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933416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service building shallow-foundation postposition composite pile reinforc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韩尚宇 杨辉 李连国 于 2021-08-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包括在浅基础外侧先挖设灌注桩桩孔,再钻设钢管桩桩孔,并在钢管桩桩孔内插设钢管桩;灌注桩与钢管桩的上部设置基础承台,并在钢管桩的上部设置桩芯钢筋笼、反压撑板和连接帽板;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先进行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施工,并通过稳固锚定板及灌注桩混凝土自重控制钢管桩的位置;在浅基础附近框架梁的下表面设置应变计、结构柱的外侧设置反光标;在框架梁与建筑地面板之间设置补强撑柱,在开挖作业槽的外侧设置劲性支护体和坑外固化体。本发明可提升浅基础的承载能力,降低基础加固施工对现役建筑的影响,减小施工难度。(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post-combined pile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an active building shallow foundation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the steps of firstly digging a cast-in-place pile hol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allow foundation, then drilling a steel pipe pile hole, and inserting a steel pipe pile in the steel pipe pile hole; arranging a foundation bearing platform on the upper parts of the cast-in-place pile and the steel pipe pile, and arranging a pile core reinforcement cage, a back pressure support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cap plat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teel pipe pile; during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firstly performing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of a pouring pile, and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teel pipe pile through the self weight of the stable anchoring plate and the concrete of the pouring pile; the lower surface of a frame beam near a shallow found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n gauge, and the outer side of a structural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reflecting mark; and a reinforcing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ame beam and the building floor slab, and a rigid support body and a pit outer curing body are arranged outside the excavation operation groove.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hallow foundation,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on the existing building and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浅基础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提升既有建筑浅基础的承载能力,改善既有建筑的功能和安全性,常需对建筑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产基础作为应用较为普遍的建筑基础结构形式,对其承载能力的提升一直是建筑加固的重要内容。在建筑浅基础加固施工时,常需解决承载能力提升、既有建筑防护等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浅基础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桩承台,锚杆静压桩,封桩板和填充层,桩承台是建筑物纠偏后的原有建筑物浅基础或者原有建筑物浅基础上增设附加基础部分,在桩承台的上表面上开有压桩孔,静压桩位于压桩孔内且静压桩的桩顶处于压桩孔位于原有建筑物浅基础或桩承台的孔段内,压桩孔内灌注有混凝土,锚杆静压桩的桩顶设有锚筋,锚筋锚固在压桩孔中的混凝土中;压桩锚杆从承台的上表面穿入其内并位于压桩孔的外围四周,压桩锚杆的上端出露于桩承台的上表面,通过在压桩孔处浇注混凝土使得压桩锚杆封入其中形成封桩板。该施工方法虽可实现浅基础的桩基加固,但结构未能实现钢管桩与灌注桩组合加固,难以同步对既有建筑进行防护,对基础承载性能改善和整体性增强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降低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的现场施工难度、提升浅基础的承载能力,降低基础加固施工对现役建筑的影响。

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进行施工准备,清除基础加固区域周边的杂物,在待加固建筑浅基础周边勘测。确定钢管桩的平面位置,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步骤S2:布设现役建筑安全监测体系,在浅基础上方的结构柱侧壁上粘贴反光标,在框架梁下表面上粘贴应变计,并在浅基础附近的地面板与框架梁之间设置补强撑柱,在补强撑柱与框架梁和地面板相接处焊接撑柱端板,在结构柱的顶端设置柱顶横梁;

步骤S3:开挖地基土体支挡,先对浅基础外侧的地基土体进行原位固化,形成坑外固化体,再在坑外固化体面向浅基础侧沿竖直方向插设劲性支护体;开挖浅基础与劲性支护体之间在浅基础顶面标高以上的地基土,形成施工坑槽,施工坑槽的宽度为1~3m;在施工坑槽上表面设置坑底压板,并在坑底压板与劲性支护体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压板控位体;

步骤S4:处理浅基础临空面,先采用风镐或冲击钻对浅基础的上表面进行界面凿毛,再在浅基础的外表面引孔植入界面连接筋;

步骤S5:施工挖孔灌注桩,在浅基础两侧分别挖设深度为2~4m的灌注桩桩孔,并在灌注桩桩孔的内侧壁沿灌注桩方向布设灌注桩护壁,形成灌注桩;所述灌注桩护壁的长度与所述灌注桩一致;

步骤S6:插设钢管桩引孔,在结构柱的底部设置柱侧连接筋,并在柱侧连接筋的外侧壁上设置横断面呈“L”形的支撑耳板;在支撑耳板与地面板或地基土体的上表面设置施工平台板,并在施工平台板上布设引孔钻机,采用引孔钻机的引孔钻头钻设管桩钻设孔;在管桩插设管与后注浆管外壁套设支盘套管,采用支盘连筋预先将管桩插设管与后注浆管连接成一整体,将管桩插设管和后注浆管同步插设于灌注桩护壁的管腔内,并通过支盘控位体和护壁压板将后注浆管与灌注桩护壁连接牢固;

步骤S7:对桩孔组合进行注浆,在钢管桩的顶部设置反压撑板,并在反压撑板上设置稳固锚筋,使稳固锚筋底端的稳固锚定板位于施工坑槽的槽底;在钢管桩顶部设置桩芯钢筋笼,并使桩芯钢筋笼与承台钢筋笼绑扎成一整体;先通过钢管桩外部混凝土灌注设备进行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施工,再通过后注浆管向钢管桩管腔内压浆形成桩芯增强体;

步骤S8:浇筑基础承台,解除施工平台板,在桩芯钢筋笼的顶端焊接连接帽板;在灌注桩及钢管桩的外周灌注混凝土,形成基础承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坑底压板采用钢板轧制而成,与压板控位体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压板控位体包括螺栓和螺杆,所述螺栓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的界面连接筋采用螺纹钢筋或不锈钢管,并与浅基础通过混凝土注胶粘结。

本发明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包括浅基础、界面连接筋、结构柱、反光标、框架梁、柱顶横梁、应变计、补强撑柱、地面板、反力支撑组件和锚固组件;所述浅基础部分埋入地基土体,所述浅基础侧面设置有界面连接筋,所述地基土体表面设置有地面板;所述结构柱一端与所述浅基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柱顶横梁连接,所述结构柱上设置有反光标;所述框架梁设置在所述柱顶横梁上,所述框架梁上设置有应变计,所述补强撑柱一端与所述框架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面板连接;所述反力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结构柱与所述浅基础连接的一端,所述锚固组件一端与所述反力支撑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基土体连接;

所述反力支撑组件包括坑外固化体、柱侧连接筋、支撑耳板、承台钢筋笼和基础承台,所述坑外固化体围绕所述浅基础外围设置;所述结构柱与所述浅基础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柱侧连接筋;所述柱侧连接筋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横断面呈“L”形的支撑耳板;所述坑外固化体和所述浅基础之间设置有基础承台,所述基础承台内设置有承台钢筋笼;

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钢管桩、反压撑板、灌注桩、稳固锚筋、稳固锚定板、桩芯钢筋笼、连接帽板;所述灌注桩一端与所述基础承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基土体连接;所述灌注桩包括灌注桩桩孔和灌注桩护壁,所述灌注桩桩孔内设置有管桩插设管、后注浆管、护壁压板、支盘套管、支盘连筋和支盘控位体,所述管桩插设管设置在所述灌注桩桩孔的中心,所述后注浆管环绕所述管桩插设管设置,所述管桩插设管和后注浆管外壁设置有所述支盘套管,所述管桩插设管和后注浆管外壁的支盘套管通过所述支盘连筋连接,所述灌注桩护壁上设置有护壁压板,所述护壁压板和后注浆管外壁的支盘套管之间设置有支盘控位体;

所述钢管桩设置在所述管桩插设管内,并贯穿所述管桩插设管;所述钢管桩一端插入所述基础承台内,另一端插入所述地基土体;所述钢管桩与所述基础承台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反压撑板和桩芯钢筋笼,所述反压撑板上设置有稳固锚筋,所述稳固锚筋底端设置有稳固锚定板,所述桩芯钢筋笼与所述承台钢筋笼连接,所述桩芯钢筋笼上设置有连接帽板。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桩上设置有浆液渗出孔,所述钢管桩内部设置有桩芯增强体。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计采用混凝土表面应变计或钢板计;所述反光标采用十字反光标,并沿所述结构柱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反光标的数量为2~3块。

进一步地,所述坑外固化体为水泥浆、熟石灰或微生物浆液。

进一步地,所述支盘套管的内径是后注浆管或管桩插设管外径的1.1~1.3倍,所述支盘套管与所述支盘连筋焊接连接;所述支盘控位体包括螺栓和螺杆,所述螺栓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所述螺栓两侧的螺杆分别与支盘套管和护壁压板焊接连接;所述护壁压板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圆弧形,外径与灌注桩护壁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帽板采用钢板条带或钢筋焊接成网格状,横截面为圆盆形。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撑柱与所述地面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撑柱端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浅基础外侧先挖设灌注桩桩孔,再在钻设钢管桩桩孔,并在钢管桩桩孔内插设钢管桩;灌注桩与钢管桩的上部设置基础承台,并在钢管桩的顶部设置桩芯钢筋笼、反压撑板和连接帽板,可进一步增强钢管桩与基础承台、灌注桩的整体性。

(2)本发明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先进行灌注桩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并通过稳固锚定板及灌注桩混凝土的自重控制钢管桩的位置,解决了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管桩上浮的问题。

(3)本发明在浅基础附近框架梁的下表面设置应变计、结构柱的外侧设置反光标,可在浅基础加固施工过程中同步监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同时,本发明在框架梁的与建筑地面板之间设置补强撑柱,可有效降低现场施工对既有建筑构件的影响;在开挖作业槽的外侧设置劲性支护体和坑外固化体,提升了施工过程中地基土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步骤S2时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步骤S4时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步骤S6时的施工状态示意图a;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步骤S6时的施工状态示意图b;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施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灌注桩的侧面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灌注桩的截面图;

图10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解释:1-浅基础,2-钢管桩,3-结构柱,4-框架梁,5-反光标,6-应变计,7-补强撑柱,8-地面板,9-撑柱端板,10-柱顶横梁,11-地基土体,12-坑外固化体,13-劲性支护体,14-施工坑槽,15-坑底压板,16-压板控位体,17-界面连接筋,18-灌注桩桩孔,19-灌注桩护壁,20-柱侧连接筋,21-支撑耳板,22-施工平台板,23-引孔钻机,24-引孔钻头,27-管桩插设管,28-后注浆管,29-护壁压板,30-浆液渗出孔,31-支盘套管,32-支盘连筋,33-支盘控位体,34-反压撑板,35-稳固锚筋,36-稳固锚定板,37-桩芯钢筋笼,38-承台钢筋笼,39-灌注桩,40-桩芯增强体, 42-连接帽板,43-基础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 “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 “下”、 “左”、 “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1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进行施工准备,清除基础加固区域周边的杂物,在待加固建筑浅基础1周边勘测。确定钢管桩2的平面位置,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步骤S2:布设现役建筑安全监测体系,在浅基础1上方的结构柱3侧壁上粘贴反光标5,在框架梁4下表面上粘贴应变计6,并在浅基础1附近的地面板8与框架梁4之间设置补强撑柱7,在补强撑柱7与框架梁4和地面板8相接处焊接撑柱端板9,在结构柱3的顶端设置柱顶横梁10。

步骤S3:开挖地基土体11支挡,先对浅基础1外侧的地基土体11进行原位固化,形成坑外固化体12,再在坑外固化体12面向浅基础1侧沿竖直方向插设劲性支护体13;开挖浅基础1与劲性支护体13之间在浅基础1顶面标高以上的地基土,形成施工坑槽14,施工坑槽14的宽度为1~3m;在施工坑槽14上表面设置坑底压板15,并在坑底压板15与劲性支护体13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压板控位体16;所述坑底压板15采用钢板轧制而成,与压板控位体16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压板控位体16包括螺栓和螺杆,所述螺栓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

步骤S4:处理浅基础1临空面,先采用风镐或冲击钻对浅基础1的上表面进行界面凿毛,再在浅基础1的外表面引孔植入界面连接筋17;所述界面连接筋17采用螺纹钢筋或不锈钢管,并与浅基础1通过混凝土注胶粘结。

步骤S5:施工挖孔灌注桩39,在浅基础1两侧分别挖设深度为2~4m的灌注桩桩孔18,并在灌注桩桩孔18的内侧壁沿灌注桩39方向布设灌注桩护壁19,形成灌注桩39;所述灌注桩护壁19的长度与所述灌注桩39一致。

步骤S6:插设钢管桩2引孔,在结构柱3的底部设置柱侧连接筋20,并在柱侧连接筋20的外侧壁上设置横断面呈“L”形的支撑耳板21;在支撑耳板21与地面板8或地基土体11的上表面设置施工平台板22,并在施工平台板22上布设引孔钻机23,采用引孔钻机23的引孔钻头24钻设管桩钻设孔;在管桩插设管27与后注浆管28外壁套设支盘套管31,采用支盘连筋32预先将管桩插设管27与后注浆管28连接成一整体,将管桩插设管27和后注浆管28同步插设于灌注桩护壁19的管腔内,并通过支盘控位体33和护壁压板29将后注浆管28与灌注桩护壁19连接牢固。

步骤S7:对桩孔组合进行注浆,在钢管桩2的顶部设置反压撑板34,并在反压撑板34上设置稳固锚筋35,使稳固锚筋35底端的稳固锚定板36位于施工坑槽14的槽底;在钢管桩2顶部设置桩芯钢筋笼37,并使桩芯钢筋笼37与承台钢筋笼38绑扎成一整体;先通过钢管桩2外部混凝土灌注设备进行灌注桩39的混凝土灌注施工,再通过后注浆管28向钢管桩2管腔内压浆形成桩芯增强体40。

步骤S8:浇筑基础承台43,解除施工平台板22,在桩芯钢筋笼37的顶端焊接连接帽板 42;在灌注桩39及钢管桩2的外周灌注混凝土,形成基础承台4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浅基础1埋深为1m、底宽为1m的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所述钢管桩2采用直径为220mm的钢管轧制而成,在钢管桩2外侧壁上预置浆液渗出孔30;所述浆液渗出孔30长度为30mm、宽度为10mm。所述结构柱3采用横断面尺寸为300mm×300mm的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所述框架梁4和柱顶横梁10均采用横断面尺寸为250mm×400mm的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所述反光标5采用十字反光标5,沿结构柱3竖向设置2块,间隔为2m。所述应变计6采用振弦式混凝土表面应变计6。所述补强撑柱7采用支直径为100mm的钢管轧制而成。所述地面板8为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100mm。所述撑柱端板9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所述地基土体11为可塑状态的粘性土。所述坑外固化体12采用水泥浆固化,水泥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劲性支护体13采用拉丝钢板桩,长度为1.5m。所述施工坑槽14的宽度为1.5m,深度为0.8m。所述坑底压板15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与压板控位体16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压板控位体16包括直径60mm的螺杆和螺栓,并使螺栓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所述界面连接筋17采用直径为25mm的螺纹钢筋,与所述浅基础1混凝土注胶粘结。

在所述浅基础1两侧分别挖设深度为3m的灌注桩桩孔18,并在灌灌注桩桩孔18的内侧壁沿灌注桩39方向布设灌注桩护壁19,形成灌注桩39;所述灌注桩护壁19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外径为1000mm,灌注桩3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所述灌注桩护壁19的长度与所述灌注桩39一致。所述柱侧连接筋20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内断面形成与结构柱3相同,通过栓钉将柱侧连接筋20与结构柱3连接牢固。所述支撑耳板21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切割而成,横断面呈“L”形,与柱侧连接筋20焊接连接。所述施工平台板22采用厚度为6mm的钢板轧制而成。所述引孔钻机23采用小型螺旋钻机,引孔直径为250mm,引孔钻头24采用合金钻头,管桩钻设孔的孔径为250mm。

所述支盘套管31采用钢管轧制而成,具有90mm内径和250mm内径两种规格,内径为90mm的支盘套管31内设置后注浆管28,内径为250mm的支盘套管31内设置管桩插设管27;所述管桩插设管27内径为230mm,后注浆管28直径为50mm;所述支盘连筋32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所述护壁压板29采用厚度为3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圆弧形,外径与灌注桩护壁19的内径相同。所述支盘控位体33包括螺栓和直径为30mm的螺杆,所述螺栓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所述反压撑板34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在反压撑板34上预设有供稳固锚筋35穿设的孔洞。所述稳固锚筋35采用直径为30mm的螺杆。所述稳固锚定板36采用直径为10mm钢板轧制而成,并与稳固锚筋35垂直焊接连接。所述桩芯钢筋笼37和承台钢筋笼38均由直径为25mm和10mm的螺纹钢筋绑扎而成。所述桩芯增强体40采用强度等级为C35的细石混凝土。所述连接帽板 42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0cm,立面呈圆盆形,直径为1200mm。所述基础承台43采用强度等级为C35的混凝土浇筑而成,高度为900mm。

本发明实施例在浅基础1外侧先挖设灌注桩桩孔18,再在钻设钢管桩2桩孔,并在钢管桩2桩孔内插设钢管桩2;灌注桩39与钢管桩2的上部设置基础承台43,并在钢管桩2的顶部设置桩芯钢筋笼37、反压撑板34和连接帽板 42,可进一步增强钢管桩2与基础承台43、灌注桩39的整体性。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先进行灌注桩39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并通过稳固锚定板36及灌注桩39混凝土的自重控制钢管桩2的位置,解决了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管桩2上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浅基础1附近框架梁4的下表面设置应变计6、结构柱3的外侧设置反光标5,可在浅基础1加固施工过程中同步监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同时,本发明在框架梁4的与建筑地面板8之间设置补强撑柱7,可有效降低现场施工对既有建筑构件的影响;在开挖作业槽的外侧设置劲性支护体13和坑外固化体12,提升了施工过程中地基土体11的稳定性。

如图2~图12所示,按照上述步骤可得到一种现役建筑浅基础后置组合桩加固结构,包括浅基础1、界面连接筋17、结构柱3、反光标5、框架梁4、柱顶横梁10、应变计6、补强撑柱7、地面板8、反力支撑组件和锚固组件;所述浅基础1部分埋入地基土体11,所述浅基础1侧面设置有界面连接筋17,所述地基土体11表面设置有地面板8;所述结构柱3一端与所述浅基础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柱顶横梁10连接,所述结构柱3上设置有反光标5;所述框架梁4设置在所述柱顶横梁10上,所述框架梁4上设置有应变计6;所述反光标5和应变计6可在浅基础1加固施工过程中同步监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所述应变计6可采用混凝土表面应变计6或钢板计;所述反光标5采用十字反光标5,并沿所述结构柱3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反光标5的数量为2~3块。所述补强撑柱7一端与所述框架梁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面板8连接;所述补强撑柱7与所述地面板8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撑柱端板9,用于提高连接强度;所述补强撑柱7可有效降低现场施工对既有建筑构件的影响。所述反力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结构柱3与所述浅基础1连接的一端,所述锚固组件一端与所述反力支撑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基土体11连接。

所述反力支撑组件包括坑外固化体12、柱侧连接筋20、支撑耳板21、承台钢筋笼38和基础承台43,所述坑外固化体12围绕所述浅基础1外围设置;所述结构柱3与所述浅基础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柱侧连接筋20;所述柱侧连接筋20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横断面呈“L”形的支撑耳板21;所述坑外固化体12和所述浅基础1之间设置有基础承台43,所述基础承台43内设置有承台钢筋笼38;所述坑外固化体12为水泥浆、熟石灰或微生物浆液,可有效提升施工过程中地基土体11的稳定性。

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钢管桩2、反压撑板34、灌注桩39、稳固锚筋35、稳固锚定板36、桩芯钢筋笼37、连接帽板 42;所述灌注桩39一端与所述基础承台4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基土体11连接;所述灌注桩39包括灌注桩桩孔18和灌注桩护壁19,所述灌注桩桩孔18内设置有管桩插设管27、后注浆管28、护壁压板29、支盘套管31、支盘连筋32和支盘控位体33,所述管桩插设管27设置在所述灌注桩桩孔18的中心,所述后注浆管28环绕所述管桩插设管27设置,所述管桩插设管27和后注浆管28外壁设置有所述支盘套管31,所述支盘套管31的内径是后注浆管28或管桩插设管27外径的1.1~1.3倍,所述管桩插设管27和后注浆管28外壁的支盘套管31通过所述支盘连筋32连接,所述支盘套管31与所述支盘连筋32焊接连接;所述灌注桩护壁19上设置有护壁压板29,所述护壁压板29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圆弧形,外径与灌注桩护壁19的内径相同;所述护壁压板29和后注浆管28外壁的支盘套管31之间设置有支盘控位体33;所述支盘控位体33包括螺栓和螺杆,所述螺栓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所述螺栓两侧的螺杆分别与支盘套管31和护壁压板29焊接连接。通过所述支盘控位体33,可使所述后注浆管28与护壁压板29稳定连接。

所述钢管桩2设置在所述管桩插设管27内,并贯穿所述管桩插设管27,所述钢管桩2上设置有浆液渗出孔30,所述钢管桩2内部设置有桩芯增强体40,所述桩芯增强体40可增强钢管桩2的抗压强度;所述钢管桩2一端插入所述基础承台43内,另一端插入所述地基土体11;所述钢管桩2与所述基础承台4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反压撑板34和桩芯钢筋笼37,所述反压撑板34上设置有稳固锚筋35,所述稳固锚筋35底端设置有稳固锚定板36,所述桩芯钢筋笼37与所述承台钢筋笼38连接,所述桩芯钢筋笼37上设置有连接帽板 42;所述连接帽板42采用钢板条带或钢筋焊接成网格状,横截面为圆盆形。灌注桩39与钢管桩2上部设置的基础承台43、钢管桩2顶部设置的桩芯钢筋笼37、反压撑板34和连接帽板 42,可进一步增强钢管桩2与基础承台43、灌注桩39的整体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新型推土机刀片固定机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