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8133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 (Double-chamber soft-bag hydrogen storage bott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是由 麦建明 唐厚闻 李红涛 白云飞 邵恒 刘晴晴 于 2021-06-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双室软囊储氢瓶包括储氢瓶主体,储氢瓶主体设有氢气口和承压流体口,双室软囊储氢瓶还包括软性隔囊,该软性隔囊位于储氢瓶主体内部,软性隔囊的一端开口,软性隔膜的开口端围绕氢气口密封连接储氢瓶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保持储氢瓶内氢气的压力,由此避免氢气压力释放过程中,压力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由此产生的能量消耗;并能提高氢气转移速度和运输效率。(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uble-chamber soft-bag hydrogen storage bottl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hydrogen storage bottle can maintain the pressure of hydrogen in the hydrogen storage bottle, thereby avoid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by the temperature change caused by the pressure change in the hydrogen pressure release process; and the hydrogen transfer speed and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储氢瓶用于存储氢气,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储氢瓶中的氢气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存储待用;使用时,通过打开储氢瓶的开口,在释放压力的同时,氢气逐渐输出。

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氢气输出过程,储氢瓶内的压力会逐渐变小,氢气的转移速度逐渐变慢,输氢效率越来越低;

2、氢气释放过程中,压力变化会导致温度变化,增加了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氢气转移速度和运输效率的双室软囊储氢瓶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包括储氢瓶主体,所述储氢瓶主体设有氢气口和承压流体口,所述双室软囊储氢瓶还包括软性隔囊,该软性隔囊位于所述储氢瓶主体内部,所述软性隔囊的一端开口,所述软性隔膜的开口端围绕所述氢气口密封连接所述储氢瓶主体;

所述软性隔囊外侧和储氢瓶主体内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内用于存储承压流体,所述承压流体口贯通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软性隔囊内部形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用于存储氢气,所述氢气口贯通所述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流体为压缩空气、压缩氮气、液态水或油。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口和承压流体口分别位于所述储氢瓶主体中相对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隔囊粘接、卡接或焊接连接所述储氢瓶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隔囊的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储氢瓶主体为卧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流体口连接有承压流体输送结构,该承压流体输送结构包括承压流体存储腔、流体传输泵和流体输送管路,所述承压流体存储腔通过流体输送管路连接流体传输泵,并接入所述承压流体口。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口安装有压力喷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控制方法,包括:

存储过程:通过氢气口在软性隔囊内存储氢气,通过承压流体口在软性隔囊和储氢瓶主体间的腔体内存储承压流体;

释放过程:通过氢气口释放氢气,氢气释放过程中,根据氢气释放量通过承压流体口输入承压流体,以保持瓶内压力稳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控制方法,包括:

存储过程:通过氢气口在软性隔囊内存储氢气,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在软性隔囊和储氢瓶主体间的腔体内存储承压流体;

释放过程: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向第一腔体内输入承压流体,由压力喷口释放氢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双室软囊储氢瓶通过软性隔囊,将刚性储氢瓶主体分成相互隔离的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存储氢气,另一部分用于存储承压流体,在储氢瓶释放氢气的过程中,另一部分的承压流体入口输入高压承压流体,以使输出的氢气保持较高压力,由此避免氢气压力释放过程中,压力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由此产生的能量消耗;并提高氢气转移速度和运输效率。

(2)气口和承压流体口分别位于储氢瓶主体中相对的两端,承压流体从软性隔囊的尾部挤压氢气,有利于氢气稳定地排除。

(3)本发明提出可在氢气口安装压力喷口,通过承压流体口向第一腔体输入承压流体,即可将第二腔体中的氢气通过压力喷口排出,有利于维持储氢瓶主体内的压力稳定,更精准地控制氢气排放量,使用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储氢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氢瓶主体,2、软性隔囊,3、氢气口,4、承压流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实施例1

参考图2或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室软囊储氢瓶,包括储氢瓶主体1,储氢瓶主体1设有氢气口3和承压流体口4,双室软囊储氢瓶还包括软性隔囊2,该软性隔囊2位于储氢瓶主体1内部,软性隔囊2的一端开口,软性隔膜的开口端围绕氢气口3密封连接储氢瓶主体1。

软性隔囊2粘接、卡接或焊接连接储氢瓶主体1。软性隔囊2为可形变的囊状结构,可以为橡胶、硅胶等弹性不透气材料。

使用时,通过氢气口3在软性隔囊2内存储氢气,通过承压流体口4在软性隔囊2和储氢瓶主体1间的腔体内存储承压流体;承压流体可以为压缩空气、压缩氮气、液态水、油等。

通过氢气口3释放氢气,氢气释放过程中,通过承压流体口4输入承压流体,以使输出的氢气保持较高压力,由此避免氢气压力释放过程中,压力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由此产生的能量消耗,并提高氢气转移速度和运输效率。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双室软囊储氢瓶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软性隔囊2和储氢瓶主体1之间形成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内存储有承压流体,承压流体口4连通第一腔体内。

软性隔囊2内部形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存储有氢气,氢气口3连通第二腔体。

承压流体口4可以设置在储氢瓶主体1的侧面和端部,为更稳定地压缩第二腔体内的氢气,参考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氢气口3和承压流体口4分别位于储氢瓶主体1中相对的两端,承压流体从软性隔囊2的尾部挤压氢气,有利于氢气稳定地排除。

为提供一种基于本实施例双室软囊储氢瓶的供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承压流体口4连接有承压流体输送结构,该承压流体输送结构包括承压流体存储腔、流体传输泵和流体输送管路,承压流体存储腔通过流体输送管路连接流体传输泵,并接入承压流体口4。

使用时,氢气和承压流体存储完毕后,在氢气口3释放氢气过程中,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4向第一腔体输入承压流体,以保持瓶内压力稳定。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氢气口3安装有压力喷口。

使用时,氢气和承压流体存储完毕后,通过流体传输泵驱动,经过承压流体口4向第一腔体输入承压流体,第一腔体内承压流体压力不断变大,压缩软性隔囊2内的氢气,达到压力喷口的释放压力,使得氢气释放。该方案无需根据氢气释放量对流体传输泵进行驱动,并能保持瓶内压力稳定,控制准确度更高,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高压钢瓶自动抽真空工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