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抬车承载机构

文档序号:1870797 发布日期:2021-11-23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抬车承载机构 (Vehicle lifting bearing mechanism ) 是由 曹恒访 肖申 吴小平 于 2021-08-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抬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抬车承载机构,包括:升降台,用于承载车辆,升降台能够沿竖直方向朝上或者朝下移动;推动件,其固定端设置在升降台上;及移动组件,其设置在推动件的输出端,推动件能够驱动移动组件在升降台上沿预设方向在初始位置和举升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初始位置位于车辆的轮胎的外侧,举升位置位于车辆的底梁的正下方,移动组件包括抬车件,其被配置为能够与车辆的底梁抵接以升降车辆。本发明公开的抬车承载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抬车承载机构存在的定位精度差、结构复杂、维修不方便、占用空间大、可靠性低及稳定性差的问题。(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lifting, and discloses a vehicle lifting bear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the lifting platform is used for bearing the vehicle and can move upwards or downward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fixed end of the pushing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platform; and the mov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pushing piece, the pushing piece can drive the moving assembly to reciprocate between an initial position and a lifting position on the lifting platform along a preset direction, the initial position is position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tire of the vehicle, the lifting position is positioned right below a bottom beam of the vehicle, and the mov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vehicle lifting piece which is configured to be capable of being abutted with the bottom beam of the vehicle to lift the vehicle. The vehicle lifting bearing mechanism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positioning precision, complex structure, inconvenience in maintenance, large occupied space, low reliability and poor stability of the conventional vehicle lifting bearing mechanism.)

一种抬车承载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抬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抬车承载机构。

背景技术

充换电站对车辆进行更换电池时,需要通过抬车承载机构将车辆抬升到一定的高度。现有的抬车承载机构主要通过两种抬升方式实现车辆的举升:第一种是将车辆的前轮和后轮一起抬升,第二种是抬升车身。第一种抬升方式受轮胎胎压和车辆悬架系统的影响,车辆的抬升和整体定位精度并不是很好;第二种抬升方式又分为龙门抬车和侧方向悬臂抬车,龙门抬车时所采用的抬车承载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维修不方便;侧方向悬臂抬车时所采用的抬车承载机构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占用的空间较大,且为悬臂梁受力,可靠性及稳定性并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抬车承载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抬车承载机构存在的定位精度差、结构复杂、维修不方便、占用空间大、可靠性低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抬车承载机构,包括:升降台,用于承载车辆,所述升降台能够沿竖直方向朝上或者朝下移动;推动件,其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及移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推动件的输出端,所述推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组件在所述升降台上沿预设方向在初始位置和举升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初始位置位于所述车辆的轮胎的外侧,所述举升位置位于所述车辆的底梁的正下方,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抬车件,其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车辆的底梁抵接以升降所述车辆。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定位在所述升降台的所述举升位置上以限制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台的所述举升位置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组件的下端能够伸入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抬车承载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的滑块和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套设在所述定位件上的弹性件,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滑块设置,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滑块抵接,顶端与所述定位件的上端相连;位于所述初始位置上的所述定位件的上端高于所述抬车件的上端面,位于所述举升位置的所述定位件的上端能够与所述车辆的底梁抵接并相对于所述滑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定位件的下端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杆、上限位凸及下限位凸,所述上限位凸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且与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接,所述下限位凸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杆的下端。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定位组件,两个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抬车件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推动件能够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驱动所述抬车件和所述定位组件。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能够罩设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二防护罩罩设在所述推动件的固定端。

作为一种抬车承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推动件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推动件均与一个所述移动组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抬车承载机构结构简单、易于维修,该抬车承载机构位于车辆的下方,占用空间较小,当车辆驶入或者驶离升降台时,移动组件位于车辆的外侧,不会造成车辆的颠簸,需要抬车时,推动件驱动移动组件沿预设方向移动至举升位置,此时升降台带动推动件和移动组件向上移动,抬车件能够与车辆的底梁抵接,升降台通过抬车件抬升车辆,车辆对抬车件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直接传递至升降台上,不会生产额外的分力,抬升车辆更加平稳和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抬车承载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抬车承载机构的移动组件在初始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除去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等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抬车承载机构的移动组件在举升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升降台;10、定位槽;

2、推动件;

3、移动组件;31、定位组件;311、定位件;3111、定位杆;3112、上限位凸;3113、下限位凸;312、弹性件;32、抬车件;

41、滑块;42、滑轨;

51、第一防护罩;52、第二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抬车承载机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升降台1、推动件2及移动组件3,升降台1用于承载车辆且能够沿竖直方向朝上或者朝下移动,推动件2的固定端设置在升降台1上,移动组件3设置在推动件2的输出端,推动件2能够驱动移动组件3在升降台1上沿预设方向在初始位置和举升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初始位置位于车辆的轮胎的外侧,举升位置位于车辆的底梁的正下方,移动组件3包括抬车件32,抬车件32被配置为能够与车辆的底梁抵接以升降车辆。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组件3还包括定位组件31,定位组件31被配置为能够定位在升降台1的举升位置上以限制移动组件3沿预设方向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预设方向为车辆的宽度方向,推动件2能够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驱动抬车件32和定位组件31,即初始位置和举升位置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方向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限定,预设方向还可以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呈夹角设置,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抬车承载机构结构简单、易于维修,该抬车承载机构位于车辆的下方,占用空间较小,当车辆驶入或者驶离升降台1时,移动组件3位于车辆的外侧,不会造成车辆的颠簸,需要抬车时,推动件2驱动移动组件3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移动至举升位置,此时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向上移动,定位组件31能够定位在升降台1的举升位置上,抬车件32能够与车辆的底梁抵接,使得移动组件3不会沿预设方向移动,提升了抬升车辆时的定位精度,升降台1通过抬车件32抬升车辆,车辆对抬车件32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直接传递至升降台1上,不会生产额外的分力,抬升车辆更加平稳和可靠。

为了实现定位组件31定位在升降台1上的目的,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台1的举升位置上设有定位槽10,定位组件31的下端能够伸入定位槽10内以使移动组件3沿预设方向定位在升降台1上。本实施例的移动组件3包括两个定位组件31,两个定位组件31分别位于抬车件3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每个定位组件31分别对应一个定位槽10。具体地,当需要抬升车辆时,如图5所示,推动件2驱动移动组件3移动至举升位置,此时定位槽10位于定位组件31的正上方,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上移动时,定位组件31的下端能够伸入定位槽10内,从而使得移动组件3不会在水平面内移动。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抬车承载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移动组件3上的滑块41和设置在升降台1上的滑轨42,滑轨42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滑块41与滑轨42滑动连接。由于滑轨42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得推动件2通过滑块41带动移动组件3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移动,避免了移动组件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斜歪的现象发生,保证定位组件31能够移动至定位槽10的正上方。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升降台1上设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滑轨42设置在安装槽内,这种设置使得升降台1的表面较为平整,车辆在升降台1上行驶时较为平稳,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的抬车件32为抬车块,抬车件32固定设置在滑块41上,抬车件32的上端面为平面,抬车件32举升车辆时,抬车件32的上端面与车辆的底梁贴合,使得底梁与抬车件32为面接触,保证抬车件32受到的压强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图4和图5所示,定位组件31设置在滑块41上且包括定位件311和套设在定位件311上的弹性件312,该弹性件312为弹簧,定位件311穿过滑块41设置,弹性件312的底端与滑块41抵接,顶端与定位件311的上端相连;位于初始位置上的定位件311的上端高于抬车件32的上端面,位于举升位置的定位件311的上端能够与车辆的底梁抵接并相对于滑块4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压缩弹性件312,以使定位件311的下端能够插入定位槽10内,实现移动组件3沿预设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件311包括定位杆3111、上限位凸3112及下限位凸3113,上限位凸3112固定设置在定位杆3111的上端且与弹性件312的上端抵接,下限位凸3113固定设置在定位杆3111的下端。增设的上限位凸3112能够一直与弹性件312抵接,使得弹性件312一直位于上限位凸3112和滑块41之间,下限位凸3113能够防止定位杆3111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时脱离滑块41。当定位杆3111相对于滑块41沿竖直方向朝下运动时,上限位凸3112对弹性件312施加作用力,使得弹性件312的压缩量逐渐增大;当升降台1带动移动组件3向下运动且车辆与定位组件31逐渐分离时,弹性件312能够通过上限位凸3112推动定位杆3111相对于滑块41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实现定位杆3111的复位。

本实施例的推动件2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能够推动移动组件3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在初始位置和举升位置之间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推动件2还可以为电缸、液压油缸、气缸或者其他直线驱动机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定。

优选地,该抬车承载机构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推动件2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推动件2每次驱动移动组件3移动相同的距离,以保证移动组件3在初始位置和举升位置之间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控制器,比如,控制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单片机,也可以是分布的多块单片机构成,单片机中可以运行控制程序,进而控制推动件2实现其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升降台1上分别设置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光电开关设置在初始位置且被配置为移动组件3移动至初始位置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推动件2停止工作,使得移动组件3移动至初始位置,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举升位置且被配置为移动组件3移动至举升位置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推动件2停止工作,使得移动组件3移动至举升位置,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使推动件2能够驱动移动组件3在初始位置和举升位置之间运动。

为了更好地保护移动组件3和推动件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台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罩51和第二防护罩52,第一防护罩51能够罩设在移动组件3上,第二防护罩52罩设在推动件2的固定端。具体地,第一防护罩51设置在升降台1的初始位置,当车辆驶入或者驶离充换电站时,移动组件3位于初始位置,第一防护罩51位于移动组件3的上方,此时,第一防护罩51起到保护移动组件3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推动件2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推动件2设置在车辆的相对设置的两侧,每个推动件2均与一个移动组件3、一个滑块41、一个滑轨42、一个第一防护罩51及一个第二防护罩52对应设置。具体地,两个推动件2位于车辆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另外两个推动件2位于车辆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这种设置使得抬车件32对车辆的支撑力较为均匀,保证车辆处于举升状态时较为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推动件2的个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四个,还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于四个,每个推动件2均与一个移动组件3、一个滑块41及一个滑轨42对应设置,这些推动件2设置在车辆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抬车承载机构的升降台1可以为通过动力剪刀叉架实现升降的升降结构的一部分,还可以为龙门式抬车结构的一部分,或者为其他能够驱动升降台1升降的升降结构的一部分,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采用该抬车承载机构举升车辆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推动件2驱动移动组件3移动至举升位置;

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上移动,此时定位件311的定位杆3111首先与车辆的底梁接触;

随着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上继续移动,滑块41和抬车件32均随升降台1继续上升,定位件311的定位杆3111受车辆的阻碍不再运动,此时由于滑块41随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上继续移动,因此定位杆3111露出滑块41下端面的部分逐渐增长,与此同时,弹性件312逐渐被压缩;

直至抬车件32的上端面与车辆的底梁抵接,此时定位杆3111的下端伸入定位槽10内,此后,随着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上继续移动,抬车件32带动车辆沿竖直方向朝上同步运动,直至上升至设定的高度,从而便于对电池的更换。

更换电池结束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下移动,抬车件32带动车辆沿竖直方向朝下同步运动,直至车辆的轮胎与地面接触;

随着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下继续移动,抬车件32与车辆的底梁分离,定位杆3111在弹性件312的作用下逐渐复位,定位杆3111脱离定位槽10,定位组件31的上端高于抬车件32的上端面;

升降台1带动推动件2和移动组件3沿竖直方向朝下继续移动,直至升降台1移动至最下端的位置;

然后推动件2通过滑块41带动移动组件3复位至初始位置;

车辆驶离该充换电站。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多功能贮箱移动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