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进给装置

文档序号:1945658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工件进给装置 (Workpiece feeding device ) 是由 曾继华 董锦蝶 吴小东 邹文武 潘玉俊 韩成利 裴华涛 张军虎 吴海波 于 2021-08-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出一种工件进给装置,用于夹持并进给工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料孔,所述第一料孔用于容置所述工件;第一夹持机构,所述机架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料孔,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第二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料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工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对所述工件的夹持力大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顶升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移动所述工件。本申请的工件进给装置,通过多个夹持机构进给工件,减少生产过程中拆装次数,并且有效提高加工精度、降低不良率。(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orkpiece feeding device, which is used for clamping and feeding workpieces and comprise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rack, a first material hole and a second material hole, wherein the rack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material hole which is used for accommodating the workpiece;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mounting groove and used for clamping the workpiece;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rack and position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material hole,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clamping the workpiece, and the clamping force of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on the workpiec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the jack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rack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jack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to move the workpiece. The workpiece feeding device of the application feeds workpieces through the plurality of clamping mechanisms, reduces the number of times of dismount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and reduces the reject ratio.)

工件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模多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于其中的小型产品进行多次装夹加工,因此涉及到多种治具及机台的使用,但同时也容易造成全工序的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小型产品尺寸虽小但精度要求高,在常规处理的过程中,通过数控刀具对小型产品进行旋转加工时,容易造成部分产品松动,造成偏差、降低良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工件进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进给装置,用于夹持并进给工件,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料孔,所述第一料孔用于容置所述工件;

第一夹持机构,所述机架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料孔,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工件;

第二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料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工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对所述工件的夹持力大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

顶升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移动所述工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

顶升板,抵持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顶升板上设有第二料孔,所述第二料孔连通所述第一料孔;

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升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顶升板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顶升板设有限位孔,所述机架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件包括定位部及限位部,所述定位孔容置并抵顶所述定位部,所述限位部移动设于所述限位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

挡块,设于所述顶升机构上;

推块,与所述挡块夹持所述工件;

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并连接所述推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推块远离或靠近所述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朝向所述推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推块用于将所述工件按压至所述凹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容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顶升机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块与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导向块抵持所述推块,且所述第一导向块上的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块上的第二斜面相抵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沿第二方向倾斜,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导向块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导向块带动所述第二导向块推动所述推块沿第三方向运动,以推动所述推块夹持所述工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

按压件,用于抵持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一料孔;

拉杆,连接所述按压件,所述拉杆用于拉动所述按压件;

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按压件远离所述工件一侧,另一端连接所述机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杆包括:

杆部,连接所述按压件;

锁定部,连接所述杆部,所述锁定部旋转时锁止所述杆部;

把手,连接所述旋转部,且所述把手远离所述机架一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工件进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分别进行夹持的方式进给工件,减少了小型产品生产过程中拆装次数,并且有效提高加工精度、降低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件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工件进给装置的结构剖示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工件进给装置中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工件进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工件进给装置所标记的第一夹持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工件进给装置 100

机架 10

第一安装板 101

第二安装板 102

支撑件 103

第一料孔 11

安装槽 12

第二台阶面 121

定位孔 13

第一夹持机构 20

按压件 21

拉杆 22

杆部 221

锁定部 222

把手 223

弹性件 23

第二夹持机构 30

挡块 31

凹槽 311

螺纹孔 312

推块 32

第二驱动装置 33

第一导向块 331

第一斜面 3311

第二导向块 332

第二斜面 3321

顶升机构 40

顶升板 41

第二料孔 411

限位孔 412

容置槽 4121

第一台阶面 4122

第一驱动装置 42

限位件 43

定位部 431

限位部 432

工件 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一种工件进给装置100,用于夹持并进给工件200,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第一料孔11,第一料孔11用于容置工件200。第一夹持机构20,机架10上开设安装槽12,安装槽12连通第一料孔11,第一夹持机构20设于安装槽12内,第一夹持机构20用于夹持工件200。第二夹持机构30,设于机架10上且位于第一料孔11的一端,第二夹持机构30用于夹持工件200,第二夹持机构30对工件200的夹持力大于第一夹持机构20。顶升机构40,设于机架10上,连接第二夹持机构30,顶升机构40用于带动第二夹持机构30,以移动工件200。

需要解释的是,工件200可以是条形结构,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料孔11内。安装槽12开设于机架10的上部的底面,且其一端连通第一料孔11。第一夹持机构20的一端设于安装槽12内,并对第一料孔11内的工件200施加压力以实现对工件200的抵持,避免工件200滑落,起到固定工件200的作用。第二夹持机构30设于机架10上,对工件200的另一部位实施夹持,且夹持力大于第一夹持机构20,用于带动工件200位移。顶升机构40连接第二夹持机构30,以实现第二夹持机构30带动工件200在第一方向上进行位移。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竖直向上的方向a。

本实施例中,机架10上设有八个第一料孔11,相应地,第一夹持机构20设有四套,每套夹持机构可以分别夹持两个工件200,使工件进给装置100可以实现最多同时对八个工件进行进给。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料孔11的数量可以多于或少于半个,以满足设计需求即可,本申请并不对数量进行限定。机架10大致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框架,包括第一安装板101、第二安装板102和支撑件103,支撑件103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2之间。第一料孔11、第一夹持机构20与第二夹持机构30均设于机架10的第一安装板101上,第一安装板101与第二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预留给工件200。第二安装板102用于定位和固定整个机架10。

在使用过程中,将工件200放入工件进给装置100的第一料孔11中,并用第一夹持机构20将工件200固定。使用第二夹持机构30对工件200进行夹持,再通过顶升机构40带动第二夹持机构30在第一方向上进行顶升。由于第二夹持机构30的夹持力大于第一夹持机构20,此时第二夹持机构30得以带动工件200进行位移,并在位移结束后、第二夹持机构30松开时,第一夹持机构20仍能对工件200保持固定、避免工件200在位移之后滑落。该特征实现了工件进给装置100对工件200进行自动进给的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2,于一实施例中,顶升机构40包括顶升板41,抵持于机架10上,顶升板41上设有第二料孔411,第二料孔411连通第一料孔11,工件200部分设于第二料孔411内。第一驱动装置42,连接机架10,第一驱动装置42用于驱动顶升板41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需要解释的是,第二料孔411的位置与第一料孔11对齐,以便于条形工件200的顺利穿出。本实施例中,顶升板41可以搭设于机架10上方,第一方向为如图1所示箭头a指向的方向。第一驱动装置42可以设于机架10侧面,穿过机架10连接并驱动顶升板41在第一方向上顶升。

于一实施例中,顶升机构40还包括限位件43,顶升板41设有限位孔412,机架10设有定位孔13,限位件43包括定位部431及限位部432,定位孔13容置并抵顶定位部431,限位部432移动设于限位孔412。

需要解释的是,限位件43可以为近似螺钉形的部件,限位件43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部431和限位部432,定位部431的直径小于限位部432的直径。定位孔13与限位孔412同轴设置。定位部431一端设于机架10的定位孔13内,另一端则容置于顶升板41的限位孔412内。其中限位孔412底部可以设有内陷的容置槽4121,容置槽4121与限位孔412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4122,第一台阶面4122可以抵持限位部432,以实现对顶升板41高度的限制。通过调整限位件43的高度,可以轻松地调节顶升板41可以顶升的高度,实现对不同工件200或加工要求的适配。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机构30包括挡块31,挡块31设于顶升机构40上。推块32,与挡块31共同夹持工件200。第二驱动装置33,设于机架10上并连接推块32,第二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推块32远离或靠近挡块31。

需要解释的是,挡块31可以设于顶升板41上。第二启动装置驱动推块32靠近或远离挡块31,当推块32靠近挡块31时,实现对工件200的夹持,而当推块32远离挡块31时则松开工件200,以便于顶升机构40回位并进行下一周期的进给。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推块32和一个挡块31,每个推块32均与该挡块31抵持,且每个推块32可以夹持两个工件200。每个推块32传动连接一个第二驱动装置33。挡块31与推块32设置在顶升板41的上平面,挡块31固定设置,推块32依次排列设置在挡块31的一侧,在各自的第二驱动装置33的驱动下朝向挡块31位移。第二驱动装置33设置在长方体机架10的上平面的底部,穿过机架10的上平面与推块32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推块32及挡块31的数量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于一实施例中,挡块31朝向推块32的一侧设有凹槽311,推块32用于将工件200按压至凹槽311内,凹槽311与可夹持的工件200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八个。凹槽311的位置与顶升板41上的第二料孔411的位置对应,确保工件200依次穿出第一料孔11、第二料孔411与凹槽311,以便于挡块31对工件200进行准确定位,提高加工精度。

于一实施例中,挡块31上设有螺纹孔312,螺纹孔312内容置有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紧固件连接挡块31与顶升机构40。通过螺纹连接挡块31与顶升板41,使得挡块31具有可替换性,可以根据工件200的不同或者加工的需求更换不同形状的挡块31,扩大适用范围。

请参阅图3,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机构30还包括第一导向块331与第二导向块332,第一导向块331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33,第二导向块332抵持推块32,且第一导向块331上的第一斜面3311与第二导向块332上的第二斜面3321相抵持。

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导向块331直接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3,第二驱动装置33可以带动第一导向块331于第一方向a位移。由于第一导向块331与第二导向块332通过斜面接触,因此第一导向块331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时带动第二导向块332在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而带动推块32远离或者靠近挡块31,实现对工件200的夹持或者放松。第一导向块331和第二导向块332可以通过嵌合的方式连接,保证当第二驱动装置33带动第一导向块331逆第一方向a位移时,第二导向块332能够带动推块32回位。第二导向块332背离第一导向块331一侧凸出并连接推块32。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斜面3311与第二斜面3321沿第二方向倾斜,第二方向为如图3中方向b。第二驱动装置33驱动第一导向块331沿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导向块331带动第二导向块332推动推块32沿第三方向运动,以推动推块32夹持工件200。第三方向为水平方向,如图3中箭头c所示方向。

请参阅图4及图5,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20包括按压件21,用于抵持工件200至第一料孔11。拉杆22,连接按压件21,拉杆22用于拉动按压件21。弹性件23,一端连接于按压件21远离工件200一侧,另一端连接机架10。

需要解释的是,弹性件23可以是弹簧、弹性柱塞等弹性工件,按压件21可以采用相对软性的材料以避免按压工件200时造成损伤,且能控制第一夹持机构20对工件200的夹持力能够固定工件200不下落的同时夹持力低于第二夹持机构30,以便第二夹持机构30带动工件200进给位移。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夹持机构20包括两个弹簧,分布在安装槽12内拉杆22的两侧,共同作用于按压件21与机架10,使按压件21受力均匀。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向外拉动拉杆22,带动按压件21向外以便放入工件200,再松开拉杆22,弹性件23回弹带动按压件21对第一料孔11内的工件200进行按压,实现对工件200的夹持与固定。

于一实施例中,拉杆22包括杆部221、锁定部222和把手223。杆部221连接按压件21。锁定部222连接杆部221,锁定部222围绕杆部221的轴的方向旋转时,可以锁止或解锁杆部221。把手223,连接旋转部,且把手223远离机架10一侧。从第一料孔11向外,按压件21依次连接杆部221、锁定部222与把手223。锁定部222可以是长方体,在第一夹持机构20夹持工件200时,锁定部222水平容置于安装槽12内。而当第一夹持机构20松开时,使用者向外拉动把手223,带动锁定部222向外,此时可以转动把手223,使得锁定部222中长方体部分的长边通过抵持安装槽12与机架10形成的第二台阶面121的方式,实现锁定按压部的效果。继续旋转锁定部222使长方体部分与第二台阶面121脱离接触,实现解锁。锁定部222使得使用者无需一直拉扯把手223,便于工件200的安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耗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建筑切割机失速保护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