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调控储能协同推动电源管理长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

文档序号:1854914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综合调控储能协同推动电源管理长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 (Electromagnetic boosting system for managing long and short tracks by comprehensively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energy storage and cooperatively pushing power supply ) 是由 不公告发明人 于 2020-05-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调控储能协同推动电源管理长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该系统包括热机、主传动轴、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设备电源机组、励磁电源机组、推进电源机组、弹射电源机组、弹射电机、蓄能转子、充能接触器、释能接触器、联络接触器、长轨道助推系统、短轨道助推系统、中控器;中控器综合调控、统筹调度控制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设备电源机组、励磁电源机组、推进电源机组、弹射电源机组、弹射电机、蓄能转子、充能接触器、释能接触器、联络接触器、长轨道助推系统、短轨道助推系统实现简洁高效电磁助推和能量回收过程。(The system comprises a heat engine, a main transmission shaft, an electric control clutch, an automatic speed synchronizing device, an equipment power supply unit, an excitation power supply unit, a propulsion power supply unit, an ejection motor, an energy storage rotor, an energy charging contactor, an energy releasing contactor, a contact contactor, a long-rail boosting system, a short-rail boosting system and a central controller; the central controller comprehensively regulates and controls, integrally schedules and controls the electric control clutch, the automatic speed synchronizing device, the equipment power unit, the excitation power unit, the propulsion power unit, the ejection motor, the energy storage rotor, the energy charging contactor, the energy releasing contactor, the contact contactor, the long-rail boosting system and the short-rail boosting system to realize simple and efficient electromagnetic boosting and energy recovery processes.)

综合调控储能协同推动电源管理长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系统涉及飞行器电磁助推领域。

背景技术

:美航母电磁助推系统推断结构图,采用循环变频器电源管理、直线电机助推方 案,其能量转换环节为:1热机内能转化机械能,2机械能转化交流电能,3交流电能转化机 械能惯性蓄能(4套弹射器16只惯性蓄能转子,16台转子充能交流电机及调速系统),4机 械能转化交流电能,5调控交流电能转化机械能助推(电流值与推进质量、阻力、加速度、 速度相关);6相电源单元逆变电路需要12个控流电子开关推动,布线支出大且交流输出功 率密度低于同截面直流推动,149对定子对采用预导通、延迟关断设置,开启关断电压等于 实时变压变频驱动电压,增加电子开关开关负荷和消耗;循环变频器输出电压频率渐增或渐 低的6相交流电、在沿直线排布的定子对中形成纵向前进或后退的磁场,拖动滑车磁场加减 速移动;直线电机随着滑车助推速度提高、需要预导通和延迟关断的定子对随之增多,电阻 损耗、感性损耗随之增加,反向导致必须提高循环变频器的容量和配电轨道的容量,循环变 频器输出频率、电压、电流与推进速度同步增加、投入推动的电子开关数量与助推终点速度 相关,形成恶性系统循环;可以预见此种助推方式技术集成路径,功耗和设备成本将限制其 助推速度提升,不能经济用于高速长短轨道助推。

发明内容

:本系统针对美舰电磁助推系统集成路径缺陷进行优化、提供一种简洁高效的直流电磁助推系统;由公式E=BLV可知,垂直切割磁场的长直导体两端电势与相对运动速度线性相关,如果在此导体两端施加一线性变化的电压,则必然引起此导体运动速度发生相应的线性变化;从而设置构件安装滑车、磁极磁路等组件,滑车行走轮在其承载轨道上沿直线运动,一对磁极分布在滑车的左右侧面;设置直流导流轨道、滑车磁场横向垂直于位于其中间的直流导流轨道的左右两侧面,在处于滑车磁场内的直流导流轨道的上下两侧面、施加一接近线性变化的电压、产生竖直方向的电流,则滑车磁极与此竖直方向的电流之间将产生沿直流导流轨道纵向的相互作用力,两磁极受力方向与直流导流轨道的受力方向相反,两磁极的受力推动滑车沿直线移动,实现直流导流轨道电磁助推,其内的若干根竖直导流导体内的电流值与推进质量、阻力、加速度近似相关。实际工况时,由公式P=FV,F=BLI,I=(U-E)/R 可得:保持恒推力助推I为定值时,助推功率≈[(BLI)2/M]T、直流导流轨道上下两侧面施加的线性变化电压≈[I(BL)2/M]T。直流导流轨道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能量转化环节:1热机内能转化机械能;2机械能转化直流电能电磁助推;直流导流轨道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能量转化环节:1热机内能转化机械能;2机械能转化直流电能;3助推电机将直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蓄积;4助推电机将蓄积机械能转化直流电能;5经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中控器电路电子开关控制管理环节后电磁助推;对比美航助推系统:充能时助推电机做为直流电机软启动拖动蓄能转子增速蓄能、助推时助推电机做为直流发电机转化蓄能转子的惯性蓄能,省略美舰16套充能交流电机及调速系统、降低蓄能环节装备质量;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全桥推动单元电路只需4个控流电子开关,电子开关使用软开关技术降低开关过程的电压、电阻性损耗;长轨道电磁助推采用调整助推电源机组励磁的方式(低推动调整损耗);短轨道电磁助推采用调整助推电机励磁(低推动调整损耗)、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较高推动调整损耗)协同工作的方式:助推电机端压输出提升轨迹匹配助推速度增长,降低低速助推时段内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的输入电压,提高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的效率;在每一次助推进程开始前完成确定推动参数,包括脉宽控制模拟量K的变化曲线数据(编程设定或程序根据助推质量计算确定调控助推电机、助推电源机组端压变化规律的励磁过程参数)、编入推动阵列的全桥推动单元电路的数量(编程设定或程序根据助推质量计算确定)、脉宽控制模拟量K1的变化曲线数据(编程设定或程序根据助推质量计算确定调控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输出端压变化规律的脉宽变化参数);助推质量较低时,直流导流轨道采用单根直导条组装结构;助推质量较高时,直流导流轨道采用多根直导条线圈组装结构;如在机场建立集中、分布式太阳能能量采集站、区域内生物固化能循环链条,在阴雨、夜晚时段综合使用生物固化能分解产物CH4热发电、余热制冷、余热供暖,机场采用电磁轨道助推、助降方式辅助起降飞机,依据任务需求不同选用长短轨道消生可再生电力,可节约巨量石化能源,在减少C排放的同时代偿机场占地导致的原有生物固化能损失。

本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系统整合以下的技术方案、功能组件来实现的:1电控离合器及其分工控制器的控制过程;2自动同速器及其分工控制器的控制过程;3组合磁极直流电机及其分工控制器的5种工作模式励磁控制过程;4直流导流轨道;5滑动接触器结构、消弧接触器结构、液氮冷却结构、雾化导电脂膜预润滑构件结构及滑车分工控制器在执行长轨道电磁助推工况时的构件控制过程;6预导通辅助主开关零压差通断全桥推动单元电路;7 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及其分工控制器在执行短轨道电磁助推工况时的控制过程;8中控器电路及控制过程:综合调控、转化直流电能、长轨道电磁助推模式;综合调控储能、转化直流电能、协同推动电源管理短轨道电磁助推模式;9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

附图说明

:总附图16幅;图1为本系统的整体集成结构图;

图2为电控离合器结构与控制电路图;

图3为自动同速器结构与控制电路图;

图4/5为组合磁极直流电机结构与励磁控制电路图;

图6为柱型分布定子槽、柱型分布串并联定子导条T展开结构图;

图7为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HS主集成结构图;

图8为直流导流轨道结构图;

图9为滑动接触器结构图;

图10为雾化导电脂膜预润滑构件组成结构图;

图11为导电脂循环稳压、液氮冷却、预润滑组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滑车主体结构图;

图13为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构图;

图14为预导通辅助主开关零压差通断全桥推动单元电路构图;

图15为中控器电路构图;

图16为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

附图1综合调控储能协同推动电源管理长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集成包括:热机1、主传动轴、电控离合器2、自动同速器3、设备电源机组4、励磁电源机组5、推进电源机组6、助推电源机组7、助推电机S1/S2/S3/S4、蓄能转子M、充能接触器K1/K2/K3/K4、释能接触器K10/K20/K30/K40/K5、联络接触器KL0/KL1/KL2、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HS、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DS、中控器ZK。热机主轴功率通过自动同速器链接至主传动轴;各电源机组主轴通过自动同速器、电控离合器分别链接至主传动轴;设备电源机组正极输出一路给设备系统供电,一路经联络接触器KL0/KL1/KL2作为其他电源系统的软启动或辅助电源、或接受其他电源辅助;推进电源机组正极输出一路给推进设备供电,一路经联络接触器KL0/KL1/KL2作为其他电源系统的软启动或辅助电源、或接受其他电源辅助;助推电源机组正极输出一路经充能接触器 K1/K2/K3/K4给助推电机S1/S2/S3/S4供电,一路经释能接触器K5为长轨道推进系统HS供电,一路经联络接触器KL2/KL1/KL0作为其他电源系统的软启动或辅助电源、或接受其他电源辅助;设置联络接触器KL0/KL1/KL2、充能接触器K1/K2/K3/K4,可集中全舰发电功率为助推电机S1/S2/S3/S4供电充能,同时在锁止助推作业时、通过调整助推电机S1/S2/S3/S4和助推电源机组的励磁,将蓄能转子能量释放用于其他系统;双路励磁电源机组5为设备电源机组4、推进电源机组6、助推电源机组7、助推电机S1/S2/S3/S4的励磁控制电路供电;助推电机 S1/S2/S3/S4的正极输出经释能接触器K10/K20/K30/K40为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DS供电,释能接触器用于编组、并联、隔离助推电机,投入运行组内任两台助推电机满足一套短距电磁助推系统功率需求,助推电机S1/S2/S3/S4与蓄能转子M同轴连接;设备电源机组、励磁电源机组、推进电源机组、助推电源机组、助推电机S1/S2/S3/S4均采用组合磁极直流电机结构,同时采用相同的励磁控制电路硬件结构、便于硬件相互替代;励磁电源的正负极母线上均并联滤波蓄能电容C30、电源机组输出端均并联滤波蓄能电容C00、助推电机输出端均并联滤波蓄能电容C0,用于负载突然断路时回路续流消弧,电容C30、C0同时为推进轨道线圈剩余能量续流和再生制动线圈泄流提供滤波缓冲,续流和泄流能量将反馈到原动机侧,反馈引起的电磁力与原动机的驱动力同向叠加、推动原动机略提速;中控器综合调控、统筹调度控制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设备电源机组、励磁电源机组、推进电源机组、助推电源机组、助推电机S1/S2/S3/S4、蓄能转子M、充能接触器K1/K2/K3/K4、释能接触器K10/K20/K30/K40/K5、联络接触器KL0/KL1/KL2、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FK、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HS、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DS;各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各自所属的控制器相连,各控制器通过DP0接口交互信息。

附图2电控离合器结构组成包括:壳体、原动轴IN、从动轴OT、轴承ZC、液压顶柱M0、离合器合位检测触点HE1、离合器离位检测触点HE2、动磨擦件M1、定磨擦件M2、弹簧M、弹簧挂点T1/T2、键HJ、销XJ、离心液压站BE;顶柱顶杆滚珠组件安装在顶杆顶端、其组成包括:嵌套球壳P、滚珠L2、螺栓L1、毛细管L3/L4;其控制电路组成包括:分工控制器、开关量驱动开关QD、开关电源KT、无线通信模块RP、电磁阀K1/K2/K3/K4、继电器K、原动轴转速检测传感器S、从动轴转速检测传感器S1、离合器合位检测触点HE1、离合器离位检测触点HE2、启停触发/复位电路ST/SZ/RST。

同轴线设置原从动轴、原从动轴与壳体两个侧面的正交处采用轴承ZC链接定位,动磨擦件M1与原动轴用键HJ连接,定磨擦件M2与从动轴用键HJ、销XJ连接固定,弹簧挂点T1位于原动轴上,弹簧挂点T2位于动磨擦件M1上;两个液压顶柱对称固定在原动轴两侧的壳体上、顶杆滚珠组件垂直指向动磨擦件M1的背面,顶杆中间设置针状接地电极;两个液压顶柱的液压管路并联,离心液压站BE液压油管出口R2连接三通Y2后:一路串接电磁阀K4、再经三通Y3连接液压顶柱的回缩侧液压缸,另一路串接电磁阀K1、再经三通Y4连接液压顶柱的顶出侧液压缸;离心液压站BE液压油管进口R1连接三通Y1后:一路串接电磁阀K3、再经三通Y3连接液压顶柱的回缩侧液压缸,另一路串接电磁阀K2、再经三通Y4连接液压顶柱的顶出侧液压缸;嵌套球壳P由半球壳和环带球壳经螺栓L1连接、滚珠L2设置在半球壳和环带球壳组成的球冠包腔内,半球壳内壁、环带球壳内壁设有润滑油槽,环带球壳两侧设有连接毛细管L3/L4的进出管孔、此进出管孔与半球壳内壁、环带球壳内壁设置的润滑油槽连通,毛细管L3/L4的另两端口分别经顶杆内部空腔连接液压顶柱的顶出侧、回缩侧液压缸;控制器K1/K3端输出高电平,顶杆滚珠组件推动动磨擦件M1克服弹簧M的拉力、推至触点HE1 接地、压紧定磨擦件M2;控制器K2/K4端输出高电平,顶杆滚珠组件回缩、动磨擦件M1被弹簧M拉回原位、至触点HE2接地;分工控制器合位触点信号输入端HE1、离位信号输入端 HE2、原动轴转速检测输入端S、从动轴转速检测输入端S1分别连接各对应传感器的输出端;开关量驱动开关QD受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电平控制,当其某一输入端不为0电平时、此某一输入端对应的输出端输出12V电压、驱动继电器等负载,当其某一输入端为0电平时,此某一输入端对应的输出端无输出;分工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K1/K2/K3/K4、继电器控制端K连接开关量驱动开关QD对应输入端K1/K2/K3/K4/K,开关量驱动开关QD对应输出端K1/K2/K3/K4/K 连接电磁阀K1/K2/K3/K4、继电器K的驱动线圈;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ST和SZ一支路经电阻接地、一支路串接常开触点开关和电阻后连接12V供电正极;中控通信输入输出端口DP0 连接通信模块RP;开关电源输出+5V为分工控制器供电、+12V为开关量驱动开关QD和启停触发电路供电、+9V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继电器K控制离心液压站BE供电。

电控离合器控制过程;00:复位端RST为低电平否,1否,转往01:处执行;2是,复位,返回00:处执行;01:启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是否收到启动命令1或2,1否,转往02:处执行;2是,启动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停止状态寄存器,转往03:处执行;B 是,转往03:处执行;02:启动控制端ST为1否,1否,转往00:处执行;2是,启动状态寄存器置1,继电器控制端K输出高电平,复位停止状态寄存器,转往03:处执行;

03:合位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K1/K3输出高电平,控制器合位触点输入端HE1为0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合位触点HE1闭合接地,电控离合器合位过程中、其从动轴硬连接自动同速器原动轴,自动同速器原动轴上硬连接的联动件部分因质量小被快速同速,自动同速器从动轴部分联动件质量大,与原动轴采用液压软启动连接,降低电控离合器合位过程的磨擦损耗),合位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离位状态寄存器、停止状态寄存器,转往06: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锁止或分离命令,1否,转往04:处执行; 2是,停止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5:处执行;

04:停止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停止控制端SZ为1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 是,停止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5:处执行;B是,转往05:处执行;05:离位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K2/K4输出高电平,控制器离位触点输入端HE2为0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K2/K4、继电器控制端K输出0电平,离位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合位状态寄存器、启动状态寄存器,控制器通过其DP0端口发出离位就位广播信息,返回00:处执行;06:从原动轴转速S1=S否,是,控制器通过其DP0端口发出合位就位广播信息,返回00:处执行;否,停止控制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5:处执行。

附图3自动同速器结构组成包括:壳体、原动轴、储油柱CYZ、油路管腔Y1/2/3/3’/4段、 油塞组件YS、轴承ZC、原动侧轴泵YB(注:充能用途时可设为离心泵;变速用途时可设为塞泵,塞泵结构:与另一申请方案中的环形蒸汽机单元气动结构相似)、电控离合器(见附图2所述)、从动侧塞泵组SB(塞泵结构:与另一申请方案中的环形蒸汽机单元气动结构相同,可设置若干组,紧邻原动侧的从动侧塞泵、同轴速时流量必须小于或等于原动侧的泵流量,否则将失去软连接状态下原从轴两端同速的可能)、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DZ(由复位弹簧给柱塞提供指向油路管腔Y2段液压油进侧的压力,在原从动轴等速时、此时复位弹簧的弹力 值仍需维持油路管腔Y2段液压油进侧的油压稳定)、泄压进口XY(用于限制从动轴充能最大 加速度的值)、X3口、泄压出口X1/X2、凸轮T、凸轮(驱动塞泵活塞沿活塞套筒径向移动) 组固定轴(静轴)TL、动力输出齿轮组OT、离心液压站BE;其控制电路组成包括:分工控制 器、开关量驱动开关QD、开关电源KT、无线通信模块RP、电磁阀K1/K2/K3/K4、继电器K、原动轴转速检测传感器S、从动轴转速检测传感器S1、离合器合位检测触点HE1、离合器离位检测触点HE2、油压传感器Y、启停触发/复位电路ST/SZ/RST。

储油柱CYZ内设油塞组件YS,弹簧一端压在柱盖底面、一端压在油塞上面,通过弹簧的压力保持油路管腔内油压稳定;同轴线设置原动轴、电控离合器、凸轮组固定轴TL,电控离合器设置在原动侧轴泵YB、从动侧塞泵组SB之间,电控离合器的原动轴与原动侧轴泵同轴、其从动轴链接塞泵组的旋转内缸单元组件的一侧,此旋转内缸单元组件的另一侧链接动力输出齿轮组OT;径向驱动塞泵组活塞的凸轮设置在凸轮组固定轴TL上,凸轮组固定轴TL与塞泵组SB的旋转内缸单元组件间设置若干个定位支撑链接轴承;原从动轴与壳体的正交处采用轴承ZC定位支撑链接;储油柱下底面连接油路管腔Y1段的一侧端口、此段中部设有原动侧轴泵YB的进口,原动侧轴泵YB的出口连接油路直管腔Y2段的进侧端口、油路直管腔Y2段设有从动侧塞泵组SB的一组沿直线排列的进口,油路直管腔Y2/4段与原动轴轴线平行,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DZ在此管腔段被油压和复位弹簧的合力推动,沿推动方向、柱塞宽度大于塞泵组的进口宽度,油路直管腔Y2段的另一侧设有X3口、泄压进口XY、泄压出口X1;泄压进口XY连接油路管腔Y3’段的进侧,油路管腔Y3’段的出侧设有泄压出口X1/X2,泄压时泄压出口X1通过单向阀T1连通X3口;油路管腔Y3段的一侧连通X3口、泄压出口X2,油路管腔Y3段的另一侧端口连接油路直管腔Y4段的一侧端口、此段设有从动侧塞泵组SB的一组沿直线排列的出口,油路直管腔Y4段的另一侧端口连接油路管腔Y1段的另一侧端口;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结构为:柱塞为中空结构,其朝向塞泵组侧开口,其朝向泄压出口X1侧开口、且此开口与泄压出口X1、油路直管腔Y2段同轴线,此开口内设单向阀T1、单向阀T1向柱塞内部开放,同时此开口的周边设有复位弹簧的支撑卡槽,泄压出口X1的周边设有复位弹簧的支撑卡槽;原动侧轴泵、从动侧塞泵组及其两侧的油路直管腔Y2/4段、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一起构成原从动轴的软连接结构;在原动侧轴泵被快速同速的时段内以及同速以后,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进侧的油路管腔内油量和油压快速上升、推动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向另一侧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并入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进侧的油路管腔内的从动侧塞泵随之增多,从动侧加速度随之增大,当此加速度到达最大值后,因原从动轴间的转差在不断减小,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进侧的油路管腔内油量和油压将开始减小,从动轴加速度随之减小,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将被复位弹簧琢渐向进侧推动,当自动差速调节弹簧柱塞移到同速位时S1=S,控制器控制端K1/K3输出高电平、离合器至合位,完成自动同速过程;当本机控制器收到前级电控离合器的离位就位广播信息、或分离命令、锁止命令时,控制器控制端K2/K4 输出高电平、离合器分离,HE2触点闭合接地,控制器控制端K2/K4/K输出0电平,本机控制器通过其DP0端口发出未就位广播信息。

分工控制器油压检测端Y、离合器合位检测触点信号输入端HE1、离合器离位检测信号输入端HE2、原动轴转速检测输入端S、从动轴转速检测输入端S1分别连接各对应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工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K1/K2/K3/K4、继电器控制端K连接开关量驱动开关QD对应输入端K1/K2/K3/K4/K,开关量驱动开关QD对应输出端K1/K2/K3/K4/K连接电磁阀K1/K2/K3/K4、继电器K的驱动线圈;油压降低至阈值时报警输出端YC输出高电平;分工控制器SZ、ST启停控制端一支路经电阻接地、一支路串接常开触点开关和电阻后连接12V供电正极;中控通信输入输出端口DP0连接通信模块RP;开关电源输出+5V为分工控制器供电、+12V为开关量驱动开关QD和启停触发电路供电、+9V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继电器K控制离心液压站BE 供电。

自动同速器控制过程;00:复位端RST为低电平否,1否,转往01:处执行;2是,复位,返回00:处执行;01:启动状态寄存器是否为1,A否,是否收到启动命令1或2,1否,转往00:处执行;2是,是否收到前级电动离合器的合位就位广播信息,21否,转往00:处执行;22是,启动状态寄存器置1,继电器控制端K输出高电平,转往02:处执行;B是,转往02:处执行;02:油压检测端Y为高电平否,是,转往03:处执行;否,输出报警信号 YC1,返回00:处执行;03:原从动轴转速S=S1否,1是,转往04:处执行;否,返回00:处执行;04:合位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K1/K3输出高电平,控制器合位触点输入端HE1为0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合位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离位状态寄存器、停止状态寄存器,控制器通过其DP0端口广播发出就位信息,返回00:处执行;B是,收到前级电动离合器离位就位广播信息、或分离命令、锁止命令否,1否,转往 05:处执行;2是,停止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6:处执行;05:停止状态寄存器为1否,A 否,停止控制端SZ为1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停止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6:处执行;B是,转往06:处执行;06:离位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 K2/K4输出高电平,控制器离位触点输入端HE2为0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端K2/K4、继电器控制端K输出0电平,离位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合位状态寄存器、启动状态寄存器,控制器通过其DP0端口发出离位就位广播信息,返回00:处执行。

附图4/5组合磁极直流电机结构组成包括:外周柱型静止磁路H段、两侧端盖静止磁路 P/P1段、内柱型转子E、横向气隙P0、纵向气隙M、转子长轴、柱型分布定子槽、柱型分布串并联定子导条T、轴承、联轴器LZ、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螺栓拉杆LG、纵横向连接件LJ。

附图5中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组成包括:若干组同轴旋转圆盘组件1、长轴、静止端盖磁路C2段及其中心支撑轴承2、撑杆轴承3、撑杆4、柱形定子励磁组件5、柱形定子励磁组件支撑6、同轴旋转柱形端盖磁路C4段、外周静止磁路C1/C3段、励磁控制电路。

励磁控制电路组成包括:分工控制器、开关量驱动开关QD、开关电源KT、无线通信模块 RP、脉冲驱动模块PWM、推动管阵列V4、变压器L、整流二极管D3、滤波电容C3、C30、电压/电流传感器(包括:助推电源机组V7/I7、助推电机U1/U2/U3/U4、推进电源机组V6/I6、设备电源机组V4/I4、励磁电源机组V5/I5)、助推电机转速传感器S1/S2/S3/S4、充能接触器K1/K2/K3/K4、释能接触器K10/K20/K30/K40/K5、联络接触器KL0/KL1/KL2、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FK、工作模式设定端(包括:励磁电源模式设定L1、设备电源模式设定L2、推进电源模式设定L3、助推电机模式设定L5、助推电源模式设定L4)、复位电路。

组合磁极设置在内柱形转子上,内柱型转子有两种结构,内柱型转子结构1由两端柱型磁体、中间柱型磁路三段拼接组成,两端柱型磁体同极相对,磁力线沿中间柱型磁路外周壁穿出或穿入,磁力线近似垂直穿过横向气隙P0、柱型分布定子槽、柱型分布串并联定子导条 T,磁力线在外周柱型静止磁路H段内分成两支路,此两支路分别经过两侧端盖静止磁路P/P1 段,磁力线穿过两侧纵向气隙M、回到内柱型转子两端的柱型磁体的另一磁极或由此两磁极发出;此内柱型转子结构用于短轴需求;两端的柱型磁体结构由若干层环形励磁线圈、环形导磁材料层沿径向间隔叠加构成;内柱型转子结构2,由柱型径向磁场励磁线圈组件和槽齿、槽底磁路(图中右侧)组成,此槽齿、槽底磁路为组合磁极电机磁路的一段,内柱型转子结构2设置为:在一铁磁材料圆柱转子的柱面、沿转子长轴方向、均匀对称设置若干个励磁线圈组件安装槽,在每一槽齿两侧的安装槽内、围绕中间槽齿均匀并联或串联设置若干个相同电流绕向的柱型径向磁场励磁线圈组件、形成同向槽齿磁场组合磁极,此组合磁极磁力线沿内柱形转子的槽齿向外或向内发出,磁力线近似垂直穿过横向气隙P0、柱型分布定子槽、柱型分布串并联定子导条T,磁力线在外周柱型静止磁路H段内分为两支路,此两支路分别经过两侧端盖静止磁路P/P1段,工况1:组合磁极磁力线沿内柱形转子的槽齿穿入槽底磁路后分成两路,分别穿过两侧纵向气隙M、进入两侧端盖静止磁路P/P1段;工况2:两支路磁力线穿过两侧纵向气隙M、进入内柱型转子槽底磁路内汇成一路、并沿此磁路返回槽齿磁场的组合磁极;此内柱型转子结构用于长轴需求;内柱型转子固定在转子长轴上,转子长轴通过轴承链接两侧端盖静止磁路P/P1段的中心轴孔,转子长轴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的长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自动同速器的动力输出齿轮组;柱型分布串并联定子导条T安装在柱型分布定子槽内,导条两端穿过外周柱型静止磁路H、在磁路外部根据需求串并联编组连接导条,柱型分布定子槽均匀对称的沿轴向设置在外周柱型静止磁路H段的内侧;外周柱型静止磁路H段、两侧端盖静止磁路P/P1段通过螺栓拉杆LG、纵横向连接件LJ 外固定。

附图5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结构为:同轴旋转圆盘组件由若干层发电圆盘和导磁材料圆盘沿轴向间隔叠加组成,发电圆盘结构为:在一导磁材料圆盘的左右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交叉间隔、对称设置若干个径向导条安装槽,径向导条安装此槽内、内端外端分别并联,发电圆盘间可呈串并联关系,电压由发电圆盘外缘和内缘输出,串联时每层发电圆盘内缘与长轴间需做绝缘隔离,同轴旋转圆盘组件与同轴旋转柱形端盖磁路C4段轴向叠加,由圆盘组件外缘处引出导体、此导体经过同轴旋转柱形端盖磁路C4段的外周表面进入长轴内,由圆盘组件内缘处引出另一导体、此导体进入长轴内,此两路导体经联轴器内部引入组合磁极直流电机长轴内:至内柱型转子结构1的柱型磁体端接处引出、连接环形励磁线圈;至内柱型转子结构2的端接处引出、连接柱型径向磁场励磁线圈组件;柱形定子励磁组件5由若干层环形励磁线圈12、环形导磁材料层13沿径向间隔叠加构成,用定子励磁组件支撑6固定,同轴旋转圆盘组件、同轴旋转柱形端盖磁路C4段固定在长轴上,柱形定子励磁组件的轴孔通过轴承与长轴连接,长轴一端通过静止端盖磁路C2段的中心支撑轴承定位,一端通过撑杆轴承定位;外周静止磁路C1段两端分别连接静止端盖磁路C2段的一端、同轴旋转柱形端盖磁路C4 段的一侧气隙;外周静止磁路C3段两端分别连接静止端盖磁路C2段的另一端、同轴旋转柱形端盖磁路C4段的另一侧气隙;静止端盖磁路C2段、外周静止磁路C1/C3段、撑杆4通过螺栓拉杆LG、纵横向连接件LJ外固定。

励磁电流控制电路具体实施: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ST连接脉冲驱动模块PWM的启停控制端,高电平用于启动脉冲驱动模块输出,低电平用于关断脉冲驱动模块输出;分工控制器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K连接脉冲驱动模块的占空比控制端,此输出端K输出电平的变化规律由输入编程或由分工控制器内部程序根据助推质量检测传感器M输出的信息计算设定;分工控制器电压(取自端压分压)/电流(取自干路磁效应)/转速(取自长轴转速计数)传感器V7、 U1、U2、U3、U4、V6、V4、V5、I7、I6、I5、I4、S1、S2、S3、S4输入端分别连接各对应传感器的输出端;充能接触器控制端K1/K2/K3/K4、释能接触器控制端K10/K20/K30/K40/K5、联络接触器控制端KL0/KL1/KL2、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控制端ZK/FK连接开关量驱动开关对应输入端、此开关量驱动开关对应输出端连接充能接触器K1/K2/K3/K4、释能接触器K10/K20/K30/K40/K5、联络接触器KL0/KL1/KL2、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FK的继电控制线圈;工作模式设定端L1/L2/L3/L4/L5均一支路经电阻接地、一支路串接常开触点开关和电阻后连接开关电源12V供电正极;脉冲驱动模块PWM的输出端连接推动管阵列V4的驱动端,推动管阵列V4推动变压器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3正极、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3负极,电容C3正极连接二极管D3负极,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FK的a/b输入端并联电容C3的两极,励磁电流正向控制接触器ZK的a/b输出端正向并联定子励磁组件5的励磁线圈12和13,励磁电流反向控制接触器FK的a/b输出端反向并联定子励磁组件5的励磁线圈12和 13,励磁电源正负极母线并联滤波蓄能电容C30;中控通信输入输出端DP0连接通信模块RP;开关电源输出+5V为分工控制器供电、+12V为脉冲驱动模块、开关量驱动开关供电、+9V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柱型分布串并联定子导条产生的磁场沿外周柱型静止磁路H内、环绕柱身圆周方向分布,不直接影响内柱型转子磁力线分布;内柱型转子由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流,励磁电流大小受所属励磁控制器控制;在舰用电推助推系统中,使用此结构电机,通过调整推进发电机励磁强弱可以低成本实现舰船无级无电冲击直流调压调速推进,通过调整推进电机励磁强弱可以低成本实现舰船无级无电冲击调整推进转矩;蓄能转子充能时,调整助推电源机组端压与某一助推电机端压相等、分工控制器闭合此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然后分工控制器调整助推电源机组励磁增强、控制其端压受控升高,致使助推电机拖动蓄能转子转速升高;通过调整助推电机励磁强弱可以低成本实现无级无电冲击调整助推电机转矩和端压转速比、调节充释能速度时间和总量,实现无级无电冲击直流惯性蓄能和释能调压;在装甲、重型车辆中设置电混动模块,提高连轴电机励磁强度可吸收主机空转功率、减弱连轴电机励磁强度可提供短时辅助功率,便于实现回收部分制动能、主机软启动、冬季快速启动、降低行驻车油耗。

组合磁极电机励磁控制电路分工控制器5种工作模式励磁控制过程:00:复位端RST为低电平否,1否,转往L10:处执行;2是,复位,返回00:处执行;

L10:励磁电源模式寄存器为1否,A否,励磁电源模式设定端L1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L20:处执行;2是,励磁电源模式寄存器置1,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输出0电平,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L100:处执行;

L20:设备电源模式寄存器为1否,A否,设备电源模式设定端L2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L30:处执行;2是,设备电源模式寄存器置1,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输出0电平,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L200:处执行;

L30:推进电源模式寄存器为1否,A否,推进电源模式设定端L3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 L50:处执行;2是,推进电源模式寄存器置1,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L300:处执行;

L50:助推电机模式寄存器为1否,A否,助推电机模式设定端L5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L40:处执行;2是,助推电机模式寄存器置1,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输出0电平,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L500:处执行;

L40:助推电源模式寄存器为1否,A否,助推电源模式设定端L4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00:处执行;2是,助推电源模式寄存器置1,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输出0电平,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100:处执行;

100:锁止寄存器是否为1,A是,是否收到解除锁止命令,1是,复位锁止寄存器、返回 00:处执行;2否,助推电机转速低于设定值否,否,转往SN1:处执行;是,转往SN10:处执行;B否,是否收到锁止命令,1是,复位启动状态寄存器ST、动力分离状态寄存器ST12、自动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ST01/ST11、预助推状态寄存器、动力状态寄存器、状态寄存器L/R,充能接触器控制端K1/K2/K3/K4、释能接触器控制端K10/K20/K30/K40/K5输出0电平,锁止寄存器置1,返回00:处执行;2否,转往001:处执行;

001:DP0端口是否收到中控器的启动命令1,1是,状态寄存器L/R置1,转往00:处执行;否,转往002:处执行;

002:DP0端口是否收到中控器的启动命令2,1是,状态寄存器L/R置0,转往00:处执行;否,转往003:处执行;

003:动力状态寄存器ST为1否,A否,是否收到电控离合器就位、自动同速器就位信息, 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动力状态寄存器ST置1,返回00:处执行;B是,状态寄存器L/R为1否,是,转往T1:处执行;否,转往ST2:处执行;

T1:DP0端口收到中控器制动结束命令否,1是,复位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1/ZT2/ZT3/ZT4、复位计数器SS,释能接触器控制端K10/K20/K30/K40输出0电平,返回00:处执行;否,转往ST1:处执行;

ST1:计数器SS=2否,否,转往1T:处执行;是,通过其DP0端口向中控器广播发出蓄能就位信息,转往1T:处执行;1T:1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1为1否,A是,转往 2T:处执行;B否,执行1号助推电机转速检测,S值小于X值否,B1是(蓄能不足),执行此助推电机端压检测、并据此检测信息做出励磁调整,使助推电源机组端压与此助推电机端压相等、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闭合此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此时压差与电流均为零值),然后此控制器调整助推电源机组励磁增强、端电压受控升高,致使助推电机拖动蓄能转子升速蓄能;通过对助推电源机组和助推电机的励磁强度的综合调整,可在期望的时间内实现蓄能转子无冲击的充入期望的能量数值;当S值大于X1值时蓄能完毕,断开(此时压差与电流均为零值)此路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计数器SS<2否,B10是,计数器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1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1为1,转往00:处执行;B11否,转往2T:处执行;B2否,计数器SS<2否,B20是,计数器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1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1为1,转往00:处执行;B21否,转往2T:处执行;

2T:2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2为1否,A是,转往3T:处执行;B否,S值小于 X值否,B1是,执行此助推电机端压检测、并据此检测信息做出助推电源机组的励磁调整,使助推电源机组端压与此助推电机端压相等、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闭合此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然后此控制器调整助推电源机组励磁增强、端电压受控升高,致使助推电机拖动蓄能转子升速蓄能,当S值大于X1值时蓄能完毕,断开此路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计数器SS<2否,B10是,计数器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2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2为1,转往00:处执行;B11否,转往3T:处执行;B2否,计数器SS<2否,B20是,计数器 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2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2为1,转往00:处执行; B21否,转往3T:处执行;

3T:3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3为1否,A是,转往4T:处执行;B否,S值小于 X值否,B1是,执行此助推电机端压检测、并据此检测信息做出助推电源机组的励磁调整,使助推电源机组端压与此助推电机端压相等、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闭合此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然后此控制器调整助推电源机组励磁增强、端电压受控升高,致使助推电机拖动蓄能转子升速蓄能;当S值大于X1值时蓄能完毕,断开此路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计数器SS<2否,B10是,计数器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3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3为1,转往00:处执行;B11否,转往4T:处执行;B2否,计数器SS<2否,B20是,计数器 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3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3为1,转往00:处执行; B21否,转往4T:处执行;

4T:4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4为1否,A是,转往00:处执行;B否,S值小于 X值否,B1是,执行此助推电机端压检测、并据此检测信息做出助推电源机组的励磁调整,使助推电源机组端压与此助推电机端压相等、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闭合此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然后此控制器调整助推电源机组励磁增强、端电压受控升高,致使助推电机拖动蓄能转子升速蓄能;当S值大于X1值时蓄能完毕,断开此路助推电机的充能接触器;计数器SS<2否,B10是,计数器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4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4为1,转往00:处执行;B11否,转往1T:处执行;B2否,计数器SS<2否,B20是,计数器 SS+1,闭合此路释能接触器,置位4号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4为1,转往00:处执行; B21否,转往1T:处执行;依次循环4台助推电机的自动充能作业;

SN1:自动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ST11为1否,A否,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执行推进电源机组端压检测、并据此检测信息做出助推电源机组的励磁调整,使助推电源机组端压与推进电源机组端压相等,闭合联络接触器KL2,自动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ST11置1,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SN2:处执行;

SN2:自动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ST01为1否,A否,4台助推电机端压与助推电源机组端压是否相等,1是,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开路4个释能接触器、闭合4个充能接触器,自动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ST01置1,发出释能开始命令,返回00:处执行;2否,返回00:处执行;B是,返回00:处执行;

SN10:动力分离状态寄存器ST12为1否,A否,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DP0端口发出分离助推电源机组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请求,是否收到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离位应答,否,返回00:处执行;是,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开路4个充能接触器、置位动力分离状态寄存器ST12为1,返回00:处执行;B是,返回00:处执行;

ST2:预助推状态寄存器ST1为1否,A否,是否收到中控器的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励磁分工控制器启动计算推动参数程序,根据接收的助推质量信息、计算出与之匹配的脉宽控制模拟量K的变化曲线数据,此后此控制器通过其DP0端口向中控器发出预助推就位应答,闭合释能接触器K5,预助推状态寄存器ST1置1,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ZT:处执行;

ZT:助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是,再生状态寄存器为1否,A1是,K=0否,否,返回ZT:处执行;是,控制器启动控制端ST与释能接触器控制端K5输出0电平,复位助推状态寄存器、预助推状态寄存器、再生状态寄存器,返回00:处执行;A2否,DP0端口收到中控器结束助推命令否,1是,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K输出由输入编程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降低趋0电平、再生状态寄存器置1,返回ZT:处执行;2否,返回 ZT:处执行;B否,DP0端口收到中控器启动助推命令否,1是,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启动控制端ST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K输出由输入编程或由程序计算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变化电平,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返回ZT:处执行;2否,返回00:处执行;

L100:励磁电源启动寄存器为1否,A否,是否收到启动励磁电源命令,1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输出与设定参数匹配的电平幅度、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输出0电平,励磁电源启动寄存器置1,返回00:处执行; 2否,返回00: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关闭励磁电源命令,1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低电平、ZK/FK输出0电平,复位励磁电源启动寄存器,返回00:处执行;2否,返回00:处执行;

L200:设备电源启动寄存器为1否,A否,是否收到启动设备电源命令,1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输出与设定参数匹配的电平幅度、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输出0电平,设备电源启动寄存器置1,返回00:处执行; 2否,返回00: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关闭设备电源命令,1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0电平、ZK/FK输出0电平,复位设备电源启动寄存器,返回00:处执行;2否,返回00:处执行;

L300:正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是否收到启动正向推进电源命令,1否,转往L301:处执行;2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0电平,正推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反推状态寄存器,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输出0电平,返回00: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启动反向推进电源命令,否,转往L302:处执行;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0电平,复位正推状态寄存器,反推状态寄存器置1,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0电平/FK输出高电平,返回00:处执行;

L301:反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是否收到启动反向推进电源命令,1否,转往00:处执行;2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0电平,复位正推状态寄存器,反推状态寄存器置1,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0电平/FK输出高电平,返回00: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启动正向推进电源命令,1否,转往L302:处执行;2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0 电平,正推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反推状态寄存器,励磁电流正反控制接触器ZK输出高电平/FK 输出0电平,返回00:处执行;

L302:读取推速控制传感器M0的检测信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输出与此检测信息匹配的电平幅度;返回00:处执行;

L500:锁止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是否收到锁止命令,1否,转往L502:处执行;2是,复位助推电机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锁止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0: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解除锁止命令,1否,转往L501:处执行;2是,复位锁止状态寄存器,转往00:处执行;

L501:助推电机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4台助推电机励磁控制器执行助推电源端压检测、并据此检测信息做出助推电机的励磁调整,使4台助推电机端压与助推电源机组端压相等,是否收到释能开始命令,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4台助推电机励磁控制器调整助推电机励磁增强、端电压受控升高,致使蓄能转子快速降速释能,转速S<X否,否,返回00:处执行;是,停止释能,助推电机释能作业状态寄存器置1,返回00:处执行;B 是,返回00:处执行;

L502:助推电机预助推状态寄存器是否为1,A否,是否收到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 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分工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助推质量信息,计算出与之匹配的脉宽控制模拟量K的变化曲线数据、通过其DP0端口广播发出就位信息,助推电机预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L503:处执行;

L503: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是否为1,A否,是否收到助推开始命令,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输出由输入编程或由程序计算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变化电平、使助推电机输出电压变化轨迹在助推的时段内依照程序设定的变化规律完成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返回 L503: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结束助推命令,1是,分工控制器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输出与设定参数匹配的电平幅度、复位助推电机预助推状态寄存器、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返回00:处执行;2否,返回L503:处执行。

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包括:图1中助推电源机组7,附图7至12中释能接触器K5、直流导流轨道DI、滑动接触器H1、消弧接触器H2、导电脂循环稳压组件、液氮冷却组件、预润滑组件、雾化导电脂膜预润滑构件H3、滑车、滑车控制电路、供电长直轨道DL、消弧续流长直轨道DH、续流消弧电路,滑车承载轨道,图15所示中控器电路。

附图7中滑车控制电路包括:分工控制器、开关量驱动开关QD、开关电源KT、无线通信模块RP、蓄电池DC、滑车速度传感器V、滑车加速度传感器A、滑车就位电机M4、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中设置:滑车就位传感器H10、补脂泵M3、电动阀M2、风机M1、电动阀 M0、超声乳化推动模块RH、脂循环泵M、交流继电器KM0、KM、KM1、KM2、KM3、KM4;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中设置:滑车就位传感器H01、电动阀M0,交流继电器KM0、KM4。

滑动接触器、消弧接触器、雾化导电脂膜预润滑构件、导电脂循环稳压组件、液氮冷却组件、预润滑组件均安装于滑车上,滑车磁极组件位于滑车两侧,滑车磁路、轨道磁路、轨道两侧气隙磁路组成滑车磁极组件磁路;沿助推方向、滑车磁场宽度大于滑动接触器和消弧接触器的组合排列长度,适当增强设置沿推进方向后部的滑车磁场强度、提高即将脱离滑动接触器覆盖的导条上端的感生电势、减小或消除导条脱离滑动接触器后端覆盖时的剩余电流,滑动接触器沿推进方向上同时覆盖的导条越多,消弧电路负荷越低;滑车行走轮联动滑车就位电机和速度编码器V、且此轮运行在滑车承载轨道上;两个相连的滑动接触器分别与直流导流轨道、供电长直轨道接触;助推电源机组正极端经接触器K5连接供电长直轨道、助推电流从供电长直轨道流入与之接触的滑动接触器、从另一滑动接触器流入与之接触的直流导流轨道,电流经滑动接触器与直流导流轨道上表面之间的导电脂薄层传导至轨道内的导条,再传导至直流导流轨道底端的长直导体、此长直导体连接助推电源机组的负极端;续流消弧电路设置为:一组相连的消弧接触器分别与直流导流轨道、消弧续流长直轨道接触,直流导流轨道任一导条续流路径为:经此任一导条上端向下、经与此任一导条底端连接的长直导体、流入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3正极、电容C1正极连接,二极管D3负极连接电容C30正极,电容C1负极与N型三极管VD1的C极、二极管D5负极、电阻R3一端连接,二极管D5正极连接电容C30负极,电阻R3另一端与N 型三极管VD1的E极、电阻R2一端、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N型三极管VD1的B极、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4正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消弧轨道,经两个续流消弧接触器重回到此任一导条的上端;当C1两端电压上升至触发、由稳压管D4电阻R1/R2三极管VD1组成的R3电阻短接电路时,消弧电路内阻被调低;当C1 两端电压因续流消弧过程导致继续上升、超过钳位二极管D3两端的反偏电压时,此某导条的续流能量将通过消弧电路和钳位二极管D3、二极管D5反送到滤波蓄能电容C30的两端,回收剩余能量。

滑动接触器在传递助推电流时,轨道内竖直传导电流与与横向垂直的磁场间、产生向前或向后的沿轨道纵向方向电磁推力;电磁推力传导至产生该磁场的、分布在滑车的两个侧面的磁极内,两磁极的受力推动滑车向前或向后沿轨道纵向直线移动,实现电磁助推;为提升推力可采用多对磁极多对接触器串联。

滑车控制电路具体实施:开关电源逆变蓄电池蓄能,输出交流电压LN驱动多路交流负载,输出直流60V驱动超声乳化推动模块,输出12V给开关量驱动开关QD、滑车加速度传感器、滑车就位传感器、滑车速度传感器供电,输出5V给分工控制器、通讯模块供电;分工控制器的滑车加速度传感器、滑车速度传感器、滑车就位传感器输入端连接对应传感器的输出端;传感、控制信息通过中控信号输入输出端DP0连接的通讯模块收发,以供其它部分的控制器作为过程控制参考信息、或响应其它部分控制器发出的协同信息;分工控制器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中设置的乳化启动控制端连接超声乳化推动模块的启停控制端,KM、KM0、KM1、KM2、 KM3、KM4控制端分别连接至开关量驱动开关的对应输入端,开关量驱动开关的对应输出端分别连接交流继电器KM0、KM、KM1、KM2、KM3、KM4的驱动线圈、控制驱动功能组件;分工控制器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中设置的KM0、KM4控制端分别连接至开关量驱动开关的对应输入端,开关量驱动开关的对应输出端分别连接交流继电器KM0、KM4的驱动线圈、控制驱动功能组件。

附图8中直流导流轨道结构由轨道磁路B、N根导条A、保护层C、隔板D、导流轨道底端长直导体E组成;轨道分成助推区和制动区两段,轨道磁路设置为:一导磁材料长方体纵向指向助推方向,在其左右两个侧面交替间隔设置若干对竖直槽齿和槽,槽齿宽+2倍隔板厚度=槽宽;每槽为1根导条安装槽位,沿助推方向、导条两侧各安装一根隔板,每根导条均连接至轨道磁路底端的长直导体、此长直导体连接助推电源机组的负极母线;导条与轨道磁路绝缘、且其上端与轨道磁路上表面持平,轨道磁路上表面做绝缘处理,轨道磁路的上下端设置保护层。

附图9中滑动接触器结构由金属冲压件1、密封槽2、密封滑块3、弹簧4、脂循环槽5、液氮管孔7、泄压口8、端接板9和导电脂循环稳压管路10、液氮冷却管路11组成;消弧接触器结构由密封滑块A1、密封槽A2、弹簧A3、金属压脂塞A4组成;密封滑块、密封槽、压力弹簧、金属压脂塞、导电轨道面组成密封边界。

金属冲压件为一长方形铜基板,此板上板面设置导线端接板、板内均匀设置若干条连接液氮冷却管路的冷却管孔,导电脂循环通道自此基板的两个短边侧流进流出、且串联此基板下板面设置的导电脂循环槽,此基板周边安装一圈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弹簧和若干密封滑块,且由此若干滑块水平托起此基板、三者装配组成滑动接触器金属冲压件内循环导电脂的密封边界,电流经端接板、金属冲压件、金属冲压件底面与导流轨道上表面间的导电脂层流入导流轨道,密封滑块底面中心区设有一个与滑块内侧密封空间连通的泄压口,当密封空间内导电脂的压力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压力使导电脂通过泄压口向密封滑块底面与轨道上表面间的空隙内扩散,形成导电脂薄层,完成导电脂层托垫起滑动接触器的动作,配合滑动接触器前置雾化导电脂膜预润滑的设置,实现了滑动接触器启动、运行全程的导电脂膜托垫润滑;导电脂循环稳压组件:稳压储脂柱同时连接脂循环管路的出口、脂循环泵的进口,脂循环泵的出口经管路串接导电脂循环槽;液氮冷却管路先穿入脂循环泵出口段的管路,为导电脂预降温,液氮冷却流入管路沿此导电脂循环流入管路内部进入金属冲压件内后,连接金属冲压件一侧的冷却管孔、另一侧的冷却管孔连接液氮冷却流出管路,此管路沿导电脂循环流出管路内部离开金属冲压件后,穿出导电脂循环流出管路、连接电动阀M0,当电动阀M0开启时、液氮管路流通为整个组件降温;滑动接触器运行时,导电脂在轨道面上的粘附泄露导致滑动接触器内部导电脂压力下降,稳压储脂柱为接触器内部补压。

消弧接触器结构设置:密封滑块、金属压脂塞、弹簧安装在密封槽内,金属压脂塞处于密封滑块中间,弹簧一端支撑密封槽内顶面、另一端支撑密封滑块和金属压脂塞的一侧端面,密封滑块、金属压脂塞、导电轨道面组成密封边界,内部充有导电脂;消弧接触器的前端密封滑块的泄压口与滑动接触器的后端密封滑块的泄压口之间的间距略小于一根导条在导流轨道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此时,在滑动接触器与某一根导条分离的瞬间、此某一根导条上的惯性电流将由滑动接触器后置续流消弧接触器提供续流通道,从而避免电弧产生。

附图10雾化导电脂膜预润滑构件组成结构包括:乳化室1、补脂泵M3、电动阀M2、雾化室2、循环风道3、换能器4、挡壁5、风机M1、进风口6、雾化喷口7等组成;附图11 中导电脂循环稳压组件包括:稳压储脂柱1、脂循环泵M;液氮冷却组件包括:储氮瓶3、电 动阀M0;预润滑组件包括:补脂泵M3、止回阀2、液态CO2储瓶5、电动阀M2、止回阀4。 补脂泵进口连接稳压储脂柱、出口串接止回阀后连接乳化室;液态CO2储瓶串接电动阀、止 回阀后连接乳化室;导电脂、液态CO2在乳化室内纵横向换能器的震荡下、均匀混合乳化, 打碎脂液分子团的乳化液在压力作用下,高速通过乳化室与雾化室间壁上的微孔,在雾化室 内形成雾化导电脂微粒液滴、并被循环风向下带走,混合气体在流经导电轨道上表面区域时, 此处相对较窄设置的风道迫使风压上升,从而使气体中混合的导电脂液滴微粒以更高密度粘 附到导电轨道上表面,完成导电脂覆膜预润滑;循环风同时通过风道与轨道表面间的间隙泄漏,利用泄漏风来完成轨道表面的异物吹扫步骤,循环风道内泄漏丢失的风压将通过补风进 口补充;风道内乳化液喷入量和脂滴覆膜、空隙泄漏量形成平衡;预润滑环节的设置避免或 降低了滑动接触器内导电脂因轨道粘附引起的导电脂损失。

附图12滑车主体结构包括;磁极组件N/S、滑车磁路He/Hb、行走轮L;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中、滑车沿推进方向两侧设置一对呈中间直流导流轨道对称的水平向磁极;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中、滑车沿推进方向前后部两侧各设置一对呈中间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对称的水平向磁极,且前后两组磁场呈水平相反方向。

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滑车构件控制过程;00:复位端RST为低电平否,1否,转往01:处执行;2是,复位,返回00:处执行;01:启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收到启动命令2 或滑车伺服起点就位命令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滑车就位控制端KM4输出高电平,启动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2:处执行;B是,转往02:处执行;02:滑车就位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滑车就位信息输入端H10为高电平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滑车就位控制端KM4输出0电平,滑车就位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3:处执行;B是,转往 03:处执行;03:预助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收到预助推开始命令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控制端RH、KM、KM0、KM1、KM2、KM3输出高电平,启动乳化震荡推动模块、脂循环泵M、冷却电动阀M0、风循环电机M1、液态CO2输入控制电动阀M2、补脂泵 M3,通过其DP0端口向中控器发出就位应答,预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4:处执行;B 是,转往04:处执行;04:助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收到助推开始命令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4: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制动结束命令,1是,控制端RH、KM0、KM、KM1、KM2、KM3输出0电平,复位启动状态寄存器、滑车就位状态寄存器、助推状态寄存器、预助推状态寄存器,返回00:处执行;2否,返回04:处执行。

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滑车构件控制过程;00:复位端RST为低电平否,1否,转往01:处执行;2是,复位,返回00:处执行;01:启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收到启动命令1 或滑车伺服起点就位命令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滑车就位控制端KM4输出高电 平,启动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2:处执行;B是,转往02:处执行;02:滑车就位状态寄 存器为1否,A否,滑车就位信息输入端H01为高电平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 滑车就位控制端KM4输出0电平,滑车就位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3:处执行;B是,转往 03:处执行;03:预助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收到预助推开始命令否,1否,返回00: 处执行;2是,控制端KM0输出高电平,开启冷却电动阀M0、液氮经蒸发管路喷射磁极, 预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转往04:处执行;B是,转往04:处执行;04:助推状态寄存器为 1否,A否,收到助推开始命令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转 往04:处执行;B是,是否收到制动结束命令,1是,控制端KM0输出0电平,复位启动状 态寄存器、滑车就位状态寄存器、助推状态寄存器、预助推状态寄存器,返回00:处执行; 2否,返回04:处执行。

由于励磁线圈感抗较大,在调控励磁电流时响应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短轨道电磁助推工况对电流电压的快速响应需求;长轨道电磁助推系统可用此方式调压调流助推;系统预启动过程为:中控器状态寄存器L/R为0、启动控制端ST为高电平时,中控器广播发出启动命令 2,系统并行执行A、B、C语段:A、中控器检测滑车是否就位,如滑车就位信息输入端H10 为低电平、广播发出滑车伺服起点就位命令;B、中控器内部程序执行助推质量M判定;C、滑车、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的分工控制器DP0端口收到启动命令2、分别执行各自的相应控制过程,发出就位信息;当中控器广播发出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时,系统并行执行1、2语段:1、滑车分工控制器收到预助推命令、执行滑动接触器导电脂润滑预托垫、冷却、雾化预润滑动作,发出就位信息;2、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收到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启动计算助推参数程序,根据接收的助推质量信息,计算出与之匹配的脉宽控制模拟量K的变化曲线数据,闭合释能接触器K5,发出就位信息;预助推就绪判定:中控器收到滑车分工控制器就位、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就位后,执行是否确认启动助推判定,否,程序转至SZ处执行;是,中控器广播发出电磁助推开始命令。

系统助推工作过程为: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收到电磁助推开始命令、启动控制端ST 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K输出由输入编程或由程序计算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变化电平,脉冲控制器输出占空比受K调控的脉冲、驱动功率电子开关器件组V4,功率开关器件组V4的导通时长决定变压器中的脉冲电流大小,此脉冲电流经续流二极管D3在滤波电容 C3上形成受调控的励磁电压波形,此电压波形关联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的励磁电流波形、此励磁电流波形关联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输出端的电压波形,同轴直流盘式励磁机输出端的电压波形关联助推电源机组的励磁电流波形,助推电源机组的励磁电流波形关联助推电源机组输出端的电压波形、此受调控的电压波形直接用于长轨道电磁助推;当滑车运动至触发减速位置传感器H20或助推计时终点、中控器广播发出结束助推命令,当滑车运动至触发机械制动传感器JK0时、中控器机械制动控制端JC0输出高电平、驱动机械制动组件TK0执行联合制动,当滑车速度为0时、中控器机械制动控制端JC0输出0电平、广播发出制动结束命令;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收到结束助推命令时、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K输出由输入编程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降低趋0电平、滑车再生减速,K=0时启动控制端ST、释能接触器控制端 K5输出0电平;滑车控制器收到制动结束命令时、控制端RH、KM0、KM、KM1、KM2、KM3 输出0电平。

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DS系统集成包括:助推电机、释能接触器K10/K20/K30/K40、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滑车、滑车控制电路、滑车承载轨道、中控器电路。

附图13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由推动电源输入母排IN、全桥推动单元电路阵列TD、逆变输出母排OT、N个继电器ZL、变压器T、整流桥堆DZ、开关量驱动开关QD、分工控制器,输出侧电压电流传感器U和I、脉冲控制器PWM、开关电源KT、无线通信模块RP等部分组成;助推电机正极输出端经释能接触器K10/K20/K30/K40连接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输入母排;全桥推动单元电路阵列由N组预导通辅助主开关零压差通断全桥推动单元电路受控并联组成,其每个单元电路的两个电源输入端与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输入母排连接,其每个单元电路的两个逆变输出端与逆变输出母排连接;变压器初级线圈L与逆变输出母排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连接整流桥堆输入端、此桥堆正负极输出端连接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的正负极电源母排;继电器ZL的电磁线圈同时控制其内4路常开触点的开闭、其输出端1/2/3/4 对应连接某一预导通辅助主开关零压差通断全桥推动单元电路的4个桥臂驱动脉冲输入电路,实现推动阵列的某一单元电路编入退出控制;全桥推动单元电路阵列中N个继电器ZL 的4N路输入端1/2/3/4、同序号并联,所得4路并联的输入端、对应连接脉冲驱动模块PWM 的4路驱动脉冲输出端1/2/3/4;本电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ST1连接脉冲驱动模块PWM的启停控制端ST,高电平用于启动脉冲驱动模块输出,低电平用于关断脉冲驱动模块输出;此分工控制器脉宽控制输出端K1连接脉冲驱动模块的占空比控制端K、脉冲驱动模块输出的脉冲占空比受K1端输出的模拟量电平控制;此分工控制器脉宽控制输出端K1输出模拟量电平的变化规律由输入编程或由分工控制器内部程序根据助推质量的信息计算设定;电流电压传感器I/U输入端分别连接各对应传感器的输出端;此分工控制器推动单元控制端ZL1至ZLN 连接开关量驱动开关QD对应输入端K1至KN,开关量驱动开关QD对应输出端K1至KN连接继电器ZL1至ZLN的电磁线圈输入端;此分工控制器推动单元控制端ZL1至ZLN、输出高电平的个数由输入编程或由分工控制器内部程序根据助推质量的信息计算设定;中控通信输入输出端口DP0连接通信模块RP;开关电源输出+5V为分工控制器供电,+12V为脉冲驱动模块 PWM、开关量驱动开关QD供电,+9V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附图14预导通辅助主开关零压差通断全桥推动单元电路由全桥推动单元主开关电路和预导通辅助电路组成;全桥推动单元主开关电路结构为:上半桥主开关P型管V3的E极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IN,其B极并联电阻R2/R7的一端、稳压管D4的正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管D4的负极端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N型开关管V1 的C极,V1的E极接地,V1的B极一支路经电阻R3接地、一支路连接声延时器件SD1输出端,SD1输入端连接继电器ZL的第1路触点的输出端;上半桥主开关P型管V3‘的E极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IN,其B极并联电阻R2’/R7’的一端、稳压管D4’的正极端,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管D4’的负极端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N型开关管V1’的C极,V1’的E极接地,V1’的B极一支路经电阻R3‘接地、一支路连接声延时器件SD3 输出端,SD3输入端连接继电器ZL的第3路触点的输出端;P型管V3的C极并联下半桥主开关N型管V4的C极、变压器初级线圈L的一侧、电容C3的一侧、二极管D3的负极端、二极管D1的正极端、P型开关管V6的C极、N型开关管V5的C极;N型管V4的B极一路经电阻R5接地、一路连接声延时器件SD4输出端,SD4输入端连接继电器ZL的第4路触点的输出端,N型管V4的E极、电容C3的另一侧、二极管D3的正极端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P型管V3‘的C极并联下半桥主开关N型管V4‘的C极、变压器初级线圈L的另一侧、电容C3’的一侧、二极管D3’的负极端、二极管D1’的正极端、P型开关管V6’的C极、N型开关管V5’的C极;N型管V4’的B极一路经电阻R5’接地、一路连接声延时器件SD2输出端,声延时器件SD2输入端连接继电器ZL的第2路触点的输出端,N型管V4’的E极、电容C3’的另一侧、二极管D3’的正极端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IN。

主开关P型管V3预导通辅助电路为:驱动脉冲输出端1串连继电器ZL的第1路触点后,并联声延时器件SD1输入端、电容C1的一侧,电容C1的另一侧并联电阻R4的一侧、N型开关管V2的B极,N型开关管V2的E极、电阻R4的另一侧接地;N型开关管V2的C极连接电阻R8的一侧,电阻R8的另一侧并联P型开关管V6的B极、电阻R1的一端、稳压管D5 的正极端,电阻R1的另一端、稳压管D5的负极端并联在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IN;P型开关管V6的E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电感L1的一侧,二极管D2的负极、电感L1的另一侧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IN;主开关P型管V3’预导通辅助电路为:驱动脉冲输出端3 串连继电器ZL的第3路触点后,并联声延时器件SD3输入端、电容C1’的一侧,电容C1’的另一侧并联电阻R4’的一侧、N型开关管V2’的B极,N型开关管V2’的E极、电阻R4’的另一侧接地;N型开关管V2’的C极连接电阻R8’的一侧,电阻R8’的另一侧并联P型开关管V6’的B极、电阻R1’的一端、稳压管D5’的正极端,电阻R1’的另一端、稳压管D5’的负极端并联在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IN;P型开关管V6’的E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电感L2的一侧,二极管D2’的负极、电感L2的另一侧连接推动电源正极输入母排IN;N型开关管V5的E 极接地,其B极并联电阻R6的一侧、电容C2的一侧,电阻R6的另一侧接地、电容C2的另一侧连接继电器ZL的第4路触点的输出端;N型开关管V5’的E极接地,其B极并联电阻R6’的一侧、电容C2’的一侧,电阻R6’的另一侧接地、电容C2’的另一侧连接继电器ZL的第2路触点的输出端。

半桥主开关P型管V3、N型管V4’的零压差通断过程:P型管V3由其推动辅助N型管V1推动,P型管V6由其推动辅助N型管V2推动;当驱动脉冲同时出现至继电器ZL的1、2 输出端时、各分成两路:经电声延时送至V1管的B极和N型管V4’的B,经电容C1电阻 R4微分处理、电容C2’电阻R6’微分处理、各得到宽度适宜的削窄脉冲,用以驱动N型管 V2/V5’,在此两个削窄脉冲的同时作用下,P型管V6先于主开关P型管V3导通、N型管V5’先于主开关N型管V4’导通、且P型管V6的B极电压被稳压管D5锁定,因电路参数预设置为电感L1感抗远小于电感L的感抗,在此削窄脉冲导通的时段内,电容C3端电压快升至电容C0端电压,N型管V5’导通、电容C3’端压被锁定接近0V;设置驱动脉冲的电声延时时间、在C3端压刚升至最高时刻时、两路经延时处理的驱动脉冲抵达N型管V1/V4’的B 极,主开关P型管V3的B极电压被稳压管D4锁定,主开关P型管V3、N型管V4’开始导通,此时电容C3端压接近电容C0端电压,V3漏源压差此时段近于0,电感L中的电流处于极小值、且此电流由P型管V6导通产生,V6此时设置为尚在导通状态,在此综合作用下P 型管V3接近零压差零电流开启导通;V4’漏源压差此时段近于0,电感L中的电流处于极小值、且此电流由V5’导通产生、V5’此时设置为尚在导通状态,在此综合作用下N型管V4’接近零压差零电流开启导通。在V3、V4’导通后,P型管V6、N型管V5’关断,因电容C3 端电压接近电容C0端电压、电容C3’端电压接近零电压,所以V6、V5’漏源压差在此时段也近于0,从而实现V6、V5’的低损耗关断。当P型管V3、N型管V4’开始关断时,因此时电容C3端电压接近电容C0端电压、电容C3’端电压接近零电压,所以V3、V4’漏源压差在此极短的关断时段内仍可保持近于0,从而降低关断的过程损耗。在驱动脉冲输出间隔的时段内,电容C3、C3’、电感L谐振,因负载消耗,电容C3端电压快速降低,电感L中的感性电流对电容C3’充电,因钳位二极管D1’的存在,电容C3’的最高谐振充电电压被锁定在电容C0的端压值附近。

另一半桥主开关P型管V3’、N型管V4的零压差通断过程:P型管V3’由其推动辅助N型管V1’推动,P型管V6’由其推动辅助N型管V2’推动;当驱动脉冲同时出现至继电器 ZL的3、4输出端时、各分成两路:经电声延时送至V1’管的B极和N型管V4的B极,经电容C1’电阻R4’微分处理、电容C2电阻R6微分处理、各得到宽度适宜的削窄脉冲,用以驱动N型管V2’/V5,在此两个削窄脉冲的同时作用下,P型管V6’先于主开关P型管V3’导通、N型管V5先于主开关N型管V4导通、且P型管V6’的B极电压被稳压管D5’锁定,因电路参数预设置为电感L2感抗远小于电感L的感抗,在此窄脉冲导通的时段内,电容C3’端电压快升至电容C0端电压,N型管V5导通、C3端电压被锁定接近于0V;设置驱动脉冲的电声延时时间、在C3’端电压刚升至最高时刻时、两路经延时处理的驱动脉冲同时分别抵达 N型管V1’/V4的B极,主开关P型管V3’的B极电压被稳压管D4’锁定,主开关P型管 V3’、N型管V4开始导通,此时电容C3’端电压接近电容C0端电压,V3’漏源压差此时段近于0,电感L中的电流处于极小值、且此电流由P型管V6’导通产生,V6’此时设置为尚在导通状态,因此V3’漏源电流在此时段内近于0,在此综合作用下P型管V3’接近零压差零电流开启导通;C3端压被锁定接近于0的时段内、V5设置为尚在导通状态,V4漏源压差此时段近于0,电感L中的电流处于极小值、此电流由V5导通产生,V4漏源电流在此时段内近于0,在此综合作用下N型管V4接近零压差零电流开启导通。在P型管V3’、N型管V4 导通后,P型管V6’、N型管V5关断,同样因此时电容C3’端电压接近电容C0端电压、电容C3端电压接近零电压,所以V6’、V5漏源压差在此时段也近于零,从而实现V6’、V5的低损耗关断。当P型管V3’、N型管V4开始关断时,因此时电容C3’端电压接近电容C0端电压、电容C3端电压接近零电压,所以V3’、V4漏源压差在此极短的关断时段内仍可保持近于零,从而降低关断的过程损耗。在驱动脉冲输出间隔的时段内,电容C3、C3’、电感L 谐振,因负载消耗,电容C3’端电压快速降低,电感L中的感性电流对电容C3充电,因钳位二极管D1的存在,电容C3的最高谐振充电电压被锁定在电容C0的端压值上。

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控制过程;00:复位端RST为低电平否,1否,转往01:处执行;2是,复位,返回00:处执行;01:预助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收到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否,1否,返回00:处执行;2是,分工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助推质量信息,计算出与之匹配的编入推动阵列编组的预导通辅助主开关零压差通断全桥推动单元电路的数量,并完成编入或退出动作,计算出与之匹配的脉宽控制模拟量K1的变化曲线数据,预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通过其DP0端口向中控器发出就位信息,返回00:处执行;B是,转往02:处执行;02:助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收到助推开始命令否,1否,返回00:处执行; 2是,控制器启动控制端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输出由输入编程或由程序计算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变化电平,助推状态寄存器置1,返回02:处执行;B是,收到结束助推命令否,1是,分工控制器启停控制端输出0电平、复位预助推状态寄存器、助推状态寄存器,返回00:处执行;2否,返回02:处执行。

附图15中控器电路包括:中控器、N个助推位置传感器WZ、N个助推线圈组件电子开关 DK、N个助推线圈组件a、N套续流组件X、n个制动线圈组件c、n套再生续流组件Z、助推电机滤波电容C0、续流二极管D0、位置传感器JK1/0(高电平时,机械制动控制端JC1/0输出高电平)、开关量驱动开关QD、机械制动组件TK1/0、助推质量检测传感器M、推速控制传感器M0、长短轨道滑车就位传感器H10/01、长短轨道滑车减速位置传感器H20/02(H20/02为高电平时,滑车被再生减速)、长短轨道滑车限位传感器H30/03(高电平时,滑车运行至制动区终点)、电压电流传感器(V7、I7来自助推电源机组输出侧,U、I来自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输出侧)、开关电源KT、通信模块RP、助推系统选择控制端L/R(按压1次切换1次)、励磁电源启停控制端L1(按压1次切换1次)、设备电源启停控制端L2(按压1次切换1次)、正/反推进电源启停控制端L3/L4(按压1次切换1次)、电磁助推系统启动控制端ST(短时高电平启动)、助推控制端SC(短时高电平启动)、锁止解除控制端SZ(短时高电平时解除锁止)、锁止控制端SF(短时高电平时锁止启动)、复位控制端RST(RST、L/R、L1、L2、L3、L4、ST、 SZ、SF、SC控制按钮为常开触点);N个助推位置传感器WZ1至WZN、位置传感器JK1/0、助推质量检测信息M、推速控制传感器M0、滑车就位信息传感器H01/10、滑车减速位置传感器H02/20、滑车轨道限位传感器H03/30、电压传感器检测U/U7、电流传感器检测I/I7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各对应传感器的输出端;中控器N个助推线圈组件电子开关控制端DK1至DKN、对应连接电子开关DK1至DKN的控制端;中控器机械制动控制端JC1/0连接开关量驱动开关 QD对应输入端、开关量驱动开关QD对应输出端连接机械制动组件TK1/0的控制端;中控器控制端SZ、ST、SF、SC、L/R、L1、L2、L3均一支路经电阻接地、一支路串接常开触点开关和电阻后连接开关电源12V供电正极、此供电正极同时连接助推质量检测传感器、推速控制传感器、N个助推位置传感器WZ、位置传感器JK1/0、滑车就位传感器、滑车减速位置传感器、滑车轨道限位传感器、开关量驱动开关QD等的电源端;中控通信输入输出端DP0连接通信模块RP;开关电源输出+5V为中控器供电、+9V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中控器电路控制逻辑过程为:SZ:复位端RST为低电平否,1否,转往L1:处执行;2是,复位,返回SZ:处执行;L1:励磁电源状态寄存器L1为1否,A否,启停控制端L1为高电平否,1否,返回SZ: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启动励磁电源命令,置位励磁电源状态寄存器为1,返回SZ:处执行;B是,启停控制端L1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L2: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关闭励磁电源命令,复位励磁电源状态寄存器,返回SZ:处执行;

L2:设备电源状态寄存器L2为1否,A否,启停控制端L2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L3: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启动设备电源命令,置位设备电源状态寄存器为1,转往L3:处执行; B是,启停控制端L2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L3: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关闭设备电源命令,复位设备电源状态寄存器,转往L3:处执行;

L3: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3为1否,A否,正推控制端L3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L4: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启动正向推进电源命令,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3置1,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4置0,转往TZ:处执行;B是,正推控制端L3为高电平否,1否,广播发出推速传感器M0的检测信息,转往TZ: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关闭正向推进电源命令,复位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3,转往TZ:处执行;

L4: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4为1否,A否,反推控制端L4为高电平否,1否,转往TZ: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启动反向推进电源命令,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4置1,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3置0,转往TZ:处执行;B是,反推控制端L4为高电平否,1否,广播发出推速传感器M0的检测信息,转往TZ:处执行;2是,广播发出关闭反向推进电源命令,复位推进电源状态寄存器L4,转往TZ:处执行;

TZ:助推状态寄存器TS2为1否,否,转往SZ0:处执行;是转往ST3:处执行;

SZ0:锁止解除控制端SZ为高电平否,否,转往SF:处执行;是,复位锁止状态寄存器,中控器通过其DP0端口广播发出解除锁止命令,转往SF:处执行;

SF:锁止状态寄存器为1否,1是,执行返回SZ:处;2否,锁止控制端SF为高电平否,否,转往L/R:处执行;是,锁止状态寄存器置1、复位动力输入状态寄存器TS01、复位滑车起点就位状态寄存器HC、复位预助推限时计时器TP1、复位预助推完毕状态寄存器TS1、复位助推质量判定状态寄存器TM、复位状态寄存器L/R,中控器通过其DP0端口广播发出锁止命令,执行返回SZ:处;

L/R:状态寄存器L/R为0(0执行长距助推;1执行短距助推)否,A否,输出模式声光提示1,助推系统选择控制端L/R为1否,1否,转往ST:处执行;2是,复位启动状态寄存器、置位L/R状态寄存器为0,执行返回SZ:处;B是,输出模式声光提示0,助推系统选择控制端L/R为1否,1否,转往TS:处执行;2是,复位启动状态寄存器、置位L/R状态寄存器为1,执行返回SZ:处;

ST:启动状态寄存器为1否,1是,转往TS1:处执行;2否,启动控制端ST为高电平否,否,执行返回SZ:处;是,启动状态寄存器置1,中控器通过其DP0端口广播发出启动命令 1,执行返回SZ:处;

TS:启动状态寄存器为1否,1是,转往TS1:处执行;2否,启动控制端ST为高电平否,否,执行返回SZ:处;是,启动状态寄存器置1,中控器通过其DP0端口广播发出启动命令 2,执行返回SZ:处;

TS1:动力输入状态寄存器TS01为1否,a否,是否收到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控制器的就位信息,A否,是否启动动力输入限时计时器TP0,1否,启动动力输入限时计时器TP0、转往ST0:处执行;2是,计时未到、转往ST0:处执行;计时到、输出提示信息、复位计时器TP0、返回SZ:处执行;B是,复位计时器TP0、动力输入状态寄存器TS1置1,转往ST0:处执行;b是,转往ST0:处执行;

ST0:滑车起点就位状态寄存器HC为1否,a否,滑车起点就位信息输入端H01为高电平否,A否,是否启动计时器TP01,1否,中控器通过其DP0接口发出滑车伺服起点就位命令,启动滑车起点就位伺服限时计时器TP01、转往M00:处执行;2是,计时器TP01计时未到、转往M00:处执行;计时到输出滑车伺服故障信息,复位计时器TP01、执行返回SZ:处;B是,复位计时器TP01,滑车伺服起点就位状态寄存器HC置1,转往M00:处执行;b 是,转往M00:处执行;

M00:助推质量判定状态寄存器TM为1否,a否,执行助推质量判定,A满足,复位计时器TP02、助推质量判定状态寄存器TM置1,转往M01:处执行;B不满足,是否启动判定限时计时器TP02,B1是,计时未到,返回SZ:处执行;计时到、输出提示信息、复位计时器TP02、返回SZ:处执行;B2否,启动判定限时计时器TP02,执行返回SZ:处;b是,转往M01:处执行;

M01:动力输入状态寄存器TS01为1否,否,执行返回SZ:处;是,滑车起点就位状态寄存器HC为1否,否,执行返回SZ:处;是,助推质量判定状态寄存器TM为1否,否,执行返回SZ:处;是,状态寄存器L/R为1,转往ST1:处执行;B状态寄存器L/R为0,转往ST10:处执行;

ST1:预助推状态寄存器TS1为1否,a否,中控器广播发出预助推命令、助推质量信息, A是否启动计时器TP1,1否,启动预助推限时计时器TP1、执行返回SZ:处;2是,是否收到助推电机、助推电源机组、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分工控制器发出的就位信息,21是,输出声光指示1、预助推状态寄存器TS1置1,复位计时器TP1,转往ST2:处执行;22否,计时器TP1计时未到,执行返回SZ:处;计时到输出预助推故障信息,复位计时器TP1、执行返回SZ:处;b是,转往ST2:处执行;

ST10:预助推状态寄存器TS10为1否,a否,中控器广播发出预助推命令、助推质量信息,A是否启动计时器TP10,1否,启动预助推限时计时器TP10、执行返回SZ:处;2是,是否收到助推电源机组分工控制器发出的就位信息,21是,输出声光指示2、预助推状态寄存器TS10置1,复位计时器TP10,转往ST2:处执行;22否,计时器TP10计时未到,执行返回SZ:处;计时到输出预助推故障信息,复位计时器TP10、执行返回SZ:处;b是,转往 ST2:处执行;

ST2:助推状态寄存器TS2为1否,1否,助推控制端SC为高电平否,否,执行返回SZ:处;是,关闭声光指示1或2、开启声光指示3、置位助推状态寄存器TS2为1,中控器广播发出启动助推命令,启动助推计时器T0S计时X秒,执行返回SZ:处;2是,转往ST3:处执行;

ST3:减速状态寄存器H02为1否,A否,助推计时器T0S计时到否,1否,滑车减速位置传感器输入端H02/20为高电平否,10否,状态寄存器L/R为1、转往ST5:处执行;状态寄存器L/R为0、转往ST3:处执行;20是,中控器关闭电子开关DKN、广播发出结束助推命令,复位助推计时器T0S、减速状态寄存器H02置1,返回SZ:处执行;2是,中控器关闭电子开关DKN、广播发出结束助推命令,复位助推计时器T0S、减速状态寄存器H02置1,返回 ST3:处执行;B是,转往ST4:处执行;

ST4:速度传感器为0否,否,制动状态寄存器为1否,A否,机械制动传感器JK1/0为1否,1否,返回ST4:处执行;2是,制动状态寄存器置1,中控器机械制动控制端JC1/0输出高电平,返回ST4:处执行;B是,返回ST4:处执行;是,复位制动状态寄存器、助推状态寄存器TS2、减速状态寄存器H02、滑车起点就位状态寄存器HC、预助推状态寄存器TS10/TS1、助推质量判定状态寄存器,中控器机械制动控制端JC1/0输出0电平、广播发出制动结束命令,执行返回SZ:处;

ST5:WZ1为1否,是,唯有电子开关控制端DK1/2输出高电平,返回ST3:处执行;否,WZ2为1否,是,唯有电子开关控制端DK2/3输出高电平,返回ST3:处执行;否,WZ3为1否,是,唯有电子开关控制端DK3/4输出高电平,返回ST3:处执行;否,WZ4为1否,是,唯有电子开关控制端DK4/5输出高电平,返回ST3:处执行;以上述规则、执至WZ(N-1)为1否,是,唯有电子开关控制端DK(N-1)/N输出高电平,返回ST3:处执行;否,WZN为1否,是,唯有电子开关控制端DKN输出高电平,返回ST3:处执行;否,H02为1否,是,电子开关控制端全部输出0电平、广播发出结束助推命令,复位助推计时器T0S、减速状态寄存器H02置1,返回ST4:处执行;否,返回ST3:处执行。

附图16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由轨道磁路、N个助推线圈组件、n个制动线圈组件组成,分为助推区和制动区两段;规定:B为沿推进方向可被滑车前后两对磁极同时完整覆盖的助推线圈组件的最大个数,本说明中设B=3、前后两对磁极间距为4P个单位宽度、一对磁极宽度为Bx4P=12P个单位宽度;轨道磁路设置为:一导磁材料长方体纵向指向助推方向、在其左右两个侧面交替、均匀间隔设置4Px(N+n+4)对竖直槽齿和槽,槽齿宽等于槽宽,为便于说明和图示,附图中设槽齿、槽宽各为1个单位宽度、且P=1,Ts为单位推进距离,Ts=单位宽度,每槽为1个导条安装槽位;4P根导条编为1个助推线圈组件,此组件内4P根导条安装连接次序为:沿推进方向,在某一线圈组件的后2P个安装槽位依次连续安装2P根导条、序号为1’至2p,间隔16P个单位宽度后,在此线圈组件的前2P个安装槽位依次连续安装2P根导条、序号为1至2P,序号为2P的导条上端连接至某一对应电子开关DK的输出端、此导条下端连接序号为2p的导条下端,序号为2p的导条上端连接序号为2P-1的导条上端,序号为2P-1的导条下端连接序号为2p-1的导条下端,序号为2p-1的导条上端连接序号为2P-2的导条上端,重复此连接规则,直至序号为1的导条下端连接序号为1’的导条下端,序号为1’的导条上端连接至整流桥堆负极端供电母线上;助推区总长为依次连续排列的4Px(N+4)个槽位宽度的和;空闲槽位号为:(2P+1)至4P、(6P+1)至8P、(10P+1)至12P、(14P+1)至 16P;制动区线圈组件内导条占用槽位号:(4PN+1)至(4PN+2P)、(4PN+4P+1)至(4PN+6P)、 (4PN+8P+1)至(4PN+10P)、(4PN+12P+1)至(4PN+14P);助推线圈组件安装排列设置:安装槽位序号1至2P、(18P+1)至20P为第1组线圈组件安装槽位;安装槽位序号(4P+1)至6P、 (22P+1)至24P为第2组线圈组件安装槽位;安装槽位序号(8P+1)至10P、(26P+1)至 28P为第3组线圈组件安装槽位;安装槽位序号(12P+1)至14P、(30P+1)至32P为第4组线圈组件安装槽位;安装槽位序号(18P+1)至20P、(34P+1)至36P为第5组线圈组件安装槽位;安装槽位序号(22P+1)至24P、(38P+1)至40P为第6组线圈组件安装槽位;安装槽位序号(26P+1)至28P、(42P+1)至44P为第7组线圈组件安装槽位;依此规则安装N个助推线圈组件,每个助推线圈组件配备1个电子开关DK、1套续流组件,电子开关DK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的正极输出端供电母线;将助推区槽位16P+1至4Px(N+4)之间距离等分成 N等分,每等份4P个单位距离,在每等份起始处设置位置传感器WZ,在WZN等份末端处设置滑车减速位置传感器H02,除触发位置传感器WZ1、WZN时刻外,在触发其余位置传感器 WZ的时刻、滑车前后两对反向磁极同时分别覆盖Bx2P根电流向下、Bx2P根电流向上的导条,执行策略:关断位于滑车前后两对磁极内、处于磁极后方1/B宽度内的一组工作线圈组件的电子开关,开启位于滑车前后两对磁极内、处于磁极前方1/B宽度内的一组待工作线圈组件的电子开关,上述两者中间的线圈组件的电子开关保持导通;B值越大、设置同时导通的线圈组件数越多、推力越大,同时因同时关断、开启的线圈组件数占比越小,关断开启引起的推力波动越小,P值越大、4P根导条产生4P倍感生电势,可选用的助推电压越高、同功率时电阻性损耗越小;设定滑车位于助推起点时,触发滑车就位传感器H01、助推位置传感器WZ1,滑车后方磁极前2/3宽度覆盖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槽位序号1至8P,启动助推时,中控器电子开关控制端DK1、DK2输出高电平、对应驱动电子开关DK1、DK2导通,第1、2两组线圈组件通入电流、滑车在前后两组磁场的同方向推力下前移,每推进4P个单位距离时、触发一个助推位置传感器WZ,当触发位置传感器WZ2时,滑车后方磁场覆盖线圈组件式直流导流轨道导条序号1至12P,滑车前方磁场覆盖导条序号16P+1至28P,中控器关闭电子开关 DK1、开启电子开关DK3、电子开关DK2继续导通,当触发位置传感器WZ3时,滑车后方磁场覆盖导条序号4P+1至16P,滑车前方磁场覆盖导条序号20P+1至32P,中控器关闭电子开关DK2、开启电子开关DK4、电子开关DK3继续导通,以此策略执行电磁助推过程,直至触发位置传感器WZN,中控器关闭电子开关DK(N-1),触发滑车减速位置传感器H02或助推限时计时到时,中控器关闭电子开关DKN、通过其DP0接口广播发出结束电磁助推命令。续流组件包括:蓄能电容C,续流反偏二极管D2,续流二极管D4,续流反偏回路导通辅助二极管D3;每一个电子开关DK的输出端连接续流组件中电容C的负极端、二极管D3的负极端、线圈组件首端导条的上端;电容C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端、二极管D4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电容C0的正极端、二极管D4的正极端连接整流桥堆负极输出端,二极管D3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0的负极端。

制动区设置再生制动区、再生机械联合制动区;此区由4Pn个单位宽度区域依次排列组成,空闲槽位号为:[4P(N+n)+1]至[4P(N+n)+2P]、[4P(N+n)+4P+1]至[4P(N+n)+6P]、[4P(N+n)+8P+1] 至[4P(N+n)+10P]、[4P(N+n)+12P+1]至[4P(N+n)+14P],此区线圈组件内导条数量为6P、2P个单位宽度内安装3P根导条、且每1个线圈组件配备一组再生续流组件。再生续流组件包括:蓄能电容C,续流反偏二极管D2,续流二极管D4,续流反偏回路导通辅助二极管D3,再生制动续流反偏回路导通辅助二极管D0,再生制动续流反偏二极管D1、泄流电阻R;每一个线圈组件首端导条的上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端、电容C的负极端、二极管D3的负极端、电阻 R的一端,电容C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端、二极管D4的负极端、电阻R的另一端,二极管D1、D2的负极端连接电容C0正极,二极管D0正极端连接电容C0负极,二极管D0 的负极端连接整流桥堆负极端,此区线圈组件末端导条的上端连接整流桥堆负极端;当此区某一线圈组件后方的3N根导条开始切割滑车前方磁场时,产生感生电势经二极管D4先给电容C充电;当此线圈组件前后方的3N根导条开始切割滑车前后方磁场时,产生感生电势经二极管D1、D0给电容C0充电;当此线圈组件前方的3N根导条开始切割滑车后方磁场时,产生感生电势经二极管D4给电容C充电。

此助推系统,对比美舰助推系统避免助推线圈预充电、延时断电损耗、降低感性损失;直线电机定子六相交流线圈电子开关开关时端压为推动电压,开关损耗大;本轨道助推时因导条边存在感生电势,电子开关开关时端压差为U-E,U>>U-E,开关损耗小;简化轨道结构、提升助推效率,降低冷却负荷、随着推进速度提升轨道温升快速降低;全桥推动单元电路阵列在驱动脉冲波形幅度正常时,总的开关过程损耗与主开关控流通道两端的电压和开关频率成正比;滑车加速过程中助推线圈两端感应电势随之增加,在短轨道电磁助推三秒左右的推动时间内,助推电机的励磁控制电路可让电机输出端压按照相对慢速的近线性规律增长,以此用来降低低速助推时段内主开关控流通道的电压性开关损耗;同时可使在推动的全过程中主开关控流通道通断的占空比差值相对较小、降低平均开关频率,降低在低速助推时段内主开关控流通道以较小占空比和较高开关频率工作、产生较多的开关损耗。

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预启动过程:当中控器状态寄存器L/R为1、启动控制端ST为高电平时,中控器广播发出启动命令1,系统并行执行A、B、C、D语段:A、中控器检测滑车是否就位,如滑车就位信息输入端H01为低电平、广播发出滑车伺服起点就位命令;B、中控器内部程序执行助推质量M判定;C、滑车、电控离合器、自动同速器的分工控制器收到中控器发出的启动命令1、分别执行各自的相应控制过程、并广播发出各自就位信息;D、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执行助推电机的自动充能作业,每当检测有不小于两台助推电机充能完毕、广播发出就位信息;当中控器广播发出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时,系统并行执行1、 2语段:1、助推电机励磁控制器收到此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据此助推质量信息计算出与之匹配的脉宽控制模拟量K的变化曲线数据后,广播发出就位信息;2、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分工控制器收到此预助推命令和助推质量信息、据此助推质量信息启动计算助推参数程序,计算出与之匹配的编入推动阵列编组的预导通辅助主开关零压差通断全桥推动单元电路的数量、并完成编入或退出动作,同时计算出与之匹配的脉宽控制模拟量K1的变化曲线数据,此后广播发出就位信息;预助推就绪判定:中控器收到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发出就位、助推电机励磁控制器发出就位、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分工控制器发出就位应答后,执行是否确认启动助推判定,否,程序转至SZ:处执行,是,中控器广播发出电磁助推开始命令。

短轨道电磁助推系统助推过程:助推电机励磁控制器收到电磁助推开始命令、启动控制端ST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K输出由输入编程或由程序计算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变化电平、使助推电机输出电压变化轨迹在助推的时段内依照程序设定的变化规律完成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与此励磁调整控制过程同步,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分工控制器收到此命令后,启动控制端ST1输出高电平、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K1输出由输入编程或由程序计算设定变化规律的连续变化电平、控制脉冲控制器输出的驱动脉冲占空比、在助推的时段内依照程序设定的变化规律完成由低到高的脉宽变化过程,此驱动脉冲推动控制全桥推动单元电路阵列控流通道的通断时序;此协同使全桥推动单元电路阵列主开关提高通断平均占空比、降低平均开关频率、减少通断总次数、降低平均通断电压,降低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过程中的总损耗;当滑车运动至触发滑车减速位置传感器H02或助推限时计时到时,中控器关闭电子开关DKN、广播发出结束助推命令,系统执行再生制动,当滑车运动至触发机械制动传感器JK1时,中控器机械制动控制端JC1输出高电平、驱动机械制动组件TK1执行联合制动,当速度传感器为0时,中控器机械制动控制端JC1输出0电平、广播发出制动结束命令;助推电源机组励磁控制器收到制动结束命令、复位助推电机助推状态寄存器ZT1/ZT2/ZT3/ZT4、计数器SS,其释能接触器控制端K10/K20/K30/K40输出0电平;助推电机励磁控制器收到结束助推命令、其脉宽控制模拟量输出端输出与设定参数匹配的电平幅度;推动电源高速响应管理电路分工控制器收到结束助推命令、其启停控制端输出0电平;滑车控制器收到制动结束命令、其控制端KM0输出0电平。

5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高压大功率液压伺服弹射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