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及座椅及汽车

文档序号:1808933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座垫及座椅及汽车 (Seat cushion, seat and automobile ) 是由 刘朔 邵希臣 路国维 王建财 李浩然 刘江芬 于 2021-09-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座垫,包括:座垫框架、座垫底架和调节机构;座垫框架的后端和座垫底架的后端铰接;调节机构设在座垫框架和座垫底架之间,调节结构用于驱动座垫框架,以使座垫框架的前端和座垫底架的前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解决了现有座靠联动结构座椅无法实现正常坐姿时座垫、靠背单独调节,骨架功能兼容性差,座垫实现了单独调节座垫角度,座垫的角度调节无需人工手动调节,仅需通过调节机构即可完成;调节机构保证了座垫框架和座垫底架之间的角度调节过程的稳定性,调节机构能够平稳高效的完成座垫框架和座垫底架之间的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的乘坐体验更佳。(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at cushion, comprising: a seat cushion frame, a seat cushion underframe and an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rear end of the seat cushion frame is hinged with the rear end of the seat cushion underframe;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cushion frame and the cushion pan, and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cushion frame so that the front end of the cushion frame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cushion pan are close to or away from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seat cushion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the problems that the seat cushion and the backrest can not be independently adjusted when the existing seat-backrest linkage structure seat is in a normal sitting posture, the function compatibility of the framework is poor, the angle of the seat cushion can be independently adjusted, the angle of the seat cushion can be adjusted without manual adjustment, and the adjustment can be completed only through an adjusting mechanism; adjustment mechanism has guaranteed the stability of the angle modulation process between seatpad frame and the seatpad chassis,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 can accomplish the angle modulation between seatpad frame and the seatpad chassis steadily the efficient for the person of taking experiences better.)

座垫及座椅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垫及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功能已不单纯是代步,而是集工作、休闲、个性展示、身份象征于一体,汽车座椅也不再是简单地一个座椅,而是应市场需求,被厂家赋予更多的功能,如睡眠座椅、零重力座椅等,目前市场上零重力座椅大体可分为两类:

1.靠背向后翻折同时联动座垫调节达到零重力调节角度;

2.座垫和靠背分别调节达到零重力调节角度;

针对第一类零重力座椅,因座靠联动,多在正常坐姿下无法实现座垫、靠背单独调节,功能兼容性差,且在零重力角度调节过程中因旁侧板随动及分块等问题导致骨架漏钣金等问题;针对第二类零重力座椅,座垫调节多为三连杆结构或四连杆结构,对于三连杆结构多采用丝杠电机作为连杆之一同时起到驱动作用,或采用滑槽结构,此类结构多因丝杠抗弯、抗剪性能差导致骨架刚性差、试验变形大,而滑槽结构骨架整体稳定性差,对于四连杆结构多通过齿轮电机驱动前端抬升、后端降低来实现大腿与水平角度,此种结构因骨架后端降低,旁侧板易与地板产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垫,所述座垫通过四连杆结构,以座垫底架后端作为旋转点、座垫框架前端抬升实现座垫角度调节,同时靠背和腿托角度调节,实现零重力坐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包括:座垫框架、座垫底架和调节机构;所述座垫框架的后端和所述座垫底架的后端铰接;所述调节机构设在所述座垫框架和所述座垫底架之间,所述调节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座垫框架,以使所述座垫框架的前端和所述座垫底架的前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解决了现有座靠联动结构座椅无法实现正常坐姿时座垫、靠背单独调节,骨架功能兼容性差,座垫实现了单独调节座垫角度,通过调节机构的伸缩调节座垫框架和座垫底架之间的角度,进而调节座垫框架的后仰角度,座垫可以单独进行舒适性角度调节,通过调节机构为座垫框架和座垫底架的角度调节提供动力,因此,座垫的角度调节无需人工手动调节,仅需通过调节机构即可完成;调节机构保证了座垫框架和座垫底架之间的角度调节过程的稳定性,调节机构能够平稳高效的完成座垫框架和座垫底架之间的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的乘坐体验更佳。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座垫,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转动件、下转动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上转动件的上端与所述座垫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上转动件的下端与所述下转动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转动件的下端与所述座垫底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设在所述座垫底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上转动件或下转动件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转动件或下转动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下转动件包括:两个第一联动片和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联动片之间的第一联动梁,所述上转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联动片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丝杠电机,所述丝杠电机的一端与所述座垫底架铰接,所述丝杠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梁的中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动件包括:两个第二联动片和设在两个所述第二联动片之间的第二联动梁,两个所述第一联动片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联动片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片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在转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联动梁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片和所述第二联动片之间具有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联动片与所述座垫框架之间具有第二转动轴线,所述座垫框架和所述座垫底架之间具有第三转动轴线,当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卡接在所述第一联动梁上时,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所述第三转动轴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α<180°。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框架包括防下潜管,所述上转动件上形成有第一承接槽,所述防下潜管与所述第一承接槽在所述上转动件的转动方向上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框架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所述防下潜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转动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底架包括前横梁,所述下转动件上形成有第二承接槽,所述第二承接槽与所述前横梁在所述下转动件的转动方向上相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靠背、脚托、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靠背与所述座垫转动连接;所述脚托与所述座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垫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脚托相对所述座垫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包括上述的座椅,靠背、脚托、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靠背与所述座垫转动连接;所述脚托与所述座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垫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件可以设置成与上述调节机构相似的结构,也可以使用转轴等转动形式;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脚托相对所述座垫转动连接,第三驱动件也可以设置成上述的调节机构相似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驱动方式代替,这里对驱动方式不做特别限定,座椅的角度调节分为靠背与座垫之间、座垫与脚托之间的角度调节,并非靠背、座垫和脚托三者之间整体调节,靠背、座垫和脚托的角度调节分为单独的两类可以保证座椅的角度调节更为舒适,乘坐者可以根据自身体验单独调节脚托、靠背和座垫的角度,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包括上述的座椅,该汽车通过设置上述座椅,安装及拆卸更为便捷,与基础配置的座椅90%以上零件可实现通用互换;乘坐时可实现正常坐姿及零重力坐姿;靠背通过调角器及调角电机向后翻折,座垫通过调节机构实现座垫抬起,腿托通过腿托调节电机开启,实现乘员调整座椅至完全舒适的角度,靠背可单独进行舒适性角度调节更为舒适;座垫通过四连杆结构,以座垫底架后端作为旋转点,座垫框架前端抬升实现座垫角度调节,同时靠背和腿托角度调节,实现零重力坐姿;通过丝杠电机驱动连杆机构调节,丝杠电机拆装简便,安装后座垫骨架无旷动;丝杠电机中置安装,结构稳定性好,可避免骨架扭动问题;通过互锁结构加强骨架结构在试验中的稳定性;调节机构作为单独模块安装便捷,可实现零重力座椅与其他配置座椅零件通用互换最大化;调节机构适用多种骨架结构,可用于前排座椅、中后排独立座椅以及长滑轨结构的中后排座椅。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其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主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装配丝杠电机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其中一个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左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左视图中的C-C的一个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左视图中的C-C的另一个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的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0-座椅;

100-座垫;

1-座垫框架;11-防下潜管;12-连接支架;2-座垫底架;21-前横梁;

3-调节机构;31-上转动件;311-第二联动片;3111-第一卡槽;3112-第二卡槽;312-第二联动梁;313-第一承接槽;

32-下转动件;321-第一联动片;322-第一联动梁;323-第二承接槽;

33-第一驱动件;331-丝杠电机;200-靠背;300-脚托;400-第二驱动件;500-第三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100。

如图1、图3和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100,包括:座垫框架1、座垫底架2和调节机构3;座垫框架1的后端和座垫底架2的后端铰接,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的前端通过相对移动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的前端可以通过设置连接架实现二者的相对运动,连接架与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也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通过铰接可以实现一端在纵向上相对移动;调节机构3设在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调节结构用于驱动座垫框架1,以使座垫框架1的前端和座垫底架2的前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调节机构3固定在座垫底架2上,调节机构3的一端可以伸缩移动,伸缩移动端与座垫框架1相连接,通过调节机构3的伸缩运动带动座垫框架1的上下移动,调节机构3同时也为座垫框架1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无需人工手动调节,座垫框架1与座垫底架2的相互铰接实现了调节机构3伸缩时座垫框架1的前端可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100,解决了现有座靠联动结构座椅1000无法实现正常坐姿时座垫100、靠背200单独调节,骨架功能兼容性差,座垫100实现了单独调节座垫100角度,通过调节机构3的伸缩调节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进而调节座垫框架1的后仰角度,座垫100可以单独进行舒适性角度调节,通过调节机构3为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的角度调节提供动力,因此,座垫100的角度调节无需人工手动调节,仅需通过调节机构3即可完成;调节机构3保证了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调节过程的稳定性,调节机构3能够平稳高效的完成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的乘坐体验更佳。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调节机构3包括:上转动件31、下转动件32和第一驱动件33,上转动件31的上端与座垫框架1转动连接,其中上转动件31对称设置在座垫框架1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上转动件31都是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座垫框架1连接;上转动件31的下端与下转动件32的上端转动连接,下转动件32的下端与座垫底架2转动连接,同样地,下转动件32也是对称设置在座垫底架2上,同时与上转动件31相对设置,对称设置的下转动件32同样都是转动连接在座垫底架2上,下转动件32的下端与座垫底架2转动连接,上端与上转动件31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33的设在座垫底架2上,第一驱动件33与上转动件31或下转动件32转动连接,以驱动上转动件31或下转动件32转动,第一驱动件33为上转动件31和下转动件32的转动提供动力,在第一驱动件33伸缩运动时带动上转动件31和下转动件32相对移动,进而带动座垫框架1的上下移动,实现座垫框架1的角度调节。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通过上转动件31和下转动件32的配合实现座垫100角度调节的运动,第一驱动件33为上转动件31和下转动件32之间的相对运动提供动力,在第一驱动件33伸展时可以推动座垫框架1向上移动,进而上转动件31和下转动件32之间的相对运动,在第一驱动件33伸展至适合乘客舒适的角度时停止,上转件和下转动件32之间停止运动,为静止状态的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提供支撑力,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度,提高座垫100的稳定性。

如图5、图11和图12所示,进一步地,下转动件32包括:两个第一联动片321和设在两个第一联动片321之间的第一联动梁322,上转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联动片321的上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联栋梁通过焊接或挤管等形式连接两侧的第一联动片321,在调节机构3对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进行调节时,第一联动梁322为两侧第一联动片321的运动起到同步调节的作用,使得座垫100角度的调节更加平稳,提高座垫100调节过程的舒适度。

如图14所示,第一驱动件33包括丝杠电机331,丝杠电机331的一端与座垫底架2铰接,丝杠电机331的另一端与第一联动梁322的中部转动连接;丝杠电机331的一端与座垫底架2铰接实现丝杠电机331与座垫底架2之间的转动连接,丝杠电机331的另一端与第一联动梁322连接实现推动座垫框架1上移的目的,丝杠电机331转动带动其上的转动轴伸长缩短,推动第一联动梁322移动,进而实现座垫框架1与座垫底架2的角度变化,为乘坐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角度。齿轮电机驱动形式往往是将一侧连接设计为齿板结构,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板达到四连杆机构角度调节,此结构因为是驱动一侧接连,会导致骨架结构稳定性差,在调节过程中骨架易发生扭动;且齿轮齿板配合需要很高的精度,大部分冲压件供应商难以保证此精度,容易导致配合间隙、骨架旷动等现象,且达到此精度需要增加单件成本;本发明中丝杠电机331布置在中间位置,前端解锁片布置在两个连接联动管中间位置,后端设置电机安装支架,将丝杠电机331布置在后横梁中间位置,通过驱动连接转动,结构稳定性高,且安装拆卸简便,电机支架精度易保证。

如图2、图11和图12所示,进一步地,上转动件31包括:两个第二联动片311和设在两个第二联动片311之间的第二联动梁312,两个第一联动片321分别与两个第二联动片311转动连接;其中第二联栋梁通过焊接或挤管等形式连接两侧的第二联动片311,在调节机构3对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进行调节时,第二联动梁312为两侧第二联动片311的运动起到同步调节的作用,使得座垫100角度的调节更加平稳,提高座垫100调节过程的舒适度。

第二联动片311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卡槽3111和第二卡槽3112,第一卡槽3111和第二卡槽3112均在转动方向上与第一联动梁322相对,在第一卡槽3111和第二卡槽3112中设置互锁式挡点,互锁式挡点可以是球形实体结构,互锁式挡点为上转动件31在转动过程中保证其在设定的运动范围内转动,避免超出运动范围运动造成上转动件31和下转动件32的锁紧抱死现象。

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联动片321和第二联动片311之间具有第一转动轴线,第一联动片321相对座垫底架2的转动点与第二联动片311相对第一联动片321的转动点的连线为四连杆机构其中之一,第一联动片321与座垫框架1之间具有第二转动轴线,第一联动片321和座垫框架1之间包括四连杆机构中的两条随动杆,包括第一联动片321和第二联动片311之间的连接和第二联动片311和座垫框架1之间的连接,这两条连线构成了四连杆机构中的两条随动杆,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具有第三转动轴线,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通过设置丝杠电机331驱动二者之间的移动,这样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中的主动杆,通过主动杆的运动带动随动杆的运动,进而在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形式,采用四连杆机构调节,相对三连杆结构、滑槽结构提升了骨架结构稳定性;采用丝杠电机331驱动,相对齿轮电机驱动,避免因齿轮齿板精度高导致成本高,同时避免齿轮、齿板因配合不佳出现的旷动问题;丝杠电机331中置布置,通过驱动联动管同时驱动骨架两侧联动片,相对于齿轮电机驱动一侧联动片结构设计,避免了骨架刚性若而在调节过程中产生扭动。

当第一卡槽3111和第二卡槽3112卡接在第一联动梁322上时,第一转动轴线、第二转动轴线所在平面与第二转动轴线、第三转动轴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α<180°,座垫100通过调节座垫框架1的角度进行调整乘坐角度,座垫框架1的角度调整通过第一联动片321与第二联动片311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而带动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变化,第一联动片321、第二联动片311、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四者之间的相对转动可以看做是四连杆机构原理,将第一联动片321、第二联动片311、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上的转动点连接构成四连杆机构,在第二联动片311的上方和下方设置互锁式挡点防止四连杆机构的抱死现象,第二联动片311上方的互锁式挡点防止座垫框架1在向上仰起时过度,造成座垫框架1后仰过度抱死无法复位,第二联动片311下方的互锁式挡点防止座垫框架1复位时低于水平位置,造成座垫框架1复位过度抱死,互锁式挡点结构增强了整体骨架结构的刚度,有利于前碰、安全带强度等试验的通过。

如图3、图8和图12所示,进一步地,座垫框架1包括防下潜管11,上转动件31上形成有第一承接槽313,防下潜管11与第一承接槽313在上转动件31的转动方向上相对设置;通过第一承接槽313将防下潜管11和上转动件31连接在一起,防下潜管11和上转动件31在第一承接槽313中转动连接,通过防下潜管11和上转动件31的转动连接进而将座垫框架1和上转动件31实现转动连接,便于座垫框架1的角度调节,通过设置防下潜管11防止在使用中座垫100凹陷的现象,提高座垫100的使用寿命,减少后续维修保养。

如图8、图11所示,进一步地,座垫框架1还包括连接支架12,连接支架12的一端与防下潜管11固定连接,连接支架12的另一端与上转动件31转动连接,连接支架12为防下潜管11的连接提供进一步的支撑力,提高防下潜管11的连接强度,为座垫100的使用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连接支架12与上转动件31转动连接为上转动件31提供进一步的支撑力,加强上转动件31与座垫框架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座垫100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高。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座垫底架2包括前横梁21,下转动件32上形成有第二承接槽323,第二承接槽323与前横梁21在下转动件32的转动方向上相对,通过第二承接槽323将下转动件32和前横梁21转动连接,进而保证下转动件32和前横梁21的转动连接,提高下转动件32和前横梁21的转动连接强度,提高座垫100在角度调节时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100,解决了现有座靠联动结构座椅1000无法实现正常坐姿时座垫100、靠背200单独调节,骨架功能兼容性差,座垫100实现了单独调节座垫100角度,通过调节机构3的伸缩调节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进而调节座垫框架1的后仰角度,座垫100可以单独进行舒适性角度调节,通过丝杠电机331的伸缩运动推动第二联动梁312的移动,第二联动梁312带动两侧连接的第二联动片311的转动,第二联动片311的转动带动与其相配合的第一联动片321的转动,第一联动片321和第二联动片311的配合运动带动座垫框架1后仰,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形成一定角度,根据乘坐者的个人体验调整至合适角度;通过调节机构3为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的角度调节提供动力,因此,座垫100的角度调节无需人工手动调节,仅需通过调节机构3即可完成,通过丝杠电机331的伸缩运动进行调节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省时省力;调节机构3保证了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调节过程的稳定性,调节机构3能够平稳高效的完成座垫框架1和座垫底架2之间的角度调节,使得乘坐者的乘坐体验更佳,采用丝杠电机331驱动,相对齿轮电机驱动,避免因齿轮齿板精度高导致成本高,同时避免齿轮、齿板因配合不佳出现的旷动问题;丝杠电机331中置布置,通过驱动联动管同时驱动骨架两侧联动片,相对于齿轮电机驱动一侧联动片结构设计,避免了骨架刚性若而在调节过程中产生扭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1000,包括:上述中任一项的座垫100;靠背200、脚托300、第二驱动件400和第三驱动件500,靠背200与座垫100转动连接;脚托300与座垫100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件400用于驱动靠背200相对座垫100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件400可以设置成与上述调节机构3相似的结构,也可以使用转轴等转动形式;第三驱动件500用于驱动脚托300相对座垫100转动连接,第三驱动件500也可以设置成上述的调节机构3相似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驱动方式代替,这里对驱动方式不做特别限定,座椅1000的角度调节分为靠背200与座垫100之间、座垫100与脚托300之间的角度调节,并非靠背200、座垫100和脚托300三者之间整体调节,靠背200、座垫100和脚托300的角度调节分为单独的两类可以保证座椅1000的角度调节更为舒适,乘坐者可以根据自身体验单独调节脚托300、靠背200和座垫100的角度,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包括上述的座椅1000,该汽车通过设置上述座椅1000,安装及拆卸更为便捷,与基础配置的座椅100090%以上零件可实现通用互换;乘坐时可实现正常坐姿及零重力坐姿;靠背200通过调角器及调角电机向后翻折,座垫100通过调节机构3实现座垫100抬起,腿托通过腿托调节电机开启,实现乘员调整座椅1000至完全舒适的角度,靠背200可单独进行舒适性角度调节更为舒适;座垫100通过四连杆结构,以座垫底架2后端作为旋转点,座垫框架1前端抬升实现座垫100角度调节,同时靠背200和腿托角度调节,实现零重力坐姿;通过丝杠电机331驱动连杆机构调节,丝杠电机331拆装简便,安装后座垫100骨架无旷动;丝杠电机331中置安装,结构稳定性好,可避免骨架扭动问题;通过互锁结构加强骨架结构在试验中的稳定性;调节机构3作为单独模块安装便捷,可实现零重力座椅1000与其他配置座椅1000零件通用互换最大化;调节机构3适用多种骨架结构,可用于前排座椅1000、中后排独立座椅1000以及长滑轨结构的中后排座椅10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及座椅及汽车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车辆座椅的扶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