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机

文档序号:186255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贯流风机 (Cross-flow fan ) 是由 杜泽选 肖志强 于 2021-07-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机。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贯流风机进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包括:风机壳,风机壳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进风侧和背风侧分别设置有涡舌板和背风板;风道板,风道板面向进风口设置,风道板上形成有位于涡舌板的一侧并与进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道,以及位于背风板的一侧并与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道。本发明的贯流风机通过在进风口的进风侧和背风侧均设置风道,以此来实现双通道定向散热的效果,具体地,风道板面向贯流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可以起到聚风的作用,通过在风道板上设置第一进风道和第二进风道可以起到定向进风的作用,同时减小贯流风机在背风侧出现排风现象。(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ans, in particular to a cross-flow fan. The invention aims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oor air inlet effect of the conventional cross-flow fan. To this e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rossflow blower comprising: the fa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the air inlet side and the leeward side of the air inle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volute plate and a leeward plate; the air duct plate is arranged towards the air inlet, and a first air inlet duct which is positioned on one side of the volute plate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let and a second air inlet duct which is positioned on one side of the back air plate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let are formed on the air duct plate. The cross-flow fan realizes the double-channel directional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by arranging the air channels on the air inlet side and the leeward side of the air inlet, particularly, the air channel plate is arranged towards the air inlet of the cross-flow fan to play a role in collecting air, the first air inlet channel and the second air inlet channel are arranged on the air channel plate to play a role in directional air inlet, and meanwhile, the phenomenon of air exhaust of the cross-flow fan on the leeward side is reduced.)

贯流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如图1所示,在各类散热装置中,灌流排风机100’由于风量大、成本低被广泛选用。在散热方案中,灌流排风机100’常被匹配1个吸风道和1个排风道,以此来产生连贯的气流,通过连贯的气流将热量带走。

现有的灌流排风机100’虽然能够基本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现有的灌流排风机100’仍存在有不足:现有的技术方案在选用灌流排风机100’时,仅仅设计为1个吸风道和1个排风道,无法进行多通道定向散热,具体地,风从涡舌20’的位置进入到灌流排风机100’内,同时,会有部分的风从背板10’的位置泄漏,导致灌流排风机100’的散热性能无法有效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贯流风机进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包括:风机壳,风机壳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进风侧和背风侧分别设置有涡舌板和背风板;风道板,风道板面向进风口设置,风道板上形成有位于涡舌板的一侧并与进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道,以及位于背风板的一侧并与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道。

本发明的贯流风机通过在进风口的进风侧和背风侧均设置风道,以此来实现双通道定向散热的效果,具体地,风道板面向贯流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可以起到聚风的作用,通过在风道板上设置第一进风道和第二进风道可以起到定向进风的作用,同时减小贯流风机在进风口的背风侧出现排风现象。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贯流风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风道板上设置有与进风口配合的聚风槽,涡舌板的进风端和背风板的进风端均伸至聚风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聚风槽包括与第一进风道连通的第一凹槽部,以及与第二进风道连通的第二凹槽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的进风端高于背风板的进风端,第一凹槽部的深度小于第二凹槽部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聚风槽的底部设置有分割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的过渡斜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风机壳内设置有靠近进风口设置的风机叶轮,过渡斜坡位于风机叶轮的圆心轴线的正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风口围绕风机叶轮的圆心角大于0小于1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风道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部连通的第一进风筒,第一进风筒的内部形成第一进风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风道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部连通的第二进风筒,第二进风筒的内部形成第二进风道,且第一进风筒与第二进风筒的对接区域形成聚风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贯流风机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进风筒的顶部并与风机叶轮连通的排风筒,且排风筒与涡舌板的排风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形成位于排风筒内的排风端,排风端设置有与排风筒配合的排风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沿风机叶轮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风机壳上,涡舌板能够以沿周向滑动的方式调整进风口的大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灌流排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第一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风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进风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涡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背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第二轴测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RH型贯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RL型贯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R型贯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0’、灌流排风机;

10’、背板;

20’、涡舌;

100、贯流风机;

10、背风板;11、导流檐;

20、涡舌板;21、排风缺口;22、安装脚;23、翻边结构;

30、风机叶轮;

41、第一进风筒;42、第二进风筒;421、隔板;

50、排风筒;

60、风道板;61、聚风槽;611、第一凹槽部;612、第二凹槽部;613、过渡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贯流风机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应用范围的限制,例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其他类似结构的风机,这种调整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端”、“外”、“底”、“上”、“背对”、“侧”、“轴向”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机构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机构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机构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进风侧”和“背风侧”均是相对贯流风机100内风机叶轮30的转动方向而言,在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处且位于风机叶轮30的转动上游的一侧称之为“进风侧”,在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处且位于风机叶轮30的转动下游的一侧称之为“背风侧”。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100,贯流风机100包括风机壳和风道板60,风机壳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进风侧和背风侧分别设置有涡舌板20和背风板10,风道板60面向进风口设置,风道板60上形成有位于涡舌板20的一侧并与进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道,以及位于背风板10的一侧并与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道。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壳内设置有位于进风口处的风机叶轮30,背风板10沿风机叶轮30的周向延伸并位于风机叶轮30的背风侧,涡舌板20沿风机叶轮30的周向延伸并位于风机叶轮30的进风侧,涡舌板20与背风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本发明的贯流风机100通过在进风口的进风侧和背风侧均设置风道,以此来实现双通道定向散热的效果,具体地,风道板60面向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设置可以起到聚风的作用,通过在风道板60上设置第一进风道和第二进风道可以起到定向进风的作用,同时减小贯流风机100在进风口的背风侧出现排风现象。

具体地,贯流风机100还包括位于风机叶轮30的轴向两端的两个端板,背风板10设置于两个端板之间,涡舌板20设置于两个端板之间并沿风机叶轮30的周向向背风板10的方向延伸,涡舌板20与背风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且背风板10和涡舌板20均相对风道板60竖向设置,可以使背风板10、涡舌板20以及两个端板围成相对排风通道独立设置的叶轮室,通过叶轮室实现进风与排风之间的弯折过渡区域,减少进风与排风之间出现彼此混合以及紊乱的现象。同时,将涡舌板20相对排风通道竖向设置,可以通过调整涡舌板20的方式减小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以及增大贯流风机100的排风口,达到增加进风口负压以及降低排风口噪音的目的。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风道板60上设置有与进风口配合的聚风槽61,涡舌板20的进风端和背风板10的进风端均伸至聚风槽61内。

在本实施例中,聚风槽61可以通过冲压风道板60的方式形成凹槽结构,还可以通过外界的壳体或者挡风板围设而成,聚风槽61能够在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处起到聚风作用,位于聚风槽61内的空气能够在风机叶轮30的负压作用下被吸至叶轮室内,然后再通过贯流风机100的排风道排出,以此达到散热的目的。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聚风槽61包括与第一进风道连通的第一凹槽部611,以及与第二进风道连通的第二凹槽部612。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贯流风机100的进风侧负压与背风侧负压不同,本申请的实施例针对两侧不同的负压提出了第一凹槽部611和第二凹槽部612,第一凹槽部611与第二凹槽部612之间彼此独立,以此减少进风侧与背风侧之间的互相干涉。

具体地,风机叶轮30设置为筒状结构,涡舌板20和背风板10设置为沿风机叶轮30的轴向和周向延伸的长条板状结构,涡舌板20与背风板10之间围成的进风口设置为沿风机叶轮30的轴向分布的矩形结构,对应的,聚风槽61、第一凹槽部611和第二凹槽部612设置成与进风口对应的矩形结构,将进风口、聚风槽61、第一凹槽部611和第二凹槽部612均设置成矩形结构,可以提高贯流风机100的吸风区域,提高贯流风机100的进风量和散热效率。

如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20的进风端高于背风板10的进风端,第一凹槽部611的深度小于第二凹槽部612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贯流风机100的进风侧负压大于背风侧负压,为了减少贯流风机100在背风侧出现排风现象,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将与背风侧连通的第二凹槽部612的深度设置为大于与进风侧连通的第一凹槽部611的深度,从而使第二凹槽部612的内部能够聚集足够的空气,在背风侧的负压作用下,可以使第二凹槽部612内聚集的空气被吸入至贯流风机100的内部,同时,能够减少第一凹槽部611内的空气流至第二凹槽内出现排风现象。

如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聚风槽61的底部设置有分割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的过渡斜坡61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之间设置过渡斜坡613,可以使聚风槽61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过渡斜坡613在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之间流动,以此弥补进风侧或者背风侧出现空气量不足的现象,进一步地,当背风侧由于空气量不足导致排风现象时,进风侧的空气能够及时补充至背风侧,以此减缓背风侧的排风现象。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风机壳内设置有靠近进风口设置的风机叶轮30,过渡斜坡613位于风机叶轮30的圆心的正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以风机叶轮30的圆心轴线为分界线分设成进风侧和背风侧,同样的,聚风槽61以风机叶轮30的圆心轴线为分界线分设成第一凹槽部611和第二凹槽部612,过渡斜坡613同样位于风机叶轮30的圆心轴线的正下方,以此达到完全分割进风侧与背风侧的目的,减少两侧的空气或者气流出现彼此干涉的现象。

如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围绕所述风机叶轮30的圆心角大于0小于180°。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贯流风机100通过背风板10和涡舌板20合理设计进风口围绕风机叶轮30的区域,从而使进风口处能够产生适当的负压,以此减少进风口在背风板10的一侧出现排风现象,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由于进风口减小引起的噪声。具体地,本发明的贯流风机100能应用于多种散热系统中,能够以较少的成本,显著提升整个散热系统的散热性能,同时,本发明所阐述的结构设计亦能有效指导其他风机壳的进风口设计,以及贯流风机100与风道板60等结构装置的匹配设计,使贯流风机100在散热系统中能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兼具低噪声的良好使用体验。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风道板60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部611连通的第一进风筒41,第一进风筒41的内部形成第一进风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筒41能够起到聚风和定向供风的作用,第一进风筒41的出风口在涡舌板20侧与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连通,第一进风筒41设置为斜坡结构,且第一进风筒41的第一进风道的截面沿靠近贯流风机100的方向逐渐增加,以此提高第一进风筒41的吸风性能和与贯流风机100的对接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风道板60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部612连通的第二进风筒42,第二进风筒42的内部形成第二进风道,且第一进风筒41与第二进风筒42的对接区域形成聚风槽6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筒42能够起到聚风和定向供风的作用,第二进风筒42的出风口在背风板10侧与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连通,第二进风筒42设置为矩形筒结构,且第二进风筒42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扩口结构,该扩口结构伸出风道板60的外部并向上翻折,以此提高第二进风筒42的吸风性能和与贯流风机100的对接效率。

如图8所示,第二进风筒42的内部设置有沿风流方向延伸的隔板421,隔板421对第二进风筒42内的第二风道进行分割,以此达到分流的目的,对应的,第二凹槽部612内设置有沿风流方向延伸的分隔凸起,通过分隔凸起起到分流的作用,以此达到在进风口处进行分流的目的。进一步地,第二进风筒42与第一进风筒41分别位于贯流风机100的相对两侧,以此达到同时在两个方向进行吸风的目的。

另外,风道板60上位于第二进风筒42的覆盖区域设置有凹槽结构,通过凹槽结构可以提高第二进风筒42的通风量,从而使第二进风筒42能够为背风板10侧的进风口提供足够的空气。第二进风筒42的顶部与凹槽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和卡钩,外部的电器元件可以通过安装槽和卡钩安装至第二进风筒42的顶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贯流风机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进风筒41的顶部并与风机叶轮30连通的排风筒50,且排风筒50与涡舌板20的排风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背风板10和涡舌板20均相对排风筒50竖向设置,可以使背风板10、涡舌板20以及两个端板围成相对排风通道独立设置的叶轮室,通过叶轮室实现进风与排风之间的弯折过渡区域,减少进风与排风之间出现彼此混合以及紊乱的现象。同时,将涡舌板20相对排风通道竖向设置,可以通过调整涡舌板20的方式减小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以及增大贯流风机100的排风口,达到增加进风口负压以及降低排风口噪音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进风筒41和排风筒50均设置成斜坡结构,且第一进风筒41和排风筒50的截面均沿靠近贯流风机100的方向逐渐增加,以此减少第一进风筒41和排风筒50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风道板60上位于第一进风筒41的进口位置设置有进风凹槽,排风筒50的进口位置设置有与风道板60上进风凹槽对应的凹槽,第一进风筒41与排风筒50之间通过近乎贴平风道板60的隔板彼此隔开。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20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形成位于排风筒50内的排风端,排风端设置有与排风筒50配合的排风缺口21。

在本实施例中,在达到涡舌板20足够靠近风机叶轮30的前提下,将涡舌板20上最接近风机叶轮30的点(涡舌板20的进风端)抬高,以此达到减少进风口以及增大进风口处负压和吸力的目的。同时,将涡舌板20上决定排风筒50有效区域的最低点(涡舌板20的排风端)抬高,目的是减少排风时风对涡舌板20的拍打区域,以此达到降低排风压力以及降低排风噪声的目的,实现贯流风机100高性能和低噪音的技术效果。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20的进风端设置有与进风气流配合的翻边结构23,且翻边结构23沿风机叶轮30的径向向外弯折。

在本实施例中,翻边结构23能够对涡舌板20的进风端处的风起到引导作用,使涡舌板20的进风端处的风能够顺畅地流至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减少风阻以及由风阻引起的噪音。具体地,翻边结构23可以设置为弯折板或者弧形板,翻边结构23与涡舌板20配合在降低进风口的同时减少对风阻的影响。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为了提高贯流风机100的进风效果,贯流风机100的背风板10上还设置有导流檐11。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排风端位于排风缺口21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安装脚22,涡舌板20通过翻边结构23和/或两个安装脚22安装至两个端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涡舌板20通过翻边结构23和/或两个安装脚22安装至两个端板上,可以提高涡舌板20在风场中的稳定性,减少涡舌板20的风压的作用下出现变形或者活动现象,涡舌板20出现变形或者活动现象均会影响本申请的散热性能和噪音。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20设置有连接进风端与排风端的弧形过渡部。

在本实施例中,涡舌板20的整体形状可以设置为圆弧结构、斜面结构或者U形结构,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抬高涡舌板20的进风端和排风端,均可达到改善贯流风机100性能不稳定的现象,以此实现低噪音、稳定吸风的效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未对涡舌板20、背风板10以及两个端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限定,是因为在两个端板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涡舌板20和背风板10既可以固定安装至两个端板上,还可以活动安装至两个端板上,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涡舌板20和/或背风板10的姿态的方式调整贯流风机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以此达到贯流风机100在散热系统中能保持高吸风性能的同时兼具低噪声的良好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20沿风机叶轮30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端板上,涡舌板20能够以沿周向滑动的方式调整进风端和排风端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本申请的贯流风机100能够兼具散热性能和降噪的效果,但是,对于用户对散热性能要求较高且对降噪要求较低的情况,以及用户对散热性能要求较低且对降噪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涡舌板20的高度位置和导风姿态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涡舌板20与风机壳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柔性连接件通过伸缩的方式为涡舌板20提供滑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可以选用橡胶圈或者褶皱板,柔性连接件不仅能够对涡舌板20与排风通道之间的区域起到密封作用,还能够通过自身的形变为涡舌板20提供活动空间,从而使涡舌能够通过沿风机叶轮30的周向滑动调整贯流风机100的进风口和排风口。

需要说明的是,要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要求的气流分道以及散热效果,关键在于吸风道分割面的设计及贯流风机1000的匹配设计:

1)吸风道分割面设计

如图2至图4所示,首先,涡舌板20一侧的第一进风道与排风道通过涡舌板20分离气流自然形成,为了保证背风板10一侧的第二进风道的吸风效果,在风机叶轮30不变的情况下,可在吸风道分割面所在平面上进行下沉的聚风槽61设计,以加大第二进风道的吸风口。同时,第一进风道与第二进风道的分割点设计在风机叶轮30的转动圆心的正下方,且与扇叶应足够近,这样既可保证两个进风道完成分割,又可保证两个进风道之间的平衡,避免吸风口的任何一侧出现排风等不稳定现象。

2)贯流风机100的选型

如图2至图4所示,贯流风机100的转向应为顺时针,此外,背风板10和涡舌板20匹配也很关键,贯流风机100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风机叶轮30绕圆心点旋转时,扇叶将空气从涡舌板20的一侧“铲”到另一侧,气流圆心大体处于涡舌板20的附近,并靠近涡舌板20的进风端B。

为了加强背风板10的进风端A处的吸风效果,背风板10与涡舌板20围成的进风口的圆心角设计应小于180°(也就是∠AOB的设计应大于180°),以确保涡舌板20的进风端处可吸入更多风量,亦可避免背风板10的进风端出现排风现象,因此,贯流风机100尽量选用下图9中的RH型和图10中的RL型,图11中的R型效果则较差。

无论风机叶轮30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无论风机叶轮30放置的方位以及方向如何,只要满足本发明所描述的风道分割面设计和贯流风机100背风板10及涡舌板20的匹配设计等技术要点,便可实现本发明所述气流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只是对贯流风机100上与本申请的改进点有关的结构进行了阐述,并不代表贯流风机100不具备其他结构,由于贯流风机100上的其他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装置,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流体机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