行驶风顺畅地向后方流动的整流部件(整流板)发挥功能。

此外,下部角撑板22设置成与散热器护罩76的后方连续,因此下部角撑板22与散热器护罩76成为一体地对行驶风进行整流的整流部件。即,利用散热器护罩76及下部角撑板22的车体内侧的面,将通过散热器75的行驶风引导向后方,利用车体外侧面将通过散热器7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引导向后方。此外,下部角撑板22位于气缸部31及其周边部件(与散热器75连接的冷却水管75A等(参照图3))的车体外侧,因此兼用作引导它们的引导部件。

图4是从左斜前方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发动机11和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左右的下框架17、17是在从前方观察车体时以比气缸部31的宽度大的间隔且以接近铅直方向的角度垂下的左右的框架,由具有圆筒截面的管架形成。

在左右的下框架17、17的下部设置有紧固部17a、17a,发动机吊架80、80分别被紧固于紧固部17a、17a。各紧固部17a、17a由金属制的筒部件形成,紧固部件(本结构中为紧固螺栓)81沿着车宽方向观察于该筒部件中。通过将紧固部件81与发动机吊架80、80紧固,下框架17、17与发动机吊架80、80被一体地连结。另外,在左侧的下框架17的下部安装有喇叭77。

发动机吊架80、80由朝向曲轴箱30的前下部延伸的金属制的板部件形成,支承曲轴箱30的前部。此外,发动机吊架80、80空出比气缸部31的宽度大的间隔来配置,不会妨碍从前方朝向气缸部31的行驶风的流动。此外,配置在曲轴箱30的前方的起动马达78露出于发动机吊架80、80之间。

图5是从下方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发动机11和周边结构的图。此外,图5中示出了自动二轮车1的车宽中心LC。

从发动机11延伸的排气管32在曲轴箱30的下方向后方呈直线状地延伸,并与消音器33连接。消音器33配置在曲轴箱30的下方及摆臂13的基端部下方处的、后轮3的前方。消音器33具有大致长方体的箱形状,尾管部33a从消音器33的后部侧方(本结构中为后部右侧)向后方斜向延伸。在消音器33设置有覆盖消音器33的尾管部33a侧的侧面的消音器罩33b。该消音器罩33b利用紧固部件79(例如紧固螺栓)固定于消音器33。

底罩45一体地具备:基部91,其配置在发动机11的下方;以及纵壁部92,其在所述发动机11的前方向上方延伸。该底罩45是以车宽中心LC为基准的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构成为能够沿着车宽中心LC左右分割。

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的基部91、91形成为在曲轴箱30的前部下方从下方到侧面覆盖排气管32的罩。各基部91、91的后端通过紧固部件83而固定于左右的枢轴框架18、18。此外,左右的基部91、91通过图5所示的紧固部件84彼此连结。

如图3所示,各基部91、91的最下部91L、91L以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消音器33的最下表面33L(相当于底面)共面的方式设置在相同高度,并且接近消音器33的前部。此外,如图3所示,右侧的基部91的后缘91R接近消音器罩33b的外缘,并且形成为沿着消音器罩33b的外缘的形状。由于右侧的基部91与消音器罩33b连续,因此容易获得行驶风的整流效果、及针对来自前方的飞溅物的防护效果。

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的纵壁部92、92从基部91、91的前部向前上方延伸到接近散热器护罩76、76的下端的位置。如图4所示,左右的纵壁部92、92具有从各纵壁部92、92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92a、92a。左右的突出部92a、92a被从车体前方通过紧固部件85、85而紧固固定于发动机吊架80、80。由此,左右的纵壁部92、92借助发动机吊架80、80支承于下框架17、17。

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的纵壁部92、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配置在散热器护罩76、76的后下方。构成纵壁部92、92的前侧的轮廓线的前缘92f、92f与构成散热器护罩76、76的前侧轮廓线的前缘76f、76f的延长线76f'、76f'重叠。

此外,构成各纵壁部92、92的后侧的轮廓线的后缘92r、92r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从构成散热器护罩76、76的后侧的轮廓线的后缘76r、76r的延长线76r'、76r'的位置(图3、图4中的位置P1)前高后低地延伸。由此,左右的纵壁部92、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散热器护罩76、76的下方相连,底罩45与散热器护罩76、76虽然是分体部件,但得到了大致一体化的罩。

在本结构中,使纵壁部92、92的后缘92r、92r为比散热器护罩76、76的后缘76r、76r的倾斜缓和的前高后低的倾斜。由此,能够使纵壁部92、92越接近下方越向后方扩大,能够扩大覆盖的范围。另外,在不需要向后方扩大纵壁部92、92的覆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纵壁部92、92的后缘92r、92r与散热器护罩76、76的后缘76r、76r的延长线76r'、76r'重叠,也可以适当地变更形状。

如图5所示,左右的散热器护罩76、76越向下方,车宽方向的间隔越窄,左右的纵壁部92、92以与左右的散热器护罩76、76的下方相连的方式越向下方而车宽方向的间隔越窄。在本结构中,左右的纵壁部92、92的前缘92f、92f在俯视观察车体时也形成为与散热器护罩76、76的前缘76f、76f的延长线76f'、76f'重叠。

此外,对于左右的纵壁部92、92的后缘96r、96r,大致沿着散热器护罩76、76的后缘76r、76r的延长线76r'、76r'延伸。

这样,左右的纵壁部92、92在侧视观察车体及俯视观察车体时都与左右的散热器护罩76、76相连。由此,能够形成从散热器75的侧方连续到发动机11的前下方的罩。通过使罩从散热器75的侧方连续到发动机11的前下方,对于从散热器75的侧方到发动机11的前下方这一较大范围来说,容易控制行驶风的整流、导风,而且,还容易得到针对来自前方的飞溅物的防护效果。

更具体而言,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的纵壁部92、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向上方延伸到气缸部31所处的高度。如这些图所示,纵壁部92、92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与气缸部31的气缸体71的前下部的一部分(图中用标号71a表示)重叠,能够向气缸部31的侧面控制行驶风。另外,在图2及图3中,标号S表示纵壁部92、92与气缸部31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范围。

如图5所示,左右的纵壁部92、92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而配置,并且形成为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倾斜罩。由此,能够将来自车体前方的行驶风顺畅地引导向车宽方向侧,且容易向位于左右的纵壁部92、92的后方的气缸部31、曲轴箱30、及消音器33各自的左右侧面引导行驶风。

此外,左右的纵壁部92、92越向下方而车宽方向的间隔越窄,因此容易将来自车体前方的行驶风引导向气缸部31和曲轴箱30的左右侧面以及宽度比气缸部31和曲轴箱30窄的消音器33的左右侧面。

如图4及图5所示,左右的纵壁部92、92使气缸部31的前表面、曲轴箱30的前表面、排气管32的前表面、以及消音器33的前表面向前方露出。因此,左右的纵壁部92、92不会妨碍行驶风的从前方向气缸部31、曲轴箱30、排气管32及消音器33流动。由此,利用行驶风高效地冷却气缸部31、曲轴箱30、排气管32及消音器33,并且容易使行驶风在前后方向顺畅地流动。

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的纵壁部92、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下框架17、17的下部、紧固部17a、17a(图4)以及发动机吊架80、80重叠。基于纵壁部92、92,下框架17、17的下部、紧固部17a、17a以及发动机吊架80、80在外观上难以被看到,容易保护它们不受飞溅物等影响。此外,由于纵壁部92、92作为整流部件发挥功能,因而容易控制行驶风的整流、导风。

如图2及图3所示,在左右的纵壁部92、92设置有开口部92K、92K,开口部92K、92K向前方开口,使行驶风导入纵壁部92、92内。因而,利用从各开口部92K、92K导入的行驶风,能够将由发动机11的各部分(包括排气管32、消音器33)在纵壁部92、92内产生的热排出。此处,左右的开口部92K、92K设置在比向曲轴箱30的左右伸出的伸出部(相当于离合器收纳部及发电机收纳部)30W、30W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开伸出部30W、30W而排出从开口部92K、92K导入的行驶风,能够高效地进行纵壁部92、92内的排热。

此外,左右的开口部92K、92K位于从下方到侧面覆盖排气管32的基部91、91的上方,因此,能够迅速排出纵壁部92、92内的热。此外,在右侧的基部91设置有向后方开口的开口部91K,通过开口部91K,能够利用行驶风高效地排出基部91内的热。

如图2所示,在本结构中,左右的基部91、91延伸到接近枢轴框架18、18的位置,左右的纵壁部92、92延伸到接近散热器护罩76、76的位置(在侧视观察时相当于接近散热器75的位置),因此,纵壁部92、92的上下长度L1形成为比基部91、91的前后长度L2长。底罩45的前后长度L2被抑制,从而抑制了大型化。

接下来,说明自动二轮车1的滤罐配置结构。

滤罐100容纳吸附剂,该吸附剂吸附燃料箱35内的燃料蒸发出来的蒸发燃料。如图2所示,滤罐100形成为筒状,配置于在消音器33的上方且摆臂13的下方空出的空间X中。该空间X是形成在枢轴框架18、18及发动机11的后方且后轮3的前方的空间,因此的前后及上下被枢轴框架18、18、发动机11、后轮3、摆臂13以及消音器33包围。

如图5所示,滤罐100跨越自动二轮车1的车宽中心LC并且配置成使滤罐100的中心轴线LD沿着车宽方向,滤罐100在上下方向上与消音器33重叠。根据该配置,用自动二轮车1具备的部件(枢轴框架18、18、发动机11、后轮3、摆臂13以及消音器33)包围滤罐100,因此,不另外设置部件,就能够抑制泥或水等外部干扰对滤罐100的影响。此外,能够使滤罐100靠近自动二轮车1的前后中心及左右中心地配置,也有利于自动二轮车1的质量集中。

图6是从右斜后方观察滤罐100和周边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7是从图6拆下了滤罐100的图。

如图6所示,在滤罐100上连接有配管类部件101。配管类部件101是将燃料箱35内的蒸发燃料引导至滤罐100内的加料管、将滤罐100内的蒸发燃料引导向发动机11的进气侧的净化管、导入外部的大气的大气导入管、以及排出浸入滤罐100内的水等不必要液体的排出管。配管类部件101分开连接到滤罐100的左右的端部。

在左右一侧(本结构中为右侧)的枢轴框架18,借助金属板状的托架105接合有金属棒状的支承框架106。金属棒状的支承框架106被折曲成具有向左右另一侧(本结构中为左侧)延伸的上下一对棒状部107、108。

在上侧的棒状部107安装有控制从滤罐100向发动机11的进气侧供给的蒸发燃料的流量的净化控制部102。如图7所示,在下侧的棒状部108支承有从左右的枢轴框架18、18之间向大致后方延伸的支承板109。支承板109由金属或树脂等的板材形成,该板材一体地具有使前端指向上方的爪部109F和使后端指向上方的爪部109R。

如图6所示,在滤罐100安装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的多个(在本结构中为2个)保持部件110、110。以下,在区别记载左右的保持部件110、110的情况下,将左侧的保持部件110记载为第1保持部件110L,将右侧的保持部件110记载为第2保持部件110R。

左右的保持部件110、110一体地具备呈环状地包围滤罐100的外周面的环状的带部111和从带部11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12。

第1保持部件110L相对于滤罐100安装成突出部112位于车体后方,第2保持部件110R相对于滤罐100安装成突出部112位于车体前方。各突出部112、112具有上述一对爪部109F、109R各自能够***的孔部。

此处,安装于车体侧的支承板109的一对爪部109F、109R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在将滤罐100配置在图6所示的位置时,一对爪部109F、109R能够***至第1保持部件110L的突出部112和第2保持部件110R的突出部112。即,前侧的爪部109F在与第2保持部件110R的突出部112对应的位置指向上方,后侧的爪部109R在与第1保持部件110L的突出部112对应的位置指向上方。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使一对爪部109F、109R分别***左右的保持部件110、110的突出部112、112,滤罐100借助保持部件110、110被支承于支承板109。保持部件110、110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因此,滤罐100通过橡胶垫安装于自动二轮车1。此外,通过将滤罐100向上方移动,能够从各突出部112、112拔出各爪部109F、109R,能够容易地拆装滤罐100。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的底罩45具备配置在发动机11的下方的基部91和在发动机11的前方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92。纵壁部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向上方延伸到气缸部31所处的高度。根据该结构,利用底罩45,容易遍及发动机11前方的上下地控制行驶风的整流、导风,朝向气缸部31的导风也变容易。此外,底罩45针对飞溅物的防护效果也容易提高。此外,在不具备机罩的车辆中也容易附加向发动机11导风的功能,能够利用底罩45的纵壁部92形成车辆的外观部件。

此外,纵壁部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下框架17的一部分重叠,因此利用底罩45保护下框架17,并且能够控制行驶风在下框架17周边的整流、导风。

此外,在下框架17的前方设置有散热器75,并且在散热器75的侧方设置有散热器护罩76,纵壁部92在侧视观察车体时沿着散热器护罩76的形成轮廓的前缘76f及后缘76r延伸。由此,能够使底罩45成为与散热器护罩76相连的罩,容易遍及散热器75周边、及包括气缸部31的发动机11的前方的上下地控制行驶风的整流、导风。

此外,纵壁部92的前缘92f与散热器护罩76的前缘76f的延长线76f'重叠,因此,能够使散热器护罩76与底罩45的前缘76f、92f对齐。由此,容易利用分体的散热器护罩76和底罩45得到由它们一体化而成的罩。

此外,纵壁部92的后缘92r沿着散热器护罩76的后缘76r的延长线76r'前高后低地延伸,因此容易使散热器护罩76和底罩45的后缘76r、92r连续。由此,也容易得到由散热器护罩76与底罩45一体化而成的罩。

另外,可以不限于将纵壁部92的前缘92f与散热器护罩76的前缘76f的延长线76f'重叠的结构。此外,可以将纵壁部92的后缘92r与散热器护罩76的后缘76r的延长线76r'重叠。由此也容易得到由散热器护罩76与底罩45一体化而成的罩,从而容易提高行驶风的整流、导风效果、及针对飞溅物的防护效果。

此外,底罩45具有左右的纵壁部92,左右的纵壁部92分别从侧方覆盖左右的下框架17、17的下端部(包括紧固部17a、17a)、以及左右的发动机吊架80、80。由此,能够利用左右的纵壁部92抑制下框架17、17的下端部以及发动机吊架80、80的露出。此外,容易提高基于底罩45的行驶风的整流·导风效果以及防护效果。

另外,假设左右的下框架17、17向后方延伸,在下框架17、17的后端部具有紧固部17a、17a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左右的纵壁部92从侧方分别覆盖下框架17、17的后端部、及左右的发动机吊架80、80。

并且,基部91的最下部91L在侧视观察车体时与消音器33的最下表面33L共面,因此赋予了设计上的一体感,并且能够使行驶风顺畅地向基部91和消音器33的下方流动。

此外,如图2所示,纵壁部92、92的上下长度L1比基部91、91的前后长度L2长,因此能够使基于底罩45的行驶风的整流、导风效果等提高,同时能够抑制底罩45的大型化。

此外,左右的纵壁部92、92具有使行驶风导入纵壁部92、92内的开口部92K、92K,因此能够高效地排出纵壁部92、92内的热。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及应用。

例如,说明了在自动二轮车的底罩结构中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但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具有从下方覆盖发动机11的至少一部分的底罩45的鞍乘型车辆等车辆中。此外,鞍乘型车辆包括跨骑车体来乘车的全部车辆,不限于自动二轮车(也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而是包括自行车等其他的二轮车、及ATV(越野车辆)等三轮车辆或四轮车辆在内的车辆。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0:车架;

11:发动机;

15:前立管;

16:主车架;

17:下框架;

17a:紧固部;

18:枢轴框架;

30:曲轴箱;

33:消音器;

31:气缸部;

45:底罩;

75:散热器;

76:散热器护罩;

76f:散热器护罩的前缘(轮廓);

76r:散热器护罩的后缘(轮廓);

76f'、76r':延长线;

80:发动机吊架;

91:基部;

91L:基部的最下部;

92:纵壁部;

92f:纵壁部的前缘;

92r:纵壁部的后缘;

100:滤罐;

X:空间。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自行车和自行车的制造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