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文档序号:1954902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 是由 刘迪 李小龙 于 2021-08-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包括摄像模组、人行道闸、车行道闸和控制器;由于在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的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未一次识别出到访人员与车辆牌照的情况,需要人员与车辆重新进入识别区,影响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运行效率,且在车辆需要重新识别的过程中,换挡重新行进的车辆速度较低,若此时车行道闸门提前落下,则会造成损坏车辆的风险;故此,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摄像模组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对进入门禁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两次识别,并利用安装在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降低道杠在车辆尚未离开车行道闸降下时造成的碰撞损伤,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trance guard, in particular to an entrance guard system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the system comprises a camera module, a pedestrian barrier gate, a vehicle barrier gate and a controller;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community face recognition entrance guard, the situation that the visiting person and the vehicle license plate are not recognized for one time often occurs, the person and the vehicle are required to enter the recognition area again,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face recognition entrance guard system is influenced,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vehicle needs to be recognized again, the speed of the vehicle which is shifted and travels again is low, and if the traffic lane gate falls down in advance at the moment, the risk of damaging the vehicle is caused; therefore, the invention carries out twice recognition on the object entering the access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main recognition unit and the auxiliary recognition unit which are arranged in the camera module, and reduces the collision damage of the road bar when the vehicle does not leave the driving barrier gate and falls down by utilizing the damping air bag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rod, thereby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the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face recognition.)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能够有效协助政府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一方面,政府依托“城市大脑”的建设,可以在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将城市管理下沉至社区、园区等微单元,通过实时管理、溯源管理和预测式管理等手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立体化、精准化治理。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治理在社区卫生、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管理等领域的渗透,政府可以实现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服务流程等多方面的协作与创新,整合和共享各行业、各系统和各部门的信息,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社会管理服务。

其中智慧小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最后一百米的热点工程,智能门禁系统作为智慧小区的第一道屏障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的门禁系统正逐步从智能卡识别等方式向人脸识别方式转换;但在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的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未一次识别出到访人员与车辆牌照的情况,需要人员与车辆重新进入识别区,影响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运行效率,且在车辆需要重新识别的过程中,换挡重新行进的车辆速度较低,若此时车行道闸门提前落下,则会造成损坏车辆的风险。

如申请号为CN201711353273.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及方法,门禁系统包括第一触发模块、第二触发模块、第一图像处理模块、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及脸部特征比对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一触发区域人员的全身图像,第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第二触发区域人员的脸部图像,将全身图像处理并参数修正,与预存的所有轮廓信息比对,筛选出修正区间内所有预存的脸部图像,与采集的脸部图像匹配融合,脸部特征比对模块根据脸部图像的匹配度,控制门禁开锁,同时,门禁系统通过感应模块感应人员进出,实现广告适时播放与中断,该技术方案能够快速的、准确的进行图像识别,减少门禁系统响应时间的延迟,准确实现广告的切换,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工作效率,方便物业管理;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对强闯门禁系统的车辆进行限制的措施,使得门禁系统存在有安全性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通过设置在摄像模组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对进入门禁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两次识别,并利用安装在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降低道杠在车辆尚未离开车行道闸降下时造成的碰撞损伤,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包括摄像模组、人行道闸、车行道闸和控制器;所述人行道闸和车行道闸相邻设置,人行道闸和车行道闸的外侧分别安装有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用于对人脸和车辆牌照进行识别;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门禁系统的运行;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有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所述人行道闸侧的摄像模组中,主识别单元为人脸图像,副识别单元为车辆牌照图像;所述车行道闸侧的摄像模组中,主识别单元为车辆牌照图像,副识别单元为人脸图像;

所述车行道闸还包括有闸机桩、道杠和垂杆;所述闸机桩上转动连接有道杠,闸机桩中安装有驱动的电机,电机的主轴与道杠传动连接;所述道杠上铰接有间歇排布的杠柱,杠柱中设置有竖向的通口,杠柱的通口中安装有滑动的垂杆,垂杆的底端固连有减震气囊;

现有技术中,在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的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未一次识别出到访人员与车辆牌照的情况,需要人员与车辆重新进入识别区,影响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运行效率,且在车辆需要重新识别的过程中,换挡重新行进的车辆速度较低,若此时车行道闸门提前落下,则会造成损坏车辆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通过将设置在摄像模组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使人行道闸和车行道闸两侧的摄像模组同时对视角内的人脸与车辆牌照信息进行识别,当摄像模组的视角中出现人脸或车辆牌照图像时,位于人行道闸或车行道闸侧的摄像模组将副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图像,传递到车行道闸或人行道闸侧摄像模组的主识别单元中,通过两侧摄像模组的识别,增加门禁系统运行中摄像模组的识别次数,继而增加摄像模组一次识别的成功率,设置在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当车辆未完全通过车行道闸而道杠落下时,道杠上铰接的杠柱使垂杆处于竖直状态,并在垂杆底端接触到将碰撞的车辆时,通过减震气囊及垂杆沿杠柱的滑动摩擦过程,缓冲碰撞车辆造成的冲击力,继而降低车辆受损的风险;本发明利用了设置在摄像模组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对进入门禁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两次识别,并利用安装在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降低道杠在车辆尚未离开车行道闸降下时造成的碰撞损伤,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优选的,所述垂杆的横截面积沿其底部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杠柱的通口侧壁上设置有顶起的弹片,弹片末端安装有转动的滚柱,滚柱与垂杆表面相接触;工作时,通过将凸起的弹片设置在杠柱的通口侧壁上,配合弹片末端转动的滚柱和变截面的垂杆,使垂杆沿杠柱的滑动过程受到弹片的挤压,进一步降低垂杆在滑动过程中的速度,进一步削弱垂杆随道杠碰撞车辆时的冲击力,且将弹片安装在杠柱的通口内,减少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以保持弹片的使用寿命,并利用弹片末端滚柱的转动替代垂杆与杠柱间的滑动,避免垂杆在通口内长期的滑动磨损而降低了杠柱的使用寿命,从而维持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优选的,所述杠柱的底部还设置有凸起的顶筒,顶筒在垂杆底部移动接近到杠柱时与减震气囊相接触;所述减震气囊上还设置有内开的气阀孔,气阀孔与顶筒的位置相匹配;垂杆在沿杠柱滑移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减震气囊上的气阀孔,当垂杆的底部逐渐滑动向道杠时,杠柱底部凸起的顶筒首先接触到减震气囊,然后伸入到气阀孔中将其顶开,使受压变形的减震气囊将其中的气体向外排出,处于逐步泄气状态的减震气囊增强了其缓冲性能,排出的气流高速吹向杠柱还能对其部位进行清洁,同时将受挤压减震气囊中的气体及时排出,还避免了受到冲击的减震气囊产生回弹现象,增强垂杆在减速滑动过程的缓冲性能,卸除碰撞作用的冲击力,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优选的,所述减震气囊的表面还固连有纤维软毛,纤维软毛将减震气囊包裹覆盖起来;工作时,通过设置在减震气囊表面的纤维软毛,减少减震气囊与接触车辆外壳间的摩擦,保护车辆外壳的表面质量,同时覆盖在减震气囊上的纤维软毛,对顶筒伸入气阀孔的过程进行缓冲,降低顶筒冲击气阀孔的作用力,并在减震气囊脱离杠柱的过程中,减震气囊经覆盖的纤维软毛向外部吸收气体,使得纤维软毛对吸气时外部环境中的污染物起到截留作用,确保减震气囊内气体流动过程的稳定,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优选的,所述车行道闸下方的地面上还开设有沟槽,沟槽的顶部滑动安装有覆盖的垫板,垫板朝车行道闸的一侧与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相接触;所述垫板朝沟槽的表面还设置有卡槽,卡槽对应的沟槽侧壁上安装有相卡合的电动拨杆;在门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在地面上开设的沟槽,配合沟槽顶部滑动安装的垫板,使车行道闸在尚未开启时,若外界车辆强闯门禁,在冲撞车行道闸的瞬间,带动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撞击相接触的垫板,使得垫板沿沟槽的顶部滑移开来,将地面上的沟槽暴露出来,使得闯入车辆的轮胎陷入沟槽中,继而达到对强闯门禁车辆的限制作用,确保门禁系统内部的安全,当车行道闸正常开启后,沟槽中的电动拨杆卡合至垫板的卡槽中,使垫板被限位在沟槽的顶部,从而维持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优选的,所述沟槽的底面上还设有固定的破胎钉,破胎钉上方的沟槽侧壁上还开设有水平向的凹槽,凹槽中放置有滑动的托架,凹槽沿托架延伸至沟槽的侧壁中;车辆轮胎在陷入沟槽时,首先抵靠在托架上,若仍继续驱动车辆行进,轮胎的移动会导致托架沿凹槽滑移,使得轮胎掉落接触到托架下方的破胎钉,将车辆轮胎破坏,确保车辆被限制在车行道闸的沟槽中,避免车辆冲撞造成的风险,确保门禁系统对闯入车辆的限制作用,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摄像模组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对进入门禁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两次识别,并利用安装在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降低道杠在车辆尚未离开车行道闸降下时造成的碰撞损伤。

2.本发明通过将凸起的弹片设置在杠柱的通口侧壁上,配合弹片末端转动的滚柱和变截面的垂杆,使垂杆沿杠柱的滑动过程受到弹片的挤压,进一步降低垂杆在滑动过程中的速度,进一步削弱垂杆随道杠碰撞车辆时的冲击力,且将弹片安装在杠柱的通口内,减少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以保持弹片的使用寿命,并利用弹片末端滚柱的转动替代垂杆与杠柱间的滑动,避免垂杆在通口内长期的滑动磨损而降低了杠柱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在地面上开设的沟槽,配合沟槽顶部滑动安装的垫板,使车行道闸在尚未开启时,若外界车辆强闯门禁,在冲撞车行道闸的瞬间,带动垂杆底部的减震气囊撞击相接触的垫板,使得垫板沿沟槽的顶部滑移开来,将地面上的沟槽暴露出来,使得闯入车辆的轮胎陷入沟槽中,继而达到对强闯门禁车辆的限制作用,确保门禁系统内部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杠柱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摄像模组;2、人行道闸;3、车行道闸;4、闸机桩;41、道杠;42、杠柱;421、通口;422、弹片;423、滚柱;43、顶筒;5、垂杆;6、减震气囊;61、气阀孔;62、纤维软毛;7、沟槽;71、垫板;711、卡槽;712、电动拨杆;72、破胎钉;73、凹槽;74、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包括摄像模组1、人行道闸2、车行道闸3和控制器;所述人行道闸2和车行道闸3相邻设置,人行道闸2和车行道闸3的外侧分别安装有摄像模组1,摄像模组1用于对人脸和车辆牌照进行识别;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门禁系统的运行;

所述摄像模组1包括有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所述人行道闸2侧的摄像模组1中,主识别单元为人脸图像,副识别单元为车辆牌照图像;所述车行道闸3侧的摄像模组1中,主识别单元为车辆牌照图像,副识别单元为人脸图像;

所述车行道闸3还包括有闸机桩4、道杠41和垂杆5;所述闸机桩4上转动连接有道杠41,闸机桩4中安装有驱动的电机,电机的主轴与道杠41传动连接;所述道杠41上铰接有间歇排布的杠柱42,杠柱42中设置有竖向的通口421,杠柱42的通口421中安装有滑动的垂杆5,垂杆5的底端固连有减震气囊6;

现有技术中,在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的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未一次识别出到访人员与车辆牌照的情况,需要人员与车辆重新进入识别区,影响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运行效率,且在车辆需要重新识别的过程中,换挡重新行进的车辆速度较低,若此时车行道闸3门提前落下,则会造成损坏车辆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通过将设置在摄像模组1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使人行道闸2和车行道闸3两侧的摄像模组1同时对视角内的人脸与车辆牌照信息进行识别,当摄像模组1的视角中出现人脸或车辆牌照图像时,位于人行道闸2或车行道闸3侧的摄像模组1将副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图像,传递到车行道闸3或人行道闸2侧摄像模组1的主识别单元中,通过两侧摄像模组1的识别,增加门禁系统运行中摄像模组1的识别次数,继而增加摄像模组1一次识别的成功率,设置在垂杆5底部的减震气囊6,当车辆未完全通过车行道闸3而道杠41落下时,道杠41上铰接的杠柱42使垂杆5处于竖直状态,并在垂杆5底端接触到将碰撞的车辆时,通过减震气囊6及垂杆5沿杠柱42的滑动摩擦过程,缓冲碰撞车辆造成的冲击力,继而降低车辆受损的风险;本发明利用了设置在摄像模组1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对进入门禁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两次识别,并利用安装在垂杆5底部的减震气囊6,降低道杠41在车辆尚未离开车行道闸3降下时造成的碰撞损伤,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垂杆5的横截面积沿其底部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杠柱42的通口421侧壁上设置有顶起的弹片422,弹片422末端安装有转动的滚柱423,滚柱423与垂杆5表面相接触;工作时,通过将凸起的弹片422设置在杠柱42的通口421侧壁上,配合弹片422末端转动的滚柱423和变截面的垂杆5,使垂杆5沿杠柱42的滑动过程受到弹片422的挤压,进一步降低垂杆5在滑动过程中的速度,进一步削弱垂杆5随道杠41碰撞车辆时的冲击力,且将弹片422安装在杠柱42的通口421内,减少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以保持弹片422的使用寿命,并利用弹片422末端滚柱423的转动替代垂杆5与杠柱42间的滑动,避免垂杆5在通口421内长期的滑动磨损而降低了杠柱42的使用寿命,从而维持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杠柱42的底部还设置有凸起的顶筒43,顶筒43在垂杆5底部移动接近到杠柱42时与减震气囊6相接触;所述减震气囊6上还设置有内开的气阀孔61,气阀孔61与顶筒43的位置相匹配;垂杆5在沿杠柱42滑移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减震气囊6上的气阀孔61,当垂杆5的底部逐渐滑动向道杠41时,杠柱42底部凸起的顶筒43首先接触到减震气囊6,然后伸入到气阀孔61中将其顶开,使受压变形的减震气囊6将其中的气体向外排出,处于逐步泄气状态的减震气囊6增强了其缓冲性能,排出的气流高速吹向杠柱42还能对其部位进行清洁,同时将受挤压减震气囊6中的气体及时排出,还避免了受到冲击的减震气囊6产生回弹现象,增强垂杆5在减速滑动过程的缓冲性能,卸除碰撞作用的冲击力,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减震气囊6的表面还固连有纤维软毛62,纤维软毛62将减震气囊6包裹覆盖起来;工作时,通过设置在减震气囊6表面的纤维软毛62,减少减震气囊6与接触车辆外壳间的摩擦,保护车辆外壳的表面质量,同时覆盖在减震气囊6上的纤维软毛62,对顶筒43伸入气阀孔61的过程进行缓冲,降低顶筒43冲击气阀孔61的作用力,并在减震气囊6脱离杠柱42的过程中,减震气囊6经覆盖的纤维软毛62向外部吸收气体,使得纤维软毛62对吸气时外部环境中的污染物起到截留作用,确保减震气囊6内气体流动过程的稳定,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行道闸3下方的地面上还开设有沟槽7,沟槽7的顶部滑动安装有覆盖的垫板71,垫板71朝车行道闸3的一侧与垂杆5底部的减震气囊6相接触;所述垫板71朝沟槽7的表面还设置有卡槽711,卡槽711对应的沟槽7侧壁上安装有相卡合的电动拨杆712;在门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在地面上开设的沟槽7,配合沟槽7顶部滑动安装的垫板71,使车行道闸3在尚未开启时,若外界车辆强闯门禁,在冲撞车行道闸3的瞬间,带动垂杆5底部的减震气囊6撞击相接触的垫板71,使得垫板71沿沟槽7的顶部滑移开来,将地面上的沟槽7暴露出来,使得闯入车辆的轮胎陷入沟槽7中,继而达到对强闯门禁车辆的限制作用,确保门禁系统内部的安全,当车行道闸3正常开启后,沟槽7中的电动拨杆712卡合至垫板71的卡槽711中,使垫板71被限位在沟槽7的顶部,从而维持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沟槽7的底面上还设有固定的破胎钉72,破胎钉72上方的沟槽7侧壁上还开设有水平的凹槽73,凹槽73中放置有滑动的托架74,凹槽73沿托架延伸至沟槽7的侧壁中;车辆轮胎在陷入沟槽7时,首先抵靠在托架74上,若仍继续驱动车辆行进,轮胎的移动会导致托架74沿凹槽73滑移,使得轮胎掉落接触到托架74下方的破胎钉72,将车辆轮胎破坏,确保车辆被限制在车行道闸3的沟槽7中,避免车辆冲撞造成的风险,确保门禁系统对闯入车辆的限制作用,从而提升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效果。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通过将设置在摄像模组1中的主识别单元和副识别单元,使人行道闸2和车行道闸3两侧的摄像模组1同时对视角内的人脸与车辆牌照信息进行识别,当摄像模组1的视角中出现人脸或车辆牌照图像时,位于人行道闸2或车行道闸3侧的摄像模组1将副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图像,传递到车行道闸3或人行道闸2侧摄像模组1的主识别单元中,通过两侧摄像模组1的识别,增加门禁系统运行中摄像模组1的识别次数,继而增加摄像模组1一次识别的成功率,设置在垂杆5底部的减震气囊6,当车辆未完全通过车行道闸3而道杠41落下时,道杠41上铰接的杠柱42使垂杆5处于竖直状态,并在垂杆5底端接触到将碰撞的车辆时,通过减震气囊6及垂杆5沿杠柱42的滑动摩擦过程,缓冲碰撞车辆造成的冲击力,继而降低车辆受损的风险;将凸起的弹片422设置在杠柱42的通口421侧壁上,配合弹片422末端转动的滚柱423和变截面的垂杆5,使垂杆5沿杠柱42的滑动过程受到弹片422的挤压,进一步降低垂杆5在滑动过程中的速度,进一步削弱垂杆5随道杠41碰撞车辆时的冲击力,且将弹片422安装在杠柱42的通口421内,减少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以保持弹片422的使用寿命,并利用弹片422末端滚柱423的转动替代垂杆5与杠柱42间的滑动,避免垂杆5在通口421内长期的滑动磨损而降低了杠柱42的使用寿命;设置在减震气囊6上的气阀孔61,当垂杆5的底部逐渐滑动向道杠41时,杠柱42底部凸起的顶筒43首先接触到减震气囊6,然后伸入到气阀孔61中将其顶开,使受压变形的减震气囊6将其中的气体向外排出,处于逐步泄气状态的减震气囊6增强了其缓冲性能,排出的气流高速吹向杠柱42还能对其部位进行清洁,同时将受挤压减震气囊6中的气体及时排出,还避免了受到冲击的减震气囊6产生回弹现象,增强垂杆5在减速滑动过程的缓冲性能,卸除碰撞作用的冲击力;在地面上开设的沟槽7,配合沟槽7顶部滑动安装的垫板71,使车行道闸3在尚未开启时,若外界车辆强闯门禁,在冲撞车行道闸3的瞬间,带动垂杆5底部的减震气囊6撞击相接触的垫板71,使得垫板71沿沟槽7的顶部滑移开来,将地面上的沟槽7暴露出来,使得闯入车辆的轮胎陷入沟槽7中,继而达到对强闯门禁车辆的限制作用,确保门禁系统内部的安全,当车行道闸3正常开启后,沟槽7中的电动拨杆712卡合至垫板71的卡槽711中,使垫板71被限位在沟槽7的顶部;车辆轮胎在陷入沟槽7时,首先抵靠在托架74上,若仍继续驱动车辆行进,轮胎的移动会导致托架74沿凹槽73滑移,使得轮胎掉落接触到托架74下方的破胎钉72,将车辆轮胎破坏,确保车辆被限制在车行道闸3的沟槽7中,避免车辆冲撞造成的风险,确保门禁系统对闯入车辆的限制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健康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处理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