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文档序号:1828474 发布日期:2021-11-12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Double-oil-cylinder single-rod viscous fluid damper ) 是由 苏毅 田嘉诚 施镐 于 2021-08-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包括活塞装置、前盖板、内缸、外缸、后盖板。当活塞装置向前运动时,粘滞流体首先被活塞从内缸的前阻尼孔推出,流入外缸,随着活塞装置的继续运动,粘滞流体从内缸的后阻尼孔再次由外缸流入内缸。相较于普通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该装置由于把阻尼孔从活塞转移到内缸前、后部,在有限的长度内提升了阻尼力,提高了阻尼效率,并且,在外缸上开有泄压孔,有效地解决了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活塞前、后部压强不平衡问题,无需另设调节装置,另外,由于所有构件均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前期加工制作组装以及后期维护、检修及更换。(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oil-cylinder single-rod viscous fluid damper which comprises a piston device, a front cover plate, an inner cylinder, an outer cylinder and a rear cover plate. When the piston device moves forward, the viscous fluid is firstly pushed out from the front damping hole of the inner cylinder by the piston and flows into the outer cylinder, and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movement of the piston device, the viscous fluid flows into the inner cylinder from the outer cylinder again from the rear damping hole of the inner cylinder.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single-rod viscous fluid damper, the damp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amping holes are transferred from the piston to the front part and the rear part of the inner cylinder, the damping force is improved within a limited length, the damp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 pressure relief holes are formed in the outer cylinder,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pressure of the front part and the rear part of the single-rod viscous fluid damper piston is effectively solved, an adjusting device is not required to be additionally arranged, and in addition, due to the fact that all component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reads, the single-rod viscous fluid damper is convenient to machine, manufacture and assemble in the early stage and maintain, overhaul and replace in the later stage.)

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滞流体阻尼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普通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来说,其有三个明显缺点,一是粘滞流体阻尼器内缸被活塞分为两个油腔,其中一个油腔有活塞杆,另外一个油腔没有活塞杆,导致活塞往复滑动时,内缸的两个油腔始终存在粘滞流体体积的差异,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另设调节装置或变成双出杆形式,大大增大了阻尼器的长度,这使得很多情况下无法安装;二是由于目前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孔设置于活塞上,因阻尼孔的长度决定了阻尼器的力学参数,故导致活塞往往长度很大,这样也增大了阻尼器的长度;三是目前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油腔在减振工作时压力很大,从动密封处渗油成为了通病,若渗油较多会使其完全失去减振能力。

为了减少油腔压力,国内外提出了一些做法,如专利号CN 202010695763Y公开了一种串联式变阻尼粘滞流体阻尼器,采用将两个粘滞流体阻尼器串联的形式来增大阻尼力,即在同样的总阻尼力下,采用该装置时可大大减小其油腔压力,减少渗油漏油的风险,但此装置的缺点是装置长度过长、阻尼效率低。

针对上述存在的情况,本发明采用两个缸体嵌套的形式,设置前、后阻尼孔,两者的距离决定了阻尼器的力学参数,不仅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阻尼效率,而且有效地缩短了装置的长度。并且在外缸上设有泄压孔,粘滞流体和大气相通,使其压强一直处于一个大气压,且无需另设调节装置。此外,由于所有结构均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前期加工制作组装以及后期维护、检修及更换。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描述,按摘要附图所示的方向定义其左、右、上、下,规定从左到右的运动为向前运动,从右到左的运动为向后运动。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发明为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包括活塞装置、前盖板、内缸、外缸、后盖板。当活塞装置向前运动时,粘滞流体首先被活塞从内缸上的前阻尼孔推出流入外缸,随着活塞装置的继续运动,粘滞流体从内缸上的后阻尼孔由外缸再次流入内缸。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其阻尼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多种场景,方便维护、检修及更换。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主要由活塞装置、前盖板、内缸、外缸、后盖板构成,活塞装置装在内缸中,穿过前盖板的连通孔伸出,活塞装置在内缸中自由运动,内缸一端通过螺纹旋入前盖板,另一端通过螺纹旋入后盖板,外缸一端通过螺纹旋入前盖板,另一端通过螺纹旋入后盖板,安装完成后外缸中部的泄压孔处于整个装置上侧,内缸上的前阻尼孔与前盖板上的前盖板阻尼孔形成通路,供粘滞流体流过产生阻尼力,内缸上的后阻尼孔与后盖板上的后盖板阻尼孔形成通路,供粘滞流体流过产生阻尼力。

活塞装置由活塞杆和活塞焊接构成,活塞为钢制同心圆环柱体,外直径与内缸内直径相匹配,活塞杆为钢制圆杆,与减振结构相连处开有活塞装置连接孔,活塞装置往复运动使内缸及外缸中的粘滞流体流过前阻尼孔及后阻尼孔产生阻尼力。

前盖板其上设置有前内缸连接板和前外缸连接板,前内缸连接板的内直径与内缸的外直径相匹配,在前内缸连接板内部做攻螺纹处理,与内缸端部的螺纹相匹配,内缸可通过螺纹旋入前盖板,且在前内缸连接板上、与内缸上前阻尼孔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前盖板阻尼孔,内缸旋入前盖板后,两部件的前阻尼孔和前盖板阻尼孔可形成通路,供粘滞流体流过产生阻尼力,前外缸连接板的内直径与外缸的外直径相匹配,在前外缸连接板内部做攻螺纹处理,与外缸端部的螺纹相匹配,外缸可通过螺纹旋入前盖板,在前盖板中部开有连通孔,供活塞杆伸出。

内缸其主体为筒体,在一端设置有前阻尼孔,与前盖板上的前盖板阻尼孔相匹配,内缸旋入前盖板后,两部件的前阻尼孔和前盖板阻尼孔可形成通路,供粘滞流体流过产生阻尼力,另一端设置有后阻尼孔,与后盖板上的后盖板阻尼孔相匹配,内缸旋入后盖板后,两部件的后阻尼孔和后盖板阻尼孔可形成通路,供粘滞流体流过产生阻尼力,内缸两端均做攻螺纹处理,与前内缸连接板、后内缸连接板的螺纹相匹配,内缸可通过螺纹旋入前盖板、后盖板。

外缸其主体为筒体,在其两端均做攻螺纹处理,与前外缸连接板、后外缸连接板的螺纹相匹配,外缸可通过螺纹旋入前盖板、后盖板,在外缸中部开有泄压孔,外缸通过螺纹旋入前盖板、后盖板后,泄压孔位于整个装置上部,用于消除活塞前、后部的压强差。

后盖板其上设置有后内缸连接板和后外缸连接板,后内缸连接板的内直径与内缸的外直径相匹配,在后内缸连接板内部做攻螺纹处理,与内缸端部的螺纹相匹配,内缸可通过螺纹旋入后盖板,且在后内缸连接板上、与内缸上后阻尼孔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后盖板阻尼孔,内缸旋入后盖板后两部件的后阻尼孔和后盖板阻尼孔可形成通路,供粘滞流体流过产生阻尼力,后外缸连接板的内直径与外缸的外直径相匹配,在后外缸连接板内部做攻螺纹处理,与外缸端部的螺纹相匹配,外缸可通过螺纹旋入后盖板,在后盖板中部外侧设置有连接杆,与减振结构相连接处开有后盖板连接孔。

本发明提供的双油缸单出杆粘滞流体阻尼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在承受外荷载时,活塞装置向前运动,导致内缸中的粘滞流体向前运动,第一次穿过前阻尼孔从内缸流入外缸,随着活塞的继续运动,粘滞流体又会再一次从外缸通过后阻尼孔流入内缸,并且由于外缸与外界大气相连,有效地消除了活塞两侧的压强不平衡的问题。与现有技术中的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采用了双油缸相嵌套的方式,由于粘滞流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两次穿过阻尼孔,在有限的长度内大大提升了阻尼力,提高了阻尼器的阻尼效率,增加了阻尼器的适用场景。由于外缸上泄压孔的设计,因而无需再另设压力调节装置。另外,由于螺纹的应用,本发明可按部件分厂加工制作最后组装,便于维护、检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活塞装置详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前盖板详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内缸详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外缸详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后盖板详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后盖板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剖面图。

图中,1-活塞装置;2-前盖板;3-内缸;4-外缸;5-后盖板;6-活塞杆;7-活塞;8-活塞装置连接孔;9-前内缸连接板;10-前外缸连接板;11-连通孔;12-前盖板阻尼孔;13-前阻尼孔;14-后阻尼孔;15-泄压孔;16-后内缸连接板;17-后外缸连接板;18-连接杆;19-后盖板连接孔;20-后盖板阻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符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图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双油缸单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主要由活塞装置(1)、前盖板(2)、内缸(3)、外缸(4)、后盖板(5)构成,前盖板(2)上的前内缸连接板(9)内侧及前外缸连接板(10)内侧均设置有螺纹,内缸(3)两端及外缸(4)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后盖板(5)上的后内缸连接板(16)内侧及后外缸连接板(17)内侧均设置有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内缸(3)通过一端的螺纹与前盖板(2)上的前内缸连接板(9)相连,活塞(7)的外直径与内缸(3)的内直径相一致,活塞杆(6)的直径与前盖板(2)上的连通孔(11)的直径相一致,活塞装置(1)装入内缸(3)中,活塞杆(6)穿过前盖板(2)的连通孔(11)伸出,内缸(3)与前盖板(2)连接完成后,内缸(3)上的前阻尼孔(13)与前盖板(2)上的前盖板阻尼孔(12)形成通路,连通内缸(3)与外缸(4)。

在本实施例中,外缸(4)通过一端的螺纹与前盖板(2)的前外缸连接板(10)相连,外缸(4)与前盖板(2)连接完成后,外缸(4)中部的泄压孔(15)处于整个装置上侧。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板(5)通过其上的后内缸连接板(16)上的螺纹与内缸(3)相连,通过其上的后外缸连接板(17)上的螺纹与外缸(4)相连,外缸(4)与后盖板(5)连接完成后,后盖板(5)上的后盖板阻尼孔(20)与内缸(3)上的后阻尼孔(14)形成通路,连通内缸(3)与外缸(4)。

在本实施例中,粘滞流体储存于内缸(3)与外缸(4)中,其液面没过前阻尼孔(13)及后阻尼孔(14)但不会从外缸(4)上的泄压孔(15)溢出,在使用时需确保粘滞流体不会从泄压孔(15)中泄露。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机动车用磁流变减震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