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楼板和建筑物以及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

文档序号:1705336 发布日期:2019-12-13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叠合楼板和建筑物以及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 (Composite floor slab, building and frame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floor slab ) 是由 卢旦 刘智龙 于 2019-09-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将现有技术中刚性的搭接钢筋设置为柔性搭接件结构,在施工时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柔性搭接件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检查产生遗漏或者生产时候钢筋摆放不严谨,从而造成现场依然存在钢筋碰撞,使得施工人员在吊装预制叠合楼板时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等问题。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现由于检查遗漏或者生产时用于搭接的结构摆放不严谨,可以调整柔性搭接件的位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有效减少了现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序,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叠合楼板,包括所述框架。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建筑物,包括叠合梁以及所述叠合楼板。(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ame for preparing a composite floor slab,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rigid lap-jointed steel bars in the prior art are arranged into a flexible lap-jointed part structure, so that the position of a flexible lap-jointed part can be conveniently adjusted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blems that steel bars still collide on site due to omission caused by inspection or untight placement of the steel bars during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re very inconvenient to hoist the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floor slab,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seriously influenced and the like in the prior art are solved. The position of the flexible lap joint can be adjusted once the construction site finds that the structures for lap joint are loosely placed due to inspection omission or production. The schem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working procedure of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reinforcing steel bar on site,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and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composite floor slab comprising the fram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the composite beam and the composite floor slab.)

一种叠合楼板和建筑物以及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楼板和建筑物以及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预制叠合楼板在与预制叠合梁搭接时,需要伸出比搭接钢筋直径大5倍的钢筋到梁中线位置,导致在现场施工时,可能造成预制叠合楼板伸出的搭接钢筋与预制叠合梁伸出的箍筋产生碰撞。并且即使在前期设计阶段检查过钢筋碰撞问题,也难免产生遗漏或者生产时候钢筋摆放不严谨,从而造成现场依然存在钢筋碰撞问题,这使得施工人员在吊装预制叠合楼板时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方便施工的叠合楼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楼板和建筑物以及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会产生筋碰撞,这使得施工人员在吊装预制叠合楼板时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包括钢筋网、桁架钢筋以及柔性搭接件;

所述桁架钢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桁架钢筋沿第一方向间隔对齐设置;

所述钢筋网穿过所述桁架钢筋,每个所述桁架钢筋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钢筋网所在的平面;

所述柔性搭接件沿所述钢筋网的外侧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钢筋网连接,所述框架上所述柔性搭接件所在的侧边为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用于和叠合楼板或叠合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搭接件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沿所述钢筋网的外侧设置,并与所述钢筋网连接。

可选的,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一根。

可选的,所述钢丝绳在所述钢筋网上沿所述连接边呈S型分布,所述钢丝绳具有多个搭接段以及多个连接段,两个相邻的所述搭接段间均具有一个所述连接段,所述搭接段暴露在所述钢筋网外并用于和所述地和楼板或叠合梁搭接,所述连接段设置在所述钢筋网上,所述搭接段呈U型。

可选的,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两根。

可选的,两根所述钢丝绳在所述钢筋网上沿所述连接边间隔设置,每个所述钢丝绳均具有多个搭接段以及多个连接段,两个相邻的所述搭接段间均具有一个所述连接段,所述搭接段暴露在所述钢筋网外并用于和所述地和楼板或叠合梁搭接,所述连接段设置在所述钢筋网上,所述搭接段呈U型。

可选的,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多根。

可选的,多根所述钢丝绳在所述钢筋网上沿所述连接边间隔设置,每个所述钢丝绳均具有至少一个搭接段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段,所述搭接段暴露在所述钢筋网外并用于和所述地和楼板或叠合梁搭接,所述连接段设置在所述钢筋网上,所述搭接段呈U型。

可选的,所述钢筋网包括第一分布钢筋以及第二分布钢筋,所述第一分布钢筋与所述第二分布钢筋的数量均为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分布钢筋间隔对齐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分布钢筋间隔对齐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分布钢筋与多个所述第二分布钢筋间互相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分布钢筋穿过所述桁架钢筋。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叠合楼板,包括上述特征描述中任一种所述的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

可选的,还包括一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用于浇筑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钢筋网以及所述桁架钢筋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建筑物,包括叠合梁以及上述特征描述中任一种所述的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梁具有箍筋,所述箍筋部分暴露在所述叠合梁外并用于跟所述柔性搭接件连接。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将现有技术中刚性的搭接钢筋设置为柔性搭接件结构,在施工时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柔性搭接件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检查产生遗漏或者生产时候钢筋摆放不严谨,从而造成现场依然存在钢筋碰撞,使得施工人员在吊装预制叠合楼板时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等问题。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现由于检查遗漏或者生产时用于搭接的结构摆放不严谨,可以调整柔性搭接件的位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有效减少了现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序,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叠合楼板,包括所述框架,利用柔性搭接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楼板刚性的搭接钢筋。可有效减少现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序,减小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建筑物,包括叠合梁以及所述叠合楼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10-钢筋网,101-第一分布钢筋,102-第二分布钢筋,20-桁架钢筋,30-柔性搭接件,301-搭接段,302-连接段,40-混凝土层,50-叠合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包括钢筋网10、桁架钢筋20以及柔性搭接件30。所述桁架钢筋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桁架钢筋20沿第一方向间隔对齐设置。所述钢筋网10穿过所述桁架钢筋20,每个所述桁架钢筋20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钢筋网10所在的平面。所述柔性搭接件30沿所述钢筋网10的外侧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钢筋网10连接,所述框架上所述柔性搭接件30所在的侧边为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用于和叠合楼板或叠合梁连接。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连接边是指所述框架上用于和其它结构(例如其它的叠合楼板或叠合梁)连接的边,所述连接边的数量最少为一个,具体数量需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在此不做限制。

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将现有技术中刚性的搭接钢筋设置为柔性搭接件30结构,在施工时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柔性搭接件30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检查产生遗漏或者生产时候钢筋摆放不严谨,从而造成现场依然存在钢筋碰撞,使得施工人员在吊装预制叠合楼板时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等问题。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现由于检查遗漏或者生产时用于搭接的结构摆放不严谨,可以调整柔性搭接件30的位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有效减少了现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序,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搭接件30可设置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沿所述钢筋网10的外侧设置,并部分与所述钢筋网10连接。由于钢丝绳的抗拉强度以及其破断拉力与刚性的搭接钢筋接近,可以很好地替代刚性的搭接钢筋。钢丝绳是把很多根直径为0.3-3mm的高强度碳素钢钢丝先拧成股,再把若干股围绕着绳芯拧成绳的。所述钢丝绳的绳芯材料可有麻芯、石棉芯和金属绳芯三种,所述钢丝绳的绳股及丝数可有6*19、6*37和6*61三种,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搭接件30设置为钢丝绳,但是并不局限于钢丝绳,还可以是其它类型可满足要求的柔性搭接件,主要是抗拉强度以及其破断拉力这两个参数要满足施工要求。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的数量可为一根。所述钢丝绳在所述钢筋网10上沿所述连接边呈S型分布,所述钢丝绳具有多个搭接段301以及多个连接段302,两个相邻的所述搭接段301间均具有一个所述连接段302,所述搭接段301暴露在所述钢筋网10外用于和所述地和楼板或叠合梁50搭接,所述连接段302设置在所述钢筋网10上,所述搭接段301呈U型。当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一根时,利用一根所述钢丝绳在所述钢筋网10上按照S型来回穿插设置,所述钢丝绳部分暴露在所述钢筋网10外,部分设置在所述钢筋网10内。利用一根钢丝绳来实现可以使得用来搭接的结构也即搭接段301是一个整体,其结构更稳定。

所述钢丝绳除了可以是一根外,还可以有很多其它情况。例如,所述钢丝绳的数量可为两根。当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两根时,两根所述钢丝绳在所述钢筋网10上间隔设置沿所述连接边呈S型分布,每个所述钢丝绳均具有多个搭接段301以及多个连接段302,两个相邻的所述搭接段301间均具有一个所述连接段302,所述搭接段301暴露在所述钢筋网10外用于和所述地和楼板或叠合梁50搭接,所述连接段302设置在所述钢筋网10上,所述搭接段301呈U型。

所述钢丝绳的数量还可以为多根,当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多根时,多根所述钢丝绳在所述钢筋网10上间隔设置并沿所述连接边呈S型分布,每个所述钢丝绳均具有至少一个搭接段301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段302,所述搭接段301暴露在所述钢筋网10外用于和所述地和楼板或叠合梁50搭接,所述连接段302设置在所述钢筋网10上,所述搭接段301呈U型。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2根,在侧边上只用一根钢丝绳,另一根钢丝绳用在相邻的两个侧边的拐角,需要注意的是,拐角处的钢丝绳也可以与侧边共用一根钢丝绳。在具体应用中,所述钢丝绳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钢筋网10包括第一分布钢筋101以及第二分布钢筋102,所述第一分布钢筋101与所述第二分布钢筋10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布钢筋101间隔对齐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分布钢筋102间隔对齐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分布钢筋101与多个所述第二分布钢筋102间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分布钢筋101穿过所述桁架钢筋2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叠合楼板,包括上述特征描述中任一种所述的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还包括一混凝土层40,所述混凝土层40用于浇筑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钢筋网10以及所述桁架钢筋20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40内。在所述框架上浇筑混凝土已形成所述叠合楼板,与现有预制叠合楼板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叠合楼板采用柔性搭接件30(例如钢丝绳)代替传统预制叠合楼板中的伸出钢筋,钢丝绳在预制叠合楼板准备浇筑时可呈S型布置在叠合楼板周围需要出筋位置,用于代替传统叠合楼板的伸出钢筋,然后进行整体浇筑,浇筑后伸出楼板的钢丝绳可呈环状。利用柔性搭接件30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楼板刚性的搭接钢筋。可有效减少现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序,减小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建筑物,包括叠合梁50以及上述特征描述中任一种所述的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梁50具有箍筋,所述箍筋部分暴露在所述叠合梁50外并用于跟所述柔性搭接件30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现场吊装所述叠合楼板时,在与叠合梁50进行搭接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伸出的环状钢丝绳套在叠合梁50伸出的箍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搭接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现场调整搭接钢筋位置的工序,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备叠合楼板的框架,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将现有技术中刚性的搭接钢筋设置为柔性搭接件结构,在施工时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柔性搭接件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检查产生遗漏或者生产时候钢筋摆放不严谨,从而造成现场依然存在钢筋碰撞,使得施工人员在吊装预制叠合楼板时非常不方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等问题。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现由于检查遗漏或者生产时用于搭接的结构摆放不严谨,可以调整柔性搭接件的位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有效减少了现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序,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叠合楼板,包括所述框架,利用柔性搭接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楼板刚性的搭接钢筋。可有效减少现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序,减小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建筑物,包括叠合梁以及所述叠合楼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及其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