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连接器壳体中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

文档序号:1661986 发布日期:2019-12-27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插接连接器壳体中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 (Stress and pressure relief device in a plug connector housing ) 是由 J·策尔纳 M·琼贝克 E·克里斯 于 2018-05-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壳体,其在电缆通道中具有至少一个板簧元件(5),板簧元件具有中间部分(50)和分别从中间部分弯曲的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其中,第一侧面部分(52)经由第一弯曲边缘(51)从中间部分(50)弹性地弯曲而第二侧面部分(52b)经由中间部分(50)上相对的第二弯曲边缘(51b)从中间部分(50)弹性地弯曲;-其中,中间部分(50)基本上平行于电缆通道延伸;-其中,朝着中间部分(50),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采取相应的可变锐角和相应的可变高度;-其中,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使电缆通道变窄,使得具有插入的电缆的插头壳体在组装状态下,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相应的末端部分以相应的弹力压向电缆并且由此造成电缆的抗应力和抗压力固定。(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lug housing having at least one leaf spring element (5) in a cable duct, the leaf spring element having a middle section (50) and a first side section (52) and a second side section (52b) which are bent from the middle section, wherein the first side section (52) is bent elastically from the middle section (50) via a first bending edge (51) and the second side section (52b) is bent elastically from the middle section (50) via an opposite second bending edge (51b) on the middle section (50); -wherein the intermediate portion (50) extend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cable channel; -wherein, towards the intermediate portion (50), the first side portion (52) and the second side portion (52b) assume respective variable acute angles and respective variable heights; -wherein the first side portion (52) and the second side portion (52b) narrow the cable passage such that in the assembled state of the plug housing with the inserted cable, the respective end portions of the first side portion (52) and the second side portion (52b) press against the cable with respective spring forces and thereby cause a stress-resistant and pressure-resistant fixation of the cable.)

插接连接器壳体中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接连接器壳体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所有的插接连接器都具有用于电缆的应力释放装置,该应力释放装置与插接连接器电连接。各个应力释放装置可以设计得非常不同。

传统上,应力释放装置例如通过电缆支撑元件上方的支架形成,电缆被夹持在支架和电缆支撑元件之间,其中,电缆支撑元件与插接连接器壳体连接。支架由一个或两个螺钉压到或拉到电缆支撑元件上。

WO2014/076269A1公开了一种应力释放装置,该应力释放装置由电缆通道中的锥形栓钉或尖齿形成,锥形栓钉或尖齿固定地布置在电缆通道的内部并且朝着电缆通道定向。电缆通道在此包括两个壳体部件或壳体半部,它们横向于电缆通道纵轴线彼此铰接,以便将电缆***并封闭在其中。通过封闭两个壳体部件,栓钉或尖齿压入电缆中或电缆的电缆护套中。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壳体部件可以通过锁定机构逐步地压到彼此上或锁定在彼此中。电缆直径中的公差在此可以在锁定步骤中补偿。此外,并非总是可以确保正确的锁定步骤,该正确的锁定步骤导致可靠的电缆夹紧。

EP2359441B1公开了一种应力释放装置,该应力释放装置由插接连接器壳体的电缆通道中的轮廓形成,其中,电缆通道包括两个壳体部件,它们横向于电缆通道纵轴线彼此铰接,以便将电缆***并封闭在其中。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此是导电的,以接触电缆的屏蔽导体,该屏蔽导体暴露在应力释放的区域中。通过将两个壳体部件彼此压在一起并封闭,具有暴露的屏蔽导体的电缆位于它们之间,壳体部件的轮廓压在屏蔽导体上并同时夹紧且接触电缆。然而,几乎不能补偿电缆直径的公差。

DE102011052199B3公开了一种应力释放装置,该应力释放装置设计成具有带状螺旋形地围绕电缆通道轴线的向内突出的尖齿,其中,电缆通道包括两个壳体部件,它们横向于电缆通道纵轴线彼此铰接,以便将电缆***并封闭在其中。在后部中,两个壳体部件在外部上分别具有半螺纹,因此当折拢在一起时它们形成螺纹,带有配合螺纹的端盖可以拧到该螺纹上。通过将两个壳体部件压在一起并封闭,栓钉或尖齿压入电缆的电缆护套中并将电缆护套与插接连接器壳体锁定。两个壳体部件彼此锁定通过拧到壳体部件的后部上的端盖形成。应力释放装置在此也可以接触电缆的屏蔽导体。然而,电缆直径的公差仅有限地补偿。如果电缆抵抗压力而保持在其位置,则也是有利的。

WO2008071917A1公开了一种基本上两部件的插头壳体,其具有板弹簧元件作为用于电缆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其中,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由锯齿状的夹持元件形成,锯齿状的夹持元件集成在两个相对的盖部件中并且从那里朝着电缆通道突出并且基本上横向于电缆通道纵轴线布置。

DE102016004429A1公开了一种多部件的插头壳体,其具有板弹簧元件作为用于电缆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其中,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设计成围绕电缆的基本上环形的弹簧元件,在插头壳体插接起来的状态下压入电缆中并由此保持在插头壳体中。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释放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用于电缆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的插接连接器,在考虑电缆直径的公差下其允许电缆的尽可能可靠的应力释放,其中,应力释放应通过尽可能少的单独部件和尽可能廉价地实施。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设备和方法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头壳体,其具有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其中,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在它们之间形成电缆通道,并且其中,电缆通道具有确定电缆引导方向的电缆通道纵轴线,并且电缆通道包括用于电缆的抗应力和抗压力固定的至少一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其中,第二壳体部件在未组装状态下打开电缆通道以***电缆,而在组装状态下封闭电缆通道。至少一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板簧元件(Blattfederelement),其中,板簧元件具有中间部分和分别从中间部分弯曲的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其中,第一侧面部分经由第一弯曲边缘从中间部分弹性地弯曲,并且第二侧面部分经由第二弯曲边缘从中间部分弹性地弯曲,在中间部分上第二弯曲边缘与第一弯曲边缘相对。

在这种情况下,中间部分在第一弯曲边缘和第二弯曲边缘之间沿着中间部分纵轴线延伸,其中,第一弯曲边缘和第二弯曲边缘分别设计成垂直于中间部分纵轴线,并且中间部分纵轴线与电缆通道纵轴线基本上位于共同的平面中。

在这种情况下,分别朝着中间部分,第一侧面部分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一锐角,而第二侧面部分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二锐角,并且与第一弯曲边缘相对的第一侧面部分的第一末端部分朝着中间部分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一高度,而与第二弯曲边缘相对的第二侧面部分的第二末端部分朝着中间部分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二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使电缆通道如此程度地变窄,使得具有***的电缆的插头壳体在组装状态下,各个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以相应的弹性力压向电缆并由此造成电缆的抗应力和抗压力固定。

由于各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由弹性的板簧元件组成,因此通过板簧元件本身的弹簧行程可以很好地补偿电缆的电缆直径的公差。此外,板簧元件可以容易地固定在电缆通道中并且可以廉价地制造。通过在电缆通道中布置若干这样的板簧元件,可以实现非常可靠的但成本有利的应力释放。

为了清楚起见,应当注意,当谈及一个板簧元件或所述板簧元件时,不排除另外的板簧元件并且也是相应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的一部分。同样地,为清楚起见,应当注意,当谈及一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或所述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时,不排除另外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并且也是第一壳体部件和/或第二壳体部件的一部分或布置在电缆通道中。

优选的实施方式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板簧元件,它们分别经由连接部分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分例如可以与电缆通道或第一壳体部件或第二壳体部件连接,使得同时两个或更多个板簧元件可以通过连接部固定在电缆通道中。

同样,多个板簧元件可以彼此直接相邻并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板簧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板簧元件可以与第一壳体部件或第二壳体部件连接。电缆的应力释放的效果随相应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和板簧元件的数量而增加。因此,应力释放的强度可以通过电缆通道中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的数量来简单地确定,并且成本最优地适应要求。通过选择优选地不同类型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中的一种,应力释放可以容易地适应预定类型的电缆。换句话说,对于不同的电缆和电缆直径,优选地不同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或板簧元件是可利用的,然后它们可以分别在第一壳体部件和/或第二壳体部件中使用或与其连接。有利地,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的各个末端部分设计成使得电缆在电缆通道中保持在位置上而防止旋转。

优选地,板簧元件由金属制成并且还可以用作保护导体或接地导体。由于末端部分基本上垂直于电缆通道纵轴线和电缆纵轴线并且因此在电缆的方向上具有预定深度的尖齿或针,因此末端部分可以设计成使得它们穿透电缆的电缆护套并与内部的保护导体连接并且电接触保护导体。通过尖齿或针的长度,可以防止更内部的芯线的损伤。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以下附图和详细说明中示出,但是不应将本发明仅限制于这些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

图1是具有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的插头壳体处于打开状态的透视图,每个壳体部件具有带有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的后部;

图2是根据图1的具有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的插头壳体处于关闭状态的透视图,在后部上还具有端盖;

图3是根据图1的第一壳体部件的后部的放大透视图,作为第一壳体部件的一部分并且处于打开状态,具有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

图4是根据图3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的放大透视图,但没有壳体部件,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包括两个板簧元件,连接部分在板簧元件之间;

图5是仅由板簧元件组成的另一个优选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的放大透视图;和

图6是根据图5的另一个优选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第一壳体部件1和第二壳体部件2的插头壳体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壳体部件1和第二壳体部件2在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电缆6的电缆通道。在这种情况下,电缆通道具有电缆通道纵轴线16,该电缆通道纵轴线确定电缆引导方向并在图2中示出。电缆通道包括用于电缆6的抗应力和抗压力固定的至少一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在此,第一壳体部件1和第二壳体部件2设计成使得第二壳体部件2在未组装的、即打开的状态下打开电缆通道以***电缆,而在组装状态下封闭电缆通道。当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连接时导致组装状态并由此形成电缆通道。至少一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在此包括至少一个板簧元件5,板簧元件具有中间部分50和分别从中间部分弯曲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第一侧面部分52经由各个第一弯曲边缘51从相应的中间部分50弹性地弯曲而各个第二侧面部分52b经由各个第二弯曲边缘51b从相应的中间部分50弹性地弯曲,第二弯曲边缘与相应的中间部分50上相应的第一弯曲边缘51相对。

为了清楚起见,应当注意,从现在起对于板簧元件5的部件,为了简化阅读而省略措辞“相应的”;并且应当注意,第一中间部分50、第一侧面部分52、第二侧面部分52b、第一弯曲边缘51、第二弯曲边缘52和其他部件始终与相应的板簧元件有关。第一板簧元件5的第一中间部分50、第一侧面部分52、第二侧面部分52b、第一弯曲边缘51、第二弯曲边缘52和其他部件可以与第二板簧元件或其他板簧元件5的相应的部件不同或相同。

中间部分50在第一弯曲边缘51和第二弯曲边缘51b之间沿着中间部分纵轴线延伸,其中,第一弯曲边缘51和第二弯曲边缘51b分别设计成垂直于中间部分纵轴线。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或板簧元件5在此布置在电缆通道中,使得中间部分纵轴线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基本上位于共同的平面中。优选地,中间部分纵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电缆通道纵轴线16,但是它们之间也可以形成角度。

在这种情况下,将板簧元件弯曲使得第一侧面部分52朝着中间部分50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一锐角,而第二侧面部分52b朝着中间部分50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二锐角。相应的第一锐角和第二锐角与电缆或更确切地与电缆护套或与内部的屏蔽导体产生倒钩效应(Widerhakeneffekt),该倒钩效应将电缆特别地以抗应力和抗压力方式连接到插头壳体。与第一弯曲边缘51相对的第一侧面部分52的第一末端部分53朝着中间部分50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一高度,而与第二弯曲边缘51b相对的第二侧面部分52b的第二末端部分53b朝着中间部分50可以采取可变的第二高度。由于弹簧元件的弹性,在组装状态下当第一侧面部分52或第二侧面部分52b被电缆通道中***的电缆6挤压时设定(stellen)第一锐角和第二锐角以及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根据胡克定律产生对应的弹力。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使电缆通道如此程度地变窄,使得***电缆6的插头壳体在组装状态下,相应的第一末端部分53和第二末端部分53b以相应的弹力压向电缆6并由此造成电缆6的抗应力和抗压力固定。

抗应力和抗压力固定部分地由相应的侧面部分52、52b和电缆6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第一侧面部分52或第二侧面部分52b或其相应的末端部分被部分地压入电缆6中,使得电缆6的表面的几何变形增加了插头壳体中的电缆的抗应力和抗压力强度。为了清楚起见,应当注意,与应力释放相关的电缆6或电缆6的表面总是指与相应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直接接触的电缆6的电缆夹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电缆的电缆夹持部分例如可以是电缆护套或保护导体,其优选地以护套方式围绕电缆的内部芯线。

图1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优选的插头壳体,其具有第一壳体部件1和第二壳体部件2,其中,在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后部1c和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后部2c分别布置优选的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每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具有两个板簧元件5。第二壳体部件2还包括具有芯线通道32的接线端子3,电缆6的相应的芯线***芯线通道中并且在其中电连接。

图2示出了处于闭合状态并且还由端盖封闭的根据图1的优选的插头壳体。在前部中,优选的插头壳体-其是RJ45插头-具有插头触头42。

图4示出了板簧元件5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中间部分纵轴线58以点划线示出。图6示出了根据图5的优选的板簧元件5的侧视图,中间部分50以及第一末端部分53和第二末端部分53b相应的中垂线以点划线示出。中间部分50的中垂线垂直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延伸。

优选地,第一末端部分53经由另一个弯曲边缘从第一侧面部分52弯曲并由此形成具有第一中垂线的第一末端部分表面,在松弛状态下第一中垂线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具有0-30°的角度。优选地,在***电缆并在组装状态下,第一中垂线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具有0-30°的角度。优选地,第一末端部分53也没有从第一侧面部分52弯曲。

优选地,第二末端部分53b经由另一个弯曲边缘从第二侧面部分52b弯曲并由此形成具有第二中垂线的第二末端部分表面,在松弛状态下第二中垂线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具有0-30°的角度。优选地,在***电缆并在组装状态下,第二中垂线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具有0-30°的角度。优选地,第二末端部分53b也没有从第二侧面部分52b弯曲。

第一末端部分53和/或第二末端部分53b朝着电缆6定向可以具有直的、弯曲的、圆形的和/或锯齿状的边缘。优选地,第一末端部分53和/或第二末端部分53b设计成具有固定电缆6以抵抗旋转的形状,例如通过尖齿或锯齿形状。

优选地,第一末端部分53和/或第二末端部分53b的另一个弯曲边缘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第一弯曲边缘51或第二弯曲边缘52b。

优选地,在电缆通道内中间部分50通过以下连接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壳体部件1和/或第二壳体部件2连接:孔销连接、粘合连接、焊接连接、钎焊、螺纹连接、铆接、夹紧连接(Klemmverbindung)、凹部中的夹紧连接、硫化连接(Vulkanisierverbindung)、榫槽连接、锁定或卡扣连接或其组合。

优选地,中间部分50与第一壳体部件1和/或第二壳体部件2一体地连接。

优选地,中间部分50的中垂线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形成70°-90°范围的角度。

优选地,中间部分纵轴线58平行于电缆通道纵轴线16或与电缆通道纵轴线16具有0°-20°范围的角度。

优选地,中间部分50在第一弯曲边缘51和第二弯曲边缘51b之间平坦地延伸并且基本上在中间部分平面中。

优选地,第一弯曲边缘51指向第一电缆末端的方向,至少一根芯线从第一电缆末端出来,以与插头壳体中的对应的插头触头42连接,而第二弯曲边缘51b指向第二电缆末端的方向,第二电缆末端从插头壳体中出来。因此,电缆的第二电缆末端延伸离开插头壳体。

优选地,第一弯曲边缘51和第二弯曲边缘51b分别直线地延伸或可替代地优选地稍微弯曲地延伸以增大弹力。优选地,第一弯曲边缘51和第二弯曲边缘51b分别是弹性的弯曲边缘。

优选地,可变的第一锐角在松弛状态下在30-45°的范围。更优选地,第一角度在45°-60°的范围或在60°-70°的范围。

优选地,可变的第二锐角在松弛状态下在30-45°的范围。更优选地,第二角度在45°-60°的范围或在60°-70°的范围。

优选地,可变的第一高度基本上通过可变的第一角度形成,而可变的第二高度基本上通过可变的第二角度形成。

优选地,板簧元件5沿着中间部分50和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宽度。可替代地,也可以设想,第一末端部分53和第二末端部分53b具有比相关联的中间部分50小的宽度,其中,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例如设计成梯形。

优选地,至少一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包括彼此一体地连接的第一板簧元件5和至少一个第二板簧元件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板簧元件5的第一中间部分50具有侧向地平行于中间部分纵轴线58的第三弯曲边缘55,第三弯曲边缘同时是与第二板簧元件5的第二中间部分50的连接部,其中,第一板簧元件5和第二板簧元件5的相应中间部分纵轴线58彼此平行地延伸。第一板簧元件5和第二板簧元件5经由第三弯曲边缘55相对于彼此弯曲,使得第一板簧元件5的第一中间部分50的中垂线和第二板簧元件5的第二中间部分50的中垂线分别基本上朝着电缆通道纵轴线16定向。

优选地,至少一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包括多个板簧元件5,每个中间部分50在中间部分50处并排地布置并从彼此弯曲,使得相应中间部分50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平行于第三弯曲边缘55的弯曲边缘,它们的中间部分纵轴线58彼此平行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板簧元件5的所有相应中间部分纵轴线58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相应的中间部分50的所有相应中垂线朝着电缆通道纵轴线16定向。

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板簧元件5的第一侧面部分52和第二侧面部分52b设计成以梯形的方式朝着电缆通道纵轴线16逐渐变窄。

图3和图4示出了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板簧元件5经由中间的连接部分54与第二板簧元件5一体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分54布置在第一板簧元件5的第一中间部分50和第二板簧元件5的第二中间部分50之间,使得第一中间部分50经由第三弯曲边缘直接地过渡到连接部分54中。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分54具有连接部分纵轴线,其平行于第一中间部分50的第一中间部分纵轴线58延伸。连接部分54在与第三弯曲边缘55相对的一侧上具有与第三弯曲边缘55平行的第四弯曲边缘56,第四弯曲边缘同时是与第二板簧元件5的第二中间部分50的直接连接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板簧元件5的中间部分纵轴线58、连接部分54的连接部分纵轴线和第二板簧元件5的中间部分纵轴线58分别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

优选地,第一板簧元件5和第二板簧元件5经由相应第三弯曲边缘56和第四弯曲边缘56并经由中间的连接部分54相对于彼此弯曲,使得第一中间部分50、第二中间部分50以及可能地其他随后的中间部分50的相应中垂线基本上朝着电缆通道纵轴线定向。朝着电缆通道纵轴线定向优选地意味着相应中垂线与围绕电缆通道纵轴线的一个圆柱形区域相交,该圆柱形区域的直径对应于半个电缆直径。

优选地,连接部分54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机械接触元件57,以产生与电缆通道或与第一壳体部件1或第二壳体部件2的机械连接。第一机械接触元件57在此可以是例如粘合表面、孔、销、焊缝、边缘、铆钉或铆钉孔、螺钉或螺母、突起或其他。

优选地,连接部分54通过以下机械连接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壳体部件1或第二壳体部件2连接:孔销连接、粘合连接、焊接连接、钎焊、螺纹连接、铆接、夹紧连接、凹部中的夹紧连接、硫化连接、榫槽连接、锁定或卡口连接、或其组合。

优选地,第一壳体部件1或第二壳体部件2具有对应于第一机械接触元件57的相应的第二机械接触元件15,第二机械接触元件可与或与第一机械接触元件57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相应地保持在位置上。

优选地,连接部分54与第一壳体部件1或第二壳体部件2一体地连接。优选地,连接部分54通过至少两个连接部与第一壳体部件1或第二壳体部件2连接,所述连接部进一步优选地一起抵抗旋转。

优选地,第三弯曲边缘55和第四弯曲边缘56分别是弹性的弯曲边缘。优选地,第三弯曲边缘55和第四弯曲边缘56直线地或弯曲状地延伸。

优选地,至少一个中间部分50具有用于与电缆通道或第一壳体部件1或第二壳体部件2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机械接触元件57,以保持在位置上。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中间部分50通过以下连接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壳体部件1或第二壳体部件2连接:孔销连接、粘合连接、焊接连接、钎焊、螺纹连接、铆接、夹紧连接、凹部中的夹紧连接、硫化连接、榫槽连接、锁定或卡口连接、或其组合。

优选地,板簧元件5按比例地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混合物制成:金属、弹簧钢、铍铜、塑料、具有绝缘涂层的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或其它复合材料。

优选地,第一末端部分53在面向电缆通道纵轴线的外部末端上具有锯齿状边缘。优选地,第二末端部分53b在面向电缆通道纵轴线的外部末端上具有锯齿状边缘。

优选地,插头壳体在电缆通道中具有多个应力和压力释放装置,每个朝着电缆通道纵轴线定向并且优选地被固定在其中以防止掉出。

优选地,第一壳体部件1和/或第二壳体部件2是模制件。优选地,板簧元件5是模制件、冲压件、弯曲件、轧制件、拉制件或挤压件。

优选地,板簧元件5具有平坦的且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从中间部分朝着第一末端部分53和第二末端部分53横截面可以变化。

为了清楚起见,应当注意,插头触头理解为机电的插头触头,机电的插头触头用于与对应于插接连接器的另一个插接连接器的匹配的另一个插头触头电连接。为了清楚起见,芯线包括至少一根金属丝和外部的绝缘层。为了清楚起见,还应注意,术语“插头壳体”与术语“插接连接器壳体”是同义的。优选地,屏蔽导体理解为护套状的屏蔽导体,其进一步包围电缆6的内部芯线。

为了清楚起见,除非以不同的参照描述,否则特征“上方”、“下方”、“顶部”、“底部”和其他相对的位置沿垂直方向理解,如在附图中所示。

为了清楚起见,应当注意,相应中间部分50的相应的中垂线朝着电缆通道纵轴线定向的特征理解为,在电缆组装状态下形成相应中垂线,其中,相应的中垂线在此与虚拟的电缆直径相交,虚拟的电缆直径是实际的预定的电缆直径的50%。

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描述。特别地,上述实施方式的各个特征可以彼此组合,除非它们在技术上是排他的。

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到的附图标记仅是为了更清楚而不以任何方式将权利要求限制在图中所示的形式。

附图标记列表

1 第一壳体部件

1c 第一壳体部件的后部

15 第二机械接触元件

16 电缆通道纵轴线

2 第二壳体部件(优选地可枢转的壳体盖);

2c 第二壳体部件的后部

3 接线端子

32 芯线通道

42 插头触头

5 板簧元件

50 中间部分

51 第一弯曲边缘

51b 第二弯曲边缘

52 第一侧面部分

52b 第二侧面部分

53 第一末端部分

53b 第二末端部分

54 连接部分

55 第三弯曲边缘

56 第四弯曲边缘

57 第一机械接触元件

58 中间部分纵轴线

6 电缆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连接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