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用机械

文档序号:1945671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加工用机械 (Machine for working ) 是由 晴柀大树 川森巧曜 松井大贵 于 2021-05-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用机械。加工用机械(10)具有:罩(11),其具有侧板(12)、配置于侧板(12)的下方的伸出部(14)、矩形的正面开口(13a)和半圆形的平面开口(13b);第一门体(29),其具有配置于配合面(28)的第一侧的第一滚筒(29a)、连接于第一滚筒(29a)的第一抵接面(29c)和第一顶板(29b),并且以第一轴(25)为支点旋转并容纳于罩(11);以及第二门体(34),其具有配置于配合面(28)的第二侧的第二滚筒(34a)、在配合面(28)抵接于第一抵接面(29c)的第二抵接面(34c)和第二顶板(34b),并且以第二轴(33)为支点旋转并容纳于罩(11)内。(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chining machine. A machine (10) for machining comprises: a cover (11) having a side plate (12), an extension portion (14) disposed below the side plate (12), a rectangular front opening (13a), and a semicircular planar opening (13 b); a first door body (29) which has a first roller (29a) disposed on a first side of the mating surface (28), a first contact surface (29c)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oller (29a), and a first top plate (29b), rotates about a first shaft (25) as a fulcrum, and is housed in the cover (11); and a second door body (34) which has a second roller (34a) disposed on the second side of the mating surface (28), a second contact surface (34c) that contacts the first contact surface (29c) on the mating surface (28), and a second top plate (34b), rotates about a second axis (33) as a fulcrum, and is housed in the cover (11).)

加工用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用机械。

背景技术

在加工用机械的搬入口利用引入门、滑动门(例如,日本专利第472531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9-2142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正面宽度开口部大的加工用机械。

本发明的观点为,

一种加工用机械,包括:

罩,所述罩具有:

侧板;

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与所述侧板连接,并配置于所述侧板的下方;

矩形的正面开口,所述正面开口配置于所述侧板上;和

半圆形状的平面开口,所述平面开口配置于所述伸出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正面开口连接;

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具有:

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配置于配合面的第一侧;

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一滚筒连接;和

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一抵接面连接,

所述第一门体以向所述配合面的第二侧偏移的第一轴为支点旋转,并容纳于所述罩;以及

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具有:

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配置于所述配合面的所述第二侧;

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滚筒连接,在所述配合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

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二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抵接面连接,

所述第二门体以向所述配合面的第一侧偏移的第二轴为支点旋转,并容纳于所述罩内。

加工用机械包括对对象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切削机械、去毛刺机、通过喷流对对象物进行去毛刺或清洗的去毛刺机、清洗机、鼓风机。切削机械为,例如,立式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清洗机例如为,工作台旋转式清洗机、轿厢旋转式清洗机、瞄准击球清洗机。

开口为搬入口、搬出口。在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关闭时,平面开口以与门装置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加以设置。此时,正面开口通过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从正面开口的内侧关闭。

在平面开口的上方和罩的内部对对象物进行加工或者清洗。平面开口的上方和罩的内侧,成为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的旋转区域。在打开门时,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的大部分或者全部被容纳在罩内部。

优选的是,在打开门时,设置有对象物的工作台在俯视图中露出于平面开口。

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延伸到比伸出部的上表面靠下方。例如,第一滚筒以及第二滚筒为1/4圆筒面体。

第一抵接面以及第二抵接面分别配置于第一滚筒以及第二滚筒的半径方向的端面。优选的是,第一抵接面沿着第一顶板以及第一滚筒呈L字状延伸。优选的是,第一内折回以及第三折回部也沿着第一顶板以及第一滚筒呈L字状延伸。优选的是,第二抵接面沿着第二顶板以及第二滚筒呈L字状延伸。优选的是,第二内折回也沿着第二顶板以及第二滚筒呈L字状延伸。

优选的是,在朝向侧板观察时,第一轴、第二轴、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以及第四臂配置于侧板的背面。

在配置有门衬垫时,第一抵接面隔着门衬垫与第二抵接面抵接。在配置有门衬垫时,门衬垫将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之间密封。

配合面与侧板垂直。例如,配合面设置于正面开口的中央。

优选的是,在朝向正面开口且在侧板的背面,沿着正面开口的另一侧方配置有第一间隙调整部件。第一间隙调整部件具有沿着第一滚筒或者外折回的形状而设置的接触面。在第一门体关闭时,第一间隙调整部件与第一滚筒或者外折回紧贴。第二间隙调整部件沿着一侧方设置。第二间隙调整部件沿着第二门体的形状而构成。第二间隙调整部件的结构与第一间隙调整部件实质上相同。

优选的是,在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关闭时,平面开口形成为与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的间隙是一定的。此时,该间隙以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不与伸出部碰撞的程度被设置得较小。

主动齿轮、偶数的空转齿轮、从动齿轮依次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相同。

第一衬垫支承件在平面上扩展。第二衬垫支承件也在平面上扩展。

在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关闭时,第一衬垫支承件和第二衬垫支承件可以配置在一个平面上。此时,第一衬垫支承件和第二衬垫支承件也可以压扁开口衬垫。

第一门体和第一底座可以构成为一体,也可以是分体。在第一门体与第一底座分体,而且第一门体紧固于第一底座时,优选的是,能够调整第一门体与第一底座的位置。

第二门体与第二底座可以构成为一体,也可以是分体。在第二门体与第二底座分体,而且第二门体紧固于第二底座时,优选的是,能够调整第二门体与第二底座的位置。

优选的是,一对第一车轮配置于第一轨道的上下。优选的是,多个第一车轮配置在圆周方向上。可以在圆周方向上配置多个上下一对的第一车轮。

也可以将多个第一车轮交替地配置于第一轨道的上方以及下方。例如,2个第一车轮在第一轨道的上方隔开间隔地加以配置。也可以是,在配置于第一轨道的上方的2个第一车轮的中央部,将1个第一车轮配置于第一轨道的下方。

优选的是,一对第二车轮配置于第二轨道的上下。优选的是,多个第二车轮配置在圆周方向上。可以在圆周方向上配置多个上下一对的第二车轮。也可以将多个第二车轮交替地配置于第二轨道的上方以及下方。例如,2个第二车轮在第二轨道的上方隔开间隔地加以配置。也可以是,在配置于第二轨道的上方的2个第二车轮的宽度的中央部,将1个第二车轮配置于第二轨道的下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相对于正面宽度开口部大的加工用机械。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清洗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开状态的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的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面截面图。

图5是图4的V部放大图。

图6是图3的VI面截面图。

图7是图6的VII-VII线截面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开状态的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的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X面截面图。

图11是图10的XI-XI线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 清洗机(加工用机械)

11 罩

12 侧板

13 开口

25 第一轴

28 配合面

29 第一门体

33 第二轴

34 第二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机(加工用机械)10具有罩11、门装置23、工作台19、喷嘴管15以及喷嘴17。罩11具有侧板12、伸出部14和开口13。侧板12是清洗机10的正面,是伸出部14的上方部分。伸出部14配置于侧板12的下方,向正面方向伸出。为了方便,将伸出部14的上表面称为工作台面18。

开口13跨越侧板12和工作台面18而配置。开口13具有正面开口13a和平面开口13b。正面开口13a占据侧板12的大致整个面,到达侧板12的下端。正面开口13a为长方形。平面开口13b为大致半圆形。平面开口13b配置于工作台面18。平面开口13b的宽度与正面开口13a的宽度相同,从正面观察,配置于与正面开口13a相同的位置。

工作台19配置于平面开口13b的中心附近。对象物21设置于工作台19。工作台19以位于平面开口13b的中心附近的工作台轴20为中心旋转。

至少1个喷嘴17设置于喷嘴管15。喷嘴管15呈L字状,以喷嘴轴16为中心摆动。喷嘴17与工作台19同步地摆动。喷嘴17将清洗流体朝向对象物21喷出。

图2是从正面斜上方观察门装置23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门装置23具有第一门体29、第一臂31、第二臂26、第一轴体32、第二轴体27、第二门体34、门衬垫30、间隙调整部件22、第三臂38、第四臂35、第三轴体36、第四轴体44、齿轮箱37以及马达49。

第一门体29具有第一滚筒29a、第一顶板29b、第一抵接面29c、第一外折回部29f、底板29d以及上折回29g。

第一滚筒29是将竖直的圆筒面沿着在俯视下切割成大致1/4的圆筒面弯曲的板。第一滚筒29a延伸至工作台面18的下方。第一顶板29b是扇形状的板,封闭第一滚筒29a的上方。在门装置23关闭的状态下,第一顶板29b的形状由第一滚筒29a、配合面28、比侧板12的背面靠后方的直线29n确定(参照图4)。底板29d是第一滚筒29a的底板,沿着第一滚筒29a呈圆弧状。第一滚筒29a、第一顶板29b和底板29d接合,形成第一门体29的主要部分。

第一抵接面29c是沿着滚筒的正面侧的侧面开口部设置的平面。

第一外折回部29f是配置于第一滚筒29a的背面侧的端部的第一滚筒29a的折回。第一外折回部29f与第一滚筒29a的切线方向成20度~90度地向外侧延伸。优选地,第一顶板29b以及底板29d与第一外折回部29f连接。如图4所示,在第一门体29关闭时,第一外折回部29f位于在侧板12的背面侧覆盖第一滚筒29a和正面开口13a的间隙的位置。

上折回29g在第一顶板29b的第一抵接面29c的相反侧的端部,从第一顶板29b向上方延伸。上折回29g跨越第一顶板29b的整个半径方向而设置。上折回29g在门装置23关闭时,在侧板12的内侧的正面开口侧,与侧板12隔开微小的间隙而相面对。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第一门体29具有内折回29h、第一内折回29j以及第三内折回29k。第一级的内折回29h从第一滚筒29a大致垂直地立起。门装置23打开时的内折回29h的前端侧的平面是第一抵接面29c。第二级的第一内折回29j从内折回29h的前端部沿垂直方向,向靠第一滚筒29a的中央折回。第一内折回29j以内折回29h的前端为起点,以远离第一抵接面29c的方式延伸。

进一步地,第三级的第三内折回29k沿着第一内折回29j而配置。第三内折回29k超过配合面28而突出。第一内折回29j、第三内折回29k与配合面28垂直地延伸。在门装置23关闭时,第三内折回29k进入第二门体34的内折回34h、34j(后述)的半径方向的内侧。

内折回29h、29j、29k沿着第一门体29的前方端部的上方以及侧方的内侧连续地配置。

例如,门衬垫30的截面为半圆状。门衬垫30跨越第一抵接面29c的全长而配置。在配置门衬垫30时,第一抵接面29c与配合面28相距门衬垫30的压溃量55地加以配置。

如图4所示,间隙调整部件22具有接触面22a。间隙调整部件22沿着正面开口13a的侧面设置于侧板12的背面。接触面22a在第一门体29关闭时,具有沿着第一滚筒29a、第一外折回部29f的形状的形状。整体上,间隙调整部件2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状。在门装置23关闭时,接触面22a与第一滚筒29a、第一外折回部29f接触,间隙调整部件22填埋第一门体29与正面开口13a的间隙。

间隙调整部件22也配置在第二门体34侧。

如图2~图5所示,第二门体34除了不具有第三级的第三内折回29k,且未配置门衬垫30之外,是与第一门体29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第二门体34具有相对于配合面28而与第一门体29大致对称的结构。第二门体34具有第二滚筒34a、第二顶板34b、第二底板34d、第二外折回34f、第二抵接面34c、内折回34h、第二内折回34j以及上折回34g。

内折回34h从第二滚筒34a的前端边缘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内折回34h的外侧(第二门体34打开时的前端)成为第二抵接面34c。在第二门体34关闭时,第二抵接面34c与配合面28一致。第二内折回34j从内折回34h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端部延伸。在第二门体34以及第一门体29关闭时,第二内折回34j与第三内折回29k隔开微小的间隙而相面对。

如图2所示,第一轴体32经由轴承46(参照图7)被支承于齿轮箱37,配置于第二门体34的下方。第一轴体32以第一轴25为中心转动。第一臂31连接第一轴体32和底板29d的后端部。

第二轴体27配置于第二门体34的上方。第二轴体27通过轴承(不图示),支承于罩11、第二轴体27以第一轴25为中心转动。第二臂26连接第二轴体27和第一顶板29b的后端部。

如图4所示,在第一门体29关闭时,第一臂31位于第一门体29的后方。

第一轴25从配合面28仅偏移距离51。第一滚筒29a的中心轴29m从配合面28仅偏移距离52。距离52小于距离51。另外,中心轴29m从第一轴25向靠前后方向的正面仅偏移距离53。

由于中心轴29m比第一轴25靠配合面28,且靠正面偏移,因此随着第一门体29旋转并关闭,第一滚筒29a和正面开口13a的间隙以及第一滚筒29a和平面开口13b的间隙变小。而且,在第一门体29完全关闭时,第一滚筒29a和正面开口13a的间隙最小。第二门体34与第一门体29实质上相同。

第三轴体36、第四轴体44、第三臂38以及第四臂35的结构分别与第一轴体32、第二轴体27、第一臂31以及第二臂26实质上相同。第三轴体36经由轴承40支承于齿轮箱37。

如图6以及图7所示,清洗机10具有联轴器47、主动齿轮45、两个空转齿轮41、43以及从动齿轮39。

齿轮箱37为中空的长方体状。齿轮箱37收纳联轴器47、主动齿轮45、两个空转齿轮41、43以及从动齿轮39。

马达49配置于齿轮箱37。马达49例如为伺服马达、步进马达。马达49也可以是带有制动器的马达。

马达4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7与第一轴体32结合。

主动齿轮45配置于第一轴体32。空转齿轮41、43通过轴承42支承于齿轮箱37。从动齿轮39配置于第三轴体36。从动齿轮39的齿数与主动齿轮45的齿数相同。主动齿轮45、空转齿轮43、空转齿轮41、从动齿轮39依次啮合。从动齿轮39以与主动齿轮45相同的转速、旋转量,向与主动齿轮45相反的方向旋转。

清洗流体在罩11的内部飞溅时,清洗流体与内折回29j、29h、29k碰撞,抑制直接与第一门体29与第二门体34的配合部碰撞。通过第三内折回29k,抑制清洗流体与门衬垫30碰撞。在清洗流体与内折回29h碰撞而弹回时,通过第一内折回29j,清洗流体沿着第一滚筒29a飞散。由于第三内折回29k与第二内折回34j接近地配置,因此抑制了清洗流体与第一抵接面29c、第二抵接面34c、门衬垫30碰撞。

清洗流体在罩11的内部飞溅时,清洗流体与上折回29g碰撞而向罩11的内部弹回。由于上折回29g与侧板12接近地配置,因此抑制了清洗流体从第一顶板29b与开口13的间隙向罩11的外部飞出。

清洗流体在罩11的内部飞溅时,清洗流体与第一外折回部29f碰撞而向罩11的内部弹回。由于第一外折回部29f与侧板12接近地配置,因此抑制了清洗流体从滚筒29a、34a与开口13的间隙向罩11的外部飞出。

由于设置有间隙调整部件22,因此在门装置23关闭时,门体29、34与正面开口13a的间隙被填埋。间隙调整部件22抑制清洗流体从门体29、34与正面开口13a之间飞出。

由于门体29、34具有底板29d、34d,因此清洗液与底板29d、34d碰撞而不会直接向滚筒29a、34a的外侧上方飞散。进一步地,滚筒29a、34a比工作台面18更向下方延伸,并且平面开口13b与滚筒29a、34a的间隙较小。由此,抑制了清洗液从门体29、34与工作台面18的间隙的飞出。

在打开门装置23时,第一门体29以及第二门体34的大部分或者全部被容纳于罩11的内部。在关闭门装置23时,罩11、第一门体29、第二门体34、伸出部14成为一体而形成封闭空间。清洗机10将关闭门装置23而形成的封闭空间作为清洗室。并且,在打开门装置23时,清洗室的正面侧部分在侧板12的正面和伸出部14的上方露出。

在打开门装置23时,工作台19以及对象物21的上方以及前方较大地露出。因此,清洗机10容易地与悬吊行走机器人、地面行走机器人、龙门式装载机(gantry loader)组合。

门装置23是双开式的门,由于2张门体29、34打开相同的量,所以开闭时间较短。

由于门装置23充分地封闭开口13,因此能够抑制在对象部件的加工、清洗中产生的噪音。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门装置123具有第一门体129、第二门体134、第一轨道71、第二轨道75、第一底座59以及第二底座73。门装置123也可以具有开口衬垫122。本实施方式的门装置123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轴体32、第三轴体36、第一臂31、第三臂38以及间隙调整部件22。门装置123具有齿轮箱37和马达49。齿轮箱37和马达49配置于门装置123的上部。

第一门体129可以具有衬垫支承件29n。衬垫支承件29n配置于第一门体129的后部。衬垫支承件29n是L字状的平板,向第一滚筒29a以及第一顶板29b的外侧扩展。

第二门体134具有衬垫支承件34n。衬垫支承件34n是与衬垫支承件29n实质上相同的结构。

在第一门体129以及第二门体134关闭时,衬垫支承件29n和衬垫支承件34n构成同一平面。

开口衬垫122以包围正面开口13a的侧方和上方的方式沿着正面开口13a的外侧配置呈倒U字状。开口衬垫122例如为向后方凸出的截面半圆形。开口衬垫122例如由橡胶或橡胶海绵构成。开口衬垫122也可以是中空结构。在第一门体129和第二门体134关闭时,衬垫支承件29n和衬垫支承件34n与开口衬垫122接触。衬垫支承件29n和衬垫支承件34n也可以压扁开口衬垫122。并且,开口衬垫122将第一门体129与正面开口13a之间、以及第二门体134与正面开口13a之间加以密封。

第一轨道71具有第一轨道主体71a和第一轨道基座71b。第一轨道71配置于正面开口13a的下方。轨道主体71a具有纵向长的长方形截面,沿着以第一轴25为中心的圆筒面延伸。第一轨道主体71a的中心角例如为130度~170度。第一轨道基座71b是水平延伸的平板,连接第一轨道主体71a和伸出部14。第一轨道基座71b支承第一轨道主体71a。

第二轨道75相对于配合面28与第一轨道71对称。第二轨道75具有第二轨道75a。第二轨道75a在以第二轴33为中心的圆筒面上延伸。

第一底座59具有框架61、车轮基座63、轴承65以及车轮69。第一底座59也可以与第一门体129分离,紧固于第一门体129。第一底座59设置在第一门体129的下方。

框架61例如为1/4圆筒。框架61也可以是多边形。框架61可以与第一门体129为一体,也可以分体。

车轮基座63具有凸缘63b和轴63a。凸缘63b紧固于框架61。轴63a与凸缘63b形成为一体。轴63a为阶梯轴。轴承65设置于轴63a。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车轮69是将圆锥台面对面地配置的形状。换言之,车轮69沿着其圆周,具有截面V型的槽。车轮69通过轴承65支承于轴63a。

以隔着第一轨道主体71a的方式,在第一轨道71的上下各配置1对车轮基座63、轴承65和车轮69。上下的车轮69的V槽分别与第一轨道主体71a的上下端接触,并且在第一轨道主体71a上旋转。例如,将2对车轮69配置在圆周方向上。

第二底座73相对于配合面28与第一底座59对称。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底座59与第一门体129成为一体,在第一轨道71上稳定地行走。第二底座73与第二门体134成为一体,在第二轨道75上行走。因此,第一门体129和第二门体134容易保持稳定的姿势。

在第一门体129和第二门体134关闭时,衬垫支承件29n和衬垫支承件34n形成一个平面,压扁开口衬垫122。衬垫122发生弹性变形,将第一门体129和第二门体134与正面开口13a的间隙密封。因此,清洗液或噪声不易从第一门体129与正面开口13a的间隙以及第二门体134与正面开口13a的间隙向外部漏出。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技术事项全部为本发明的对象。上述实施方式示出了优选的例子,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实现各种代替例、修正例、变形例或改良例,这些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数控机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