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

文档序号:25315 发布日期:2021-09-24 浏览:5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 (Test head and nerve separation tester thereof ) 是由 杜良杰 李军 刘宏炜 高峰 宫慧明 陈亮 祖力亚尔·塔力甫 马晓东 于 2021-07-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所述测试头包括测试头-电极;所述测试头-电极有两对;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都有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远离;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分别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靠近。所述神经分离测试仪包括前面所述的测试头。本发明只需要插拔一次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出多种测试头。有利于置入神经切口内。可确保电极的导电性能。可大大提高测试头的测试精度。可大大提高测试头的稳定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st head and a nerve separation tester thereof. The test head comprises a test head-electrode; two pairs of said test head-electrodes; each of said test head-electrodes has a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on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one negative electrode of each pair of said test head-electrodes being spaced apart; on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one negative electrode of one pair of the test head-electrodes are respectively close to on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one negative electrode of the other pair of the test head-electrodes. The nerve isolation tester comprises the test head. The invention can test the nerves at two sides in a nerve incision only by plugging and unplugging once, thereby greatly facilitating the test operation of the nerves. Various test heads can be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customers. Is favorable for being placed into the nerve incisio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electrode can be ensured. The test precision of the test head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The stability of the test head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部件及其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神经分离测试仪的测试头是一对电极,一对电极包括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的形状均呈“L”字勾形。测试时,先将神经束沿长度方向切开一道神经切口,再用止血钳等器械将一部分神经束挑起来,再将两个勾形电极调好方向置入该神经束之下,通电测试该一个侧面上的神经;然后,再用止血钳等器械将另一部分神经束挑起来,再将两个勾形电极置入该神经束之下进行刺激,每测试一次神经都要变换一次止血钳和刺激器的位置,这给神经的测试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头,该测试头只需要插拔一次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分离测试仪,该神经分离测试仪的测试头只需要插拔一次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

就测试部件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测试头,包括测试头-电极,

所述测试头-电极有两对;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都有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远离;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分别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或者,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

所述测试头-电极的形状呈条形片;

所述测试头-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导电材料是铜材料、不锈钢材料、银材料中的一种;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互平行;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相互平行;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片面和一个负电极片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的同名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从所述测试头-电极的长度方向看,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呈两行两列矩阵分布。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通过测试头-板体固定连接;

所述测试头-板体由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绝缘材料是塑料、硅胶和橡胶中的一种;

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形状呈矩形;

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下边长度大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左右边长度;或者,

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下边长度小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左右边长度;或者,

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下边长度等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左右边长度;

所述测试头-板体的边均倒有圆角;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两个板面上;

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侧面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测试头-上连接部;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形状呈圆柱体;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根部垂直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板面开设有测试头-第一走线孔;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开设有测试头-第二走线孔;

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连通。

所述测试头-板体是实心板体或空心板体;

在所述空心板体中,

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有两个;

两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位于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两侧;

两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分别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连通;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设置有测试头-导向孔;

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下侧面中部开设有测试头-导向通道;

所述测试头-导向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

所述测试头-导向通道与所述测试头-导向孔相连通;

在所述实心板体中,

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有一个;

一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位于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

一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连通。

本发明的测试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电极有两对;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都有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远离;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分别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靠近的技术手段,所以,该测试头只需要插拔一次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或者,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出多种测试头。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电极的形状呈条形片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置入神经切口内。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电极的导电性能。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导电材料是铜材料、不锈钢材料、银材料中的一种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生产出多种测试头。

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互平行;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相互平行;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片面和一个负电极片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的同名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从所述测试头-电极的长度方向看,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呈两行两列矩阵分布的技术手段,所以,可大大提高测试头的测试精度。

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通过测试头-板体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大大提高测试头的稳定性。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板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电极之间的绝缘性。

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绝缘材料是塑料、硅胶和橡胶中的一种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生产出多种测试头。

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形状呈矩形;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下边长度大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左右边长度;或者,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下边长度小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左右边长度;或者,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下边长度等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左右边长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生产出多种测试头。

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板体的边均倒有圆角;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两个板面上的技术手段,所以,可防止测试头对神经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上侧面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测试头-上连接部;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形状呈圆柱体;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根部垂直于所述测试头-板体的板面开设有测试头-第一走线孔;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开设有测试头-第二走线孔;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有利于测试头与控制手柄组件的连接,而且,还有利于电极与测试单元的电连接。

1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板体是实心板体或空心板体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生产出多种测试头。

1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在所述空心板体中,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有两个;两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位于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两侧;两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分别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连通;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设置有测试头-导向孔;所述测试头-板体的下侧面中部开设有测试头-导向通道;所述测试头-导向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所述测试头-导向通道与所述测试头-导向孔相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使刀头穿过测试头对神经束进行往复切割,还可以使刀头置入导向通道内。

1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在所述实心板体中,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有一个;一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位于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一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将测试头做得更薄,测试头更容易置入神经切口内。

就测试装置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神经分离测试仪,包括测试头,

所述测试头是前面所述的测试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具有实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与控制手柄组件连接;

具有空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通过切口机构与控制手柄组件连接。

所述切口机构包括切口机构-刀、切口机构-下壳体、切口机构-弹簧、切口机构-拨动件和切口机构-挡圈;

所述切口机构-刀包括切口机构-刀-头和切口机构-刀-杆;

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下部形状呈锥体;

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上部形状呈柱体;

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

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一端与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上端面中央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形状呈圆柱状;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具有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的形状呈圆柱状空腔;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的上端呈敞口;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开设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和内底壁;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外侧壁上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构成切口机构-下壳体-上连接部;

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上端边缘倒有切口机构-下壳体-斜角;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的形状呈圆柱体;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的端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卡环槽、卡环和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的底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连通;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的端面边缘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有两个;

两个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相连通;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形状呈“E”字形或“L”字形(在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内看);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包括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和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与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构成一体件;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形状呈圆盘形;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宽度;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最大宽度;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厚度小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宽度;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头部设置有切口机构-拨动件-“U”形槽;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U”形槽的宽度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直径相应;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的尾部是圆柱体;

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倒有切口机构-拨动件-圆角;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的形状呈圆柱状;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的端面中央贯通有切口机构-挡圈-套孔;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套孔的内径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直径相应;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的侧面开设有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与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套孔相连通;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配置有切口机构-挡圈-无帽螺丝;

所述无帽螺丝的长度小于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的深度;

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另一端从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测试头-导向孔和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有两个;

所述切口机构-弹簧和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从上向下依次套在所述切口机构-刀-杆上并深入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内;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从外向内插入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并且置于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之间;

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分别通过所述切口机构-挡圈-无帽螺丝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和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呈半圆柱形壳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分隔成三部分;

所述三部分从上至下依次是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池半仓和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的形状呈半圆柱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下部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结构;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半卡环槽、半卡环和半柱面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底面和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同轴地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走线半孔;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源开关安装口和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指示灯安装口;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源开关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指示灯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上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下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的剖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呈半圆柱形壳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分隔成三部分;

所述三部分从上至下依次是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电池半仓和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的形状呈半圆柱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部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固定结构;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半卡环槽、半卡环和半柱面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底面和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同轴地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走线半孔;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部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开关安装口;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开关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中部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显示屏模块安装口;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显示屏模块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USB插口安装口;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USB插口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USB插口;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上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的剖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相对扣合;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充电单元半仓构成充电单元仓;

所述充电单元仓内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池半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电池半仓构成电池仓;

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池;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单元半仓构成测试单元仓;

所述测试单元仓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的输入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测试头-电极;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的正极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正极之间串接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的正极之间串接有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之间;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USB插口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是发光二极管;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是按键式开关;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是四脚显示屏模块或三脚显示屏模块;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是双联同步双控三位开关或双联同步双控双位开关或双联同步单控双位开关;

所述双联同步双控三位开关是将两个双控三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构成;

所述双联同步双控双位开关是将两个双控双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构成;

所述双联同步单控双位开关有四个单控双位开关;

四个单控双位开关平均分为两组;

每一组中两个单控双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是可充电锂电池。

本发明的神经分离测试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神经分离测试仪包括测试头,所述测试头是前面所述的测试头的技术手段,所以,该神经分离测试仪的测试头只需要插拔一次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具有实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与控制手柄组件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测试头可以做得很薄测试头更容易置入神经切口内。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具有空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通过切口机构与控制手柄组件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实现神经切口和测试的连续操作。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切口机构包括切口机构-刀、切口机构-下壳体、切口机构-弹簧、切口机构-拨动件和切口机构-挡圈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简单。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切口机构-刀包括切口机构-刀-头和切口机构-刀-杆;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下部形状呈锥体;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上部形状呈柱体;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使刀头对神经束进行往复切割。

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一端与所述切口机构-刀-头的上端面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形状呈圆柱状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安装。

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具有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的形状呈圆柱状空腔;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的上端呈敞口;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开设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和内底壁;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外侧壁上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构成切口机构-下壳体-上连接部;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上端边缘倒有切口机构-下壳体-斜角;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的形状呈圆柱体;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的端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卡环槽、卡环和螺纹中的一种;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的底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连通;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的端面边缘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有两个;两个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相连通;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形状呈“E”字形或“L”字形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有利于安装,而且,还有利于刀头的运动和定位,更有利于保护导线。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包括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和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与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构成一体件;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形状呈圆盘形;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宽度;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最大宽度;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厚度小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的宽度;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的头部设置有切口机构-拨动件-“U”形槽;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U”形槽的宽度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直径相应;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的尾部是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倒有切口机构-拨动件-圆角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有利于拨动件的安装,而且,还有利于防止拨动件的脱出,更有利于防止拨动件损伤医务人员的手指。

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切口机构-挡圈的形状呈圆柱状;所述切口机构-挡圈的端面中央贯通有切口机构-挡圈-套孔;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套孔的内径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直径相应;所述切口机构-挡圈的侧面开设有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与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套孔相连通;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配置有切口机构-挡圈-无帽螺丝;所述无帽螺丝的长度小于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的深度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有利于挡圈与刀杆的固定连接,而且,还有利于防止螺丝触碰到下壳体内壁。

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切口机构-刀-杆的另一端从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测试头-导向孔和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所述切口机构-挡圈有两个;所述切口机构-弹簧和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从上向下依次套在所述切口机构-刀-杆上并深入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内;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从外向内插入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并且置于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之间;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分别通过所述切口机构-挡圈-无帽螺丝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安装快捷方便。

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和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组装。

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呈半圆柱形壳体;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分隔成三部分;所述三部分从上至下依次是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池半仓和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的形状呈半圆柱体;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下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结构;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半卡环槽、半卡环和半柱面螺纹中的一种;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底面和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同轴地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走线半孔;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源开关安装口和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指示灯安装口;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源开关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指示灯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上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下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的剖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合理布置元器件。

1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呈半圆柱形壳体;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分隔成三部分;所述三部分从上至下依次是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电池半仓和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的形状呈半圆柱体;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固定结构;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半卡环槽、半卡环和半柱面螺纹中的一种;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的底面和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同轴地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走线半孔;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部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开关安装口;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开关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中部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显示屏模块安装口;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显示屏模块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USB插口安装口;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USB插口安装口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USB插口;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上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的下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的剖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合理布置元器件。

1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相对扣合;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充电单元半仓构成充电单元仓;所述充电单元仓内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池半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电池半仓构成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池;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单元半仓构成测试单元仓;所述测试单元仓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技术手段,所以,也有利于拆卸。

1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测试头-电极的技术手段,所以,只需要通过测试开关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

1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及时了解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

1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的正极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正极之间串接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节约电能。

1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的正极之间串接有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及时了解神经分离测试仪所处的状态。

1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之间;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USB插口的输出端的技术手段,所以,神经分离测试仪既有即插即用功能,又有充电功能。

1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是发光二极管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节约电能。

2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是按键式开关的技术手段,所以,体积小,有利于占用较少的空间。

2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是四脚显示屏模块或三脚显示屏模块的技术手段,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生产出多种神经分离测试仪。

2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是双联同步双控三位开关或双联同步双控双位开关或双联同步单控双位开关的技术手段,所以,根据医院的不同需求生产出多种神经分离测试仪。

2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双联同步双控三位开关是将两个双控三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构成的技术手段,所以,在暂时不测试时,将控制键处于空位,不但有利于节能,而且,使用方便。

2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双联同步双控双位开关是将两个双控双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构成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约成本。

2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双联同步单控双位开关有四个单控双位开关;四个单控双位开关平均分为两组;每一组中两个单控双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的技术手段,所以,不容易发生误操作。

2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是可充电锂电池的技术手段,所以,免去了更换电池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施方式神经分离测试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第一种测试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第一种测试头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方式第二种测试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方式切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方式切口机构-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方式切口机构-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方式切口机构-下壳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B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方式切口机构-拨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方式切口机构-挡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方式控制手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外部)。

图14为本实施方式控制手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内部)。

图15为本实施方式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方式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施方式神经分离测试仪第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施方式神经分离测试仪第二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测试头;

1-1~测试头-电极;

1-2~测试头-板体;

1-3~测试头-上连接部;

1-4~测试头-导向孔;

1-5~测试头-第一走线孔;

1-6~测试头-第二走线孔;

1-7~测试头-导向通道;

2~切口机构;

2-1~切口机构-刀;

2-1-1~切口机构-刀-头;

2-1-2~切口机构-刀-杆;

2-2~切口机构-下壳体;

2-2-1~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

2-2-2~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

2-2-3~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

2-2-4~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

2-2-5~切口机构-下壳体-上连接部;

2-2-6~切口机构-下壳体-斜角;

2-2-7~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

2-2-8~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

2-2-9~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

2-3~切口机构-弹簧;

2-4~切口机构-拨动件;

2-4-1~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

2-4-2~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

2-4-3~切口机构-拨动件-“U”形槽;

2-4-4~切口机构-拨动件-圆角;

2-5~切口机构-挡圈;

2-5-1~切口机构-挡圈-套孔;

2-5-2~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

2-5-3~切口机构-挡圈-无帽螺丝;

3~控制手柄组件;

3-1~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

3-1-1~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

3-1-2~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

3-1-3~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池半仓;

3-1-4~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

3-1-5~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

3-1-6~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

3-1-7~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结构;

3-1-8~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走线半孔;

3-1-9~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源开关安装口;

3-1-10~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指示灯安装口;

3-1-11~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

3-2~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

3-2-1~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半隔板;

3-2-2~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充电单元半仓;

3-2-3~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电池半仓;

3-2-4~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单元半仓;

3-2-5~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下半连接部;

3-2-6~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下半连接口;

3-2-7~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固定结构;

3-2-8~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走线半孔;

3-2-9~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开关安装口;

3-2-10~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显示屏安装口;

3-2-11~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USB插口安装口;

3-2-12~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螺纹固定孔;

3-3~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

3-4~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

3-5~控制手柄组件-USB插口;

3-6~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

3-7~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

3-8~控制手柄组件-电池;

3-9~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

3-10~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

3-11~控制手柄组件-电量调节单元;

3-12~控制手柄组件-电量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5所示,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测试头,包括测试头-电极1-1,

所述测试头-电极1-1有两对。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都有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远离。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分别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详述如下。

如图2至图5所示,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当然,也可以是,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

如图2至图5所示,

所述测试头-电极1-1的形状呈条形片。

所述测试头-电极1-1由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导电材料是铜材料、不锈钢材料、银材料中的一种。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互平行。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相互平行。

每一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中的一个正电极片面和一个负电极片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的同名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从图2中可以看出,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的上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的下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从所述测试头-电极1-1的长度方向看,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呈两行两列矩阵分布。

如图2至图5所示,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通过测试头-板体1-2固定连接。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由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绝缘材料是塑料、硅胶和橡胶中的一种。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形状呈矩形。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上下边长度大于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左右边长度。或者,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上下边长度小于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左右边长度。或者,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上下边长度等于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左右边长度。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边均倒有圆角。

两对所述测试头-电极1-1分别固定在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两个板面上。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上侧面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测试头-上连接部1-3。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1-3的形状呈圆柱体。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1-3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1-3的根部垂直于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板面开设有测试头-第一走线孔1-5。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1-3的顶面开设有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

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1-5连通。

所述测试头-板体1-2是实心板体或空心板体。

如图2至图4所示,

在所述空心板体中,

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有两个。

两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位于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1-3的顶面中央两侧。

两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分别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1-5连通。

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1-3的顶面中央设置有测试头-导向孔1-4。

所述测试头-板体1-2的下侧面中部开设有测试头-导向通道1-7。

所述测试头-导向通道1-7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

所述测试头-导向通道1-7与所述测试头-导向孔1-4相连通。

如图5所示,

在所述实心板体中,

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有一个。

一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位于所述测试头-上连接部1-3的顶面中央。

一个所述测试头-第二走线孔1-6与所述测试头-第一走线孔1-5连通。

如图1所示,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神经分离测试仪,包括测试头1,

所述测试头1是前面所述的测试头。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

具有空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1通过切口机构2与控制手柄组件3连接。

具有实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1可以直接与控制手柄组件3连接。

如图6至图12所示,

所述切口机构2包括切口机构-刀2-1、切口机构-下壳体2-2、切口机构-弹簧2-3、切口机构-拨动件2-4和切口机构-挡圈2-5。

所述切口机构-刀2-1包括切口机构-刀-头2-1-1和切口机构-刀-杆2-1-2。

所述切口机构-刀-头2-1-1的下部形状呈锥体(即:尖头双刃薄片)。

所述切口机构-刀-头2-1-1的上部形状呈柱体。

所述切口机构-刀-头2-1-1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菱形的最大厚度很薄)。

所述切口机构-刀-杆2-1-2的一端与所述切口机构-刀-头2-1-1的上端面中央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的形状呈圆柱状。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具有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2-2-1。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2-2-1的形状呈圆柱状空腔。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2-2-1的上端呈敞口。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的内壁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2-2-3。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2-2-3开设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和内底壁。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的外侧壁上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构成切口机构-下壳体-上连接部2-2-5。

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的上端边缘倒有切口机构-下壳体-斜角2-2-6。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的下端设置有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2-2-4。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2-2-4的形状呈圆柱体。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2-2-4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2-2-4的端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2-2-7。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2-2-7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卡环槽、卡环和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安装孔2-2-7的底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2-2-8。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2-2-8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2-2-1连通。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下连接部2-2-4的端面边缘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2-2-9。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2-2-9有两个。

两个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孔2-2-9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走线槽2-2-3相连通。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2-2的侧壁开设有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2-2-2。

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2-2-2的形状呈“E”字形或“L”字形(在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2-2-1内看)。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2-4包括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和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2-4-2。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与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2-4-2构成一体件。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的形状呈圆盘形。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2-2-2的宽度。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2-2-2的最大宽度。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的厚度小于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2-2-2的宽度。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的头部设置有切口机构-拨动件-“U”形槽2-4-3。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U”形槽2-4-3的宽度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2-1-2的直径相应。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手柄2-4-2的尾部是圆柱体。

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倒有切口机构-拨动件-圆角2-4-4。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2-5的形状呈圆柱状。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2-5的端面中央贯通有切口机构-挡圈-套孔2-5-1。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套孔2-5-1的内径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2-1-2的直径相应。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2-5的侧面开设有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2-5-2。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2-5-2与所述切口机构-挡圈-套孔2-5-1相连通。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2-5-2配置有切口机构-挡圈-无帽螺丝2-5-3。

所述无帽螺丝2-5-3的长度小于所述切口机构-挡圈-螺纹固定孔2-5-2的深度。

所述切口机构-刀-杆2-1-2的另一端从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测试头-导向孔1-4和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孔2-2-8。

所述切口机构-挡圈2-5有两个。

所述切口机构-弹簧2-3和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2-5从上向下依次套在所述切口机构-刀-杆2-1-2上并深入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空腔2-2-1内。

所述切口机构-拨动件-拨叉2-4-1从外向内插入所述切口机构-下壳体-导向槽2-2-2并且置于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2-5之间。

两个所述切口机构-挡圈2-5分别通过所述切口机构-挡圈-无帽螺丝2-5-3与所述切口机构-刀-杆2-1-2固定连接。

如图13至图16所示,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3包括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和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3-2。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3-2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呈半圆柱形壳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内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3-1-1。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3-1-1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分隔成三部分。

所述三部分从上至下依次是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3-1-2、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池半仓3-1-3和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3-1-4。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1-5。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1-5的形状呈半圆柱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1-5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的下部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1-5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3-1-6。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3-1-6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结构3-1-7。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结构3-1-7是卡口、卡头、半卡环槽、半卡环和半柱面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下半连接口3-1-6的底面和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3-1-1同轴地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走线半孔3-1-8。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的上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源开关安装口3-1-9和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指示灯安装口3-1-10。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源开关安装口3-1-9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3-6。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指示灯安装口3-1-10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3-7。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的上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3-1-11。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的下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3-1-11。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半隔板3-1-1的剖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固定孔3-1-11。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呈半圆柱形壳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内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3-2-1。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3-2-1将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1分隔成三部分。

所述三部分从上至下依次是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3-2-2、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电池半仓3-2-3和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3-2-4。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2-5。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2-5的形状呈半圆柱体。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2-5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的下部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部3-2-5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3-2-6。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3-2-6的内侧壁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固定结构3-2-7。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固定结构3-2-7是卡口、卡头、半卡环槽、半卡环和半柱面螺纹中的一种。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下半连接口3-2-6的底面和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3-2-1同轴地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走线半孔3-2-8。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的下部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开关安装口3-2-9。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开关安装口3-2-9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3-3。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的中部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显示屏模块安装口3-2-10。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显示屏模块安装口3-2-10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3-4。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的上端面开设有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USB插口安装口3-2-11。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USB插口安装口3-2-11安装有控制手柄组件-USB插口3-5。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的上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3-2-12。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的下端剖面上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3-2-12。

两个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半隔板3-2-1的剖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螺纹固定孔3-2-12。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3-2相对扣合。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充电单元半仓3-1-2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充电单元半仓3-2-2构成充电单元仓。

所述充电单元仓内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3-9。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电池半仓3-1-3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电池半仓3-2-3构成电池仓。

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池3-8。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测试单元半仓3-1-4和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下壳体-测试单元半仓3-2-4构成测试单元仓。

所述测试单元仓设置有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3-10。

如图17至图18所示,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3-8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3-10的输入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3-10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3-3的输入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3-10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于控制手柄组件-电量调节单元3-11的控制输出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量调节单元3-11的控制手柄组件-电量调节旋钮3-12安装在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前上壳体3-2或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后上壳体3-1上(图中未画)。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3-3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测试头-电极1-1。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3-4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3-3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3-10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3-8的正极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3-10的正极之间串接有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3-6。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3-6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3-8的正极之间串接有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3-7。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单元3-10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3-9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3-9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3-6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3-7之间。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充电单元3-9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手柄组件-USB插口3-5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指示灯3-7是发光二极管。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源开关3-6是按键式开关。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显示屏模块3-4是四脚显示屏模块或三脚显示屏模块。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3-3是双联同步双控三位开关(参见图17)。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3-3是双联同步双控双位开关。

还可以是,所述控制手柄组件-测试开关3-3是双联同步单控双位开关。

所述双联同步双控三位开关是将两个双控三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构成(参见图17)。

所述双联同步双控双位开关是将两个双控双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构成。

所述双联同步单控双位开关有四个单控双位开关。

四个单控双位开关平均分为两组。

每一组中两个单控双位开关的控制键同步联接(参见图18)。

所述控制手柄组件-电池3-8是可充电锂电池。

3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阵列式高密度表面肌电采集装置及肌电采集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