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1907375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沈骏 陈强 于 2021-09-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双层线,其中双层线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以及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与绞合前的线材的个别直径相比,经绞合的线材的直径仅些微增加,但数量却由三条变为两条。亦即,整体的直径实质上较小,其有利于后续加工。因此,本申请实现了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assembl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oviding a connecting wire, wherein the connecting wire comprises a first ground wire, a second ground wire and a double-layer wire, the double-layer wi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rea and a second area, and an outer layer wire and an inner layer wire in the first area and the second area are wound around each other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separating the outer layer strands from the inner layer strands in the second region; twisting the first ground wire and the outer layer wire in the second area; twisting the second ground wire and the inner layer wire in the second area; welding the twisted first ground wire and the outer layer wire on a first bonding pad of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welding the stranded second ground wire and the inner layer wire on the first pad of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The diameter of the stranded wires increases only slightly compared to the individual diameters of the wires before stranding, but the number changes from three to two. That is, the overall diameter is substantially smaller, which facilitates subsequent processing. Therefore, the assembling method of the connector is high in efficiency and yield.)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连接器被用于实现两个装置之间的信号交换,例如音源信号、影像信号或是网络信号等。随着科技进步,传递大量信号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连接器中的线材数量变得更多。另外,为了降低产品的体积,连接器的构造也变得更加细致且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线材与连接端子间的焊接变得更加困难。以音源线为例,音源线通常包括双层线、左地线、右地线、左声道线及右声道线。进一步地,双层线、左地线及右地线会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焊盘上,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然而,当连接端子的焊盘为弧形焊盘时,其会导致焊接工艺的难度明显提升。除此之外,要将三股线焊接于同一位置,也容易使其彼此交叠或是明显凸出于连接端子,从而导致后续加工失败。

也就是说,现有的组装方法极度地考验作业人员的技术,且产品也易受到作业人员的技术差异影响。因此,如何降低作业人员之间的技术差异,并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组装方法,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端子不易加工且容易受到作业人员技术差异影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包括:提供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双层线,其中双层线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以及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与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通过激光去除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上的包漆;裁切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沾锡;以及焊接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与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通过激光去除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上的包漆;裁切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沾锡;以及焊接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后,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设置套筒以包覆经焊接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和经焊接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的步骤包括:移除双层线的第二区域的外被,以暴露外层线与内层线;移除双层线的第一区域的邻近第二区域的外被,以暴露外层线与内层线;以及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且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将第一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以及将第二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三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且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将支撑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四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通过点胶将防弹丝固定于连接端子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的方法为点焊。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连接端子及连接线。连接线设置于连接端子上,连接线包括双层线、第一地线及第二地线。双层线包括外层线及内层线,双层线具有远离连接端子的第一区域及邻近连接端子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彼此分开。第一地线的靠近连接端子的一端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彼此绞合并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第二地线的靠近连接端子的一端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彼此绞合并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与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之间设置有焊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括套筒,套筒套设于连接端子及连接线的一部分上,以遮蔽经焊接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和经焊接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第二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三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支撑线,支撑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四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防弹丝,且防弹丝通过点胶固定于连接端子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及支撑线,从连接线的轴向观察,第一地线、第一信号线、第二地线及第二信号线依序环绕支撑线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子具有圆盘台阶,圆盘台阶上凸出有端子部,端子部的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焊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具有焊接面,其中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及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焊接面,且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及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在垂直于焊接面的方向上不凸出于圆盘台阶。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部为圆柱状,且第一焊盘具有圆弧状的焊接面。

本申请的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通过将双层线的外层线及内层线分开,并使外层线及内层线分别与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绞合,从而使焊接处的线材数量由三条变成两条。与绞合前的线材的个别直径相比,经绞合的线材的直径仅些微增加,但数量却由三条变为两条。亦即,整体的体积实质上较小。因此,在焊接的过程中,两条经绞合的线材不仅容易加工,且也可以避免其重叠或凸出于连接端子外。如此一来,本申请实现了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线的剖面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11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步骤的顺序并非固定不变及不可或缺的,有些步骤可同时进行、省略或增加,此流程图是以较广及简易的方式描述本申请的步骤特征,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组装方法步骤顺序及次数。如图所示,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10:提供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双层线,其中双层线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及内层线沿着轴向彼此缠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地线可以是对应于右声道线的右地线,且第二地线可以是对应于左声道线的左地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地线的直径可以在0.41mm至0.31mm之间。其中,较佳的直径为0.40mm。第二地线的直径可以在0.41mm至0.31mm之间。其中,较佳的直径为0.4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地线绕着第一中心线旋转。亦即,第一地线绞合于第一中心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地线可以是右绞(S绞),且第一地线的绞距可以在2.50mm至2.10mm之间。其中,较佳的绞距为2.30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地线绕着第二中心线旋转。亦即,第二地线绞合于第二中心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地线可以是右绞(S绞),且第二地线的绞距可以在2.50mm至2.10mm之间。其中,较佳的绞距为2.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线是用于传递麦克风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线的直径可以在0.35mm至0.8mm之间。其中,较佳的直径为0.4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为连接播音装置及连接端子。亦即,连接线中的双层线的一端邻近于播音装置,另一端邻近于连接端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区域可以是双层线中邻近播音装置的部分,第二区域可以是双层线中邻近连接端子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线中的外层线绕着第三中心线旋转。亦即,外层线绞合于第三中心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层线可以是左绞(Z绞),且外层线的绞距可以在4.80mm至3.80mm之间。其中,较佳的绞距为4.30mm。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层线中的内层线绕着第三中心线旋转。亦即,内层线绞合于第三中心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线可以是但不限于为左绞(Z绞),且内层线的绞距可以在1.80mm至2.20mm之间。其中,较佳的绞距为2.00mm。

步骤S11: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亦即,整条双层线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仅有一部分(亦即,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彼此分开,其余部分(亦即,第一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仍是保持绞合于第三中心线上的状态。具体地,“分开”指的是由连接线的一端解开外层线与第三中心线之间和内层线与第三中心线之间的绞合,并使外层线与内层线彼此远离。

步骤S12: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绞合的第一地线与外层线的直径可以在0.51mm至0.41mm之间。

步骤S13: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绞合的第二地线与内层线的直径可以在0.51mm至0.41mm之间。

步骤S14: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的方法为点焊。更具体地,点焊是通过点焊装置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不限于使用点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知的焊接方法皆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中。

步骤S15: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其中,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位于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的一侧,两者可以彼此实质上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的方法为点焊。与人工手动焊接相比,通过点焊机点焊可以使焊点的焊接强度由20N至60N之间提升为47.5至60N之间。亦即,人工手动焊接受限于作业人员的技术差异,不仅焊接强度不稳,且可能低于产品规格的45N。相对地,点焊机点焊可以确保每一次的焊接品质相近,且可以稳定地高于产品规格的45N。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之后,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16:设置套筒以包覆经焊接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和经焊接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

在先前技术中,由于焊接空间狭小,分别焊接于第一焊盘上的双层线、第一地线及第二地线所以经常性地会彼此干扰。除此之外,当作业人员的焊接技术不佳时,双层线、第一地线及第二地线还可能会彼此重叠,从而过度凸出于第一焊盘上,从而导致无法进行后续加工(亦即,套上套筒以包覆各个股线)。然而,本申请通过步骤S10至步骤S15,将原先的三股线重新组合成两股线(亦即,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和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如此一来,即便单一股线的直径变大(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然而股线的总数量下降,反而可以更加容易地被焊接于第一焊盘上。除此之外,并排的两股线彼此并排排列,从而减少了重叠而凸出于第一焊盘的风险,从而可以稳定地实施步骤S16。在下文中,将会针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解释,以使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更加浅显易懂且清楚。

请参阅图2,其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绞合第一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的步骤S12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与外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的步骤S14之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通过激光去除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上的包漆。更具体地,通过激光移除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上的包漆(或是外被),以使位于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内部的导体由经移除的开口暴露出来。

步骤S21:裁切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及步骤S21皆可以通过专用的固定治具实施。举例来说,可以将连接线放置于固定治具上,并将各股线放入固定治具上的固定槽中,以进行理线。接着,以激光去漆后使用刀具裁切连接线。

步骤S22: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沾锡。

步骤S23:焊接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3可以通过组装治具实施。举例来说,组装治具可以具有夹爪。通过夹爪固定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后,再通过点焊将经绞合的第一地线及外层线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请参阅图3,其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绞合第二地线与第二区域中的内层线的步骤S13之后,以及在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与内层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的步骤S15之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通过激光去除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上的包漆。

步骤S31:裁切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

步骤S32:将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沾锡。

步骤S33:焊接经绞合的第二地线及内层线于连接端子的第一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至步骤S33的实施细节可以参考步骤S20至步骤S23。亦即,步骤S30至步骤S33可以使用相同于步骤S20至步骤S23的固定治具、组装治具及实施方法,因此细节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其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的步骤S11包括下列子步骤:

子步骤S110:移除双层线的第二区域的外被,以暴露外层线与内层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移除的方法可以通过刀具实施,也可以通过激光实施。

子步骤S111:移除双层线的第一区域的邻近第二区域的外被,以暴露外层线与内层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移除的方法可以通过刀具,也可以通过激光实施。其中,第一区域的被移除的外被长度可以在5mm至15mm之间。其中,较佳的为10mm,但不限制本实施方式的实施。

子步骤S112:将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分开。亦即,仅分开第二区域中的外层线与内层线,并保留第一区域中的被移除外被的外层线与内层线之间的绞合,以利于后续加工。

请参阅图5,其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可以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可以是右声道线,第二信号线可以是左声道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绕着第四中心线旋转。亦即,第一信号线绞合于第四中心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可以是但不限于为右绞(S绞),且第一信号线的绞距可以在2.50mm至2.10mm之间。其中,较佳的绞距为2.30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绕着第五中心线旋转。亦即,第二信号线绞合于第五中心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可以是但不限于为右绞(S绞),且第二信号线的绞距可以在2.50mm至2.10mm之间。其中,较佳的绞距为2.30mm。

在连接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情况下,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将第一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可以通过点焊设置于连接端子的第二焊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焊盘与第一焊盘不同平面。

步骤S41:将第二信号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三焊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可以通过点焊设置于连接端子的第三焊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焊盘与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均不同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可以包括支撑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线并不与连接端子及播音装置电性连接,其仅用于支撑连接线中的其他股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中的双层线、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其他股线(下文终将会提及)绕着支撑线旋转。亦即,双层线、第一地线、第二地线及其他股线除了与第一中心线、第二中心线及第三中心线分别绞合,还进一步地绞合于支撑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股线可以是但不限于为右绞(S绞),且多个股线的绞距可以在21.50mm至28.50mm之间。其中,较佳的绞距为25.00mm。在连接线包括支撑线的情况下,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42:将支撑线焊接于连接端子的第四焊盘上。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不限于将支撑线焊接于第四焊盘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线可以任意焊接于连接端子的任何部位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可以包括防弹丝。更具体地,防弹丝可以固定于第一地线与第二地线的一侧,以有效提升连接线的整体强度。在连接线包括防弹丝的情况下,组装方法还包括:

步骤S43:通过点胶将防弹丝固定于连接端子上。其中,点胶可以包括快干胶及促进剂,以加速快干胶的固化速度。

承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以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接着,在下文中,将进一步地描述一种通过上述组装方法制备而得的连接器,以使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更加浅显易懂且清楚。

请参阅图6至图8,其分别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线的剖面图、连接器的示意图及图7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连接器1包括连接端子10及连接线11。连接线11设置于连接端子10上,连接线11包括双层线110、第一地线111及第二地线112。双层线110包括外层线1100及内层线1101,双层线110具有远离连接端子10的第一区域110a及邻近连接端子10的第二区域110b,第一区域110a中的外层线1100及内层线1101沿着轴向彼此缠绕,第二区域110b中的外层线1100及内层线1101彼此分开。第一地线111的靠近连接端子10的一端与第二区域110b中的外层线1100彼此绞合(为便于理解,绞合后的股线在图8中被标记为股线L1)并焊接于连接端子10的第一焊盘100上。第二地线112的靠近连接端子10的一端与第二区域110b中的内层线1101彼此绞合(为便于理解,绞合后的股线在图8中被标记为股线L2)并焊接于连接端子10的第一焊盘100上。

与先前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连接器1的第一地线111及第二地线112在邻近连接端子10的位置处分别与双层线110中的外层线1100及内层线1101互相绞合,以使焊接处的股线由三股变为两股。如此一来,在不影响连接器1功能的情况下,本申请的连接器1有着容易加工的有益功效。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0具有圆盘台阶101,圆盘台阶101上凸出有端子部102,端子部102的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焊盘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部102的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焊盘103、第三焊盘104及第四焊盘105。其中,第二焊盘103、第三焊盘104及第四焊盘105均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并与连接线11中的其他股线(亦即,第一信号线113、第二信号线114等)固定连接或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7至图10,图9及图10分别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及图9的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100具有焊接面100a,其中经绞合的第一地线111及外层线1100及经绞合的第二地线112及内层线1101焊接于焊接面100a,且经绞合的第一地线111及外层线1100及经绞合的第二地线112及内层线1101在垂直于焊接面100a的方向D上不凸出于圆盘台阶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部102为圆柱状,且第一焊盘100具有圆弧状的焊接面100a。当第一焊盘100为圆弧状时,经绞合的第一地线111及外层线1100及经绞合的第二地线112及内层线1101可以使用如上文所述的点焊以固定于第一焊盘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100与经绞合的第一地线111及外层线1100之间可以设置有焊锡。亦即,经绞合的第一地线111及外层线1100是通过焊锡被固定于第一焊盘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100与经绞合的第二地线112及内层线1101之间可以设置有焊锡。亦即,经绞合的第二地线112及内层线1101是通过焊锡被固定于第一焊盘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还可以包括套筒,套筒套设于连接端子10及连接线11的一部分上,以遮蔽经焊接的第一地线111及外层线1100和经焊接的第二地线112及内层线1101。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地线111绕着第一中心线1110旋转,第二地线112绕着第二中心线1120旋转,双层线110中的外层线1100及内层线1101分别绕着第三中心线1102旋转。详细的配置可以参考上文,于此不再赘述。

如图6、图8及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11还可以包括第一信号线113及第二信号线114。其中,第一信号线113焊接于连接端子10的第二焊盘103上,第二信号线114焊接于连接端子10的第三焊盘104上。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13绕着第四中心线1130旋转,第二信号线114绕着第五中心线1140旋转。详细的配置可以参考上文,于此不再赘述。

如图6及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11还可以包括支撑线115,支撑线115焊接于连接端子10的第四焊盘105上。

请参阅图11,其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11还可以包括防弹丝116,且防弹丝116通过点胶固定于连接端子10上。在设置有防弹丝116的情况下,连接线11的线材连接强度由原先的47.5N至60N之间上升至50N至62.5N之间。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11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一信号线113、第二信号线114及支撑线115,从连接线11的轴向观察,双层线110、第一地线111、第一信号线113、第二地线112及第二信号线114依序环绕支撑线115排列。其中,双层线110、第一地线111、第一信号线113、第二地线112及第二信号线114与支撑线115之间的配置(例如,绞距)可以参考上文,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通过将双层线的外层线及内层线分开,并使外层线及内层线分别与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绞合,从而使焊接处的线材数量由三条变成两条。与绞合前的线材的个别直径相比,经绞合的线材的直径仅些微增加,但数量却由三条变为两条。亦即,整体的直径实质上较小。因此,在焊接的过程中,两条经绞合的线材不仅容易加工,且也可以避免重叠或凸出于连接端子外。如此一来,本申请实现了一种高效率、高良率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含”、“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的内容。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管线缩口压接机、管线压接方法及压接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