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瘤与化结石的中药复方药物

文档序号:1968163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用于抗瘤与化结石的中药复方药物 (A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resisting tumor and removing calculus ) 是由 赵文明 于 2021-10-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瘤与化结石的中药复方药物,包括以下原材料:天生子20%-30%、重楼8%-12%、毫猪刺2%-5%、菟丝子3%-8%、对对参5%-10%、水母2%-5%、地下明珠2%-5%;对胆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脏结石具有化石作用,针对良性肿瘤具有化瘤作用;且通过药物保守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不易复发。(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medicine for resisting tumor and dissolving calculi,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20-30% of natural seeds, 8-12% of rhizoma paridis, 2-5% of sika thorn, 3-8% of semen cuscutae, 5-10% of para ginseng, 2-5% of jellyfish and 2-5% of underground pearl; has calculus removing effect on cholelithiasis, vesical calculus, ureteral calculus and renal calculus, and has tumor removing effect on benign tumor; and through medicine conservation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the treatment period is short, and the recurrence is not easy.)

一种用于抗瘤与化结石的中药复方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抗瘤与化结石的中药复方药物。

背景技术

结石病是人体异常矿化所致的一种以钙盐或脂类聚集成形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人体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脏结石等;目前治疗结石的方法主要有手术碎石取石,体外超声碎石等,其手术费用高,患者需承受较大痛苦;肿瘤是在机体的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也称为“癌”,其治疗一直是人类医学为攻克难点;而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目前大多采用手术切除;

所以目前无论是针对结石还是良性肿瘤手术都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和创伤,且极易复发;而目前无论是针对结石还是良性肿瘤化瘤的药物都存在效果不确定,周期较长,副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复方,可用于治疗胆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对良性肿瘤具有化瘤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抗瘤与化结石的中药复方药物,包括以下原材料:天生子20%-30%、重楼8%-12%、毫猪刺2%-5%、菟丝子3%-8%、对对参5%-10%、水母2%-5%、地下明珠2%-5%;

优选的,所述天生子25%、重楼8%、毫猪刺3%、菟丝子5%、对对参9%、水母3%、地下明珠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抗瘤与化结石的中药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中的分量比例称取定量的原材料;

S2:将原材料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浸泡6-8小时后取出;

S3:将S2中经过去离子水浸泡的原材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S4:将S3中经过烘干的原材料进行切段处理,然后将原材料依次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粗粉;

S5:将S4中得到的各原材料的粗粉经过200目筛后得到各原材料细粉;

S6:将S5中得到的各原材料细粉混合搅拌均匀;

S7:将S6中混合均匀的细粉按照标准克数装入胶囊壳内。

本发明中药复方中原材料的药理药性为:

天生子:又名无花果,性凉,味甘;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主咽喉肿痛;燥咳声嘶;乳汁稀少;肠热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痢疾;痈肿;癣疾;

重楼: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作用。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毫猪刺:性平,味苦,归胃经和脾经,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软化血管的功效;

菟丝子:性平,味辛甘,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对对参:性平,味甘,补肾养心、利湿消肿;

地下明珠:性平,味甘,微苦,祛风胜湿,止痛,散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该中药复方,对胆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脏结石具有化石作用,针对良性肿瘤具有化瘤作用;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其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及作用效果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S1:按照天生子25%、重楼8%、毫猪刺3%、菟丝子5%、对对参9%、水母3%、地下明珠2%称取定量的原材料;

S2:将原材料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浸泡6小时后取出;

S3:将S2中经过去离子水浸泡的原材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S4:将S3中经过烘干的原材料进行切段处理,然后将原材料依次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粗粉;

S5:将S4中得到的各原材料的粗粉经过200目筛后得到各原材料细粉;

S6:将S5中得到的各原材料细粉混合搅拌均匀;

S7:将S6中混合均匀的细粉按照标准克数装入胶囊壳内。

实施例2

临床病例1:李XX,男,65岁,2018年2月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后经医院诊断胆囊存在3mm及5mm大小结石;后医生建议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遂即开始服用本发明的复方药物,每日两次,每次4g,温水送服;坚持服用半个月后,医院复查结果结石明显减小,坚持服用一个月后结石消失,且无复发。

实施例3

临床病例2:钱XX,男,62岁,2019年8月患者持续一周陆续出现排尿中断,且经常尿频,尿急,排尿时还伴有疼痛;至医院B超检查诊断后发现其膀胱内存在有明显结石大约6mm和结晶若干;后经手术取石,半年后又复发;遂开始服用本发明的复方药物,每日两次,每次8g,温水送服;服药一周后排尿中断症状得到改善,排尿疼痛感消失,继续服药半个月,B超复查显示膀胱内结晶基本已排出,医生诊断大颗粒结石体积有缩小趋势;再坚持服用一个月后经复查,膀胱内结石已消失,至今无复发。

实施例4

临床病例3:邓XX,女,70岁,从2015年年中开始出现腰背部酸胀,隐痛且症状持续加重发展为剧烈绞痛,至医院检查诊断后发现两侧输尿管均出现结石;医生考虑患者年纪较大且有基础疾病,建议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遂开始服用本发明复方药物,每日两次,每次4g,服用一周后,疼痛症状改善,再坚持服用一个月后,至医院复诊,右侧输尿管结石一小时,左侧输尿管结石体积明显减小,后继续服用本复方药物半个月后,左侧输尿管结石也消失。

实施例5

临床病例4:熊XX,男,46岁,2020年4月出现腰腹部疼痛,后发展为持续性绞痛,且排尿时尿道有灼烧疼痛感;后立即至医院进行检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肾脏内出现结石;在医院反复进行药物排石无果后,开始服用本发明复方药物,每日两次,每次5g,坚持服用半个月并伴随每日跳跃运动,腰腹部疼痛改善,排尿正常,继续坚持服用1个月,肾内结石全部排出。

实施例6

临床病例5:杨X,女,35岁,因经量增多两年多,入院行超声检查,子宫右前壁突起中低回声79*77*75mm,左右壁肌中低回声:直径8mm,右卵巢大小28*24*19.5mm,内无回声区19*16*12mm,提示:子宫不规则增大,质地不均匀,子宫内存在多个白色球形结节,诊断为子宫肌瘤;2019年7月开始服用本发明的复方药物,每日两次,每次4g,坚持服用3个月后至医院复查,子宫内白色结节已被吸收,至今无复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的中药配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