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19616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for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 是由 顾建华 孙英 冯成 于 2021-03-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在所述散热部件进入反转模式之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其中,所述系统信息至少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基于外界条件调整散热和除尘之间切换,能够取得更优的除尘效果,同时还能够实现无感除尘,即在除尘的同时不存在明显噪音以及明显扬尘情况等,散热与除尘之间的切换无许用户手动干涉,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系统工作。(The embodiment of the disclosure provides a control method and a control device for a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wherein the control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executes a forward rotation mode; switch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from a forward rotation mode to a reverse rotation mode based on the system information; after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enters the inversion mode, acquiring the system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executes the inversion mode; switch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from a reverse rotation mode to a forward rotation mode based on the system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system information at leas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of system load information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disclosure can adjust the switching between heat dissipation and dust removal based on external conditions, can obtain better dust removal effect, and can realize non-inductive dust removal, namely, no obvious noise, obvious dust raising condition and the like exist in the dust removal process, the switching between heat dissipation and dust removal has no allowable manual interference of users, and the normal system work is not influenced.)

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散热部件的控制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台式系统因为系统布局空间十分有限,基于台式系统的计算机产品在提高功能和性能的同时也向高集成化方向发展。在台式系统的设计中,不但要满足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等用户需求,而且对小体积系统的使用环境(例如追求高可靠性)和应用场景(例如体现系统防尘设计) 及用户需求和体验(例如采用静音化设计)等方面也带来了更为严苛的挑战。

传统的台式系统的散热设计方案包括(1)采用机箱散热部件+热管/ 热板散热器的方式;(2)采用机箱散热部件+铜/铝基的散热器的方式;(3) 采用被动散热的方式;(4)采用机箱进风口处增加防尘罩体设计等。但是以上方案都需要在计算机产品的机箱前面板开孔,同时由于使用散热部件而设置系统进风口,使得散热部件表面以及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表面灰尘堆积,积尘将使主机元器件散热变得困难,同时散热部件自身性能下降,机箱进风口落尘导致系统阻抗变大,机箱内的温度就会上升,计算机产品长期在这种高温工作将会使它的寿命减少,或者故障率升高,降低散热效能,以及散热部件寿命降低或较高的系统噪音问题,降低了系统可靠性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极少部分台式系统有采用用户选择主动除尘的方式,这种一次性除尘的除尘效果不明显,并且需要用户主动干涉,往往会产生明显灰尘堆积,无法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该控制方法能够采用计算机主机内所使用的全部或指定散热部件实现智能控制散热部件正转散热以及反转除尘,以解决对于计算机内部无法兼顾散热和合理除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方面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在所述散热部件进入反转模式之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其中,所述系统信息至少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之前,还包括:基于选择指令,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至少包括动态运行模式和稳定运行模式;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动态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执行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在所述运行模式为稳定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或者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达到指定时间的情况下,切换为另一种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之后,还包括:获得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判断所述正转转速是否超过怠速转速阈值;在所述正转转速未超过所述预设怠速转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正转转速未超过所述预设怠速阈值的情况下,还包括:判断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在所述持续时间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包括: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一输出占空比;当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的噪音水平确定所述反转模式中的反转转速,以使所述散热部件按照确定的所述反转转速执行所述反转模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的噪音水平确定所述反转模式中的反转转速,包括: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基于所述正转转速,获取第一噪音水平;基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确定反转转速,其中,所述反转转速对应的第二噪音水平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之间的差值不超过噪音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散热部件于第二持续时间内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时间是否超过所述第二持续时间;在所述持续时间时间超过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包括: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二输出占空比;当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所述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反转转速确定所述正转模式的正转转速为预设怠速转速,以使所述散热部件按照确定的所述正转转速执行所述正转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以下部分:获取模块,其用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以及在所述散热部件进入反转模式之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以及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其中,所述系统信息至少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通过散热部件在实现散热的同时还能实现实时除尘,基于外界条件调整散热和除尘之间切换,能够取得更优的除尘效果,同时还能够实现无感除尘,即在除尘的同时不存在明显噪音以及明显扬尘情况等,散热与除尘之间的切换无许用户手动干涉,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系统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不同风扇除尘效果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这里的所述散热部件可以运用在电子设备中,这里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计算处理功能的任意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计算处理功能并且需要对所述处理器等部件进行散热和除尘的电子设备。这里的所述散热部件可以是风扇或者其他通过叶片的转动实现散热、降温冷却、除尘等多个功能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方法,其用于对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散热部件在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通过所述散热部件既可以在执行所述正转模式时实现对例如处理器等部件的散热操作,还可以在执行反转模式时实现对例如处理器等部件的除尘操作,如图1所示,具体地包括:

S101,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

在本步骤中,在例如所述电子设备内的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对所述电子设备中的例如处理器等部件进行散热操作,在此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这里的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系统负载信息例如是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处理器或者内存等的运行情况,所述环境温度信息是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信息,其可以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的方式获取。

进一步地,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并获取系统信息之后,还可以采集并获取所述散热部件的状态信息,从而能够在判断所述散热部件的转动模式的切换时,不但考虑到系统负载、环境温度的影响,还能基于所述散热部件自身的运行状态确定,为此,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之后,如图2所示,还包括:

S201,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

在本步骤中,转速是所述散热部件的主要运行参数,其转速高低决定所述散热部件的输出功率,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时,转速高低决定散热功率的高低,往往在需要快速散热或者降温时,通过所述散热部件的转速提高,能够对所述电子设备的例如处理器等部件实现快速散热。因此,在例如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环境的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就是所述电子设备的降温需求将高时,所述散热部件需要在所述正转模式中保持较高的正转转速以实现快速散热,只有在例如环境的温度不高也就是降温需求较低的情况下考虑所述散热部件从所述正转模式切换为所述反转模式,也就是使得所述散热部件更多地考虑除尘的需求,从而能够合理地运用所述散热部件在不同情形下实现不同的功能,为此,需要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

S202,判断所述正转转速是否超过怠速转速阈值。

在通过上述步骤S201获取所述散热部件的所述正转转速后,进而判断所述正转转速是否超过怠速转速阈值,这里的所述怠速转速阈值是指所述散热部件正常启动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没有快速降温需求的情况下,所述散热部件保持基本转动的转速。通过判断所述正转转速是否超过怠速转速阈值,能够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内的部件是否具有较高的降温需求,亦或者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转动模式的切换是否会影响所述电子设备中部件的正常运行。

S203,在所述正转转速未超过所述预设怠速转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在通过上述步骤S203判断出在所述正转转速未超过所述预设怠速转速的情况下,也就是,所述电子设备内的部件不具有较高的降温需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也就是使得所述散热部件优先满足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件的除尘需求,通过所述散热部件切换为反转模式,从而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部件进行除尘操作。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203的所述正转转速未超过所述预设怠速阈值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还包括:

S301,判断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

在通过对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正转转速符合条件即未超过所述预设怠速阈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持续时间进行判断,具体地,判断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这里的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例如可以是1小时。

S302,在所述持续时间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在本步骤中,在所述持续时间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情况下,例如超过1小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这样能够保证所述散热部件需要执行所述正转模式并达到一定时间,才能够被切换为所述反转模式,从而确保所述散热部件的散热或者降温效果,不会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件的温度过高,也不会频繁进行不必要的除尘。

S102,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在通过上述步骤S101,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之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对所述散热部件的转动模式进行切换,具体地,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所述正转模式为所述反转模式,也就是说,在当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所述系统信息,适应系统负载信息和/或环境温度信息的变化,动态地调整所述散热部件的转动模式,从实现散热的所述正转模式切换为实现除尘的所述反转模式,从而合理地控制所述散热部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从执行散热操作切换为除尘操作。

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如图4所示,包括:

S401,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一输出占空比。

在获取所述系统信息的基础上,在本步骤中,首先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一输出占空比,这里的输出占空比是指周期电信号中有电信号输出的时间与整个信号周期之比,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例如可以将系统负载信息和/或环境温度信息作为变量,并与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之间建立映射关系,通过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能够表示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过程中输出转动控制信号的比例,其数值越低则代表所述转动控制信号的比例越低,也就是表征了需要所述散热部件进行散热的需求越低。

S402,当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在通过上述步骤S401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一输出占空比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小于第一阈值时,也就是所述转动控制信号的比例较低,即需要所述散热部件进行散热的需求较低,此时可以执行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以从满足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件的降温需求切换为满足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件的除尘需求。

此外,由于所述散热部件进行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为了能够保证所述散热部件在从所述正转模式切换为所述反转模式的过程中保证不会因为转动模式的切换而出现较大的噪音水平的变化,从而不会使得用户感到不适,在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的噪音水平确定所述反转模式中的反转转速,以使所述散热部件按照确定的所述反转转速执行所述反转模式,也就是,使得所述散热部件切换为所述反转模式后,使得所述反转转速的噪音水平不会出现较大变化。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的噪音水平确定所述反转模式中的反转转速,如图5所示,包括:

S501,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

在本步骤中,首先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所述正转转速可以通过在所述散热部件中设置霍尔传感器等方式实现,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检测转速的传感器实现。

S502,基于所述正转转速,获取第一噪音水平。

在通过上述步骤S501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的基础上,基于所述正转转速,获取第一噪音水平,具体地,所述正转转速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预先获取的查询表的方式实现,这种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测试预先设置在查询表中,当然也可以通过检测的方式实现。例如通过以下表1可知:

表1某风扇在不同转动模式下对应于不同转速的噪音水平

S503,基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确定反转转速,其中,所述反转转速对应的第二噪音水平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之间的差值不超过噪音阈值。

在通过上述步骤S502获取第一噪音水平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确定反转转速,其中,所述反转转速对应的第二噪音水平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之间的差值不超过噪音阈值;具体地,在确定所述散热部件切换为所述反转模式时,首先需要获取不同反转转速与噪音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同样采用上述的预先获取的查询表的方式实现,进一步地在确定所述反转转速时需要将切换前后的所述正转转速和所述反转转速各自对应的噪音水平保持的一定范围内,从而使得在切换后不会产生噪音水平的较大变化,保证用户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舒适度。

S103,在所述散热部件进入反转模式之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S102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在本步骤中,在所述散热部件从所述正转模式切换为所述反转模式后,也就是在执行反转模式过程中,再次获取所述系统信息;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反转模式中对所述电子设备中的例如处理器等部件进行除尘操作,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这里的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系统负载信息例如是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处理器或者内存等的运行情况,所述环境温度信息是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信息,其可以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的方式获取。

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之后,如图6所示,还包括:

S601,判断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时间是否超过所述第二持续时间。

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以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例如处理器等部件进行除尘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对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进行判断,具体地,判断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所述第二持续时间,这里的所述第二持续时间例如可以是 20秒。

S602,在所述持续时间时间超过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

在本步骤中,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情况下,例如超过20秒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这样能够保证所述散热部件需要执行所述反转模式并达到一定时间,才能够被切换为所述正转模式,从而确保所述散热部件的除尘效果,不会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件具有较多灰尘等杂质。

S104,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

在通过上述步骤S103,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之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对所述散热部件的转动模式进行切换,具体地,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所述反转模式为所述正转模式,也就是说,在当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所述系统信息,适应系统负载信息和/或环境温度信息的变化,动态地调整所述散热部件的转动模式,从实现除尘的所述反转模式切换为实现散热的所述正转模式,从而合理地控制所述散热部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从执行除尘操作切换为散热操作。

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如图7所示,包括:

S701,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二输出占空比。

在获取所述系统信息的基础上,在本步骤中,首先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二输出占空比,这里的输出占空比是指周期电信号中有电信号输出的时间与整个信号周期之比,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例如可以将系统负载信息和/或环境温度信息作为变量,并与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之间建立映射关系,通过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能够表示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输出转动控制信号的比例,其数值越低则代表所述转动控制信号的比例越低,也就是表征了需要所述散热部件进行除尘的需求越高。

S702,当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所述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

在通过上述步骤S701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二输出占空比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大于第二阈值时,也就是所述转动控制信号的比例较高,即需要所述散热部件进行除尘的需求较低,此时可以执行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以从满足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件的除尘需求切换为满足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件的散热需求。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散热部件进行转动模式切换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系统负载变化的,为了能够保证所述散热部件在从所述反转模式切换为所述正转模式的过程中保证不会因为导致系统负载产生较大变化,从而不会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出现故障,在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反转转速确定所述正转模式的正转转速为预设怠速转速,以使所述散热部件按照确定的所述正转转速执行所述正转模式,也就是,使得所述散热部件切换为所述正转模式后,使得所述正转转速按照预设怠速转速运行,从而不会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负载产生较大变化,不会影响所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所述散热部件可以通过设定的模式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例如上述步骤S101-S104为动态运行模式,所述散热部件可以通过执行所述正转模式以实现对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等部件进行散热操作,还可以通过执行所述反转模式以实现对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等部件进行除尘操作,在所述动态运行模式中,所述正转模式和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可以基于所述系统信息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动态地进行散热操作或者除尘操作,进而实现不定时长的周期性除尘。当然,这里的设定的模式除了动态运行模式,还可以包括稳定运行模式,在这里的所述稳定运行模式中,所述正转模式和所述反转模式按照各自指定的时间实现周期性地执行,进而实现定时长的周期性除尘。

用户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所述散热部件的运行模式,为此,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之前,还包括:基于选择指令,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至少包括动态运行模式和稳定运行模式;这里的选择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任意方式发出并被所述散热部件的控制装置接收,以表明用户的操作意图;其中,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动态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执行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以确定是否转换为反转模式;此外,在所述运行模式为稳定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或者所述反转模式的持续时间达到指定时间的情况下,自动切换为另一种转动模式,例如所述正转模式的指定时间为1小时,所述反转模式的指定时间为20秒,执行所述正转模式达到1小时后自动切换为所述反转模式,同样地,执行所述反转模式达到20秒后自动切换为所述正转模式。当然,所述散热部件的运行模式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式,例如用户需要通过手动设置所述正转模式或者所述反转模式的切换等,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在台式计算机中采用本公开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具体地,通过BIOS、嵌入式控制以及风扇模组分别双向交互式设计,通过BIOS向嵌入式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嵌入式控制器用于采集并向BIOS反馈风扇的转动数据、系统负载信息以及环境温度信息以及系统负载信息,BIOS向风扇模组发送控制指令以实现所述正转模式与所述反转模式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系统内自动除尘,减少灰尘在例如机箱的进风口处以及台式计算机内相关元器件表面的堆积,提升风扇的使用效能,降低计算机的系统阻抗,还能显著改善在长时间使用后,机箱内部的散热效果,以便在散热设计、防尘效果以及静音等方面贴近用户的需求。

以风扇为例,本公开实施例能够相对以往的风扇,不但能够实现除尘,还能实现连续除尘,如图9所示。

常规风扇往往只能实现散热,不具备除尘的功能;还有一些具备除尘功能的风扇仅能够实现一次性除尘,例如风扇运行1小时,风扇反转20秒进行除尘,上述风扇采用主动除尘的一次性除尘方式的除尘效果不明显,且因为反转除尘的速度和切换时间是预先确定的,导致反转噪音明显,并且需要用户主动干涉,无法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本公开实施例的中作为散热装置的风扇能够实现连续除尘,即散热操作与除尘操作交替进行,不但可以通过设置散热与除尘的持续时间,例如在风扇运行1小时的时间内,其中,所述风扇通过正转进行散热的时间为10分钟,每间隔10分钟后所述风扇反转20秒以进行除尘;此外,还能基于外界条件的变换调整散热操作和除尘操作之间的动态切换,实现更好的除尘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通过散热部件在实现散热的同时还能实现实时除尘,基于外界条件调整散热和除尘之间切换,能够取得更优的除尘效果,同时还能够实现无感除尘,即在除尘的同时不存在明显噪音以及明显扬尘情况等,散热与除尘之间的切换无许用户手动干涉,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系统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装置,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具体地用于对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散热部件在正转模式和反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通过所述散热部件既可以在执行所述正转模式时实现对例如处理器等部件的散热操作,还可以在执行反转模式时实现对例如处理器等部件的除尘操作,具体地包括获取模块和切换模块,其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以及在所述散热部件进入反转模式之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以及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其中,所述系统信息至少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正转转速是否超过怠速转速阈值以及在所述正转转速未超过所述预设怠速转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所述正转模式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以及在所述持续时间超过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切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一输出占空比;所述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输出占空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反转转速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的噪音水平确定所述反转模式中的反转转速,以使所述散热部件按照确定的所述反转转速执行所述反转模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的噪音水平确定所述反转模式中的反转转速,包括:获取所述散热部件在所述正转模式中的正转转速;基于所述正转转速,获取第一噪音水平;基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确定反转转速,其中,所述反转转速对应的第二噪音水平与所述第一噪音水平之间的差值不超过噪音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二切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散热部件的第二输出占空比;所述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输出占空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所述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散热部件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正转转速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反转转速确定所述正转模式的正转转速为预设怠速转速,以使所述散热部件按照确定的所述正转转速执行所述正转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通过散热部件在实现散热的同时还能实现实时除尘,基于外界条件调整散热和除尘之间切换,能够取得更优的除尘效果,同时还能够实现无感除尘,即在除尘的同时不存在明显噪音以及明显扬尘情况等,散热与除尘之间的切换无许用户手动干涉,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系统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至S14:

S11,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

S12,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S13,在所述散热部件进入反转模式之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

S14,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其中,所述系统信息至少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任意其他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通过散热部件在实现散热的同时还能实现实时除尘,基于外界条件调整散热和除尘之间切换,能够取得更优的除尘效果,同时还能够实现无感除尘,即在除尘的同时不存在明显噪音以及明显扬尘情况等,散热与除尘之间的切换无许用户手动干涉,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系统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8所示,至少包括存储器901和处理器902,存储器9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2在执行存储器901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步骤如下 S21至S24:

S21,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正转模式过程中,获取系统信息;

S22,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正转模式为反转模式;

S23,在所述散热部件进入反转模式之后,在所述散热部件执行反转模式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系统信息;

S24,基于所述系统信息切换所述散热部件从反转模式为正转模式,其中,所述系统信息至少包括系统负载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处理器902还执行用于执行上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意其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通过散热部件在实现散热的同时还能实现实时除尘,基于外界条件调整散热和除尘之间切换,能够取得更优的除尘效果,同时还能够实现无感除尘,即在除尘的同时不存在明显噪音以及明显扬尘情况等,散热与除尘之间的切换无许用户手动干涉,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系统工作。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节点评价设备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乘客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乘客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 (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 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科技信息共享终端及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