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油泵

文档序号:1781293 发布日期:2019-12-06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子油泵 (electronic oil pump ) 是由 不公告发明人 于 2018-05-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电子油泵,包括泵壳体、第一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第二转子组件以及电控板,泵壳体能够形成泵内腔,电子油泵包括支撑件,至少部分支撑件设置于定子组件和电控板之间,电子油泵包括连接端子,支撑件包括主体部,连接端子包括本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本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至少有部分本部与主体部紧配或者至少有部分本部与主体部注塑固定,至少有部分第一连接部伸出主体部,至少有部分第二连接部伸出主体部,至少部分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定子组件,至少部分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电控板;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An electronic oil pump comprises a pump shell, a first rotor assembly, a stator assembly, a second rotor assembly and an electric control board, wherein the pump shell can form a pump inner cavity, the electronic oil pump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iece, at least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ie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tator assembly and the electric control board, the electronic oil pump comprises a connecting terminal, the supporting piece comprises a main body part,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comprises a main part,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the main pa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t least part of the main part is tightly matched with the main body part or at least part of the main part is fixed with the main body part in an injection molding mode, at least par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extends out of the main body part, at least part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extends out of; the arrangement is favorable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the stator assembly an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the electric control board.)

电子油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行业迅猛发展,随着车辆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子油泵被大量运用于车辆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中,并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电子油泵主要为车辆的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提供动力源,电子油泵包括定子组件和电控板,通常定子组件和电控板通过连接端子电连接,因此如何提高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是电子油泵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油泵,有利于减小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连接时所造成的连接端子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油泵,包括泵壳体、第一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第二转子组件以及电控板,所述泵壳体能够形成泵内腔,所述泵内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电子油泵包括支撑件,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控板之间,所述电子油泵包括连接端子,所述支撑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本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本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至少有部分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本部与所述主体部紧配或者至少有部分所述本部与所述主体部注塑固定,至少有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所述主体部,至少有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出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定子组件,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电控板。

电子油泵包括支撑件,至少部分支撑件设置于定子组件和电控板之间,电子油泵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包括本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至少有部分连接端子的本部与主体部紧配或者注塑固定,至少有部分第一连接部伸出主体部,至少有部分第二连接部伸出主体部,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定子组件,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电控板;由于至少有部分连接端子的本部与支撑件的主体部紧配或者注塑固定,这样使得部分连接端子的周向得到支撑,从而有利于减小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连接时所造成的连接端子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油泵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未装配泵盖的电子油泵的部分结构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或图4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沿A-A截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或图3或图4或图5或图6中连接端子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连接端子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定子组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电子油泵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或图12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沿B-B截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电子油泵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或图17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沿C-C截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电子油泵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或图22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支撑件和连接端子组合在一起后沿D-D截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油泵主要能够为车辆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的动力,具体能够为车辆传动系统中的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的动力。

参见图1,电子油泵100包括泵壳体、第一转子组件2、定子组件4、第二转子组件3以及电控板6;泵壳体能够形成泵内腔,第一转子组件2、定子组件4、第二转子组件3以及电控板6置于泵内腔,本实施例中,泵内腔包括第一腔80和第二腔90,第一转子组件2设置于第一腔80,定子组件4、第二转子组件3设置于第二腔90;定子组件4包括定子铁芯7和线圈42,电子油泵100工作时,电控板6通过控制通过定子组件4的线圈42中的电流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从而控制定子组件4产生变化的激励磁场,第二转子组件3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转动,第二转子组件3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第一转子组件2转动,第一转子组件2转动时,第一转子组件2之间的液压腔的容积发生变化,使得工作介质被压出至出流口从而产生流动的动力。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泵壳体包括泵盖1、第一壳体7和第二壳体8,泵盖1与第一壳体7、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8相对固定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泵盖1与第一壳体7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这样设置使电子油泵的拆装更加方便,从而有利于电子油泵的第一转子组件2的维修,当然泵盖1与第一壳体7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连接,譬如插接、卡接等方式;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8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8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这样设置一方面使电子油泵的拆装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由于电控板6设置于第一壳体7和第二壳体8之间的空腔内,这样还有利于电子油泵中电控板的维修,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8的连接更可靠,当然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8也可以通过插接、卡接或等其他的连接方式。

参见图2,第一转子组件2包括第一转子21和第二转子22,第一转子21包括多个内齿,第二转子22包括多个外齿,第一转子21的内齿和第二转子22的外齿之间形成有液压腔801,本实施例中,液压腔801也是第一腔80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子21套设于第二转子22的外周。再参见图1,电子油泵还包括进流口11和出流口12,工作介质能够通过进流口11进入液压腔801,工作介质能够通过出流口12离开液压腔801;由于第一转子21与第二转子22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心距,第二转子22在转动时,第二转子22的部分外齿与第一转子21的部分内齿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转子21转动,在第一转子21和第二转子22旋转一圈的过程中,液压腔801内容积发生变化,具体地,当第一转子组件2从起始处转动到某一角度时,液压腔801内的容积逐渐增大从而形成局部真空,工作介质就从进流口11被吸入至液压腔801,当第一转子21和第二转子22继续转动时,原来充满工作介质的液压腔801容积逐渐减小,工作介质受到挤压,从而使得进入液压腔801内的工作介质被压出至出流口12从而产生流动的动力;本实施例中,电子油泵100还包括泵轴9,泵轴9能够带动部分第一转子组件2转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泵轴9能够带动第二转子22转动,本实施例中,泵轴9与第二转子22连接,泵轴9与第二转子组件3连接,第二转子组件3通过泵轴9带动第二转子22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转子组件2的转动。

参见图1,电子油泵100还包括支撑件5,至少部分支撑件5设置于定子组件4和电控板6之间,本实施例中,定子组件位于支撑件上表面一侧,电控板位于支撑件下表面一侧,电子油泵100包括连接端子10,连接端子10贯穿过至少支撑件5的上下表面并与支撑件5固定连接,连接端子10的一端连接定子组件4,连接端子10的另一端连接电控板6;由于连接端子10穿过至少部分支撑件5并与支撑件5固定连接,这样有利于防止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隔离套组件连接时产生连接端子变形,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以下将对支撑件的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阐述,为了方便描述两种实施方式的支撑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件标记为支撑件5,其他标号均不加后缀;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撑件标记为支撑件5a,其他标号均加a作为后缀;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支撑件标记为支撑件5b,其他标号均加b作为后缀;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支撑件标记为支撑件5c,其他标号均加c作为后缀。

参见图1,图1为电子油泵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6为图1中支撑件与连接端子组合的一个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电子油泵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3至图6,支撑件5包括主体部50,主体部50包括第一表面501和第二表面502,第一表面501和第二表面502相对设置,连接端子10贯穿主体部50的第一表面501和第二表面502,第一表面501和第二表面502相对设置,连接端子10贯穿主体部50的第一表面501和第二表面502,参见图7和图8,连接端子10包括本部103、第一连接部101以及第二连接部102,本部10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02之间,结合图6,至少有部分连接端子10的本部103与支撑件5的主体部50紧配或者至少有部分连接端子10的本部与支撑件5的主体部50注塑固定,即至少有部分连接端子10的本部103埋入图6中的主体部50;至少有部分连接端子10的本部103与图6中支撑件5的主体部50固定连接,至少有部分连接端子10的第一连接部101伸出支撑件5的主体部50,至少有部分第二连接部102伸出支撑件5的主体部50,结合图1,主体部50设置于电控板6和定子组件4之间,至少部分连接端子10的第一连接部101连接定子组件4,至少部分连接端子10的第二连接部102连接电控板6;由于有部分连接端子10的本部103埋入支撑件5的主体部并与主体部固定连接,这样使得部分连接端子的周向得到支撑,从而有利于减小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连接时所造成的连接端子变形,进而有利于提高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参见图3至图6,支撑件5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具体地,支撑件5的材料为塑料,这样可以使连接端子10与支撑件5绝缘,从而保证电子油泵在工作时,不会通过支撑件进行导电,本实施例中,以连接端子10为嵌件,连接端子10与支撑件5一体注塑成型,具体地,至少有部分图7中的连接端子10的本部103与支撑件5的主体部50注塑固定,从而实现连接端子与支撑件的固定连接,当然连接端子与支撑件5分别加工形成两个单独的零部件后再通过紧配、粘接等其他方式实现连接端子与支撑件的固定连接;参见图6,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连接端子10埋入支撑件5并与支撑件5固定连接,这样一方面使得部分连接端子的周向得到支撑,另一方面可以相对增加连接端子的支撑面积,从而有利于减少连接端子10与图1中的定子组件4、电控板6连接时产生连接端子变形,进而有利于提高连接端子与定子组件、电控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结合图1,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连接端子10与定子组件4电连接,这样有利于保证定子组件与连接端子能够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提高定子组件与连接端子连接的可靠性。

参见图3和图6,支撑件5包括第一凸起部53,第一凸起部53自主体部50的第一表面501向远离第一表面501的方向凸起,第一凸起部53沿着支撑件5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端子10穿过第一凸起部53;第一凸起部53包括凹槽531,凹槽531自第一凸起部53的上表面532向主体部50的第一表面501的方向凹陷设置,凹槽531未贯穿主体部50的第二表面502,连接端子10穿过凹槽531,设置于凹槽531内的连接端子10的外周与凹槽531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空隙内填充有密封胶(未图示);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油泵100在工作时,第二腔90内有工作介质流入,这样有利于定子组件4的散热,为了防止工作介质从连接端子10与支撑件5的连接处渗入电控板6所在的一侧,因此在凹槽531内填充有密封胶,这样有利于防止工作介质通过从连接端子10与支撑件5的连接处渗入电控板6所在的一侧,从而保证电控板的性能不会被破坏;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件与连接端子的一体注塑成型实现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在凹槽内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因零部件在注塑过程中产生气孔等缺陷从而使得工作介质通过气孔渗入至电控板一侧,当然在满足注塑不产生气孔等缺陷的前提下,连接端子也可以与支撑件直接注塑固定实现密封,此时不需要设置凹槽以及在凹槽内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密封胶凝固后的高度大于等于凹槽531的深度,即凝固后的密封胶要溢出凹槽531,这样有利于充分保证密封性;另外,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设置有第一凸起部53,凹槽531成形于第一凸起部53内,当然也可以根据连接端子的位置不设置第一凸起部,而是直接在主体部的第一表面上直接成形凹槽531,此时连接端子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端子更靠近支撑件的外缘设置。

参见图3和图5,支撑件5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54,第一加强筋54自主体部50的第一表面501向远离第一表面501的方向凸起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包括6个第一加强筋54;支撑件5包括第二凸起部55,第二凸起部55自主体部50的第一表面501向远离第一表面501的方向凸起设置,第二凸起部55比第一凸起部53更靠近隔离件的中心设置,第一加强筋54沿着第二凸起部55的周向呈圆周阵列分布或间隔分布,至少有部分第一加强筋54连接第一凸起部53和第二凸起部55,这样有利于提高支撑件主体部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防止支撑件主体部变形;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55呈圆环形,且第二凸起部55与第一加强筋54的一端连接,当然第二凸起部55也可以为由其他多边形组成的封闭图形。

参见图3,支撑件5包括定位部56,在支撑件5的轴向上,定位部56自主体部50的第一表面501向远离第一表面501的方向凸起设置,参见图6,定义靠近第一表面501的连接端子10的一端与第一表面5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H1,定位部56与第一表面501的垂直距离H0大于第一距离H1,本实施例中,定位部56的设置是为了在装配支撑件时,便于支撑件与定子组件组装时的定位,从而防止支撑件在组装时发生错装,定位部56与第一表面501的垂直距离H0大于第一距离H1,这样可以防止在组装支撑件时连接端子对定位部的造成结构干涉;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包括两个定位部56,定位部56的形状为圆柱状,当然定位部56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或D形或圆环形或其他的异形结构。

参见图9,定子组件4包括定子铁芯41和绝缘架43,本实施例中,以定子铁芯41为注塑嵌件,定子铁芯41与绝缘架43一体注塑成型,绝缘架43包括定位孔44,定位孔44的数量与支撑件的定位部56的数量对应相等,结合图1,支撑件5与定子组件4组装时,定子组件的定位孔44与支撑件的定位部56对应配合设置,具体地,支撑件5的定位部56***定子组件的定位孔44,从而有利于支撑件与定子组件组装时的定位,防止支撑件的错装。参见图3,支撑件5包括第二加强筋57,第二加强筋57连接定位部56和第一加强筋54,这样有利于提高定位部56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增强定位部56的强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57自第一加强筋54的上表面541向远离第一加强筋54的上表面541凸起设置,第二加强筋57的形状为三角形,第二加强筋57连接第一加强筋54的上表面541和定位部56的圆柱面,当然,第二加强筋也可以为四边形等其他封闭形状。参见图4至图6,支撑件5至少包括两个第三凸起部58,第三凸起部58自主体部50的第二表面502向远离第二表面502的方向凸起设置,第三凸起部58沿着支撑件5的周向间隔分布,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包括五个第三凸起部58,结合图1,第三凸起部58能够给图1中的电控板6提供支撑;参见图6,定义靠近第二表面502的连接端子10的一端与第二表面50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H2,第三凸起部58的凸起高度小于第二距离H1,结合图1,这样设置使得连接端子10的一端先穿过图1中的电控板6,然后再通过第三凸起部58支撑图1中的电控板6,从而有效地防止第三凸起部对支撑件与图1中的电控板装配时产生结构干涉,进而使得连接端子10能够与图1中的电控板6可靠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58包括一镂空部581,镂空部581自第三凸起部58的上端面5811向第二表面502镂空设置,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支撑件的重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第三凸起部的壁厚与支撑件其他处的壁厚不会相差太大,从而有利于减少支撑件在注塑过程中气孔的产生或变形等,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58的形状均为U形,当然第三凸起部58的形状也可以为圆柱形或方形或D形或圆环形或上述几种形状的组合等。

参见图4和图6,支撑件5包括第四凸起部59,第四凸起部59自主体部50的第二表面502向远离第二表面502的方向凸起设置,第四凸起部59比第三凸起部58更靠近支撑件5的中心设置,第四凸起部59的凸起高度小于第二距离H2,这样有利于防止第四凸起部对支撑件与电控板装配时产生结构干涉,从而使得连接端子10能够与图1中的电控板6可靠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四凸起部59成形于支撑件5的中心,当然由于制造加工误差,很难保证第四凸起部59完全成形于支撑件5的中心,本实施例中,第四凸起部59与支撑件5的中心的最小距离误差范围为3mm以内,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第四凸起部59能够给图1中电控板6的中心侧提供支撑,有利于防止电控板在装配过程中出现中心凹陷等变形情况。

参见图6,支撑件5包括沟槽510,沟槽510沿支撑件51的外周侧壁周向设置,结合图1,电子油泵100包括密封圈70,至少部分密封圈70设置于沟槽510内;结合图1,这样能够防止第二腔90内的工作介质通过支撑件5的外周侧壁与第一壳体7的内周侧壁之间的间隙渗入至电控板所在侧。

参见图10,图10为电子油泵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至图14为图10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电子油泵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1至图14,支撑件5a包括主体部50a和第一端部51a,第一端部51a与主体部50a一体成形,第一端部51a自主体部50a的第一表面501a向远离第一表面501a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一端部51a的内周侧壁与主体部50a的第一表面501a形成第一中空腔513a,第一中空腔513a为图10中第二腔90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53a与第一端部51a一体成形,第一凸起部53a沿着支撑件5a的周向间隔分布,在支撑件5a的轴向上,第一凸起部53a自主体部50a的第一表面501a向远离第一表面501a的方向凸起设置,在支撑件5a的径向上,第一凸起部53a自第一端部51a的内周侧壁512a向支撑件5a的中心轴线凸起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51a还包括顶面511a,第一凸起部53a的上表面与顶面平齐,这样有利于加工;参见图11,至少有部分第一加强筋54a连接第一端部51a的内周侧壁512a和第二加强筋55a,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一端部的结构强度。

与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a包括第一端部51a,第一端部51a与主体部50a一体成形,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端部51a使得在装配支撑件5a时,可以通过第一端部51a的顶面511a与定子组件接触从而实现支撑件的轴向限位;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其他特征可参考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参见图15,图15为电子油泵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6至图19为图15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电子油泵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6至图19,支撑件5b包括主体部50b和第二端部52b,本实施例中,第二端部52b与主体部50b一体成形,第二端部52b自主体部50b的第二表面502b向远离第二表面502b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端部52b的内周侧壁521b与主体部50b的第二表面502b形成第二中空腔522b,结合图15,至少部分电控板位于第二中空腔522b,这样有利于减小电子油泵的高度;参见图17,在支撑件5b的轴向上,第三凸起部58b沿着第二端部52b的内周侧壁521b自主体部的第二表面502b凸起设置。

结合图15,电子油泵100b包括第一壳体7b和第二壳体8b,第二端部52b位于第一壳体7b和第二壳体8b之间,支撑件5b与第一壳体7b、第二壳体8b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支撑件5b通过第二端部52b与第一壳体7b、第二壳体8b可拆卸连接;第二端部52b包括连接部522b,连接部522b成形有连接孔5221b,连接孔5221b为通孔,结合图15,第二端部52b与第一壳体7b、第二壳体8b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连接,螺钉或螺栓自第二壳体8b的连接孔依次穿入第二端部52b的连接孔和第一壳体7b的连接孔。

与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b还包括第二端部52b,第二端部52b和主体部50b一体成形,支撑件5b通过第二端部52b与第一壳体7b、第二壳体8b可拆卸连接,相较于电子油泵与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件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更简便,更有利于装配;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其他特征可参考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参见图20,图20为电子油泵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1至图24为图20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电子油泵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1至图24,支撑件5c包括主体部50c、第一端部51c和第二端部52c,主体部50c、第一端部51c和第二端部52c一体成形,结合图20,电子油泵100c包括第一壳体7c和第二壳体8c,第二端部52c位于第一壳体7c和第二壳体8c之间,支撑件5c与第一壳体7c、第二壳体8c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支撑件5c通过第二端部52c与第一壳体7c、第二壳体8c可拆卸连接。

与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c还包括第一端部51c和第二端部52c,主体部50c、第一端部51c和第二端部52c一体成形,支撑件5c通过第二端部52c与第一壳体7c、第二壳体8b可拆卸连接,相较于电子油泵与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端部51c有利于提高支撑件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件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更简便,更有利于装配;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其他特征可参考电子油泵和支撑件的前三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涡旋式压缩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