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1691606 发布日期:2019-12-10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 (Clothes treating device ) 是由 金宰亨 张世旻 卢宝蓝 于 2019-05-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橱柜,其在前方具备投入口;门,其可旋转地设于上述橱柜而开闭上述投入口;第1腔,其设于上述橱柜而提供收纳衣物的收纳空间;供给部,其与上述第1腔连通而向上述收纳空间提供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任一个;及放置部,其设于上述第1腔或上述门中的至少任一个,将上述衣物放置或固定于上述收纳空间的内部,上述放置部包括:固定部,其结合到上述第1腔或上述门中的任一个的内表面而固定上述衣物;及压缩部,其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内表面而对固定于上述固定部的衣物施压,上述压缩部在上述门的高度方向上旋转而对上述衣物施压,由此防止上述衣物的位置发生变化。(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othe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evice comprises: a cabinet having an inlet at the front; a door rotatably provided in the cabinet to open and close the inlet; a 1 st cavity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cabinet and provides a containing space for containing clothes; a supply unit which communicates with the 1 st chamber and supplies at least one of air and moisture to the housing space; and a placement unit provided in at least one of the 1 st cavity and the door, for placing or fixing the laundry in the storage space, the placement unit including: a fixing part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1 st cavity or the door to fix the clothes; and a compression part rotatably provided on the inner surface to press the laundry fixed to the fixing part, wherein the compression part rotates in a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door to press the laundry, thereby preventing a position of the laundry from being changed.)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衣物处理装置作为进行与衣物相关的各种作业(清洗、烘干、除臭、除皱等)的装置,是包括清洗衣物的清洗装置、将浸湿的衣物烘干的烘干装置、去除渗到衣物上的气味或除皱(wrinkle)的清新剂(refresher)等的概念。

另一方面,衣物处理装置呈现出用一个装置来解决衣物的清洗、烘干、除臭及除皱的趋势。但是,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利用收纳衣物的滚筒和用于旋转上述滚筒的驱动装置,因此在衣物的除臭或除皱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该问题,出现了韩国公开专利(申请号码10-2013-0150441)‘衣物处理装置'。图1示出上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1,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形成外观的橱柜1、提供用于收纳衣物的收纳空间的第1腔2、开闭上述橱柜的门13、设于上述门或上述第1腔而放置衣物的放置部400、设于上述放置部的下部而支承上述衣物的表面的基架4、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基架4的侧表面而对放置于上述放置部的衣物施压的压缩部6、及向上述第1腔200供给热风或水分的供给部31、34。

由此,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在橱柜的内部的收纳空间放置衣物的状态下向位于橱柜的下部的供给部供给热风或按压衣物而除臭并除皱。

另外,在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衣物在橱柜的内部因自重而被展开的状态下供给热风或水分,由此进行烘干及除臭或除皱。并且,用压缩部对衣物的表面施压,从而有效地消除衣物的褶皱或在衣物上形成褶线(crease,在衣物上预先设定的褶线),由此具有在完成清洗或烘干之后能够省略熨烫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衣物处理装置中,上述压缩部6在上述衣物C的侧表面旋转而施压,因此从上述衣物C的一侧面到另一侧面依次施压。

由此,在上述衣物C中,对靠近上述压缩部6的部分施加相对较多的压力,而对远离上述压缩部6的部分施加相对少的压力,从而存在不能将上述衣物均匀地按压的问题。

进一步,在由上述压缩部6按压上述衣物C的过程中,被上述压缩部6挤压而导致上述衣物P扭曲或位置发生改变。

另外,在以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虽然将上述衣物C放置于放置部,但不能将此固定,因此无法防止在施压时衣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由此,在以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因上述压缩部6而导致上述衣物C的褶线更多或出现与所希望的方向完全不同方向的褶线。

另外,上述压缩部6在宽度方向上进行旋转,从而存在仅对上述衣物C的特定区域进行按压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无法调节将上述衣物C放置于收纳空间的高度,因此存在在放置的衣物C中对于使用者所希望的区域反而无法施压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在长度方向上对衣物施压,从而防止衣物扭曲或者位置或形态发生变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调节放置衣物的高度,从而使用者能够调节要施压的区域。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扩大按压衣物的区域而将施压的效果最大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在将衣物固定而施压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衣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即便加大固定衣物的固定力,也能够容易地取放上述衣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橱柜,其在前方具备投入口;门,其可旋转地设于上述橱柜而对上述投入口进行开闭;第1腔,其设于上述橱柜而提供收纳衣物的收纳空间;供给部,其与上述第1腔连通而向上述收纳空间供给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任一个;及放置部,其设于上述第1腔或上述门中的至少任一个而将上述衣物放置或固定于上述收纳空间的内部,上述放置部包括:固定部,其结合到上述第1腔或上述门中的任一个的内表面而固定上述衣物;及压缩部,其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内表面而对固定于上述固定部的衣物施压,上述压缩部在上述门的高度方向上旋转而对上述衣物施压,从而防止上述衣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上述放置部还包括支承部,该支承部设于上述固定部的下部而支承上述衣物的表面,上述压缩部包括压缩主体,该压缩主体以可向上述支承部旋转的方式设于上述支承部的上部,对上述衣物施压。

上述压缩主体包括:第1主体,其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支承部的上部而对上述衣物施压;第2主体,其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第1主体的下部而对上述衣物施压或使上述第1主体从上述衣物分离。

上述压缩主体还包括主体通孔,该主体通孔使上述衣物和上述收纳空间连通。

上述压缩部包括连接铰链,该连接铰链可旋转地结合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上述连接铰链以使上述第2主体相对于上述第1主体旋转的方向与上述第1主体相对于上述一面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式,结合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

上述压缩部包括滑动铰链,该滑动铰链可旋转地结合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上述滑动铰链包括:拉出铰链,其结合到上述第2主体而支承上述第2主体;及收纳铰链,其结合到上述第1主体而使上述拉出铰链被拉出或被***,并对上述拉出铰链进行支承。

上述收纳铰链包括:收纳主体,其在上述第1主体朝向上述收纳空间突出而设置;及导向槽,其沿着上述收纳主体的长度方向而设置,上述拉出铰链包括:拉出主体,其在上述第2主体朝向上述收纳空间突出而收纳到上述收纳主体内,由此以可拉出的方式结合到;及定位停止梢,其在上述拉出主体的外表面突出而沿着上述导向槽移动,上述收纳主体和上述拉出主体折弯而形成,使得上述第2主体可相对于第1主体进行旋转。

上述放置部还包括将上述固定部结合到上述内表面的结合部,上述结合部可调节上述固定部的设置高度。

上述结合部包括:结合主体,其结合到上述一面;及调节肋,其在上述结合主体以结合到上述固定部的两侧面的方式设置,使上述固定部能够移动,上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主体,其设于上述结合主体的前方;及移动肋,其设于上述固定主体的两侧而可移动地结合到上述调节肋。另外,包括:导向槽,其设于上述结合主体和上述固定主体中的任一个而对上述固定主体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及导向突起,其设于上述结合主体和上述固定主体中的另一个并***到上述导向槽而移动。

上述放置部还包括:位置决定部,其对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结合部的位置进行固定,上述位置决定部包括:***部,其沿着上述调节肋或上述移动肋的两侧面中的任一个的长度方向而突出设置;及多个固定孔,它们供上述***部沿着上述调节肋或上述移动肋的两侧面中的另一个长度方向而***并固定。

上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主体,其形成为盘形状;及固定夹,其结合到上述固定主体的前方而夹住上述衣物。

上述固定夹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把持槽,该把持槽的一面至少向下凹入或向上凸出而形成,由此提供把持上述衣物的空间。

上述固定主体包括:第1固定主体,其结合到上述一面;第2固定主体,其在上述第1固定主体的前方隔开而设置;施压弹簧,其设于上述第1固定主体与上述第2固定主体之间,将上述第2固定主体推向上述固定夹来对上述衣物的表面施压。

上述第1固定主体包括导向肋,该导向肋收纳上述第2固定主体,对上述第2固定主体的移动进行导向。

包括支承夹,该支承夹在上述第1腔或上述门的一面沿着长度方向而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从而固定上述衣物。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橱柜,其具备可收纳衣物的收纳空间;供给部,其向上述收纳空间的内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任一个;基架,其设于上述收纳空间;压缩部,其能够以与上述基架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朝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及靠近上述基架的方向进行旋转;及支承部,其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基架与上述压缩部之间而提供固定衣物的空间,在朝向上述压缩部的面形成有放置通过上述压缩部施压的衣物的放置面,在朝向上述基架的面形成有将衣物向上述基架方向施压的施压面。

上述支承部包括:支承主体,其位于上述基架与上述压缩部之间,并具备上述放置面、上述施压面及在上端支承衣物的支承面;及一对支承部铰链,它们能够使上述支承主体以与上述基架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朝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及靠近上述基架的方向进行旋转。

上述支承部包括:支承主体,其位于上述基架与上述压缩部之间,并具备上述放置面、上述施压面及在上端支承衣物的支承面;及一对支承部铰链,它们能够使上述支承主体以与上述橱柜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朝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及靠近上述基架的方向进行旋转。

上述支承部铰链包括:缝隙,其在上述收纳空间沿着上述橱柜的高度方向而设置;第1连杆,其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承主体,另一端***上述缝隙,可沿着上述缝隙而往返移动;及第2连杆,其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第1连杆或上述支承主体,另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收纳空间,并可朝向靠近上述基架的方向及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进行旋转,上述第2连杆构成为如下:当上述支承主体朝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旋转时,使上述第1连杆的另一端朝向上述缝隙的下端移动,当上述支承主体向上述基架所在的方向旋转时,使上述第1连杆的另一端朝向上述缝隙的上端移动。

本发明还包括启动部,当上述压缩部朝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旋转时,该启动部产生使上述支承主体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旋转的力。

上述启动部由压缩弹簧构成,该压缩弹簧向上述第2连杆提供使上述第2连杆朝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旋转的力。

上述第1连杆包括:第1杆,其固定于上述支承主体;及第2杆,其一端连接到上述缝隙,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第1杆,上述第2杆构成为如下:当上述支承主体朝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旋转时,在上述支承面与上述基架之间形成用于衣物***的空间。

本发明还包括导向件,该导向件使放置于上述支承主体的衣物的自由端不脱离由上述基架提供的空间。

本发明还包括:支承主体通孔,其贯通上述支承主体而形成;及压缩部通孔,其贯通上述压缩部而形成。

本发明还包括设于上述放置面而固定衣物的衣物固定部,上述衣物固定部包括:固定部第1主体,其沿着上述支承主体的宽度方向而设置,并固定于上述放置面;固定部第2主体及固定部第3主体,它们在上述固定部第1主体的两端沿着上述支承主体的高度方向而延伸,不固定于上述放置面;及固定部第4主体,其连接上述固定部第2主体的自由端和上述固定部第3主体的自由端。

上述压缩部还包括:压缩主体,其以可向远离上述基架的方向及靠近上述基架的方向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上述收纳空间;压缩部槽,其设于由上述压缩主体提供的空间中朝向上述放置面的面,并提供用于收纳形成于衣物的缝纫线的空间;及固定部收纳槽,其设于由上述压缩主体提供的空间中朝向上述放置面的面,并提供用于收纳上述衣物固定部的空间。

本发明还包括:基架槽,其设于由上述基架提供的空间中朝向上述施压面的面,并提供用于收纳形成于衣物的缝纫线的空间。

上述基架成为形成上述收纳空间的面中的任一个面或固定于形成上述收纳空间的面中的任一个面。

本发明还包括:投入口,其以贯通上述橱柜的前方面的方式设置而将上述收纳空间与外部连通;及门,其可旋转地设于上述橱柜而对上述投入口进行开闭,上述基架通过朝向上述收纳空间的上述门的一面而形成或固定于朝向上述收纳空间的上述门的一面。

上述供给部包括向上述收纳空间供给加热的空气的空气供给部及向上述收纳空间供给加热的水蒸气或未加热的水蒸气的水分供给部中的至少任一个。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在长度方向上对衣物施压,从而防止衣物扭曲或者位置或形态发生变化。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调节放置衣物的高度,从而使用者能够调节要施压的区域。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扩大按压衣物的区域而将施压的效果最大化。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在将衣物固定而施压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衣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衣物处理装置:即便加大固定衣物的固定力,也能够容易地取放上述衣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以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按压衣物的压缩部进行旋转的实施例的图。

图4是示出上述第1主体和第2主体旋转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5是示出固定衣物的固定部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对衣物施压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调节放置衣物的高度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保持放置衣物的高度的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固定衣物的结构的图。

图10和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12和图13是示出设于发明的压力件的一例的图。

图14和图15是示出构成压力件的支承部及压缩部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压力件的启动过程的图。

图17是示出压力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符号说明)

1衣物处理装置

100橱柜

200衣物收纳部 210第1腔 220收纳空间 230吸入部 240热风供给部

250水蒸气供给

300门

700供给部

400第1放置部

500第2放置部

510结合部 511结合主体 5111导向槽

512调节肋 5121导向槽 5122导向孔

513结合肋

520固定部 521固定主体

522移动主体

523固定夹

5235把持槽

524支承夹

530位置决定部 531弹簧 532***部

540支承部 541支承主体 542支承槽

550铰链部

600压缩部 610压缩主体 611第1主体

611b第1铰链通孔

612第2主体 612a把手

612b第2铰链通孔

620主体通孔

900连接铰链 910附着板 920旋转铰链

800滑动铰链

810收纳铰链 811固定肋 812收纳主体 813导向槽

820拉出铰链 821支承肋 822拉出主体 823定位停止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即便在彼此不同的实施例,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赋予相同、类似的符号,由之前的说明来代替对此的说明。在文中未明确定义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的情况。另外,在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时,在判断为对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导致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要旨不清楚的情况下,省略对此的详细的说明。另外,附图用于帮助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不限于附图所示的情况。

图2至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2的(a),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在前方具备投入口的橱柜1、可旋转地设于上述橱柜1而开闭上述投入口的门13、设于上述橱柜而提供收纳衣物C的收纳空间的第1腔2、与上述第1腔2连通而向上述收纳空间供给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供给部31、34、及设于上述第1腔2或上述门13中的至少任一个而将上述衣物C放置或固定于上述收纳空间的内部的放置部400。

上述橱柜1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高度比宽度更长。由此,将如下身装这样长度长的衣物C也在不被折叠的状态下收纳到上述收纳空间220,从而能够防止在衣物C出现褶线。

上述橱柜100由金属材质构成,只要能够保证强度,也可以由强化塑料等树脂材质构成。

上述第1腔2位于上述橱柜100的内部而形成上述收纳空间220。上述第1腔2由不会因从衣物C排出的异物或从供给部供给的热风或水分而变形或出现化学反应并能够保持强度的材质构成,作为一例,由ABS、ASA这样的苯乙烯树脂系形成。

上述第1腔2的一面与上述供给部31、34连通,从而从上述供给部31、34接收热风或水分或向上述供给部31、34排出空气。为此,上述第1腔2包括与上述供给部31、34连通的多个贯通口23、24、25。

另一方面,上述橱柜1还具备与收纳空间220分离的供给部31、34。上述供给部31、34设于收纳空间220的下部,以供给比空气密度相对低的加热后的空气或水蒸气。

即,在通过上述供给部而供给到收纳空间220的空气为加热后的空气(heatedair,热风),通过供给部而供给到收纳空间的水分为水蒸气(steam)的情况下,只要供给部31、34位于收纳空间220的下部,则热风或水蒸气在没有另设的送风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地供给到收纳空间220的内部。

另一方面,上述门13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橱柜1而对上述投入口进行开闭。上述门13不仅遮蔽上述第1腔2,还遮蔽上述供给部31、34的前方。由此,不仅能够防止供给到上述收纳空间220的热风或水分流到外部,而且还能够屏蔽在上述供给部31、34产生的热被传递到外部。

上述门13以开闭上述第1腔2的前方的方式设置,上述第1腔2的内周面和上述门13的内表面形成上述收纳空间220的外周面。

上述放置部400包括在上述第1腔2的内部将衣物C放置到收纳空间220的衣挂支承部27及以在上述第1腔2的内表面或上述门13的内表面放置衣物C的压力件P。

即,上述衣挂支承部27在上述第1腔2的内部形成为衣挂形状或杆形状,使衣物C均匀地露出到收纳空间220的内部,上述压力件P使衣物C附着到上述第1腔2的内周面(表面)或上述门13的内表面而固定。

上述衣挂支承部27设于上述第1腔2的上部面或上述第1腔2的侧表面中上部,以将衣物C在不折叠而完全展开的状态下放置到收纳空间220。

由此,上述衣挂支承部27使衣物C因自重而以展开的状态放置到收纳空间220,使从供给部31、34供给的空气或水分均匀地露出到衣物C。

另一方面,上述压力件P使上述衣物C在附着于上述收纳空间220的内周面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上述压力件P能够主动地消除衣物C的褶皱或形成褶线(crease)。

具体地,上述压力件P包括结合到上述第1腔220或上述门13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内表面而固定上述衣物C的固定部520及可旋转地设于上述第1腔2或上述门13中的至少任一个而将固定于上述固定部的衣物C施压的压缩部6。

上述压缩部6可旋转地结合到具备固定部520的内表面,且被施压或附着到上述内表面。

由此,上述压缩部6在上述内表面以隔开的状态对上述内表面施压而对放置于上述固定部520的衣物C施压。

图2示出上述压力件P设于上述门的内表面,但只要能够对上述衣物C施压,则也可以设于上述第1腔2的内表面,也可以在上述门的内表面或上述第1腔2的内表面设置为多个。

下面,以上述压力件P设于上述门13的情况为基准进行说明,但这仅为实施例,并非排除上述压力件P设于上述第1腔2的侧表面的情况。

参照图2的(a)和(b),上述压缩部6在与上述门或橱柜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可旋转地结合而设置。

即,上述压缩部6并非从上述衣物C的一侧面向另一侧面旋转而对上述衣物C施压,而是从上述衣物C的上部向下部或从上述衣物C的下部向上部施压。

此时,优选为,上述压缩部6从上部向下部对放置于上述固定部520的衣物C施压,以能够因自重而对上述衣物C施压。

当将上述衣物C放置于上述固定部520时,会因自重而受到向下部下垂的力。如果上述压缩部6向上述衣物C的侧面或宽度方向按压,则上述衣物C的自重方向与上述压缩部6按压的方向不同,由此导致衣物C被扭曲或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上述衣物C反而因上述压缩部6而发生褶皱或不希望的区域被按压而导致在不希望的部分出现褶线。

此时,如果上述压缩部6从上述衣物C的上部向下部按压,则上述压缩部6按压的方向与上述衣物C的自重方向相同,因此能够防止上述衣物C被扭曲或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的情况下,如果将衣物C放置到上述固定部520,则即便上述衣物C被按压,上述衣物C的位置被固定,由此能够防止通过上述压缩部6而出现褶皱或在不希望的部分出现褶线(crease)。

另外,上述压缩部6以在高度方向上旋转的方式构成,因此上述门13的内表面或上述第1腔2的侧面沿着高度而相对宽幅地形成。因此,与在宽度方向上旋转的情况相比,上述压缩部6可对更宽的区域施压。

特别地,上述橱柜100的高度和宽度的比例越大,上述效果被最大化,不仅是上衣,下衣的整个区域也被压缩部6按压,由此无需进行熨烫。

另一方面,上述压力件P还包括基架4,以当上述压缩部6对上述衣物C施压时,对不与上述压缩部6接触的衣物C的表面稳定地施压。

上述基架4设于上述固定部520的下部而支承或接触上述衣物C的表面。

具体地,上述基架4包括形成为盘形状而在由上述压缩部6按压时对衣物C施压的基架主体41。由此,上述基架主体41向上述衣物C施加上述压缩部6的压缩力的反作用,从而能够对上述衣物C稳定地施压。

另一方面,上述基架4还包括基架槽42,该基架槽42设于上述基架主体41之间而提供防止上述衣物C被按压的空间。上述基架槽42提供上述基架主体41的弹性而提高上述基架主体41与上述压缩部6的紧贴力。另外,上述基架槽42还能够在上述衣物C为下衣的情况下,防止形成于上述下衣的缝纫线被施压而在衣物C的表面出现不必要的褶线。

上述压缩部6包括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基架4的上部而对上述衣物C施压的压缩主体61。

上述压缩主体61形成为具备一定厚度的盘形状,并对上述基架主体41施压。

另外,上述压缩部6还包括压缩部通孔62,该压缩部通孔62贯通上述压缩主体61而使上述衣物C和上述收纳空间连通。

上述压缩部通孔62沿着上述压缩主体61的长度方向形成或沿着上述基架槽42而设置,从而防止上述衣物C因上述缝纫线而出现不必要的褶线。另外,在上述压缩主体61对上述衣物C施压的情况下,上述压缩部6也能够将空气或水蒸气持续地供给到上述衣物C。

另一方面,上述压缩部6包括延伸到上述压缩主体61的上部或下部而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门13的铰链单元7。

上述铰链单元7可旋转地结合到设于上述固定部520的两侧的旋转轴550,以上述压缩主体61在上述门13沿着高度方向而旋转。

上述旋转轴550与上述橱柜的宽度方向平行地设置,由此使上述压缩主体61能够在橱柜的高度方向或与地面垂直的方向上旋转。

上述旋转轴550还能够一体地设于上述第1腔及上述门。

参照图2的(b),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的压缩部6包括可旋转地设于上述门而对上述衣物C施压的第1主体611a及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第1主体的下部而对上述衣物C施压的第2主体612a。

上述第2主体612a可旋转地设于上述第1主体611a而使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彼此能够折叠。

由此,即便上述压缩主体61沿着上述门13的高度方向而宽幅地形成,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彼此被折叠,从而能够缩小上述压缩主体61的旋转半径。因此,使用者能够相对容易地旋转长幅地形成的上述压缩主体61。

此时,上述第2主体612a具备把手6121,以容易地旋转上述压缩主体61。

图3是示出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进行旋转的结构的图。

图3的(a)是示出在上述门13在朝向上述收纳空间220的方向上观察上述压缩部6的图,图3的(b)是示出使上述压缩主体61与上述基架4隔开地旋转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3的(a),上述压缩部6包括将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可旋转地结合的连接铰链630。

上述连接铰链630以使上述第2主体612a在上述第1主体611a旋转的方向与上述第1主体611a在上述门13旋转的方向不同的方式,将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结合。

具体地,包括分别结合到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的附着板631和将上述附着板可旋转地结合的旋转部632。

此时,上述旋转部632防止上述附着板631彼此接触。

参照图3的(b),当使用者把持把手6121而将上述压缩主体61抬起时,上述第2主体612a和上述第1主体611a以折叠一定角度的状态从上述基架4隔开。

此时,上述第2主体612a与上述第1主体611a相反地旋转,因此即便上述第1主体611a从上述基架4隔开而配置于较高的位置,上述第2主体612a的下端或把手也会位于上述第1主体611a的下部。

结果,即便将上述第1主体611a充分地抬高而使其从上述基架4隔开,也能够将上述第2主体612a配置于相对低的位置。换言之,即便将上述第2主体612a抬起到一定高度,也能够将上述第1主体611a抬起到比上述第2主体612a高得多的位置。

即,即便是身高相对矮的使用者,也能够充分地将上述压缩主体61旋转而将衣物C放置于固定部520或从固定部520去除。

另外,上述第2主体612a和上述第1主体611a及上述基架4所形成的区域与上述第2主体612a和上述第1主体611a以相同的方向旋转时相比更宽。由此,使用者能够将衣物C容易地放置到上述固定部520或从上述固定部520去除。

图4是示出第1主体611a和第2主体612a旋转的其他结构的图。

参照图4的(a),上述压缩部6包括将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可旋转地结合的滑动铰链800。

上述滑动铰链800也可以以上述第2主体612a在上述第1主体611a旋转的方向与上述第1主体611a在上述门13旋转的方向不同的方式,将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结合。

上述滑动铰链800包括结合到上述第2主体612a而支承上述第2主体的拉出铰链820和结合到上述第1主体而供上述拉出铰链拉出或***来支承上述拉出铰链的收纳铰链810。

上述收纳铰链810包括在上述第1主体611a朝向上述收纳空间而突出地设置的收纳主体812和沿着上述收纳主体的长度方向而设置的导向槽813。上述收纳主体812的内部可以为中空状,以收纳上述拉出铰链820。

上述拉出主体822和上述收纳主体812对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进行旋转的轨迹进行引导。因此,上述拉出主体822和上述收纳主体812与上述第1主体和上述第2主体旋转的轨迹对应地折弯而形成。

具体地,在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并排地形成时,上述收纳主体812的自由端与上述第2主体612a接触。由此,防止上述第2主体612a过旋转。

上述拉出铰链820包括:拉出主体822,其从上述第2主体朝向上述收纳空间突出而收纳于上述收纳主体,由此以可拉出的方式结合;及定位停止梢823,其在上述拉出主体的外表面突出而沿着上述导向槽移动。

由此,上述定位停止梢823从上述导向槽813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从而上述拉出铰链820从上述收纳铰链810拉出或进行***。另外,上述定位停止梢823收纳于上述导向槽813而结合,从而防止上述拉出铰链820从上述收纳铰链810脱离。

另外,上述导向槽813起到防止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完全地叠加的作用。

上述收纳铰链810和上述拉出铰链820既可以与上述压缩主体61一体地设置,也可以作为独立的部件形成。

上述第1主体611a包括贯通一面而设置的第1铰链通孔611b,以收纳上述收纳铰链810而结合,上述收纳铰链810还包括与上述第1主体611a的内表面接触而支承上述第1主体611a的固定肋811。上述收纳主体812从上述固定肋811延伸而通过上述第1铰链通孔611b向第1主体外部延伸而形成。

另一方面,上述第2主体612a包括贯通一面而设置的第2铰链通孔612b,以收纳上述拉出铰链820而结合,上述拉出铰链820还包括与上述第2主体611a的内表面接触而支承上述第2主体612a的支承肋821。上述拉出主体822从上述支承肋812延伸而通过上述第2铰链通孔612b来向第2主体外部延伸而设置。

参照图4的(a),在如上述压缩部6对放置于上述基架4的衣物C施压时这样并排地配置上述第1主体611a和上述第2主体612a的情况下,向上述收纳铰链810***上述拉出铰链820而收纳。此时,上述定位停止梢823位于上述导向槽813的一端。

参照图4的(b),在上述压缩部6从上述基架4隔开的情况下,上述拉出铰链820从上述收纳铰链810拉出,由此上述第2主体821开始在上述第1主体611a旋转。此时,上述定位停止梢823沿着上述导向槽813而移动。

当上述压缩部6从上述基架4隔开更远时,上述拉出铰链820从上述收纳铰链810拉出最多,上述定位停止梢823位于上述导向槽813的末端。到此为止,上述第2主体821在上述第1主体611a旋转。

之后,上述定位停止梢823被固定于上述导向槽813的末端,因此防止上述拉出铰链820从上述收纳铰链810完全地拉出,上述第2主体821在上述第1主体611a停止旋转,将上述第1主体611a向上部抬起。

当上述压缩部6重新朝向上述基架4旋转时,以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放置衣物C并固定的结构的图。

上述压力件P还包括将上述固定部520结合到上述门13或上述第1腔20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结合部510。

在上述压力件P设于门13的情况下,上述结合部510的一面结合到上述门13的内表面,另一面结合到上述固定部520。由此,上述固定部520紧固地结合到上述门13,由此即便是较重的衣物C也能够稳定地放置。

上述结合部510包括附着于上述门13的内表面的结合主体510和从上述结合主体510结合到上述固定部520的两侧面的调节肋512,且还包括向上述调节肋512的两侧延伸而结合到上述门13的内表面的结合肋513。上述结合肋513通过螺栓或螺母等结合部件而坚固地结合到上述门13的内表面,由此支承上述结合主体510及上述固定部520。

另一方面,上述旋转轴550在上述结合肋513延伸而配置,如图所示,可在上述结合肋513的下部延伸而配置。上述旋转轴550与上述结合肋513相邻地配置而确保耐久性及强度。

上述旋转轴550形成为突出的环状,从上述压缩主体61延伸而形成的上述铰链单元7设置为联接到上述旋转轴550的挂钩形状。

上述固定部520包括设于上述结合主体510的前方的固定主体521和设于上述固定主体521的两侧而结合到上述调节肋512的移动肋522及设于上述固定主体521的前方而夹住衣物C并固定的固定夹523。

上述固定夹523从形成为盘形状的固定主体521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而配置。由此,上述固定夹523能够同时确保把持上述衣物C的强度和耐久性。

上述衣物C夹入上述固定夹523与上述固定主体521之间而固定,且表面附着到上述基架4而被支承。

图6是示出在上述压力件P固定衣物C并按压的过程的图。

参照图6的(a),上述压缩主体61以上述铰链单元7为基准旋转而从上述基架4隔开。此时,上述第2主体612a与上述第1主体611a相反地旋转,因此比上述第1主体611a的末端更靠下部而配置。

参照图6的(b),使用者将衣物C夹入上述固定夹523而固定。同时,上述衣物C与基架4接触而被支承。

参照图6的(c),通过沿着上述第1腔200或上述门13的长度方向而设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支承夹524来固定上述衣物C。

即,上述衣物C的一端固定于上述固定夹523,侧面固定于上述支承夹524而被放置。

参照图6的(d),使用者使上述压缩部6朝向上述基架4旋转而对上述衣物C进行施压。即便去除了使用者的外力,上述压缩部6也能够通过自重而持续地对上述衣物C进行施压。

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关闭门13,启动衣物处理装置10而向上述衣物供给热风或水分,由此去除上述压缩部6施压的区域的褶皱,在上述衣物的侧端形成褶线(crease)。

如果以相反的顺序进行上述过程,则可将上述衣物C从上述衣物处理装置10分离。

图7是示出调节上述固定部520的设置高度的实施例的图。

上述固定部520在上述结合部510向上部或下部变更位置。由此,为了根据上述衣物C的长度调节上述固定部520的位置或选择对上述压缩部6施压的区域,调节上述固定部520的位置。

参照图7的(a)和图7的(b),上述固定主体520位于上述结合部510的下部。

上述移动肋520以向上部或下部可滑动的方式结合到上述调节肋512。

具体地,上述调节肋512在朝向上述移动肋520的一面具备滑动槽5121,上述移动肋520的侧表面***到上述滑动槽5121而结合。由此,上述移动肋520沿着上述滑动槽而移动。

另一方面,包括:引导导轨5111,其设于上述结合主体511和上述固定主体521中的任一个而对上述固定主体521移动的方向进行导向;及导向突起5211,其设于上述结合主体511和上述固定主体521中的另一个而***上述引导导轨来移动。

例如,在上述固定主体521的背面突出设有上述导向突起5211,在上述结合主体511的前表面的与上述导向突起5211对应的部分具备上述引导导轨5111。

上述导向突起5211和上述引导导轨5111隔着一定距离而设有多个。

由此,即便外力未均匀地作用于上述固定部520,也能够防止只有设于两侧面的上述移动肋522和上述调节肋512中的任一个上升或下降。

参照图7的(c)和图7的(d),使用者施加将上述固定部520推向上部的外力而使上述固定部520向上述结合部510的上部移动。

具体地,上述移动肋522沿着上述调节肋512的滑动槽5121而上升,上述导向突起5211沿着上述引导导轨5111而上升。

使用者根据上述衣物C的长度而调节上述固定部520的位置来调节将上述衣物放置于压力件P的高度。

图8是示出在调节上述固定部520的高度之后将其位置固定的结构的图。

即便以在上述结合部510可调节设置高度的方式设置上述固定部520,只有固定上述固定部520的位置,才能确保调节上述固定部520的高度的意义。

为此,本发明的压力件P还包括固定将上述固定部520固定于上述结合部510的位置的位置决定部530。

上述位置决定部530包括:***部532,其沿着上述调节肋512或上述移动肋522的两侧面中的任一个的长度方向突出而设置;及多个固定孔533,它们供上述***部沿着上述调节肋512或上述移动肋522的两侧面中的另一个的长度方向而***并固定。

图中示出了上述***部532设于上述调节肋512,上述固定孔533设于上述移动肋522的情况,但也可以以相反的方式设置。

随着上述***部532***到上述多个固定孔533中的位置发生改变,调节上述固定部520的高度并固定位置。

此时,上述***部532以越靠近自由端,直径越减少,截面以倾斜的方式配置,以在固定上述固定部520的位置的情况下还能够容易进行移动。

另外,还具备调节上述***部530所突出的长度的弹簧531,在上述调节肋512具备供上述***部530***的孔。

由此,当上述***部530附着于上述移动肋522或上述调节肋512的表面时,上述***部530朝向上述弹簧531而移动并当与上述固定孔533相对时通过上述弹簧531的弹性力而投入到上述固定孔533来将上述固定部520固定。

另一方面,上述***部530也与上述固定孔533的间隔对应地设有多个。由此,上述***部532***到上述固定孔533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固定上述固定部520的位置。

图9是示出将上述衣物坚固地固定到上述固定夹523且也能够容易地取放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9的(a),上述固定夹523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把持槽5235,该把持槽5235以一面至少向下凹入或向上凸出的方式形成,由此提供把持上述衣物的空间。

上述把持槽5235设于上述固定夹523的上部或下部中的至少任一个。

由此,使用者将上述衣物C塞入到上述固定夹523的下端的把持槽5235为止,并将露出于设于上述上端的把持槽5235的上述衣物C拉出而将上述衣物C固定到上述固定夹523。

因此,即便上述固定夹523的厚度形成为相对厚,通过把持槽5235而能够将上述衣物C容易地投入到上述固定夹523。

上述固定夹523既可以以上述把持槽5235的上端和下端凹入的方式形成,上述固定夹523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以水波形态或向下凹入或向上凸出地折弯的形态延伸而形成。

另一方面,上述固定主体521包括结合到上述门或上述第1腔的第1固定主体5211和在上述第1固定主体的前方隔开而形成的第2固定主体5212和设于上述第1固定主体5211与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之间而将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推向上述固定夹523来将上述衣物的表面施压的施压弹簧5213。

参照图9的(b),上述固定夹523在固定的状态下使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前后移动。由此,使用者将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推开而在上述固定夹523和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形成间隙或空间之后,将上述衣物C配置于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与上述固定夹523之间。

之后,如果去除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的外力,则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向上述固定夹523移动而将上述衣物C按压到上述固定夹523而固定。

另一方面,上述固定部520为了防止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不规则地振动或移动,由上述第1固定主体5211收纳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

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固定主体5211包括导向肋521b,该导向肋521b从外周面延伸而收纳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的外周面,对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的移动进行导向。

另外,上述第2固定主体5212还包括收纳于上述导向肋521b而扩大接触面积的的收纳肋521a。

下面,参照图10至图17而对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形成外观的橱柜1、设于上述橱柜的内部而提供收纳衣物的空间的第1腔(2、收纳空间)、向上述第1腔2供给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供给部(31、34,参照图2)及设于上述第1腔2的内部而强化属于衣物的设计中的褶线(pleat),并消除衣物的褶皱(wrinkle,不属于衣物的设计的褶线)的压力件P。

上述供给部31、34设于第2腔3的内部,上述第2腔3设于上述橱柜1的内部且具备与上述第1腔2分离的空间。图2是示出以上述第2腔3位于上述第1腔的下部的方式通过隔壁15而分离的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上述橱柜1具备门13,该门13能够以沿着橱柜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而设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朝向远离橱柜的前方面11的方向及橱柜的前方面11而旋转。上述第1腔2通过设于上述前方面11的投入口111而与外部连通,上述第2腔3通过设于上述前方面11的连通口112而与外部连通。上述连通口112通过可拆装地结合到上述橱柜1的第2腔门35而开闭。当上述门13朝向远离前方面11的方向旋转时,上述投入口111及第2腔门35同时露出到外部。

上述第1腔2还具备支承衣物的衣挂支承部,上述衣挂支承部由沿着上述第1腔2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或第1腔的深度方向(X轴方向)而设置的支承杆27及将上述支承杆的两端固定到上述第1腔2的上部面的支承杆固定部29构成。

上述支承杆27作为支承衣挂环H2的手段,固定于衣挂H1的衣物C通过上述支承杆27而在上述第1腔2的内部保持展开的状态。

上述供给部由向上述第1腔2供给加热的空气或未加热的空气的空气供给部31及向上述第1腔2供给加热的水蒸气(steam)或未加热的水蒸气(mist)的水分供给部34中的任一个构成,图2是示出上述供给部既包括空气供给部31也包括水分供给部34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上述空气供给部31包括将上述第1腔2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第1腔的外部之后重新导向至第1腔的管道311及与沿着上述管道而移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上述第1腔2和第2腔3通过贯通上述隔壁15而设置的排出口21和供给口23而彼此连通,上述管道311的一端连接到上述排出口21,另一端连接到上述供给口23。在该情况下,上述管道311设于第2腔3的内部。

上述热交换部由在上述管道311的内部旋转的叶片318及对流入上述管道311的空气除湿之后加热的热泵(heat pump)构成。

由热泵构成的热交换部包括提供制冷剂的循环流路的制冷剂管317、固定于上述制冷剂管317而位于上述排出口21与叶片318之间的第1热交换器(312,蒸发器)、固定于上述制冷剂管317而位于上述第1热交换器312与叶片318之间的第2热交换器(313,冷凝器)、使制冷剂沿着上述制冷剂管317而循环的压缩机315、及降低通过了第2热交换器313的制冷剂的压力的膨胀机316。

上述第1热交换器312和第2热交换器313设于管道3的内部,上述压缩机315及膨胀机316设于上述管道311的外部。在该情况下,上述压缩机315及膨胀机316优选设于上述第2腔门35将连通口112开放时露出于外部的位置。

上述第1热交换器312作为从流入上述管道311的空气中吸收热而传递到在制冷剂管317的内部循环的制冷剂的单元,制冷剂通过上述第1热交换器312时被蒸发,空气在通过上述第1热交换器312时被凝缩(除湿)。

上述第2热交换器313作为将从压缩机315排出的制冷剂所具备的热传递到通过第1热交换器312的空气中的单元,制冷剂通过上述第2热交换器313时被凝缩,空气通过上述第2热交换器313时被加热。

图11时示出上述水分供给部34设于第2腔3的内部而向上述第1腔2供给水蒸气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在该情况下,上述水分供给部34具备位于上述第2腔3的内部的储存部341、位于上述储存部341的内部的加热器343、及将上述储存部341连接到上述第1腔2的供给管345。

上述储存部341为储水的单元,上述加热器343对储存于储存部341的内部的水加热而将水变换成水蒸气的单元,上述供给管345是将储存部341的内部的水蒸气导向至第1腔2的单元。上述供给管345的一端固定于上述储存部341,另一端连接到贯通上述隔壁15而形成的水分供给口(25,参照图1)。

从固定于第2腔门35的水箱351向上述储存部341供给水。上述水箱351优选为可拆装地设于上述第2腔门35。上述水箱351通过连接管353而连接到上述储存部341,上述连接管353通过阀355而进行开闭。

上述水箱351优选设于比上述储存部341更高的位置,以即便不具备泵,但当将阀开放时,使存储于上述水箱351的水向上述储存部341移动。

与上述不同地,设于本发明的水分供给部34可供给未被加热的水蒸气。在该情况下,上述水分供给部34由储存水的储存部、使储存于储存部的水振动而产生水蒸气的振子、将储存部内部的水蒸气导向至水分供给口25的供给管构成。

上述门13具备控制面板131,在上述控制面板131设有输入上述空气供给部31及水分供给部34等启动中所需的控制命令的输入部及显示使用者可选择的控制命令或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启动相关的信息的显示部。

具备上述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在将固定于衣挂的衣物放置到支承杆27之后通过水分供给部34及空气供给部31而依次供给水分和加热的空气(热风)。因此,本发明向旋转的滚筒供给热风或水蒸气,从而与去除除臭或褶皱的以往的衣物处理装置不同地,在水分和热风的供给中能够使衣物在第1腔2的内部保持直直地展开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衣物出现褶皱。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的压力件(P,presser)可设于第1腔2内的任何位置。即,上述压力件P可设于形成第1腔2的面中的任一个面,图2是示出上述压力件P设于门13的内周面(形成第1腔的一面)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图2示出仅具备一个上述压力件P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具备两个以上的压力件P。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中的压力件P包括设于形成第1腔2的面中的任一个面的基架4、以与上述基架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橱柜的宽度方向、第1腔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压缩部6、以与上述基架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基架4与压缩部4之间而固定衣物的支承部5。

上述基架4既可以由形成上述第1腔2的面中的任一个面来构成,也可以由固定于形成上述第1腔2的面中的任一个面的板(board)构成。图3是示出上述基架4由固定于形成第1腔2的门13的内周面的板形状的基架主体41构成的情况的一例的图。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上述基架4固定于门13的内周面的情况为基准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上述基架主体41形成为宽度(Y轴方向长度)比高度(Z轴方向长度)短的四边形状。上述基架主体41包括固定于上述门13的固定部411、在上述固定部41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延伸的第1延伸部412及第2延伸部413。

与上述固定部411不同地,上述第1延伸部412的自由端和上述第2延伸部413的自由端与门13的内周面保持隔开的状态。如后述,固定于上述支承部5的衣物在上述支承部5与基架4之间被压缩,因此如果上述第1延伸部412和第2延伸部413的自由端保持与门13的内周面隔开的状态,则能够更有效地压缩衣物。因为各个延伸部412、413起到一种盘簧作用(将衣物向支承部方向施压的作用)。

在上述基架主体41还具备提供收纳形成于衣物的缝纫线的空间的基架槽42,上述基架槽42既可以通过将上述固定部411的表面凹陷地弯曲而形成,也可以由将从上述门13的内周面到各个延伸部412、413的表面为止的距离设定为大于从上述门的内周面到上述固定部411的表面为止的距离而形成于两个延伸部412、413之间的空间形成。

上述基架4还包括设于上述门13的内周面或上述基架主体41而将衣物固定到基架主体41的导向件43、45。图3是示出上述导向件由固定于基架主体41的第1导向件43及第2导向件45构成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上述第1导向件43由从上述第1延伸部412突出的第1固定主体431、从上述第1固定主体的自由端朝向上述第2导向件45而突出的第1延伸主体433构成(参照图6)。上述第2导向件45由从上述第2延伸部413突出的第2固定主体451、从上述第2固定主体的自由端朝向上述第1导向件43而突出的第2延伸主体453构成(参照图3)。

上述支承部5由位于上述基架主体41与上述压缩部6之间的支承主体51构成。上述支承主体51通过一对铰链单元7而固定于上述门13的内周面,上述铰链单元7将与上述基架4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提供给上述支承主体51。因此,上述支承主体51可朝向自上述基架主体41远离的方向及靠近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而旋转。关于上述铰链单元7的结构,将后述。

如图14所示,上述支承主体51形成为具备放置面511、施压面513、支承面515及底面517的板形状。上述放置面511为形成在朝向上述压缩部6的方向的面,上述施压面513为朝向上述基架主体41的面。上述底面517为位于支承主体51的下端的面,上述支承面515为位于上述支承主体的上端的面。

衣物放置于位于上述支承主体51的上端的支承面515而一端位于上述放置面511,另一端位于上述施压面513与基架主体41之间的空间。因此,关于上述支承面515,可定义为将衣物固定于压力件P的单元。

上述放置面511具备将衣物的一端固定于支承主体51的衣物固定部54,上述衣物固定部54可形成为可体现上述功能的各种形态。图5是示出上述衣物固定部54利用弹性力而将衣物固定到支承主体51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图14的衣物固定部54由沿着上述支承主体51的宽度方向而设置的杆(bar)形状的固定部第1主体541、从上述固定部第1主体541的两端沿着支承主体51的高度方向而延伸的固定部第2主体542及固定部第3主体543、将上述固定部第2主体542和固定部第3主体543连接的固定部第4主体544构成。

上述固定部第2主体542、固定部第3主体543及固定部第4主体544可以与上述支承主体51接触,但不固定于上述支承主体51。因此,使用者将衣物的一端***到形成于上述固定部第4主体544与支承主体51之间的空间、形成于上述固定部第2主体542与支承主体51之间的空间及形成于上述固定部第3主体543与支承主体51之间的空间,从而将衣物固定到支承主体51。

上述支承部5还具备贯通支承主体51而设置的支承部通孔52。在该情况下,优选为,上述固定部第2主体542和固定部第3主体543分别位于上述支承部通孔52的两侧面且位于放置面511的上部。因为,如果上述固定部第2主体542及固定部第3主体543位于支承部通孔52的内部,则衣物固定部54无法将衣物固定到放置面511。

在由上述4个主体541、542、543、544构成的衣物固定部54的中央形成有固定主体通孔545,上述支承主体51具备位于上述固定主体通孔545的下部的支承部通孔52,因此空气或水分通过上述固定主体通孔545及支承部通孔52而被供给到基架主体41。

如图15所示,上述压缩部6由可朝向自上述基架主体41远离的方向及靠近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的压缩主体61构成。上述压缩主体61通过后述的铰链单元7而固定于上述门13的内周面。

在上述压缩主体61以贯通上述压缩主体的方式具备压缩部通孔612,上述压缩部通孔612以与上述固定主体通孔545及支承部通孔52连通的方式形成。因此,上述第1腔2内部的空气及水分通过上述压缩部通孔612、固定主体通孔545及支承部通孔52而一直被供给到基架主体41。

另一方面,在朝向上述支承主体51的上述压缩主体61的一面具备提供收纳上述支承主体51的空间的支承部收纳槽611、提供收纳上述衣物固定部54的空间的固定部收纳槽65、67。

上述支承部收纳槽611由设于朝向上述支承主体51的压缩主体51的一面而收纳上述支承主体的整个放置面511的槽构成。

上述固定部收纳槽由设于上述支承部收纳槽611而收纳上述固定部第2主体542的第2主体收纳槽65及收纳上述固定部第3主体543的第3主体收纳槽67构成。

进而,在朝向上述支承主体51的上述压缩主体51的一面还具备防止形成于衣物的缝纫线被上述压缩主体51施压的压缩部槽63。上述压缩部槽63沿着上述支承主体51的高度方向而设置。如裤子这样的衣物中存在缝纫线(Sewing Line),上述的压缩部槽63及基架槽42是防止因缝纫线而导致在衣物出现不必要的褶皱的单元。

上述压缩部6通过压缩主体固定部8而可拆装地固定到上述基架主体41或上述门13的内周面。图6是示出将上述压缩主体61固定于门的内周面的上述压缩主体固定部8的一例的图。

上述压缩主体固定部8由设于压缩主体61的第1联接部81及第2联接部83、设于上述门13的内周面而供上述第1联接部结合的第3联接部86、设于上述门的内周面而供上述第2联接部结合的第4联接部87构成。

上述第3联接部86和第4联接部87由从门13的内周面突出的按扣构成,上述第1联接部81和第2联接部83由设于上述压缩主体61而收纳上述按扣的槽构成。

与此不同地,上述第1联接部81以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压缩主体61而可拆装到上述第3联接部86的方式构成,上述第2联接部83以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压缩主体61而可拆装到上述第4联接部87的方式构成。但是,在该情况下,上述第1联接部81和第2联接部83优选以通过可旋转地设于上述压缩主体61的把手85而可旋转的方式构成。

具备上述结构的压缩部6及支承部5通过一对铰链单元7而可旋转地固定于上述基架主体41或上述门13的内周面。图4示出在固定于上述门13的内周面的铰链单元7中上述压缩部6及支承部5固定于门13的情况的一例。

如图13所示,上述铰链单元7包括固定于上述基架主体41或上述门13的内周面的单元主体71、固定于上述单元主体而形成上述压缩主体61的旋转轴的压缩部铰链73及固定于上述单元主体而形成上述支承主体51的旋转轴的支承部铰链75。

上述压缩部铰链73包括固定于上述单元主体71的铰链主体731、设于上述铰链主体而供上述压缩主体61可旋转地结合的压缩主体旋转轴733。

如图所示,上述压缩部铰链73形成为一对。因此,一对上述压缩主体旋转轴733向上述压缩主体61提供与上述门的宽度方向(基架主体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平行的旋转轴。

上述支承部铰链75作为使上述支承主体51以与上述门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朝向远离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及靠近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的单元,由第1连杆751及第2连杆757构成。

上述单元主体71具备朝向第1腔2(朝向自门远离的方向)突出的缝隙主体711及供上述第2连杆757的一端可旋转地固定的轴固定部13。上述轴固定部73位于上述缝隙712的下部,在上述缝隙主体711具备沿着上述门13的高度方向而具备的缝隙712。

在该情况下,上述第1连杆751由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承主体51,另一端***上述缝隙712的杆(bar)构成。即,上述第1连杆751由固定于上述支承主体51的第1杆753及一端连接到上述缝隙712且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第1杆753的第2杆755而构成。在上述第2杆755的一端具备***到上述缝隙712而沿着上述缝隙可进行往返的连杆轴756。

上述第2连杆757由一端可旋转地固定于上述轴固定部713,另一端可旋转地结合到上述第1连杆751或上述支承主体51的杆(bar)构成。图4是示出上述第2连杆757的一端通过第1连接轴758而连接到轴固定部713,第2连杆757的另一端通过第2连接轴759而连接到第1连杆751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如图14所示,上述第2连杆575可朝向靠近上述单元主体71的方向(靠近基架的方向)及远离上述单元主体71的方向(远离基架的方向)而旋转。

当上述支承主体51朝向远离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时,上述第2连杆757朝向远离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设于上述第1连杆的连杆轴756通过上述第2连杆757而朝向上述缝隙712的下端移动。在该过程中,上述支承主体的支承面515朝向远离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移动,因此在上述支承面515与基架主体41之间形成有可供衣物通过的空间。因此,上述第1连杆的第2杆755成为当上述支承主体51朝向远离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时,在上述支承面515与上述基架主体41之间形成供衣物***的空间的单元。

另一方面,当上述支承主体51向上述基架主体41所在的方向旋转时,上述第2连杆757朝向上述基架主体41而旋转,上述连杆轴756通过上述第2连杆575而朝向上述缝隙712的上端而移动。在该情况下,上述支承面515朝向上述基架主体41而移动。

上述支承部铰链75还具备使上述支承主体51朝向远离基架主体41的方向主动旋转的启动部76。上述启动部76由一端固定于上述第2连杆757,另一端固定于上述单元主体71的压缩弹簧构成。压缩弹簧可构成为如下的任何结构:当上述第2连杆757朝向基架主体41旋转时被压缩,而当作用于上述第2连杆757的外力消失时,使上述第2连杆757朝向远离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当使用者将压缩主体61朝向远离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时,上述支承主体51通过启动部76而朝向远离上述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从而在上述支承面515与基架主体41之间自动形成供衣物通过的空间,因此上述启动部76为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的单元。

下面,参照图10、图12及图16,对上述压力件P的启动过程进行说明。

图10的状态为上述压缩主体61通过压缩主体固定部8而固定于门13的内周面的状态。使用者通过把手85而使压缩主体61从压缩主体固定部8分离之后使上述压缩主体61朝向自上述基架主体41远离的方向旋转。

如图12所示,当使用者将压缩主体61朝向远离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时,上述支承主体51通过启动部76而朝向远离基架主体41的方向旋转。此时,在上述支承主体的支承面515与基架主体41之间形成有可供衣物通过的空间。

如图16的(a)所示,使用者将衣物C***到形成于上述支承面515与基架主体41之间的空间之后,将衣物的一端C1固定到衣物固定部54。此时,衣物C的一部分被上述放置面511支承,衣物的剩余部分位于上述施压面513与基架主体41之间。

之后,使用者将位于上述施压面513与基架主体41之间的衣物***到上述导向件41、43,由此完成将衣物固定于压力件P的过程。

如图16的(b)所示,当将衣物C固定于压力件P时,使用者使压缩主体61向基架主体41所在的方向旋转而将上述压缩主体61结合到压缩主体固定部86。上述支承主体51通过上述压缩主体61而朝向基架主体41而旋转。衣物不仅在上述支承主体的施压面513与上述基架主体41之间被压缩,而且也在上述支承主体的施压面513与上述压缩主体61之间被压缩。

在这样的状态下,控制部(未图示)将水分供给部34和空气供给部31依次或同时启动。通过上述水分供给部34而供给到上述第1腔2的水分通过上述压缩部通孔612、固定主体通孔545及支承部通孔52而可移动到基架主体41为止,因此本发明能够向衣物供给水分。

另一方面,上述空气供给部31为向上述第1腔2供给湿度低且温度高的空气的单元,因此当上述空气供给部31启动时,供给到衣物的水分会蒸发。供给到衣物的水分蒸发时,渗透在衣物的气味粒子也会蒸发,因此本发明可除臭。

另外,如果在通过上述压力件P而向衣物施加压力的期间进行水分供给过程和空气供给过程,则可实现折出属于衣物的设计的褶线,并消除衣物的褶皱(不属于衣物的设计的褶线)的效果。

在具备上述结构的压力件P中,衣物的一部分位于上述支承主体的放置面511,衣物的剩余一部分位于上述支承主体的施压面513,因此具有将上述基架主体41的长度、支承主体51的长度及压缩主体61的长度最小化的同时能够将整个衣物C施压的效果。

即,如果压力件P构成为仅由设于上述支承主体51的放置面511和施压面513中的任一个面来支承衣物或对衣物施压,则上述基架主体41的长度、支承主体51的长度及压缩主体61的长度只能更长,而本发明中的压力件能够解决各个主体41、51、61的长度变长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中的压力件P的情况下,上述压缩主体61及支承主体51以沿着基架主体41的宽度方向而形成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朝向上述基架主体41而旋转,因此能够解决因支承主体51及压缩主体61而在衣物出现褶线的问题。

如果上述压缩主体61和支承主体51以沿着门13的高度方向而形成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则当上述支承主体51朝向基架主体41而旋转时,通过支承主体及基架主体而在衣物上可能会出现褶线。因为上述支承主体51与基架主体41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旋转轴而渐渐变短,因此当使上述支承主体51朝向基架主体41旋转时,衣物被推向旋转轴的相反方向而会出现褶皱。但是,当上述压缩主体61及支承主体51以沿着基架主体41的宽度方向而形成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时,可解决上述问题。

图17示出上述压力件P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压力件P中,上述支承主体51以与上述基架主体41的高度方向(门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朝向自上述基架主体41远离的方向及上述基架主体41所在的方向而旋转。即,设于本实施例的支承主体51通过沿着基架主体41的高度方向而设置的支承部铰链75而固定于门13。

本发明可以变形为各种形态而实施,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因此,如果变形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构成要件,则应理解为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中。

3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服装加工用清洗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