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节能灯

文档序号:186762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led节能灯 (LED energy-saving lamp ) 是由 谌怡颖 于 2021-07-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ED节能灯,属于亮化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灯壳以及安装于灯壳上的LED灯头,所述灯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散热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固定部与室内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散热部连接的隔灯架,所述隔灯架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灯头安装室,所述灯头安装室内均固定安装有灯座;所述LED灯头的数目与所述灯头安装室的数目一致,且LED灯头分别安装在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所述灯座上;所述散热部内设有用于控制各个灯头安装室内LED灯头启闭的控制组件。本申请具增强灯具节能效果的作用。(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LED energy-saving lamp,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ghting engineering and comprises a lamp shell and an LED lamp holder arranged on the lamp shell, wherein the lamp shell comprises a fixing part, a heat dissipation part and an installation part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the fixed part is fixedly arranged with the indoor top; the lamp holder mounting part comprises a lamp holder partition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dissipation part, at least three lamp holder mounting chamber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lamp holder partition, and lamp holders are fixedly mounted in the lamp holder mounting chambers; the number of the LED lamp caps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lamp cap mounting chambers, and the LED lamp caps are respectively mounted on the lamp holders in the lamp cap mounting chambers;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art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LED lamp caps in each lamp cap mounting chamber. The application has the effect of enhancing the energy-saving effect of the lamp.)

一种LED节能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亮化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节能灯。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如公告号为CN10287846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头、螺栓、塑胶座、散热器、灯板、塑胶固定片、驱动电源、反射罩、扩散罩,螺栓将塑胶座和散热器连接成一体,灯头与所述一体连接,反射罩外壁设有条状圆棱一,扩散罩内壁设有条状圆棱二,驱动电源置于反射罩内,由塑胶固定片固定,扩散罩倒扣在反射罩上。该发明的发光角度达到320度。

但是,在节能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面积一定的房间内,使用者的照明需求往往仅限于一定方位的范围内,故而现有的照明灯具采用大范围光照的方式,不利于节省能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不够节能环保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增强灯具的节能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LED节能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LED节能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壳以及安装于灯壳上的LED灯头,所述灯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散热部以及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与室内顶部固定安装;

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散热部连接的隔灯架,所述隔灯架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灯头安装室,所述灯头安装室内均固定安装有灯座;所述LED灯头的数目与所述灯头安装室的数目一致,且LED灯头分别安装在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所述灯座上;

所述散热部内设有用于控制各个灯头安装室内LED灯头启闭的控制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仅需在室内一处提供光照时,使用者通过控制组件启动靠近使用者所需的方位上的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从而提供给使用者光照,与全方位光照的灯具相比,更为节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部内的连接管、设置于散热部内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的定切换盘、穿设于所述隔灯架中心的调节杆、设置于所述散热部内并与调节杆固定连接的动切换盘,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动切换盘的端部上固定有调节片;

所述定切换盘与所述动切换盘贴合设置,且所述定切换盘靠近所述动切换盘的贴合面上嵌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而所述动切换盘靠近定切换盘的贴合面上嵌设有数目与所述LED灯头数目一致的通电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室内电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通电端子分别与对应的灯座通过导线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转动调节片时,调节杆带动动切换盘转动,使得通电端子分别与定切换盘上的接线端子对应连接,从而对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按照转动角度而实现电路的切换,实现对LED灯头的通电控制,操作方便,且采用机械式电路切换的方式,与电子化切换方式相比,工作状态更稳定,故障率少。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头共设有三颗,所述定切换盘的贴合面上环绕盘心设置有单灯区单元、双灯区单元以及全亮区单元,所述动切换盘的贴合面上设置有导通区和断路区;

所述通电端子依次排列在所述导通区内;

所述单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单亮区,三个所述单亮区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接线端子,且三个所述单亮区的接线端子分别用于与三个所述通电端子接触连接;

所述双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双亮区,三个所述双亮区各设有两个接线端子;同一所述双亮区内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连接三个通电端子中的两个通电端子,三个双亮区的设置对应点亮三个LED灯头中的两个LED灯头的全部组合;

所述全亮区单元内设有三个接线端子,且全亮区单元内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与三个通电端子对应接触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动切换盘上的通电端子所在导通区切换至与定切换盘上的单亮区对齐重合时,单亮区的接线端子与对应的通电端子接触,从而使得对应方位的LED灯头通电亮起,实现对单一方位的光照;

当动切换盘上的导通区切换至与某一双亮区重合时,该双亮区内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通电端子接触,从而使得对应的两个LED灯头通电亮起,相对于单亮模式,扩大了光照范围;

而当动切换盘上的导通区切换至与全亮区单元重合时,全亮区单元内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与三个通电端子连接,使得三个LED灯头均通电亮起,使得室内各方位均得到光照,满足使用者需要。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通电端子至所述定切换盘的盘心距离各不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防止不同的通电端子接入其余通电端子对应的接线端子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灯架与所述散热部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隔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通电端子与所述灯座之间连接的导线设置于所述隔灯架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重调节方式,便于使用者调整光照方位。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部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散热金属壳,所述散热金属壳顶面开设有中央散热孔,且所述中央散热孔中心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壁与所述中央散热孔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连接环,且连接管外壁与所述连接环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散热金属壳顶面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连接有间隔柱,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定切换盘的一端穿入所述固定部内,且所述接线端子上连接的导线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容易通过中央散热孔传递至散热金属壳外,从而有利于防止散热部以及固定部热变形,提升安装耐久性。

进一步的,所述隔灯架顶部成型有用于封闭所述散热金属壳开口的封闭盘,所述散热金属壳内侧壁固定有隔热圈;所述隔灯架中心成型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上端贯穿所述隔热圈并延伸至所述散热金属壳内;所述安装管外壁上成型有凹片圈,所述凹片圈设置于所述散热金属壳内,且所述凹片圈底面与所述隔热圈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片圈的设置,使得隔灯架得以与散热金属壳之间转动连接,便于调节,而隔热圈的设置,有利于隔绝LED灯头上的热量,防止散热部与固定部热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圈为弹性气囊,且隔热圈内部充满惰性气体;所述隔热圈沿所述散热金属壳侧壁环绕并贴合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圈的设置,采用弹性气囊内充惰性气体的方式,隔热效果好,且隔热圈贴合散热金属壳的侧壁环绕设置,有利于防止散热金属壳内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金属壳侧壁上,进一步减少热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圈底部成型有多个档位凸起,所述封闭盘顶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档位凸起对应的嵌合槽,用于限定所述隔灯架的转动角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档位凸起与嵌合槽的设置,为转动后的隔灯架提供了阻尼,防止隔灯架受到干扰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上端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动切换盘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管上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片侧壁上开设有便于使用者转动及下拉的操作孔,所述安装管远离所述动切换盘的一端端面开设有与调节片嵌合设置的插接槽,且所述封闭盘顶面与隔热圈底部抵紧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扭簧的设置,限制了调节杆带动动切换盘转动的角度,防止安装管内的导线缠绕调节杆,而当隔灯架的方位调节完毕后,在使用者切换LED灯头,操作人员使用钩状物工具挂住操作孔下拉调节片,直至调节片脱离插接槽,然后再转动调节杆,从而在断电状态下实现电路切换,减少电火花的产生,从而提升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1)当使用者仅需在室内一处提供光照时,使用者通过控制组件启动靠近使用者所需的方位上的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从而提供给使用者光照,与全方位光照的灯具相比,更为节能;

(2)当使用者转动调节片时,调节杆带动动切换盘转动,使得通电端子分别与定切换盘上的接线端子对应连接,从而对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按照转动角度而实现电路的切换,实现对LED灯头的通电控制,操作方便,且采用机械式电路切换的方式,与电子化切换方式相比,工作状态更稳定,故障率少;

(3)当隔灯架的方位调节完毕后,在使用者切换LED灯头,操作人员使用钩状物工具挂住操作孔下拉调节片,直至调节片脱离插接槽,然后再转动调节杆,从而在断电状态下实现电路切换,减少电火花的产生,从而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LED节能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LED节能灯的竖直半剖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散热金属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隔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定切换盘的贴合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动切换盘的贴合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灯壳;11、固定部;111、安装螺栓;12、散热部;121、散热金属壳;1211、中央散热孔;122、隔热圈;1221、档位凸起;123、连接环;124、固定杆;125、间隔柱;13、安装部;131、隔灯架;1311、安装管;1312、隔灯片;1313、插接槽;1314、凹片圈;132、封闭盘;1321、嵌合槽;133、灯座;2、LED灯头;3、控制组件;31、连接管;32、定切换盘;321、接线端子;322、单亮区;323、双亮区;324、全亮区单元;33、动切换盘;331、通电端子;332、导通区;333、断路区;34、调节杆;35、调节片;3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壳1以及安装于灯壳1上的LED灯头2,灯壳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部11、散热部12以及安装部13,而LED灯头2设置于安装部13内。

参照图2,固定部11为内部中空的座体结构,其设置于室内屋顶上,且固定部11的周侧边缘上穿设有与室内屋顶螺纹连接的多个安装螺栓111,从而使得固定部11与屋内屋顶固定安装。

参照图2,散热部12包括散热金属壳121、设置于散热金属壳121内的隔热圈122,结合图3所示,散热金属壳121呈开口为圆形的盒状结构,其开口朝下设置,且散热金属壳121由铝制成。散热金属壳121的顶面中心开设有中央散热孔1211,中央散热孔1211为圆形,且中央散热孔1211内设有连接环123以及固定杆124,连接环123的轴线与散热金属壳121的轴线重合。固定杆124为截面呈矩形的细杆状,其水平设置,且固定杆124一端与中央散热孔12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环1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杆124设有多根,多根固定杆124环绕连接环123的轴线均匀分布设置。此外,散热金属壳121顶面与固定部11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间隔柱125,便于热量由散热金属壳121与固定部11底面之间散失。

参照图2、图4,隔热圈122为弹性气囊,其由弹性橡胶制成,且其内部中空设置。结合图5所示,隔热圈122的竖直截面呈L形,使得隔热圈122侧壁贴合散热金属壳121内侧壁设置并与散热金属壳121固定,且隔热圈122的侧壁环绕散热金属壳121侧壁设置。隔热圈122内充入惰性气体,可选为氩气,使得隔热圈122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及弹性。此外,隔热圈122底面成型有九个档位凸起1221,档位凸起1221为半球形,且九个档位凸起1221环绕隔热圈122中心均匀分布。

参照图2、图6,安装部13包括隔灯架131、封闭盘132以及灯座133,隔灯架131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管1311以及固定于安装管1311外壁上的三片隔灯片1312,隔灯片1312的两侧表面打磨为镜面,且三片隔灯片1312环绕安装管1311轴线均匀分布,从而在隔灯架131周侧形成三个灯头安装室。灯座133共设有三个,三个灯座133分别设置于三个灯头安装室内,且灯座133与安装管1311外侧壁固定连接。LED灯头2共设有三只,三只LED灯头2分别与三个灯座133安装固定。封闭盘132为圆形盘状,其水平设置于隔灯架131顶部,且封闭盘132底面与三片隔灯片1312顶边固定连接,此外,封闭盘132顶面与散热金属壳121底面之间间隙配合。安装管1311上端贯穿封闭盘132中心并与之固定,且安装管1311上端通过隔热圈122中心孔并延伸至散热金属壳121内。结合图4所示,安装管1311上端套设有凹片圈1314,凹片圈1314与安装管1311外侧壁固定连接,且凹片圈1314边缘朝上凹形变形。凹片圈1314设置于散热金属壳121内,且凹片圈1314底面与隔热圈122内底面相抵,从而使得隔灯架131转动安装在散热金属壳121底部。

参照图2、图4,散热部12与安装部13中心设置有控制组件3,控制组件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管31、定切换盘32、动切换盘33、调节杆34以及调节片35。连接管31穿设于连接环123上,且连接管31外壁与连接环123内侧壁间隙配合。连接管31下端设置于散热金属壳121内,而连接管31上端贯穿固定部11底面并延伸至固定部11内。定切换盘32与动切换盘33均为圆形盘状,定切换盘32顶面与连接管31下端固定连接,且定切换盘32底面与动切换盘33顶面贴合并滑移配合,此外,动切换盘33底面与安装管1311上端之间留有间隙。调节杆34的横截面呈圆形,其穿设于安装管1311内,此外,调节杆34侧壁与安装管1311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调节杆34上端与动切换盘33底面中心固定连接,而调节杆34下端延伸至安装管1311下端外,调节杆34上端套设有扭簧36,扭簧36一端与动切换盘33底面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管1311上端端面固定连接。调节片35的长度方向水平,且调节片35顶边中心与调节杆34下端固定连接。调节片35侧壁上可开设有便于使用者转动及下拉的操作孔(图中未示出),结合图6所示,安装管1311远离动切换盘33的一端端面开设有与调节片35顶边嵌合设置的插接槽1313,且封闭盘132顶面与隔热圈122底部抵紧设置。而封闭盘132顶面上开设有九处嵌合槽1321,嵌合槽1321呈半球形,且九处嵌合槽1321分别与九个档位凸起1221嵌合设置,便于为隔灯架131的转动分级,防止隔灯架131受到干扰而随意转动。

参照图2、图7以及图8,定切换盘32靠近动切换盘33的贴合面上嵌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321,而动切换盘33靠近定切换盘32的贴合面上嵌设有数目与LED灯头2数目一致的通电端子331。接线端子321与室内电路通过导线连接,通电端子331分别与对应的灯座133通过导线连接。通电端子331与灯座133之间连接的导线设置于安装管1311内,接线端子321上连接的导线设置于连接管31内。定切换盘32的贴合面上环绕盘心设置有单灯区单元、双灯区单元以及全亮区单元324,动切换盘33的贴合面上设置有导通区332和断路区333。通电端子331依次排列在导通区332内。单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32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单亮区322,三个单亮区322内均设置有一个接线端子321,且三个单亮区322的接线端子321分别用于与三个通电端子331接触连接。双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32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双亮区323,三个双亮区323各设有两个接线端子321。同一双亮区323内的两个接线端子321分别对应连接三个通电端子331中的两个通电端子331,三个双亮区323的设置对应点亮三个LED灯头2中的两个LED灯头2的全部组合。全亮区单元324内设有三个接线端子321,且全亮区单元324内的三个接线端子321分别与三个通电端子331对应接触连接。此外,各个通电端子331至定切换盘32的盘心距离各不相同,对应设置的,分别与通电端子331对应接触的接线端子321至定切换盘32盘心的距离各不相同。

当使用者转动调节片35时,调节杆34带动动切换盘33转动,使得通电端子331分别与定切换盘32上的接线端子321对应连接,从而对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2按照转动角度而实现电路的切换,实现对LED灯头2的通电控制,操作方便,且采用机械式电路切换的方式,与电子化切换方式相比,工作状态更稳定,故障率少。而当动切换盘33上的通电端子331所在导通区332切换至与定切换盘32上的单亮区322对齐重合时,单亮区322的接线端子321与对应的通电端子331接触,从而使得对应方位的LED灯头2通电亮起,实现对单一方位的光照。当动切换盘33上的导通区332切换至与某一双亮区323重合时,该双亮区323内的两个接线端子321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通电端子331接触,从而使得对应的两个LED灯头2通电亮起,相对于单亮模式,扩大了光照范围。而当动切换盘33上的导通区332切换至与全亮区单元324重合时,全亮区单元324内的三个接线端子321分别与三个通电端子331连接,使得三个LED灯头2均通电亮起,使得室内各方位均得到光照,满足使用者需要。

而扭簧36的设置,限制了调节杆34带动动切换盘33转动的角度,防止安装管1311内的导线缠绕调节杆34,而当隔灯架131的方位调节完毕后,在使用者切换LED灯头2,操作人员使用钩状物工具挂住操作孔下拉调节片35,直至调节片35脱离插接槽1313,然后再转动调节杆34,从而在断电状态下实现电路切换,减少电火花的产生,从而提升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LED节能灯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仅需在室内一处提供光照时,使用者通过控制组件3启动靠近使用者所需的方位上的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2,从而提供给使用者光照,与全方位光照的灯具相比,更为节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参照图9,将LED节能灯整体倒置,并将固定部11与桌面固定安装,从而将LED节能灯作为台灯使用,调节便利。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稀土硅钛涂层的户外LED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