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车架

文档序号:1882935 发布日期:2021-11-26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可折叠车架 (Foldable frame ) 是由 李伟 于 2020-05-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手把组件、支撑杆组件和卡位组件。前脚组件同时与后脚组件、手把组件在不同位置铰接。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手把组件、后脚组件的另外两点铰接。卡位组件包括:卡接件、第一弹性件和提拉部,卡接件可滑动地设在第三连接架上,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卡接件朝向卡入第一连接架的方向滑动,提拉部与卡接件相连并用于提拉卡接件脱离第一连接架,可折叠车架在展开状态下,卡接件至少两处卡在第一连接架上,以限制第一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之间的转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展开后稳定,状态切换快速。(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dable frame, comprising: the front foot assembly, the rear foot assembly, the handle assembly, the support rod assembly and the clamping assembly. The front foot component is hinged with the rear foot component and the handle component at different positions.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rod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other two points of the handle component and the rear foot component. The screens subassembly includes: joint spare, first elastic component and carry and draw the portion, joint spare slidable ground is established on the third link, and first elastic component is used for driving joint spare and slides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card income first link, carries to draw the portion and links to each other with joint spare and be used for carrying and draw joint spare to break away from first link, and collapsible bicycle frame is under the expansion state, and joint spare two at least places cards are on first link to the rotation between first link of restriction and the third link. The foldable frame disclos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is stable after being unfolded and is fast in state switching.)

可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收纳空间,并使手推车便于携带,现有的手推车通常可以折叠和收合。已有的收合结构常需要较多的辅助部件,使整个手推车结构设计复杂,占用较多的空间,不利于手推车轻量化设计。还有的收合结构在关节处采用独立的卡接结构锁合,在收合前需要手动去除单独的卡接才能实现转动收合,否则手推车将无法直接收车,当每个收合关节都设置卡接结构时,收合过程中需要多次去除卡接,操作繁琐。也有的手推车在展开状态下结构不稳定,当在颠簸的路面推动手推车时,易从展开状态局部回缩,承力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折叠车架,所述可折叠车架折叠快速,展开稳定,解决了收合操作繁琐、展开后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手把组件、支撑杆组件及卡位组件,所述前脚组件与所述后脚组件铰接,所述手把组件与所述前脚组件铰接,所述支撑杆组件一端铰接所述手把组件另一端铰接所述后脚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卡接件、第一弹性件和提拉部,所述卡接件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手把组件上并能够沿所述手把组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卡接件和所述手把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卡接件朝向卡入所述前脚组件的方向滑动使得所述前脚组件与所述手把组件定位,所述提拉部与所述卡接件相连,所述提拉部用于提拉所述卡接件脱离所述前脚组件;所述可折叠车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卡接件至少两处卡在所述前脚组件上,以限制所述前脚组件和所述手把组件之间的转动;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卡接件脱离所述前脚组件的卡合,且所述手把组件、所述前脚组件、所述后脚组件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实现收纳折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前脚组件与后脚组件铰接形成为第一个转动点,前脚组件与手把组件形成第二个转动点,手把组件与支撑杆组件的一端铰接形成第三个转动点,后脚组件与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铰接形成第四个转动点,由四个转动点为顶点构成可变化的四边形结构。在展开状态时,卡接件至少两处卡接在前脚组件上,因此各个转动点的转动被限制,从而使得可折叠车架在展开状态保持稳定。卡位组件中设计的第一弹性件常驱动卡接件朝向前脚组件的方向滑动而使可折叠车架处于停止转动的状态,与卡接件相连的提拉部则可带动卡接件克服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力而与前脚组件脱离卡合,进而使四个转动点构成的四边形可实现变形,使得可折叠车架的收纳和展开状态切换快速,操作简单。在收纳状态时,手把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实现收纳折叠,最终可折叠车架整体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所述前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架上由前到后设有间隔开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所述后脚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架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三铰接点、第四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与所述第一铰接点连接;所述手把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上由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五铰接点和第六铰接点,所述第五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连接;所述支撑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铰接点连接,所述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铰接点连接。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后端设有第一转动壳,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壳上,所述第三连接架的前端设有第二转动壳,所述第五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转动壳上;其中,沿所述卡接件的伸缩方向,所述第一转动壳上间隔开地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卡接件的一部分分别卡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壳包括:扇形板和接柱,所述接柱连接在所述扇形板的圆弧边缘上,所述接柱的朝向所述扇形板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在所述扇形板的圆弧边缘处,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扇形板的圆心处;且,所述第二转动壳的一侧凹入形成扇形槽,所述第二转动壳上还设有朝向所述扇形槽贯通的伸缩通道,所述第五铰接点位于所述扇形槽的圆心处;所述扇形板配合在所述扇形槽内,所述卡接件部分位于所述扇形槽内且部分位于所述伸缩通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伸缩通道内。

有利地,所述扇形槽的底壁上设有导引槽,所述卡接件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引槽内,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槽、所述导引槽和所述伸缩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卡接件为长条片状,所述卡接件在位于所述伸缩通道内的部分上形成凸台,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卡接件的前端伸出所述扇形槽且卡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凸台伸出所述伸缩通道且卡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所述卡接件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容纳槽,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卡位组件还包括:销柱,所述销柱穿过所述容纳槽且两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壳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后端止抵在所述销柱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接件的厚度,所述伸缩通道的相对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圆柱弹簧相匹配的半月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壳和所述第二转动壳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弧形转动槽,所述弧形转动槽为圆弧形且圆心在所述第二铰接点上,所述第一转动壳和所述第二转动壳的另一个上设有滑动配合在所述弧形转动槽内的凸起。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所述前脚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架,每根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后端对应装配有一组所述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所述支撑杆组件和所述卡位组件,两组的所述卡位组件的所述提拉部位于所述手把组件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铰接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中,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铰接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在长度方向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限位配合在所述限位通孔中。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的局部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经过第一转动壳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5为图4隐去第一转动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转动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转动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有摇篮组件的手推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可折叠车架100、

前脚组件1、

第一连接架11、第一铰接点111、第二铰接点112、

第一转动壳12、

扇形板121、接柱122、

第一卡槽123、第二卡槽124、凸起125、

后脚组件2、第二连接架21、第三铰接点211、第四铰接点212、联动杆22、

手把组件3、

第三连接架31、第五铰接点311、第六铰接点312、

第二转动壳32、

扇形槽321、导引槽322、伸缩通道323、弧形转动槽324、半月槽325、

支撑杆组件4、

第一支撑杆41、限位通孔411、

第二支撑杆42、第二弹性件43、限位杆44、

卡位组件5、

卡接件51、凸台511、容纳槽512、

提拉部53、

锁位组件6、锁块61、锁边62、锁孔621、

手推车200、

摇篮组件210、车轮组件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车架100,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手把组件3、支撑杆组件4和卡位组件5(卡位组件5的结构参见图2所示)。

如图1所示,前脚组件1与后脚组件2铰接,手把组件3与前脚组件1铰接,支撑杆组件4一端铰接手把组件3另一端铰接后脚组件2。每两个部件之间形成的铰接位置均不相同,从而形成四个转动点或转动轴。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1所示,前脚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架11,第一连接架11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架11上由前到后设有间隔开的第一铰接点111和第二铰接点112。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1所示,后脚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架21,第二连接架21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延伸,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架21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三铰接点211、第四铰接点212,第三铰接点211与第一铰接点111连接。这里的第一铰接点111和第三铰接点211连接后,形成一处转动点。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1所示,手把组件3包括第三连接架31,如图2所示,第三连接架31上由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五铰接点311和第六铰接点312,第五铰接点311与第二铰接点112连接。这里的第五铰接点311与第二铰接点112连接后形成一处转动点。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杆组件4的一端与第四铰接点212连接,支撑杆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六铰接点312连接。这将在支撑杆组件4的两端形成两处转动点。

如图2和图4所示,卡位组件5包括:卡接件51、第一弹性件(图未示出)和提拉部53,卡接件51可滑动地设在手把组件3上并能够沿手把组件3(在具体示例中可以为第三连接架31)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卡接件51和手把组件3之间,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卡接件51朝向卡入前脚组件1(在具体示例中可以为第一连接架11)的方向滑动使得前脚组件1和手把组件3定位(在具体示例中使得第一连接架11和第三连接架31定位),提拉部53与卡接件51相连,提拉部53用于提拉卡接件51脱离前脚组件1(在具体示例中可以为第一连接架11)。

其中,可折叠车架10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下,卡接件51至少两处卡在前脚组件1(在具体示例中可以为第一连接架11)上,以限制前脚组件1和手把组件3之间的转动。

可折叠车架100在收纳状态下,卡接件51脱离前脚组件1(在具体示例中可以为第一连接架11)的卡合,且手把组件3、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实现收纳折叠。如在具体的示例中,第三连接架31的上端形成自由端,第一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21的下端形成自由端,那么第三连接架31的上端朝向第二连接架21的下端靠拢,第二连接架21的下端朝向第一连接架11的下端靠拢。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车架100,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架11上的第一铰接点111与第二连接架21上的第三铰接点211连接形成为第一个转动点,第一连接架11上的第二铰接点112与第三连接架31的第五铰接点311连接形成第二个转动点,第三连接架31的第六铰接点312和支撑杆组件4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三个转动点,第二连接架21的第四个铰接点与支撑杆组件4的另一端连接形成第四个转动点,由四个转动点为顶点相连后构成可变化的四边形结构。

在展开状态时,卡接件51至少两处卡接在第一连接架11上,由卡接件51和第一连接架11形成的限位点所构成的部分将第一铰接点111、第二铰接点112、第五铰接点311、第六铰接点312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并使得第二铰接点112相对于第一铰接点111、第六铰接点312均无法转动,从而至少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最终,第一连接架11、第二连接架21、支撑杆组件31、第三连接架31与卡位组件5之间均无法相对转动。也就是说,在展开状态下,各个转动点的转动被限制,从而使得可折叠车架100在展开状态稳定,不会在局部位置发生塌陷,也不会使展开状态的可折叠车架100发生局部回缩。

相反的,当卡接件51不与第一连接架31相卡接时,第二铰接点112相对于第一铰接点111、第六铰接点312则恢复转动,使第三连接架31相对于第一连接架11发生转动,第一铰接点111和第六铰接点312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并带动联动的支撑杆组件4、第二连接架21发生转动,由展开状态进入收纳状态。

在本申请中,卡位组件5中设计的第一弹性件常驱动卡接件51朝向第一连接架11的方向滑动而使可折叠车架100处于停止转动的状态,因而当第三连接架31相对于第一连接架11转动至接近展开状态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卡接件51将快速与第一连接架11相卡接形成限位,方便迅速进入最终稳定的展开状态。

与卡接件51相连的提拉部53则可带动卡接件51克服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力而与第一连接架11脱离卡合,使四个转动点构成的四边形可实现变形,因此本申请具有上述卡位组件5的可折叠车架100收纳和展开状态切换快速,操作简单。

在收纳状态时,第三连接架31的上端朝向第二连接架21的下端靠拢,第二连接架21的下端朝向第一连接架11的下端靠拢,可折叠车架100整体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弹性件包括多个,多个第一弹性件均连接卡接件51并常驱动卡接件51卡入到第一连接架11中,当设置多个第一弹性件对卡接件51进行驱动时,卡接件51受力稳定性高,始终保持第一弹性件对卡接件51的弹性恢复力。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架11的后端设有第一转动壳12,第二铰接点112位于第一转动壳12上,第三连接架31的前端设有第二转动壳32,第五铰接点311位于第二转动壳32上。其中,如图3所示,沿卡接件51的伸缩方向,第一转动壳12上间隔开地设有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在展开状态下,卡接件51的一部分分别卡在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内。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架11和第三连接架31的两端设置相配合转动的转动壳,第一方面便于第一连接架11和第三连接架31上设置铰接点,方便第一连接架11和第三连接架31相对转动,第一转动壳12和第二转动壳32的转动配合度高,第二方面,方便布设卡止位点,卡接件51在伸缩后依次卡在第二卡槽124和第一卡槽123中,卡接件51与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构成的卡接点与第二铰接点112(第五铰接点311)三点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使第二铰接点112的转动受限,进而使第三连接架31上的第六铰接点312和第一连接架11上的第一铰接点111的转动受限,最终使第四铰接点212的转动也受限,那么卡接件51同时卡入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后,则会形成稳定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转动壳12包括:扇形板121和接柱122,接柱122连接在扇形板121的圆弧边缘上,如图3所示,接柱122的朝向扇形板121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槽123,第二卡槽124设在扇形板121的圆弧边缘处,第二铰接点112位于扇形板121的圆心处。

相应的,如图2所示,第二转动壳32的一侧凹入形成扇形槽321,第五铰接点311位于扇形槽321的圆心处,扇形板121配合在扇形槽321内,卡接件51可伸缩地设在第二转动壳32内。这里的扇形板121与扇形槽321可形成转动配合,有利于提升第一转动壳12和第二转动壳32在转动后的配合程度,减少两个转动壳之间的间隙。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设计过程中,可设计成当扇形板121与扇形槽321完全配合后,卡接件51与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同时形成限位配合的结构,以在转动结束后便随即形成卡接限位配合,提升卡接限位的速度,以及转动和卡接的协同配合度。

更进一步地,第二转动壳32上还设有朝向扇形槽321贯通的伸缩通道323,卡接件51部分位于扇形槽321内且部分位于伸缩通道323内,第一弹性件设在伸缩通道323内。伸缩通道323与扇形槽321贯通连通,方便卡接件51在伸缩运动后与扇形槽321中的扇形板121和接柱122形成卡接配合或脱离卡接配合,为卡接件51的伸缩运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卡接件51运动顺畅,不会在伸缩运动过程中卡在第二转动壳32上。此外,伸缩通道323为第一弹性件的伸缩运动提供了导向,使得卡接件51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不易偏离位置并快速到达待卡接位置,提升卡接配合速度。

有利地,参考图2和图6所示,扇形槽321的底壁上设有导引槽322,卡接件51的一部分可滑动地设在导引槽322内。导引槽322将进一步为卡接件51提供伸缩运动时的导向,使卡接件51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沿着既定的轨迹快速与第一连接架31上的第一转动壳12配合。而扇形槽321开在导引槽322的底壁上,与导引槽322配合的卡接件51部分结构其内壁与导引槽322的底壁贴合,而卡接件51的外表面可设置成与扇形槽321的顶壁平齐,提升第一转动壳12与第二转动壳32之间的配合程度。

在具体的示例中,在展开状态下,第二卡槽124、导引槽322和伸缩通道323位于同一直线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卡槽124、导引槽322和伸缩通道323可使卡接件51在卡接到位后,第一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21之间形成直线,同时,第一铰接点111、第二铰接点112、第六铰接点312的连线也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将由前述的四个转动点合并为三个转动点,最终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可折叠车架100处于稳定展开状态。而设置成直线型的第二卡槽124、导引槽322和伸缩通道323,也使卡接件51在伸缩时更为顺畅,卡接快速。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卡接件51为长条片状,卡接件51在位于伸缩通道323内的部分上形成凸台511。在展开状态下,卡接件51的前端伸出扇形槽321且卡在第二卡槽124内,凸台511伸出伸缩通道323且卡在第一卡槽123内。长条片状的卡接件51的两侧面较为平整,因此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与卡接件51的侧面相接触的结构,将使卡接件51伸缩运动过程更为平稳;长条片状的卡接件51也可以使整个卡接件51的厚度较薄,在保障卡接件5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减少第一转动壳12和第二转动壳32设计时的总厚度。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卡接件51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容纳槽512,第一弹性件设在容纳槽512内,卡位组件5还包括:销柱(图未示出),销柱穿过容纳槽512且两端连接在第二转动壳32上,第一弹性件的后端止抵在销柱上。此时,当第二转动壳32转动时,其上连接的销柱将带动卡接件51和第一弹性件转动,且销柱为第一弹性件的压缩提供了端部限位。

有利地,第一弹性件为圆柱弹簧,圆柱弹簧的直径大于卡接件51的厚度,圆柱弹簧的直径设计的大于卡接件51的厚度,将使得圆柱弹簧对整个卡接件51的端部均形成弹性恢复力。

有利地,如图7所示,伸缩通道323的相对内壁上设有与圆柱弹簧相匹配的半月槽325。在这些结构中,半月槽325为圆柱弹簧提供了限位,使得圆柱弹簧始终保持在伸缩通道323中,并进一步使得卡接件51的一端始终配合在第二转动壳32的伸缩通道323中,防止卡接件51脱离第二连接架21。此外,半月槽325的设定还可以使圆柱弹簧便于装配到伸缩通道323和容纳槽512中,圆柱弹簧的两端形成自由端并留有余量,提升了装配的便利性和配合的稳定性。半月槽325还可以对圆柱弹簧的伸长极限和压缩极限进行限制,以进一步限定圆柱弹簧对卡接件51的作用力,并使得卡接件51稳定卡接在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上,同时使得卡接件51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稳定不易晃动。

可选的,接柱122的端部形成开口朝向第三连接架31的插槽,该插槽构成第二卡槽124,当卡接件51向前伸入到第二卡槽124中时,接柱122对卡接件51形成转动限位。第一弹性件在伸长状态下,卡接件51插入到第二卡槽124中。

有利地,第一转动壳12和第二转动壳3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弧形转动槽324,弧形转动槽324为圆弧形且圆心在第二铰接点112上,第一转动壳12和第二转动壳32的另一个上设有滑动配合在弧形转动槽324内的凸起125。例如在具体的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转动壳32上设有弧形转动槽324,第一转动壳12上设有凸起125,凸起125和弧形转动槽324的滑动配合为第一转动壳12相对于第二转动壳32转动时提供导向,使得第一转动壳12和第二转动壳32之间转动过程更平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折叠车架100还包括:锁位组件6,锁位组件6包括锁块61和设有锁孔621的锁边62,锁块61和锁边62中的一个设在第二连接架21上,锁块61和锁边62中的另一个设在第三连接架31上,在收纳状态下,锁块61配合在锁孔621中。例如在具体的示例中,如图1所示,锁边62设在第二连接架21上,锁块61设在第三连接架31上,当卡接件51与第一连接架11脱离卡接后,可折叠车架100在折叠状态下,通过锁块61与锁边62的配合将实现最终的定位锁合,使可折叠车架100稳定保持在折叠状态。

此处的锁位组件6还可以替换为卡勾,卡勾设在第二连接架21上或第三连接架31的一个上,卡孔设置在第二连接架21上或第三连接架31的另一个上,不局限于上述的收纳状态下的锁合限位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脚组件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连接架11,每根第一连接架11的后端对应装配有一组第二连接架21、第三连接架31、支撑杆组件4和卡位组件5,两组的卡位组件5的提拉部53位于手把组件3上。在这些示例中,构成可折叠车架100的整个框架将能独立站立,并在两组支架之间形成一定的容置空间,提升了可折叠车架100的实用性。只有将两个提拉部53同时向上提升并使左右两侧的卡接件51均与第一转动壳12脱离卡接时,展开状态的可折叠车架100才能解锁并转动切换至收纳状态,因此,设置两组第一连接架11、第二连接架21、第三连接架31、支撑杆组件4和卡位组件5将使整个可折叠车架100在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局部回缩。

可选地,手把组件3的第三支架3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拉动孔,提拉部53可滑动地配合在拉动孔中,拉动孔为提拉部53可移动的距离提供位限。

可选地,如图1所示,后脚组件2包括联动杆22,两组第二连接架21之间设有联动杆22,该联动杆22使得两组第二连接架21之间形成联动,与此同时,使得具有两组第一连接架11、第二连接架21、第三连接架31、支撑杆组件4和卡位组件5的可折叠车架100形成联动,展开或收纳方便。

相应的,如图2所示,前脚组件1还包括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第一连接架11的两端,并形成稳定且可联动的前脚组件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杆组件4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和第二弹性件43,第一支撑杆41的一端与第四铰接点212连接,第二支撑杆42套接在第一支撑杆41中,第二支撑杆42与第一支撑杆4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43,第二支撑杆42的另一端连接第六铰接点312。当支撑杆组件4支撑在第三连接架31和第二连接架21之间时,设置第二弹性件43将极大地提升支撑杆组件4的抗震能力和可折叠车架100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杆41在长度方向上设有限位通孔411,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杆42上连接有限位杆44,限位杆44限位配合在限位通孔411中。通过限位杆44将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进行连接,防止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之间脱离。

有利地,限位通孔411沿第一支撑杆41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第二支撑杆42相对于第一支撑杆41震动时,限位杆44将对第二支撑杆42相对于第一支撑杆41的移动形成限位以及导向。

本发明的可折叠车架100可应用于手推车200中。

一种手推车200,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可折叠车架100,可折叠车架100为前述的可折叠车架100,当手推车200具有前述的可折叠车架100时,将在展开状态下极为稳定,不易坍缩,且容易切换自身的展开状态或收纳状态。

可选地,如图8所示,手推车200还包括车轮组件220,车轮组件220使得整个手推车200便于在展开状态下移动。

可选地,如图9所示,手推车200还包括摇篮组件210,可折叠车架100包括两组第一连接架11、第二连接架21、第三连接架31、支撑杆组件4和卡位组件5,且摇篮组件210可转动地连接在手把组件3上。摇篮组件210可用于承载婴儿或货物,提升了手推车200的整体实用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折叠车架100的具体结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为前述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后的所有实施例,而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可折叠车架100,包括: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前脚组件1、后脚组件2、手把组件3、支撑杆组件4和卡位组件5(卡位组件5的结构参见图2所示)。

如图1所示,前脚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架11,第一连接架11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架11上由前到后设有间隔开的第一铰接点111和第二铰接点112。后脚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架21,第二连接架21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延伸,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架21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三铰接点211、第四铰接点212,第三铰接点211与第一铰接点111连接。

如图1所示,手把组件3包括第三连接架31,如图2所示,第三连接架31上由前到后依次设有第五铰接点311和第六铰接点312,第五铰接点311与第二铰接点112连接。

如图2所示,支撑杆组件4的一端与第四铰接点212连接,支撑杆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六铰接点312连接。这将在支撑杆组件4的两端形成两处转动点。

如图2和图4所示,卡位组件5包括:卡接件51、第一弹性件(图未示出)和提拉部53,卡接件51沿第三连接架3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第三连接架31上,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卡接件51和第三连接架31之间,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卡接件51朝向卡入第一连接架11的方向滑动,提拉部53与卡接件51相连,提拉部53用于提拉卡接件51脱离第一连接架11。

其中,可折叠车架10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下,卡接件51至少两处卡在第一连接架11上,以限制第一连接架11和第三连接架31之间的转动。在收纳状态下,卡接件51脱离第一连接架11的卡合,且第三连接架31的上端朝向第二连接架21的下端靠拢,第二连接架21的下端朝向第一连接架11的下端靠拢。

实施例2

一种可折叠车架10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架11的后端设有第一转动壳12,第二铰接点112位于第一转动壳12上,第三连接架31的前端设有第二转动壳32,第五铰接点311位于第二转动壳32上。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转动壳12包括:扇形板121和接柱122,接柱122连接在扇形板121的圆弧边缘上,如图3所示,接柱122的朝向扇形板121的端部设有第一卡槽123,第二卡槽124设在扇形板121的圆弧边缘处,第二铰接点112位于扇形板121的圆心处。如图2所示,第二转动壳32的一侧凹入形成扇形槽321,第五铰接点311位于扇形槽321的圆心处,扇形板121配合在扇形槽321内,卡接件51可伸缩地设在第二转动壳32内。第二转动壳32上还设有朝向扇形槽321贯通的伸缩通道323,卡接件51部分位于扇形槽321内且部分位于伸缩通道323内,第一弹性件设在伸缩通道323内。

实施例3

一种可折叠车架100,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5所示,卡接件51为长条片状,卡接件51在位于伸缩通道323内的部分上形成凸台511。在展开状态下,卡接件51的前端伸出扇形槽321且卡在第二卡槽124内,凸台511伸出伸缩通道323且卡在第一卡槽123内。

实施例4

一种可折叠车架10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折叠车架100还包括:锁位组件6,锁位组件6包括锁块61和设有锁孔621的锁边62,锁块61和锁边62中的一个设在第二连接架21上,锁块61和锁边62中的另一个设在第三连接架31上,在收纳状态下,锁块61配合在锁孔621中。

实施例5

一种可折叠车架10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前脚组件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连接架11,每根第一连接架11的后端对应装配有一组第二连接架21、第三连接架31、支撑杆组件4和卡位组件5,两组的卡位组件5的提拉部53位于手把组件3上。如图1所示,后脚组件2包括联动杆22,两组第二连接架21之间设有联动杆22。

实施例6

一种可折叠车架100,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应用于手推车200,构成手推车200的主体框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车架100的其他构成例如应用到手推车200后增加其他配件形成多功能手推车200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配件,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便于上下扶梯的高稳定性婴儿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