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58944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hicken pox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吕向东 于 2021-10-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该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第一组分,蒲公英80~100份、蒺藜30~60份、白鲜皮40~60份、蔓荆子20~30份、密蒙花15~35份、麦冬10~20份、荸荠12~18份、桑叶10~30份、夏枯草15~25份、甘草10~15份、薄荷15~25份和淡竹叶15~30份。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前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水痘,愈后无疤痕残留,刺激性小,安全无毒,通过对各原料分类制取,可以有效提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推广。(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varicella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varicella comprises, by weight, 80-100 parts of dandelion, 30-60 parts of caltrop, 40-60 parts of cortex dictamni, 20-30 parts of fructus viticis, 15-35 parts of butterflybush flower, 10-20 parts of radix ophiopogonis, 12-18 parts of water chestnut, 10-30 parts of mulberry leaves, 15-25 parts of selfheal, 10-15 parts of liquorice, 15-25 parts of mint and 15-30 parts of lophatherum gracil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varicella.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hicken pox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can effectively treat the chicken pox in children, has no scar residue after healing, small irritation, safety and no toxicity,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beneficial components in the raw materials by classifying and preparing the raw materials, and is simple i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nvenient to popularize.)

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痘由疱疹病毒引起,是一种小儿常见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瘙痒性斑、丘、疱疹和结痂,并且这些症状可同时出现,疱疹明亮,呈椭圆形,故名水痘。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均为传染源,水痘的传染性更强,潜伏期为10~21天,结痂后病毒消失,传染期限为紫发疹前24h至病损结痂,共7~8天。本病传染性强,儿童发病率可高达95%,极易造成流行,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多年,多为散发性,发病年龄为6~9岁多见。

目前,水痘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如使用阿昔洛韦等进行治疗,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合成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还有一些其他的西药也被广泛用于水痘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存在注射部位的炎症或静脉炎、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等副作用,并且这种治疗不能改变患者体内环境,治标不治本,给水痘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水痘发病是因为水痘时邪病毒从口鼻而入,分为风热型和毒热型两种证型。风热型的患者病情较轻,临床表现为发热、水疱清亮、分布稀疏、轻度瘙痒、倦怠、舌红苔白、脉浮数,治疗的话,疏风清热为主,选用银翘散加减。毒热型的患者病情较重,临床表现为壮热、痘疹稠密、痘浆混浊、口渴唇燥、神疲萎靡、舌红绛、苔黄、脉洪数,治疗的话,清热解毒凉血为主,方用清营汤加减。因此,需要从中医角度出发,研发一种能适用于当今社会情况的水痘治疗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此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水痘,愈后无疤痕残留,刺激性小,安全无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对各原料分类制取,可以有效提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第一组分,蒲公英80~100份、蒺藜30~60份、白鲜皮40~60份、蔓荆子20~30份、密蒙花15~35份、麦冬10~20份、荸荠12~18份、桑叶10~30份、夏枯草15~25份、甘草10~15份、薄荷15~25份和淡竹叶15~30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述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蒺藜、白鲜皮、蔓荆子、麦冬和甘草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将蒲公英、密蒙花、桑叶、夏枯草、薄荷和淡竹叶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以蒲公英、夏枯草、蒺藜、白鲜皮和荸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痒解毒;蔓荆子、密蒙花、桑叶和淡竹叶清热泻火,疏散风热,利尿通淋、清肺润燥,便于应对出水痘时的发热症状,减少发热时间并降低最高发热温度,减少该病症的副证;薄荷疏散风热,透疹,便于加快水痘病毒充分发于体表,即潜在待发的水痘能尽快在体表发出来,便于治疗和缩短治疗病程;同时以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通过各原料的有效配伍,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同时还能避免水痘痊愈后留疤,刺激性小,安全无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对各原料分类制取,可以有效提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第一组分,蒲公英80~100份、蒺藜30~60份、白鲜皮40~60份、蔓荆子20~30份、密蒙花15~35份、麦冬10~20份、荸荠12~18份、桑叶10~30份、夏枯草15~25份、甘草10~15份、薄荷15~25份和淡竹叶15~30份。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釆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釆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和粗皮,剥取根皮,干燥。苦,寒。归脾、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密蒙花: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和花序。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甘,微寒。归肝经。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荸荠: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症有防治作用。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L.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1garis L.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第一组分,蒲公英90份、蒺藜45份、白鲜皮50份、蔓荆子25份、密蒙花20份、麦冬15份、荸荠15份、桑叶20份、夏枯草20份、甘草12份、薄荷20份和淡竹叶20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第二组分,小麦苗20~40份、姜5~10份和水20~50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第三组分,所述第三组分还包括花椒油5~15重量份和薄荷油10~2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膏剂成型剂,所述膏剂成型剂包括生牡蛎粉和滑石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生牡蛎粉和滑石粉的质量比为1:1。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述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蒺藜、白鲜皮、蔓荆子、麦冬和甘草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将蒲公英、密蒙花、桑叶、夏枯草、薄荷和淡竹叶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二组分通过如下方式制备而成,取新鲜小麦苗和姜,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至其中小麦苗为20~40重量份,姜为5~10重量份,水为20~50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加入所述加入第三组分、荸荠鲜榨汁和膏剂成型剂过程中,所述混合液的温度不超过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膏剂成型剂与所述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5):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蒺藜30g、白鲜皮50g、蔓荆子20g、麦冬10g和甘草10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95g、密蒙花15g、桑叶10g、夏枯草25g、薄荷15g和淡竹叶25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取新鲜小麦苗30g和姜5g,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直至其中水为20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2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花椒油5g和薄荷油12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膏剂成型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蒺藜40g、白鲜皮40g、蔓荆子22g、麦冬12g和甘草12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85g、密蒙花35g、桑叶12g、夏枯草15g、薄荷18g和淡竹叶30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取新鲜小麦苗35g和姜6g,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直至其中水为30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5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花椒油8g和薄荷油18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膏剂成型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5;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蒺藜50g、白鲜皮60g、蔓荆子28g、麦冬20g和甘草15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100g、密蒙花25g、桑叶18g、夏枯草18g、薄荷20g和淡竹叶15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取新鲜小麦苗25g和姜7g,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直至其中水为40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8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花椒油12g和薄荷油20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膏剂成型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5;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蒺藜60g、白鲜皮45g、蔓荆子30g、麦冬18g和甘草10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90g、密蒙花28g、桑叶25g、夏枯草22g、薄荷23g和淡竹叶18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取新鲜小麦苗20g和姜10g,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直至其中水为50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6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花椒油15g和薄荷油15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膏剂成型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蒺藜45g、白鲜皮50g、蔓荆子25g、麦冬15g和甘草12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90g、密蒙花20g、桑叶20g、夏枯草20g、薄荷20g和淡竹叶20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取新鲜小麦苗40g和姜8g,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直至其中水为40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5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花椒油10g和薄荷油10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膏剂成型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2;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对比例1

该对比例提供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不含有第二组分,第二组分以清水代替:

步骤一:将蒺藜45g、白鲜皮50g、蔓荆子25g、麦冬15g和甘草12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90g、密蒙花20g、桑叶20g、夏枯草20g、薄荷20g和淡竹叶20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准备清水88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5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花椒油10g和薄荷油10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膏剂成型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2;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对比例2

该对比例提供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不含有第三组分,第二组分以香油代替:

步骤一:将蒺藜45g、白鲜皮50g、蔓荆子25g、麦冬15g和甘草12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90g、密蒙花20g、桑叶20g、夏枯草20g、薄荷20g和淡竹叶20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取新鲜小麦苗40g和姜8g,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直至其中水为40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5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香油20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最后加入膏剂成型剂,膏剂成型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2;混匀后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对比例3

该对比例提供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不含有膏剂成型剂:

步骤一:将蒺藜45g、白鲜皮50g、蔓荆子25g、麦冬15g和甘草12g破碎后煎煮后得到第一煎煮液;

步骤二:将蒲公英90g、密蒙花20g、桑叶20g、夏枯草20g、薄荷20g和淡竹叶20g浸泡后,大火烧开后煎煮0.5~1h,得到第二煎煮液;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于0.03~0.05Mpa、65~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膏;

步骤四:取新鲜小麦苗40g和姜8g,洗净后加水煎煮20~40分钟,直至其中水为40g,即为第二组分;

步骤五:将荸荠15g利用榨汁机榨汁,再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荸荠鲜榨汁;

步骤六:将所述浓缩膏溶于第二组份,再向其中加入第三组分(花椒油10g和薄荷油10g)、荸荠鲜榨汁,得到混合液,浓缩为膏,即为所述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此过程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40℃。

效果例

1、药物过敏性实验

准备等重量家兔6只,将各家兔背部去毛,裸露皮肤9块,每块约1.5cm2,编号为1~9,其中1~8依次对应使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中提供的治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试验共计21天,9号涂覆生理盐水,每天观察涂抹部位的是否出现红斑、瘙痒和水肿等异常皮肤状况。

前述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实施例还是对比例提供的治疗水痘的组合物均无刺激性。

2、水洗治疗水痘效果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的来访病患,共计54名水痘患儿,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患儿无严重威胁生命的基础疾病,表现为丘疹、水泡和结痂并存。随机分组,其中1~5组使用实施例1~5提供的治疗水痘的组合物,6~8组使用对比例1~3提供的治疗水痘的组合物,9组使用现有治疗水痘的抗病毒药物,每组6人。1~8组均每天水洗三次,9组按现有药物说明书进行。其中,瘙痒程度为患儿自述或家属转述,5分为基本无痒感,1分为极痒;用药难易程度以患儿或其家属自用感受进行评分,5分为用药较容易,无困难,1分为用药极难,使用结果如下:

表1

组别 皮疹结痂时间(d) 痊愈与显效率 瘙痒程度 用药难易程度
1 5.83±1.20 100% 4.3 5.0
2 5.19±0.71 100% 4.3 5.0
3 5.54±0.82 100% 3.8 5.0
4 5.35±1.13 100% 4.1 5.0
5 5.16±0.49 100% 4.5 5.0
6 6.02±1.46 100% 3.8 5.0
7 6.11±1.28 100% 3.5 5.0
8 5.98±1.19 100% 4.1 3.6
9 6.82±0.58 100% 2.3 3.5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水痘的组合物,通过合理配伍蒲公英、蒺藜、白鲜皮、蔓荆子、密蒙花、麦冬、荸荠、桑叶、夏枯草、甘草、薄荷和淡竹叶,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再辅以一定的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以及膏剂成型剂,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使用感,减少出水痘时的瘙痒感,缩短治疗时间,并提升小儿用药的便利程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治疗水痘的组合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中医认为,水痘因湿热而起,故治疗时以清热解毒利湿为基本原则。在本方中,蒲公英、夏枯草、蒺藜、白鲜皮和荸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痒解毒;蔓荆子、密蒙花、桑叶和淡竹叶清热泻火,疏散风热,利尿通淋、清肺润燥,便于应对出水痘时的发热症状,减少发热时间并降低最高发热温度,减少该病症的副证;薄荷疏散风热,透疹,便于加快水痘病毒充分发于体表,即潜在待发的水痘能尽快在体表发出来,便于治疗和缩短治疗病程;同时以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通过各原料的有效配伍,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同时还能避免水痘痊愈后留疤。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应用于3D打印的山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