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托架、建筑物墙壁构造、以及板材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35971 发布日期:2021-11-12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建筑用托架、建筑物墙壁构造、以及板材施工方法 (Bracket for building, building wall structure, and plate construction method ) 是由 越智督夫 于 2020-08-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建筑用托架、以及使用其的建筑物墙壁构造和板材施工方法,其适宜于提高强度、并且关于施工时与固定对象物间的配置关系实现较高自由度。建筑用的托架(X1)具备:第一固定部(10),其包括用于与构造体抵接的面(11);第二固定部(20),其以与第一固定部(10)交叉的方式从第一固定部(10)的端部向与面(11)相反的一侧延伸。第二固定部(20)具备包括面(21A)的基材部(21)、肋部(22)、第一侧壁部(23)以及第二侧壁部(24)。肋部(22)从基材部(21)突出,且在突出端包括面(22A)。第一侧壁部(23)从基材部(21)的宽度方向(W)上的基材部(21)的一端部向与肋部(22)相同的一侧突出。第二侧壁部(24)从宽度方向(W)上的基材部(21)的另一端部向与肋部(22)相同的一侧突出。(Provided are a construction bracket, a building wall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and a plate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are suitable for improving the strength and realizing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 with respect to the arrangement relation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a fixed object during construction. A bracket (X1) for constru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ing section (10) having a surface (11) for abutting against the structure; and a second fixing section (20) extending from the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section (10) to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surface (11) so as to intersect the first fixing section (10). The second fixing portion (20)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portion (21) having a surface (21A), a rib portion (22), a first side wall portion (23), and a second side wall portion (24). The rib (22) protrudes from the base material section (21), and includes a surface (22A) at the protruding end. The first side wall portion (23) protrudes from one end portion of the base material portion (21) in the width direction (W) of the base material portion (21) to the same side as the rib portion (22). The second side wall portion (24) protrudes from the other end portion of the base material portion (21) in the width direction (W) to the same side as the rib portion (22).)

建筑用托架、建筑物墙壁构造、以及板材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建筑物的墙壁构造的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用托架、以及使用了建筑用托架的建筑物墙壁构造及板材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墙壁构造的施工中,在使壁面构成用的多张板材上下左右接合而相对于楼体构造物形成墙壁构造时,使用各种固定连结工具。作为这样的固定连结工具的一种,有时使用托架(建筑用托架),该托架用于将固定有壁面构成用的板材且对该板材进行支承的例如横撑相对于楼体构造物固定。在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与这样的建筑用托架相关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3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690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建筑用托架,谋求能够承受墙壁构造的施工作业的强度、用于持续维持施工后的墙壁构造的强度。另一方面,根据钢筋结构(S结构)等建筑物构造的种类,在墙壁构造的施工时,有时能够配置建筑用托架的位置受到限制,另外,有时能够配置固定地支承于建筑用托架的横撑等固定对象物的位置也受到限制。因此,以往的托架根据其构造而有可能无法用于规定的墙壁构造的施工。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情况而想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提高强度并且关于施工时与固定对象物间的配置关系实现较高的自由度的建筑用托架、以及使用了该建筑用托架的建筑物墙壁构造及板材施工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用托架。该建筑用托架具备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包括用于与构造体抵接的第一面。第二固定部具备基材部、肋部、第一侧壁部以及第二侧壁部。

第二固定部以与第一固定部交叉的方式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一侧延伸,且还包括用于抵接的第二面。肋部从基材部向与第二面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在所述肋部的突出端包括用于与构件抵接的第三面。第一侧壁部从与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基材部的一端部向与肋部相同的一侧突出,并且包括在宽度方向上与肋部并列的用于与构件抵接的第一壁部。第二侧壁部从基材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基材部的另一端部向与肋部相同的一侧突出,并且包括在宽度方向与肋部并列的用于与构件抵接的第二壁部。

这样的建筑用托架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例如如下那样使用。

首先,使建筑用托架的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与具有楼体构造物的规定的壁面抵接,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第一固定部从与第一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壁面的紧固构件,将建筑用托架与壁面紧固固定。在楼体构造物的壁面例如以规定的配置安装有多个建筑用托架。

接着,在将固定对象物(构件)架设于在壁面上安装的例如两个以上的建筑用托架的状态下,将该固定对象物固定于建筑用托架(对托架固定作业)。固定对象物是指固定有壁部构成用的板材并用于对该板材进行支承的支承材,例如是横撑。横撑可以是所谓的纵向横撑,也可以是横向横撑。

在对托架固定作业中,具体地说,使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的基材部的第二面与固定对象物抵接,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基材部从与第二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固定对象物的紧固构件来将建筑用托架与固定对象物紧固固定。或者,使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的肋部的第三面、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与固定对象物抵接,在该状态下,通过将肋部从与第三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固定对象物的紧固构件来将建筑用托架与固定对象物紧固固定。

对于例如这样使用的本建筑用托架,如上所述,与固定对象物紧固的第二固定部在其基材部具有肋部,除此之外,还具备从基材部向与肋部相同的一侧突出的第一侧壁部及第二侧壁部。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建筑用的托架中提高在包括所谓的不平整调整等的墙壁构造的施工作业中可承受的强度、用于持续维持施工后的墙壁构造的强度。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建筑用托架中与固定对象物紧固的第二固定部具备第二面以及与该第二面相反的第三面来作为用于与构件抵接的面。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关于建筑用托架与固定对象物间的配置关系实现较高的自由度。即,本建筑用托架能够以多样的取向以及安装方案来使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建筑用托架适宜于提高其强度、并且关于施工时与固定对象物间的配置关系实现较高的自由度。建筑用托架的强度提高适宜于在使用建筑用托架的建筑物墙壁构造内抑制建筑用托架的变形,从而适宜于对固定于建筑用托架的固定对象物、固定于该固定对象物的壁面构成用板材等其他构件稳定地进行支承。另外,关于上述配置关系的较高自由度的实现适宜于在钢筋结构(S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RC结构)等各种建筑物构造中将本建筑用托架用于多样的墙壁构造的施工。

另外,在本建筑用托架中,第一侧壁部的第一壁部、第二侧壁部的第二壁部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肋部从基材部向相同的一侧突出且并列,这样的上述结构容易构成为在第二固定部的第三面侧配置有固定对象物且该固定对象物与第二固定部紧固的情况下,第二固定部在三个位置与固定对象物抵接。第二固定部在三个位置与固定对象物抵接这样的结构适宜于第二固定部或建筑用托架对固定对象物、固定于该固定对象物的壁面构成用板材等其他构件稳定地进行支承。

优选的是,第三面、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从基材部突出的突出高度相同。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第二固定部的第三面侧配置有固定对象物且将该固定对象物与第二固定部紧固的情况下,第二固定部在三个位置与固定对象物抵接,从而适宜于第二固定部或建筑用托架对固定对象物、固定于该固定对象物的壁面构成用板材等其他构件稳定地进行支承。

优选的是,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三侧壁部,其从宽度方向上的该第一固定部的一端部向与第二固定部相同的一侧突出;以及第四侧壁部,其从宽度方向上的该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部向与第二固定部相同一的侧突出。该情况下,更优选的是,第二固定部的第一侧壁部与第一固定部的第三侧壁部相连,并且第二固定部的第二侧壁部与第一固定部的第四侧壁部相连。这样的结构适宜于提高建筑用托架的强度。

优选的是,第一侧壁部在比第一壁部靠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包括比第一壁部高的第一高壁部,第二侧壁部在比第二壁部靠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包括比第二壁部高的第二高壁部。这样的结构适宜于提高建筑用托架的强度。

优选的是,第二固定部的基材部具有紧固构件贯通用的至少一个孔。优选的是,所述孔包括沿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孔。优选的是,肋部具有紧固构件贯通用的至少一个孔。优选的是,所述孔包括沿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孔。优选的是,第一固定部具有紧固构件贯通用的至少一个孔。优选的是,所述孔包括第一孔、以及位于该第一孔周围的比该第一孔小的至少一个第二孔。这些结构分别适宜于在使用本建筑用托架的墙壁构造施工时减少或回避在本建筑用托架设置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的作业,从而实现施工作业的简化·高效化。

优选的是,在第一固定部中的与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对位用的基准线。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本建筑用托架的墙壁构造施工时有助于本建筑用托架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墙壁构造。所述建筑物墙壁构造具备:构造体,其具有壁面;多个建筑用托架,其配置于壁面上;多个支承材,其分别横跨至少两个建筑用托架而配置;多个第一紧固构件;多个第二紧固构件;以及多个板材,其用于覆盖壁面。

建筑用托架是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上述的建筑用托架。在本建筑物墙壁构造中,建筑用托架在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与壁面抵接,紧固建筑用托架与壁面通过将第一固定部从与第一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壁面的第一紧固构件而被紧固。支承材具有:第一接合部,其固定于建筑用托架;第二接合部,其与该第一接合部中的与壁面相反的一侧连接。另外,板材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支承材中的第二接合部。

在相对于多个建筑用托架的多个支承材的多个固定位置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定位置处,实现下述那样的第一固定方案或第二固定方案。

在第一固定方案中,支承材的第一接合部与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的基材部的第二面抵接,建筑用托架与支承材通过将基材部从与第二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的第二紧固构件而被紧固。在第二固定方案中,支承材的第一接合部与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的肋部的第三面、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抵接,建筑用托架与支承材通过将肋部从与第三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的第二紧固构件而被紧固。

在本建筑物墙壁构造中,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上述的建筑用托架。因此,根据本建筑物墙壁构造,在本建筑物墙壁构造所包括的建筑用托架中,起到与关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建筑用托架所上述的技术效果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相对于支承材的板材的上述的安装方案之中,“板材直接地安装于支承材中的第二接合部”的结构具体是指如下结构:板材以在其与支承材之间不存在其他支承材的方式与第二接合部连结,并通过螺钉等紧固构件、安装工具等直接地安装于支承材。根据这样的结构,板材作为直接安装的要素而无需使用支承材以外的支承材,从而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以及通过工序数量的削减而得到的作业的简化。

另一方面,在相对于支承材的板材的上述的安装方案之中,“板材间接地安装于支承材的第二接合部”的结构具体是指如下结构:板材以在其与支承材(第一支承材)之间存在其他支承材(第二支承材,例如后記的追加支承材)的状态与第二接合部连结,该第二支承材通过螺钉等紧固构件安装于第一支承材,且板材通过螺钉等紧固构件、安装工具安装于第二支承材。第二支承材至少为一个。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用第一支承材以外的第二支承材,能够适宜地进行壁面的不平整调整,从而能够更稳定地支承板材。

在以上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优选的是,本建筑物墙壁构造还具备下述那样的的延长构件以及第三紧固构件。

延长构件具备延长基材部、第一延长侧壁部以及第二延长侧壁部。延长基材部包括用于与建筑用托架的基材部的第二面或第三面抵接的第四面、以及与该第四面相反的一侧的用于与构件抵接的第五面,该延长基材部沿基材部延伸。第一延长侧壁部从与延长基材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延长基材部的一端部向该延长基材部的厚度方向的第四面侧突出。第二延长侧壁部从与延长基材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延长基材部的另一端部向与第一延长侧壁部相同的一侧突出。

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嵌合于延长构件的第一延长侧壁部与第二延长侧壁部之间,并且该延长构件在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以及延长基材部的延伸方向上向与第一固定部相反的一侧比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更长地延伸。

在相对于建筑用托架的支承材的固定位置处,采用下述的第一紧固方案或第二紧固方案。

在第一紧固方案中,延长构件的第四面与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的基材部的第二面抵接,建筑用托架与延长构件通过将基材部从与第二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延长基材部的第三紧固构件而被紧固,并且支承材的第一接合部与延长构件的第五面抵接,延长构件与支承材通过将延长构件从第四面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的第二紧固构件而被紧固。

在第二紧固方案中,延长构件的第四面与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的肋部的第三面抵接,建筑用托架与延长构件通过将肋部从与第三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延长基材部的第三紧固构件而被紧固,并且支承材的第一接合部与延长构件的第五面抵接,延长构件与支承材通过将延长构件从第四面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的第二紧固构件而被紧固。

以上那样的结构的延长构件适宜于关于支承材进行不平整调整。并且,关于楼体构造物与支承材之间的连结而共同起作用的上述的建筑用托架以及该延长构件适宜于在建筑物墙壁构造内提高强度、并且关于与支承材的配置关系而实现较高的自由度。

优选的是,延长基材部具有沿该延长基材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紧固构件贯通用的至少一个长孔、以及位于在宽度方向上与长孔分离的位置的紧固构件贯通用的至少一个孔。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本建筑物墙壁构造的施工时减少或回避在延长构件设置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的作业,从而实现施工作业的简化·高效化。

优选的是,本建筑物墙壁构造还具备横跨至少两个支承材而配置的多个追加支承材,追加支承材安装于至少两个支承材中的第二接合部,板材安装于追加支承材。在这样的结构中,以与建筑用托架的配设间距不同的间距(例如比上述间距小的间距)配置有多个追加支承材,在此基础上适宜于将板材安装于该追加支承材,从而更稳定地支承板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将板材安装于具有壁面的构造体的板材施工方法。所述板材施工方法包括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

在第一工序中,将多个建筑用托架安装于壁面。建筑用托架是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上述的建筑用托架。在第一工序中,使建筑用托架的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与壁面抵接,通过将第一固定部从与第一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壁面的第一紧固构件来将建筑用托架与壁面紧固。

在第二工序中,将支承材固定于在壁面上安装的至少两个建筑用托架。支承材具有:第一接合部,其固定于建筑用托架;第二接合部,其与该第一接合部中的与壁面相反的一侧连接。

在第二工序中,具体地说,使支承材的第一接合部与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中的基材部的第二面抵接,并通过将基材部从与第二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的第二紧固构件来将建筑用托架与支承材紧固。或者,在第二工序中,使支承材的第一接合部与建筑用托架的第二固定部中的肋部的第三面、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抵接,并通过将肋部从与第三面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的第二紧固构件来将建筑用托架与支承材紧固。

另外,在第三工序中,将板材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支承材。

在本板材施工方法中,使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上述的建筑用托架。因此,根据本板材施工方法,在用于该板材施工方法的建筑用托架中,起到与关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建筑用托架所上述的技术效果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建筑用托架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建筑用托架的其他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示出的建筑用托架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示出的建筑用托架的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示出的建筑用托架的其他变形例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与对于图1示出的建筑用托架而言的图3示出剖视图相当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6是图1示出的建筑用托架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7表示墙壁构造的施工中的托架的安装方案的一例。

图8表示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使用了托架的支承材安装作业的一例的一工序。

图9表示在图8示出的工序之后继续的工序。

图10表示在图9示出的工序之后继续的工序。

图11表示支承材安装方案的其他例子1。

图12表示支承材安装方案的其他例子2。

图13表示支承材安装方案的其他例子3。

图14是延长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4示出的延长构件的XV-XV剖面的剖视图。

图16表示使用建筑用托架及延长构件的支承材安装方案的一例。

图17表示使用建筑用托架及延长构件的支承材安装方案的其他例子1。

图18表示使用建筑用托架及延长构件的支承材安装方案的其他例子2。

图19表示使用建筑用托架及延长构件的支承材安装方案的其他例子3。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建筑物墙壁构造的立体图(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1是图20示出的建筑物墙壁构造的一个局部剖视图。

图22是图20示出的建筑物墙壁构造的其他的局部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建筑物墙壁构造的立体图(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4是图23示出的建筑物墙壁构造的一个局部剖视图。

图25是图23示出的建筑物墙壁构造的其他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托架X。图1是托架X的一个立体图。图2是托架X的其他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示出的托架X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

托架X具备第一固定部10以及第二固定部20。托架X是例如在建筑物的墙壁构造的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用托架,且是用于在形成的墙壁构造中将固定有壁部构成用的板材并对该板材进行支承的横撑等相对于楼体构造物固定的要素。

托架X的第一固定部10具有从沿一方向(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固定部20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一端部起沿其他方向(第二方向D2)延伸的形状。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在本实施方式中正交,但只要交叉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X的第一固定部10及第二固定部20在与第一方向D1正交且与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上(宽度方向W)具有宽度(宽度方向W与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交叉即可)。第一固定部10的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是例如30~70mm。第二固定部20的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是例如70~140mm。托架X、或第一固定部10及第二固定部20的宽度(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例如为30~70mm。

第一固定部10在与第二固定部20相反的一侧包括用于与构造体抵接的面11(第一面)。在第一固定部10的与面11相反的一侧的面12设置有对位用的基准线L(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基准线和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基准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面12刻设有基准线L。也可以代替这样的结构而将基准线L印刷于面12。

另外,第一固定部10具有第三侧壁部13及第四侧壁部14。第三侧壁部13从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固定部10的一端部向第二固定部20一侧突出。第四侧壁部14从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固定部10的另一端部向第二固定部20一侧突出。在第一固定部10中,第三侧壁部13及第四侧壁部14距面12的突出高度分别是例如6~1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0具有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H1~H5。孔H4~H5比孔H1小。孔H1为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长孔。孔H1的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是例如15~45mm,孔H1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7~18mm。

孔H2是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长孔,且在宽度方向W上与孔H1分离。孔H2的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是例如7~17mm,孔H2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3~7mm。孔H3是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长孔,且在宽度方向W上相对于孔H1在与孔H2相反的一侧分离。孔H3的第二方向D2上的尺寸是例如7~17mm,孔H3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3~7mm。

孔H4是圆孔,在宽度方向W上的形成位置与孔H2重复,且在第二方向D2上与孔H2分离。孔H4的直径是例如3~7mm。孔H5是圆孔,在宽度方向W上的形成位置与孔H3重复,且在第二方向D2上与孔H3分离。孔H5的直径是例如3~7mm。这些结构是例示性的,在宽度方向W上,可以使孔H4与孔H2位置偏移,也可以使孔H5与孔H3位置偏移。另外,在第二方向D2上,可以替换孔H4与孔H2的形成位置,也可以替换孔H5与孔H3的形成位置。

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具备基材部21、肋部22、第一侧壁部23、以及第二侧壁部24。

第二固定部以与第一固定部交叉的方式从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与第一面相反的一侧延伸。基材部21包括用于与构件抵接的面21A(第二面)以及与该面21A相反的面21B。面21A在第二方向D2上位于与从第二固定部20延伸的第一固定部10相反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部21具有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H6、以及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四个孔H7。孔H6是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长孔。孔H6的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是例如15~100mm,孔H6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3~7mm。孔H7是圆孔,且在宽度方向W上与孔H6分离。孔H7的直径是例如3~7mm。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基材部21的孔H7的数量是四个,但也可以少于四个,还可以多于四个。另外,对于以肋部22位于中间的方式形成的孔H6、H7的配置,孔H6的形成位置与孔H7的形成位置也可以与图2示出的位置相反。

肋部22从基材部21向与面21A相反的一侧(面21B侧)突出,并且在其突出端包括用于与构件抵接的面22A(第三面)。肋部22的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是例如30~140mm。肋部22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8~30mm。另外,肋部22距基材部21的突出高度是例如5~12mm。

在本实施方式中,肋部22具有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H8、H9。孔H8是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长孔。孔H8的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是例如15~100mm,孔H8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3~7mm。孔H9是圆孔,且在第一方向D1上与孔H8分离。孔H9的直径是例如3~7mm。肋部22的孔H9的数量可以多于图示的数量。

第一侧壁部23从宽度方向W(即与第二固定部20的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上的基材部21的一端部向与肋部22相同一侧突出。第一侧壁部23包括在宽度方向W上与肋部22并列的用于与构件抵接的第一壁部23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部23在比第一壁部23a靠第一固定部10的一侧包括比第一壁部23a高的第一高壁部23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20的第一侧壁部23与第一固定部10的上述的第三侧壁部13在托架X的宽度方向W一端侧相连。

第二侧壁部24从宽度方向W上的基材部21的另一端部向与肋部22相同一侧突出。第二侧壁部24包括在宽度方向W上与肋部22并列的用于与构件抵接的第二壁部24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部24在比第二壁部24a靠第一固定部10的一侧包括比第二壁部24a高的第二高壁部24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20的第二侧壁部24与第一固定部10的上述的第四侧壁部14在托架X的宽度方向W另一端侧相连。

该第一侧壁部23以及第二侧壁部24中的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距基材部21的突出高度与肋部22的上述突出高度相同,是例如5~12mm。第一高壁部23b距基材部21的突出高度比第一壁部23a的突出高度大,是例如6~15mm。第二高壁部24b距基材部21的突出高度比第二壁部24a的突出高度大,是例如6~15mm。

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托架X例如能够通过针对钢制板等金属板的开孔加工、弯折加工,冲压加工等而制造。在托架X的制造中使用的金属板的厚度是例如1~5mm。

如图4所示,托架X也可以采用在第一侧壁部23以及第二侧壁部24不包括第一高壁部23b以及第二高壁部24b的结构。

如图4所示,托架X也可以在肋部22具有除孔H8、H9外的孔H10。孔H10是圆孔,且在第一方向D1上在与孔H9相反的一侧与孔H8分离。孔H10的直径是例如3~7mm。

托架X可以在第一固定部10的面12上在与图1示出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具有基准线L。例如,图4示出的托架X的第一固定部10的面12中的沿图中纵方向延伸的基准线L位于比图1示出的托架X的第一固定部10的面12中的沿图中纵方向延伸的基准线L靠图中右方向处。

如图5所示,托架X也可以在第二固定部20设置有两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上述的肋部22(图5是与对于图1示出的托架X而言的图3示出的剖视图相当的位置的剖视图)。该情况下,两个肋部22距基材部21的突出高度与上述的第一侧壁部23以及第二侧壁部24的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距基材部21的突出高度相同。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在两个肋部22分别设置作为长孔的孔H8和作为圆孔的孔H9,也可以在两个肋部22中的一方设置作为长孔的孔H8,并在另一方设置作为圆孔的孔H9。

如图6所示,托架X也可以具有在第二固定部20的第一方向D1的几乎整个区域范围内延伸的肋部22。这样的结构在提高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强度、进而提高托架X的强度的方面优选。

以上的托架X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例如图7所示那样以规定的配置安装于具有楼体构造物的规定的壁面31(图7例示地表示在楼体构造物是RC结构的情况下作为相对于壁面31紧固托架X的紧固构件而使用地脚螺栓的情况。图8至图13也同样)。在壁面31预先设置有在托架安装位置具有交点的墨线32。托架X在壁面31上的定位能够利用该墨线32和第一固定部10中的上述的基准线L来进行。即,以由面朝壁面31的操作者观察时基准线L重合于墨线32上的方式来配置托架X,由此能够进行托架X的定位。

图8至图10表示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的使用了托架X的支承材安装作业的一例。首先,如图8所示,利用紧固构件41(第一紧固构件)将托架X固定于楼体构造物的壁面31。具体地说,在使托架X的第一固定部10的面11与壁面31抵接并且进行了托架X的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紧固构件41将托架X或托架X的第一固定部10紧固固定于壁面31。紧固构件41是例如地脚螺栓,在第一固定部10的孔H1中从面12一侧(与面11相反的一侧)将第一固定部10贯通并到达壁面31(紧固构件41也可以使用地脚螺栓以外的构件)。在该安装作业例中,托架X以其第二方向D2成为水平方向、且第一固定部10沿着壁面31从第二固定部20端部向右侧(由面朝壁面31的操作者观察时的右侧)延伸的取向(第一取向)固定于壁面31。

在利用紧固构件41将托架X固定于壁面31时,在使托架X的基准线L与壁面31上的墨线32对准的状态下利用紧固构件41使托架X固定于壁面31的固定作业的途中,有可能托架X向例如左右方向位置偏移。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供紧固构件41插通的孔H1是长孔,因此在经过使基准线L再次与墨线32重新对准的微调整后,能够将托架X固定于壁面31。在利用紧固构件41将托架X固定于壁面31时,在代替孔H1而利用作为长孔的孔H2、孔H3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进行使基准线L再次与墨线32重新对准的微调整。

接下来,如图9所示,利用紧固构件42(第二紧固构件)将支承材5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2是自攻螺钉。支承材5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直接或间接地安装有壁面构成用的板材的例如横撑。作为支承材5,例示性地图示中空方材(在图8至图13中也同样)。该支承材5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1A侧。另外,支承材5具有:第一接合部5a,其固定于托架X;以及第二接合部5b,其与第一接合部5a中的与壁面31相反的一侧连接。

在图9示出的工序中,具体地说,使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中的基材部21的面21A抵接,在该状态下,利用在基材部21的孔H6中从面21B一侧(与面21A相反的一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的紧固构件42,将托架X与支承材5临时固定。在该临时固定中,紧固构件42较浅地拧入支承材5。

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支承材5,能够在其第一方向D1上相对于托架X调整位置。因此,能够经由托架X而根据需要进行支承材5相对于壁面31的不平整调整。

接下来,如图10所示,利用紧固构件42、43(第二紧固构件)将支承材5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3是自攻螺钉。在本工序中,具体地说,利用从上述的临时固定状态进一步拧入的紧固构件42(即,在基材部21的孔H6中从面21B一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的紧固构件42)、以及在基材部21的孔H7中从面21B一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拧入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的紧固构件43,将托架X与支承材5紧固固定。

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能够通过例如上述方式,使用托架X将规定的支承材安装于楼体构造物的壁面。

图11至图13分别表示支承材的安装方案的其他例子。

在图11示出的例子中,托架X以其第二方向D2呈水平方向且第一固定部10沿着壁面31从第二固定部20端部向左侧(由面朝壁面31的操作者观察的左侧)延伸的取向(第二取向)固定于壁面31。另外,在图11示出的例子中,支承材5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中的面22A(例如图1示出)侧。该支承材5在与第二固定部20的肋部22的面22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2、43紧固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2在肋部22的孔H8中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紧固构件43在肋部22的孔H9中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

图11示出的安装方案例如能够通过以下作业而实现:利用紧固构件41的固定作业(第一固定部10相对于壁面31的固定)、利用紧固构件42的临时固定作业(支承材5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0的临时固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支承材5的不平整调整、以及利用紧固构件42、43的固定作业(支承材5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0的固定)。在支承材5的临时固定后的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支承材5,能够相对于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

在图12示出的例子中,托架X以其第二方向D2成为铅垂方向且第一固定部10沿着壁面31从第二固定部20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取向(第三取向)固定于壁面31。另外,在图12示出的例子中,支承材5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1A侧。该支承材5在与第二固定部20中的基材部21的面21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2、43紧固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2在基材部21的孔H6中(例如图1示出)从面21B侧(与面21A相反的一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紧固构件43在基材部21的孔H7中(例如图1示出)从面21B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

图12示出的安装方案例如能够通过以下作业而实现:利用紧固构件41的固定作业(第一固定部10相对于壁面31的固定)、利用紧固构件42的临时固定作业(支承材5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0的临时固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支承材5的不平整调整、以及利用紧固构件42、43的固定作业(支承材5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0的固定)。在支承材5的临时固定后的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支承材5,能够相对于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

在图13示出的例子中,托架X以其第二方向D2成为铅垂方向且第一固定部10沿着壁面31从第二固定部20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取向(第四取向)固定于壁面31。另外,在图13示出的例子中,支承材5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2A(例如图1示出)侧。该支承材5在与第二固定部20中的肋部22的面22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2、43紧固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2在肋部22的孔H8中(例如图1示出)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紧固构件43在肋部22的孔H9中(例如图1示出)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

图13示出的安装方案例如能够通过以下作业而实现:利用紧固构件41的固定作业(第一固定部10相对于壁面31的固定)、利用紧固构件42的临时固定作业(支承材5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0的临时固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支承材5的不平整调整、以及利用紧固构件42、43的固定作业(支承材5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0的固定)。在支承材5的临时固定后的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支承材5,能够相对于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

在例如以上使用的托架X中,与固定对象物(在上述的例子中为支承材5)紧固的第二固定部20在其基材部21具有肋部22,除此之外,还具备从基材部21向与肋部22相同的一侧突出的第一侧壁部23以及第二侧壁部24。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建筑用的托架X中提高在包括所谓的不平整调整等的墙壁构造的施工作业中可承受的强度、用于在施工后持续维持墙壁构造的强度。

另外,如上所述,托架X中的与固定对象物紧固的第二固定部20具备面21A和与之相反的面22A来作为与构件抵接的面。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关于托架X与固定对象物间的配置关系如上述那样实现较高的自由度。即,托架X能够以多样的取向以及安装方案来使用。

如上所述,托架X适宜于提高其强度、并且关于施工时与固定对象物间的配置关系实现较高的自由度。托架X的强度的提高适宜于在使用该托架X的建筑物墙壁构造内抑制托架X的变形,从而适宜于稳定地支承由托架X固定的固定对象物、由该固定对象物固定的壁部构成用板材等其他的构件。

另外,在托架X中,第一侧壁部23的第一壁部23a、第二侧壁部24的第二壁部24a、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肋部22从基材部21向相同一侧突出并且并列,对于这样的上述结构,在固定对象物配置于第二固定部20的面22A侧且与第二固定部20紧固的情况下,容易构成为第二固定部20在三个位置与固定对象物抵接。第二固定部20在三个位置与固定对象物抵接这样的结构适宜于由第二固定部20或托架X稳定地支承固定对象物、固定于该固定对象物的壁面构成用板材等其他构件。

在托架X中,如上所述,面22A、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距基材部21的突出高度相同。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固定对象物配置于第二固定部20的面22A侧且与第二固定部20紧固的情况下使第二固定部20在三个位置与固定对象物抵接,从而适宜于由第二固定部20或托架X稳定地支承固定对象物、固定于该固定对象物的壁面构成用板材等其他构件。

在托架X中,如上所述,第一固定部10具有:第三侧壁部13,其从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固定部10的一端部向与第二固定部20相同的一侧突出;以及第四侧壁部14,其从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固定部10的另一端部向与第二固定部20相同的一侧突出,第二固定部20的第一侧壁部23与第一固定部10的第三侧壁部13相连,并且第二固定部20的第二侧壁部24与第一固定部10的第四侧壁部14相连。这样的结构适宜于提高托架X的强度。

在托架X中,如上所述,第一侧壁部23在比第一壁部23a靠第一固定部10一侧包括比第一壁部23a高的第一高壁部23b,第二侧壁部24在比第二壁部24a靠第一固定部10一侧包括比第二壁部24a高的第二高壁部24b。这样的结构适宜于提高托架X的强度。

如上所述,托架X已经具有孔H1~H9等孔。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使用托架X进行墙壁构造施工时减少或回避在托架X设置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的作业,从而实现施工作业的简化。除此之外,作为设置于第二固定部20且呈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形状的长孔的孔H6、H8能够用于上述的不平整调整。

在托架X中,如上所述,在第一固定部10的面12设置有对位用的基准线L。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托架X进行墙壁构造施工时有助于托架X的定位。

如例如图16至图19所示,在墙壁构造的施工中,在利用托架X的支承材的安装中也能够一并地使用托架X和延长构件Y。图14是延长构件Y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图14示出的延长构件Y的XV-XV剖面的剖视图。

延长构件Y具备延长基材部60、第一延长侧壁部61以及第二延长侧壁部62。延长基材部60具有沿一方向(在图16至图19示出的安装状态中为第一方向D1)延伸的形状,并且在与该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W)上具有宽度。

延长基材部60包括:面60A(第四面),其用于与托架X的基材部21的面21A或面22A抵接;以及面60B(第五面),其用于与在该面60A的相反侧的构件抵接。延长基材部60的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是例如70~150mm。延长基材部60的宽度(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31~85mm。

第一延长侧壁部61从宽度方向W上的延长基材部60的一端部沿延长基材部60的厚度方向向面60A侧突出。第二延长侧壁部62从宽度方向W上的延长基材部60的另一端部沿延长基材部60的厚度方向向面60A侧突出。第一延长侧壁部61以及第二延长侧壁部62距面60A的突出高度分别是例如5~1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延长基材部60具有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H11和沿第一方向D1并列的八个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H12。孔H11是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长孔。孔H11的第一方向D1上的尺寸是例如50~120mm,孔H11的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是例如3~7mm。孔H12是圆孔,且在宽度方向W上与孔H11分离。孔H12的直径是例如3~7mm。

具有上述那样结构的延长构件Y例如能够通过针对钢制板等金属板的开孔加工、弯折加工等而制造。在延长基材部60的制造中使用的金属板的厚度是例如1~5mm。

在图16示出的例子中,托架X以与参照图8上述的情况相同的第一取向固定于壁面31。延长构件Y通过下述的第一方案来安装于该托架X。

在第一方案中,延长构件Y的面60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1A(例如图2示出)抵接,并且在延长构件Y的第一延长侧壁部6_1与第二延长侧壁部62之间嵌合有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长构件Y在第一方向D1上向与第一固定部10相反的一侧比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伸地更长。另外,延长构件Y在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1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4、45(第三紧固构件)紧固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4在基材部21的孔H6中从面21B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5在基材部21的孔H7中从面21B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4、45是自攻螺钉。

另外,在图16示出的例子中,支承材5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的面60B侧(与面60A相反的一侧)。该支承材5在与面60B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2、43紧固固定于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2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1中从面60A侧将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紧固构件43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2中从面60A侧将延长基材部60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

图16示出的这样的安装方案例如能够经由以下作业而实现:利用紧固构件41的第一固定作业、利用紧固构件44的第一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延长构件Y的第一不平整调整、利用紧固构件44、45的第二固定作业、利用紧固构件42的第二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支承材5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以及利用紧固构件42、43的第三固定作业。

在用于图16示出的安装方案的第一固定作业中,将第一固定部10固定于壁面31。在第一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托架X的孔H6并较浅地拧入延长构件Y的紧固构件44,将延长构件Y临时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固定作业中,将延长构件Y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延长构件Y的孔H11并较浅地拧入支承材5的紧固构件42,将支承材5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在第三固定作业中,将支承材5固定于延长构件Y。

另外,在相对于托架X的延长构件Y的第一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一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延长构件Y,能够相对于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在相对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的第二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能够相对于延长构件Y以及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通过这样的固定位置的调整,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支承材5相对于壁面31的不平整调整。

在图17示出的例子中,托架X以与参照图11上述的情况相同的第二取向固定于壁面31。延长构件Y通过下述的第二方案安装于所述托架X。

在第二方案中,延长构件Y的面60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2A(例如图1示出)以及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抵接,并且在延长构件Y的第一延长侧壁部61与第二延长侧壁部62之间嵌合有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长构件Y在第一方向D1上向与第一固定部10相反的一侧比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伸地更长。另外,延长构件Y在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2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4、45紧固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4在肋部22的孔H8中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5在肋部22的孔H9中(例如图1示出)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

另外,在图17示出的例子中,支承材5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的面60B侧(与面60A相反的一侧)。该支承材5在与面60B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2、43紧固固定于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2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1中从面60A侧将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紧固构件43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2中从面60A侧将延长基材部60在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

图17示出的这样的安装方案例如能够通过以下作业而实现:利用紧固构件41的第一固定作业(第一固定部10相对于壁面31的固定)、利用紧固构件44的第一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延长构件Y的第一不平整调整、利用紧固构件44、45的第二固定作业、利用紧固构件42的第二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支承材5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以及利用紧固构件42、43的第三固定作业。

在用于图17示出的安装方案的第一固定作业中,将第一固定部10固定于壁面31。在第一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托架X的孔H8并较浅地拧入延长构件Y的紧固构件44,将延长构件Y临时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固定作业中,将延长构件Y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延长构件Y的孔H11并较浅地拧入支承材5的紧固构件42,将支承材5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在第三固定作业中,将支承材5固定于延长构件Y。

另外,在相对于托架X的延长构件Y的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一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延长构件Y,能够相对于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在相对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的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能够相对于延长构件Y以及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通过这样的固定位置的调整,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支承材5相对于壁面31的不平整调整。

在图18示出的例子中,托架X以与参照图12上述的情况相同的第三取向固定于壁面31。延长构件Y通过下述的第三方案安装于所述托架X。

在第三方案中,延长构件Y的面60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1A(例如图2示出)抵接,并且在延长构件Y的第一延长侧壁部61与第二延长侧壁部62之间嵌合有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长构件Y在第一方向D1上向与第一固定部10相反的一侧比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伸地更长。另外,延长构件Y在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1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4、45紧固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4在基材部21的孔H6中(例如图1示出)从面21B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5在基材部21的孔H7中(例如图1示出)从面21B侧将基材部21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

另外,在图18示出的例子中,支承材5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的面60B侧(与面60A相反的一侧)。该支承材5在与面60B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2、43紧固固定于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2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1中从面60A侧将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紧固构件43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2中从面60A侧将延长基材部60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

图18示出的这样的安装方案例如能够通过以下作业而实现:利用紧固构件41的第一固定作业、利用紧固构件44的第一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延长构件Y的第一不平整调整、利用紧固构件44、45的第二固定作业、利用紧固构件42的第二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支承材5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以及利用紧固构件42、43的第三固定作业。

在用于图18示出的安装方案的第一固定作业中,将第一固定部10固定于壁面31。在第一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托架X的孔H6并较浅地拧入延长构件Y的紧固构件44,将延长构件Y临时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固定作业中,将延长构件Y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延长构件Y的孔H7并较浅地拧入支承材5的紧固构件42,将支承材5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在第三固定作业中,将支承材5固定于延长构件Y。

另外,在相对于托架X的延长构件Y的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一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延长构件Y,能够相对于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在相对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的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能够相对于延长构件Y以及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通过这样的固定位置的调整,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支承材5相对于壁面31的不平整调整。

在图19示出的例子中,托架X以与参照图13上述的情况相同的第四取向固定于壁面31。延长构件Y通过下述的第四方案安装于所述托架X。

在第四方案中,延长构件Y的面60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2A(例如图1示出)以及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抵接,并且在延长构件Y的第一延长侧壁部61与第二延长侧壁部62之间嵌合有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长构件Y在第一方向D1上向与第一固定部10相反的一侧比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延伸地更长。另外,延长构件Y在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面22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4、45紧固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紧固构件44在肋部22的孔H8中(例如图1示出)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5在肋部22的孔H9中(例如图1示出)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将肋部22贯通并到达延长构件Y。

另外,在图19示出的例子中,支承材5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于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的面60B侧(与面60A相反的一侧)。该支承材5在与面60B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紧固构件42、43紧固固定于延长构件Y。紧固构件42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1中从面60A侧将延长构件Y的延长基材部60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紧固构件43在延长基材部60的孔H12中从面60A侧将延长基材部60贯通并到达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

图19示出的这样的安装方案例如能够通过以下作业而实现:利用紧固构件41的第一固定作业、利用紧固构件44的第一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延长构件Y的第一不平整调整、利用紧固构件44、45的第二固定作业、利用紧固构件42的第二临时固定作业和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的支承材5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以及利用紧固构件42、43的第三固定作业。

在用于图19示出的这样的安装方案的第一固定作业中,将第一固定部10固定于壁面31。在第一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托架X的孔H8并较浅地拧入延长构件Y的紧固构件44,将延长构件Y临时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固定作业中,将延长构件Y固定于托架X。在第二临时固定作业中,通过贯通延长构件Y的孔H11并较浅地拧入支承材5的紧固构件42,将支承材5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在第三固定作业中,将支承材5固定于延长构件Y。

另外,在相对于托架X的延长构件Y的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一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延长构件Y,能够相对于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在相对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的临时固定作业后的第二不平整调整中,具体地说,对于临时固定于延长构件Y的支承材5,能够相对于延长构件Y以及托架X在第一方向D1上调整位置。通过这样的固定位置的调整,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支承材5相对于壁面31的不平整调整。

在一并使用了托架X和延长构件Y的以上的固定对象物(在上述的例子中为支承材5)的安装中,适宜于对固定对象物进行不平整调整。并且,对于楼体构造物与固定对象物之间的连结而共同起作用的上述托架X以及延长构件Y,适宜于在建筑物墙壁构造内提高强度,并且关于与固定对象物间的配置关系实现较高的自由度。

如上所述,延长构件Y或其延长基材部60具有孔H11、H12。这样的结构适宜于在墙壁构造的施工时减少或回避在延长构件Y设置紧固构件贯通用的孔的作业,从而实现施工作业的简化·高效化。

图20至图2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建筑物墙壁构造Z1。图20是建筑物墙壁构造Z1的立体图(局部剖切立体图)。图21是对建筑物墙壁构造Z1的托架X及其附近从右侧观察时的局部剖视图。图22是对建筑物墙壁构造Z1的托架X及其附近从上方观察时的局部剖视图。在图20中,将垂直上方向表示为上,将垂直下方向表示为下。另外,在图20的从屋外朝向屋内的方向上,将水平左方向表示为左,将水平右方向表示为右。并且,在图20以外的示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屋内外方向的图中,与图20对应地表示这些方向。

建筑物墙壁构造Z1是将多个外壁板2安装于构成住宅、设施、仓库等建筑物的构造体1(楼体构造物)而成的构造。构造体1可以构成新建的建筑物,也可以构成实施外装的翻新工程的现有的建筑物。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板2是其自身具有较高强度、刚性并构成建筑物的外壁的板材。外壁板2可以在新建的建筑物中使用,也可以是将现有的建筑物的壁面覆盖以提高美观度的翻新用的构件。另外,外壁板2是本发明中的板材的一例。本发明的板材不限于外壁板,例如也可以是对建筑物进行外部装饰的装饰板、室内用结构板、内饰板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造体1是钢筋结构(S结构)的楼体构造物,在其屋外侧的表层具备具有壁面31的面材3。面材3是例如强化石膏板。作为面材3,也可以使用硅酸钙板。在面材3的屋内侧配设有钢材4。作为钢材4,例如可列举C形钢以及方钢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性地图示钢材4是C形钢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面材3的屋外侧配置有多个托架X以及多个支承材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材3与支承材5之间设置有防水纸6以及隔热材7。防水纸6铺设于面材3的表面。可以根据构造体1的施工状况等而省略防水纸6。作为隔热材7,例如可列举纤维系隔热材以及发泡塑料系隔热材。作为纤维系隔热材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石棉以及玻璃棉。作为发泡塑料系隔热材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发泡聚氨酯、发泡苯酚、以及发泡聚苯乙烯。隔热材7被除去与托架X干涉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配置为使托架X局部露出。可以根据构造体1的施工状况等而省略隔热材7。

可以在面材3的屋内侧配设隔热材7’。关于本实施方式,图示隔热材7’配设于面材3的屋内侧(例如钢材4彼此之间)的情况(可以根据构造体1的施工状况等而省略隔热材7’)。作为隔热材7’,例如可列举上述的纤维系隔热材以及上述的发泡塑料系隔热材。

多个托架X以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彼此分离的状态配置于壁面31。如图22所示,托架X配置于隔着面材3与钢材4对置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托架X通过紧固构件46、47(均为第一紧固构件)而安装于面材3或壁面31以及钢材4。紧固构件46、47是例如自攻螺钉。具体地说,托架X在第一固定部10的面11与壁面31抵接,通过在例如第一固定部10的孔H2中(例如图1示出)从面12一侧(与面11相反的一侧)将第一固定部10贯通并到达壁面31的紧固构件46、以及在例如第一固定部10的孔H5中(例如图1示出)从面12一侧将第一固定部10贯通并到达壁面31的紧固构件47,托架X被固定于壁面31。

多个支承材5以在左右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彼此分离且沿着壁面3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进行配置。各支承材5横跨至少两个托架X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件5是具有中空方材的形态的钢制的横撑(纵向横撑)。也可以代替这样的结构,作为支承材5而使用木制的构件。另外,支承材5具有固定于托架X的第一接合部5a、以及与第一接合部5a中的与壁面31相反的一侧连接的第二接合部5b。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述那样的方式将托架X以及支承材5安装于壁面31:代替紧固构件41而利用紧固构件46、47将托架X固定于壁面31,除此以外与参照图11上述的情况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中的肋部22的面22A、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抵接,托架X与支承材5通过将肋部22从面22A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5a的紧固构件42、43而被紧固固定。

在图22示出的安装方案中,托架X固定于面材3或壁面31以及钢材4,并且在与壁面31垂直的方向上,钢材4、托架X以及支承材5配置于一条直线上。这样的结构与例如图10示出的安装方案相比,适宜于在建筑物墙壁构造Z1中稳定地支承外壁板2。

另外,在建筑物墙壁构造Z1中的利用托架X进行的支承材5的安装中,如参照图17上述的那样,能够使用托架X以及延长构件Y。

在相对于多个托架X的多个支承材5的多个固定位置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定位置处,也可以代替紧固构件41而利用紧固构件46、47将托架X固定于壁面31,除此以外以与参照图10上述的情况相同的方案,将托架X以及支承材5安装于壁面3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中的基材部21的面21A抵接,并通过将基材部21从与面21A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5a的紧固构件42、43来将托架X与支承材5紧固固定。在该情况下,在利用托架X进行的支承材5的安装中,也可以如参照图16上述的情况那样,一并使用托架X和延长构件Y。

外壁板2是例如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的板材。作为外壁板2的构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包含水泥的陶瓷系材料。除此之外,外壁板2可以是金属系板材、木质系板材、或者树脂系板材。另外,外壁板2例如可以具有施加有砖花纹等外观设计的外装面。

例如如图21所示,建筑物墙壁构造Z1中的外壁板2的上下方向的各缘端部具有用于使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外壁板2半叠接接合的上实体构造2a以及下实体构造2b。另外,外壁板2的左右方向的各缘端部具有使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外壁板2半叠接接合的上实体构造或下实体构造,这样的外壁材2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半叠接接合。或者,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外壁材2的左右方向的各缘端部可以不具有上实体构造或下实体构造,而介由所谓的帽形接口、密封件接合。

这样的外壁板2可以通过利用自攻螺钉等的紧固方法安装于支承材5中的第二接合部5b,也可以通过安装于第二接合部5b的规定的安装工具来安装于支承材5中的第二接合部5b。在图20至图22中,例示性地图示用于该安装的安装工具48。

在以上结构的建筑物墙壁构造Z1中,使用上述的托架X。因此,根据建筑物墙壁构造Z1,在该建筑物墙壁构造Z1所包括的托架X中,起到与关于托架X所上述的技术效果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23至图25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建筑物墙壁构造Z2。图23是建筑物墙壁构造Z2的立体图(局部剖切立体图)。图24是对建筑物墙壁构造Z1的托架X及其附近从右侧观察时的局部剖视图。图25是对建筑物墙壁构造Z1的托架X及其附近从上方观察时的局部剖视图。建筑物墙壁构造Z2在托架X相对于壁面31的安装取向、以固定于托架X的支承材5作为横支承材来进行安装、以及还具备作为纵支承材的追加支承材8这些点上与上述的建筑物墙壁构造Z1不同。

多个托架X以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彼此分离的状态配置于壁面31。如图25所示,托架X配置于隔着面材3与钢材4对置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支承材5以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彼此分离、且沿着壁面31在左右方向上(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进行配置。各支承材5横跨至少两个托架X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材5是具有中空方材的形态的钢制的横撑(横向横撑)。作为支承材5,也可以代替这样的结构而使用木制的构件,另外还可以使用具有L字形的横剖面的构件。另外,支承材5具有固定于托架X的第一接合部5a、以及与第一接合部5a中的与壁面31相反的一侧连接的第二接合部5b。

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紧固构件41而利用紧固构件46、47将托架X固定于壁面31,除此以外以与参照图13上述的情况相同的方案,将托架X以及支承材5安装于壁面3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肋部22的面22A、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抵接,托架X与支承材5通过将肋部22从面22A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5a的紧固构件42、43而被紧固。另外,在利用托架X进行的支承材5的安装中,与例如参照图18上述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一并使用托架X和延长构件Y。

在相对于多个托架X的多个支承材5的多个固定位置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定位置处,也可以代替紧固构件41而利用紧固构件46、47将托架X固定于壁面31,除此以外以与参照图12上述的情况相同的方案将托架X以及支承材5安装于壁面3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的基材部21的面21A抵接,托架X与支承材5通过将基材部21从面21A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5a的紧固构件42、43而被紧固。该情况下,在利用托架X进行的支承材5的安装中,与例如参照图19上述的情况同样地,可以一并使用托架X和延长构件Y。

多个追加支承材8以在左右方向上(水平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彼此分离、且沿着壁面3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进行配置。各追加支承材8横跨至少两条支承材5而配置,并且通过例如规定的螺钉而与支承材5紧固。在本实施方式中,追加支承材8是长条的板材,在横剖面上具有帽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板2可以通过利用自攻螺钉的紧固来安装于追加支承材8。在图23至图25中例示性地图示用于该安装的安装工具48。

在以上结构的建筑物墙壁构造Z2中,使用了上述的托架X。因此,根据建筑物墙壁构造Z2,在该建筑物墙壁构造Z2所包括的托架X中,起到关于托架X所上述的技术效果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建筑物墙壁构造Z2还具备横跨至少二个支承材5配置的多个追加支承材8,追加支承材8安装于至少两个支承材5中的第二接合部5b,外壁板2(板材)安装于追加支承材8。在这样的结构中,以与托架X的配设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的间距)不同的间距(例如比上述间距小的间距)配置有多个追加支承材8,在此基础上适宜于将外壁板2安装于追加支承材8,从而适宜于更稳定地支承外壁材2。

用于上述的建筑物墙壁构造Z1、Z2的施工的方法一共包括下述的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

在第一工序中,将多个托架X安装于壁面31。在第一工序中,使托架X的第一固定部10的面11与壁面31抵接,并通过将第一固定部10从与面11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壁面31的规定的紧固构件(第一紧固构件)来将托架X与壁面31紧固。

在第二工序中,将支承材5固定于在壁面31上安装的至少两个托架X。支承材5具有固定于托架X的第一接合部5a、以及与该第一接合部5a中的与壁面31相反的一侧连接的第二接合部5b。

在第二工序中,具体地说,使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中的基材部的面12抵接,并通过将基材部从与面12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5a的规定的紧固构件(第二紧固构件)来将托架X与支承材5紧固。或者,在第二工序中,使支承材5的第一接合部5a与托架X的第二固定部20中的肋部22的面22A、第一壁部23a以及第二壁部24a抵接,并通过将肋部22从与面22A相反的一侧贯通并到达第一接合部5a的规定的紧固构件(第二紧固构件)来将托架X与支承材5紧固。

在第三工序中,将外壁板2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支承材5。

在这样的施工方法中,使用了上述的托架X。因此,根据本施工方法,起到与关于托架X上述的技术效果相同的技术效果。

构造体1可以是代替S结构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RC结构)。在构造体1是RC结构的情况下,楼体构造物的壁面31由砂浆构成,对于这样的壁面31,托架X使用地脚螺栓作为紧固构件而被紧固。

附图标记说明:

X...托架;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W...宽度方向;

10...第一固定部;

20...第二固定部;

11...面(第一面);

12...面;

13...第三侧壁部;

14...第四侧壁部;

21...基材部;

21A...面(第二面);

21B...面;

22...肋部;

22A...面(第三面);

23...第一侧壁部;

23a...第一壁部;

23b...第一高壁部;

24...第二侧壁部;

24a...第二壁部;

24b...第一高壁部;

L...基准线;

H1~H12...孔;

Y...延长构件;

60...延长基材部;

60A...面(第四面);

60B...面(第五面);

61...第一延长侧壁部;

62...第二延长侧壁部;

Z1、Z2...建筑物墙壁构造;

1...构造体;

2...外壁材;

5...第一支承材;

8...第二支承材;

5a...第一接合部;

5b...第二接合部;

41、46、47...紧固构件(第一紧固构件);

42、43...紧固构件(第二紧固构件);

44、45...紧固构件(第三紧固构件)。

3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电子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