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以及吹瓶工艺

文档序号:1791292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以及吹瓶工艺 (Bottle blowing device and bottle blowing process for fresh mineral water soft barrel ) 是由 吴深坚 于 2021-08-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以及吹瓶工艺。所述吹瓶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吹瓶机构。加热装置包括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的多组热源。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第一热源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第二热源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加热区域的热源工作以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保温区域的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通过在瓶胚的底部设置保温区域,并使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的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的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所制成的软桶的不易发白且可压缩性能较好。(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ottle blowing device for a fresh mineral water soft barrel and a bottle blowing process. The bottle blow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veying device, a heating device and a bottle blowing mechanism. The he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heat sources which are arranged along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the bottle blank. The he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heating area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bottle blank and a heat preservation area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blank. The hold-warm region of the heat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heat source and a second heat source. The first heat source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blank. The second heat source is far away from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blank. In the heating process of the bottle blank, the heat source of the heating area works to heat the bottle blank. The heating power ratio of the first heat source in the heat preservation area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heat source so as to carry out heat preservation treatment on the bottom and the body of the bottle blank. The heat-insulating area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blank, and the heating power ratio of the first heat source close to the side 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blank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heat source far away from the side 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blank, so that the manufactured soft barrel is not easy to whiten and has better compressibility.)

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以及吹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吹瓶设备技术及软桶吹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以及吹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桶装水生产过程中,将传统的包装容器进行升级成为该领域技术创新的方向,其中将饮用水水桶设计成可压缩形式是一个方向。在可压缩的饮用水水桶的使用过程中,随着桶内的饮用水不断地流出,所述饮用水水桶的桶身会在大气压下不断地被压缩,从而防止空气进入饮用水水桶的内部,进一步避免了饮用水在使用过程中被空气及灰尘污染。传统的用于桶装水包装桶为可重复使用的PC桶一般采用注拉吹工艺,一次性使用但不可压缩的PET瓶通常采用高压吹瓶工艺制作,然而这种制桶及吹瓶工艺都是常见的。但是,常规的吹瓶工艺通常用于制作壁厚偏厚不可压缩的硬桶,如何使用吹瓶工艺制作软桶尚未见报道。并且,因为可压缩的饮用水水桶要求桶口和桶底处具有适合的壁厚强度,以便于软桶整体成型;桶身的壁厚较低,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顺利的压缩。若直接采用硬桶的吹瓶工艺制作软桶,所制成软桶可能没办法较好地满足质量要求并实现可压缩软桶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以及吹瓶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硬桶的吹瓶装置和吹瓶工艺无法较好地适应负压锁鲜软桶的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瓶胚座,所述瓶胚座用于固定瓶胚;

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进行加热处理;以及

吹瓶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瓶胚进行吹瓶处理;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所述第一热源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热源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的热源工作以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还包括:

预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进行预热处理,所述预热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输送装置的传输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后端,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经过所述预热装置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后传输至所述吹瓶机构进行吹瓶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所述预热装置的保温区域包括第三热源和第四热源,所述第三热源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四热源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的预热过程中,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区域的热源工作以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所述预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三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四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包括第五热源、第六热源、第七热源和第八热源,所述第五热源与瓶胚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六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七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八热源与瓶胚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

所述第五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所述第六热源、所述第七热源或者所述第八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和/或,所述第八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区域包括第九热源、第十热源、第十一热源和第十二热源,所述第九热源与瓶胚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一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二热源与瓶胚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在瓶胚的预热过程中:

所述第九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十热源、所述第十一热源或者所述第十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九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五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和/或,所述第四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与所述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相同或者相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还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瓶胚的与所述加热装置相反的一侧,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口面向瓶胚设置,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形成有用于使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通过的加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相邻两组热源的间距在1-3cm范围内。优选地,加热装置的相邻两组热源的中心距为2cm,热源间距1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炉温位于50-70℃范围内;

和/或,所述瓶胚的温度位于83-95℃范围内;

和/或,所述吹瓶机构的吹瓶气压位于15-25bar范围内;

和/或,所述瓶胚的纵向拉伸比位于2.2-4.8范围内,所述瓶胚的横向拉伸比位于3.8-6.0范围内。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使用输送装置传输瓶胚;

步骤S102:使用加热装置对所述输送装置的瓶胚进行加热处理;以及

步骤S103:使用吹瓶机构对加热后的瓶胚进行吹瓶处理;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所述第一热源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热源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的热源工作以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使用预热装置对所述输送装置的瓶胚进行预热处理;

其中,所述预热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输送装置的传输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后端,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经过所述预热装置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后传输至所述吹瓶机构进行吹瓶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预热处理过程中,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所述预热装置的保温区域包括第三热源和第四热源,所述第三热源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四热源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的预热过程中,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区域的热源工作以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所述预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三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四热源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包括第五热源、第六热源、第七热源和第八热源,所述第五热源与瓶胚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六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七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八热源与瓶胚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

所述第五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所述第六热源、所述第七热源或者所述第八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和/或,所述第八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区域包括第九热源、第十热源、第十一热源和第十二热源,所述第九热源与瓶胚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一热源与瓶胚的胚身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二热源与瓶胚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在瓶胚的预热过程中:

所述第九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十热源、所述第十一热源或者所述第十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过程和所述预热过程中:

使得所述第九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五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

和/或,使得所述第四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与所述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相同或者相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处理过程中,使用送风装置向所述瓶胚送风,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瓶胚的与所述加热装置相反的一侧,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口面向瓶胚设置,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形成有用于使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通过的加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炉温位于50-70℃范围内;

和/或,所述瓶胚的温度位于83-95℃范围内;

和/或,所述吹瓶机构的吹瓶气压位于15-25bar范围内;

和/或,所述瓶胚的纵向拉伸比位于2.2-4.8范围内,所述瓶胚的横向拉伸比位于3.8-6.0范围内。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用于在软桶吹瓶过程中对瓶胚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的保温区域,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所述第一热源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热源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的热源工作以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瓶胚座,所述瓶胚座用于固定瓶胚;

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进行加热处理;以及

吹瓶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瓶胚进行吹瓶处理;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的保温区域,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

所述瓶胚的中下部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瓶胚的中上部区域的温度;

和/或,所述瓶胚的中上部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瓶胚的瓶肩区域的温度。

在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以及吹瓶工艺中,将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成包括加热区域和保温区域,所述加热区域设置在瓶胚侧面,所述保温区域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通过在瓶胚底部设置保温区域,从而保证瓶胚在吹瓶过程中其底部的温度更加适宜。此外,由于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一方面,由于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的所述第一热源加热功率比率较小,此方式可以避免所述瓶胚底部的温度上升过快。另一方面,由于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的第二热源加热功率比率较大,其可以避免外界的冷空气迅速进入到加热装置中并与瓶胚底部相接触或降低炉温,从而避免瓶胚的底部出现受热不均匀,避免吹瓶时软桶底部破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所制成的软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的正向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瓶胚座,所述瓶胚座用于固定瓶胚;

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瓶胚进行加热处理;以及

吹瓶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瓶胚进行吹瓶处理;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瓶胚侧面的加热区域以及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所述第一热源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热源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的热源工作以对瓶胚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中,将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成包括加热区域和保温区域,所述加热区域设置在瓶胚侧面,所述保温区域设置在瓶胚底部侧面。通过在瓶胚底部侧面设置保温区域,从而保证瓶胚在吹瓶过程中其底部及胚身的温度更加适宜。此外,由于在瓶胚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保温区域的所述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一方面,由于靠近瓶胚底部侧面设置的所述第一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较小,此方式可以避免所述瓶胚底部及胚身的温度上升过快。另一方面,由于远离瓶胚底部侧面设置的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较大,其可以避免外界的冷空气迅速进入到加热装置中并与瓶胚底部相接触或降低炉温,从而避免瓶胚的底部出现受热不均匀的情况。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包括输送装置110、加热装置120以及吹瓶机构130。所述输送装置110上设置有瓶胚座111。所述瓶胚座111用于固定瓶胚200。所述加热装置120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吹瓶机构130用于对加热后的瓶胚200进行吹瓶处理,以形成可压缩性良好的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瓶机构130对加热后的瓶胚200进行吹瓶处理后,所形成的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如图2所示。软桶400为对瓶胚200进行吹瓶处理后的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可以在桶身的轴向方向可以充分压缩。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在使用的时候,随着其内部的容置腔里面的饮用水不断地流出,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会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断地沿着桶身的轴向方向压缩。这种设置方式在桶口密封仅供出水的条件下可以避免外界的空气在饮用水流出的过程中进入到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里面,从而保证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里面的水保持新鲜。即,在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中,软桶内的水保持空气零接触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在取水的同时,桶身开始收缩,直到桶内的水都排放完毕后,都没有空气进入桶内与水接触。上述方式可以使桶内保持负压状态,从而使到空气无法进入到桶内与水接触,以避免空气对桶内的水产生污染。

根据需要,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可以采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料)、PP(聚丙烯)中的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采用PET材料制成。

由此可见,由于所述软桶400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其桶身压缩的问题,其桶身通常需要交错折叠,且壁厚薄以便于压缩。此外,为了便于所述软桶400的整体的成型以及后续的使用和存放过程的堆叠和使用,软桶400的桶口和桶底区域通常需要成型后的壁厚较桶身厚。采用传统的硬桶的吹瓶装置和吹瓶工艺,并无法实现软桶400所需的桶身不易发白且保持较好的可压缩性,桶口和桶底区域硬度较高且不易变形的效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就是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

请一并参见图5及图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多组热源121。所述多组热源121沿瓶胚20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具体地,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设置在瓶胚200的侧面的加热区域A1以及设置在瓶胚200的底部的保温区域B1。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包括第一热源1211和第二热源1212。所述第一热源1211靠近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热源1212远离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加热区域A1的热源121工作以对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所述第一热源1211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所述第一热源1211的不工作,所述第二热源1212工作,以对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为加热灯箱,其包括箱体122以及设置在箱体122内的多组热源121。在所述瓶胚200的传输过程中,所述瓶胚200的瓶口朝上,瓶底朝下设置,并沿着所述输送装置110的运动方向进行旋转传输。此时,所述多组热源121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加热装置120的加热区域A1位于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上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相邻两组热源121的中心距在1-3cm范围内,优选的加热装置的相邻两组热源的中心距为2cm,间距为1cm,从而可以对瓶胚200的各个部位进行加热处理。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源121采用红外加热灯管制成。每一组红外加热灯管由单独的加热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使每组红外加热灯管可以单独调整加热功率开启比率。

在上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中,将所述加热装置120设置成包括加热区域A1和保温区域B1。所述加热区域A1设置在瓶胚200的侧面。所述保温区域B1设置在瓶胚200的底部侧面。通过在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保温区域B1,从而保证瓶胚200在吹瓶过程中其底部及胚身的温度更加适宜吹瓶操作。此外,由于在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所述第一热源1211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一方面,由于靠近瓶胚200的底部设置的所述第一热源1211的加热功率比率较小,此方式可以避免所述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的温度上升过快。另一方面,由于远离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的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较大,其利用热空气往上升的原理,对加热区域的瓶胚200底部和胚身进行立体保温,从而避免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出现受热不均匀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加热区域A1包括第五热源1213、第六热源1214、第七热源1215和第八热源1216。所述第五热源1213与瓶胚200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瓶胚200的胚肩区域设置在瓶胚200的瓶口支撑环的下部。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肩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肩部分。所述第六热源1214与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与所述瓶胚200的胚肩区域相邻设置。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身上部。所述第七热源1215与瓶胚200的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具体地,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身中下部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身下部。所述第八热源1216与瓶胚200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具体地,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身底部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底部分。由于所述瓶胚200的瓶口到瓶底自上而下设置,所述第五热源1213、所述第六热源1214、所述第七热源1215和所述第八热源1216也自上而下按次序排布。所述第五热源1213设置在顶部位置;所述第八热源1216设置在底部位置;所述第六热源1214和所述第七热源1215设置在所述第五热源1213和所述第八热源121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热源1215为两组热源,其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第六热源1214和所述第八热源1216之间。

具体地,在使用加热装置120对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

所述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所述第六热源1214、所述第七热源1215或者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比率;和/或,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热源1215的加热功率比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40%至55%之间;所述第六热源1214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22%至42%之间;所述第七热源1215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20%至40%之间。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20%至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热源的额定功率在1800W至3200W的范围内。将所述第五热源1213、所述第六热源1214、所述第七热源1215和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比率设置成以上形式的目的在于:

1、由于瓶胚200后续在吹瓶过程中的需要形成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此时,瓶胚200的瓶口的形状在后续吹瓶过程中应该维持不变。因此,在加热过程中,瓶胚200的瓶口附近通常设置有冷却液体通道,用于使瓶口的温度不至于过高而变形。由于瓶胚200的瓶口附近的冷却液体的存在,需要将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比率设置成大于第六热源1214、所述第七热源1215或者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比率,以抵消瓶胚200的瓶口处的冷却液体对瓶胚200的整体温度的影响。同时,将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设置的较高,也有利于将瓶胚200的瓶口附近的液滴蒸发,从而避免相应的液滴对后续的吹瓶过程造成影响。

2、由于所述第六热源1214与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于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身上部。由于软桶400的桶身上部靠近软桶400的桶肩设置,其拉伸的程度较大,因此,需要将该区域的加热功率设置的稍大一些,以软化瓶胚200的该部分区域。

3、由于靠近瓶胚200的底部的第一热源1211的加热功率比率较小,设置在所述瓶胚200的底部侧面的第八热源1216可以提高一下加热温度,以实现瓶胚200的均匀加热。另一方面,由于瓶胚200的底部不会受到冷却水的影响,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比率也不会太高,不会超过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比率。

实际上,由于在所述加热装置120中,所述热源121等间距或者接近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22里面。因此,所述保温区域B1的第一热源1211的数量可以视情况设置2-4组;所述保温区域B1的第二热源1212的数量可以视情况设置3-6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炉温在50-70℃范围内。所述瓶胚200的温度在83-95℃范围内。在所述吹瓶机构130的吹瓶过程中,吹瓶气压在15-25bar范围内;瓶胚200的拉伸比为:瓶胚200的纵向拉伸比位于2.2-4.8范围内;瓶胚200的横向拉伸比位于3.8-6.0范围内。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

所述瓶胚200的中下部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瓶胚200的中上部区域的温度;

和/或,所述瓶胚200的中上部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瓶胚200的瓶肩区域的温度。

通过将瓶胚200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温度的设置,所述瓶胚200所吹制出来的软桶400的压缩性能更好。

请参见图7及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还包括预热装置140。所述预热装置140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进行预热处理。所述预热装置140和所述加热装置120沿所述输送装置110的传输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140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10的前端。所述加热装置120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10的后端。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经过所述预热装置140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20后传输至所述吹瓶机构130进行吹瓶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装置140包括多组热源141。所述多组热源141沿瓶胚20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140包括设置在瓶胚200侧面的加热区域A2以及设置在瓶胚200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B2。所述预热装置140的保温区域B2包括第三热源1411和第四热源1412。所述第三热源1411靠近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四热源1412远离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200的预热过程中,所述预热装置140的加热区域A2的热源141工作以对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预热装置140的保温区域B2的所述第三热源1411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四热源1412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实际上,设置所述预热装置140的目的在于:在瓶胚200加热之前,先以较低的温度对瓶胚200进行加热,以先对瓶胚200进行初步的升温软化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装置140的加热区域A2包括第九热源1413、第十热源1414、第十一热源1415和第十二热源1416。所述第九热源1413与瓶胚200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热源1414与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一热源1415与瓶胚200的瓶胚200的胚身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与瓶胚200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热源1414和所述第十一热源1415设置在所述第九热源1413和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之间。

在使用预热装置140对所述瓶胚200进行预热的过程中:

所述第九热源1413的加热功率小于所述第十热源1414或者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的加热功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九热源1413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9%至29%之间;所述第十热源1414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20%至45%之间;所述第十一热源1415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20%至40%之间;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的比率在18%至40%之间。

由于预热的目的是使瓶胚200的温度变化不至于过高而影响其材料的性能,如前所述,瓶胚200的瓶口处设置有冷却槽,从而导致瓶胚200的瓶口的初始温度较低。此时,使所述第九热源1413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十热源1414或者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的加热功率比率,从而使得在预热过程中,瓶胚200的瓶口处的温度不至于变化过于剧烈而影响其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靠近瓶胚200的底部的第三热源1411的加热功率比率较小,设置在所述瓶胚200的底部侧面的第十热源1415可以提高一下加热温度,以实现瓶胚200的均匀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九热源1413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比率;和/或,所述第四热源1412的加热功率比率与所述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相同或者相近。一方面,加热区域A2的第九热源1413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加热区域A1的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比率,以用于将瓶胚200预热。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保温区域的目的主要是用于给加热瓶胚底部和胚身进行保温以及将外界的冷空气隔离在加热装置120或者预热装置140的外部,将保温区域B2的第四热源1412的加热功率比率设置成与保温区域B1的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其可以有效地实现瓶胚及加热炉保温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还包括送风装置150。所述送风装置150设置在所述瓶胚200的与所述加热装置120相反的一侧。所述送风装置150的出风口面向瓶胚200设置。所述送风装置150和所述加热装置120之间形成有用于使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通过的加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110上设置有冷却液体通道。所述冷却液体通道靠近所述瓶胚200瓶口设置。当瓶胚200固定在所述瓶胚座111上时,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冷却液体通道靠近所述瓶胚200的瓶口设置,从而降低所述瓶胚200的瓶口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体为冷却水。

根据需要,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用于控制整个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工作。

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瓶胚200传输至输送装置110中。具体地,所述输送装置110设置有瓶胚座111。在输送装置110工作的时候,所述瓶胚座111插入至瓶胚200的瓶口之中,从而使所述瓶胚座111和所述瓶胚200固定在一起。根据需要,所述瓶胚座111与所述瓶胚200的瓶口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外凸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设置可以加强所述瓶胚座111和所述瓶胚200之间的结合力。

所述输送装置110不断地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瓶胚200随之旋转移动。

当所述瓶胚200运动至所述预热装置140所在位置,所述预热装置140对所述瓶胚200进行预热处理。

在预热处理完成之后,所述瓶胚200运动至所述加热装置120所在位置,所述加热装置120对所述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

所述瓶胚200加热处理完成之后,所述瓶胚200被输送至吹瓶机构130进行吹瓶处理。在吹瓶的过程中,瓶胚200固定在吹瓶机构130的模具之中。将出气管伸入至瓶胚200的内部进行低压空气进行预吹动作以产生瓶子的雏形。然后,再在出气管中通入中压气体以进行第二步的吹瓶操作,以形成软桶的形状。当软桶冷却之后,即可将软桶从模具中取出。

根据需要,所述加热装置120或者所述预热装置140的设置数量不限于一个,其也可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如图9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300。所述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300包括输送装置310、加热装置320、吹瓶机构330以及预热装置340。所述输送装置310上设置有瓶胚座311。所述瓶胚座311用于固定瓶胚200。所述加热装置320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310上的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吹瓶机构330用于对加热后的瓶胚300进行吹瓶处理,以形成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320包括第一加热装置321和第二加热装置322。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21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2沿所述输送装置310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21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2的结构或者形状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120的结构或者形状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预热装置340包括第一预热装置341、第二预热装置342以及第三预热装置343。所述第一预热装置341、所述第二预热装置342以及所述第三预热装置343沿所述输送装置310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胚200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预热装置341、所述第二预热装置342、所述第三预热装置343、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21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2后,在进入到吹瓶机构330进行吹瓶处理。

实际上,当所述加热装置320包括第一加热装置321和第二加热装置322的时候,由于第二加热装置322设置在所述吹瓶机构330和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21之间,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2的保温区域的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21的保温区域的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比率,以进行吹瓶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21的保温区域的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比率在27%至43%之间;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2的保温区域的第二热源的加热功率与热源的额定功率比率在38%至55%之间。

实际上,当所述预热装置340包括第一预热装置341、第二预热装置342以及第三预热装置343时,所述第一预热装置341和所述第三预热装置343的加热功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例如,在室温比较低的冬天,可以整体增加第二预热装置342的10%至24%的加热功率;并且整体增加第三预热装置343的5%至12%的加热功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高加热功率的时候,需要避免因加热过度而导致的瓶胚发白的现象。又例如,在室温比较高的夏天,可以整体降低第二预热装置342的5%至12%的加热功率;并且整体降低第三预热装置10%至24%的加热功率。在降低加热功率的时候,同时需要注意避免因加热功率过低而导致的瓶胚拉伸发白的现象。

请参见图10,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使用输送装置110传输瓶胚200。

步骤S102:使用加热装置120对所述输送装置110的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以及

步骤S103:使用吹瓶机构130对加热后的瓶胚200进行吹瓶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110上设置有瓶胚座111。所述瓶胚座111用于固定瓶胚200。所述加热装置120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吹瓶机构130用于对加热后的瓶胚200进行吹瓶处理,以形成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多组热源121。所述多组热源121沿瓶胚20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设置在瓶胚200侧面的加热区域A1以及设置在瓶胚200底部的保温区域B1。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包括第一热源1211和第二热源1212。所述第一热源1211靠近瓶胚200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热源1212远离瓶胚200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加热区域A1的热源121工作以对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所述第一热源1211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200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使用预热装置140对所述输送装置110的瓶胚200进行预热处理;

其中,所述预热装置140和所述加热装置120沿所述输送装置110的传输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140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10的前端。所述加热装置120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10的后端。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经过所述预热装置140以及所述加热装置120后传输至所述吹瓶机构130进行吹瓶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预热处理过程中,所述预热装置140包括多组热源141。所述多组热源141沿瓶胚20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预热装置140包括设置在瓶胚200侧面的加热区域A2以及设置在瓶胚200底部侧面的保温区域B2。所述预热装置140的保温区域B2包括第三热源1411和第四热源1412。所述第三热源1411靠近瓶胚200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四热源1412远离瓶胚200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200的预热过程中,所述预热装置140的加热区域A2的热源141工作以对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预热装置140的保温区域B2的所述第三热源1411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四热源1412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200的底部和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加热区域A1包括第五热源1213、第六热源1214、第七热源1215和第八热源1216。所述第五热源1213与瓶胚200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瓶胚200的胚肩区域设置在瓶胚200的瓶口支撑环的下部。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肩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肩部分。所述第六热源1214与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与所述瓶胚200的胚肩区域相邻设置。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身上部。所述第七热源1215与瓶胚200的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具体地,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身中下部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身中下部。所述第八热源1216与瓶胚200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具体地,在吹瓶过程中,瓶胚200的胚底区域形成所述一次性负压锁鲜软桶400的桶底部分。由于所述瓶胚200的瓶口到瓶底自上而下设置,所述第五热源1213、所述第六热源1214、所述第七热源1215和所述第八热源1216也自上而下按次序排布。所述第五热源1213设置在顶部位置;所述第八热源1216设置在底部位置;所述第六热源1214和所述第七热源1215设置在所述第五热源1213和所述第八热源121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热源1215为两组热源,其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第六热源1214和所述第八热源1216之间。

在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

使得所述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所述第六热源1214、所述第七热源1215或者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比率;

和/或,使得所述第八热源1216的加热功率比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七热源1215的加热功率比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装置140的加热区域A2包括第九热源1413、第十热源1414、第十一热源1415和第十二热源1416。所述第九热源1413与瓶胚200的胚肩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热源1414与瓶胚200的胚身上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一热源1415与瓶胚200胚身中下部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与瓶胚200的胚底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十热源1414和所述第十一热源1415设置在所述第九热源1413和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之间。

在瓶胚的预热过程中:

使得所述第九热源1413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十热源1414或者所述第十二热源1416的加热功率比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过程和所述预热过程中:

使得所述预热装置140的加热区域A2的第九热源1413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加热装置120的加热区域A1的第五热源1213的加热功率比率;

和/或,使得所述预热装置140的保温区域B2的第四热源1412的加热功率比率与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相同或者相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处理过程中,使用送风装置150向所述瓶胚200送风。所述送风装置150设置在所述瓶胚200的与所述加热装置120相反的一侧。所述送风装置150的出风口面向瓶胚200设置。所述送风装置150和所述加热装置120之间形成有用于使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通过的加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炉温位于50-70℃范围内;

和/或,所述瓶胚200的温度位于83-95℃范围内;

和/或,所述吹瓶机构130的吹瓶气压位于15-25bar范围内;

和/或,所述瓶胚200的纵向拉伸比位于2.2-4.8范围内,所述瓶胚200的横向拉伸比位于3.8-6.0范围内。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120,用于在软桶吹瓶过程中对瓶胚20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多组热源121。所述多组热源121沿瓶胚20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设置在瓶胚200侧面的加热区域A1以及设置在瓶胚200底部的保温区域B1。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包括第一热源1211和第二热源1212。所述第一热源1211靠近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热源1212远离瓶胚200的底部侧面设置。在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120的加热区域A1的热源121工作以对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所述第一热源1211的加热功率比率小于所述第二热源1212的加热功率比率,以对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鲜矿泉水软桶吹瓶装置100,包括:

输送装置110,所述输送装置110上设置有瓶胚座111,所述瓶胚座111用于固定瓶胚200;

加热装置120,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110上的瓶胚200进行加热处理;以及

吹瓶机构130,用于对加热后的瓶胚200进行吹瓶处理;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多组热源,所述多组热源沿瓶胚20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加热装置120包括设置在瓶胚200侧面的加热区域A1以及设置在瓶胚200底部的保温区域B1,在瓶胚200的加热过程中:

所述瓶胚200的中下部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瓶胚200的中上部区域的温度;

和/或,所述瓶胚200的中上部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瓶胚200的瓶肩区域的温度;

和/或,所述加热装置120的保温区域B1的所述第一热源1211不工作,所述第二热源1212工作,以对瓶胚200的底部及胚身进行保温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从热塑性层压板制造大波状零件的系统和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