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1751515 发布日期:2019-11-29 浏览:4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A kind of iron mouth depth restorative procedure of the blast furnace tapping hole of falling field ) 是由 刘国友 王凯 魏红旗 *** 高铁芹 郑玉平 谷端跃 张桐玮 陈龙 刘长江 于 2019-09-0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浅,进而对高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iron mouth depth restorative procedures of blast furnace tapping hole of falling field, comprising: before the blast furnace falls field, block up to specific tapping hole and beats mud, until the iron mouth depth at the specific tapping hole reaches predetermined depth value;Wherein, the specific tapping hole refers to that the blast furnace falls the new tapping hole that will be come into operation behind field.The present invention solves and will fall the iron mouth depth as shallow of new tapping hole that field is come into operation in the prior art, and then the technical issues of generate many adverse effects to blast furnace.)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某钢厂5500m3高炉共设4个出铁口,采用双场轮换出铁,即每次出铁时通过两个出铁口同时出铁。每座高炉月平均倒场3次,每次倒场会有一个新的出铁口投入使用,一个使用周期满的出铁口退出使用,剩余的一个出铁口继续使用,每个出铁口投入后使用周期约为20天,铁口深度标准3.8-4.2m。由于轮换出铁的时间间隔长达20天,在这期间由于铁水环流冲刷、渣铁侵蚀等导致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一般只有2.8m左右。

当高炉倒场后,新投入使用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过浅,铁口深度过浅对高炉有很多不利的影响:1、渣铁出不净造成憋风影响炉况顺行。2、铁口过浅出铁后期造成跑大流进而有烧坏冷却壁的风险;3、进一步侵蚀铁口处炭砖,使新投入的铁口深度进一步变浅;4、导致炉缸出铁口下方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其中第3点和第4点严重影响高炉长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浅,进而对高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所述预设深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堵口打泥、所述第二次堵口打泥、第三次堵口打泥的打泥量逐渐增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9~18h;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6~12h;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3~6h。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20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40L;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60L。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特定出铁口的接铁位放置一空铁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将倒场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的铁口深度浅,进而对高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由于在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炉倒场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复方法,包括:

S101: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其中,所述特定出铁口是指所述高炉倒场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

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的具体流程:用开口机从高炉外对准出铁口进行开口后,立即使用打泥机对经过开口的出铁口打泥,堵口。不同高炉的铁口深度标准(即预设深度值)不相等,因此堵口打泥的打泥量不限定,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此处的铁口深度在未正式投入使用时,一直处于堵着的状态,但正式投入使用后,需要通过开口机进行开口,即可出铁。

实际实施过程中,针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此高炉的直径15.5m,出厂的铁口处的壁厚为3.5m,经侵蚀后铁口深度将会减少为2.8m。铁口深度标准为3.8-4.2m,即预设深度值为3.8-4.2m。若铁口深度过浅,低于此标准,将会对高炉有很多不利的影响:1、渣铁出不净造成憋风影响炉况顺行。2、铁口过浅出铁后期造成跑大流进而有烧坏冷却壁的风险;3、进一步侵蚀铁口处炭砖,使新投入的铁口深度进一步变浅;4、导致炉缸出铁口下方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其中第3点和第4点严重影响高炉长寿。本实施例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对出铁口进行打泥修补的过程,是在出铁口正式投入使用后,在每次出铁后进行堵口的同时顺便进行打泥修补,因为这样利于节约程序及泥料,每出一次铁后完成一次打泥。但至少需要第四次出铁才能将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补到预设深度值,在第四次出铁以前,铁口深度均较浅,影响出铁,对于高炉存在诸多不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

实际实施过程中,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的过程分成多次进行,相邻两次间隔一段时间,最后一次堵口打泥的时间至少在第一次出铁前1.5个小时。申请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反复探测发现:铁口深度跟打泥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但超过某一范围后并不会持续增加,太多的泥包将不会有效的持续的附着垒高。因此,为使特定出铁口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需要分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相邻两次打泥需间隔一段时间,原因在于,打好的泥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烧结,才能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不然容易存在潮泥,同时也不利于下一次泥包的附着。上述发现均是发明人在长期的操作,通过不断生产经验和反复探测发现的规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对特定出铁口间隔多次进行堵口打泥,直至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值,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

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所述预设深度值。

具体的,沿用上述实施例,针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按照正常打泥量160L进行三次打泥,才能将特定出铁口的铁口深度修补到为3.8-4.2m。多一次造成操作繁琐,但少一次,会导致铁口深度不能达到预设深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次堵口打泥、所述第二次堵口打泥、第三次堵口打泥的打泥量逐渐增加。

发明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铁口深度跟一次性的打泥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但超过某一范围后并不会持续增加,太多的泥包将不会有效的持续的附着垒高。铁口深度在由浅变深的过程中,铁口深度增加相同的量,需要的打泥量越少。举个例子,还是针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正常情况下需要按正常打泥量160L进行三次打泥,三次后才能达到铁口深度标准,第一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2.8m增加至3.2m;第二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2增加至3.6m;第三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6m增加至4.0m。发明人在反复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将第一次堵口打泥、第二次堵口打泥的打泥量从160L稍微减量,最终也能达到4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9~18h;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6~12h;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3~6h。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8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一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一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一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15~125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12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二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二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二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35~145L;

所述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的第三预设时间,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所述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包括:

在所述高炉倒场前6小时,对所述特定出铁口进行所述第三次开口,并对经过第三次开口的特定出铁口进行第三次堵口打泥,打泥量为155~165L。

具体的,继续沿用上述实施例,以京首钢京唐5500m3高炉(2号高炉)1#铁口倒2#铁口为例:

1.倒场前18小时,钻开2#铁口,立即堵口,打泥120L,铁口深度从2.8m增加至3.2~3.3m;

2.倒场前12小时,钻开2#铁口,立即堵口,打泥140L;每次的打泥量对应的高度,第二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2~3.3m增加至3.5~3.6m;

3.倒场前6小时,钻开2#铁口,立即堵口,打泥160L,第三次堵口打泥铁口深度从3.5~3.6m增加至3.8~4.2m,所述特定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达到所述预设深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对特定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之前,还包括:

S102:在所述特定出铁口的接铁位放置一空铁包,防止因堵口故障导致渣铁流出。

据统计,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两座高炉上试用4个月,共计24次倒场(2座高炉,每座高炉每月倒场3次)。倒场第一次出铁铁口深度均达到3.8m以上,直接达到3.8-4.2m的标准,达标率达到100%。消除了新投入铁口深度过浅对高炉的各种影响,保障了高炉的顺行和长寿。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在所述高炉倒场之前,就提前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进行堵口打泥,使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出铁口处的铁口深度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预设深度值,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出铁时就已经达到标准的铁口深度,不会因为在正式出铁时铁口深度浅,对高炉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热风阀及其法兰垫片的更换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