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肌作用演示模型

文档序号:1833076 发布日期:2021-11-12 浏览: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喉肌作用演示模型 (Laryngeal muscle action demonstration model ) 是由 王守安 林心怡 黄少海 于 2021-08-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喉肌作用演示模型,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声韧带和喉肌,所述喉肌包括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肌、声带肌和环甲肌,所述环状软骨包括杓关节面、环状软骨板和环状软骨弓,该喉肌作用演示模型,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通过车轴关节和环甲肌方便调节角度,在环状软骨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喉肌和具有弹性的声韧带,环状软骨板上的杓状软骨与杓关节面转动和平面连接,使模型在展示喉肌时更加形象和逼真。(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ryngeal muscle effect demonstration model, which comprises thyroid cartilage, cricoid cartilage, arytenoid cartilage, acoustic ligament and laryngeal muscle, wherein the laryngeal muscle comprises cricoarytenoid posterior muscle, cricoarytenoid lateral muscle, arytenoid transverse muscle, vocal cord muscle and cricothyroid muscle, the cricoid cartilage comprises a arytenoid joint surface, a cricoid lamina and a cricoid arcus cartilaginus, the angle of the thyroid cartilage and the cricoid cartilage can be conveniently adjusted through an axle joint and the cricothyroid muscle, the cricoid cartilage is provided with the elastic laryngeal muscle and the elastic acoustic ligament, and the arytenoid cartilage on the cricoid cartilage rotates with the arytenoid joint surfac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plane, so that the model is more vivid and lifelike when the laryngeal muscle is displayed.)

喉肌作用演示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喉肌作用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哺乳动物喉的构造完善。喉为气管前端的膨大部分,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由软骨、韧带、肌肉及黏膜构成。喉的入口称喉口,喉壁腹前缘的会厌软骨在吞咽时可遮盖喉口,食物和水经会厌上面进入食道,可防止食物和水误入气管。平时喉口开启,是空气进出气管的门户。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构成的喉腔,在中部的侧壁上有黏膜褶所形成的声带为发声器官,开始出现于无尾两栖类,但以哺乳类最发达(仅单孔类及有袋类缺如)。

现有的模型局部不具有弹性,没有调节效果,演示效果不逼真。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演示效果逼真的喉肌作用演示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声韧带和喉肌,所述喉肌包括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肌、声带肌和环甲肌,所述环状软骨包括环状软骨板和环状软骨弓,所述环状软骨弓和环状软骨板交界处有甲关节面,所述环状软骨板上缘两侧各有一杓关节面,所述杓状软骨设置在所述杓关节面上,所述杓状软骨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所述杓状软骨上设置有所述杓横肌,所述杓状软骨呈三角形,包括杓状软骨尖、声带突和肌突,所述杓横肌两端连于两侧杓状软骨肌突及其外侧缘,所述环状软骨弓设置在所述杓关节面对称面,所述杓关节面设置在所述环状软骨板上,所述环状软骨板背侧设置有所述环杓后肌,所述环状软骨板上设置有所述环杓侧肌,所述环杓侧肌设置在所述杓关节面和环状软骨弓之间,所述环杓后肌一端与所述环状软骨板连接,所述环杓后肌另一端与所述杓状软骨的肌突连接,所述环杓侧肌一端与所述环状软骨板连接,所述环杓侧肌另一端与所述杓状软骨的肌突连接,所述声韧带一端与所述杓状软骨的声带突连接,所述声韧带另一端与所述甲状软骨连接,所述环甲肌一端与所述甲状软骨一端下方连接,所述环甲肌另一端与所述环状软骨板下方连接,所述声韧带两侧设置有所述声带肌。

为了保证喉肌的伸缩性,从而演示,不同状态下,不同喉肌的拉伸情况,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喉肌具有弹性。

为了保证声韧带的伸缩性,从而演示,不同状态下,声韧带的拉伸情况,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声韧带具有弹性。

为了方便演示杓状软骨的使用状态,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杓状软骨与所述杓关节面转动或滑动连接。

为了方便调节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的位置,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甲状软骨另一端下方设置有车轴关节,所述甲状软骨与所述环状软骨通过所述车轴关节铰接。

为了方便支撑模型,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下方设置有基座。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喉肌作用演示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喉肌作用演示模型,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通过车轴关节和环甲肌方便调节角度,在环状软骨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喉肌和具有弹性的声韧带,环状软骨板上的杓状软骨与杓关节面转动和平面连接,使模型在展示喉肌时更加形象和逼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环杓后肌作用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环杓侧肌作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杓横肌作用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环甲肌作用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背视图;

图7为本发明环状软骨和杓状软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甲状软骨;2、杓状软骨;3、声韧带;4、环杓后肌;5、环杓侧肌;6、杓横肌;7、声带肌;8、环甲肌;9、杓关节面;10、环状软骨板;11、环状软骨弓;12、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请参阅图1-7,喉肌作用演示模型,包括甲状软骨1、环状软骨、杓状软骨2、声韧带3和喉肌,所述喉肌包括环杓后肌4、环杓侧肌5、杓横肌6、声带肌7和环甲肌8,所述环状软骨包括环状软骨板10和环状软骨弓11,所述环状软骨弓11和环状软骨板10交界处有甲关节面,所述环状软骨板10上缘两侧各有一杓关节面9,所述杓状软骨2设置在所述杓关节面9上,所述杓状软骨2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所述杓状软骨2上设置有所述杓横肌6,所述杓状软骨2呈三角形,包括杓状软骨尖、声带突和肌突,所述杓横肌6两端连于两侧杓状软骨肌突及其外侧缘,所述环状软骨弓11设置在所述杓关节面9对称面,所述杓关节面9设置在所述环状软骨板10上,所述环状软骨板10背侧设置有所述环杓后肌4,所述环状软骨板10上设置有所述环杓侧肌5,所述环杓侧肌5设置在所述杓关节面9和环状软骨弓11之间,所述环杓后肌4一端与所述环状软骨板10连接,所述环杓后肌4另一端与所述杓状软骨2的肌突连接,所述环杓侧肌5一端与所述环状软骨板10连接,所述环杓侧肌5另一端与所述杓状软骨2的肌突连接,所述声韧带3一端与所述杓状软骨2的声带突连接,所述声韧带3另一端与所述甲状软骨1连接,所述环甲肌8一端与所述甲状软骨1一端下方连接,所述环甲肌8另一端与所述环状软骨板10下方连接,所述声韧带3两侧设置有所述声带肌7。

所述喉肌具有弹性,为了保证喉肌的伸缩性,从而演示,不同状态下,不同喉肌的拉伸情况。

所述声韧带3具有弹性,为了保证声韧带3的伸缩性,从而演示,不同状态下,声韧带3的拉伸情况。

所述杓状软骨2与所述杓关节面9转动或滑动连接,为了方便演示杓状软骨2的使用状态。

所述甲状软骨1另一端下方设置有车轴关节,所述甲状软骨1与所述环状软骨通过所述车轴关节铰接,为了方便调节甲状软骨1与环状软骨的位置。

所述甲状软骨1和环状软骨下方设置有基座12,为了方便支撑模型。

综上所述,该喉肌作用演示模型,在使用时,环杓后肌4向中间收缩,杓状软骨2带动声韧带3向远离中间方向移动,环杓侧肌5拉伸,杓状软骨2带动声韧带3向中间方向移动,杓横肌6向中间方向收缩,杓状软骨2带动声韧带3向中间方向靠拢,环甲肌8带动甲状软骨1和环状软骨运动从而控制声带肌7的收缩与拉伸。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分离式巷道物理实验模型结构、制作辅具以及制作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