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

文档序号:17674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3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 (Steel sleeve structure for frozen soil tunnel construction ) 是由 张球生 纪程鹏 胡德军 赵炳晶 吕春海 于 2021-07-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钢套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包括钢套筒本体,钢套筒本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四组安装块,四组安装块的一侧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一磁铁块,钢套筒本体的一侧外表面靠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盘,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钢制楼梯,钢制楼梯的两侧靠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铁片,钢制楼梯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手扶杆,钢制楼梯的内侧靠一端的位置安装有放置杆,放置杆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通过安装盘、转轴、钢制楼梯和手扶杆等零部件设置配合下可有效解决使用时需要对钢套筒顶端外表面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不方便登上钢套筒顶端的问题。(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sleeve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steel sleeve structure for frozen soil tunnel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teel sleeve body, wherein four groups of mounting blocks are moun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steel sleeve body, first magnet blocks are mounted on the outer surfaces of one sides of the four groups of mounting blocks, a rotating shaft is moun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steel sleeve body close to the center through a bearing, a mounting disc is mounted a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steel stair is mounted a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ron sheets are mount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eel stair close to the two ends, a hand rest rod is moun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steel stair, a placing rod is mount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teel stair close to one end, and a placing groove is formed in the placing rod. Through spare part settings such as mounting disc, pivot, steel stair and handrail cooperation down can effectively solve when using when needing to overhaul steel sleeve top surface, the inconvenient problem of climbing on the steel sleeve top of operating personnel.)

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套筒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

背景技术

钢套筒是盾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它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钢套筒在冻土隧道加工时常常需要固定在隧道的内部中,再利用一端的钻头对其进行挖掘,而现有的钢套筒本身的体积较大,从而不方便对钢套筒顶端进行检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现有的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存在使用时需要对钢套筒顶端外表面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不方便登上钢套筒顶端的问题,给实际操作时带来了不便;现有的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存在钢制楼梯在使用时,不方便将其进行固定的问题,给实际操作时带来了不便,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包括钢套筒本体,所述钢套筒本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四组安装块,四组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一磁铁块,所述钢套筒本体的一侧外表面靠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盘,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钢制楼梯,所述钢制楼梯的两侧靠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铁片,所述钢制楼梯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手扶杆,所述钢制楼梯的内侧靠一端的位置安装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钢制楼梯的一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收纳槽,且两组收纳槽的一侧靠一端的位置贯穿于钢制楼梯对应内侧外表面,两组所述收纳槽的顶端内壁靠中间的位置均开设有延伸槽,两组所述收纳槽的侧壁靠中间的位置均安装有两组滑轮,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滑轮的底端均安装有铁板,两组所述收纳槽的侧壁靠底端的位置均安装有铁制块,两组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均活动设置有安装杆。

优选的,两组所述安装杆的内侧靠底端的位置均与脚踏板对应一端相固定,两组所述安装杆的内侧靠顶端的位置均与连接杆对应一端相固定,两组所述安装杆的外侧靠顶端的位置均安装有第二磁铁块,两组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均安装有延伸杆。

优选的,两组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均安装有底板,两组所述底板的底端均通过对应螺杆活动螺接有凹形板,两组所述凹形板的内壁均设置有若干组滚珠,两组所述凹形板的底端均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刺。

优选的,两组所述底板的形状均呈圆柱形,两组所述凹形板的形状均为圆形设置,若干组所述滚珠的大小,且对应若干组滚珠的外表面均与对应底板的外表面相贴合,两组所述凹形板的外表面均安装有两组把手。

优选的,两组所述延伸杆的外径大小与对应延伸槽的内径大小相适配,且两组延伸杆的长度大小与对应延伸槽的深度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四组所述滑轮的大小相等,且四组所述滑轮的一侧外表面分别与对应延伸杆的对应一侧外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钢制楼梯的长度大小与钢套筒本体的高度相适配,四组所述铁片的大小相等,且四组铁片呈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四组所述第一磁铁块的大小相等,四组所述安装块和四组第一磁铁块均以转轴为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贯穿于放置杆的内部,所述放置槽的深度大小与连接杆的高度大小相适配,且放置槽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小与连接杆的宽度大小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盘、转轴、钢制楼梯和手扶杆等零部件设置配合下可有效解决使用时需要对钢套筒顶端外表面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不方便登上钢套筒顶端的问题。

2.通过安装块、铁片、滑轮、铁板、铁制块、第二磁铁块和若干组固定刺等零部件设置配合下可有效解决钢制楼梯在使用时,不方便将其进行固定的问题。

3.长期使用后若干组固定刺难免会产生磨损需要进行更换,这时使用人员可将两组安装杆移动至初始位置,再通过对应两组把手将对应凹形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对应若干组滚珠能够随之进行转动,从而防止对应凹形板转动时对对应底板的外表面产生磨损,降低对应底板的使用寿命,由于对应螺杆是处于对应凹形板一侧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故对应螺杆会随之进行转动,并与对应底板内部的对应设置的螺纹槽进行分离,从而使得对应凹形板能够与对应底板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钢制楼梯使用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主体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钢制楼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安装杆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钢套筒本体;11、安装块;12、第一磁铁块;2、安装盘;21、转轴;3、钢制楼梯;31、铁片;32、手扶杆;33、放置杆;331、放置槽;34、收纳槽;35、延伸槽;36、滑轮;37、铁板;38、铁制块;4、安装杆;41、脚踏板;42、连接杆;43、第二磁铁块;44、延伸杆;5、底板;51、螺杆;52、凹形板;53、滚珠;54、固定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冻土隧道施工用的钢套筒结构,包括钢套筒本体1,钢套筒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四组安装块11,四组安装块11的一侧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一磁铁块12,四组第一磁铁块12的大小相等,四组安装块11和四组第一磁铁块12均以转轴21为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钢套筒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盘2,转轴21的一端安装有钢制楼梯3,钢制楼梯3的长度大小与钢套筒本体1的高度相适配,四组铁片31的大小相等,且四组铁片31呈轴对称设置,钢制楼梯3的两侧靠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铁片31,钢制楼梯3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手扶杆32,钢制楼梯3的内侧靠一端的位置安装有放置杆33,放置杆33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331,放置槽331贯穿于放置杆33的内部,放置槽331的深度大小与连接杆42的高度大小相适配,且放置槽331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小与连接杆42的宽度大小相适配,钢制楼梯3的一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收纳槽34,且两组收纳槽34的一侧靠一端的位置贯穿于钢制楼梯3对应内侧外表面,两组收纳槽34的顶端内壁靠中间的位置均开设有延伸槽35,两组收纳槽34的侧壁靠中间的位置均安装有两组滑轮36,滑轮36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滑轮36的大小相等,且四组滑轮36的一侧外表面分别与对应延伸杆44的对应一侧外表面相贴合,四组滑轮36的底端均安装有铁板37,两组收纳槽34的侧壁靠底端的位置均安装有铁制块38,两组收纳槽34的内部均活动设置有安装杆4;

两组安装杆4的内侧靠底端的位置均与脚踏板41对应一端相固定,两组安装杆4的内侧靠顶端的位置均与连接杆42对应一端相固定,两组安装杆4的外侧靠顶端的位置均安装有第二磁铁块43,两组安装杆4的顶端均安装有延伸杆44,两组延伸杆44的外径大小与对应延伸槽35的内径大小相适配,且两组延伸杆44的长度大小与对应延伸槽35的深度大小相适配;

两组安装杆4的底端均安装有底板5,两组底板5的底端均通过对应螺杆51活动螺接有凹形板52,两组凹形板52的内壁均设置有若干组滚珠53,两组凹形板52的底端均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刺54,对应若干组固定刺54的大小相等,且对应若干组固定刺54的分别均匀的分布在对应凹形板52的底端外表面上,两组底板5的形状均呈圆柱形,两组凹形板52的形状均为圆形设置,若干组滚珠53的大小,且对应若干组滚珠53的外表面均与对应底板5的外表面相贴合,两组凹形板52的外表面均安装有两组把手;

由于钢套筒本体1本身的形状为圆柱体,故钢套筒本体1的侧面外表面呈圆形,所以位于钢套筒本体1外表面一侧的横向设置的两组安装块11大小相等,竖向设置的两组安装块11大小相等,且竖向设置的两组安装块11的高度大于横向设置的两组安装块11,从而使得四组安装块11位于同一转动平面上,钢套筒本体1固定在特制的固定座上;

手扶杆32的转动轨迹不会与位于钢套筒本体1一侧外表面靠底端安装的安装块11和第一磁铁块12相接触,手扶杆32会随之钢制楼梯3转动而转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钢套筒本体1的顶端进行检修时,使用人员可先通过手扶杆32将钢制楼梯3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的同时安装盘2和转轴21在轴承的作用下会随之进行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位于钢制楼梯3的两侧的对应铁片31会与对应横向设置的第一磁铁块12进行分离,在在重力的影响下钢制楼梯3最终会保持竖直方向设置,由于四组安装块11位于同一转动平面上,故位于钢制楼梯3的两侧的对应铁片31会与对应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磁铁块12进行吸附固定,由于钢制楼梯3的长度大小与钢套筒本体1的高度相适配,且钢套筒本体1安装在底座上,故钢制楼梯3的底端并不会与地面相接触,从避免了直接与地面接触时,会产生磨损及转动不便的问题发生,此时使用人员可用脚踏在脚踏板41的表面上并向下进行运动,此时使得两组安装杆4可在对应收纳槽34的内部进行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安装杆4对应一侧顶端的第二磁铁块43与对应铁板37进行分离,并在向下移动的同时与对应铁制块38进行吸附固定,与此同时两组延伸杆44会从对应延伸槽35的内部向下进行移动,对应滑轮36会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动,并且可对对应延伸杆44两侧进行限位,从而使得两组延伸杆44能够稳定进行向下移动并不会发生左右晃动,进而使得两组安装杆4能够稳定的向下移动,因为两组收纳槽34的一侧贯穿于钢制楼梯3对应内侧外表面,故两组安装杆4向下移动时,可使得连接杆42能够从放置槽331的内部中向下移动出来,此时对应若干组固定刺54会插入土壤中,从而起到进一步固定作用,这时使用人员便可先踏上脚踏板41,再踏上连接杆42,之后便可顺利的踏上钢制楼梯3并登上钢套筒本体1的顶端进行对钢套筒本体1的顶端外表面对应位置进行检修;

由于对应若干组固定刺54常与土壤进行插接,长期使用后难免会产生磨损需要进行更换,这时使用人员可将两组安装杆4移动至初始位置,再通过对应两组把手将对应凹形板5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对应若干组滚珠53能够随之进行转动,从而防止对应凹形板52转动时对对应底板5的外表面产生磨损,降低对应底板5的使用寿命,由于对应螺杆51是处于对应凹形板52一侧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故对应螺杆51会随之进行转动,并与对应底板5内部的对应设置的螺纹槽进行分离,从而使得对应凹形板52能够与对应底板5进行拆卸,当把新的两组凹形板52以及安装在对应凹形板52上的所有零部件安装在对应底板5的底端时,根据上述操作反之操作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隧道或地铁车站的地表壁后充填注浆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