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文档序号:1863410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按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Butt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是由 古川亮 小河原贤 下山峻 于 2021-01-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无论按压位置如何都使按压感良好。按钮结构具备:操作部件(5A);工作部件(5D),设置于操作部件(5A),通过操作部件(5A)被按压,使开关元件(7A)工作;卡合部件(5B),从操作部件(5A)向操作部件(5A)的按压方向延伸,配置在包围工作部件(5D)的至少三个方向,并支承操作部件(5A);以及至少两个弹性部件(5C),顺着至少两个卡合部件(5B)而配置于操作部件(5A)中。(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utton structur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hich can make the pressing feeling good no matter how the pressing position is. The button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ration member (5A); an operating member (5D) provided to the operating member (5A) and configured to operate the switching element (7A) when the operating member (5A) is pressed; an engaging member (5B) that extends from the operating member (5A) in the pressing direction of the operating member (5A), is arranged in at least three directions surrounding the operating member (5D), and supports the operating member (5A); and at least two elastic members (5C) arranged in the operation member (5A) along the at least two engaging members (5B).)

按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操作按钮具备操作突起、止挡部以及弹簧部。操作突起设置在操作按钮的中央,朝向配置于基板的开关元件延伸。止挡部具有爪,该爪设置成其隔着开关元件而对置,并且插入到形成于基板的孔中而勾挂于基板。弹簧部在其隔着开关元件而与止挡部在俯视下正交的位置处隔着开关元件而对置地设置,并且与基板的表面抵接而能够弹性变形。通过克服弹簧部的弹力按压该操作按钮,操作突起与止挡部一起移动,通过操作突起使开关元件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499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当按压操作按钮的远离具有操作突起的中央的一侧时,由于开关元件工作的反作用力而开关元件成为支点,在其隔着操作突起的相反侧的另一侧浮起。这样,如果相反侧的另一侧浮起,则按压操作按钮的力难以充分地传递至开关元件,成为按压感差的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无论按压位置如何都能够使按压感良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按钮结构包括:操作部件;工作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件,通过所述操作部件被按压,使开关元件工作;卡合部件,从所述操作部件向所述操作部件的按压方向延伸,配置在包围所述工作部件的至少三个方向,并支承所述操作部件;以及至少两个弹性部件,顺着至少两个所述卡合部件而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件中。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钮结构。

根据本发明,无论按压位置如何都能够使按压感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按钮部的后视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按钮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保持部的前视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8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按钮部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下述的实施方式限定。此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要素、实质上相同的要素、所有均等范围内的要素。进而,下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要素也可以适当组合。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将车辆用的电子设备1搭载于车辆的驾驶席的前方的状态下定义各方向。此处,在与车辆前进时的行进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将朝向驾驶席侧的面设为“前面”,将朝向车辆前方的挡风玻璃侧的面设为“背面(也称作后面)”。将前面与背面对置的方向称作前后方向,设为X轴方向。此外,在与前后方向水平正交的方向上,将从驾驶席侧观察朝向左手的面设为“左面”,将朝向右手的面设为“右面”。将左面与右面对置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上下方向是与前后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将朝向上侧的面称作“上面”,将朝向下侧的面称作“下面”。将上面与下面对置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因而,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三维地正交。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1是搭载于车辆内部的例如AV(Audio Visual)一体型的汽车导航装置。电子设备1具有显示面板2、前面面板3以及按钮4。

显示面板2形成为矩形状,在前面具有显示面2A。前面是操作人员观看的面,在汽车导航装置的情况下配置在车内前方,因此,成为朝向车内的后方的面。显示面2A呈比显示面板2的矩形状小的矩形状。显示面板2例如能够应用显示面2A为压敏式触摸面板。

前面面板3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形,以包围显示面板2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矩形状。前面面板3具有包围显示面板2的周围的矩形状的框部3A、以及在框部3A的内侧开放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的矩形状的窗部3Aa。

如图1所示,按钮4配置在前面面板3的框部3A,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图1中的前面面板3的右面侧且前面面板3的前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按钮4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4个)。如图3所示,按钮4具有按钮部5、保持部6以及电路基板7。按钮部5是呈现在前面面板3的前面侧的部分、且是供操作人员进行按压操作的部分。保持部6是允许由按压操作引起的按钮部5的移动且保持按钮部5的部分,设置于前面面板3。电路基板7固定于前面面板3,安装有通过由按压操作引起的按钮部5的移动而动作的开关元件7A。开关元件7A例如是接触开关,具有安装于电路基板7的主体部7Aa、以及工作部7Ab。

以下,对按钮4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按钮部的后视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按钮部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保持部的前视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动作的剖视图。图8是图1的B-B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按钮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按钮部的后视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按钮部5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形,具有操作部件5A、卡合部件5B、弹性部件5C、工作部件5D以及引导槽5E。

操作部件5A是供操作人员进行按压操作的部分。即,操作部件5A是呈现在前面面板3的前面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5A沿着宽度方向(Y轴方向)与上下方向(Z轴方向)所成的面,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具有分别对置的端部的矩形板状。此外,操作部件5A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右面侧)的端部位于前面面板3的一侧(右面侧)的端部,沿着前面面板3的一侧的端部的弯曲形状向背面侧弯曲而形成。

卡合部件5B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朝向背面侧延伸设置。换言之,卡合部件5B向成为操作部件5A的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按压操作的按压侧的按压方向延伸设置。卡合部件5B在从正面侧向背面侧观察操作部件5A的状态、即向按压侧观察的状态下,配置在成为上下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三个方向以上的多个部位。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卡合部件5B配置在上下方向的两个方向、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合计三个方向。卡合部件5B相对于配置在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的大致中央的工作部件5D,以包围该工作部件5D的方式配置。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卡合部件5B配置在工作部件5D的上下方向的两个方向、宽度方向(左面)的一个方向的合计三个方向。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上下方向的两个卡合部件5B形成为在操作部件5A的左面侧的端部附近板面相互对置地面向上下方向的板状。此外,在上下方向的两个卡合部件5B上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通的孔5Ba。孔5Ba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孔。该上下方向的两个卡合部件5B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朝向背面侧以相同长度延伸形成,孔5Ba配置成距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相同距离且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如图4所示,宽度方向的一个卡合部件5B形成为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件5A的左面侧的端部附近板面面向宽度方向的板状。此外,在宽度方向的一个卡合部件5B上设置有沿着宽度方向贯通的孔5Ba。孔5Ba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孔。该宽度方向的一个卡合部件5B与上下方向的两个卡合部件5B相比,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向背面侧的长度形成得短,孔5Ba靠近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配置。

弹性部件5C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朝向背面侧延伸设置。换言之,弹性部件5C向操作部件5A的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按压操作的按压侧延伸设置。弹性部件5C形成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沿着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个棒材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地平行配置,宽度方向的一端彼此连结,一方的棒材的另一端固定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另一方的棒材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由此,弹性部件5C形成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挠曲而弹性变形。在从正面侧向背面侧观察操作部件5A的状态、即向按压侧观察的状态下,弹性部件5C分别配置在操作部件5A的上面侧以及下面侧的端部附近。并且,两个弹性部件5C分别顺着上下方向的两个卡合部件5B配置。在操作部件5A的上面侧的端部,弹性部件5C配置在比卡合部件5B靠上面侧的位置。此外,在操作部件5A的下面侧的端部,弹性部件5C配置在比卡合部件5B靠下面侧的位置。

各卡合部件5B与弹性部件5C以使背面侧(按压侧)的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以及图5所示,就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向背面侧的位置而言,弹性部件5C的最背面侧的棒材比各卡合部件5B的孔5Ba更接近背面5Aa地配置。这样,卡合部件5B与弹性部件5C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向背面侧高度不同地配置。

工作部件5D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朝向背面侧延伸设置。换言之,工作部件5D向操作部件5A的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按压操作的按压侧延伸设置。工作部件5D在设置有各卡合部件5B的范围内,设置在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的大致中央,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棒体。

引导槽5E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朝向背面侧延伸设置。换言之,引导槽5E向操作部件5A的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按压操作的按压侧延伸设置。引导槽5E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在背面侧具有开口端的槽。引导槽5E在宽度方向的一个卡合部件5B的上面侧以及下面侧,向上面以及下面开放地设置。此外,引导槽5E从前面观察位于下面侧的卡合部件5B的右面侧,向右面开放地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如图3以及图6所示,保持部6具有收纳部6A、爪6B、承接部6C以及引导突起6E。

收纳部6A形成收纳在上述的按钮部5中在操作部件5A的背面侧构成的、卡合部件5B、弹性部件5C、工作部件5D以及引导槽5E的空间。收纳部6A与前面面板3一体地设置,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四个方向具有壁面且在前后方向上开放的矩形筒状。收纳部6A在背面侧设置有电路基板7,在筒状内的大致中央配置有开关元件7A。

爪6B从收纳部6A的壁面向内侧突出地设置,以便插入到按钮部5的各卡合部件5B的孔5Ba中。爪6B通过插入到卡合部件5B的孔5Ba中,与卡合部件5B的孔5Ba卡合而将按钮部5支承为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

承接部6C构成为具有朝向前面侧的承接面,以供按钮部5的各弹性部件5C抵接。通过弹性部件5C与承接部6C抵接,按钮部5被弹性力向收纳部6A的前面侧推出。此时,通过爪6B插入到卡合部件5B的孔5Ba中而相互卡合,按钮部5被支承为不从收纳部6A向前面侧脱离。

插入到卡合部件5B的孔5Ba中的爪6B与承接部6C以使背面侧(按压侧)的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就从电路基板7向前面侧的位置而言,承接部6C比爪6B更远离电路基板7地配置。换言之,就从收纳部6A的前侧的开口向背面侧的位置而言,承接部6C比爪6B更接近开口地配置。这样,插入到卡合部件5B的孔5Ba中的爪6B与承接部6C从电路基板7向前面侧高度不同地配置。

引导突起6E从收纳部6A的壁面向内侧突出地设置,以便插入到按钮部5的各引导槽5E中。引导突起6E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形成。通过在引导槽5E中插入引导突起6E,引导按钮部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如图3所示,通过操作人员对操作部件5A向背面侧(按压侧)进行按压操作。于是,通过按压操作的按压力P,弹性部件5C被按压于承接部6C而向背面侧弹性变形。同时,通过按压操作的按压力P,卡合部件5B在孔5Ba中插入了爪6B的状态下向背面侧移动。由此,如图3中单点划线所示,按钮部5整体向背面侧移动。此时,按钮部5由引导槽5E以及引导突起6E引导而向背面侧的移动。然后,通过按钮部5向背面侧移动,工作部件5D向背面侧移动,按压开关元件7A的工作部7Ab而使其工作。此外,当解除操作人员的按压力P时,通过弹性部件5C的弹性力,按钮部5整体向前面侧移动,工作部件5D从开关元件7A的工作部7Ab离开,解除开关元件7A的工作。

图3所示的上述动作是对操作部件5A的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所成的面的中央附近施加按压力P的情况。在此,如图7所示,说明对操作部件5A的上下方向的任一端部附近施加按压力P的情况。在图7中,示出对操作部件5A的下面侧的端部附近施加按压力P的情况。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通过按压操作的按压力P,下面侧的弹性部件5C被按压于承接部6C而向背面侧弹性变形。同时,通过按压操作的按压力P,下面侧的卡合部件5B以在孔5Ba中插入了爪6B的状态向背面侧移动。此时,如图7所示,被施加了按压力P的操作部件5A的下面侧的端部附近移动M1的量。另一方面,上面侧的弹性部件5C由于与承接部6C的抵接而在远离承接部6C的方向(前面侧)产生弹性力,上面侧的卡合部件5B虽然向前面侧移动,但在孔5Ba中勾挂爪6B的时刻停止移动。因此,按钮部5以勾挂于上面侧的卡合部件5B的孔5Ba中的爪6B为支点向背面侧移动,工作部件5D向背面侧移动,按压开关元件7A的工作部7Ab而使其工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顺着多个卡合部件5B而设置弹性部件5C,因此,在接近一个卡合部件5B的位置对操作部件5A施加按压力P的情况下,远离被施加了该按压力P的位置的卡合部件5B通过与其顺着的弹性部件5C的弹性力而如箭头B所示那样向与按压力P相反的前面侧移动,由此,维持自身的卡合而成为支点。此时,如图7所示,远离被施加了按压力P的位置的操作部件5A的上面侧的端部附近移动比先前的M1小的M2的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能够抑制远离被施加了按压力P的位置的操作部件5A的部分向与按压力P相反的前面侧浮起,并通过工作部件5D使开关元件7A可靠地工作,从而不论按压位置如何都能够使按压感良好。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卡合部件5B配置在上下方向的两各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合计三个方向,在宽度方向的卡合部件5B没有顺着配置弹性部件5C。因此,如图8所示,在接近宽度方向的卡合部件5B的位置对操作部件5A施加按压力P的情况下,在远离被施加了该按压力P的位置的位置处不设置卡合部件5B,远离被施加了该按压力P的位置的操作部件5A的部分如箭头B所示那样向与按压力P相反的前面侧浮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如图8所示,偏向没有顺着配置有弹性部件5C的卡合部件5B而配置工作部件5D。具体而言,在从操作部件5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偏向卡合部件5B的位置配置工作部件5D。通过这样构成,按压力P接近工作部件5D,能够抑制远离被施加了按压力P的位置的操作部件5A的部分向与按压力P相反的前面侧浮起,并通过工作部件5D使开关元件7A可靠地工作,从而不论按压位置如何都能够使按压感良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如上所述,弹性部件5C构成为,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个棒材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地平行配置,宽度方向的一端彼此连结,一方的棒材的另一端固定于操作部件5A的背面5Aa,另一方的棒材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因此,即使对操作部件5A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附近施加按压力P,也能够使弹性部件5C的弹性力起作用。

此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卡合部件5B配置在包围工作部件5D的上下方向的两个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两个方向的合计四个方向。根据该按钮结构,即使对操作部件5A的宽度方向的任一端部附近施加按压力P,设置于被施加了按压力P的相反的端部附近的卡合部件5B也成为支点。并且,其结果是,该按钮结构能够抑制远离被施加了按压力P的位置的操作部件5A的部分向与按压力P相反的前面侧浮起,并通过工作部件5D使开关元件7A可靠地工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卡合部件5B与弹性部件5C以使背面侧(按压侧:按压方向)的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如上所述,卡合部件5B形成有供爪6B插入的孔5Ba,需要沿着该孔5Ba的贯通方向拔出模具。此处,如果在孔5Ba的贯通方向的位置设置弹性部件5C,则无法拔出模具。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结构中,在卡合部件5B的孔5Ba的贯通方向上从孔5Ba的范围内避开配置弹性部件5C,从而能够使成形按钮结构的模具结构成立。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具备上述的按钮结构,由此,能够抑制远离被施加了按压力P的位置的操作部件5A的部分向与按压力P相反的前面侧浮起,并通过工作部件5D使开关元件7A可靠地工作,从而不论按压位置如何都能够使按压感良好。

符号说明:

1:电子设备;5A:操作部件;5B:卡合部件;5C:弹性部件;5D:工作部件;7A开关元件。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电子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